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090316.ppt]

合集下载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分解共66页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分解共66页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分解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抗干扰技术》幻灯片

《抗干扰技术》幻灯片

3.1.3 共模干扰
共模干扰:共模干扰是系统2个输入端上共有的干扰电压。 也称对地干扰、共态干扰。
原因:被测信号的接地点和计算机输入信号的参考接地点, 存在一定的电位差。
A
信号 接收
Us
B端
Ucm
共模干扰示意图
UA=Us+Ucm
UB=Ucm
图9.3 串模干扰与共模干扰波形 (a) 直流信号; (b) 串模干扰; (c) 共模干扰; (d) 串模干扰与共模干扰共同作用
包括:硬件的可靠性、软件的可靠性。影响系统硬件可靠 性的主要因素就是干扰。
3.1 干扰源及干扰分类
3.1.1 干扰源
干扰源:干扰的来源或造成干扰的原因。 分类: 按干扰源来分,有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1.内部干扰
由系统构造、制造工艺、安装等内在原因引起的干扰。 主要原因: (1).元器件噪声; (2).分布电容、电感引起的电磁感应; (3).长线传输中波的反射; (4).多点接地引起的电位差; (5).电源系统引入的干扰。
2.使用双积分式A/D转换器 克服工频干扰以及对称干扰的影响。
使用高质量元器件、优化设计线路板等
3.2.1 串模干扰的抑制
1.滤波技术 滤波是抗串模干扰的通常做法,在有效信号和干扰
信号特性显著不同时,则滤波效果十分有效。 滤波器的形式: - 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 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 模拟滤波器又分: - 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滤波+放大)
干扰的危害:干扰对电路的影响, 轻则降低信号的质量, 影响
系统的稳定性; 重则破坏电路的正常功能, 造 成
逻辑关系混乱, 控制失灵。
研究的内容:干扰源、干扰类型、干扰传播途径、 抗干扰措施。

第5章电磁干扰的抑制(接地)

第5章电磁干扰的抑制(接地)

CLC(dB) 20log U N / UG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如图,某电路,为一低电平视频电路,在从音频到高 频下,实现了低频单点、高频多点,避免了低频地电流回 路的形成。
音频端 高频端
N1
N2
大地或车辆的接地面
注意: 避免电容与引线电感发生谐振。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低频多点、高频单点混合接地
N1
N2
N3
高频单点、低频多点混合接地
• 当1MHz f 10MHz 时,若 l / 20 ,则采用多点接地;
若 l / 20 ,则采用多点接地。 • 如果电路对电压降很敏感,则接地线长度应比 / 20 更小; 若电路只是一般敏感,则接地线可大于 / 20 。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3. 混合接地 按照电路各自的特点,对不同的电路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 (1)不同接地系统的特点 • 第一类接地系统: 敏感信号和小信号接地系 • 第二类接地系统: 非敏感信号或大信号接 地系统,包括高平电路、末 级放大器电路以及大功率电 路。 特点: 必须将其与小信号接地
N3 R3
I3
R3
I3 C
I1
A
I2 B
R1
C
接地点靠近最低电平电路
接地点靠近最高电平电路
U AL ( I1 I 2 I3 ) R1
U AL U AH
U AH I1R2 ( I1 I 2 ) R3 ( I1 I 2 I3 ) R1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 2 ) 放大器不接地,信号源接地
结论:方式A最好
US

最新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措施讲课讲稿精品课件

最新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措施讲课讲稿精品课件
传播途径
电磁干扰可以通过空间辐射、导线传导、耦合感应等方式传播。空间辐射是指干 扰信号通过空气空间传播到被干扰设备;导线传导是指干扰信号通过线路传导至 被干扰设备;耦合感应是指干扰信号通过耦合路径感应到被干扰设备。
电磁干扰的分类与标准
电磁干扰分类
电磁干扰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干扰源、干扰对象、干扰途径等。按照干扰源分类,可分为自然 干扰和人为干扰;按照干扰对象分类,可分为无线电干扰和有线电干扰;按照干扰途径分类,可分为传导干扰和 辐射干扰。
开关操作时产生的电弧是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弧在迅速熄灭和再点燃的过程中 ,会迅速变化的高温、高压、强磁场和极快的电流,从而产生瞬态电磁场,并向外辐射电磁 波。
开关操作时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宽,从几百赫兹到几十兆赫兹,其中高频部分会对无 线电通信和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雷电干扰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在雷电过程中,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 和电流。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设备布局与布线
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和走线,避 免线路交叉和相互干扰。
接地与屏蔽
设备接地良好,能够有效地将干 扰引入大地,同时利用屏蔽体减
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滤波与去耦
在电源线和信号线上加装滤波器 ,去除电磁干扰,同时对电源进 行去耦处理,减少电源噪声对设
备的影响。
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管理
设备认证与管理
对电力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认证,确保其符合相 关标准和规范。
敏感设备的保护
对电力系统的敏感设备进行电磁屏蔽、滤波等保 护措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监管与维护
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管和维护,发现并解决电磁 兼容性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抑制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抑制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3. 强电地线与信号地线分开设置
所谓强电地线,主要是指电源地线、 大功率负载地线等,它们上边流过的电 流大,在地线电阻上会产生毫伏或伏级 电压降。若这种地线与信号地线共用, 就会产生很强的干扰。因此,信号地线 与强电地线分别设置。
3.模拟信号地线与数字信号地线分 开设置
数字信号一般比较强,而且是交 变的脉冲,流过它的地线电流也是脉 冲。 模拟信号比较弱。 如果两种信号共用一条地线,数 字信号就会通过地线电阻对模拟信号 构成干扰,故这两种地线应分开设置。
5.4.3 对称电路
对称电路又称平衡电路。它是指双线电 路中的两根导线与连接到这两根导线的 所有电路,对地或对其它导线的结构对 称,且对应的阻抗相等,使负载上的噪声 电压互相抵消.
5.4.4,两 电路之间电的 联系被切断, 以磁的形式传 递信号,从而 抑制了Vcm的 影响。
4. 接地方法
(1)埋没铜板:把面积约为1m2、厚为l一2mm 的铜板埋在地下1米深处作为接地电极,用导线引出 地面。在铜板周围放上木碳,使它有充分的吸水量, 以减小接地电阻。 (2)接地棒:通常用长30一40cm的一头尖的金 属棒,将其数根并排埋在地下,其方法同于埋铜板。 这种方法,作为临时地线是根方便的。 (3)网状(辐射状)地线:将许多根直径为2mm 的裸铜线,埋在挖掘成网状沟道中,并把每根线的 一端集束在一起(要焊接)作为接地电极。地沟深为lm 以上。对于要求较高的机房,可采用这种方法。
2. 地线的种类(续3)
(3)信号源地线。传感器可看作测量 装置的信号源。 通常传感器装设在生产现场,而显 示、记录等测量装置则安装在离现场有 一定距离的控制室内,在接地要求上二 者不同、有差别。
信号源地线是传感器本身的零信号 电位基准公共线。

抑制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抑制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失效或损坏:强烈的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电子设备失效甚至 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安全隐患:在某些关键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 电磁干扰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身安全;
电磁兼容性问题: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 兼容性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抑制电磁干扰对于保障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具有重要意义。
滤波技术
被动滤波
利用电路元件(如电感、电容等)构成滤波网络,将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滤除 。被动滤波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滤波效果受限于元件参数和电路 设计。
主动滤波
通过检测干扰信号,并产生与之相等且相位相反的补偿信号,从而将干扰信号 抵消。主动滤波具有更高的滤波性能,但成本较高且设计复杂。
接地技术
安全接地
将电路和设备的外壳与大地相连,以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安全接地可以降低因 漏电、静电等引起的安全隐患。
信号接地
为电路中的信号提供稳定的参考电位,减小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合理的信号接地设计能够 提高电路的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
功率接地
将大功率电路和设备的电流通过接地线导入大地,以减小电流对其他电路和设备的干扰。 功率接地需要考虑接地线的阻抗、热容量等因素,确保接地系统在大电流作用下保持稳定 。
阻抗匹配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合理 设计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可以减少信号的反射和折 射,从而降低传导干扰。
辐射干扰的抑制
屏蔽措施
对于产生辐射干扰的元器 件或模块,可以采用金属 屏蔽罩等屏蔽措施,有效 抑制辐射干扰的扩散。
布局优化
在电路板布局设计中,合 理布置元器件,减少信号 线长度和交叉,可以降低 辐射干扰的产生和传播。
隔离外部电磁干扰。
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PPT课件

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PPT课件
第五章变电所的抗干扰措施
1.电磁场的屏蔽机理 2.继电保护室及控制室的屏蔽 3.网控室及变电所构建等电位面 4.开关场到控制回路使用屏蔽电缆 5.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并辅以并联导线 6.互感器接地
1
1.电场屏蔽机理
A
C1
B
UA
C2
UB
C1 C1 C2
UA
电场感应示意图
C‘1
C3 UA
B C4
C2
U'B
C'1
C'1 C2
C4
UA
金属板对电场屏蔽作用示意图
2
静电场屏蔽机理
3
电屏蔽效果应注意
4
磁场屏蔽机理
H0 H1
5
磁屏蔽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6
电磁场屏蔽
7
电磁波的衰减有三种不同机理
8
消除接缝并接地完成电场屏蔽
* *
*
*
* *
*
9
柜式结构屏对电磁感应屏蔽作用
涡流电流
涡流磁通
线圈
欲外泄磁通
机壳及保护屏框的屏蔽至关重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且自动装置反事
故措施要点》6.10规定集成电路及微机保护屏宜采用柜式结构,6.2规定保护
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10
2.继电保护室及控制室的屏蔽
11
继电保护室或控制室的屏蔽
12
装在中压开关柜上的微机保护装置
中压断路器操作时产生电磁干扰,对极为邻近操作断路器的微机 保护装置将带来严重的影响。装在中压开关柜上的微机保护装置,应 当有不小于60db的屏蔽能力。
6.1.1在主控室、保护室柜屏下层的电缆室内,按柜屏布置的方向敷设100 mm2 的专用铜排(缆),将该专用铜排(缆)首末端连接,形成保护室内的等 电位接地网。保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用至少4根以上、截面不小于 50mm2的铜排(缆)与厂、站的主接地网在电缆竖井处可靠连接。

电磁干扰与防制措施.ppt

电磁干扰与防制措施.ppt
12
以輻射方式的電磁波也可分為高阻抗的電場干擾源和低阻抗的磁場干擾源。 電磁干擾對受擾裝置所造成的影響程度是須視干擾源的強度、傳播媒介、距離、耦100 合路 徑和受干擾裝置對電磁干擾的忍受能力而定。 電磁干擾源與受擾裝置之間的耦合路徑是多變且複雜的,但可以簡化成三種基本元件 : 天 線、機殼、接線,彼此之間又可以有九種交叉組合。
反射干擾
信號本身的反射波導 致之干擾
延遲信號干擾:空間或傳送線之反射 波形成之干擾。
不匹配干擾:傳送線路上之阻抗不匹 配產生之雜訊。
電漿
放電電漿內之離子或 電子的固有震盪
核爆雜訊、太陽雜訊等。
優質.創新.誠信.感恩
電磁干擾(EMI)防制措施
4.EMI預防之方法
電纜線EMI防制工作重點
A.濾波器 – 濾除AC/DC線上高頻雜訊。
大部分的『電磁相容』國際軍規標準,都是源自於美國國防部的法規而來,其中最主要的
文件是 MIL-461 和 462B。
優質.創新.誠信.感恩
電磁干擾(EMI)特性說明
2.電磁干擾(EMI)的基本觀念
電磁干擾會發生作用,有三個「要素」必須同時存在,這包括一個電磁的輻射源或是傳導 源 ,和一個傳輸媒介 ,以及一個或以上的受干擾電子裝置。 EMI的傳輸媒介有兩種,一種為以電流的型式經由電源線和 I/O 排線或者電纜傳導出去,另 一種是已輻射電磁波的形式經由空氣輻射出去。 以傳導方式的電流又可分為共模傳導電流(common mode conducted current)和差模傳導電 流(differential mode conducted current)兩種。
良好的隔離效果等,價格會隨要求的穩定度而定.
12
目前使用自製的連接器

电磁干扰及抑制技术

电磁干扰及抑制技术

电磁干扰及常用的抑制技术摘要:各种干扰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和装置出现瞬时故障的主要原因。

电磁兼容性设计是目前电子设备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它的核心是抑制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的抑制要从干扰源、传播途径、接收器三个方面着手,切断干扰耦合的途径,干扰的影响也将被消除。

常用的方法有滤波、降低或消除公共阻抗、屏蔽、隔离等。

关键词:电磁干扰干扰抑制屏蔽接地1.电磁干扰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是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与有用信号无关的、并且对系统性能或信号传输有害的电气变化现象。

构成电磁干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存在干扰源;②有相应的传输介质;③有敏感的接收元件。

只要除去其中一个条件,电磁干扰就可消除,这就是电磁抑制技术的基本出发点。

1.1 电磁干扰的分类常见的各种电磁干扰根据干扰的现象和信号特征不同有以下分类方法。

1、按其来源分类(1) 自然干扰。

自然干扰是指由于大自然现象所造成的各种电磁噪声。

(2) 人为干扰。

由于电子设备和其他人工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

2、按干扰功能分类(1) 有意干扰。

有意干扰是指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制造的电磁干扰信号。

这是当前电子战的重要手段。

(2) 无意干扰。

无意干扰是指人在无意之中所造成的干扰,如工业用电、高频及微波设备等引起的干扰等。

3、按干扰出现的规律分类(1) 固定干扰。

多为邻近电气设备固定运行时发出的干扰。

(2) 半固定干扰。

偶尔使用的设备(如行车、电钻等)引起的干扰。

(3) 随机干扰。

无法预计的偶发性干扰。

4、按耦合方式分类(1) 传导耦合干扰。

传导耦合是指电磁噪声的能量在电路中以电压或电流的形式,通过金属导线或其他元件(如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等)耦合到被干扰设备(电路)。

(2) 辐射耦合干扰。

电磁辐射耦合是指电磁噪声的能量以电磁场能量的形式,通过空间辐射传播,耦合到被干扰设备(或电路)。

1.2 电磁噪声耦合途径干扰源对电子设备的干扰是通过一定耦合形式进行的,无论是内部干扰或外部干扰,都是通过“路”(传输线路或电路)或“场”(静电场或交变电磁场)耦合到被干扰设备中的。

电磁屏蔽原理PPT课件

电磁屏蔽原理PPT课件

l Rm S
<11>
通常,由于铁磁材料的磁导率比空气的磁导率大得多,所以铁磁材料 的磁阻很小。将铁磁材料置于磁场中时,磁通将主要通过铁磁材料, 通过外部的磁通相对较小,从而起到磁场屏蔽的作用。
低频磁场的屏蔽原理:利用铁磁材料的高磁导率对骚扰磁场进行分路。
<12>
对于低频磁场屏蔽主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 所用铁磁材料的磁导率越高、受磁面积越
5.1 电磁屏蔽原理
<1>
屏蔽(Shielding)就是用由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金属屏蔽体将 电磁骚扰源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骚扰源从屏蔽体的一面耦合 或辐射到另一面时受到抑制或衰减。
屏蔽的目的是采用屏蔽体包围电磁骚扰源,以抑制电磁骚扰源对 其周围空间存在的接收器的干扰,或采用屏蔽体包围接收器,以 保护、避免骚扰源对其进行干扰。
• 导体内电场为零。 • 表面电场与导体表面垂直。 • 整个导体等位。 • 电荷分布于导体表面。
<5>
基于前面静电性质,可用空腔结构来进行屏蔽。
•对于外部电场影响:当屏蔽体 完全封闭时,无论空腔屏蔽体 是否接地,屏蔽体内部的外电 场均为零。
•对于内部电场影响:将空腔屏 蔽体接地,使空腔屏蔽体外电 荷通过导线进入接地面,消除 屏蔽体外部电场。
大,则磁阻越小,磁屏蔽效果越好。
• 缝隙切割磁力线会增大磁阻,则用铁磁材 料作的屏蔽罩,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不应开 口或有缝隙。
• 高频时铁磁材料的磁损耗(包括:磁滞和 涡流损耗)较大,导磁率降低,则不能用 于相应屏蔽。
对于外 部磁场 影响
对于内 部磁场 影响
<13>
高频磁场屏蔽
对于高频磁场屏蔽需要采用低电阻率 的良导体(如:铜、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 使整个系统有一个公共的零电位基准面,并给高频 使整个系统有一个公共的零电位基准面, 干扰电压提供低阻抗通路, 干扰电压提供低阻抗通路,以达到系统稳定工作的 目的。 目的。 • 为系统的屏蔽接地,取得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为系统的屏蔽接地,取得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达到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 达到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信号接地方式的种类 信号接地方式
单点接地
多点接地
混合接地
悬浮接地
串联单点接地
并联单点接地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单点接地(低频) 单点接地(低频) (1) 串联单点接地 N1 I1 R1 A R2 N2 I2 B R3 N3 I3 C
U A = ( I 1 + I 2 + I 3 ) R1 U B = U A + ( I 2 + I 3 ) R 2 U = U + I R B 3 3 C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 接地点的选择 N1 I1 R1 A R2 N2 I2 B R3 N3 I3 C N1 I1 A R2 N2 I2 B R3 N3 I3 C R1
接地点靠近最低电平电路
接地点靠近最高电平电路
U AL = ( I1 + I 2 + I3 ) R1
U AL < U AH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几点说明: 几点说明: 理想接地面处处零电位,零阻抗。实际上即便是超导, ① 理想接地面处处零电位,零阻抗。实际上即便是超导,表面 两点之间也存在电抗效应,实际只是近似而已。 两点之间也存在电抗效应,实际只是近似而已。 接地面应采用低阻抗材料(如铜)制成,并有足够的长度、 接地面应采用低阻抗材料(如铜)制成,并有足够的长度、 宽度和厚度,以保证在所有的频率上都呈现低阻抗。 宽度和厚度,以保证在所有的频率上都呈现低阻抗。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接地的分类 设备安全 安全接地 作 用 分 类 信号接地 接零保护 防雷接地 单点接地 多点接地 混合接地 悬浮接地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5.2 安全接地 设备安全接地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接零保护 动力电气设备(如电动机),除了外壳接地外, 动力电气设备(如电动机),除了外壳接地外, ),除了外壳接地外 还应与电网零线连接,称为接零保护。 还应与电网零线连接,称为接零保护。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5.3 信号接地 信号接地: 信号接地:为信号电流提供流回信号源的低阻抗路径
接地电流流经接地线时,会产主传输线效应和天线效应。 接地电流流经接地线时,会产主传输线效应和天线效应。 当线条长度为1 当线条长度为1/4波长时,可以表现出很高的阻抗,接地 波长时,可以表现出很高的阻抗, 线实际上是开路的,接地线反而成为向外辐射的天线。 线实际上是开路的,接地线反而成为向外辐
在电磁兼容领域, ③ 在电磁兼容领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忽视了导线电感引起的 阻抗,特别是当频率较高时,电感的感抗会远远大于电阻。 阻抗,特别是当频率较高时,电感的感抗会远远大于电阻。
1 1 δ cu,500KHz = = 9.4cm ⇒ R D=0.65 = × = 0.58m 7 2 5.18×10 π (D / 2) l =1m πµσ f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接地” ② “接地”不一定与大地相通,但在某些情况下必须相通。 接地 不一定与大地相通,但在某些情况下必须相通。 • 避免因静电感应,使机壳上积累过多电荷,产生 避免因静电感应,使机壳上积累过多电荷, 高电压,导致设备内部放电造成干扰; 高电压,导致设备内部放电造成干扰; • 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N1 A I1 R1
N2 B I2 R2
N3 C I3 R3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多点接地( 多点接地(高频) 各电路的地电位 N1 A I1 R1 L1 N2 B I2 R2 L2 N3 C I3 R3 L3
U A = I 1 ( R 1 + j ω L 1 ) U B = I 2 ( R 2 + j ω L 2 ) U = I ( R + j ω L ) 3 3 3 C
实践处理: 实践处理 • 具有最低接地电平的电路放在 最靠近接地点的地 方; • 敏感设备放在最靠近接地点的 地方; 地方; • 大功率电路与小功率电路的混 合系统,应避免单点接地。 合系统,应避免单点接地。
优点: 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优点 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 各点的地电位相互影 缺点 响较大, 响较大,最容易引起 干扰。 干扰。
优点: 接地线较短,适用于高频及数字电路。 优点 接地线较短,适用于高频及数字电路。 缺点: 形成各种地回路,可能造成地回路干扰。 缺点 形成各种地回路,可能造成地回路干扰。 说明: 多点接地,应尽可能减少接地线长度,使高频阻抗减 说明 多点接地,应尽可能减少接地线长度, 至最小。一般情况下, 至最小。一般情况下,电子设备往往以镀银版作为接 地子母线,以减少表面阻抗。 地子母线,以减少表面阻抗。
如:用于安装固定设备的接地平面应当有整块铜板或网格 (25cm×25cm)或更密一些的铜栅网组成。对多路发 × )或更密一些的铜栅网组成。 射机装置要求用薄铜板作接地平面。 射机装置要求用薄铜板作接地平面。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接地平面还应对大地呈现很大的电容。在组装时, 接地平面还应对大地呈现很大的电容。在组装时,接地平面 应延伸到所有设备底面的下方, 应延伸到所有设备底面的下方,而且应比设备底面最大尺寸 伸长1.8m或更远。 或更远。 伸长 或更远 如:大功率发射机要求接地平面在径向延伸到最低工作频率 波长的1/4,以便排除地电流。还需设计一条接地母线, 波长的 ,以便排除地电流。还需设计一条接地母线, 以便为设备提供就近接地汇流点,该母线应该每隔 以便为设备提供就近接地汇流点,该母线应该每隔1.8 m或更短的间距与接地平面经铜带熔焊连接在一起。 或更短的间距与接地平面经铜带熔焊连接在一起。 或更短的间距与接地平面经铜带熔焊连接在一起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5.1 接地的概念 5.2 安全接地 5.3 信号接地 5.4 屏蔽体接地 5.5 地回路干扰及其抑制 5.6 搭接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5.1 接地的概念 什么是地?指电路或系统的电位基准面(相对电位零点) 什么是地?指电路或系统的电位基准面(相对电位零点) 接地: 接地:在系统的选定点与某个电位基准面之间建立低阻 的导电通路。 的导电通路。 接地的两种含义: 接地的两种含义: 大地” 以地球电位作为基准, (1) 接“大地”,以地球电位作为基准,并以大地 ) 作为零电位。提供放电通路。 作为零电位。提供放电通路。 (2)系统基准“地” 指电路、设备、或系统与“地 )系统基准“ 指电路、设备、或系统与“ ”所 建立的低阻通路。如设备外壳、金属底座、 建立的低阻通路。如设备外壳、金属底座、屏 低阻通路 蔽罩、粗铜线、铜带等。 蔽罩、粗铜线、铜带等。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小结: • 单点接地适用于低频,多点接地适用于高频; 单点接地适用于低频,多点接地适用于高频; • 当 f < 1M H z 时, 一般采用单点接地; 一般采用单点接地; • 当 f > 10M Hz 时, 一般采用多点接地; 一般采用多点接地; 则采用多点接地。 若 l > λ / 20 ,则采用多点接地。 • 如果电路对电压降很敏感,则接地线长度应比 λ / 20 更小; 如果电路对电压降很敏感, 更小; 若电路只是一般敏感, 若电路只是一般敏感,则接地线可大于 λ / 20 。
1
µ0 µ0 5 LiDC = l ⇒ X L = ωL = 2π × 5×10 × = 157m 8π 8π 2δ µ0 4 × 9.4 LiAC = × l ⇒ X L = ωL = ×157m = 9.07 r 8π 0.65 µ0 µ0 2h 2h w+ t Le = µl0[ln( 2l 1)], − Le = l ( µ 0 l + 0.52l0.2235 + ) l 1 W +t 2 2 Le = π (lnr − 1) + +l0.2235 Leπ = w + t(ln ) 2π r 2π W +t 2 l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 第三类接地系统: 第三类接地系统: 干扰源器件、 干扰源器件、设备的 接地系统。如电动机、 接地系统。如电动机、继 电器、火花塞等。 电器、火花塞等。 特点:干扰频带宽、 特点:干扰频带宽、瞬态电 平高。除屏蔽外, 平高。除屏蔽外,必须与其 它接地分开设置。 它接地分开设置。 注意:工程实践中,模拟地与数字地必须分别设置; 注意:工程实践中,模拟地与数字地必须分别设置; 直流地与交流地必须分别设置。 直流地与交流地必须分别设置。 模拟电路 • 窄带 • 低电平(μV, mV) 低电平( ) 数字电路 • 宽带 • 中电平(V) 中电平( ) 特点: 特点: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 工作的稳定。 工作的稳定。 • 第四类接地系统: 第四类接地系统: 机壳、设备底座、 机壳、设备底座、系统 金属构架等。 金属构架等。
机壳 相线 零线
地线
第5章: 抑制电磁干扰的接地技术
防雷接地:把可能受到雷击的物体和大地连接, 防雷接地:把可能受到雷击的物体和大地连接,以便提供 泄放大电流的通路。 泄放大电流的通路。 避雷针由三部分组成: 避雷针由三部分组成: • 接闪器(指高架避雷塔上的金属棒、金属针,建 接闪器(指高架避雷塔上的金属棒、金属针, 筑物或构筑物上的避雷网、避雷线)、 筑物或构筑物上的避雷网、避雷线)、 • 引下线 • 接地体
λ / 20 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