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反应--曹玲
溶血反应
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 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临床出现急性肾 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一)临床特点
1.起病缓急与血型及输血量有关。ABO血 型不合,输入50ml以下即可出现症状,输 入200ml以上可发生严重溶血反应,甚至 导致死亡。Rh血型不合引起的反应多出现在 输血后1~2小时,随着抗体效价升高亦可
发生血管内、外溶血。
2.轻度溶血可出现发热、茶色尿或轻度黄 疸,血红蛋白稍下降。
重度溶血 则可出现寒战、发热、心悸、 胸痛、腰背痛、呼吸困难、心律加快、血 压下降、酱油色样尿,甚至发生肾功能衰 竭,少尿、无尿。
3.休克:表现为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大 汗、皮肤潮冷、脉搏细弱和血压下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可发 生广泛渗血及凝血障碍、皮肤淤斑、伤口 出血,可进一步引起DIC。全麻时患者发 生伤口渗血、出血不止和血压下降是发生 溶血的重要表现。
5.根据尿量、尿色,补液可选用生理盐水 或(和)葡萄糖盐水,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静滴。 6.输入相配合的新鲜同型血200~400ml (如为ABO溶血,应使用O型洗涤红细 胞),或冷沉淀5~10u/kg,或凝血酶原复 合物,或单采血小板。 7.维持血压,如出现休克,可选用阿拉明 20mg或/和多巴胺20~40mg,静滴。
输血发生溶血反应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输血发生溶血反应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输给患者,用于补充
患者体内缺乏的血液成分或改善其血液功能。然而,输血过程中也存在一
些可能引起溶血反应的风险。溶血反应是指输血后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而
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等物质到血液中,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
生化反应。
针对输血发生溶血反应的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以下是一个参考:
一、护理应急预案:
1.提前准备:在进行输血前,护士需要提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
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患者的血型、体格检查、抗体筛查等。
2.与患者充分沟通:在输血前,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输血
的目的、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并确保患者了解并同意进行输血。
3.温暖治疗:输血前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引起输血后体温下降。同时
也要预备温热设备,以备在输血后有可能发生的体温下降情况下使用。
4.按照规范操作:护士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输血操作,包括核对患
者身份、血型和配血信息,检查输血器具的完整性和有效期限,确保输血
的安全性。
5.按时观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反应,特别是在
输血开始后的前15分钟内,经常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
生命体征。
6.安静舒适环境:为了减少患者的紧张和不适,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避免一些干扰因素,如大声喧哗、灯光刺激等。
二、处理流程:
1.停止输血:一旦发生溶血反应的征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切断输血
管路,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2.给予氧气:给患者补充氧气,以提高氧合能力,减轻负担。
3.留置静脉通路:为了后续紧急处理,应尽快留置一根新的静脉通路,以备留置留置其他给药、抢救用药的需要。
血液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血液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李娜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8(009)004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液标本60例,对血液标本中的12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溶血对标本中的
ALT?AST?DBIL?TBIL?CK?LDH?TP 生化结果影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Cr?BUN?UA?TG?ALB 生化结果影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从而致使检验结果不准确,所以要注意尽可能避免各种影响因素且加强操作规范,保证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页数】3页(P100-102)
【作者】李娜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浅谈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J], 王俊
2.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J], 黄彧
3.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J], 庄冶
4.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探讨 [J], 王德生
5.解析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J], 杨左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的症状
急性溶血反应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称为急性溶血性反应,多见于输血后立即发生。主要由于ABO血型不合,
A2
亚型;Rh血型不合,抗D抗体、抗E抗体、抗C抗体以及抗Du抗体等;Duffy血型不合,存在Fya、Fyb血型抗体;Kell血型不合,存在Kpa Kpb Jsa、Jsb等血型抗体。
【关键词】急性溶血反应血型血清学检查新鲜冰冻血浆混合血浆
病因探讨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输血出现酱油色尿伴高热3天后入院。入院前3天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输血300ml后约10小时出现酱油色尿,伴高热,手术伤口处广泛渗血。
1. 原因
(1) ABO 血型不合:出现血型不合输血的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员缺乏高度的责任心,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而引起配血或输错血液;也有技术或其他方面造
成血型鉴定错误。
(2) O 型血:异型受血者红细胞溶血。因为30%-40%勺O型人具有免疫抗A及抗B抗体,免疫抗体可引起受血者A B或AB型红细胞破坏溶解,发生溶血现象。一般情况下,输血要求同型相输,避免输异型血。
(3) 输注不相容性血浆:当输入不相容性血浆量较大,或血浆中抗体效价较高时,均可引起受血者红细胞溶解破坏。
(4) 献血者之间血型不合:主要见于大量输血或短期内相继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5) Rh 血型不合:Rh血型抗体天然形成的IgM抗体占少数,绝大多数的抗体是由于输血或妊娠而获得的免疫IgG抗体。IgG抗体可发生溶血性反应。
临床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影响研究
wenku.baidu.com
测 项 目。在 对所 检测 后 的标 本进 行人 工方 法搅 拌直 至 出现溶 血现
象 ,再以相同的条件进行离心分离血清,便可以获得4 5 例的重度
溶血 标本 ,然后再 进行 其相 同的生化 指标 的检验 】 。
1 . 3 统 计 学方 法 :使 用 S P S S 1 5 . 0 对各 项资 料进 行 统计 、分析 , 各 项 参 数 以 均 数 ±标 准 差 ( ± )表 示 ,采 用 t 和x 检 验 , 以
表 1 血液的标本溶血前后所进行生化检验项 目的结果 比较 ( ± )
3 讨论
操 作 过程 中 ,都应 该严 格 的按 照标 准程 序完 成操 作 ,尽可 能 的避
免会 导致 血样 进一 步发 生溶 血 现象 的原 因 。当发 现存 在溶 血现 象
溶 血属 于在 临床 生化 的检 验 中 比较 常见 的干 扰 因素 ,其 中 ,
P<O . 0 5 为差 异有 统计学 意 义 。
2 结果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我 院 2 0 1 1 年2 月 2 0 1 2 年4 月 进 行 生 化 常
对 比分 析采 集 的血液标 本 的溶血 前后 进行 的生化 检验 项 目的
结果 ,见表 1 。在 和 正 常标 本 生化 项 目的检 验结 果进 行 比较 时 , 发现 受溶 血所 影 响的 生化 项 目高于 实 际的数 值 ,且 由于溶 血 的不 同程 度 以及 生 化 检 测 的项 目不 同 ,进而 会 产 生 不 同 的检 验 干 扰 性 。血液 的标 本溶 血前 后所 进行 生化 检 验项 目的结果 比较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作者:梁利芳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7期
【摘要】目的研究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8例具有输血或妊娠史输血患者的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入选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抗体特异性及相应效价等情况。结果 478例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为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09%。其中7例同种抗体, 2例自身抗体, 1例高效价冷抗体。7例同种抗体患者分属于Rh系统、MNS系统和Lewis系统。其中以Rh系统所占系统比率较高,约为71.42%。MNS系统系统比率为14.29%, Lewis系统系统比率为14.29%。结论不同输血患者自身情况有差异,输血前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有效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筛查;溶血性输血反应;预防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087
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目前临床输血中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可能直接影响输血患者的疗效和病程,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1]。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前提主要是患者体内存在有各种抗体, IgG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容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因素[2]。本研究使用微柱凝胶技术对478例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筛查,具体筛查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6月本院就诊的47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输血或妊娠史,不规则抗体筛查10患者中,女6例,男4例,年龄1 d~75岁。其中有2例消化科患者, 4例血液科患者, 1例心脏外科患者, 1例肾病科患者, 1例妇科患者, 1例儿科患儿。
【2018最新】溶血反应实验报告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溶血反应实验报告
篇一:溶血实验
溶血性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认识溶血现象,并掌握溶血性实验常规的体外试管法的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溶解的一种现象。药物制剂引起的溶血反应包括免疫性溶血与非免疫性溶血。免疫性溶血是药物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而引起的溶血,为II型和III型变态反应;非免疫性溶血包括药物为诱发因素导致的氧化性溶血和药物制剂引起的血液稳定性改变而出现的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溶血实验室观察受试物是否会引起溶血和红细胞聚集等反应。
有些药物由于含有溶血性成分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原因,在直接注射入血管后可产生溶血现象;有些药物注入血管后可产生血细胞凝聚,引起血液循环功能的障碍等。有些中草药含有皂苷等成分,具有溶血作用。凡是注射剂和可能引起免疫性溶血或非免疫性溶血的药物制剂,均应进行溶血性实验。实验方法
1. 2%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取新鲜鼠血10 ~ 20ml,放入盛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
中振摇10分钟,或用玻璃棒搅动血液,除去纤维蛋白质,使成脱纤血液。加入生理盐水100ml,摇匀,1000~1500r/min离心15分钟,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洗涤2~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为止。将所得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2%的混悬液(红细胞2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供试验用。
2. 取10ml干净玻璃试管7支,编号,1至5号管为供试品,6号管为阴性对照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12T09:54:08.79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月12期作者:王莹[导读]
王莹(大庆市第四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提出具体预防措施。方法将收入于我院86例临床标本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以是否模拟临床溶血现象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不模拟临床溶血现象实行生化检验,观察组模拟临床溶血现象实行生化检验,对比2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从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酸激酶、胆固醇、天冬氨酸转移酶及丙氨酸转氨酶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后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客观上要求相关检验人员全面分析溶血现象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应对措施,确保生化检验项目不受影响。【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及与预防
溶血现象指红细胞发生破裂促使血红蛋白由细胞内逸出的现象,可分为体内溶血及体外溶血。其中,体外溶血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与胆碱盐、皂碱、乙醚、酒精、过酸、过碱、突然化冻、突然低温、机械性强力震荡及低渗溶液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体内溶血的诱发因素与红细胞内在缺陷、血浆被蛇毒或溶血性细菌入侵、抗原-抗体反应、药物及机械性损伤间存在着密切联系[1]。一旦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则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检验结果数值出现变化,促使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提出具体预防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溶血反应及措施
(一)溶血反应
它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由于病人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内的红细胞中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而后凝集细胞又被吞噬细胞所吞噬而溶血,导致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反应。通常输入10-15ml血后即可出现反应。
1.原因
(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
(2)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血温过高或过低;输血时血液被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影响PH变化的药物等因素,致使血液中红细胞大量破坏。
(3)Rh因子所致溶血。此种类型较少发生。
2.症状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引出四肢麻木、头胀痛、胸闷、腰背剧痛、恶心呕吐等。
中间阶段;由于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则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临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3.防治方法
(1)认真做好血型签定、交叉配血试验及输血前的核对工作,避免发生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要求。
(2)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
(3)即行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紧急情况可静脉注射)。
(4)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以及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血压下降者静滴多巴胺或间羟胺。
(5)保护肾脏。为解除肾血管痉挛,可行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血红蛋白,注意观察尿色。
溶血性输血反应病例分析
江 苏 省 人 民 医 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输血科 周小玉 华岚 许进明 汪承亚 I C U 周苏明 周静
病例介绍(病情和治疗经过)
患者,女,41岁,工人,入院行左膝关节置换术。
08-11-26 在本院行“右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顺利,
术中输红细胞2U, 血浆350ml,无不良反应。
(IgG + C3d);
6)
预后良好。
文献复习与讨论
临床配血时有冷凝现象,但冷凝集发生溶血的并不多见。 国外文献也曾多次报道低温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病人1-3,术
中发生冷凝,微循环血栓和溶血的CAS (cold agglutinin syndrom, CAS)病例。 本病例原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手术前处于活动期,在术中和 术后的输血过程出现急性溶血性反应,并由此引发出血不止, DIC,休克等一系列危重病情,症状凶险。但对症处理后预 后良好,最终能转危为安 。 根据临床经过及实验室资料可以判断该患者系一例特发性冷 凝抗体引起的CAS。天气寒冷,全麻降低体温和手术后暴露 在较冷环境是其诱因。
病例介绍(病情和治疗经过)
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续)
手术前检查: 血常规正常,生化指标正常。类风湿因子500 IU/ml,CRP 16.8 mg/L(0-10) ASO 365 IU/ml (0-200),血沉 77mm/H (0-20) 发生溶血反应即时检查: 血型复查A,Rh D阳性,抗筛(+++), 直接COOMBS (+++)(IgG-,C3d+),室温条 件下(16-18 ℃ )冷抗体(+++) (滴度1024),置37℃ 水浴2-3分钟冷凝消失; 冷热溶血试验阴性; 二袋供血血型A ,Rh D阳性,抗筛(-),供血间交叉反应 (-)(微柱凝胶法);患者血常规WBC14.8×109/L,Hb94g/L, PLT 90×109 / L; 凝血功能指标PT 21.6S, APTT 64.2s, 纤维蛋白原1.6g/L, FDP>4 ug/ml; 出血停止前检查: 溶血后第2天,血液呈高凝状态; 血清ALT 2350.3 U/L, AST 8012 U/L,LDH 6439 U/L,电解质血钙1.88 mmol/L、血钾2.94 mmol/L低,余正常; Cr(65.8 umol/ L),BUN(7.02 mmol/L)基本正常,总胆红素也基本正常(16.9 umol/L),直接 胆红素稍增加(12.1 umol/L); PT 32s, APTT 82.6s, 纤维蛋白原1.29g/L, FDP >10 ug/ml 直接COOMB’S (±or -); CRP 35.5mg/L(0-10), 血沉125 mm/h, WBC 5.2×109/L, Hb 4.5g/dl, PLT 53×109/L, Ret 0.76%;溶血后第3天,室温 下冷凝集现象消失; 病情好转稳定后检查: 溶血后第12天,血常规WBC 8.1×109/L,Hb 77g/L, PLT 166×109/L;血清ALT 15.1 U/L, AST 22.5 U/L, Cr 、BUN正常。CRP 142 mg/L(0-10)
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
溶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血液透析或使用某些药物等过程中,由于血型不合、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
1. 病情监测
(1)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监测尿液颜色、量,如出现尿液颜色加深、量减少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3)定期检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如出现急剧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
2. 发现溶血反应
(1)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腰酸背痛、四肢酸痛、黄疸、血红蛋白急剧下降等症状,应立即怀疑溶血反应。
(2)血路管内血液呈淡红色或葡萄酒色,应立即怀疑溶血反应。
3. 应急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血液透析或药物使用,保留血瓶或药物包装。
(2)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3)给予患者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
(4)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及时给药。
(5)给予患者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6)给予患者利尿剂,加速游离血红蛋白排出。
(7)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8)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抑制溶血反应。
(9)根据病情变化,给予患者输血、血浆、红细胞悬液等支持治疗。
4. 术后处理
(1)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尿液颜色、量等。
(2)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
(4)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溶血反应的认识。
三、预防措施
1. 严格执行输血前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
2. 严格执行血液透析操作规程,确保透析液质量。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的作用研究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T07:25:04.3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1期作者:李加朋
[导读] 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会影响生化检验中部分检验结果的精确性,故而应予以干预,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徐州 221011
【摘要】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体检中心接诊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受检者血液标本不进行处理,实验组受检者血液标本实行人工溶血处理,对两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C、GLU、UA水平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实验组
LDH、ALT、AST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会影响生化检验中部分检验结果的精确性,故而应予以干预,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作用
临床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溶血是指血液标本中细胞内容物进到血清中,致使红细胞破裂,血清呈现红色表现[1]。影响血液生化检验出现的因素较多,比如:相关操作不规范、检验环境不合格、样本保存不合理等,若生化检验结果中血液样本红细胞浓度较高,则会致使检测出现误差,此种状况下,血液样本中的血小板及白细胞都会遭受损害,血液样本内出现其余成分,进而影响检验结果。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影响因素[2-3]。为探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我院特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进行分组实验,具体研究如下。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观察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观察
发布时间:2022-09-20T02:15:12.56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期作者:孙伟薛伟平刘慧
[导读]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血液检查的影响。
孙伟薛伟平刘慧
东北林业大学医院 150040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血液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取静脉血5mL。对照组采用室温自然分离法和标准离心法进行血液检测,观察组采用人工溶血法和标准离心法进行血液分离。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体检者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谷草转氨酶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血液生化检测的多项指标影响较大,提示检测人员应严格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储存和检验,确保血液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溶血现象;血液检验;规范操作
临床上溶血现象的血液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干扰和影响,是临床血液测试,非常常见的一种干扰因素的过程中红细胞溶血现象的临床表现主要内外特殊材料包的一部分,原因是血液中的红细胞内物质高于实际的被测物质,血液测试结果。因此,本实验试图通过对我院健康人群血液样本的研究,分析溶血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54岁,平均(36.25±5.27)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56岁,平均(36.51±6.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研究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进行常规体检的70例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均抽取5ml静脉血,然后分别注入到A1-A70、B1-B70共计140个试管当中,将A1-A70试管内的静脉血归入到正常组,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分离、规范离心。将B1-B70试管内的静脉血归入到对照组,进行人工溶血、规范离心。对两组血清标本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K+(钾离子)、CHOL(总胆固醇)、LDH(乳酸脱氢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结果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GLU(葡萄糖)、UA(血尿酸)、Cr(肌酐)、BUN(尿素氮)、TG(三酰甘油)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K+(钾离子)、CHOL(总胆固醇)、LDH(乳酸脱氢酶)、ALT (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的影响较明显,因此临床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存储、检验需要规范操作,防止溶血现象发生,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标准度。
标签: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研究
溶血现象指的是因真空采血过程中负压过大、血清离心分离时转速过高、水浴箱的温度过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红细胞发生破裂,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逸出的一种现象[1]。血样标本出现溶血现象属于临床生化检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干预检验结果的因素,可将血样标本出现溶血现象分为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两种,其中体外溶血是指因强力机械性震动、水浴温度过高、突然低温冷冻(零下20℃~25℃)、突然化冻、抽血过程中负压较大等物理因素,血样接触到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因素,遗传病所致红细胞的脆性增加等代谢因素导致的溶血。体内溶血是指因大血管手术后、人工心脏瓣膜等物理因素,恶性疟疾等化学因素,药物毒性反应因素导致的溶血。临床血液生化检验中随着真空管采血的广泛应用,致使血样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血样标本溶血现象破坏了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细胞,并将细胞内的某些成分释放而出,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造成了严重影响[2]。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以期为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标准度和准确性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溶血反应_应急预案
一、背景
溶血反应是输血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指输血过程中由于血型不合、血制品污染或其他原因导致红细胞破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反应。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
1. 成立溶血反应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输血科、临床科室、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小组成员职责:
(1)医院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溶血反应应急处理工作。
(2)输血科:负责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血制品供应等。
(3)临床科室:负责患者救治、病情观察、应急处理措施落实等。
(4)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培训、应急演练、信息报送等。
三、应急处理流程
1. 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保留血袋及剩余血液,并通知医生。
2. 医生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
(1)安慰患者,稳定情绪。
(2)维持静脉通路,以便抢救时用药。
(3)给予氧气吸入,维持呼吸道通畅。
(4)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过敏、抗休克等。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3. 输血科立即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查找溶血原因。
4. 临床科室根据溶血原因,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如输注同型血液、血浆、红细胞悬液等。
5. 医院应急处理小组对整个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四、预防措施
1. 严格执行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确保输血安全。
2. 严格把控血制品质量,防止血制品污染。
3.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输血安全管理意识。
4.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溶血反应的能力。
五、信息报送
1. 临床科室发现溶血反应后,立即向医院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1研究 目的 ’ 些 疾病等 原因, 使红细胞 某结 构发生 改变 , 致使其 在血管 内发生溶血 Fra Baidu bibliotek 次研 究的 目 的是 分析 溶血现象 对生化检验 结果的影响 。 详细分 反应。 析 不 同程 度 的标 本 溶血 对各项 检验 结果 的影 响及其影 响程 度 , 为及 溶血 现象 出现 的原因主要 有: 一方面是 外在 因素, 如 带着 针头把
本次研 究 采 用S P S S 软 件对 数 据进 行 统计 分析 , 并进 行 t 值 的检 验科后, 应放在 室温 下保存 , 以防发 生溶 血。 在血标 本的运输过程 中,
离 心转速 过 高时 间过 长等原 因均 可导致 溶血。 另 一方 面, 也可能是 内 在 因素, 如溶 贫、 自身免疫 性溶贫 、 蚕豆 病、 阵发性血 红蛋 白尿 症、 某 些 感染等原因。
为了防止溶血事件, 应该加 强责任心, 严格查 对制度 , 加强 采血、 保存 等管理 , 若发现 血液 有溶血及颜 色改变 应废 弃不用。 具体可 以采 取 的措 施 有。 。 : ( 1 ) 掌握 采集 血标 本的 正确方 法 。 ( 2 ) 严 格按 照 规程 操 争取一针见 血 , 并徐徐 转动针 栓抽取 血液 , 向试 管注 血时, 要沿 着 试 管壁缓 慢注入 , 不 得将 泡沫注 入试 管。 ( 3 ) 妥 善保存标 本 : 标 本送入 检 防止过度 振荡而 发生溶血 。 ( 4 ) 严 把注射 器及试管 的质 量关 : 严格 掌握 一 次性注 射器 、 一次性试 管的进货 渠道 , 杜绝 有不合格产 品流 入市场 痛苦。 5总 结 本文 从实证 研 究的角度 出发 , 对 溶血现 象 对 生化检验 结果 的影 响进行 了研 究 。 并且最 终得 出了溶血现 象将对 生化 检验 的结果 的一些 指标产 生影 响, 并进 一步对 我们的分析产 生干扰 的结论 。 文章 最 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
❖ 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休克、急性肾 功能衰竭等,后果严重,死亡率高。
❖ 临床表现及预后有较大差异,与所输的不合 血型种类、输血速度与数量以及所发生溶血 的程度有关。
临床表现
❖ 1.急性溶血反应:典型症状为病人输入十几毫升血 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疼痛、头痛、胸闷、 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 尿和溶血性黄疸。溶血反应严重者可因免疫复合物 在肾小球沉积或因发生DIC及低血压引起肾血流减 少而继发少尿、无尿及急性肾衰。麻醉期间的病人 由于无主诉症状,其最早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压下 降、手术野渗血和血红蛋白尿。
❖ 3.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时,其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也可使 输入的异体红细胞遭到破坏而诱发溶血。
诊断
❖ 症状轻者早期有时不易与发热反应相区别,典型者 根据输血后迅速发生的上述表现多可即刻确诊。当 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 供血者姓名和血型,并抽静脉血以观察血浆色泽。 溶血者血浆呈粉红色。同时作离心涂片检查,溶血 时血清内含血红蛋白。观察病人每小时尿量及尿色, 溶血时尿呈褐色或深褐色,作尿血红蛋白测定可发 现尿内血红蛋白。收集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 血前后血样本,重新作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及 作细菌涂片和培养以查明溶血的原因。
预防
❖ 1.加强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 ❖ 2.加强采血、保存等管理,若发现血液有溶血及颜色改变应
废弃不用。 ❖ 3.尽量输同型血。
此外,随着移植医学的发展,临床有可能遇到AB0血型不 配的移植病人如何输血的问题,为预防该类病人的溶血反应, 应掌握输入红细胞应与供受双方血浆相容,输入血浆应与供 受双方的红细胞相容两大原则。如受者为A型,供者为O型时, 输入红细胞应选择AB型。
❖ 左边试管:沒有发生溶血现象的血红细胞的悬浮液,淡红色 不澄清。
❖ 中央试管:静置后的悬浮液,上半部分澄清无色。
❖ 右边试管:正常溶血现象,红色液体澄清,长期静置无沉淀。
治疗
❖ 1.停止输血。 ❖ 2.抗休克:应用晶体、胶体及血浆扩容,纠正低血容量性休
克、改善肾血流灌注,输入新鲜同型血液或输浓缩血小板或 凝血因子和糖皮质激素,以控制溶血性贫血。 ❖ 3.保护肾功能: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ml以碱化尿液,促 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血容量补足后,静 脉输注20%甘露醇(0.5~1g/kg)或呋塞米(速尿)40~ 60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1次,直到血红蛋白尿基本消失为 止;若发生肾衰后,应考虑血液透析治疗。 ❖ 4: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 5:防治DIC。 ❖ 6:如果输入的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时可考虑换血治疗。
溶血反应
曹玲
溶血反应 Hemolysis
❖ 定义:一般指红细胞膜破坏,或出现多数小 孔,或由于极度伸展致使血红蛋白从红细胞 流出的反应。红细胞游离液随着溶血的同时 透明度增加,呈深红色。
❖ 溶血可分为两大类:
❖ 1.作为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类型(Ⅱ型超敏反应)而特异发 生者(也可称免疫性溶血反应immune hemolysis),抗体和 红细胞结合,在其复合体上有补体结合时则发生溶血。
病因
❖ 1.绝大多数是血型不合引起:误输AB0血型或A亚型、 Rh及 其他血型不合不配合的红细胞所致,是由补体介导、以红细 胞wenku.baidu.com坏为主的免疫反应。此外一次大量输血或短期内输入不 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也可因供血者之间血型不合引起溶血反 应。
❖ 2.少数在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可引起非免疫性溶血,如血 液保存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过低,血液受剧烈震动或误加 入高渗、低渗液体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所致。
❖ 2.延迟性溶血反应(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DHTR)多发生在输血后7~14天,主要 由于输入未被发现的抗体致继发性免疫反应造成。 临床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和贫血,黄疸、血 红蛋白尿也常见。一般症状并不严重,经对症处理 都可痊愈。近年,DHTRS被重新重视主要是由于它 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临床 表现有体温升高或下降,心律失常,白细胞溶解及 减少,血压升高或外周阻力下降甚至休克、呼吸衰 竭、ARDS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应引起临床注意, 一般可通过置换性输血治疗。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