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 解读鲁迅《野草 影的告别》素材

合集下载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鲁迅《野草·影的告别》文本解读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鲁迅《野草·影的告别》文本解读
们只所谓“ 将来” . 不 就是 牧 师之 所 谓 “ 死后 ” 么
鲁迅 《 野草 ・ 影 的告 别 》 文本 解读
画 贾 小林 喻祖权
作者正是借 “ 影” 之 口对 “ 古 今 的 圣 贤 以及 哲 入 学 者” . 特 别 是 当时 激 进 的理 想 主 义 者 所 持 的 “ 将来论 ” 给 予 了 无情 的嘲 讽 和 尖 锐 的 批 评 。 鲁 迅 又进 一 步 阐述 道 :
层面的意象 . 含义也是复杂多 向的. 而 且 在 诗 的首 节 我
迅全集》 第三卷 4 9页 ) 。 鲁迅 所 言 “ 执着现在 , 执 着地 上
的人 们 居 住 的 ” . 就 是 要 摒 弃 虚 幻 的理 想 . 执 着 地 改 变
人 的现 实 的 生 存环 境 鲁迅借“ 影” 之 口对 存在 于 人 们— — 包 括 青 年— —

弗 洛伊 德 精 神 分 析 认 为 。 人 在 深 度 睡 眠 的状 态 下 ,
借 幻 化 的影 子 来 表 达 对 现 实 的思 考 . 以求 得 对 问 题 的
解答 。 诗中的“ 影子 ” 就 兼 具 以 上两 个 特 征 。 除去起首句 . 全诗共五节 。 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 部 分 f 第 l节 ) : “ 影” 的清 醒告 别 要理 解诗的蕴含 . 首 先要对 “ 影” 在 本 节 诗 中 的 含

《野草》鉴赏

《野草》鉴赏

《野草》鉴赏

《秋夜》

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富于象征意味的深秋夜色的图景,鲁迅用隐喻象征的方法,赋予这些自然景物以深邃的寄托,使之蕴蓄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站在这样一幅图景中心的。是那后园的墙外的两株枣树和将繁霜洒在野花草上的秋夜的天空。这是两个尖锐对立而又进行殊死斗争的象征性的艺术形象。那个奇怪而高的秋天的夜空象征着当时黑暗而残酷的反动统治者。他威严,是那样“奇怪而高”地压在人们的头上;他阴险,永远对着人们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他狡猾,即使在其严冷中还“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他冷酷,在得意的微笑中“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使那些做着“春的到来”的小粉红花“颜色冻得红惨惨地”,在夜的冷气中瑟缩着。这幅秋夜严霜的肃杀的图画,是现实生活阶级关系的象征。小粉红花在威逼下瑟缩的惨状,象征了现实反动势力对年青一代的压迫和摧残。

正是在这样寒冷黑暗的背景下,鲁迅在《秋夜》中着重描写了两株枣树同夜空进行不屈不挠的战斗的形象。简练的笔触传达了无限的深情。虽然,枣树的果实被打得一个也不剩了,甚至连叶子都落尽了,而且身上满是打枣所致的皮伤。但是他既不痛苦,也不绝望,而是进行无所顾忌的战斗。枣树的战斗,给反动势力带来了极大地不安和恐惧。“鬼峡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躲到东边去了。”但是枣树并没有因此假宽敌人,停止战斗,“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鲁迅一再重复这样一段枣树直刺夜空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在赞颂枣树那种一意要制敌人于死命的顽强、坚韧的战斗精神。他把内心的鄙夷和憎恨,刺向那秋夜的天空,把满腔的激情和赞美,献给了那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他在爱憎分明的矛盾斗争中描写枣树的形象。在这个形象中,倾注了自己对不屈不挠的人心战斗精神的热情颂歌。《秋夜》是枣树的颂歌,也是对韧性战斗精神的礼赞。同时,枣树那贡献了自己全部的果实,满身伤痕,一无所有,而又同夜空进行无畏战斗的形象,正是鲁迅自己韧性战斗精神的写照。

2020年高中语文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 解读鲁迅《野草 影的告别》素材

2020年高中语文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 解读鲁迅《野草 影的告别》素材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文本解读

《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同期《语丝》还登载了《野草》中的《求乞者》和《我的失恋》。

在鲁迅的《野草》中,除《题辞》外,笔者以为唯有《影的告别》更像诗,一首极为抽象朦胧的诗。许多人虽觉得它“离奇诡谲”,“晦涩难懂”,但仍对它极尽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影的告别》“有所隐喻或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深刻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李何林《鲁迅注解》)《影的告别》的起句“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佛洛依德精神分析认为,人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就会产生梦境或意识的分裂,在梦境中产生虚幻的意识——影子;其二,当一个人思想陷入极端困惑,专注于某个问题的思考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思想上就会产生惊疑、焦虑的情绪,无法摆脱,从而萌生出一种超常态的意识或情绪,而思维主体在一种超现实状态下借幻化的影子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以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诗中的影子就兼具以上两个特征。

除去起首句,全诗共五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影”的清醒告别。

要理解诗的蕴含,首先要对“影”在本节诗中的含义作一界定。有人据鲁迅在写作本诗同一天《给李秉中的信》的话,将“影”解释为鲁迅思想上的“毒气和鬼气”。这有点武断。其实,“影”在全诗中是一个变化的多层面的意象,含义也是复杂多向的,而且在诗的首节我们看不出有何贬义。从诗的三个“不愿意去”的对象——“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看,本节中的“影”没有丝毫的消极思想或情绪,更多的是对现实和理想中的消极思想和行为的否定,表现为一种对现实的理性和清醒的思考。“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都是作者批判或反对的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形而上的“未来观”,特别是“将来的黄金世界”,更是作者论述的着力点。《两地书(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忍着吧,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之所说,何尝能比这些高明。他们只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所谓“死后”么。

鲁迅《野草》赏析

鲁迅《野草》赏析

鲁迅《野草》赏析

鲁迅《野草》赏析

《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

鲁迅《野草》赏析1

第二个讲和这种哲学相联系,反抗绝望的哲学,这是大家这几年发掘而谈的比较多的一个东西。但是我觉得有些是过分地在哲学层面上,而不是生命体验。这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时产生的一种精神产物。头一种是鲁迅面对那样一种旧的势力,旧的世界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生命哲学,韧性*,是一种战斗。那么这个就是他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这种开掘思考的时候,就是反抗绝望。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自我精神煎熬和咀嚼,而是坚决进行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感受孤独时候,那种灵魂自我抗争,自我反思。他的所有的内涵联系,通读《野草》都是和现实生存环境有深刻的联系。

《过客》刚刚发表一个多月,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叫赵其文来信问鲁迅这篇散文诗的命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鲁迅回答他,鲁迅说“《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的那样,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这就是鲁迅的哲学,绝望而反抗者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你自己前面一路光明,马上就可以得到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和一种前面不知道是什么,甚至明知道可能是一场悲剧,那么我还要追求它。他说更勇猛、更悲壮。在《野草》里边第一篇《秋夜》以后,来了一篇叫做《影的告别》,影子的告别,这是《野草》里最晦涩的一篇作品。影子对形,对一个人的形诉说自己前来告别的原因。这本来就带着一种虚无的观念,整个这篇散文是讲自己内心世界的那样一种虚无绝望,而本身自己又有一种抗争这样虚无绝望的思想,这样的矛盾状态。他用自己的沉默,向虚无黑暗做最后的悲壮的抗争。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内容摘要:

《野草》是鲁迅杰出散文作品,《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包含了鲁迅的思想,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残酷世界的批判,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野草》这部散文诗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他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让我们向他的思想世界迈进了一步。

关键字:《野草》意象象征

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

《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也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浯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在《野草》中,他将沉积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而如何谈论与分析《野草》,应哲学、与象征艺术中论述。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一觉》原文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一觉》原文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觉》原⽂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觉》原⽂

引导语:关于鲁迅先⽣的《野草》,⼤家是否知道?下⾯是⼩编整理的其中的《影的告别》与《⼀觉》原⽂,欢迎⼤家阅读。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原⽂

⼈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世界⾥,我不愿去。

然⽽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地。

我不过⼀个影,要别你⽽沉没在⿊暗⾥了。然⽽⿊暗⼜会吞并我,然⽽光明⼜会使我消失。

然⽽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暗⾥沉没。

然⽽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的⼿装作喝⼲⼀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远⾏。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夜⾃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暗⾥彷徨于⽆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已,则仍是⿊暗和虚空⽽已。但是,我愿意只是⿊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远⾏,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暗⾥。只有我被⿊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

⼀九⼆四年九⽉⼆⼗四⽇

〔1〕本篇最初发表于⼀九⼆四年⼗⼆⽉⼋⽇《语丝》周刊第四期。

⼀九⼆五年三⽉⼗⼋⽇作者在给许⼴平的信中曾说:“我的作品,太⿊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暗与虚⽆’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暗与虚⽆乃是实有。”(《两地书·四》)可参看。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参考资料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参考资料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一、《野草》的生命哲学

(一)生命哲学承载着创作追求

《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鲁迅《影的告别》高考诗歌精读

鲁迅《影的告别》高考诗歌精读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阅读天地

0515 0711

鲁迅《影的告别》赏析

原文:

影的告别

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赏析一:

这是一首构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诗。在鲁迅先生的所有散文诗中,《影的告别》最能深入我的内心。流连于影的世界里,我竟然也会担心被“黑暗”所吞并,或者被“光明”所消灭。我似乎也看到了影“彷徨于无地”的凄凉,内心似有一股什么东西在涌动。于是,我明白,影其实就是鲁迅先生本人内心的象征与写照。

无疑,《影的告别》的构思是奇妙的。他在开篇时候,就设臵一个场景打

10鲁迅《影的告别》

10鲁迅《影的告别》

[阅读书目]
1.鲁迅《野草》,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
2.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书店出 版社,2010年。
3.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8年。 4.李宗英,张梦阳《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下)》,知识产 权出版社,2010年。
三、解读《影的告别》
1.“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
解读:鲁迅所虚拟的“影”与它所依附的“你”的对话,是鲁迅
的自我追问和应答。
2.“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 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 去。”
解读: 天堂—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飘渺的理想世界。 地狱—充满苦难折磨的现实。 黄金世界—浅薄的理想主义者所预言的未来世界。
强调同强大的黑暗的现实作斗争,反对不切实际的梦想,这是 鲁迅现实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3.“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 我,然而光明又 会使我消失。 ”
解读:“我”是黑暗的世界的叛逆者,所以“黑暗又会吞并 我”,“我”既然从黑暗的世界中来,难免身上有“毒气”和 “鬼气”,所以,未来的光明的世界又不可能容纳我。这里表 达的是先驱者两难的境地。
鲁迅

《影的告别》和多面的鲁迅

《影的告别》和多面的鲁迅

《 野草》 的核心是 回答 “ 我 是谁 。过客 、这 样的战 传承 。 意象,从不 同角度对 “ ”进行描述。本文单从 “ 我 影 这一 婚姻家庭上的孝 :对民族 的忠:待兄弟作人 、建人的悌 ;结 意象组合探试鲁迅 “ 我”的灵魂 。 交朋友时的信与直 。鲁迅一生抨击儒家道德,又终生信守儒
圆 满 :抓 住 一 点 、 不计 其 余 ,只 要 躯 干 不管 枝 叶 ,有 大 量 空 的号召和他从事文化事业 的动机。鲁迅对旧世界、旧文化的
白需要阅读者填充。非 自明是内容的不清晰 。一是深 ,对人 反叛态度最坚决 ,迄今为止 ,对封建文化 ( 传统文化 )的严 生 问题 思考 之 深 远 远超 出常 人 ; 二是 暗 ,蕴 含 藏 在 厚 厚 的语 厉批 判未 有 出其 右者 。 言包裹和语言悖论之中,需要谨慎 的阐释和 说明。由于这些 其次 ,鲁迅是对 “ 黑夜 最深刻、最清醒的批判者 。对 原因,迄今未 出现对 《 草》的完美 易懂 的解读 。最好 的 儒家文化吃人本质 的发掘 ,阿Q 野 精神胜利法所代表的国民性批 《 野草》研究者如孙玉石和任访秋,也只是从情感态度和情 判 ,都足 以证 明鲁迅 是 新 文 学 史上 最深 刻 的思 想家 ,是 “ 打 感领域两个表层进行 内容界定和蕴含挖掘 ,未能做 出一 以贯 倒 孔 家 店 ”的 队伍 中 最 出色 的 主将 :对 政 府 古 董外 交 、 京剧 之 、沟 通 表 里 的解 说 。 外交 的痛斥等 民粹文化批判,也说 明鲁迅在与旧文化斗争中

关于鲁迅《野草》

关于鲁迅《野草》

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把主观心理体验作为思考的中心,并以此为出发点探求个体存在的意义。《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浯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曾在作者心中酝酉良10年之久的《过客》,又可以看作是《野草》的“主将”。《过客》熔铸了鲁迅个人生活的痛苦经验和独异思考。鲁迅后来把这种永远向前走的过客精神概括为“反抗绝望”。

我对他的散文曾研究过,是浅的那种,一直处于朦胧感觉,但总感到鲁迅的笔像刀,锋利的刀,那东西不是写出来,是雕出来的,是刻出来的。无疑,他那激励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和尊重。

《野草》是鲁迅精神世界的集中体现。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学是鲁迅的精神内核。第二部分,鲁迅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存在主义作家。第三部分,鲁迅理解的进化论是怎样的?鲁迅在理智层面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在意识又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那么进化论与历史循环论形成了鲁迅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求出路的状态。鲁迅并没有根本肯定西方主流文化,这样,鲁迅既不可能根本上从中国文化中寻出路,也进入不了西方的信仰之路,这样发展到极端时,就处于一种分裂状态。那么《野草》中的分裂表现出来的虚无感有从佛教的虚妄向存在主义的虚无过渡的可能性。佛教的虚妄的灵魂与儒道主体的那种复合体所达到的虚无边界与存在主义的虚无有一定的相通处,这样鲁迅的生存体验就有一种存在主义的特色,但鲁迅没有进入存在主义的语境之中。这样鲁迅的进化论是一个没有找到真正出路的死结。鲁迅的精神世界没有跳出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大循环结构,于是产生了鲁迅那种黑暗,孤绝的灵魂。

高中语文孤独者的灵魂自白解读鲁迅《野草影的告别》素材

高中语文孤独者的灵魂自白解读鲁迅《野草影的告别》素材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文本解读

《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同期《语丝》还登载了《野草》中的《求乞者》和《我的失恋》。

在鲁迅的《野草》中,除《题辞》外,笔者以为唯有《影的告别》更像诗,一首极为抽象朦胧的诗。许多人虽觉得它“离奇诡谲”,“晦涩难懂”,但仍对它极尽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影的告别》“有所隐喻或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深刻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李何林《鲁迅注解》)《影的告别》的起句“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佛洛依德精神分析认为,人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就会产生梦境或意识的分裂,在梦境中产生虚幻的意识——影子;其二,当一个人思想陷入极端困惑,专注于某个问题的思考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思想上就会产生惊疑、焦虑的情绪,无法摆脱,从而萌生出一种超常态的意识或情绪,而思维主体在一种超现实状态下借幻化的影子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以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诗中的影子就兼具以上两个特征。

除去起首句,全诗共五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影”的清醒告别。

要理解诗的蕴含,首先要对“影”在本节诗中的含义作一界定。有人据鲁迅在写作本诗同一天《给李秉中的信》的话,将“影”解释为鲁迅思想上的“毒气和鬼气”。这有点武断。其实,“影”在全诗中是一个变化的多层面的意象,含义也是复杂多向的,而且在诗的首节我们看不出有何贬义。从诗的三个“不愿意去”的对象——“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看,本节中的“影”没有丝毫的消极思想或情绪,更多的是对现实和理想中的消极思想和行为的否定,表现为一种对现实的理性和清醒的思考。“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都是作者批判或反对的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形而上的“未来观”,特别是“将来的黄金世界”,更是作者论述的着力点。《两地书(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忍着吧,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之所说,何尝能比这些高明。他们只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所谓“死后”么。

浅论鲁迅《野草》中的精神剖析

浅论鲁迅《野草》中的精神剖析

4

浅论鲁迅《野草》中的精神剖析

高小晴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展现了鲁迅对于自我意识、

思想和心理的拷问和剖析,从希望与绝望的二元冲突、灵魂剖析的理性书写和针砭痼弊的激愤呼声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内心的激烈冲突和矛盾,精神和思想的过度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作为启蒙者的心声,他的孤独、寂寞而又执着的反抗。

关键词:希望;绝望;矛盾;精神;剖析

鲁迅的杂文和小说通过客观冷静的分析揭露了现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和国人麻木的灵魂。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与他对于外部世界的思考不同,《野草》展现了鲁迅独特的生活体验以及由此而升华出来的生命哲学,这个灵魂的孤独、痛苦、绝望和抗争,他的复杂、深刻的精神世界。

《野草》是鲁迅从外在转向内心,将解剖的刀锋转向自我的产物,正如鲁迅在《而已集·答有恒先生》中说到的“我知道我自己,我解剖我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野草》体现着鲁迅矛盾冲突的内心精神世界。对于自我意识、思想、心理的拷问和剖析,这场内心深处的自白和的搏斗,大胆独特的思考,形成野草复杂纷繁的意蕴。《野草》便是鲁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纷复歧义的精神剖析的揭示。

一、希望与绝望的二元冲突

从写作背景上来说,鲁迅创作《野草》的时间正值《新青年》团体解散,“五四”新文化运动进入低迷期,“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①在中国革命处于沉寂时期的时代气候下,鲁迅这类有先觉精神的启蒙者必将忍受长期的孤独与寂寞。出于对自我在历史进化中地位的清醒认识,鲁迅感受到了改革社会现实的热望与冷漠的社会现实的尖锐对立。因而鲁迅在《野草》中探寻的问题便是希望与绝望。鲁迅关于生命前途的思考和体悟也正蕴育其中。

影的告别

影的告别

《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赏析:诗的总结和心的誓言

——《野草,题辞》浅析

《题辞》是鲁迅为散文诗集《野草》写的前言。在《题辞》这首散文诗里,作者披露了写作《野草》的思想变化历程,形象地概括了写作《野草》的目的及艺术来源,并表达了作者继续战斗的决心。可以说,《题辞》是作者“诗的总结和心的誓言”。

一、《题辞》显现了作者思想变化的经历

鲁迅写《题辞》的时候,正是“4.12”反革命政变后的十多天,这时,鲁迅的思想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进化论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从苦闷、彷徨中走了出来,决心去迎接新的战斗。用《题辞》中的话来说,便是:“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旧的我已死,新的我已诞生。

《影的告别》—人的告别

《影的告别》—人的告别

《影的告别》—人的告别

《影的告别》是一首“独语体”散文诗。它像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抒发自己内心的矛盾苦闷之情。这篇文章,写于1924年9月,收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这篇文章写离奇诡谲的梦境,读来晦涩难懂,思想复杂,加上每个人的阅读感受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影”向“人”的告别象征鲁迅跟“影”所代表的消极思想的决裂,有人认为这是鲁迅向许广平的爱情告白,也有人认为“影”象征了鲁迅对污浊的现实世界的不满,表达了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洁之气,对于“影”这个意象以及“影”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个人有不同的理解。

在我看来,“影”象征着“理想”,“影的告别”即理想的幻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打拼,创造理想实现的土壤。但是当人们在现实中屡遭挫折,处处碰壁时,他们就会产生失望之情,进而把理想深压心底,放纵自我。鲁迅当时写这篇文章时正处于一个思想冲突非常激烈的时期,对于现实的否定,内心痛楚,矛盾孤独。因此“人睡到不知道的时候”应该指人长期生活在理想无法实现的现实之中,浑浑噩噩,没有方向,看不到未来,心中的理想也逐渐破灭。理想是美好的、神圣的,它代表了一个人的追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不允许自己的理想受到一丝丝的玷污,只要“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宁愿理想沉没在黑暗之中,也不愿徘徊于明暗之间,看着那一丝丝曙光,心中充

满希望,但最终仍然无法实现理想。“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理想能够让我们充满动力,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但是现在理想无法实现,那么与其让理想空占心头,内心痛楚,空留余恨,不如将它从脑海中删除,让自己麻木。

心灵的独白——《影的告别》的生命意象阐释

心灵的独白——《影的告别》的生命意象阐释

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 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 , 我不愿去 ;
“ 是鲁迅精神世界的一个自我, 影” 是那个决意抗争到底 的自我 , 他 同时包括极 度虚无 与绝望 的自 有我所不乐意 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 , 我不愿 去。这里的“ ” 天堂 ” 是 所要抗争的不仅仅是 黑暗的现 实世 界 , 鬼气 牢牢盘踞在他 的内心 深处—— 在他 的精神世 界中 ~ 惟 黑 对现实世界的 一种别有 用心 的夸饰 , 以我 不愿 去 ; 里的 “ 所 这 地狱 ” 是 己。“ “ 眼中真实而丑陋的社会现实 , 影 所以我不愿去 ; 这里的 将来 的黄金世 暗与虚无 ’ 乃是 ‘ 实有 , 这绝望 的 鬼气” 压得鲁迅近乎喘不过气来 。 你” 在这篇散文中是一个聚合象征符号 , 它即是鲁迅自己精神的一 界” 是口头理想家们对 于未来所许下 的廉价预约 , 以我不愿去。三个 所 个侧面 , 这个侧面是希望获得勇气和 力量的自己, 同时 , 又包括一切满怀 希望进行抗争的别人 , 鲁迅在《 呐喊 > < 自序》 中说 :是 的, 我虽然自有我 然而说到希望 , 却是不能抹杀的, 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 , 决不能以 12 90年在小说《 头发 的故事》 中他 借作 品中的人 物之 口发 问: 你 的确信 , “ f1 黄金时代 的出现预约 给这些人 们的 子孙 了 , 1 ̄ " 3 但有 什么给 这些人 们 我之必无的证明, 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 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自 己呢 ? 这份希望不正是也属于钱玄同等《 新青年》 的同僚吗9 而在鲁迅内心 深处与“ 相 比较 占据 的位置要轻许 多, 影 你 假如 12 年《 9 3 娜拉走 后怎样 》 的演讲中再次提及 : 所 以我想 , “ 假使寻 不 影” 代表 的是鲁迅内心的 鬼气 是虚无与绝望 , 实有” 那么 ,你 ” , 是 , 出路 , 我们所要 的倒是梦 。但是 , 万不可做将来 的梦。阿尔志跋绥 夫曾 经借 了他所做 的小说 , 问过梦想将来的黄金世界 的理想家 , 质 因为 要造 所代表的则是鲁迅内心渴望获得 的希望的勇气与力量 , 但这是 虚有 。 既然 以“ 为象征的虚无 与绝望是 鲁迅内心世 界的主导 , 影 为什 么 那世界 , 先唤起许多人们 来受苦 。他说 , 你们将 黄金 世界预 约给他 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者的灵魂自白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文本解读

《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发表于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同期《语丝》还登载了《野草》中的《求乞者》和《我的失恋》。

在鲁迅的《野草》中,除《题辞》外,笔者以为唯有《影的告别》更像诗,一首极为抽象朦胧的诗。许多人虽觉得它“离奇诡谲”,“晦涩难懂”,但仍对它极尽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影的告别》“有所隐喻或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深刻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影的告别》的起句“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佛洛依德精神分析认为,人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就会产生梦境或意识的分裂,在梦境中产生虚幻的意识——影子;其二,当一个人思想陷入极端困惑,专注于某个问题的思考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思想上就会产生惊疑、焦虑的情绪,无法摆脱,从而萌生出一种超常态的意识或情绪,而思维主体在一种超现实状态下借幻化的影子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以求得对问题的解答。诗中的影子就兼具以上两个特征。

除去起首句,全诗共五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影”的清醒告别。

要理解诗的蕴含,首先要对“影”在本节诗中的含义作一界定。有人据鲁迅在写作本诗同一天《给李秉中的信》的话,将“影”解释为鲁迅思想上的“毒气和鬼气”。这有点武断。其实,“影”在全诗中是一个变化的多层面的意象,含义也是复杂多向的,而且在诗的首节我们看不出有何贬义。从诗的三个“不愿意去”的对象——“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看,本节中的“影”没有丝毫的消极思想或情绪,更多的是对现实和理想中的消极思想和行为的否定,表现为一种对现实的理性和清醒的思考。“天堂里”、“地狱里”、“将来的黄金世界里”,都是作者批判或反对的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形而上的“未来观”,特别是“将来的黄金世界”,更是作者论述的着力点。《两地书(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忍着吧,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之所说,何尝能比这些高明。他们只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所谓“死后”么。

作者正是借“影”之口对“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特别是当时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所持的“将来论”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和尖锐的批评。鲁迅又进一步阐述道:“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对于‘现在’这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房。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即

是。”(《两地书四》)“所谓‘希望将来’不过是自慰——或者简直是自欺——之法,即所谓‘随顺现在’者也一样。”(《两地书六》)如果我们把这些观点与“影”的自我表白结合起来,可以看出,作者这样论述是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的:反对回到过去,反对虚无缥缈地寄希望于将来,而是要“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杂感》《鲁迅全集》第三卷49页)。鲁迅所言“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就是要摒弃虚幻的理想,执着地改变人的现实的生存环境。

鲁迅借“影”之口对存在于人们——包括青年——思想上对现实和理想的错误思想和认识予以批判和否定。所以,诗的第一节里“影”所象征的,是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思想,没有虚无和幻想,不含消极和贬义。这是“影”的第一重象征意义。

这里有一个纠结,就是“你”的含义。“你”是谁?“你”就是“影”赖以生存的“形”,“形”和“影”是相生相伴,不可分离的。“你”喜欢“天堂”,迷信“地狱”,幻想“将来的黄金世界”,是“影”对“形”对现实认识不清、对未来存有幻想的否定和批判。“我”(“影”)对于“形”的这种思想无法认同,无法接受,所以“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我”备受压抑,苦闷彷徨,甚至感到扭曲。于是,抽象的思想超脱了具象之形,异化为“影”而向生命之实体——“形”告别。这里的“形”不是泛指,而应该是一个确指。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对“形”所象征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形”代表的是具有某种思想的某类人。

在这一节诗里,作者连用四个“我不乐意”,六个“我不愿(意)”,表达出了强烈的爱憎情感,鲜明的取舍选择,态度坚决,立场坚定,深刻揭示出“我”(“影”)彷徨之重,困惑之深。作者在痛苦地“呜乎呜乎”之后,做出无奈的选择——“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第二部分(第2、3节):“影”的生命趋向。

影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属性,是自然存在物在光的明暗变化的作用下生成的。影的存在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它游移于明暗之间。作者正是抓住了“影”的这一特征,“黑暗又会吞并我”,“光明又会使我消失”,黑暗和光明的交错变更就是“影”的生存处境。因此而派生出“影”的第二重象征意义,就是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彷徨的因素。

所以产生这样的思想因素,和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鲁迅的语言表达形式不无关系。鲁迅写作《野草》的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落潮,作为一个思想的先驱者,鲁迅经历了希望化为失望的苦痛煎熬,就像一个人在光明之途上走了一截,忽然又深陷于黑暗之中。那感觉正如从白天游移到暗夜的影子。打击之沉,失望之重,使作者简直不愿也不敢再奢求新的光明和希望。“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南腔北调集•<自选集>序》)。此时作者内心充满无法驱除的孤独、苦

闷,从头再拾起昔日冲锋陷阵、洞彻未来的信心,那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一次艰难的蜕变的。

其次,鲁迅这一时期的创作,包括小说,都特别注重技巧。思想的隐喻性,表达的含蓄性,体现着鲁迅的文学主张和语言追求。鲁迅自认为:“我的全部的哲学都包含在我的《野草》中了。”这表明鲁迅是在以文学的方式传达他对现实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理性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是以散文诗的形式来思考人生,思考现实,思考革命,并通过诉诸文学来表达这种思考,自然就呈现出一种隐晦的抽象的特征。而作者对现实对未来的思考仍然停滞于一种混沌之中,一时间无法得出一个清晰的认识,故而使得《野草》由于“某种原因”“技巧虽然不赖”,但表达却十分“隐晦”。这也就给我们留下了理解的困惑。

诗的第二节说:“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是鲁迅的精神追求,这是那个时期思想的先驱者们的共同境遇,他们都不愿在不明不暗中苟且偷生,迫切地希望找到前行道路或方向。“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是作者一时看不到光明,找不到出路的愤激的选择,这是反语。在第三节,作者又说“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终于”表明“影”的最终归宿,也就是“影”的存在形式。第三节最后两句:“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这里看似一个简单的句序倒置,却包含着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沉没”于暗夜,是“影”的无奈选择,无法躲避;“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用了一个后置的假设,强调一个时间的转换和影在黑夜和黎明的命运的一致性。

从诗的第二节起,作者主要写的是“影”,而没有过多地着眼于“形”。“影”的自然存在包含两个阶段:黄昏和黎明。前一个阶段,“黑暗”“会吞并我”;后一个时期,“光明又会使我消失”:退也唯谷,进也唯谷。影的这种自然性与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彷徨,无路可走的情绪感受和思想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诗的第三节还有一句诗十分耐人寻味:“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灰黑的手”是虚写梦境中的视觉形象,与“你”(形)应有的鲜亮光彩之手相对照;而“喝干一杯酒”是告别前的壮行酒,显示出自我告别的决心和勇气,表明“影”与“形”的告别是艰难的,痛苦的,也是需要勇气的。用此一句,行文上也自然过渡到了下文,即“影”的第三重象征意义——自我解剖和自我献身。

第三部分(第4、5节):“影”的自我解剖和无私献身。

诗的这一部分,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表现“影”(“我”)自我解剖。“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时,“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鲁迅向来是最严于自我解剖的。1926年11月,鲁迅在《写在<坟>的后面》一文中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也在更无情地解剖自己。”“我”不能给你赠品,因为我只有“黑暗和虚空而已”。“黑暗”就是指“影”在思想上的消极思想和错误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