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 点 拷 问 ------ 引发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针对“钱学森之问”,文章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创新的环境;学校教育过程机械化、评价单一化;学习目的功利化;缺乏高素质、真正敬业的教师。
因此,应从创造创新性的环境,呵护人的好奇心,教育评价多元化以及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四个方面着手。
除此之外,更应注意重在落实,不让“钱学森之问”继续问下去。
标签:“钱学森之问”;问题对策;落实2005年,钱学森在对温总理的谈话中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1]。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2006年,他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其实,这也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焦虑。
早在上个世纪,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曾经提出了所谓“李约瑟难题”[2]: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产生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无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李约瑟难题”,都是对我国当前教育提出的疑问,意在试图改变目前之现状。
本文作者试图提出一些浅显的认识与改进,希望能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所贡献。
一、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钱学森之问”形成的原因早在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文化思想的创造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天才人物对学问的真兴趣,二是充分的思想自由,三是充分的闲暇(时间之保障),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时代出现这三个因素重合的条件,则将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可以概括出以下不足。
1.缺乏创新性的环境钱学森多次称赞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
沉思录读书心得感悟5篇
沉思录读书心得感悟5篇<<沉思录>>的原著作者马克-奥勒留是著名的古罗马帝国”罗马五贤帝”的最后一位,也是西方历史上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被尊称为”帝王哲学家”。
沉思录读后感1“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
《沉思录》,这是温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
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
”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
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关于换位思考作文十篇
换位思考作文关于换位思考作文十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换位思考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换位思考作文篇1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思想角度也不同。
为此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有时候我们是否也试试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呢?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首先我们应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果沟通的好,我们就能抓住事情的关键,就能从事情的根源解决问题,比如我与父母之间,争吵时总是发觉自己是对的。
又比如我与同学之间,讨论时总是认为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其实我们就是缺乏沟通。
当我们不理解他人,与他人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替他人想一想,了解他们就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道理。
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己所不欲,勿失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
它其中包含的意思就是;自己比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法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中对待,如果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他人。
我们都有别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就多一分爱心,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换位思考,理解至上,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作文篇2在生活当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来考虑问题。
换位思考,可以使我们多些理解,少些误解;多些理智,少些盲目…每当我们待人处事之时,都应该要换位思考下,这样做是否正确。
曾经,在我就读的班上,有个非常内向的女孩。
因为她身体是不怎么好的,而且常常会生病的,所以她好像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样,会害怕跟别人说话,平时总是个人默默的度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一、教学目的1、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理论和功能,以正确熟悉人际关系的价值.2、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解读人际密码.3、了解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16-S18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人际关系的理论、功能和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教学难点:人际问题的调试方法四、教学方法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五、参考教材夏翠翠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教学过程〔一〕S16:人际关系概述1.案例引入宿舍那点事521宿舍有4名成员:佳琪、晶晶、木兰和小奇.佳琪的这3位室友各有特点:晶晶是幸运的宠儿,可谓才貌双全,骨子里的优越感无形中与人拉开了距离;木兰是文学青年一枚,人如其名,沉静大气;小奇那么性格直率,为人热情,爱八卦.开学初话剧社要招新,佳琪、晶晶、木兰、小奇都报名了,面试环节让大家即兴表演一个桥段,佳琪的感性和投入让她很快入戏,当场被录取;而木兰由于其出色的文笔被选到编剧部.不巧的是因录取名额有限,最后只能在晶晶和小奇中选一位留下,竟然还让两人写一段自我陈述来说明为什么录用自己.自以为成功在握的晶晶竟然落选了. 每次大家在宿舍谈论话剧社的事情,晶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慢慢好似形成了一种默契, 有晶晶在时,话剧社的话题就成为禁忌.有一天晶晶从外面回来,快走到门口就听见大家聊得很热闹,可是自己推门进去后,大家的谈话却戛然而止,好似有意回避自己似的, 不知道她们在背后会怎么想自己呢.从此,晶晶早出晚归,尽量少在宿舍呆.慢慢地, 晶晶成了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天晶晶在图书馆上网,无意闯到“人际交往〞主题的百度贴吧,看到了这样一篇“求助帖一一换还是不换〞,引发了她对于自己的思考.换还是不换?我想也许我是那种天生就不合群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因此朋友很少. 进入大学我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曾经很努力地要融入大家.开始我觉得还不错,觉得朋友就是要互相信任,因此我什么话都和室友分享,什么事情都和大家一起去做.可是渐渐我发现大家和我疏远了,她们有事也不叫上我,既然这样我也尽量躲着大家吧. 现在每当去教室上课时,其他人总是成群在一起,上体育课、去食堂、去逛街的时候也是,我总是形只影单.想到这些我心里有些沮丧,虽然我不喜欢热闹,但我也害怕孤单. 我很想换宿舍.我担忧的问题是:〔1〕新寝室的人不欢送我,我去了可能还是会被孤立;〔2〕如果我搬过去了,那将会和现在寝室的人彻底不和;〔3〕如果发生前面两种情况,那我会非常为难难堪,被现在寝室的人看笑话.我好怕,现在才大一,这种日子才刚开始.请各位网友帮帮我,我该怎么办呢?踉帖1:找老师谈谈?好难办.踉帖2:其实吧,有些东西真的是自己感受得到、别人并不知道的,比方孤独感, 你孤独不孤独只有你自己感受得到.踉帖3:只看了一句话就不想看下去了.想问一下楼主,现在的寝室被孤立,去另一个寝室不被欢送……咱是不是应该在咱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咱是不是应该从根抓起?如果斩草不除根,以后会不会到任何一个寝室都会被孤立,都不会受欢送?教师注意根据案例总结,孤独或许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主题,但对亲密的渴望、心理归属感和情感的满足也是我们的本性需要.2.什么是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所形成行为而开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四个层面分为人际关系作为个体心理过程的微观层面,是指个体的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层面,反映着人们对于社会交往的需要.人际关系作为信息传播的层面,是一种“沟通〞或“人际传播〞的构成过程.人际关系作为文化的精神层面,它从深层次反映了人的文化沉淀.(2)网络人际关系的特点•匿名性,匿名性可以带来平安感,相对于现实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更乐于向网络上遇到的陌生人进行自我暴露.•平等性,虚拟的网络交往中,个体可以突破现实中身份、地位的不平等的局限,在交往心态上都是平等的,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性.•多元性,大学生网上交往的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多样性.•依赖性,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轻松很多,使得90后、00后大学生很容易对网络人际交往产生依赖性,可能对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总结:虚拟网络交往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人们的交往范畴,人们也通过这样的网络人际交往获得了更丰富和复杂的感情.这显然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建构,理想的人际交往状态是现实人际交往和虚拟人际交往模式互补.3.人际关系的开展阶段社会心理学家欧文•阿特曼和达尔马斯•泰勒等人提出了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来解释人际关系的开展过程.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阿特曼等认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开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1)定向阶段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在这个阶段,人们只有很表层的自我表露.(2)情感探索阶段如果在定向阶段双方有好感,产生了继续交往的兴趣,那么就可能有进一步的自我表露, 这时,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介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标准、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比拟正式.〔3〕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阶段双方能够谈得来,建立了根本的信任感,就可能开展到情感交流的阶段,彼此有比拟深的情感介入,会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题,这时,双方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正式标准的限制,比拟放松,比拟自由,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能够坦率相告,没有多少拘束. 〔4〕稳定交往阶段情感交流如果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顺利进行,人们就有可能进入更加密切的阶段,双方成为亲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表露更深更广,相互关心也更多. 课堂思考佳琪的人际舒适圈今天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舒适圈的理论,并让大家思考自己的人际舒适圈有多大,并给大家留了课外作业一一画出你的人际舒适圈,并和身边的同学分享与交流.521宿舍的4位同学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佳琪画完了自己的人际舒适圈,圈里是她很熟悉的人,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好朋友,还有现在宿舍的同学.看到这些名字,她感到很亲切很温暖,但似乎自己的圈子还是很单一.自己的人际舒适圈可不可以更大一些呢?朋友能带来心灵上的亲密感,可以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得以丰富.不是有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吗?大学不正是这样的广交朋友磨炼自己的好时期吗?晶晶的名字自然地跳到佳琪的脑海中.其实刚进这个宿舍的时候自己是最先熟悉晶晶的, 晶晶身上的那种自信和上进自己还是很欣赏的,话剧社招新的事情也许是她的自尊心太强了.晶晶这一段时间似乎都在躲着大家,大家毕竟要在一个宿舍过4年呢,这种状况能改善吗?还是和木兰、小文她们聊聊吧.与此同时,晶晶在图书馆也陷入了思考.一个人固然有一个人的精彩,可是自己何尝不知道“一份痛苦,两人承当,是半份痛苦;一份快乐,两人分享,是两份快乐〞的道理呢?舒适圈: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人的个人水平的表达,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自己的人际舒适圈的过程.舒适圈,意思是所有人都活在一个无形的界线里,其中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总而言之,在界线内的我们感到很舒服.反之,当走出界线时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很自然地想要退回到界线内.这个界线内的局部就是一个“舒适圈〞.思考内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舒服圈〞在哪里?4、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1)满足本能的平安感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开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水平,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平安感.扩展阅读:恒河猴实验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开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 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1966)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 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猿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同金属妈妈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到达16小时以上,它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相反小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课堂提问:恒河猴实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教师讲解:动物之间的依附行为或交往行为取决于机体寻求温暖、舒适的本能需要,温暖和 舒适能为机体提供平安感.〔2〕克服孤独建立亲密感处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开展他的亲密感,并 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亲密感开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或是对另一人的爱的承诺,在这一阶 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孤独感.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 险.知识点: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实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 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简单理解大 概就是把自己“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拟稳定的人格.5、PAC 人际沟通分析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Parent 〔父母〕、Adult 〔成人〕、Child 〔儿童〕状态.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与人沟通会通过面部表情、说话音调、语句结构、 姿态行为等表现出不同的侧面,有时候某一状态会成为限制我们人格的主体,使我们在人际 交往中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人格特点.〔1〕“父母〞状态 我们从父母或其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 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批评的父母〔CP 〕:常常会表现出教育、批评、教训、限制的一面养育的父母〔NP 〕:常常会表现出温暖、关心、抚慰、鼓励的一面〔2〕“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蔼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自由的儿童越缩批评的父母 Critical Perent 案松、不负责任成人Adult诗人型.不现实(3)“儿童〞状态当一个人以儿童自我状态与人交往时,他的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等就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冲动.顺从的儿童状态:听话、服从、讨好、友爱,内心常常充满自责、担忧、焦虑和自罪自由的儿童状态:活泼、冲动、天真、自发行动、贪玩、富于表情、爱憎清楚等总结: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人们各自的“三我〞之间的交往.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一成人反响.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恰当的自我状态的人.课堂练习:不同人际关系中的我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分析自身的人际关系,请你思考“三个我〞分别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占据多大的百分比?讨论与分享: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二)S17: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1.案例引入剧里剧外话剧社一年一度的年度大戏被推荐入选了学校元旦文艺汇演,马上就要在学校大礼堂公演了,据说这次入选的剧目由话剧社的知名编剧小娇亲自操刀撰写,话剧社精英历时一个月排练而成,可谓话剧社的重头大戏了.521宿舍的同学们充满对话剧的热情,虽然这次只是“打酱油〞的幕后效劳人员,但大家内心早就翘首以盼了.为了公演时的欣赏效果,这次剧目的彩排一直对外保密,只有剧社的骨干成员参加.佳琪也是从张帅那里得知内情,剧目叫那些年我们一起看的风景?,张帅还慷慨地给了佳琪4张门票.票一拿到宿舍,小奇和木兰兴奋地一人取了一张,佳琪自己留一张,还有一张票,晶晶还没回来.佳琪有一点犹豫, 晶晶会不会接受呢?要怎么给她呢……如期公演的话剧以校园生活和职场转换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同龄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青春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奋斗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友谊的曲折与美好、成长的失落和未来的憧憬深深打动了521宿舍全体成员的心.尤其是高潮局部几个朋友毕业别离在即,对酒当歌,手拉手唱起?干杯朋友?时,521的成员的内心也悄悄地被拉近了.2.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假设:他人的出现对我们而言有奖赏意义.人际奖赏包括直接奖赏:的是他人提供应我们的所有显而易见的愉悦,包括赞赏、认可、鼓励、喜爱、物质利益等.间接奖赏:吸引力还受到很多不易觉察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只与人们外在的亲切、俊美的长相或怡人的个性有间接的关联.人际吸引力主要包括个人吸引力和相互吸引力〔1〕个人吸引力•外貌,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 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才能,一般来说,人们比拟喜欢聪明能干的人,特别是有某些特长的人,会增加人际吸引力.•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表5-1所示的是主要研究结果.表5-1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人格品质注:自上而下方向,品质受欢送的程度逐渐递减〔2〕相互吸引力•熟悉度,熟悉或交往频率高能增加喜欢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扎琼克在1968年曾经进行过交往频率与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者不熟悉的12张照片,随机分成6组,每组2张,按以下的方式展示给被试者:第一组2 张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看10次,第五组2张看25 次,第六组2张被试者从未看过.在被试者看完全部照片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要求所有被试者按自己喜欢的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结果发现一种极明显的现象:照片被看的次数越多,被选择排在前面的时机也越多.可见,简单的呈现确实会导致吸引.彼此接近、常常见面,确实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相似性,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观上的相似性, 而是人们感知到的相似性.•互补性,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一个主动的支配型男性和一个被动的顺从型女性彼此间有吸引力.选择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相互满足需要.3.心理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交往对象的认知、印象、态度以及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的把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首因效应首因,即最先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2〕近因效应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的是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首因和近因效应的小结:第一印象产生的“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初期,即双方还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在交往后期,就是双方已经十分熟悉的情况下,近因效应就发挥了更大的作用.〔3〕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作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光环效应常使人犯“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利用光环效应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与人交往时,可以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以获得积极的评价.〔4〕自我暴露效应自我暴露是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比拟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自我暴露效应〞.通常人们对陌生人,对熟人和亲密朋友,在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上是明显不同的,了解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对于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我们同别人关系的状况.当然,我们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如何,也可以通过我们能没有顾虑地对别人暴露的层次来了解.自我暴露的层次越深,说明我们在一种关系上卷入的程度也越深,与对方的关系也越好.〔5〕互惠效应互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觉得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心理学实验一位大学教授给随机抽样挑选出来的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送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随后所发生的事情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一一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寄来的节日贺卡,像雪片一样飞了回来,大局部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是谁,而是收到卡片就自动回了一张.这个实验规模虽小,却巧妙地证实了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武器之一.在生活中,我们正是不知不觉地根据“互惠效应〞去行事的.除了以上人际效应外,还有投射效应、定势效应、刻板效应等人际效应,教师可以视情况补充.4.人际信任案例分享你什么时候有被世界温柔对待的感觉?来自网友的分享:初中时自行车忽然掉链,于是停下来折腾了很久,这时候一个学姐走到我面前问了我一句:“需要帮助么?〞从此,我就立志考上她所在的高中,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忘记了她的长相模糊了她的声音,但是我记得那身校服,然后两年之后我如愿了.教师通过以上案例传达出人际信任对人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引出以下课程内容〔1〕什么是人际信任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人际信任产生于人际互动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信任过程受到信任者本身与被信任者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2〕如何提升人际信任水平①有选择性地自我暴露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暴露时,这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标志;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暴露水平作出反响,成为接受信任的标志.自我暴露的内容和程度也是要有选择性进行的,要看交往的对象而定.②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站在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③对人对己老实守信注重自身诚信行为,老实守信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外界的信任,是对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结果.对自己真实,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对他人的老实.④勇敢迈出信任的步伐无论是信任或被信任,都是需要勇气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值得信任的人和事,只要有信任,就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三〕S18: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1.案例引入独行侠小飞小飞是一名大二男生,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不被大家关注的普通学生,在一次心理课堂上却一下子让全班同学记住了他.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你的人际网络系统〞的课堂作业,并请同学们当场分享.小飞的分享尤其不同,他的人际网络系统里只放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在他看来,与人交往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做事效率会更高;生命有限,时间珍贵,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初看起来这个逻辑似乎也顺理成章.过不多久,小飞单独找到心理老师倾诉心中的困惑,原来班级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5个名额选4个,小飞已经两次落选了.好在小飞的自我反省意识还不错,大学是一个允许人犯错并且改正错误的地方.人际网络的重要性不光是其实用价值,还包括精神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根据美国作家柯达的说法:“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如果你到了40 岁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就大了.〞2.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的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人际交往经验,有的大学生因性格内向或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等原因,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困扰表现为不敢交往、不愿交往和不善交往.〔1〕不敢交往在人际交往的实践活动中,人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只是每个人的反响程度不同.有一局部大学生在这方面反响特别强烈,由于害羞、自卑等心理的作用,在与人交往时显得特别紧张,心跳气喘、面红耳赤,两眼不敢正视对方;在与人交谈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或者在集体活动中更感到恐惧,不敢和人打交道,不敢表现自己. 严重的可导致社交恐惧症.〔2〕不愿交往。
读《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每天四问”有感
读《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每天四问”有感第一篇:读《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每天四问”有感读《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每天四问”有感记得自己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容易满足现状,因为没有更高的理想;我们不敢面对未来,因为缺乏信心;我们未能突破,因为我们不善于思考,不会反思。
只有全面的反思,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只要真正的认识了自己并付出了相应的行动,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应该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啊,的确是这样的。
反思,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我们必须学会反思。
读了《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中的《每天四问》一文后,让我知道了现在还作为学生我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时,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时时注意完善自己的人格,要做到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无论是将来成来老师的我,还是现在作为学生的我,我都要像陶行知先生写的那样,每天四问,在四问中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完善自己。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每天应该要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
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是啊,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更好地工作,没有好的身体,什么都干不成,更不用说将来去教书育人了。
我们生活当中就有很多教师因为工作疲劳或者身体不适,在孩子们面前没有精神,总是缺乏活力,这样也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兴趣。
相反,如果老师上课精神饱满很富有热情,本来对这堂课没有兴趣的孩子也会被她们所感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人们习惯于用“红烛”来比喻老师,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我更希望人们把教师比喻辛勤工作的园丁,因为我希望园丁拥有强壮的体魄,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陶行知先生说: 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
(完整)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试题精心整理版一、填空题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
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名词解释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
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
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
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
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移动面试经验终面面试问题
移动面试经验终面面试问题移动面试经验一:今年中国移动的面试和往年形式一样,面试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两分钟的自我介绍,内容涉及为什么应聘这个职位。
第二个环节是三分钟的即兴演讲,思考加演讲总共三分钟,严格控制时间。
每人给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话题面广泛,涉及矿难问题、农民工问题、芙蓉姐姐网络窜红问题,还有联想收购ibm问题、手机实名化问题等。
建议大家先思考一分钟,有了思路再演讲,效果比较好。
最后一个环节考察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限时25分钟小组讨论,然后选出一个人进行3分钟总结陈词。
我们的题目是给移动的钻卡用户策划一个圣诞的联谊活动,我们小组合作十分愉快,我充分享受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这个环节主要就是要能识大体,顾大局,能很快就活动主题内容达成共识,然后就内容方面进行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为时间关系,一些细节的东西可以不用考虑,整体框架一定要出来,我们组做总结陈词的是一位北大的jj。
很有魄力的一个人,她的总结使我们的策划方案更加出彩。
这三方个环节结束后,会给你一个调查问卷,有些像绝对挑战的形式。
问你谁会入选,谁会淘汰,给出原因。
然后就是问对这次招聘活动的感受以及你的建议。
总之今天感觉收获很大,认识了一些很有想法也很nice的年轻人,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群殴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此写出面经,给后面面试的人一个参考,只要大家放松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最大的胜利。
祝好运!移动面试经验二:8:40左右进到等候室,参加移动的面试。
按不同分公司分区坐的。
看到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在填一张表,赶紧去要了一份,发现是chinahr的调查问卷,填完也没人收,带回来了。
按座位顺序叫人去面试,开始的时候有点混乱,组织得不太好。
广州移动这边开头的时候叫了好几拨技术和市场营销类的出去,我投的是管理类,觉得奇怪就去问了一下,说是先面技术和市场的,其他的最后处理。
OMG~逼我转换阵营。
下一波叫市场类的时候我就拉着同学一起冲出去了。
信息类文本-三年(2021-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信息类文本(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当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探析_由韩剧_匹诺曹_引发的思考_雍欣
新闻界ISSN1007-24382016年第8期媒介研究当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探析——由韩剧《匹诺曹》引发的思考雍欣摘要 记者在新闻现场肩负着“群众的眼睛”的职责,只有把握现场,才能准确地传达出现场发生的真实场景,选择核心的新闻信息,配以相应的画面,这才是出镜记者职业素养的体现。
《匹诺曹》是2014年由韩国SBS电视台播出的一名有着特殊才能的电视出境记者的故事,反映当今新闻记者的职业状态引人关注,尤其是其中涉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更是值得讨论。
关键词 新闻记者;题材选择;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 雍欣,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DOI:10.15897/51-1046/g2.2016.08.010一、新闻的题材选择:想看的新闻VS该看的新闻新闻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体现应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大问题、大事件的报道上要发挥记者本身对新闻的敏感性,为受众把好关,提供真实且全面又不失客观的舆论环境。
以理性引导舆论,为受众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舆论环境,从而满足受众的需求。
新闻报道的质量不可忽视,而记者的职业规范与素质是影响新闻报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匹诺曹》剧中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情节:男主角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要告诉公司的另一名记者,问他想要先听哪个?对方选择了好消息,于是他知道自己得到了热门演唱会的门票。
欣喜之余,男主角又把他得了癌症的坏消息告诉他。
对方先是震惊,而后便责备男主角没有把这个消息早点告诉他。
这是一个对于“想看的新闻”和“应该看的新闻”的形象比喻。
显然,此处人们想看的新闻是获得演唱会门票,而人们应该看的新闻是罹患癌症,究竟哪个更为重要,答案显而易见。
但在当下的新闻界却有不同观点,大众想看的新闻才是真正的新闻,理由是这样的新闻具有关注度且具有传播性。
诚然,这样的观点并非完全错误,我们也承认新闻只有被受众看到才具有意义,如果新闻没有得到受众的关注,它自身价值的发挥是会受到局限的。
第13课 唐诗五首(导学案)(教师版)
第13课《唐诗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律诗,感受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
2.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3.体会诗歌遣词炼字的特点,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1.感受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
2.体会诗歌情感,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主旨。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初唐诗人。
贞观初年,因病罢归弃官,隐居东皋(今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
他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
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情趣,有避世的思想。
诗风淳朴自然,无齐梁藻饰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后人辑有《东皋子集》。
崔颖 (?-754),汴州 (今河南开封) 人,唐代诗他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时代,0二十岁左右中进士,然而宦海沉浮,终不得志。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他诗歌的“忽变常体”正是从他及第前两年的南游开始的,其标志就是由汉水行至湖北武昌时创作的《黄鹤楼》。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颖《黄鹤楼》为第一。
王维(701-761),字摩诘,河东人,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山水田园诗人。
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晚年作品中多含禅宗哲学思想,我们又称他为“诗佛”。
李白(701一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治理漏洞不可因噎废食——“夺命快递”引发的思考
出 厂
一
司 也不 可 能 有这 么 多人 于
,
“
1 7
'
: ,
广饶 县 _ 人王 镇 的 厢 民 刘
一
墨能 追 杏 到 揽 件 的 快 递 员
程 度 上对 他 们形 成 _ r 约束 说
。 。
,
这在
”
定
当然 对 于 快 递 行 、 Ii, }1】 现 的 问题 存在的
一
,
必 亮 仆 收 到 其 妻 网 9雎 J的
关注
j
i ¨I r Y IⅢ ) 、
‘
治
“
— —
.
一
翼 塑
"
洞 不 可 因噎 废 食
夺命快 递 引发 的思 考
辫
。
文/ 冰
2 0 13
年
1 1
川 山东潍坊捷顺 通快
,
一
件快递物 品都进 行验 视 不 太现 实
,
业 每天 发 出包 袅都 要 上 , J 计 如 果 都
,
,
‘
递 有 限 公 卅 ( 圆 通 加 盟 公 司 )在 卸 载 和 投 递 ljl武 汉 发往 潍 坊 的 快 件 时
,
的 不 良客 户 信 窟 库 把
、
,
杂
,
对 行 业 的 榉 体 发 展 电 构 成 了不 良
。
种事 谁都担 待不 起
。
那些 有过 不 良记录 的 客 户列 入 黑 钇
影响
吲家邮政 局要求快递公 司严格 执
“
单 重 点管理
,
。
政 府 部 门应 当以 法 律 法 规 推 动
”
行验 视制度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10分)1.(1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成功焦虑症①现代人大多患有成功焦虑症,同时、对成功的想象力又极度匮乏。
人们普遍在羡慕和追求这样的几种成功:容颜美、财富多、权力大。
人们不仅担心自己不能尽快成功,还担心不能按照大众认可的样子成功。
这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本没什么不好,我们的社会就可能成为充满胁迫和压抑感的怪物。
每个人都会被胁迫,也会转身胁迫别人。
②孔子中年以后周游列国,四处碰壁。
行道不得,退而著书,他无疑是个失败者。
想要推行政治理念,必须掌握政治权力。
他不是没有掌权的机会,他的一生,就是不断错失时机的一生。
孟子却认为③一个只能想象狭隘成功的人,不会理解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在一般人的眼里,看不见的成功;不能尽快改变这个世界,就不配拥有这个世界的尊敬对孔子而言,才是好的。
在孟子看来,孔子顺应时势,所以他是“圣之时者”。
一个对神圣负责的人,对时间的感觉可能和我们不同。
④我们常常感到时光匆促。
因为我们心里惦记着藏在未来某处的成功。
无论怎么定义,它一定在世界之中,在可以预见的某个时间点。
我们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它。
对我们而言,都在为那个可见的未来做准备。
可惜,一般人意志薄弱,也经常错失宝贵的时机。
于是,我们自责、焦虑,就有了那么多应我们需求而生的所谓成功学手册。
所有成功学无非谈论一件事:为了你的未来,如何从现在的时间中榨取最大利益⑤看不到永恒和长远的人,注定只能盯着这凡俗的成功。
我们的时间,以及我们自己,会从容许多。
他也期盼更好的未来,但他不会拿未来胁迫生命。
神圣即永恒。
在永恒的天平上,但他不会贬低今天的自己。
他珍视时间,但不是为了投资未来的某种成功。
他要做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⑥投资未来的人,时刻担心错失时机。
心存神圣的人,不替自己的未来搜捕时机,只要在自己的领里,在当下、在不同程度上做出成绩,就是人生的成功者。
⑦如果你能这样去思考和行动,就能摆脱成功焦虑症,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叩问教学反思 有效提升能力
叩问教学反思有效提升能力作者:巩雨露来源:《考试与评价》2022年第11期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至关重要的学科之一,如果说小学数学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初中数学的学习就需要在思维的发散上下足功夫。
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相对较强,很多学生认为数学难学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只会被动地吸收,而不会主动地探究,缺乏一定的反思能力。
现代教育强调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反思能力的培养则是发散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數学素养的关键。
一、激发学生反思动机,奠定培养反思基础初中的学习压力比小学要沉重得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单一机械化以及令人厌烦的题海战术不仅挤压了学生的时间,同时也遏制了他们思维的发散,以致于大部分的初中生形成了一味接受的习惯,缺少反思的动机。
具体来说,在学习生活中学生是繁忙的,忙着干什么呢?忙着听教师的讲课,忙着记笔记,忙着学习新知识,忙着复习旧知识,忙着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忙着参与课外的补习,忙着完成课外补习的作业等等,由于过于的忙碌,学生便没有给反思留足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缺乏反思动力。
现代教育强调高效学习,忙忙碌碌却缺乏反思和探究的活动反而是低效的,是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
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从数学思维的发散入手,合理创设教学环境,搭建科学的教学节奏去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为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想要激发学生反思动机,教师应该率先让学生感受到反思的意义,从而为学生提供动力,为思维发散提供空间。
比如,在教学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一节时,教师没有必要将教材中给出的标准方程式不加整理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索时间和探索空间,让他们通过交流互动去找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进而去发散他们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知识。
实践证明,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得到了至少三种建系方法,并得到了三种方程式,即:① y2 = 2px - p2 (p > 0)。
② y2 = 2px + p2 (p > 0)。
24小时必须思考的五个W和一个H
24小时必须思考的五个"W"和一个"H"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要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需要,还要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人与动物谋生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它们的行为甚至不能叫做"工作",而只能称为"觅食"。
而人类的工作最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生价值,也只能从自己从事的工作中得到体现。
1.Who--我为谁工作在这个世界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一定要工作的,最本能的需要,便是养家糊口。
因此,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薪水的多寡便成了首先考虑的条件。
当你问他"你为谁工作"的时候,他会说"那当然是谁给我钱,谁给的钱多,我就为谁工作了"。
可是,仅仅如此吗?当然不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提出了人们基本的七个需求:第一,基本的生存需求。
人生在世,离不开吃和穿,以抵御饥饿和寒冷;第二,安全的需求。
包括了有起码的蔽体之所,生命健康能得到起码的保障,受到保护免于人身遭受威胁;第三,隶属与爱的需求。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通过社会活动与他人分享兴趣、爱好,需要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第四,自尊需求。
人需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尊严往往需要通过附加在其身上的道德、名誉、地位、财富等被别人认可;第五,知的需求。
人需要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万物;第六,美的需求。
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并从中产生精神上的愉悦;第七,自我实现的需求。
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
这是人的所有需求中最高层次的,也是最终极的需求。
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要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需要,还要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人与动物谋生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它们的行为甚至不能叫做"工作",而只能称为"觅食"。
2024年读《教育的基础》有感
读《教育的基础》有感“教育为什么越来越难做?”一个来自当今教育现状的灵魂拷问。
是的,在未来已来的今天,摆在眼前的教育问题已然把教育者逼到了墙角,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这句话:“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道出了现如今的教育现状,而拜读的黄全愈的《教育的基础》一书为雾里看花的我们拨开了一层浓雾,看见本该教育模样的一束曙光。
这本书从教育的起源、发展、目的、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我特别赞同书中的一个观点: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格、思维方式和人生观。
在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这使得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育不能只训练“考生”去学习已知世界的知识作为坚持在一线的教师,在此之前,我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一把研究考题的好手:对命题方向的揣测分析,对考试题型的归类对比,对训练考生的应对策略等皆有自己的所谓“经验”之谈。
殊不知,我们在干什么?干的大多是四肢强健的搬运工干的传送已有知识的体力活,为了搬运显得高效率而“穷其方法”训练“考生”,取得所谓的好分数,好成绩。
这样的我们随着AI智能时代的到来已是危机重重。
究其原因,根源在哪里?根源在变味的教育里。
沿袭千百年来的“科举考试”的制度;望子成龙的唯分数论的家长;不敢轻易突破的墨守成规的教师;埋头死记硬背刷题苦战的孩子……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好好重新审视当今中国的基础教育。
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我们必须跳出围墙,绝不能做训练“考生”的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者。
大胆地到围墙外去深入学生,倾注情感搞教育。
我们不仅要做到人工智能所能做到的知识的转接,还要超越冷冰冰的它们,人是有情绪、有情感的,我们要朝着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如学习动力,发展个性、钻研精神,坚持不懈的韧劲,艰苦作战的干劲等;利用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方向和行走方式,让其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数学提问要“问”在点子上
数学提问要“问”在点子上数学教学的实质是问题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重点、突出难点、扣紧疑点、针对盲点、挖掘模糊点、找准含蓄点,把问题设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模糊点、含蓄点、易错点上。
一问于重点教材的重点往往既是所授内容的重点,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它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
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地处理教材,于此处设置问点,可以使学生在整节课中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如在“绝对值”这一节中,学生对绝对值概念比较难掌握,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1)什么是数轴?在数轴上请找出6与-6的点?(2)表示6与-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几个单位长度?它们有什么关系?(3)什么叫数a的绝对值?(4)一个正数、负数和0的绝对值各是什么?(5)怎样求一个数a的绝对值?有了(1)、(2)小题提问,学生顺利地回答了(3)即得出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由(4)的分类讨论不难得出绝对值的定义。
(5)是绝对值概念的应用。
从而使学生顺利掌握课本这一节的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二问于难点难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准确理解教材上有困难;二是学生在知识和方法应用上有困难。
这时需要有的放矢,巧选问点设计一个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疏解性提问,诱导学生通过问答步步深入,拾级而上,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一节中,因为学生首次接触如此复杂的运算公式,大多数学生都有惧怕心理,所以准确应用公式是本节的难点,为了利于学生识记和准确应用公式,我设计这样一组提问:(1)方程的根与什么有关?(启发学生回答:方程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2)应用公式时,你认为应注意什么?(点拨学生归纳出:①必须准确确定a、b、c值,特别是它们的符号;②在b2-4ac≥0的条件下,才能运用公式);(3)既然这样,怎样用公式呢?有了前两个提问,学生自然就能答出应用公式的一般步骤,从而减少或消除学生对公式的惧怕心理。
几 点 拷 问 ------ 引发的思考
几点拷问------ 引发的思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老祖宗的教导句句入心,聆听专家的讲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不足后实行自我反思了吗?实行了哪些方面的思考呢?这些思考是否深入是否触及问题的本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重新整理了学习笔记,重新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也实行拷问的过程。
专家说民主性的有效的课堂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放在首位。
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让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了老师平等的对待呢?反思一下,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陶醉于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炫耀自己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以期赢得学生的“博学的赞叹”。
是否让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的理解自由的表达呢?是否激发学生质问怀疑教师或教材的观点保护他们敢于批判权威的自由和权利呢?一个个的拷问让我心惊,凭着小聪明取得的那一些小小的成绩形成的所谓经验固守着自己。
这次的学习让自己警醒让自己反思,在过去的教学岁月里,我对学生的学习权充足尊重吗?我是教学的主宰者还是引导学习的互动者呢?是否真诚而又准确的洞悉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呢?我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一种见识一种思考一种智慧一种品质了吗?问题多多啊……专家说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方式促动自身“师德、师能、师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这里面的两个“专业”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专业引领”而不是“专家引领”,那么在语文教学领域自己够专业吗?怎么样能让自己“专业”起来呢?有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做支撑能像于漪老师那样从容应对课堂上生发出来的问题?有没有深博的人文情怀深厚的教育素养呢?有没有广博精深的学科素养和自由灵动的教学方法呢?有没有促动专业成长的校本研修呢?有没有坚持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呢?有没有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框架?有没有走向专业成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这三大支柱?“专业的技术性”、“专业的道德性”、“专业的实践性”这三个专业维度自己又有几个?越拷问是越汗颜……拷问三:离称职的“学科组长”还有多远?专家说学科组长的专业职责竟然有五点,一一对照,吓了一跳,这差别也太远了吧。
《关键在问》读后感
《关键在问》读后感《关键在问》读后感范文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2本书,一本是《盖洛普优势识别器》,希望每位老师能够通过阅读和测试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更好的工作与,另一本是《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每位老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利用寒假空闲时间,我先阅读了《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这本书。
记得去年曾经参加过学校的一次培训,当时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书《性评价行动建议200条》,通过老师的讲解、小组交流与学习,当时收获颇大,对“O-R-I-D”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次,当我读起《关键在问》这本书,对“O-R-I-D”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O-R-I-D”分为四个层面。
客观性层面:处理信息和感官的觉察;反应性层面:有关个人的反应和联想;诠释性层面:意义、重要性和含义;决定性层面:关注解决方案。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考虑这四个层面,设计出符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客观性问题、反应性问题、诠释性问题和决定性问题。
书中讲了很多案例,选取了不同年级、不科供读者学习,对于如何应用焦点讨论法提供了帮助。
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书中的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们很多教师或培训师都在工作中形成了干预和打断的习惯。
我们接受的培训是去更正、充实和修正发言者的观点。
焦点讨论不是要教授内容,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引导讨论时,需要站在“无知”的立场上,保持自己的开放性。
当教师用讨论的方式来“找出”自己已知的答案时,学生就不会参与。
他们只会一言不发,等着教师告诉他们答案,而不会冒犯错的风险。
他们只能学会在考试中照搬教师的答案,很少能把所学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联想自己的教学,何尝不是如此,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但却不知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力,甚至把学生套入了传统教育的牢笼。
课改一直在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每位教师要做课堂的引领者,帮助学生提高自己。
虽然我们每位教师都明白课改的精神,也知道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时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对提问和回答的感悟-
对提问和回答的感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我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对这问和答这两个方面的认识。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记得上个学期刚开学没多久,学校领导到我的班级里听课,我讲的课是《量角器》,领导告诉我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老师的引导作用相结合。
评价一节课的好坏就是要看这个老师能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老师的有效提问是这节课的关键。
在《量角器》的这节课上,我是一直在讲量角器的重要性,并自己演示怎样使用量角器,然后学生按照我的方法自己去量角。
在这节课上基本上没有提问学生,没有有效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自然也就不可能拓展思维了。
学生只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思想环境里学习。
我显然在这节课上准备的不足。
听取了领导的批评指正后,我进行了反思。
之后我抓住有效提问这个关键问题做文章,又把这节课又备了一次,我将量角器的作用、构造以及如何量角交由学生来讨论,然后以提问题的形式设计了几个问题。
设计好后,我又在其他的班又上了一次,感觉比上一次好多了。
正如“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理念上有了本质的提升之后,我在下学期按照新的理念和学校的要求准备了一节《小数加减法》。
这节课我是这样上的。
我主要围绕小数加减法该怎么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这样算?这两个问题开展教学的。
第一步我以学生的身高为线索,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将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
我的问题是: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是让学生自己编题,让学生自己做自己编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点拷问
------ 引发的思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老祖宗的教导句句入心,聆听专家的讲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不足后进行自我反思了吗?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思考呢?这些思考是否深入是否触及问题的本质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重新整理了学习笔记,重新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也进行拷问的过程。
专家说民主性的有效的课堂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放在首位。
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让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了老师平等的对待呢?反思一下,发现自己很多时候陶醉于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炫耀自己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以期赢得学生的“博学的赞叹”。
是否让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化的理解自由的表达呢?是否激发学生质问怀疑教师或教材的观点保护他们敢于批判权威的自由和权利呢?一个个的拷问让我心惊,凭着小聪明取得的那一些小小的成绩形成的所谓经验固守着自己。
这次的学习让自己警醒让自己反思,在过去的教学岁月里,我对学生的学习权足够尊重吗?我是教学的主宰者还是引导学习的互动者呢?是否真诚而又准确的洞悉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呢?我将知识
转化成学生的一种见识一种思考一种智慧一种品质了吗?
问题多多啊……
专家说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方式促进自身“师德、师能、师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这里面的两个“专业”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专业引领”而不是“专家引领”,那么在语文教学领域自己够专业吗?怎么样能让自己“专业”起来呢?有没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做支撑能像于漪老师那样从容应对课堂上生发出来的问题?有没有深博的人文情怀深厚的教育素养呢?有没有广博精深的学科素养和自由灵动的教学方法呢?有没有促进专业成长的校本研修呢?有没有坚持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呢?有没有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框架?有没有走向专业成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这三大支柱?“专业的技术性”、“专业的道德性”、“专业的实践性”这三个专业维度自己又有几个?
越拷问是越汗颜……
拷问三:离称职的“学科组长”还有多远?
专家说学科组长的专业职责竟然有五点,一一对照,吓了一跳,这差距也太远了吧。
能引领本学科课程与教学的方向吗?能对本学科的发展进行规划吗?能支持、指导和激励本学科老师成长吗?能对本学科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激励教师的进取精神和行为吗?能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吗?具有学科组长的决策能力交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吗?能与专业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吗?对学科组长的要求之高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任重道远”,忍不住问问自己离称职的学科组长的路还有多远?……
拷问四:有思考总结提炼的习惯吗?
专家说要“勤思考、善总结、精提炼”。
这九个字我又做到了几个呢?思考了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吗?思考了如何改变陈旧的教法推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了吗?思考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是什么吗?思考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了吗?思考了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个性有文化呢?总结了差异化或区别化教学的做法吗?总结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的做法吗?提炼了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了吗?提炼了自己的教育情怀教育气质教学风格了吗?
一路问下来,一路心惊……
何时能将人文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艺术浑然无间的融为一体?何时能诞生出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教学境界?……拷问之,向往之,追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