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板块北缘赤峰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特征

合集下载

华北陆块北缘的古生代

华北陆块北缘的古生代

2.1 陆块北缘晚古生代活动陆缘深成岩发育
冀北地区的早二叠世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杂岩体
2.1 陆块北缘晚古生代活动陆缘深成岩发育 固阳地区早二叠世(P1)深成岩
Ph
14
U3 T R
12
10
Na2O+K2O
F
U2 S2 U1 S1
S3
Ir
8
6
4
2
Pc B O1 O2 O3
0 35 39 43 47 51 55 59 63 67 71 75
分别可代表俯冲的洋壳和俯冲的大陆边缘
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初) 1.3 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初)陆壳裂解的 岩石记录( 岩石记录(1)
东坪二长岩 390±8Ma
后沟正长岩 386±7Ma
陆松年等(1997),胡小蝶等(1997):410Ma± 陆松年等(1997),胡小蝶等(1997):410Ma±
Morelev(1996)、Chen(1997)、Rui等(2002)、Hart等 2002)、 Morelev(1996)、Chen(1997)、Rui等(2002)、Hart等(2002)、 Goldfarb等(2003)、Hong等 Goldfarb等(2003)、Hong等(2003) ,Mao等(2004)等已经论证中亚 Mao等(2004)等已经论证中亚 地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石炭世地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石炭世-二叠纪,并被大量同位素测年 所证明。 内蒙古及其邻区发育多种类型的铜、金、银、铅锌矿床,它们主要 形成于二叠纪及其以后(芮宗瑶等,1994)。张复新等(1997)研究认 形成于二叠纪及其以后(芮宗瑶等,1994)。张复新等(1997)研究认 为内蒙中部的金矿床形成于华北为内蒙中部的金矿床形成于华北-西北利亚板块拼合及其后续的振荡式 陆内造山过程; Nie等(2002)测得白云鄂博-包头地区的金矿成矿年龄为247- Nie等(2002)测得白云鄂博-包头地区的金矿成矿年龄为247- 297Ma;Hart等(2002)和Zhou等(2002)综述了内蒙及华北北缘金矿床 297Ma;Hart等(2002)和Zhou等(2002)综述了内蒙及华北北缘金矿床 的多期多成因特点,指出多数金矿属于造山型;白乃庙铜金矿床2km 的多期多成因特点,指出多数金矿属于造山型;白乃庙铜金矿床2km 以北的白乃庙金矿已被作为造山型(李进文等,2003)。 以北的白乃庙金矿已被作为造山型(李进文等,2003)。

晚古生代地史学

晚古生代地史学

P2
P1
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演化
吴家坪组
东吴运动
P1=P1+P2 P1=P1+P2
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
早二叠世 梁山期:滨海-湖沼相陆源碎屑沉积限于昆明、贵阳至江南古 陆一线以北的上扬子地区; 栖霞期:最大海侵期,岩相均一 茅口期:岩相分异明显,湘中、下扬子地区滞留静水环境的硅 茅口期:岩相分异明显,湘中、下扬子地区滞留静水环境的硅 质、泥质沉积;闽浙赣地区近海碎屑含煤沉积;上扬子地区 灰岩;康滇古陆附近,晚期出现玄武岩喷发。 晚二叠世 东吴运动:大规模海退,玄武岩喷发,华夏古陆上升 龙潭组:岩相分异加剧双向陆缘的局限陆棚海盆地。 龙潭组:岩相分异加剧双向陆缘的局限陆棚海盆地。 自西向东,玄武岩→陆相火山喷发夹煤→ 自西向东,玄武岩→陆相火山喷发夹煤→海陆交互含煤沉 积→海相碳酸盐岩(吴家坪组) →海陆交互含煤沉积(湘 赣地区及粤北) →粗碎屑含煤沉积(粤东及闽中)(西侧) 长兴组\ 长兴组\(东侧)大隆组;康滇古陆东侧陆相含煤沉积
晚古生代的划分和命名
• Pz2分3纪,长达165Ma; •泥盆纪由Murchison和Sedwedge (1939)创建,是依据英国英格兰西南 半岛上的一个郡(Devonshire)的 “老红砂岩”建立。 •石炭纪由 Conybeare和 Phillips (1822) 据英格兰北部含煤地层而命名;石 炭纪两分明显,分Mississippian和 Pennsylvanian两统; •二叠纪源自德文Dyas,Marcou(1859) 命名;下部Rotliegendes (赤底群)红 色碎屑岩;上部为Zechstein(镁灰岩群); P过去两分,现三分;分别以俄、美、 中三个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为标准, 命名为统。
华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张拴宏;赵越;刘建民;胡健民;宋彪;刘健;吴海【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2010(29)6【摘要】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时限在400~360 Ma左右,岩性主要为碱性岩(正长岩及二长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二长闪长岩、碱性花岗岩及流纹岩,出露面积较少.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0~265 Ma左右,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其次为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250~200 Ma),岩性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杂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呈近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其中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隆起上,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分布范围更大,其南界可以到达燕山构造带最南端的蓟县盘山及太行山北段的河北涿鹿矾山地区.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弧-陆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作用有关.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南缘蒙古增生褶皱带拼合后的伸展及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总页数】19页(P824-842)【作者】张拴宏;赵越;刘建民;胡健民;宋彪;刘健;吴海【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燕郊,065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P54【相关文献】1.华北北缘早中生代岩浆底侵作用的年代学记录:来自辽西晚中生代安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 [J], 邵济安;张宏福;柳小明;李之彤2.扬子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裂谷系统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J], 毛黎光;肖安成;魏国齐;沈中延;王亮;张林;钱俊锋3.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侵位深度及其构造意义 [J], 张拴宏;赵越;刘健;胡健民;陈正乐;李淼;裴军令;陈振宇;周剑雄4.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J], 柳长峰;刘文灿;周志广5.张晓晖等在国际地学期刊发表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早中生代标志性幔源岩浆事件研究成果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古生代地史特征总结

晚古生代地史特征总结
石炭纪:早石炭为华夏古陆西缘的浙西——江西大部——粤东一带为主的陆源碎屑岩沉积,晚石炭为白云岩和灰岩广泛沉积。
二叠纪:二叠纪是遭遇了玩古生代中最大的海侵,主要以灰岩和碳酸盐为主。
泥盆纪:内部尚未发现沉积记录,估计处于古陆剥蚀状态
石炭纪:早期为碎屑岩沉积为主,晚石炭慢慢沉降成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二叠纪:上石炭为紫红色砂岩夹煤层,中石炭为含砾石英砂岩,下石炭为碎屑岩,泥岩夹煤层。
6、沉积矿产
含煤地层层位较多,但分布面积和规模一般不如北方大。此外,锰矿含矿层位较多,沉积环境主要为古陆边缘浅海地带。
华北地区的上古生界含有很多矿产,首先是丰富的煤炭。其次,是在石炭二叠纪煤系之下,中奥陶纪灰岩侵蚀面之上,往往富集有铝土、粘土或铁矿。
7、古气候变化
华南地区属于热带潮湿气候带,水温较低,但是部分地区明显还处于干燥气候的古气候标志,在二叠世后期,发生了旋回式海侵,并且发育缺氧环境。
4、沉积厚度
泥盆纪不详,石炭纪沉积厚度超过800m,二叠纪不详
泥盆纪不详,石炭纪沉积厚度约500m,二叠纪不详。
5、地壳运动特征
泥盆纪华南板块在加里东运动后,东南加里东造山带隆起,扬子主体上升为陆,除桂东南钦—防地区存在残存海槽和滇东一带见陆相泥盆纪和志留纪连续过度外,华南其他地区均剥蚀的古陆或山地。石炭纪海侵主要分布于滇黔桂湘地区,华夏古陆西缘的浙江——江西大部——粤东一带为陆源沉积,下扬子地区开始出现海相沉积晚石炭海侵范围扩大。二叠纪遭遇了玩古生代中最大的海侵,与华北—柴达木板块的大陆面貌成对比。
华北地区,在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早期,主要处于无季节性分化的热带雨林气候,二叠纪中期总体上变为具有季节性热带稀树林气候,并出现气候分异现象,但是到了二叠纪末期,则出现逐渐变干的趋势,成为了亚热带干旱或半干旱气候特征。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摘要: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区系特征、各块体构造及边界构造特征、构造活动演化特点,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

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华北地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东南陆缘增生带、塔里木东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东南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对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边界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蒙古 大地构造单元 建造类型 生物特征 构造演化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

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初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

后来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又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邵积东.1998)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也划为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

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认为北山北带的地层建造、古生物区系特征明显不同于北山南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块体,提出北山北带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新认识。

并对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6)。

内蒙古赤峰地区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

内蒙古赤峰地区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

内蒙古赤峰地区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徐博文;郗爱华;葛玉辉;刘珏;王明智;房超【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5(89)1【摘要】内蒙古赤峰地区主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白乃庙岛弧带内.本文对赤峰北部的红庙子正长花岗岩和鸡冠山花岗斑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岩体均显示出高硅、富钾、贫镁、低钙的特点,SiO2含量介于72.77%~76.80%之间,K2O含量为4.30%~5.38%,MgO和CaO的含量分别为0.09%~0.21%和0.21%~0.56%.样品Al2O3含量较高,变化于12.49%~13.54%之间,铝饱和指数A/CNK 介于1.09~1.29之间,104×Ga/A1平均值为2.68(>2.6),显示出红庙子正长花岗岩为Ⅰ型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岩石类型,更趋近于铝质A型花岗岩,鸡冠山花岗斑岩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392.0±2.5Ma(正长花岗岩)和377.4±1.6Ma(花岗斑岩),属于晚古生代.兴蒙造山带内目前存在大量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此次晚古生代侵入体的发现揭示了兴蒙造山带是一个从晚古生代就存在的多期次、多阶段形成的复合造山带.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岩体形成于白乃庙岛弧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碰撞后的伸展环境.测试结果不仅是研究区白乃庙岛弧岩带内首个精确同位素年龄,也为白乃庙岛弧和华北克拉通的碰撞结束时间为早泥盆世提供证据.【总页数】12页(P58-69)【作者】徐博文;郗爱华;葛玉辉;刘珏;王明智;房超【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500;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中生代A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杨钢;肖龙;高睿;贺新星;吴涛2.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J], 石玉若;刘敦一;张旗;简平;张福勤;苗来成;张履桥3.内蒙古敖仑敖包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姚百赫;来林;徐文坦;龙舟4.内蒙古阿尔塔拉中三叠世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王金芳; 李英杰; 李红阳; 董培培5.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白垩纪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龙舟;来林;张学斌;张明洋;周长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侵位深度及其构造意义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侵位深度及其构造意义
1 0 0 0 0 5 6 9 / 2 0 0 7 / 0 2 3 ( 0 3 ) 0 6 2 5 3 8
A c t aP e t r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岩石学报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 中生代花岗岩体侵位深度 及其构造意义
张Leabharlann 宏1 赵越1 刘健1 胡健民1 陈正乐1 李淼1 裴军令1 陈振宇2 周剑雄2
1 1 1 1 1 1 1 2 2 Z H A N GS h u a n H o n g ,Z H A OY u e ,L I UJ i a n ,H UJ i a n Mi n ,C H E NZ h e n g L e ,L I Mi a o ,P E I J u n L i n g ,C H E NZ h e n Y u a n dZ H O UJ i a n X i o n g
Z h a n gS H,Z h a oY ,L i uJ ,H uJ M,C h e nZ L ,L i M,P e i J L ,C h e nZ Ya n dZ h o uJ X .2 0 0 7 .E mp l a c e me n t d e p t h s o f t h e L a t eP a l e o z o i c-Me s o z o i cg r a n i t o i di n t r u s i o n sf r o m t h en o r t h e r nN o r t hC h i n ab l o c ka n dt h e i rt e c t o n i ci mp l i c a t i o n s . A c t aP e t r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 2 3 ( 3 ) : 6 2 5- 6 3 8 A b s t r a c t A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成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1、区域地质背景内蒙古自治区横亘于祖国北疆,横跨西伯利亚陆块、塔里木-华北陆块和华北板块,经历了太古宙-中新生代漫长的演化历史,铸就了复杂多样的地质构造类型。

具有山盆耦合、多块体多缝合带镶嵌的大地构造格局;陆块规模小于现代大陆板块,陆间洋盆小于现代大洋;地壳经历了多旋回的造山和增生;加里东期的碰撞造山作用具有多岛海特征;块体的拼贴、旋转、走滑过程极其复杂,其造山机制与安提斯造山带和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形成差距较大,难以简单套用后者的模式。

我区造山带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地质特征,指示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较为复杂,除包容了安提斯式的洋陆俯冲和阿尔卑斯式的陆--陆碰撞之外,尚有大规模的块体旋转、走滑、压剪、拉分以及广泛的裂解、残留等独特的现象,已有的造山模型难以全面概括北方造山作用。

既有十分典型的前寒武系古陆块,又有规模宏大的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中晚元古代还发育了十分独特的白云鄂博-渣尔泰裂谷或裂陷槽以及温都尔庙-白乃庙拼贴陆缘增生带,初露板块构造端倪。

中生代陆内造山运动显著,既有推覆机制,又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侵入,形成令人瞩目的北北东向大兴安岭火山岩区斜跨于近东西向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之上,呈现立交桥式交叉结构。

新生代以来差异升降显著,尚有大规模的玄武岩浆喷溢。

北山褶皱带:位于内蒙古西北角北山地区,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与甘肃省相邻。

处于华北陆块与塔里木陆块的交汇部位,大体属于塔里木陆块北东缘增生带。

古生代地层发育齐全,除寒武系为海相碎屑岩-碳酸岩系外,其余均为海相火山-碎屑岩系,其中以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最为发育。

中生界盖层以下白垩统陆相碎屑岩为主,少量的侏罗系碎屑岩系。

侵入岩以华力西中期酸性岩为主,规模较大。

华北陆块:基底岩系:由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变质岩组成。

主要建造单位有兴和岩群、集宁岩群、乌拉山岩群以及大量的变质深成体。

变质相达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

色尔腾山岩群为绿片岩系。

盖层:中元古界发育有白云鄂博群和渣尔泰山群,均为浅变质的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岩层变形强烈,属准盖层性质。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_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_特征及构造背景_张拴宏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_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_特征及构造背景_张拴宏

第29卷第6期2010年11月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 INERALOGICAVol.29,No.6:824~842Nov.,2010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张拴宏1,赵越1,刘建民1,胡健民1,宋彪2,刘健1,吴海3(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3.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燕郊065201)摘要: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

泥盆纪岩浆活动时限在400~360M a左右,岩性主要为碱性岩(正长岩及二长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二长闪长岩、碱性花岗岩及流纹岩,出露面积较少。

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0~265 M a左右,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其次为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

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250~200M a),岩性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杂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呈近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其中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隆起上,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分布范围更大,其南界可以到达燕山构造带最南端的蓟县盘山及太行山北段的河北涿鹿矾山地区。

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

泥盆纪岩浆活动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弧-陆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

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南缘蒙古增生褶皱带拼合后的伸展及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早晚古生代古地理及板块特征

早晚古生代古地理及板块特征

早古生代1.中国东部早古生代沉积古地理华北板块—∈13—O1滨浅海沉积; O2-C1缺失,其南、北为大洋环境。

扬子板块—相对稳定的滨浅海沉积环境,北缘:南秦岭裂谷盆地东南缘:华南被动大陆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华夏板块。

(1)Cambrian,寒武纪1)扬子板块寒武纪古地理特征继承了震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格局,扬子板块:以稳定型陆表海为特征,东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华南裂谷盆地。

寒武纪扬子区海侵广泛,地层具明显两分性:下统为泥、砂质和碳酸盐沉积,化石丰富,中-上统以镁质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稀少。

标准剖面:滇东晋宁梅树村剖面;宜昌三峡剖面详见图集。

扬子板块及其东南大陆边缘横向古地理变化2)华北板块寒武纪古地理特征华北板块主体自晚元古代后期抬升,后一直遭受风化剥蚀,早寒武世晚期开始海侵。

寒武纪华北板块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其南缘以活动大陆边缘与秦岭洋毗邻。

标准剖面:山东张夏剖面华北板块南缘主动大陆边缘—商丹(商州-丹凤)缝合线以北,蛇绿岩套及丹凤群的岛弧火山岩、二郎坪群的弧后火山岩,由于秦岭洋向北俯冲,在华北板块南缘形成了活动大陆边缘。

华北板块北缘和西南缘北缘推测寒武纪在白云鄂博一带处于稳定大陆边缘状态,逐渐向活动型过渡,西南侧与柴达木古陆之间为古祁连洋,早寒武世时未接受沉积,中寒武世起祁连山南北坡都张裂成裂陷海槽。

北祁连海槽中发育较深海含放射虫硅质岩、中基性火山岩及砂泥质复理石。

(2)Ordovician,奥陶纪早期基本承袭寒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特征,晚期华北板块主体抬升,华南盆地规模的收缩加剧。

自西向东依然为:扬子克拉通、江南被动大陆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三个沉积区,华南裂谷盆地逐渐萎缩,中奥陶世后萎缩加剧,导致O3的古地理格局明显变化。

1)扬子板块奥陶纪古地理典型剖面:宜昌黄花场剖面东南被动大陆边缘西部为湘桂次深海(湘中地区奥陶纪是一套深灰至灰黑色含碳质、硅质的笔石页岩,代表一种非补偿滞流还原环境),东部为浙皖次深海(浙西早中奥陶世也为滞流环境的笔石页岩相,晚奥陶世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浅水浊积岩)。

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格架主体特点

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格架主体特点

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格架主体特点
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构造地质区,其构造格架主体特点主要表现在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时期。

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晚古生代时期(约4.2亿年前至3.6亿年前),华北及其
以北地区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地壳演化事件,即华北板块原地生长、叠加和隆升。

这一事件使得华北地区的地质变迁显著加剧,发生了许多塌陷和隆升事件。

二、早古生代至中古生代时期(约4.2亿年前至2.5亿年前),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垂向构造运动和经典环状构造发展。

这期间的构造事件主要表现为逆冲和挤压,使得华北及其以北地区逐渐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构造格架。

此外,华北地区还发生了多期岩浆活动,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岩浆岩,如山西花岗岩、塔曼岛花岗岩等。

三、晚中生代时期(约1.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华北及
其以北地区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华北地块与其他地块的闭合碰撞,形成了中国大陆东部构造格局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华北及其以北地区的地质构造进一步复杂化,出现了大规模的花岗岩浆活动,形成了巨大的岩浆侵入体和火山岩熔岩流等。

同时,华北地区还经历了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壳伸展和隆升作用,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

总之,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时期的构造格架主体特点是地壳演化加剧、逆冲和挤压作用、经典环状构造发
展、花岗岩浆活动等。

这一时期的构造变化,为华北及其以北地区演化历史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后来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古生物-晚古生代

古生物-晚古生代

冈 瓦
0。
北美 俄罗斯
0。
瓦 纳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冈瓦 纳
O2
中国
D1
西伯利亚
西 冈瓦 纳
北美
西伯利亚
东 0。
哈萨克斯坦 冈
纳瓦
俄罗斯
劳俄大陆
中国
哈萨克斯坦
0。
冈 瓦纳
C3
西伯利亚 中

P2 联
劳俄大陆 哈萨
克斯坦
0。

0。

冈瓦纳大陆

全球古地理再造据
(C. R. Scotese等, 1979,简化)
山西太原
厚度 160-300m
灰岩层 5-6 层
煤层
可采
化石带
2
约 80m 3层 2层
50m 以下 1层
不含重要煤层 1(上部)
太原组: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逐渐南移;本溪、北京、大同以及
鄂尔多斯东胜地区为陆相含煤沉积区;河北唐山有少数海相灰岩夹层,晋东南 沁水盆地和冀南磁县一带灰岩六层,皖北、淮南地区,灰岩层数可达 12 层。
积为主;晚期开始出现岩相分异 3 D2-3:地势平缓,海侵范围扩大,岩相分异加剧:
滇黔桂地区:南丹型和象州型; 湘粤:超覆区,亦有岩相分异,“宁乡式”鲕
状赤铁矿。 湘赣交界、鄂西:海陆交互碎屑岩沉积为主 闽中:山前断陷盆地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积 下扬子地区:五通组以近海河湖相沉积为主,
夹海相层(小腕足化石)
银杏
D3:出现小森林和原 全球第一次重要成煤期
始裸子植物
安加拉植物群 热带植物区 舌羊齿植物群
华夏植物群 欧美植物群
早泥盆世裸 蕨类植物
早泥盆世陆生植物

内蒙古赤峰地区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浅析

内蒙古赤峰地区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浅析

内蒙古赤峰地区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浅析[摘要] 赤峰位于我国北方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大兴安岭南段,是古生代古亚洲成矿域与中生代滨太平洋成矿域相互叠置的重要成矿区带。

文章基于对本区的成矿地质背景进行分析、从而对本区的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系统总结。

[关键词] 赤峰地质背景成矿特征成矿规律[Abstract] Chifeng locate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Da Hinggan Mountains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pper polymetallic ore-deposit-concent rated area in the Northern China. It is a significant metallogenic province of the Mesozoic marginal- Pacific metallogenic domain superimposed the Paleozoic Paleo- Asian metallogenic domain。

Bssed 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 we will have a systematic summerize aboout the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iplines。

[Keywords] Chifenggeological background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disciplines1.引言图1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赤峰地区从槽台学来划分,以赤峰-开原深断裂为界,北为天山-兴蒙地槽系,南为华北地台,为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接带;从板块构造学来划分,以西拉木伦河深断裂为界,北为西伯利亚-蒙古板块,南为华北板块。

赤峰市元宝山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_王倩

赤峰市元宝山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_王倩

第四系全新统( Q4 ) : 分布于冲沟内, 由松散堆积的 、 、 。 砂质黏土 砂砾石互层 二元结构明显 上部砂质黏土 下部沙砾层 0. 2 - 0. 3m。 覆于侵入岩之上 厚约 0. 5m, 或不整合于岩基之上。 据吉林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对区域遥感成果图解 译, 区域存在大量的线性构造, 环形构造。 线性构造以 北西向两组为主, 环形构造发育在线性构造地带 北东、 遥感提取异常与构造特点基本吻合, 是有利成矿地段 ( 图 2) 。
赤峰地区地处内蒙古地轴东段, 位于华北地台北 - 缘与内蒙古 大兴安岭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 是内蒙古的重要金属成矿区, 分布着柴胡栏子、 二 带, 、 、 道沟 金厂沟梁等几个大中型金矿床及碾子沟 季家沟 等钼矿床。笔者试图从此区岩浆岩的含矿性、 岩石化 学特征以及矿体的顶、 底岩石及其矿化特点等方面进 研究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以期对矿床的找 行探讨, 矿工作有所裨益。 1 地质背景 前者如红土子断裂, 长 4km, 北西倾。后者南北向断 裂出现在阴河南部, 这两组断裂与成矿无关。( 图 1) 。
岩石化学全分析表
从表 1 可以说明, 二长花岗岩与钾长花岗岩 SiO2 Al2 O3 含 量 较 低, 含量 较 高, 平 均 76. 72% , 平均为 13. 29% , 具高硅低铝特点。 按其特点花岗岩成因应归 Pb、 Zn 成矿的专属性也与其相吻 属为 I 型类, 晚期 Cu、 合。而流纹斑岩、 花岗斑岩 SiO2 为 70. 65 - 71. 79% ; Al2 O3 13. 78 - 15. 99% 具低硅高铝特点。 四种岩类 A / K·N·2C 值均较高。说明分异程度高。 4 岩浆岩的含矿性 通过对二长花岗岩、 钾长花岗岩、 花岗斑岩、 流纹 Zn、 Ag、 Cu 含量, 其各自的 Pb、 借以 斑岩进行采样分析, 了解有用组分的来源。 据分析结果, 矿源来源应是流 纹斑岩和二长花岗岩。矿床 2 线以东矿体有用组分含 量较高, 也还因为流纹斑岩亦侵位于东部, 为之所证, 具体见表 2 。

华北各时代地层及特征

华北各时代地层及特征

新生代地史特征第四纪Q:1.8Ma至今,人类的出现和进化;冰川现象广布,气候冷暖多次变化;大陆面积增大,新构造运动活跃;沉积类型繁多,未完全谷结成岩的松散堆积。

第三纪(N、E):65Ma至1.8Ma陆相地层广泛分布,海相地层仅局限于藏南、台湾、塔里木西南等局部地区,第三纪中期古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强烈影响造成上下第三系不整合、沉积、构造、古地理差异。

矿产:煤、石油、油页岩、膏盐岩。

全球重要聚煤时期,重要含油层系,膏盐产地较为普遍。

中生代地史特征陆生裸子植物、爬行动物及海生无脊椎动物的菊石类繁荣为主要特征(裸子植物时代、恐龙时代、菊石时代)白垩纪末著名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动物:早T两栖类的迷齿类及原始爬行类的二齿兽类,中晚T期恐龙类及似哺乳动物类;JK脊椎动物已呈现典型的中生代面貌,爬行动物在陆海空占统治地位植物:T裸子中的松柏、苏铁、银杏类及蕨类中的真蕨类繁荣为特征;J与白垩总貌相似裸子主导真蕨类重要;早K被子植物在全球广泛分布,晚K占统治地位。

白垩纪K:135Ma至65Ma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侧的岩浆活动减弱,空间分布东移。

中晚K出现了松辽华北江汉等重要含油气盆地;西侧的大型盆地萎缩,川滇地区最为明显。

侏罗纪J:205Ma至105Ma T末的印支运动使古特提斯带最终闭合,南方海退和古中国大陆的形成。

东部地区T前的南海北陆结束,东西分异开始。

三叠纪T:250Ma至205Ma海西阶段以后华北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形成统一的北方大陆。

早中T以秦岭昆仑为界的南海北陆的构造古地理格局依然醒目,拉丁期后东部开始东西分异。

T末大规模陆壳增生古中国大陆雏形形成。

与J明显不整合。

晚古生代地史特征加里东运动之后的阶段。

晚S至早D裸蕨类半陆生植物,晚D乔木型陆生植物;C晚期植物界维度分异;晚P裸子植物兴起。

陆生脊椎动物的鱼类两栖类大发展:D鱼类繁盛,晚期向两栖类发展;CP两栖类空前大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腕足类的石燕贝类、长身贝类三带型四射珊瑚、蜓类、棱角菊石繁盛为特征二叠纪P:(285至250Ma)华南板块二叠纪遭受了最大规模的海侵,与华北柴达木板块形成了鲜明的南海北陆的差异。

华北板块北缘赤峰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特征

华北板块北缘赤峰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特征
下:
1 . 1石炭 系 ( C)
以海 陆交互 相沉 积为 主 ,在华北 板块 大 范 围 发育 ;研究 区石 炭 系分为 本溪组 和 太原组 。 本 溪组 ( C ・ 。 ) 为华 北克 拉通 上古 生界 的底 部 , 主要 为黑 色页岩 、灰 色铝 土页 岩 ,夹灰 白色 薄层
) 释 霍次 克 缱台 带 , 得 尔 布干 构 造带 贺根 山缱 台带 - 4 西 拉 木怆 河缝 台 撼 江一 八 里罕 断 裂带
牡丹江断 裂带 伊通 一 依 兰走滑酥 裂带姻敦一 密走滑 断裂带 同江 一 月季 山缱台带 l m 镭霍特一 阿林构遗 带 细粒石英砂岩及煤层 ,局部夹砾岩扁豆体 ,具底 砾岩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 ,与下伏奥陶 图 l研究 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图 ( 据吉林大学 . 2 0 1 3) 系马家 沟组平 行不 整合 接触 ,厚 度约 2 . 7 ~ 2 3 . 5 m。 太原组 ( c 。 ) ,砂岩与页岩互层 ,夹泥灰岩和煤层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或 平行不整合 ,厚度约 2 5 . 3 ~ 2 2 3 m。
下 石盒子 组 ( P 一 )主要 岩性 为灰色 砂岩 与 黄绿 、黄 、紫色等 杂色 页岩 、粉砂 岩互 层 ,含
. 一一& 一 .
2 0 1 6年 l 2月第 3 6卷第 4期
四川地 质 学报
V o 1 . 3 6 N o . 4 D e e . . ,2 0 1 6
华北板 块北缘赤峰地 区晚古生代地 层特 征
徐 文 ‘ ,程 建 ,刘福春 。 ,段铁军
( 1 . 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 司勘探 开发研 究院, 长春 1 3 0 0 6 2 ; 2 .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 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 究所 ,江苏 无锡 2 1 4 1 2 6)

晚古生代地史特征总结

晚古生代地史特征总结

晚古生代地史特征总结刘星星012112班20111000734一、华北板块1. 地层发育:泥盆纪:华北板块内部至今尚未发现泥盆系的记录,推论泥盆纪时仍处于剥蚀古陆状态。

石炭纪:华北板块内部石炭系主要发育上石炭统,山西太原剖面为标准剖面,自上而下分为本溪组和太原组两个。

本溪组下部由于铁铝物质富集,形成著名的“山西式铁矿”和“铝土矿层”。

太原组包括三个旋回。

二叠纪:华北板块主体自二叠纪起已基本脱离海洋环境,仅局部地区遭受短期海侵影响,因此二叠系以陆相沉积为主。

山西太原剖面为标准剖面,该剖面下二叠统包括太原组中上部,中二叠统包括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二叠统包括上盒子组和石千峰组。

2. 古生物化石:泥盆纪:内部无地层记录,故无化石。

石炭纪:本溪组含有丰富的筳类化石,上部多纺锤筳和小纺锤筳,下部多始史塔夫。

太原组海相化石丰富。

二叠纪:石盒子群富含舌形贝、硅质海绵等海相化石。

3.沉积相类型:泥盆纪:无沉积相类型。

石炭纪:太原组分三个沉积旋回,每段底部均为粗碎屑沉积开始,为平原河流和三角洲相结合;中部变细,出现页岩及煤层;上部为灰岩,含海相底栖生物,旋回现象十分清楚,反映陆相和海相交替出现的环境。

本溪组变化则有明显规律,辽宁太子河流域本溪一带,本溪组岩层厚达160~300m,含海相灰岩多达5~6层,煤层可采。

河北唐山厚约80m,只含海相灰岩3层,煤层2层。

至山东中、西部厚约40~65m,不含可采煤层。

至山西太原,厚度减至50m一下,仅含海相灰岩一层,也不含重要煤层。

二叠纪:下二叠统主要岩性为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泥质岩及煤层,下部夹含筳灰岩。

中二叠统山西组反映海退背景下的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环境和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石盒子组反映潮湿气候减弱和氧化环境增强,到下二叠统的石千峰组,夹石膏的红色地层已经代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内陆河湖沉积。

4. 沉积厚度:泥盆纪:无地层记录。

石炭纪:上统仅百余米,下统330~500m。

二叠纪:仅知太原组中上部及山西组厚度为200m,其余不详。

晚古生代中国大陆地史特征总结

晚古生代中国大陆地史特征总结

中国晚古生代地史特征总结1、华南板块泥盆纪初期华南板块只有钦-防地区有海槽沉积和滇东一带存在陆相沉积。

自早泥盆晚期华南板块总体可分为南华海、中扬子和下扬子3个沉积区。

南华海区泥盆纪地层可分为象州型和南丹型。

桂中地区的“象州型”地层以台地碳酸盐为主,沉积厚度大,生物丰度高,分异性强,生物量巨大,有腕足、珊瑚、层孔虫等;滇黔桂地区的“南丹型”是一套含浮游、游泳生物的深水缺氧的微型裂陷槽沉积。

中扬子地区川鄂浅海区中、晚泥盆世以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

下扬子区上泥盆世为潮湿条件下近海河湖盆地沉积,中、晚泥盆世以近海河湖相沉积为主,中夹海相层。

石炭纪华南板块发育完整。

早石炭世早期南华海为典型的陆表海,以碳酸盐沉积类型为主,珊瑚、腕足有孔虫等底栖生物化石发育。

但从黔西南和桂西北向东至赣东和闽浙一带逐渐由深水海槽沉积过渡为陆相沉积。

下扬子地区数米厚的灰岩。

早石炭世晚期华南海内主要为碳酸盐沉积,生物以长身贝和菊石为主。

下扬子地区下部为滨浅海砂岩,中部为灰岩,上部为白云岩。

晚石炭世浙西、闽西和下扬子地区为碳酸盐沉积湘粤桂和下扬子区为灰岩沉积。

早、中二叠世上扬子地区普遍为滨海诏湖相陆源碎屑沉积。

湘中、下扬子地区为硅质、泥质沉积,富含浮游菊石及放射虫。

晚二叠世华南板块呈东西两侧古陆边缘粒度较粗,陆相和近海沼泽相发育,中部以碳酸盐为主对称格局,是一种双向陆源局限陆表海类型。

泥盆纪初期,除钦-防和滇东一带外华南板块均为陆地。

从早泥盆世开始,华南自西南向东北发生海侵。

中扬子区海侵始于中泥盆世,下扬子区海侵始于晚泥盆世,泥盆纪华南海区总体以海侵超覆为特征。

其间伴有多次海平面升降旋回。

2、华北板块泥盆纪华北板块内部仍处于剥蚀古陆状态,未发现沉积记录,一直持续到石炭纪。

但在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山前和山间有粗碎屑磨拉石沉积,北侧甘肃走廊下、中泥盆为紫红砂砾岩,上统为紫红砂砾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含植物化石。

柴达木北缘为紫红砂砾岩和砂砾岩,早期伴有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摘要:依据地层建造类型、生物区系特征、各块体构造及边界构造特征、构造活动演化特点,采用板块构造学术观点,对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划分。

划分为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四个一级构造单元。

华北地块、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哈萨克斯坦东南陆缘增生带、塔里木东部陆缘增生带、西伯利亚东南陆缘增生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并进一步划分了火山型和非火山型被动陆缘等九个三级构造单元。

对各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边界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几个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建造类型生物特征构造演化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

有不少学者进行全国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时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做过初步划分,如(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等.1977.)进行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的研究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及额尔古纳地槽褶皱系两个大的构造单元;(李春昱.1981.)对中国板块构造轮廓研究和划分中,将内蒙古划为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划分为华北地台、内蒙古中部地槽、兴安地槽、天山地槽。

后来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又有不同的认识和划分,(邵积东.1998)划分为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潘桂棠,肖庆辉,陆松年,邓晋福等.2009)将内蒙古也划为塔里木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

(任纪舜,王作勋,陈炳蔚等.1993)在《中国大陆构造研究新进展》中,曾经提出古亚洲洋中可能存在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哈萨克斯坦―准葛尔古陆块。

通过对1:20万区调资料,特别是近年完成的1:5万和1:25万区调成果资料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详细研究,认为北山北带的地层建造、古生物区系特征明显不同于北山南带,应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块体,提出北山北带属哈萨克斯坦(准葛尔)板块的新认识。

并对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根据1:20万区调资料和近年完成的1:5万区调、1:25万区调最新成果以及一些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1)、《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内蒙古地质矿产局,1996)。

中国晚古生代古地理古环境特征

中国晚古生代古地理古环境特征

中国晚古生代古地理古环境特征晚古生代时限距今410—250Ma,延续时间160 Ma。

包括泥盆纪(410--354)、石炭纪(354--295)和二叠纪(295-250)。

晚古生代是一个地史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有机界和无机界均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有机界海生无脊椎动物发生了重要变革,陆生植物开始大量繁盛,脊椎动物爬行类开始征服大陆,形成一派生机盎然的局面。

泥盆纪是鱼类的全盛时代,又被称为“鱼类时代”。

早泥盆世鱼类以无颌类为主,属于低等鱼类,中、晚泥盆世以盾皮鱼类为主,晚泥盆世生物征服大陆,鱼类向两栖类转化。

两栖类在石炭纪得到蓬勃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石炭纪晚期原始爬行类出现。

早泥盆世晚期至中泥盆世卡是出现根茎叶分化明显的原始松类,晚泥盆世裸蕨类灭绝,乔木状植物占优势,并出现小规模森林,石炭纪陆生植物进一步繁荣,晚石炭世是全球重要的聚煤期。

无机界,在中国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形成华南板块,全球范围内形成联合古大陆。

泥盆纪处于加里东向海西—印支转折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地区处于伸展的构造体制。

加里东运动之后,扬子上升为陆,因此,在泥盆纪初期,除东南钦—防地区残留海槽和滇东一带见到陆相泥盆系与志留系连续沉积外,华南其他地区均为遭受剥蚀的古陆或山地。

早泥盆世主要限于滇黔桂海,以碎屑岩及泥灰质沉积为主;晚期开始出现南丹型和象州型岩相分异。

中晚泥盆世由于地势平缓,海侵范围扩大,岩相分异加剧。

滇黔桂地区以南丹型和象州型为主,湘粤地区为超覆区,上统上部锡矿山组下部为灰岩、泥灰岩及泥质岩为主,含著名的“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锡矿山上部以砂岩、粉砂岩为主,反映泥盆纪末期形成的海退沉积。

湘赣交界、鄂西以海陆交互碎屑岩沉积为主,内夹灰岩、泥质灰岩和泥灰岩。

闽中为山前断陷盆地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积,下扬子地区:五通组以近海河湖相沉积为主,夹海相层(小腕足化石)代表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近海河湖盆地沉积。

华北板块为发现泥盆系沉积,因此可推断华北板块在泥盆系处于剥蚀古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 【 】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 0 9 9 5 . 2 0 1 6 . 0 4 . 0 0 4
华北地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 。与世界其他典型克拉通( 如非洲 、西伯利亚等) 不 同,华北 克拉 通在 中新 生代 期 间经历 了强 烈 的岩石 圈减 薄 、 岩浆 活动 及成 矿作 用 ” ’ ,已成为 国 内外 近期 关注 的热 点之一 I 6 - 1 4 1 0华北地块北缘毗邻中亚造 山带( 或称北亚造 山区) 东段( 兴蒙造山带) 是全球最主要 的显生宙增

佳蒙 地层 大区
兴 安 地 层 区
额 尔 古纳
Tl f
l 0 +0 d 2 " ^ ±0 ’
。 … f ‘
兴 安
卺挖 组 棒 靖组 、
. 一 .一 .
下伏太原组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 厚度约为 1 6 1 . 8~3 1 9 . 7 m, 典 型地 层剖 面可 见于本 溪 山城 子 剖面 。
生 型造 山带之 一 ,在古生 代 ~早 中生 代期 间经 历 了复杂 的构造 演 化历史 [ 1 5 - 2 1 1 。
关 于华北地块北缘的构造背景及其与兴蒙造山带及古亚洲洋构造演化 的关系一直存在有较大争议 由于华北板块北缘濒临古亚洲洋消减灭亡后形成的西拉木伦缝合带 ,前人研究称华北板块北缘 的 构造 变形 特征 、沉 积特征 及 岩相古 地理 均受 西拉 木伦缝 合 带 的影响 较大 。且 西拉木 伦缝 合带 的南 缘( 华北 板块 北缘 ) 和其北 缘 ( 即佳 蒙 地块南 缘 ) 在构 造 、沉积 等各 方面 均有 重要 差别 。
华北板块北缘赤峰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特征
1 . 2 二叠 系 ( P)
陆相或 近海 相沉 积 ,主要 以砂 岩和泥 岩 为主 。研究 区 内二叠 系分 为 山西 组 、下 石 盒子组 、上石 盒子 P ・ )主要 岩性 为灰 色石 英砂 岩或 长石 石英砂 岩 与页岩互 层 , 夹有 黑色 炭质 页岩 、 煤 层 和铝土 页岩 ,为一 套河 湖相 沉积 ,地 层与
) 释 霍次 克 缱台 带 , 得 尔 布干 构 造带 贺根 山缱 台带 - 4 西 拉 木怆 河缝 台 撼 江一 八 里罕 断 裂带
牡丹江断 裂带 伊通 一 依 兰走滑酥 裂带姻敦一 密走滑 断裂带 同江 一 月季 山缱台带 l m 镭霍特一 阿林构遗 带 细粒石英砂岩及煤层 ,局部夹砾岩扁豆体 ,具底 砾岩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沉积 ,与下伏奥陶 图 l研究 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图 ( 据吉林大学 . 2 0 1 3) 系马家 沟组平 行不 整合 接触 ,厚 度约 2 . 7 ~ 2 3 . 5 m。 太原组 ( c 。 ) ,砂岩与页岩互层 ,夹泥灰岩和煤层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或 平行不整合 ,厚度约 2 5 . 3 ~ 2 2 3 m。
下:
1 . 1石炭 系 ( C)
以海 陆交互 相沉 积为 主 ,在华北 板块 大 范 围 发育 ;研究 区石 炭 系分为 本溪组 和 太原组 。 本 溪组 ( C ・ 。 ) 为华 北克 拉通 上古 生界 的底 部 , 主要 为黑 色页岩 、灰 色铝 土页 岩 ,夹灰 白色 薄层
下 石盒子 组 ( P 一 )主要 岩性 为灰色 砂岩 与 黄绿 、黄 、紫色等 杂色 页岩 、粉砂 岩互 层 ,含
. 一一& 一 .
2 0 1 6年 l 2月第 3 6卷第 4期
四川地 质 学报
V o 1 . 3 6 N o . 4 D e e . . ,2 0 1 6
华北板 块北缘赤峰地 区晚古生代地 层特 征
徐 文 ‘ ,程 建 ,刘福春 。 ,段铁军
( 1 . 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 司勘探 开发研 究院, 长春 1 3 0 0 6 2 ; 2 .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 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 究所 ,江苏 无锡 2 1 4 1 2 6)
摘 要 :华北板块北缘晚古 生代地层发育特征 明显不 同于华北板块本部 。华北板块 北缘发育的晚 古生代地层 总体上表现 为海相 、 海陆过渡相、陆相的 完整沉积序列 ; 华北板块本部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 厚度较薄的稳定沉积序列。通过采集华北板 块北缘石炭 系朝吐沟组 、二叠 系清风 山组 火山岩锆 石 u— P b测年 , 前者为 3 4 8 . 2 ±1 . 9 Ma ,为下石炭统 ;后者为 2 5 5 . 5 ±2 . 5 Ma ,为上二 叠统 ,两者锆石均具有岩浆成 因。锆石测年 确定 了华北板块北缘 晚古生代 地层的地 质年龄 ,为该地 区地层的鉴定提 供 了可靠的依 据。 关 键 词 :地 层 ;晚 古 生 代 ;锆 石 u— P b测 年 ;华 北 板 块 中图分类号 :P 5 3 4 .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
[ 2 2 - 2 5 1

1 华北板 内地 层发育特征
华北 板块 主体 晚古生 代普 遍缺 失泥 盆 系 ,沉 积 、构造 稳定 ,平 面上相 变较 小 ,沉积 厚度 普遍 较 薄 。其 下部石 炭 系以平 行不 整合 的接 触形 式上 覆于 奥陶 系马 家沟组 灰岩 之上 。地 层时 代顺 序如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0 4 - 0 2
基 金项 目:全 国油 气资源 战略选 区调 查 与评 价专 项一 《 松 辽盆地 南部 上古 生 界石 油地 质特征 与 战略选 区》( 2 0 0 9 G Y X Q I 2 - 0 6)资助
作 者简 介 :徐文 ( 1 9 8 3 一) ,男 ,湖北 枝 江人 。硕 士,工 程 师,主 要从 事 石油地 质勘 探 国家专 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