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和第三章基础知识复习汇总
高中数学(高一至高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第一部分必备知识点第二部分学习难点必修1知识点重难点高考考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1.1.1、集合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2.1、函数的概念1.2.2、函数的表示法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3.2、奇偶性重点:1、集合的交、并、补等运算。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3、函数性质难点:函数的性质1、集合的交、并、补等运算。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函数的概念、三要素及表示方法4、分段函数5、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3、幂函数重点:1、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特殊的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指数、对数的运算难点: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相结合2、指数对数与不等式、导数、三角函数等结合1、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特殊的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指数、对数的运算5、数值大小的比较6、习惯与不等式、导数、三角函数等结合,难度较大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3.2.2、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重点:1、零点的概念2、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难点:1、函数模型2、函数零点与导数,含有字母的参数相结合1、零点的概念2、二分法必修2知识点重难点高考考点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重点: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2、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3、会利用公式求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难点:空间想象能力1、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重点)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重点:1、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2、证明线面垂直3、点到平面的距离难点:1、线面垂直2、点到平面的距离1、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线与面、面与面的平行关系,考查线面位置的关系2、以解答的形式考查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3、证明线面垂直4、点到平面的距离第三章: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直线方程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重点:1、初步建立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观念2、正确将几何条件与代数表示进行转化3、掌握直线方程并会用于定理地研究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和第三章知识点
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材料一、温度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20℃”读作或。
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不能超过温度计的(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和;(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温的。
2、测量范围:;分度值为。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缩口)。
四、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即物质在、、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2、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3、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有关。
五、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
物质熔化时要;凝固时要。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2、固体可分为和。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熔点即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2)继续。
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基础知识总结
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1—3章 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20Hz —20000 Hz ; 超声波:高于2000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次声波:低于2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3、噪声的来源: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dB )。
声音强弱的等级:(1)小于90分贝,保护人的听力; (2)小于70分贝,保证工作和学习; (3)小于50分贝,保证休息和睡眠。
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4、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
利用声纳系统,能够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在捕鱼时,能够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能够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传递能量声波能够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能够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 光现象1、光源: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物体就是光源。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
3、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为:c=3*108m/s,它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的2/3。
4、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5、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6、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生物细胞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生物细胞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具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从母细胞分裂产生。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5.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6.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7.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作肽键。
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的功能有:结构蛋白、催化(酶)、运输(载体)、信息传递(激素)、免疫(抗体)等。
9.核酸是由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连接而成的长链,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分DNA和RNA两种。
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T、G、C。
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U、G、C。
10.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人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11.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新生儿胃容量小(20-50ml),贲门括约肌弱(易吐奶),幽门部急肌肉紧张。胃蛋白酶活力弱,凝乳酶、脂肪酶含量少,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时间为2-3h。
(3)肠及其酶
新生儿小肠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但是肠粘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粘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及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能力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要到第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也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也较少(导致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
四、幼儿的生理特点(略)
1、幼儿期:1-3岁。
2、出牙情况
(1)1岁时: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
(2)1.5岁:出尖牙
(3)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共18-20颗牙,全部20颗乳牙出齐不迟于2.5岁。
(4)2.5岁:乳牙未出齐的,属于异常(如: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
五、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1、学龄前儿童期:3周岁 至 6-7岁入小学前。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第四章 人群营养基础
第一部分: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1、妊娠基础知识
孕妇通过胎盘转运营养供给胎儿,经过大约280天,将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乳母必须分泌乳汁喂养婴儿,并保证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
2、妊娠分期的概念
妊娠粉3期,每3个月为1期。
(4)孕期肾功能的改变(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没有相应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B2、叶酸、烟酸、吡哆醛的代谢产物增加,特别是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餐后15min出现糖尿)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笔记大全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笔记大全消防安全知识内容笔记大全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1. 消防的定义和意义- 消防是指预防和控制火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公共安全活动。
- 消防的意义在于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火灾初期的发现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伤亡。
2. 火灾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火灾的组成:火灾由可燃物质、氧气和一定的能量组成。
- 火灾的基本原理:火灾是燃烧过程中的一种化学反应,由可燃物质、氧气和一定的能量三要素共同作用引起。
3. 火源的分类和火灾的危害- 火源的分类:火源可以分为开放火源和固定火源。
开放火源包括明火和无焰火,固定火源包括火炉、炉灶等。
- 火灾的危害:火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等危害,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爆炸等次生灾害。
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由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的,以保障消防安全为目标的规章制度。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法律法规、消防规章等具体操作步骤,以及责任体系、工作流程等管理要求。
第二章:火灾基本知识与应急措施1. 火灾的分类和特点- 火灾的分类:火灾可以根据燃烧物质的不同分为实物火灾(如森林火灾、建筑火灾等)和当量火灾(如油类火灾、气体火灾等)。
- 火灾的特点:火灾具有燃烧性、热辐射性、烟尘性和毒性等特点。
2. 火灾的发展过程和防范措施- 火灾的发展过程:火灾可以分为起火阶段、火势蔓延阶段和火灾扑灭阶段三个阶段。
- 火灾的防范措施:应建立健全火灾预防和扑救体系,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提高火灾防范意识,加强火灾应急演练等。
3. 灭火器材和使用方法- 常见灭火器材:常见的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水带、消火栓泵等。
-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选择灭火器材、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和安全撤离等。
4. 烟雾逃生与自救逃生- 烟雾逃生:烟雾逃生是指在火灾发生时,根据烟雾的密度、颜色和方向等特点,选择逃生路线,尽快逃出火灾现场。
- 自救逃生:自救逃生是指在火灾发生时,利用手辅助逃生工具或直接跳伞等方式自救。
专升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专升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2、唐朝韩愈的《师说》,较系统地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外教育史上一篇出色的教师专论。
3、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等著作中都有许多丰富的、深刻的教育思想。
4、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一一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是:培根2、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学者是:夸美纽斯3、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的学者是:洛克4、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四、教育学发展中形成的理论派别1、实验教育学2、专升本《教育理论》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4、批判教育学五、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家二、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和继承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活化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教育具有批判和引导文化的作用四、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初二物理所有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 lcm=l0mm1mm=1 000μn lμ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八年级上册二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二三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涉及到了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讲解。
这些知识点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因此需要好好掌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吧!第一节:数的乘法在八年级上册的数学中,我们开始学习了数的乘法。
在乘法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需要我们掌握,比如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
另外,在学习乘法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乘法的运算规律,比如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
第二节:分数分数也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知识点。
在八年级上册的数学中,我们将会学习分数及其四则运算、比较大小等内容。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分数化简、化简分数、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等概念。
第三节:幂在数学中,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八年级上册的数学中,我们将会学习幂及其运算法则,还会学习到零次幂、负次幂、幂的乘方和幂的除方等内容。
第四节:初步代数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们在八年级上册将要学习的一部分内容。
我们需要掌握代数公式的应用、代数式的运算法则、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实数范围和不等式解集等相关概念。
第五节:图形的相似这一部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本节内容中,我们将会了解到两个图形相似的条件、相似形的性质、相似比等概念及其应用。
第六节:解析几何初步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种计算方法,也是八年级上册的数学的内容之一。
我们将会学习到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点的坐标、距离的计算方法、斜率的概念及其应用、两直线的关系等相关概念。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二三章的重点知识内容介绍。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多练习,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才能掌握好这些基础概念,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更好地应用。
电工电子复习知识点总结
电工电子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 电流电流是电子运动形成的,单位是安培。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流动的方向。
2. 电压电压是电流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
电压的方向是电子流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 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的阻力,单位是欧姆。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大,成正比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4. 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阻相加,并联电阻倒数相加再取倒数。
5. 电功率电功率是电路中消耗的能量,单位是瓦特。
电流乘以电压即为电功率。
6. 电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和环路电压定律。
第二章电线制作和连接1. 电线的制作电线可以分为导线和绝缘层,可以采用铜线或铝线作为导线,绝缘层可以采用PVC材料。
2. 电线连接电线连接可以采用螺丝端子连接、焊接连接或压接连接。
3. 电缆电缆由若干根电线和绝缘层构成,可以分为单芯、双芯、多芯等。
4. 插头插座插头插座分为三脚插头插座和两脚插头插座,分为家用插座和工业插座。
第三章电子元件1. 电阻电阻的颜色编码和功率计算。
2. 电容电容的单位是法拉,可以分为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和瓷介电容。
3. 电感电感的单位是亨利,可以分为铁磁电感和非铁磁电感。
4. 二极管二极管有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特性,可以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5. 晶体管晶体管分为NPN型和PNP型,可以分为功率管和小信号管。
6. 可控硅可控硅可以进行触发控制,分为普通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
第四章电路分析1. 直流电路分析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为基尔霍夫定律和节点电流法。
2.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中需要考虑阻抗,采用复数法进行分析。
第五章电路原理1. 电压放大器电压放大器可以采用晶体管或运放进行放大。
2. 电流放大器电流放大器可以采用二极管、管子或晶体管进行放大。
3. 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信号。
4.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可以采用管子、晶体管或集成电路进行放大。
第六章电子工艺学1. 电路板制作电路板制作分为点胶、曝光、蚀刻、热转印、钻孔、脱膜等工艺。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复习初中物理共涉及多个章节,以下是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物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和科学方法-量和单位:国际单位制、国内常用单位及其换算方法第二章:运动和力-运动和静止的判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和力的合成第三章:功、能、压强-功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功率与动力的关系-力和能的转化:势能、动能和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第四章:压力、浮力和密度-观测压力:液体中压强与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浮力:浮力的大小及其相关计算方法-密度:密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水的比密度和相对密度第五章:机械波-波的定义、分类、特征和传播方式-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长的计算-声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声波的频率和振动数、波长、波速和传播距离的关系第六章: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定律:法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光的折射定律:法则、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的关系-全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第七章: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干涉:杨氏干涉实验、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衍射: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和多缝衍射-薄膜的干涉和许可条纹第八章:静电场和电场力-静电荷和电荷守恒定律-电场的定义和性质-电场力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电场线和等势线的性质和绘制方法第九章: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质和截面积的关系-闭合电路、开路和导体的电阻-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欧姆定律:伏安特性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连串和并联电路的电阻和亮度关系第十章:恒定电流和电阻-电阻的代表:恒阻和变阻器-电功率和功率公式-电阻和电功率的应用:电灯、电炉和电热水器以上知识点只是初中物理的部分内容,对于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可以从教材中具体内容入手,理解和掌握各个概念、定律和公式,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练习和实验操作。
初二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和第三章第四章(1,2,节)背诵知识点
2、大小: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观察细菌借助 高倍显微镜 或电镜 。 3.生活:细菌是 单 细胞个体,尽管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 或长链,但是每个细菌都是 独立 生活的。 4.细菌的种类:球菌 、 杆菌 、 螺旋菌 。
5.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1—4)
4 DNA集中的区域
1.尝试与错误属于 学习 行为.
2.与蚯蚓相比, 小鼠的学习能力 强 ,尝试与错误次数 少 .
3.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实验前要使小鼠处
于 饥饿 状态.
1、社会行为的概念: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 分工合作, 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2.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 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中 还能形成 等级 。 3.一群狒狒组成“等级社会”,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 康状况和凶猛程度不同,排成 等级 次序。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的 动作 、_声__音_ 和 气味 等都可 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5.通讯的概念:一个动物群体中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 某种 信息 ,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反应 ,这 种现象叫做通讯。
3、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是③ 肌腹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是 ④肌腱 。肌腱可绕过 关节 连在不同 的骨上。
4、刘春红是奥运会举重冠军,当她抓起杠铃时,她上臂的 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是[①]肱二头肌 ,处于舒张状态的是 [②] 肱三头肌,当她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
一.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看动物的行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先天性行为: 动物_生__来__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三:学习行为: 在遗___传__因__素基础上,通过环__境___因_ 素_的作用,由_生__活__经_ 验和 _学__习__
一到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填空: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时间的国际单位秒。
2、1km=103m=106mm=109µm=1012n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不能斜放;刻度尺的零刻度与被测物体旳一端对齐;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写出数据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5、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a:侧多算少法 b:相互配合法 c:划曲为直法6、减小误差的方法: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c: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7、测量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8、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9、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a:先选参照物 b: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变化。
10、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见的两种方式:a:时间相同比路程 b:路程相同比时间。
在物理学中比较速度12、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3、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4、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我们把它叫声波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5、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6、音调: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频率;每秒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7、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 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
人们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通城为声。
8、响度:声音的强弱,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汇总[详细版]
3
或 1. (3)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的次序无先后之分.如:由1,2,3 组成一个集合,也可以写成1,3,2 组成一 个集合,它们都表示同一个集合. 学习集合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 a 与a 的区别. a 是集合a 的一个元素,而a 是含有一个元素 a 的集合,二 者的关系是 a a. (2)注意 与0 的区别.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而0 是含有元素 0 的集合. (3)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一定不能犯用{实数集}或R来表示实数集 R 这一类错误,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并用逗号隔开表示 集合的方法,如{1,2,3};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属性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有理数},{x x 0}分别表示有理数集和正实数集。
定义 2 子集:对于两个集合 A 与 B,如果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中的元素, 则 A 叫做 B 的子集,记为 A B ,例如 N Z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如果 A 是 B 的子集,B 也是 A 的子集,则称 A 与 B 相等。如果 A 是 B 的子集,而且 B 中存在元素不属 于 A,则 A 叫 B 的真子集。 便于理解: A B 包含两个意思:①A 与 B 相等 、②A 是 B 的真子集 定义 3 交集, A B {x x A且x B}.
定义 4 并集, A B {x x A或x B}.
定义 5 补集,若 A I,则C1 A {x x I,且x A}称为 A 在 I 中的补集。
定义 6 集合{x a x b, x R, a b} 记作开区间 (a,b) ,集合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第三章复习资料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和(或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和(关节)连结而成2、运动的产生过程: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____(红色,主要为)和两端较细的(乳白色,),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____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___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3、运动不仅需要____系统,还要靠_____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___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4、关节的结构图:关节是由____、关节腔、___和关节窝和_____组成。
关节囊主要是结缔组织,包围着整个关节;____内有少量滑液,使关节运动灵活;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____,可减少运动时骨之间的_____和缓冲运动时的撞击。
关节的特性:____和____。
脱臼:关节___从关节__滑脱出来。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保护。
在运动中,骨起____的作用,关节起____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____作用。
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屈肘: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肘: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状态)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物的行为分类: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和。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由动物体的所决定的行为。
如、、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
3、学习行为:是在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的作用,由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
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
4、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学习能力越,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15、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一种____行为。
第二章和第三章_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恒星(包括太阳),极光,萤火虫光,夜明珠;人造光源,如手电筒.灯泡.激光灯。
2、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小孔成像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植物生理学第二、第三章复习题
第二章水分生理第一节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填空1. 植物细胞中自由水与束缚水之间的比率增加时,原生质胶体的粘性,代谢活性,抗逆性。
(二)选择题2.植物的下列器官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A.根尖和茎尖 B.木质部和韧皮部 C.种子 D.叶片(三)名词解释水分生理束缚水自由水(四)问答题1.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形式与植物的代谢、抗逆性有什么关系?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填空1.在标准状况下,纯水的水势为。
加入溶质后其水势,溶液愈浓其水势愈。
2.利用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判断细胞,测定细胞的。
3.由于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叫做溶质势。
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溶质势又可称为。
溶质势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Ψπ=来计算。
4.具有液泡的细胞的水势Ψw=。
干种子细胞的水势Ψw=。
5.干燥种子吸水萌发时靠作用吸水,干木耳吸水靠作用吸水。
形成液泡的细胞主要靠作用吸水。
6.植物细胞处于初始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细胞的水势等于其。
当吸水达到饱和时,细胞的水势等于。
7.设甲乙两个相邻细胞,甲细胞的渗透势为-1.6MPa,压力势为0.9MPa,乙细胞的渗透势为-1.3MPa,压力势为0.9MPa,甲细胞的水势是,乙细胞的水势是,水应从细胞流向细胞。
(二)选择题8.当细胞在0.25mol/L蔗糖溶液中吸水达动态平衡时,将该细胞置纯水中会。
A.吸水 B.不吸水也不失水 C.失水9.当植物细胞溶质势与压力势绝对值相等时,这时细胞在纯水中:。
A.吸水加快 B.吸水减慢 C.不再吸水 D.开始失水10.植物分生组织的吸水依靠:。
A.吸胀吸水 B.代谢性吸水 C.渗透性吸水 D.降压吸水11.将Ψp为0的细胞放入等渗溶液中,其体积。
A.不变 B.增大 C.减少12.压力势呈负值时,细胞的Ψw 。
A.大于Ψs B.等于Ψs C.小于Ψs D.等于013.呼吸抑制剂可抑制植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基础知识
1.低层大气主要由、和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杂志)
2.干洁空气中占总体积78%的是,总体积21%的是。
(氮气、氧气)
3.干洁空气中: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是,能吸收地面辐射增温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能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使大气增温,被誉为地球上的“保护伞”的是。
(氮、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
4.水汽和杂质是的必要条件。
(成云致雨)
5.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地球上的大气自下往上可以划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6.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为。
(17-18千米、10-12千米、8-9千米)
7.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是,对流层顶部气温下降至。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60℃)
8.对流层大气运动是运动,平流层大气运动是运动。
(对流、平流)
9.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是。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10.臭氧层在层,距离地面高度大约为。
(平流层、22-27千米)
11.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平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12.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层,航空飞行主要在层。
能反射无线电短,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作用的是层,距离地面大约千米。
高层大气中的主要地理现象有。
(对流、平流、电离、80-500、极光流星火箭发射等)
13.高层大气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
(气温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14.从波长看,太阳辐射是辐射,地面辐射是辐射,大气逆辐射是辐射。
(短波、长波、长波)
15.从大气受热过程看,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也就是下页图中B多)
16.从大气受热过程看,青藏高原气温低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小,从而大气逆辐射也小。
也就是下页图中J、G少)
从大气受热过程看,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增多使得气温升高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从而大气逆辐射也大。
也就是下页图中J、G多)
17.大气的运动有运动和运动。
(水平、垂直)
18.热力环流中,近地面空气受热直接导致。
(大气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19.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有流向,也就是大气的运动。
(高压、低压、水平)
20.等压面的弯曲规律:同一水平面,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向凸起;反之,同一水平面,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向弯曲。
(上或高空、下)
21.热力环流还表现在城郊之间、海陆之间、山谷里等。
2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水平气压梯度力)
23.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由指向。
地转偏向力始终和风向,只改变风,不改变。
摩擦力与风向。
(等压线、高压、低压、垂直、向、风速、相反)
24.高空的风受到力和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
近地面的风受到力、力和力影响,风向和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摩擦、斜交)
24.北半球,风向位于力的侧,高空侧90°,近地面侧45°左右。
南半球,风向位于力的侧,高空侧90°,近地面侧45°左右。
(水平气压梯度、右、右、右水平气压梯度、左、左、左)
25.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风力。
(越大)
重点图
1.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课本31面图
2.5)
(比较各层的高度、大气运动、气温变化规律、发生的主要现象等)
2.大气的受热过程图
A、B太阳辐射C(反射)、E(吸收)、F(散射)合在一起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
D地面反射G地面辐射J对流层大气大部分吸收地面辐射I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示意图(课本36面图2.11)
4.风向示意图(课本39面图2.15和图2.16)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基础知识
1.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太阳辐射)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径流)
3.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南水北调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城市铺设透水砖,增加的水循环环节是和,植被破坏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水循环把圈层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水循环是地球上和的重要过程(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和。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更新、动态平衡、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地表形态、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气候、生态)
6.海水温度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主要热量来源是,主要热量支出是。
(太阳辐射、蒸发)
7.从垂直分布看,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米以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
(1000、快速减小、 1000 、下、较小)
8.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向递减。
(低纬、高纬)
9.影响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有、、、。
(温度、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
10.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盐度最高的海域是,盐度最低的海域是。
(35‰、红海、波罗的海)
11.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
(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
12.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是因为。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13.赤道地区海水盐度较低是因为。
(赤道地区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14.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和。
(温度、盐度、深度)
15.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而。
(增高、增大)
16.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在,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海洋生物发生。
(海洋表层、越少、季节性游动)
17.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运输。
18.与陆地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
(同纬度、小)
19.沿海晒盐场一般选址在的地方。
(日照充足、雨日较少、地形平坦)
20.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和。
(海浪、潮汐、洋流)
21.最常见的海浪是由形成的,浪高越,能量越。
(风力、高、大)
22.海啸是由、或者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海水波动从而形成的巨浪。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
23.风暴潮是在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带、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遇风暴潮的袭击。
(强风、热、温)
24.人们通过措施和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工程、生物)
25.冲浪需要在浪时来增加挑战,而捕捞、勘探、航行等则要避开大的海浪。
(高)
26.潮汐的成因与和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农历每月的和前后,潮水涨落最大,发生潮。
(月球、太阳、初一、十五、大)
27.利用潮汐在潮间带养殖紫菜,潮水退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涨潮时,紫菜浸入海水中,可以。
(光合作用、吸收养分)
28.中秋节前后钱塘江大潮尤为壮观是因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内小;中秋节前后发生大潮,潮水涨落最明显;此季节钱塘江水量丰富;东南风盛行。
)
29.按照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和。
一般来说,从水温的海域流向水温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反之为为寒流。
(暖流、寒流、高、低)
30.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带到表层,利于大量繁殖,成为鱼类的饵料,从而形成大的渔场,例如我国最大的渔场渔场,加拿大的渔场。
(营养盐类、浮游生物、舟山、纽芬兰)
31.洋流对航行有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可以,加快。
但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低纬度漂移,会给航行造成威胁。
(节省燃料、航行速度)
32.洋流对近海的污染物的有利影响是,不利影响是。
(利于扩散,加快进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重点图
1.水循环示意图课本47面图3.2
2.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课本55面图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