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讲稿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串讲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串讲统计第一章:导论1:统计一词;三个意思,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
2:统计资料的性质:具体性,群体性,数据表现形式的泛数字性,计量性。
统计工作的性质:是一种认知活动,以数量的方式认识客观世界。
统计学的性质:科学性,方发行,通用性。
3:劳动保障统计的作用:①立法执法需要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②管理需要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③社会需要④科研需要⑤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趋势加强需要劳动保障统计信息。
4:劳动保障同级的内容体系: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调查体系,分析体系。
核心是指标体系。
5:指标体系:劳动与就业体系,劳动时间指标体系,劳动生产率指标体系,工资收入指标体系,社会保险与员工福利,劳动安全与卫生,人工成本指标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劳动关系体系,劳动保障监察体系。
6:劳保统计调查不足:①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②调查力量不足,投入不够。
③多部门参与,但缺乏协调。
第二章:劳动力统计1:劳动力统计的意义:①劳动力统计是劳动力开发与利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②对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的测量是判断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③劳动力统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④劳动力统计是劳动保障统计各项内容的基础。
2:劳动力基本指标体系:组织劳动力统计,研究劳动力状况的基本依据,是认识劳动力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框架。
3:劳动力基本数量指标:劳动力资源,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有酬就业人员和自营就业人员,职工,4;劳动力资源: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总和。
5: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
处于就业和失业状态的人口,就是经济活动人口,也叫劳动力。
6:非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下人员,16岁以上如下人员:学生,待学人员,家务劳动着,离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其他。
7:就业人员:所有年龄在16岁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
1社会保障统计概述
3.尽管各学科所需要的统计知识不同,所使 用的统计方法的复杂程度各异,统计学也 不能解决各学科的所有问题,但统计方法 在各学科研究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第二节
社会保障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 社会保障统计的研究对象 1.社会保障统计定义:是一门通过研究社会 保障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特征 和数量关系),反映该现象在特定时间、 地点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及其发展变化规 律的社会统计。
2、对各项指标进行汇总,确定各组和总体的单 位数和标志总量;
3、用统计表体现分组、汇总的结果。
(三)统计分组的意义和种类 概念:
统计分组是将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 若干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
意义:统计分组是统计认识客观事物的手段。通过
对社会经济所涉及的方面进行重点的分组, 达到对其一般及特殊性的认识。 种类: 统计分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一 般有以下几种分类:
推断统计
反映客观 现象的数 据
样本数据
描述统计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 总体数据 理、显示和分析等)
(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 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 行估计和检验等)
总体内在的 数量规律性
(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理论统计(theoretical statistics)
• 定义:主要探讨统计学的数学原理和统计公式的 来源。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统计方法仅仅是一种有用的定量分析工具,不能 解决你想要解决的所有问题。 2.能否用统计方法解决各学科的具体问题,首先要 看使用统计工具的人能否正确选择统计方法;其 次要在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应 用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对统计分析的结果作出合乎 规律的解释和分析。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的成果, 统计工作的水平、质量又直接影响 统计资料的质量和效用。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 论和实践的关系 , 即 统计学是在不断 对 统计工作 的经验加以总结,而达到统计学科的发展。
第一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概述
第一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概述 第一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的性质、任务、作用和内容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简称劳动保障统计 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经济统计 的原理、方法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是在质与量的辩 证统一中研究大量劳动和社会保障活动现象的数量方面,反映 劳动和社会保障活动现象在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具体表 现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认识活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社会经济 活动过程。前者是直接的生产过程,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一部分; 而社会保障是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持续、平稳而提供的一种制 度安排,是社会财富再分配活动的一种形式。前者追求效率, 后者追求公平。两者的对象主体都是社会成员。
四、劳动保障统计的作用 劳动保障统计是整个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 行物质生产和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就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状 况和劳动再生产的过程。劳动保障统计反映的就是劳动者全 部劳动生涯和劳动管理全过程。 劳动保障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它是各级党和政府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 为监督、检查劳动保障政策执行情况提供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极为重要领域, 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 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劳动保障问题的处理具有很强 的政策性,处理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而各级政府要制订出 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就必须由劳动保障 统计提供依据。同时,劳动保障统计还可以通过统计调查所 了解的情况,监督、检查劳动保障政策的执行情况。
(四)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工具 劳动者要在劳动力市场实现其自身价值,需要了解很多 资料,劳动保障统计可以为其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比如, 岗位空缺、不同工种和职业的劳动力价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05151讲义教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05151讲义教程1. 引言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旨在研究劳动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权益与保障机制。
本教程将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并探讨相关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2. 劳动力市场2.1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参与经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而劳动力需求则是指企业和机构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要求。
本节将介绍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原理和因素,包括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技能匹配等。
同时,还将探讨劳动力供求关系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2.2 劳动力流动与灵活性劳动力流动和灵活性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特征。
本节将介绍劳动力的流动方式和原因,包括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岗位的流动。
同时,还将讨论灵活就业的类型和影响,如临时工、兼职工和自由职业者。
2.3 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与歧视劳动力市场存在诸多不平等和歧视现象,这对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公平造成了一定影响。
本节将介绍性别、种族、年龄和残疾等方面的劳动力市场不平等和歧视问题,并探讨相关的政策和解决方案。
3. 社会保障制度3.1 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与原则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在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基本权益和福利的体系。
本节将介绍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普惠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3.2 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如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本节将介绍这些社会保障项目的基本特点和运作机制,包括缴费、保险金支付和管理等。
同时,还将讨论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3.3 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是保障制度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的重要条件。
本节将讨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包括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对保障制度的挑战,以及相关的改革和调整措施。
4. 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4.1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力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课程设计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一个国家保障和稳定社会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情况,本课程将介绍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统计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了解相关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技巧。
二、课程目标1.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相关统计数据的来源和意义。
2.学会利用统计工具、方法和技巧分析和解读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各类数据。
3.掌握数据分析、汇总、展示方法,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展示方法,使数据更加清晰、易懂。
三、课程内容3.1 劳动统计学1.劳动力统计学,包括对人口、就业情况、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等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2.薪酬统计学,包括对不同行业、不同城市、不同群体工资收入及分配情况的统计学分析。
3.2 社会保障统计学1.社会保障覆盖率统计学分析,包括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覆盖情况的统计学分析。
2.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统计学分析,包括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情况、预测和评估方法的统计学分析。
3.3 统计软件应用1.学习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Excel、SPSS等流行软件和工具。
2.应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大数据,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和处理。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6周,每周授课2次,共计32个课时。
第1-2周:课程介绍、劳动统计学基础知识概述第3-4周:劳动力统计学第5-6周:薪酬统计学第7-8周:社会保障覆盖率统计学第9-10周: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统计学第11-12周:统计软件应用-Excel第13-14周:统计软件应用-SPSS第15-16周:数据分析实战案例分析五、评估方式1.平时成绩:60%2.期末考试:40%六、参考书目1.《统计学入门》,人民邮电出版社2.《社会保障统计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3.《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国财富出版社4.《SPSS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实用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十三章 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
工会的职权主要包括:通过职工大会、职工 代表大会等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与用人单 位进行平等协商;代表职工与企业谈判和签 订集体合同;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 监督;对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进行监督; 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 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 理的一种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 力的机构。
(四)集体谈判 集体谈判集体谈判是指劳动者团体(经常是 工会)为维持和改善雇员的劳动条件、劳动 待遇等与雇主或其团体进行的交涉活动。 集体谈判主要涉及员工的工资、保险福利、 录用标准、解雇条件、工时、劳动条件等与 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
二、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的性质 劳动合同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协议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劳动者与组织之间设定劳 动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包括法定条 款和协定条款。
返回
走进劳动管理
学生甲认为:任何组织中都存在行政管理活动 及行为,例如,企业、学校及其它社会组织都有行 政活动,所以公共行政不是政府组织所特有的活动。 学生乙认为:公共行政活动仅仅存在于政府范 围内,在政府组织以外不可能有公共行政的存在, 因为行政是政治的一部分,二者不可能分开。
返回
讲授与训练
劳动就业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 1.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的原则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与组织经过平等 协商,就劳动合同条款达成协议,确立劳动关 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 由于法定原因或约定条件发生变化,对已生效 的劳动合同条款进行修改或补充。 一是合法原则。 二是平等自愿原则。 三是协商一致原则。
二、劳动关系主体
(二)工会 工会是劳动者(雇员)组成的旨在维护和改善 其就业条件、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社 会地位等权益的组织,工会主要通过集体谈判 方式来代表劳动者(雇员)在就业组织和整个 社会中的权益。 1.工会的职能与行动方式 工会是员工的集体组织,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 员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的职能具体表现为代表 职能,经济职能,社会民主职能和服务职能。 工会的行动方式主要有劳动立法、集体谈判、 直接行为、互保互助、政治行动等。
第11章 社会保障统计
社会保障含义 企 业 社 会 保 障 企 业 福 利 BACK
第 十 一 章 社 会 保 障 统 计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我国的社会历史情况,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由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构建形成。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它是保障劳动 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遇到各种风险时能获得物质帮助,维持 基本生活的一种手段。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内容。社会救助 : 是以 保障失去生活来源者、遭遇不幸者和贫困者的最低生活水 平为目的的,它是一种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 是 以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 它是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高目标。社会优抚 : 是以优待和 抚恤军人及其家属为目的的,它是社会保障的特殊形式, 对于稳定军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有着很大作用。 社会保障含义 企 业 社 会 保 障 企 业 福 利 BACK
社会保障含义 企 业 社 会 保 障 企 业 福 利 BACK
企业生育保险统计指标
第 十 一 章 社 会 保 障 统 计
(一)企业生育保险参与人员的核算 1.企业生育保险的含义 生育保险是对从业人员的育龄女性的生育治疗、助产 和育婴,国家和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的一 种社会保险手段。企业为女性员工提供生育保险,这是保 护女员工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2.企业生育保险人数统计 这是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员工人数 的累计。将其与同期的女员工总人数进行对比,可以反映 出生育保险待遇的受惠广度。其计算指标: 生育保险受惠率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统计
第 十 一 章 社 会 保 障 统 计
第一节 社会保障统计的意义 第二节 企业社会保障统计 第三节 企 障 企 业 福 利 BACK
ch1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概述.ppt
主讲人:姚增明
第一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 统计概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课件
2
姚增明
第一章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概述
第一节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二节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的任务方法和内容 第三节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的工作过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课件
3
姚增明
学习目的与要求:
统计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 按数量标志分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课件
22
姚增明
某班学生按性别分组表 品质标志分组
性别 男 女 合计
人数
15 25
40
人数比重(%)
37.5 62.5
100.0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课件
23
姚增明
某村农户按人口数分组表 按数量标志分组
人口数(人)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的多少,数 量之间的关系 ,数量界限等。
3.总体性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研究的目的是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课件
8
姚增明
认知:我国的统计和统计学
▪ 建国初期,我国按照前苏联的统计模式,初步构建了全 国集中统一的统计工作体系
比重(%)
42.2 1.8 8.3
18.3 13.8 57.8
1.4 10.1 25.7 20.6
100.0
《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课件
27
姚增明
四、统计分析(见第二章)
网站介绍:
▪ / 国家政府网站 ▪ / 国家统计局网站 ▪ / 人社部网站 ▪ / 中国社会保障网 ▪ / 中国河北 ▪ / 中国新疆
《社会保障》讲稿
第一模块 社会保障概述
【知识点5】社会保障的特征 ◆课后作业
结合实际,说说我国社会保障有哪些特征?
第一模块 社会保障概述
【知识点6】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内容讲解
第二模块 社会保障的发展
【知识点1】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课后作业
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标志有哪些?以这些标志为 依据,谈谈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二模块 社会保障的发展
【知识点2】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内容讲解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的颁布是现代社 会保障制度萌芽阶段的标志。
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2.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 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一模块 社会保障概述
【知识点3】社会保障的目标 ◆课后作业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社会保障在现阶段的基本目标
第一模块 社会保障概述
【知识点4】社会保障的功能 ◆内容讲解
(1)稳定功能 (2)调节功能 (3)促进发展功能 (4)互助功能,资金、物资、劳务互助
年代末进入社会保障的改革和调整时期。改革和调整的内容主要有: 一是在收入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增加社会保障的收入来源。具体措施包
括:提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上限;扩大缴费对象;提高社会保险费率;征收 社会保障所得税;
【知识点7】社会保障的意义 ◆课后作业 谈谈社会保障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第二模块 社会保障的发展
【知识点1】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内容讲解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与应用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提纲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提纲第一章导论※1 简述统计的三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举例讲明统计数据的各种性质。
3 如何懂得统计工作的性质特点?4 简述统计学的性质。
5 如何样懂得劳动保证统计与劳动保证专业科学的关系?6 简述劳动保证统计的作用。
7 简述劳动保证统计的任务。
第二章劳动统计(一)※1 简述劳动力差不多指标体系改革的意义。
2 简述我国新老劳动力差不多指标体系的差别。
3 我国劳动力统计对就业的定义是什么?4 我国劳动力统计中是如何定义失业的?5 有酬就业人员自营就业人员全面报表制度劳动力抽样调查行政记录6 简述有酬就业人员和自营就业人员的本质差别。
7 简述全面报表制度的要紧要求。
8 简述劳动力抽样调查的特点(特点与优势)9 简述行政记录在劳动力统计中的作用。
第三章劳动统计(二)※1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失业率长期失业长期失业率长期失业发生率年失业率人口就业率就业弹性就业吸纳力劳动力的增减变动文化素养2 劳动力参与率分析能讲明哪些咨询题?3 试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发生的缘故。
4 行业和产业的划分。
什么是职业?5 简述统计劳动力职业分类资料,研究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及其演变的意义。
6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职业结构变化特点。
7 分析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就业弹性下降的缘故。
8 劳动力流淌分析。
9 简述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向、流量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淌的要紧特点)10 论述劳动力的行业划分与职业分类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12 简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联系和区别。
13 对企业工人技术素养水平的分析。
14 劳动力政治思想素养的指标。
第四章劳动时刻统计1 劳动时刻实际社会劳动时刻总量企业工人劳动时刻核算2 简述劳动时刻统计的任务。
3 法定(或制度)社会劳动时刻总量。
4 简述企业工人劳动时刻核算方法和指标。
5 对社会劳动时刻如此的宏观指标进行分析,要紧从几个方面进行。
6 论述企业劳动工作时刻利用分析个指标及意义。
第四篇讲义社会保障统计
3、负担率=已经享受社保待遇人数/实际纳入社保在职人数
LOGO
❖二、社会保险应参保人数的计算
❖ 1、报告起初(末)社会保险应参保总人数:反 映报告期(年、半年、季、月)初或末最后一 天实际应参保的总人数。
❖ 期末社保应参保人数=上期末社保应 参保人数+ 报告期增加的社保应 参保人数-
LOGO
PN变动对IN的影响: △ IN=△PN*LRo*ERo*IRo LR变动对IN的影响: △ IN=PN1* △ LR*ERo*IRo ER变动对IN的影响: △ IN=PN1* LR1* △ ER*IRo IR变动对IN的影响: △ IN=PN1* LR1*ER1* △ IR 注:0表示基期;1表示计算期;各因素引起的变化量之和等于总的变化。
3、动态指标
LOGO
(1)本期新增社会保险实际参保人数
(2)本期减少的社保实际参保人数,主指本期内迁出和死亡, 以及其他自然和社会原因,而减少的实际参保人数
(3)社会保险实际参保人数总量动态指标=本期期末实际参保 人数/上期期末实际参保人数。
LOGO
(4)社会保险实际参保人数增加率=本期新增实际 参保人数/上期新增实际参保人数
报告期某项社会保险应参保平均人数=报告期每日应参保人数累 计/报告期日历天数累积或(报告期初应参保人数+报告期末的参 保人数)/2
LOGO
三、社会保险实际参保人数的计算 1、定义:社会保险实际参保人数指按有关社会保险制度与政策 的规定,已经参加社会保险的总人数,包括参加而未享受社会保 险人数和实际享受保险待遇人数。 2、社保实际参保人数指标 (1)总人数 (2)分项目计算的实际参保人数 (3)社保实际参保人数动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教学内容提要:第一部分:统计学原理与方法第一章统计学概述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的统计实践是随着记数活动而产生的。
因此,对统计发展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
但是,使人类的统计实践上升到理论予以总结和概括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统计学,却是近代的事情,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回顾一下统计科学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实践活动先于统计学的产生,早在四五千年前,为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统计实践活动。
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征兵和收税,需要了解土地、人口、粮食和牲畜的数量,就有了人口、土地等政府记录。
我国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已有人口、土地的记载。
封建社会统计有了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统计,战国时期商鞅提出强国应了解13个方面的数字资料,其中包括粮食、各类人口、农业生产资料及自然资源等。
统计的广泛发展开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从18世纪起,许多国家先后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搜集各个方面的统计资料,出版统计刊物,倡议建立国际统计组织,积极推动召开国际统计会议。
总之,统计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实践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尤其是经过封建社会末期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概括,这就产生了统计学。
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统计学的萌芽期、统计学的近代期和统计学的现代期。
(一)萌芽期的统计理论及代表人物统计学初创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当时主要有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
1、国势学派国势学派的代表人物:康令(H.Conring)、阿亨瓦尔(G.Achenwall),17世纪的德国。
国势学派特点:主要是对国家重要事项的记录,这些记录记载着关于国家组织、人口、军队、领土、居民职业以及资源财产等事项,偏重于事件的叙述,而忽视量的分析。
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创立和发展所作贡献:(1)国势学派为统计学这门新兴的学科起了一个至今仍为世界公认的名词“统计学”(statistics),并提出了至今仍为统计学者所采用的一些术语,如“统计数字资料”、“数字对比”等。
国势学派建立的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显著事项”,它事实上是建立统计指标和使统计对象数量化的重要前提;(2)国势学派在研究各国的显著事项时,主要是系统地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各国实力和强弱,统计图表实际上也是“对比”思想的形象化的产物。
2、政治算术学派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17世纪的英国学者威廉·配第(W.Petty)。
马克思称配第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政治算术学派特点:国势学派主要采用文字记述的方法,而政治算术学派则采用数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国的国情、国力,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从数量方面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工作。
政治算术学派在统计发展史上重要的地位:(1)它并不仅满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登记、列表、汇总、记述等过程,还要求把这些统计经验加以全面系统地总结,并从中提炼出某些理论原则。
这个学派在搜集资料方面,较明确地提出了大量观察法、典型调查、定期调查等思想;在处理资料方面,较为广泛地运用了分类、制表及各种指标来浓缩与显现数量资料的内含信息。
(2)政治算术学派第一次运用可度量的方法,力求把自己的论证建立在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数字上面,依靠数字来解释与说明社会经济生活。
(二)近代期的统计理论及代表人物统计学的近代期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该时期的主要贡献是建立和完善了统计学的理论体系,并逐步形成了以随机现象的推断统计为主要内容的数理统计学和传统的政治经济现象描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统计两大学派。
1、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是比利时的阿道夫·凯特勒,在统计学发展中的最大贡献是把概率论引入了统计学,从而使统计学产生了质的飞跃。
凯特勒的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经济学、生物学等科学中得到不断的应用,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此,被称为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近代统计学之父”。
2、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始人是德国的克尼斯尼克斯在《独立科学的统计学》中,提出了把“国势论”作为“国势学”的科学命名,把“统计学”作为“政治算术”的科学命名,从而结束了对统计学研究对象长达200年之久的争论。
(三)统计学的现代期统计学的现代期是自20世纪初到现在的数理统计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来,数理统计学发展的主流从描述统计学转向推断统计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统计学主要是关于描述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资料的搜集、整理、图示和分析等,后来逐步增加概率论和推断统计的内容。
直到20世纪30年代,R.费希尔的推断统计学才促使数理统计进入现代范畴。
现在,数理统计学的丰富程度完全可以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但它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一般统计方法论。
传统的统计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在实际统计工作中运用仍然极广,正如四则运算与高等数学的关系一样。
不仅如此,数理统计学主要涉及资料的分析和推断方面,而统计学还包括各种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制度和核算体系的方法理论、统计学与各专业相结合的一般方法理论等。
由于统计学比数理统计在内容上更为广泛,因此,数理统计学相对于统计学来说不是一门并列的学科,而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学的发展的趋势:从世界范围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统计学的发展有三个明显的趋势:第一,随着数学的发展,统计学依赖和吸收的数学方法越来越多;第二,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或者说,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边缘学科不断形成;第三,随着统计学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借助电子计算机后,统计学所发挥的功效日益增强。
统计发展史表明,统计学是从设置指标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开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实践的需要,统计学家对统计方法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统计学也不断发展和演变。
从当前世界各国统计研究状况来看,统计学已不仅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也为研究自然技术现象的数量方面提供各种统计方法;它既研究确定现象的数量方面,又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方面。
从统计学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作用与功能已从描述事物现状、反映事物规律,向抽样推断、预测未来变化方向发展。
它已从一门实质性的社会性学科,发展成为方法论的综合性学科。
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一、统计的涵义(一)统计活动统计活动又称统计工作,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并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的活动过程。
(二)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或称统计数据,即统计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各种数字资料和其他资料的总称。
(三)统计学统计学是指阐述统计工作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是对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
它以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阐明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统计。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大量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统计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数量性(二)总体性(三)具体性(四)社会性(五)广泛性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
(一)大量观察法所谓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指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对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统计观察和登记并掌握与问题有关的全部事实的方法。
大量观察的意义在于可使个体与总体之间在数量上的偏误相互抵消。
大量观察法的数学依据是大数定律。
(二)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是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综合指标法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大量原始资料经过分组整理汇总,得出综合指标数值。
统计必须在此基础上,按照分析的要求,进一步计算各种分析指标,对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对比分析。
统计分析的方法很多,有综合指标法、时间序列法、指数法、回归和相关法、抽样法、统计预测和决策法等,其中综合指标法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其他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均离不开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
(三)统计推断法在一定置信程度下,根据样本资料的特征,对总体的特征作出估计和预测的方法称为统计推断法。
统计推断法是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在统计研究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用于对总体参数的估计,也可以用作对总体的某些分布特征的假设检验。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统计学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作出决策或推断的一种方法。
四、统计学的分类统计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统计学也发展成为由若干分支组成的学科体系。
由于出于不同的视角或不同的研究重点,人们常对统计学科体系作出不同的分类。
一般而言,有两种基本的分类:从方法的功能来看,统计学可以分成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从方法研究的重点来看,统计学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一)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描述统计学(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的显示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
推断统计学(Inferential Statistics)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作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统计学(Theoretical Statistics)即数理统计学(Mathematical Statistics)主要探讨统计学的数学原理和统计公式的来源。
理论统计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概率理论、抽样理论、实验设计、估计理论、假设检验理论、决策理论、非参数统计、序列分析、随机过程等。
应用统计学(Applied Statistics)探讨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将理论统计学的原理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统计学。
例如,统计方法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形成了生物统计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形成了医疗卫生统计学,在农业试验、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形成了农业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着重阐明这些方法的统计思想和具体应用,而不是统计方法数学原理的推导和证明。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总体单位(一)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