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纵向测度与横向诊断模型及应用_以北京市为例_邱灵

合集下载

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

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分析与计划作业题目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各产业部门采纳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谐区域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关系,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能提高产业结构的效益. 本文将以全国(中国大陆)为参照,以北京市2002-2020年间三次产业的GDP 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北京市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不同及竞争力等。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 ,简称SSM )已普遍运用于国内外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中.与其它产业结构分析法相较较,它能确信区域内各部门产业在一按时期内的进展状况,和这些产业部门在参照区域内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方式( Shift-Share-Method,SSM) 是由美国学者Dunn、Perloff、Lampard、Muth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接踵提出的,80年代初由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此刻普遍应用的形式,SSM 在国外的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研究中取得普遍的应用。

该方式于20 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目前已普遍的应用于地理学、计划学、区域科学等学科研究中。

1.大体原理SSM把区域经济的转变看做是一个动态进程,以其所处上级区域的经济进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总的经济增加量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进展或衰退的缘故,评判区域经济结构好坏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信区域以后经济进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那么。

2.数学模型的构建区域在经历了时刻[0,t]以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了转变。

设该区域在初始期( 基年)经济总规模为b0,末期经济总规模为b t,同时依照必然的规那么,把该区域经济划分成j( j = 1,2,3,…,n) 个产业部门,别离用b j,0和b j,t表示第j 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经济规模,而且以B0和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在相应时期初期和末期的经济总量规模,以B j,0和B j,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初期和末期的第j 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中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模型及应用——基于福建省的视角

中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模型及应用——基于福建省的视角
研 究表 明:1 中国沿海地 区的产业 结构份 额和 产业 竞 争份 额大部 分 大于 全 国平 均 水平 ,说 明 )
沿海地 区相对 于其 他地 区具有 产业结 构 的优 势 ;2 福建 的经 济增 长 主要 是依 靠全 国经济 增 长 ) 的作用 ,而不是 靠产 业结 构和产 业 竞争力 的优 势 ;3 相 对于 其他 沿 海地 区,福建 省 的发 展速 )
eoo i go t f ui oedp n et no e lnt nl rw h a e a ni w d a — c nm c rwho j ni m r ee dn vr l a o a go t,rt rh no s navn F a s o a i h t to t e fi ut a s c r n n uta cm e t ea it;3 C m ae i te os lr— a so d s i t t ea d id s i o p ti bly ) o p rd wt o rcat e g n rl r u u rl iv i h h a
Absr c : Op i l a d e ce t n usra sr t r s se t lt e in l s c o e o o c e eo ta t tma n f in id til tucu e i e s ni o r go a o i — c n mi d v lp— i a me t Usn r dto lS M swela y a cS M oma e h rz n a o a io n e t a a - n. i g ta i na S a l sd n mi S t k o o tlc mp rs n a d v ri lme s i i c
XUE Gu . o g o y n , L a YOU J a — h n 。 ZHU Yu’ I o , Xi in s e g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度量模型研究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度量模型研究

G f(g , , , , , … , lg 2 g 3g 4 g 5 …
g n ,g 1 一1 " 1 ) R f(r , , , , , ・ , = 1 r2 r 3 r 4 r5 … ・ ’
r l一1 ) l .r n
E f(e , , , , , … , l e2 e 3 e4 e 5 …
结 构 调 整 政 策的 制 定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个 方 面 进 行 指 标 的设 计 , 通 过 计 量 方 法 得 出产 业 结 构 合 理 化 、高 级 化 、高 效 化 的 数值 ,从 而进 行 比较 分 析 ,其 缺 陷 在 于 : 是 产 业 结 构 的 优 化 是 由三 个 方 面 的 构 成 ,但 仅 仅 测 算 三 个 方 面 的 数 据 并 不 代 表 最 终 的 产 业 结 构 的 优 化 。 二 是 产 型研 究
游新 彩 傅 贻忙 吉 首大学 商学院 湖南吉首 4 O 0 6 0 1
【 文章 摘 要 】 区域 产 业 结构 优 化 度 是 用 来 测量 区 域 产业 结 构优 化 水平 的综 合 指 标 ,反 映

f ( R E ) =a1 G G+a R +a E 2 3


区 域 产业 结 构 优化 度 是用 来 测 量 区域 化 的 因素 很 多 ,国 内学 者提 出 了 多个 指 标 产 业结 构优化 水平 的综合指 标 ,反映 一 体 系 ,但 是 未 考 虑 指 标 体 系 之 间 可能 存 在 时效性 、地域性等问题 , 因此 , 个 区域 的产业结 构优 化程度 ,是 对 区域 的 自相关 、 评 价 结 果 缺 乏 客 观 性 。 指 标 体 系 的设 置 应 协调 发展 、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素质 该要考虑到其区域的特殊性 。结 合 目前已 结构 、产 业结构效率的综合评价 。 有的指标体系 ,构建了如下指标体系 。 ( )假设条件 一 综合计算各个 因子的方 法主要有模糊 1 可 分 性 。 产 业 结 构 优 化方 向有 高 、 级 化 ( 、合 理 化 ( 、高 效 化 ( 。假 综 合评 价 方法 、关联 矩阵 法 、层 次分 析 法 , G) R) E) 定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的 主 要 因子 是 G、R、E 主成分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人工神 经网 。 粗糙集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钻石理论等。 2 、可度量性。产业结构优化具有 多 络、 2 权 重 的设 置 。 同 区 域产 业结 构 优 、 不 样 性 ,假 定 产 业 结 构 的 优 化 程 度 具 有 可 化 的 关 键 因素 不一 样 。 发达 地 区产 业 结 构 度 量 性 , 因子 具有 可 度 量 性 。 3 可 加性 。 因子 两 两 之 间不 存 在 相 的 高 级化 水平 较高 ,其 产业 结构 优化 的 关 、 同的 影 响 因素 , 有独 立 性 , 业 结 构 优 键 因 素为 高 效 化 和 合 理 化 。 欠 发达 地 区产 具 产 业结 构 的高 级 化 较 低 , 并且 可 能 出现 产 业 化 度 量 通 过 因子 的 累 加 得 到 。 结 构低 水平 的合 理 化 和 高 效 化 , 即合 理 化 4 、差 异 性 。 不 同 区 域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和 高 效 化 不 是 建 立 在 高级 化 的 基 础 之 上 , 的 主 要 因子 不 同 , 因 子 的 权 重 不 同 。 欠 发达 地 区产 业 结 构 优化 的 关 键 因素 为 高 ( 二)模 型的设立 根据假设条件 , 产业结构优化 的目标 级 化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关 键 因素 的 重 要 度 在

推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对策研究

推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对策研究

推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对策研究推进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对策研究( -01-19 13:16:54)转载▼标签:北京产业机构财经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结构和产业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资源短缺、竞争加剧等新情况的出现,又对首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的新形势和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首都经济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着眼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进产业深度调整升级”和“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显著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总体安排,为我市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为了解和把握北京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切实做好首都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工作,我们对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研,经过研究、论证和座谈,对我市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现状及特点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几年,北京市经济发展一直立足努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不断巩固,三次产业结构由的1.3:29.1:69.6变化为的0.9:24.1:75。

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文化创意、旅游、金融等高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提高2.6个百分点。

《2024年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范文

《2024年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范文

《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产业转移的趋势尤为明显。

本文以京津冀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产业转移作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多从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影响等方面展开。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其产业转移现象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

已有研究多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其促进机制。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进行深入探讨。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各地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及报告,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

四、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1. 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产业转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北京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将部分产业向河北、天津等地转移。

这些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同时也包括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 趋势预测:未来,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将继续加速。

一方面,北京将进一步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推动更多产业向河北、天津等地转移;另一方面,河北、天津等地也将抓住机遇,承接更多产业转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五、综合协同效应分析1. 产业链协同:京津冀三地产业链条较长,上下游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2. 资源要素协同:产业转移不仅涉及产业的物理空间转移,还涉及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北京市密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市密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市密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田静;康锴【摘要】Miyun District of Beijing owns unique advantage and has obtained some achievements in developing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bottleneck issues in scale management, industrialization, refinement, branding, and so on. The related statistical data of Miyun district since 2008 was collected and reorganized here to review and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iyun's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n five aspects, including regional economy, rural practice, facility agriculture, seed 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In addition, the SWOT analysis theory was used to summarize the strengths, the weakness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e threats in development of Miyun's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patter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ecological leisure served as the main function , and production guarantee served as the secondary function was proposed in terms of Miyun developmen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that the functions decide the patterns, and the pattern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北京市密云区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北京数字产业链韧性测度与提升路径

北京数字产业链韧性测度与提升路径

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分析
02
针对北京数字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提升路
径和建议。
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预测
03
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为政策制望
01
数据来源和准确性问 题
由于数据来源和准确性的限制,对数 字产业链韧性的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 误差。
02
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不 确定性
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 性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03
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包括完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加强 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的监测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升路径二: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研发能力
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产业技术研发能 力。
引进创新人才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 持。
推广创新成果
鼓励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提升路径三:推动绿色发展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环保技术,降低产业能耗和排放 。
循环经济发展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 废物减量化。
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北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 基础,制定合理的数字产业链布 局规划,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 展。
保障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数字产业链相关的法律法 规,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企业的合法
权益。
推动标准化建设
加强数字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制定 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产业规范化
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国际化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理 念,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构建、测度与比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构建、测度与比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构建、测度与比较余江叶林摘要:本文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中国202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目标,综合专家群决策的网络分析法和基于变异系数的因子贡献法,构建三层次四维度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和各省市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测度和比较。

结果发现:(1)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较快,但各主要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城镇化速度远高户籍人口城镇化,资源环境水平严重滞后且差距持续扩大;(2)中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并且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和短板各不相同;(3)中国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划分为质量同步、质量超前和质量滞后三类7种组合,超过一半的地区存在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率的情况,质量滞后仍然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测度;比较作者简介:余江,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2。

Email:yujiang@。

叶林,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17BJY219)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 Construction, Measure and ComparisonYu Jiang(Associate Professor, Wuhan University)Ye Lin(Associate Professor,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the targets in 2020 of the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taining of three levels and four dimensionsby the combination of GD-ADP and CV methods , and make the evaluation for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of 31 provinces (cities) in China during 2000 to2016 .We find that:(1) The level of China's new-urbanization has improved rapidly after 2000 till now but unbalance between the major dimensions; (2)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exists distinct gap among provincial urbanization and the elements of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develop unbalance within province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presents obvious feature of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is in descending orderfrom eastern coastal region to central region then to western region; (3) compared to level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rate and quality of new-pattern urbanization,all the provinces (cit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lassifications and seven distinctive types.More than half of the region's urbanization quality lags behind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the quality of lag is stil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ew-urbanization.Key words: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in Chin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easure; comparison一、导言城镇化作为工业化的必然伴侣,既是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过程和客观趋势,同时也是一国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北京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北京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作者: 邱燕萍;黄蕊;崔恒建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出版物刊名: 数理统计与管理
页码: 770-77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经济增长 三个产业的贡献 变系数回归模型 广义似然比检验
摘要:本文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出发,以1949年-2011年北京市三次产业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用已有的回归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三个产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系数回归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分析三个产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应用广义似然比方法检验了回归模型的充分性,并得出三个产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发生显著性变化的结论。

最后,结合本文的分析结果,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我们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

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化研究

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化研究

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化研究摘要:2022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奥运经济,是北京乃至全国新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

北京市应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适应奥运需求的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

本文定量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并对加快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度化奥运经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演变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的过程,对于产业结构这样一个转变和演进过程,我们称之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

深入研究产业结构高度化问题,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中制定经济方针和政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北京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一)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历史考察自1952年到2003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1965年属于第一个阶段,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农业就业人口曾经高达总就业人口的66。

9%。

从1965到1978年是第二个阶段,北京市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急剧下降,从1965年的43、50%下降到了1978年的28。

35%,在这期间,农业人口继续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者比重都超过了第一产业。

从1978年到1990年属于第三阶段,北京市进入了工业高速发展时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迅速提高,第二、三产业就业者比重均达到了40%以上。

自1990年起,北京市经济发展进入了第四个阶段,也是工业发展的后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基本稳定在10%左右,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就业人口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2003年达到58。

北京产业用地布局研究共22页PPT

北京产业用地布局研究共22页PPT

东京
• 核心区主导产业:服务业、批发零售、金 融保险、出版印刷
• 内环主导产业:服务业、批发零售、出版 印刷、金属制品及一般机械器具制造业
• 外环主导产业:电气机械设备业、农业 • 启示:重视CBD的集聚力,尊重经济不均
衡发展规律,提高土地效率;都市型制造 业是中心城区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新加坡
• 三次产业转型:从传统的转口贸易转向发 展“进口替代”工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发展 出口导向工业,打造亚洲国际金融中心;从 “制造基地”转向“总部基地”,发展资 本、技术密集型高端产业。
北京市产业空间总体规划研究思路框架图
总规修编
研究背景
世界城市目标

相关规划

确定产业结构


前期研究
相关法规


相关案例


区域产业分析

产业用地布局引领

产业分析
产业经济模型分析
下的城市用地布局Biblioteka 略产业用地布局现状
产业用地与社会 经济环境的关系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城八区功能定位
经典理论和相关案例
• 经典理论—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级差地 租理论
纽约
• 在转型过程中,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咨 询、健康、教育业)比例上升,制造业比例下降。 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曼哈顿生产服务业的国际性 指向与信息技术特征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当地 社会而自成体系,其他四区则衰败严重。
• 启示:重视发展知识型服务业 •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加强产业间联系 • 注意区域的平衡发展,不能单依靠市场经济,要加
• 启示:产业布局要符合城市土地经济规律。

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除了在数量和规模上有明显增长外,与此同时其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合理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是中国城市群经济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测度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分析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论述。

一、测度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测度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是通过对城市群主要产业的结构、比重、增长速度、优势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判断城市群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协调。

下面从三个指标来论述。

1.产业结构优化指数产业结构优化指数(Industr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dex,简称ISOI)是用于衡量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性的综合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ISOI=(1-α)×(IDL/ID)+α×(SIP/SIM)其中,IDL/ID 为城市群工业二、三产业比重与国内比重的比值;SIP/SIM 为城市群服务业比重与全国比重的比值;α为城市群工业与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参数。

当α=1 时,城市群的工业和服务业重视程度相同;当α=0 时,城市群只重视工业。

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2019 年度常住人口为6,760 万人、GDP 总量为12.9 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5.1 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为7.8 万亿元。

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可得其产业结构优化指数约为0.671,说明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2.产业结构比重产业结构比重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三方面的比重。

其中,有高比重的产业对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贡献较大。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其产业结构比重中,工业占比约为45%、服务业占比约为47%、农业占比约为8%。

通过对比国内城市群和发达国家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比重,可看出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同时也要加强农业比重的增加。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二、 理 论 模 型 的提 出
( 一) 产业 结构 的含 义和 产业 分类
湖南省 2 0 0 0— 2 0 0 9年 的产 业 结构 和 竞 争 力 水平 。 [ 7 ] 此外 , 国 外 也 有 学 者 做 了 大 量 该 类 研 究。
S y r q u i n分 析 了产 业 结构 变 化 的原 因, 进 一 步探 讨 了经济增长 的根 源 。[ 8 ] Mi c h a e l P e n e d e r 运 用实证 方法研 究 了工 业结 构 对 国 民经 济 总收 入 和经 济增
L i n a n d Wa n g 通 过一 个 可追 溯 的 无 限期 一 般 均
衡模 型 , 从 理论 角 度 分 析 了封 闭经 济 中最 优 产 业 结 构 的动态 变化 , 认 为 资本 的不 断 增 长 是 推 动 产
业 结构 变化 的 动力 。[ 4 ] 此外 , 同产 业 结构 相 关 的
优 产 业结 构之 间 大体保 持 着 同向 变动 的趋 势 , 三次产 业在 不 同时期存在 一 定差 异 , 这 清
晰地反 映 了现 实中重 大事件 和政 策 等对 北 京市 经济发 展 的影 响 。
关 键词 : 最优 产 业 结构 ;最优 收 敛速 率 ;随机前 沿生产 函数 中图分 类 号 : F 1 2 7 . 1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9 1 4 2 ( 2 0 1 3 ) 0 2— 0 0 6 1 — 0 7
优 收敛 速 率 的测 算 包括 以下参 数 : 各 产 业 劳动 产 出弹性 、 各 产 业人 口增 长 率 、 消 费者 主
观 效 用 贴现 因子 和 风 险 回避 系数 。 最后 , 基 于上 述 公 式 对 中 国 经 济 先 行城 市 北 京 市 1 9 7 9 -2 0 0 9年 间的 最优 产业 结 构进行 了测算 。 结果 显 示 , 北 京 市的 实 际产 业 结构 同最

产业结构效应的度量与实证_以北京为案例的比较分析

产业结构效应的度量与实证_以北京为案例的比较分析

— 7 4 —
《 经济学动态 》 2 0 1 2 年第 9 期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衡量产业结构发展 水平的两个方面 : 产业结构合理化 。 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产业 结构合理化的各种不同定义 。 各种定义的差别体现 了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不同见解 。 大致有 结构协调论 、 结构功能论 、 结构动态均衡论和资源配 置论等四类 。 结构协调论把产业间协调置于产业结 构合理化的中心位置 。 众多学者就产业结构的合理 化提出了各自的判断依据和原则 。 但是在实际判断 和评价一个区域产 业 结 构 的 合 理 性 时 难 以 操 作 , 因 实用性较 此这些原则只是提 供 了 一 种 粗 略 的 刻 画 , 差 。 进行定量分析的大多研究是在投入产出的基础 上进行改进 。 除此 之 外 , 国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 大多属于定性分析 , 缺 研究更多是集中在区域研究 , ) 乏定量分析 。 如尹燕霞 ( 探讨了山东产业结构 2 0 0 0 陈立文 ( 研究了河北省产业结构 合理化问题 , 2 0 0 1) 黄君宝 ( 研究了泛珠三角的产业 合理化问题 , 2 0 0 6) 结构合理化 , 张保华 ( 探讨了制约山西产业结 2 0 0 6) 构合理化的因素等 。 产业结构高度化 。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结构高度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 化的研究也已形成 了 若 干 成 果 , 是从不同的角度 、 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提供了衡量 产业结构高度化 的 直 观 测 度 指 标 、 评 价 角 度。 周 振 ) 认为 , 产业 结 构 的 高 度 化 是 指 产 业 结 构 从 华( 1 9 9 2 较低水准向高水准的发展过程 , 它可以用第二 、 三产 资金与技 术 知 识 密 集 型 产 业 的 比 重 以 及 业的比重 、 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产业的比重来测度 。 潘文卿等 ( )提出了 以 产 业 结 构 关 联 经 济 技 术 矩 阵 为 基 1 9 9 4 础的 “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水平 ” 的定量测算综 ) 提出用范数作为描 合性衡量指标 。 白雪梅等 ( 1 9 9 5 述地区产业结构的指标 , 并通过增加一定的权数 , 对 变 多 值 映 射 为 单 值 映 射。江 范数指标进行了 修 正 , ) 、 ) 小娟 ( 苏东水和任浩 、 吕政 ( 等是国内较 1 9 9 6 2 0 0 0 早研究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判 别 标 准 的 。 在 他 们 的 研 究 中, 主要是以一些判别标准为准绳 , 依据经济发展阶 ) 段进行判别 。 宋锦剑 ( 构建了产业结构高度化 2 0 0 0 程度的指标体系 , 认为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表现为 :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的 变 化 、 工业结构中霍夫曼比例 的降低及主导产业 部 门 的 循 序 更 替 、 技术密集型和 智力信息型产业的 比 重 增 大 、 各产业部门技术构成 新兴产业的成长及夕阳产业的衰退 、 产业结 的提高 、 构更 新 周 期 的 缩 短 、 环 保 产 业 的 扩 大 等。 陈 静 等 ( ) 认为 , 产业结 构 的 优 化 意 味 着 产 业 结 构 的 合 2 0 0 3 理化和高度化 , 它主要体现在产业的高附加值化 、 高 技术化 、 高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 , 尤其是高科技含量 的产业在国民经济 中 的 比 重 上 升 , 各产业之间按比 例协调发展 。 他们用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重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两个指标来粗略地反映产业 结构的优化程度 。 通过因子分析把两个指标复合为 单一变量 , 并将其命 名 为 产 业 结 构 系 数 来 综 合 代 表 ) 产业结构水平 。 宋鸿明 ( 定量测度了我国三大 2 0 0 4 产业的就业结构高 度 和 三 大 产 业 间 产 值 结 构 高 度 。 ) 周昌林等 ( 从分工与专业化的角度构建了产业 2 0 0 7 结构水平的测度 模 型 , 并 对 宁 波、 上 海、 深圳三个地 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 。 范艳丽 ( ) 应用 数 学 方 法 构 建 D 函 数 对 产 业 结 构 高 度 2 0 0 8 、 化水平进行了定 量 测 算 。 刘 伟 ( 张辉( 2 0 0 8) 2 0 0 9) 依据各地区各产业部门的比例关系和劳动生产率的 乘积作为产业结构 优 化 的 测 度 指 标 , 构建了产业结 构高度测算模型 。 在产 业 结 构 的 合 理 化 和 高 度 化 的 研 究 中 , 尽管 国外的测度体系较 为 系 统 , 但却要求有跨越数年甚 至几十年 、 口径一致的高质量统计数据来支撑 , 而这 正是目前国内所欠缺的 。 国内学者的测度体系在指 比 较 适 合 目 前 中 国 的 国 情。但 其 较 标上较为简单 , 大的缺点是在相关 权 数 的 确 定 上 主 观 性 较 强 , 或者 是仅仅用产业占 G D P 的比例来测度产业结构水平 , 说服力不强 。 现有文献也很少将研究对象落实到地 区( 区域 ) 上, 数据大多停留在2 不能反 0 0 7 年 以 前, 映金融危机以来产业发展方面的新变化 。 并且大部 分文

我国都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测度分析

我国都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测度分析

【 键 词】 产业结构; 关 就业结构; 测度分析; 协整关系 【 中图分类号】 11 【 F2 . 3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4 26 (020— 100 10—7 82 1 )108—2
改 革开放 三十 多年来 , 国都 市经济 取得 了较快 的 、 我 持续 的发展 , 济综合实力 和居 民生活水 平均显著提 高。在经济发 经 展过程 中 , 就业 结构 的变化 和产业结构 的演进具有极 强的关联 性。 一方 面 , 同产业 吸纳就 业能力不 同, 业弹性系数存在较 不 就 大差异 , 产业 结构 的调整必 然会带来 就业结构 的变 动。另一方 面, 劳动力 的数量 、 量结构及其 流动方式 , 质 决定 了产业 劳动力 的分布 及其变动 , 进而影 响着产业结 构的变动方式 和方 向。产 业结 构与就 业结构 协调 发展 可以促进 都市 经济 的快速发 展和 使得都市经 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


产 业 结构 与 就 业结构 相 关 性 的一 般性 分析
就业结 构是劳动力 资源在各产业 部门 的配置状 况 , 而产业 结构则是各类 生产要素 ( 资本 、 自然 资源 、 劳动力资源 、 技术等 ) 在各产业 部 门的配置 状况 。因此 , 产业结 构本身就包 含着就业 结构 ,产业 结构 的发 展变化必然 引起 就业结构 的相应变动 ; 就 业结构 的发展变化 与产业结构 的变动应是一致 的 , 以适应产业 结构发展对 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 的要 求。 国经济 学家 CG 英 .. Cak提出 了产业结 构演化规律 , l r 即配第 一克拉 克定律 : 随着经 济 的发展 , 人均 收入水 平提高 , 劳动力 首先 由第一 产业 向第二 产业转 移 , 进而 向第三 产业转 移 ; 从劳 动力在 三次 产业 的分布 知道 , 第一 产业 的劳动 力 比重逐 渐下 降 , 第二 产业 尤其是第 三 产业劳动力 的比重表现为极强 的增加趋 势。 任何 一个 国家 的工 业 化过程 , 都是产 业结构与 就业 结构调整 过程。虽然在一 定时 期, 就业结 构 的变 动会滞 后于 产业结 构 的变动过程 , 但从 较长 时期看 , 两者具有 一致性 , 即从经 济长期 发展 来看 就业结 构 的 变化是与产业结构 的调整相一致 的。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学号: 至一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塑仝釜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日期:业年』月王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但是我国目前的这种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之上的。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特别是我国的产业结构远没有达到合理化的水平,因此,怎样突破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本文对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指标。

运用~年我国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 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产业结构逐步向着合理化发展的结论。

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这一结论。

最后,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产业结构合理化改进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 第2期2010年2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 ICAL RESEARCHV o l 129,N o 12F eb 1,2010收稿日期:2009-05-19;修订日期:2009-11-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1);国家/十一五0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006BAJ 05A06) 作者简介:邱灵(1983-),男,福建福州人,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服务业与城市发展、城市与区域规划。

E -mail:qiul 108b@igs nrr 1ac 1cn *通讯作者: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研究。

E -mail:fangcl@igsnrr 1ac 1cn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纵向测度与横向诊断模型及应用)))以北京市为例邱 灵1,2,方创琳1*(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优化、高效的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包括10个投入指标、4个产出指标的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纵向测度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模型构建由1个目标层、4个标准层和16个指标层构成的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横向诊断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指导。

研究表明:¹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仅1991、2004年出现资源过度投入而规模收益递减现象,1987、1995、1996年出现资源有效利用不足而规模收益递增现象;º产业效率、产业效益、产业科技、产业优势是影响北京市各区县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主要因子;»由于产业效率水平高且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大,北京市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整体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明显高于远郊区县;¼北京市各区县在产业效率、产业效益、产业科技、产业优势等分项指标各具优劣,应通过差异化发展促进各区县乃至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纵向测度;横向诊断;北京市文章编号:1000-0585(2010)02-0327-111 引言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联系所构成的各种比例关系,其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动力[1]。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实力持续提升是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过程,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2,3]。

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转变缓慢仍是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4]。

本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研究,对于科学辨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有效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均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度量方法及模型方面,产业结构相似系数[5~7]、劳动生产率修正系数[8]、系统聚类法[9]、偏离份额分析法[10,11]、灰色关联分析法[12]、因子分析法[13]等多元328 地 理 研 究29卷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较为普遍。

此外,姜照华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产业结构动态多目标优化模型[14],段志军等应用可计算性一般均衡模型[15]、徐勇等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 anger 因果关系检验[16]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调控路径方面,不同学者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17]、城市发展阶段特征[18]、市场需求[19]、土地配置[20~22]、人口结构[23]、要素禀赋优势[15]、空间结构调整[24~29]、重点产业选择[30~32]和产业发展政策[33]等视角探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随着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后续产业培育、生态环境整治、人才利用与培训、完善资源补偿机制等诸多方面探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问题也备受关注[34~47]。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研究是科学辨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有效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依据,但已有研究的测度体系在指标上较为简单,甚至采用单一指标测算城市产业结构水平,难以全面反映城市产业结构的内涵。

此外,现有研究多侧重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研究,对城市内部各区县之间的产业结构分工协作鲜有涉及。

本文采用多投入、多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历史演进进行纵向测度,进而运用基于因子分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城市内部各区县之间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横向诊断,旨在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指导。

2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型构建211 纵向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21111 测度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 elo pment Analysis)是由美国运筹学家Char -nes 、Co oper 等人于1978年在对具有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评价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参数分析方法[48]。

其基本模型为C 2R 和C 2GS,前者是同时针对规模有效性与技术有效性而言的/总体0有效性,后者则只能评价技术有效性。

C 2R 模型和C 2GS 模型各自又可以分为投入型模型和产出型模型,前者指产出不变寻求最小投入,后者指投入一定寻求最大产出。

C 2R 模型和C 2GS 模型均采用线性规划的单纯形解法,由于其解具有对偶性,同一模型的投入型与产出型的解法一致。

本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纵向测度选择包括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的C 2R 模型,并进一步选取了投入型模型。

其基本模型如下:min [H -E (E ^S -+ES +)]=V D s 1t 1E ni=1K i Xi+S --H X i 0=0E ni =1K iYi-S +-Y i 0=0K i \0,i =1,2,,,nS +\0,S -\0式中,X i =(x i 1,x i 2,,,x im )和Y i =(y i 1,y i 2,,,y is )分别是第i 个决策单元DM U i 的输入、输出向量。

E ^=(E 1,E 2,,,E m ),E =(E 1,E 2,,,E s ),非阿基米德无穷小E 是一个小于任何正数而大于零的数,在实际应用中常取为一个足够小的正数。

S -、S +为加入的松弛变量,S -为未利用资源变量,S +为产出不足变量。

若模型存在最优解H *、S -*、S +*、K *,其评价标准为:2期邱灵等: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纵向测度与横向诊断模型及应用329¹若H*=1且S-*=0、S+*=0,则第i0个DM U为DEA有效,其形成的有效前沿面为规模收益不变,DM U为规模有效且技术有效,即该DM U组成的经济系统在原投入X i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产出Y i已达到最优;º若H*=1而S-*X0或者S+*X0,则第i0个DM U为弱DE A有效,即该DM U组成的经济系统对于投入X i可减少S-而保持原产出Y i不变,或者在原投入X i不变情况下将产出提高S+;»若H*<1,则第i0个DM U为非DEA有效,即该DM U组成的经济系统可通过组合将投入降至原投入X i的H比例而保持原产出Y i不减。

设K=E n i=1K i,则K称为DM U i规模收益值。

¹当K=1,表示DM U i规模收益不变,此时DM U i达到最大产出规模点;º当K<1,表示DM U i规模收益递增,且K值越小、规模递增趋势越大,表明D M U i在原投入X i基础上,适当增加投入量,产出量将有更高比例增加;»当K>1,表示DM U i规模收益递减,且K值越大、规模递减趋势越大,表明DM U i在原投入X i基础上,增加投入量不可能带来更高比例产出,此时没有必要再增加决策单元投入。

将DM U i各分量S-ij与对应指标分量x ij的比值定义为投入冗余率,记为A ij,它表示该分量指标投入可节省比例。

同样设B ij=S+ij/y ij,则B ij称为产出不足率,它表示该分量指标产出可提高比例。

比较经济系统中不同年份的投入冗余率或产出不足率可动态反映该经济系统哪些方面有所改善和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调整。

21112指标体系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规模、结构、效率、效益均密切相关,采用单一指标无法进行科学解释。

基于DEA的相对效率是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综合作用后的一种外部表现。

综合考虑城市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资金、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投入以及产业发展的经济产出,构建包括10个投入指标、4个产出指标的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纵向测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指标数量<DM U/2,满足DEA模型的基本要求。

其中,投入指标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作物播种面积、建成区面积、水资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产出指标为: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

212横向诊断方法与指标体系21211诊断方法因子分析(Facto r Analy sis)是一种多变量化简技术,通过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类别0,将相关性较强指标归为一类,每一类变量代表一个共同因子,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49]。

通过因子分析,将原来的多个关联指标组合为相互独立、并能充分反映总体信息的少数指标,从而在尽可能保存原有资料信息的前提下,用较少维度去表示原有数据结构,并解决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假定有p个变量x1,x2,,,x p,则n个样本的p个变量观测值构成了1个n@p阶的原始数据矩阵:X=x11x12,x1p x21x22,x2p ,,,, x n1x n2,x np为了消除各个变量在数量级或量纲上的不同,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对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

假定标准化后的变量为z1,z2,,,z p。

因子分析的基本假设是p个标准化变量可330地理研究29卷由p个新的标准化变量)))因子F1,F2,,,F p线性表示:z j=a j1F1+a j2F2+,+a jp F p,(j=1,2,,,p)式中,a ij(i,j=1,2,,,p)所构成的矩阵A为因子载荷矩阵。

假定式中p个因子是按照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列,通常选择m个方差贡献较大因子(m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在85%以上)。

此时,上式可写成:z j=a j1F1+a j2F2+,+a jm F m+e j式中,e1,e2,,,e p是误差项,通过估计可以得到载荷矩阵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