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doc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篇1教学目标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教学重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篇1《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真挚。
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
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门径。
一以真言写真景《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
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
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
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
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
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
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
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结构赏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结构赏析作者:李树森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8期李树森内容摘要:该文从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不宁静—宁静—不宁静;拆开来看,拆穿来看;荷月意象四个方面就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结构进行了赏析,认为这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颇为“神似”,可谓是现代版的《桃花源记》。
关键词:语文教学荷塘月色结构赏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1927 年7月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
文章以作者内心“颇不宁静”开始,到“超越了现实的自己”,最后又回归现实,“猛一抬头,不觉已到了自己家门前”作结。
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作者经历了“ 不宁静—宁静—不宁静”的过程。
《桃花源记》描述的是一个人人平等,富足和谐的理想社会境界,与现实世界相比,恍如隔世,“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可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社会,最能凸显作者想要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超越困苦,寻求内心世界那一片诗意的栖息的心灵港湾。
在结构模式上,两篇散文的作者均在“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的模式下,苦苦寻求,想借助外力超越现实带来的苦恼与惆怅,但最终回避不了现实的羁绊,不得不带着些许的惆怅与淡淡的愁绪离去,终了还是魂牵梦萦,津津乐道,难以忘情。
这不同于一般的虚构,而是作者潜意识里的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
一. 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荷塘月色》一文精心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凝重氛围,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道出了朱自清烦乱不安、犹豫彷徨的心态。
“心上常觉有一点除不去的阴影,这却是真的。
我是要找一条自己好走的路……我所彷徨的就是这个。
”[1]在腥风血雨的时代浪潮的鼓动下,作者找不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可走,时代也不会量身定做一条路给他走,“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
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
”[1]这是作者惶惑不安,寻求超脱现实,释放内心烦忧的写照,想找一块可供暂时消遣的港湾,让自己不宁静的心宁静下来。
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荷塘月色》文本解读《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以及在这个夜晚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思考。
本文将从主题思想、情感基调、文本结构、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主题思想《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美好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传达出一种超脱现实、向往自然和生活的情感,这种情感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快节奏、功利化生活的反思和追求。
二、情感基调《荷塘月色》的情感基调主要是宁静而美好的。
作者在文中传达出一种安详、宁静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平静。
同时,文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三、文本结构《荷塘月色》的文本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全文以荷塘为中心,由近及远,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将景色与情感紧密结合,使得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得以完整呈现。
四、写作手法《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比喻、拟人、排— 1 —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等表现手法。
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和哲理。
五、人物形象《荷塘月色》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作者自己。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作者将自己对美好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现代人形象。
六、象征意义《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具有象征意义。
荷塘代表着一种超脱现实、向往自然和生活的境界,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理想之地。
同时,荷塘也象征着生命的平静和和谐,是作者对于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七、社会背景《荷塘月色》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中国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八、文化内涵《荷塘月色》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
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传世之作。
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希望大家喜欢。
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篇1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主称“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荷塘月色写作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
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
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
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
但是无可讳言,朱自清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
他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
朱自清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走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
四。
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品分析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当时的中国正 处在动荡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
生活困苦不堪
朱自清先生在这个背景下,以独特的艺术 手法和细腻的笔触,通过描绘荷塘月夜的 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
现实的不满
深入分析
深入分析
1. 主题思想
《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自然 美景的热爱,二是作者对现实生 活的不满和渴望自由的心情。通 过描绘荷塘月夜的美景,作者表 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 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 渴望自由的心情。这种思想情感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 现实意义
《荷塘月色Leabharlann 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与西方文学作品也有所不同。首先,在表现手法上,《 荷塘月色》更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营造,而西方文学作品则更注重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次,在主题上,《荷塘月色》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西方文学作品则更 注重人性、自由和正义等主题
总结评价(续)
总结评价(续)
《荷塘月色》作为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具有独特风格和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它 不仅展现了朱自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对现实的不满的抒发渠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朱自清对自然美景的 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渴望自由的心情,同时也能够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写作技巧和 思想方法
同时,《荷塘月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去审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 生活状态。通过朱自清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不稳定性和矛盾冲突,也可以 感受到知识分子对自由、独立和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荷塘月色》是一篇具有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后世提供 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的抒发渠道。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也可以从中汲 取力量和启示,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朱自清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散文家,他对白话文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他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白话文的典范,为后来的散文创作抢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传世之作,曾入选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喜爱的美文佳作。
在这篇文章里我尝试着对这篇经典散文进行赏析,权作抛砖引玉。
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荷塘月色写作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
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
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
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
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
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
《荷塘月色》中心思想及结构图、段落大意
《荷塘月色》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
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即1段)交代夜游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段)写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行踪顺序,又可分做三个层次。
第一层(2~3段),写去荷塘的路上,介绍荷塘的环境和临塘而立时的心境。
第二层(4~5段),集中描摹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
第三层(6段),写荷塘四周(中景、远景)。
第三部分(7~8段),赏餍(yàn 满足)月色,转回家门,抒发不满现实的感慨。
【结构图示】。
《荷塘月色》课文讲解
《荷塘月色》课文讲解《荷塘月色》课文讲解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课文讲解,欢迎阅读与收藏。
[引子]《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名作。
作者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爱国的民主战士。
本文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
正是蒋jieshi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作者不满这样黑暗的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而彷徨,思想是矛盾而复杂的。
本文正是他当时生活处境和思想状况的真切而委婉的写照。
[讲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文章起句点明夜游荷塘的缘由。
透露出作者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心境。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坐着乘凉”而“忽然想起”,正是“心里颇不宁静”的体现。
作者在苦闷惆怅心情的驱使下,想去寻找“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表示了对自由美好的向往。
文章从心情写起,带进题目所制定的范围:晚上(时间),荷塘(地点),月色(情景)。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分号前写屋外,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
分号后写屋内,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
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
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
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
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
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
深层结构分析的关键是把握作品的内容关系,这就决定了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文本分析,因为所谓深层结构就是内容关系,而内容关系当然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
深层结构分析又是一种文体分析,因为一定的文本当属一定的文体,而文章体裁与内容形式密切相关。
例如小说这种文体,一般有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分析时就得注意环境构成与事件推演;诗歌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意象的选用与意境的营造,分析时就得注意意象的组合以及取象表意的具体过程。
不过这种分析与一般结构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关注的是内在的逻辑。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其人物关系呈现出以酒为核心的轴心式结构,显示出作者构思的匠心以及孔乙己多余人的地位;而成螺旋式下坠的命运曲线,则揭示出典型的主客背反的悲剧过程。
(见拙作《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4年第一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内容要素成梯形结构,显示出词作豪放与旷达的统一状态;而取象表意的螺旋式上升,则反映了词人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辩证思维过程,以及由此达到的人生境界。
(见拙作《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获个性化教学课题湖南省论文评选2006年度壹等奖)
本文主要谈散文的深层结构分析。
散文这种文体,有所谓“形散神联”之说。
那幺,“神”是如何联系,“形”又是如何散开,它们的内在逻辑怎样,就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了。
下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走进〈荷塘月色〉:一场心灵与自然的幽会》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在文学的长河里静静舒展着它的韵味。
这篇文章啊,一开篇就像是把我们拉进了一个有些烦闷的世界。
就好比一个人被困在一个闷热的小房间里,四周的空气都凝固了,那股子压抑的感觉怎么也散不去。
作者心里头不宁静,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扑腾着翅膀想要寻找出口。
这种情绪啊,特别真实,我们谁还没有个心烦意乱的时候呢?这时候作者选择走向那片荷塘,就像一个在沙漠里渴极了的人朝着绿洲奔去一样。
当他来到荷塘边,哇,眼前的景象就像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那田田的叶子啊,一片挨着一片,像什么呢?就像一群绿衣仙子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又像是一把把绿色的小伞,紧紧地挨着,给水面遮出一片清凉的世界。
叶子中间偶尔露出的白花呢,那简直就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啊,星星点点地散在这绿色的海洋里。
有的含苞待放,像是害羞的小姑娘,抿着嘴,不肯露出全貌;有的已经盛开了,就像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少女,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这清香啊,不是那种浓烈得刺鼻的味道,而是像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歌声,轻轻悠悠地钻进你的鼻子,让你的心都跟着柔软起来。
再看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这月光就像一个温柔的母亲,轻轻地抚摸着荷塘里的一切。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雾啊,又给整个荷塘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仿佛给荷塘蒙上了一层薄纱,像是仙境一般。
叶子和花在这月光下、在这薄雾里,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有些虚幻起来。
这时候的荷塘啊,就像是一个梦幻的舞台,荷叶、荷花、月光、薄雾都是舞台上的演员,各自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而那荷塘的四周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像是一群忠实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荷塘。
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这比喻多妙啊,路灯在这一片自然的美景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就像一个走错片场的演员,带着一种慵懒和迷茫。
【教育资料】《荷塘月色》赏析学习专用
《荷塘月色》赏析说起《荷塘月色》,很多人都熟的会背了吧。
关于朱自清的这篇经典之作,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在分享一下吧。
《荷塘月色》赏析。
一、整体把握1.欣赏景物描写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
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
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
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
《荷塘月色》课文解读
《荷塘月色》课文解读《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课文,描述了作者在夏天的夜晚,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本文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作者内心的安宁与喜悦。
文章开始,朱自清先生通过描写荷塘的美丽,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夏夜的幽静景象。
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荷花盛开、荷叶漂浮的画面。
作者还提到了蛙声,给予读者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这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带来的心灵平静,也成为本文的一个重要主题。
接着,朱自清先生用巧妙的叙事手法,描述了他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
作者清楚地表达了他将这个夏天的夜晚与往日相比,看作是一次特殊的经历。
他向读者揭示了在这个夜晚,他静静地坐在荷塘边,享受月光下的宁静和美好。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作者感到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朱自清先生进一步告诉读者,这个夜晚给予了他重要的启示。
他通过观察荷塘的自然景物,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以荷花的生命力和自然的规律,引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再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变化,将这种思考呈现给读者。
文章最后,朱自清先生表达了他对这片荷塘所感受到的深情。
作者用动情的语言告诉读者,他对这个夜晚度过的荷塘怀有美好的回忆。
他对这片荷塘的热爱和喜悦,也通过他经历的内心变化得到了印证。
通过对《荷塘月色》课文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通过描绘夏夜的荷塘景色,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美好。
这篇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参考文献:朱自清. 荷塘月色[J].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荷塘月色 解读
神游荷塘“士”的回归关键词:朱自清内部矛盾主旨“士”的回归摘要: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之作《荷塘月色》,直接折射出朱自清先生的内部世界。
本文从作家的生长环境入手,深入到作家的内部进行分析,运用作家自己的作品去研究作家的思想心路历程及人格特征,进而提出朱先生“内‘儒士’外‘小布’”的观点,对《荷塘月色》的主题意蕴作了新的探索。
正文:朱自清以其“为人生而艺术”的创作宗旨和在新诗、美文上的创作实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他提倡对万花筒般的人生“要有多方面的了解,多方面的感受,多方面的参加”,为的是得其“真趣”。
他的散文艺术炉火纯青,蕴藉深广。
清华园内的那一泓普通的静水中长着并不算丰茂的荷,自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问世,不知引来了多少游观者,可谓是塘不自著,因文而著。
《荷塘月色》也因其“漂亮和缜密”的写法,优美的意境、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意蕴,成为现代文的典范,令无数学子吟诵、玩味。
我作为语文教师,纵览有关对《荷塘月色》的品评之文,发现研究者多数关注的是该文的艺术技巧,而对其主题意蕴关注不够。
尽管也有学者试图对《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的主题意蕴作了新品评,其观点不能足以服人。
读散文要抓文眼。
《荷》的文眼是“颇不宁静”,只要弄清了“不宁静”的根本原因,该文的主旨也就不言自明了,这是评论界的共识。
笔者试图深入到朱先生内部考察其人生,分析他写《荷》时的心境,进而阐述其“不宁静”的实源,以探究《荷》的主旨意蕴。
一: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人的感情世界。
作者调动艺术表现手段,将蓄积已久、不吐不快的情感诉诸文字,郁积之情得以畅释、转移。
作者的感情世界的形成离不开他的环境。
朱自清1897年出生于人杰地灵的武进,童年随父赴任而移居荷香柳长的扬州。
青山绿水,自然的和谐、静美滋养了他温文和顺、淳朴敦厚的性情,形成了他内心世界丰富、沉静、单纯、进取的特点。
因此,父亲对他给予了更多的爱,更大的希望。
他从私塾到学堂,都接受的是旧式的教育;从教材内容到先生的教诲、家长的期望,都将他导向旧式人才——“儒士”之途。
朱 自清《荷塘月色》讲义
朱自清《荷塘月色》讲义《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荷塘夜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写作背景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时,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他本人也在生活和思想上经历着一些困惑和挣扎。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寻求内心的片刻宁静和安慰。
二、文章结构《荷塘月色》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文章开头,作者交代了夜游荷塘的缘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接着,作者详细地描绘了荷塘的景色,包括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等,展现了荷塘的美丽与宁静。
在描写荷塘的过程中,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随后,作者又描写了月光下的荷塘,进一步烘托出了宁静的氛围。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回到现实,流露出对江南采莲旧俗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语言特色1、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将荷叶比喻成舞女的裙,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优美姿态。
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赋予荷花人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荷花的不同姿态。
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嗅觉转化为听觉,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荷香的清幽。
2、叠词的使用文中多处使用叠词,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脉脉”等,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还使描绘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3、动词的精妙作者精心选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泻”“浮”“洗”“笼”等,准确地描绘出了月光和景物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情感表达1、内心的不宁静文章开篇就提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作者并没有明确说明不宁静的原因,而是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来排解内心的烦闷。
这种不宁静或许是由于当时社会的动荡、生活的压力,也可能是个人思想上的困惑。
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
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深层结构分析的关键是把握作品的内容关系,这就决定了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文本分析,因为所谓深层结构就是内容关系,而内容关系当然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
深层结构分析又是一种文体分析,因为一定的文本当属一定的文体,而文章体裁与内容形式密切相关。
例如小说这种文体,一般有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分析时就得注意环境构成与事件推演;诗歌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意象的选用与意境的营造,分析时就得注意意象的组合以及取象表意的具体过程。
不过这种分析与一般结构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关注的是内在的逻辑。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其人物关系呈现出以酒为核心的轴心式结构,显示出作者构思的匠心以及孔乙己多余人的地位;而成螺旋式下坠的命运曲线,则揭示出典型的主客背反的悲剧过程。
(见拙作《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9年第一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内容要素成梯形结构,显示出词作豪放与旷达的统一状态;而取象表意的螺旋式上升,则反映了词人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辩证思维过程,以及由此达到的人生境界。
(见拙作《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获个性化教学课题湖南省论文评选2019年度壹等奖)本文主要谈散文的深层结构分析。
散文这种文体,有所谓“形散神联”之说。
那么,“神”是如何联系,“形”又是如何散开,它们的内在逻辑怎样,就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了。
下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要对文本有个基本的把握。
从文本看,作者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产生了要去“日日走过的荷塘”寻找“另一番样子”的念头。
之后他来到那条幽僻的小路,“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身心渐入静境,有了“自由”的感觉。
于是,他开始“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从描写的充分细腻与传神来看,他的这种“受用”是十分投入的,是一种典型的审美欣赏。
在此基础上,他联想到了古诗中描绘的采莲情景:梁元帝《采莲赋》中的热闹欢娱与《西洲曲》里的幽独情深。
《荷塘月色》 文章解读
《荷塘月色》文章解读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作家朱自清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描述了他在南京长大时,夏夜里在荷塘中捕鱼的情景。
这篇作品以清新淡雅的文字描绘了荷塘的美景和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整篇文章以作者年少时在南京荷塘的夏夜捕鱼为线索展开,开篇即以夜晚的天空、青草、池塘等元素进行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荷塘的宁静与美丽。
作者通过详细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寂静而迷人的夏夜荷塘。
接下来,作者以自己捕鱼的经历为引子,细致地描绘了荷塘里的鱼儿、荷叶、荷花等。
他将捕鱼过程中的各种细节生动地描写出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人心生向往之情。
荷塘中的月色,犹如水面上的银波,再配以微风拂面,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温馨。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以自己内心的感悟总结了整篇文字。
他用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说,夜晚荷塘的美景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让他对人生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深知生命的短暂和瞬息即逝,因此更加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这篇《荷塘月色》的文章可以说是一部清新而优美的散文作品。
它以朴实的语言、精致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呈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读完这篇文章,人们仿佛感受到了那宁静而美好的夏夜,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通过这篇文章的解读,可以看出作者朱自清对荷塘月色所表达的美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他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美妙而神秘的夏夜荷塘。
在文章中,他不仅展示了传神的描写技巧,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总之,《荷塘月色》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散文作品。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通过对清新夏夜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这篇文章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丽瞬间,并在内心中产生了共鸣和思考。
阅读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尽管世事繁忙,但内心亦可守着平和宁静,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人生的真谛。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解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解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传颂至今。
它以荷花荷叶露珠、荷塘水面倒影为依托,构建出一幅宁静祥和之景,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静谧和感怀。
本文将从小说的情感表达、自然景观赏析、故事结构剖析等方面进行解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情感表达文章中最为突出的是想象力和情感表达。
作者运用精湛的笔力,将自己内心丰富的感慨娓娓道来,表达了对荷塘月夜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例如,“我也曾如他一般地热爱过春天,可是春天只是春天,它还要过夏天、秋天、冬天的。
我终于明白,在世界的转眼之间,自己和他都只不过是匆匆过客罢了。
”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借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
自然景观欣赏文章中的自然景观充盈了整篇散文,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美丽的视觉世界。
如“银色的、柔软的、空洞无声的、蓝色的、急湍的、奔腾的”的荷塘水面、荷花“披着红色的衣裳,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等精彩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物融为一体,使自然景观不仅是静物,更是人物的化身,从而更加逼真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凄美。
故事结构剖析文章的故事情节清晰明了,笔者描写了自己在荷塘工作时的情形,然后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回忆,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过去之总结和对未来之思考。
文章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情节紧凑,使读者从始至终都能保持一种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仅是一篇深刻的自然描写文学,更是一部具有感染力的人文散文,发人深思。
在宁静的荷塘夜色中,作者将自己以及读者引向一个平静、安宁与思考的境地。
这篇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品味其中的精华,从而使我们的心灵更加清明明晰。
【精品文档】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范文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任教清华大学期间所创作的一篇现代抒情散文,它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文学质感的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欢迎大家阅览与学习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原文: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1),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2)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3)的是田田(4)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5)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6)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8)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深层结构分析的关键是把握作品的内容关系,这就决定了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文本分析,因为所谓深层结构就是内容关系,而内容关系当然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
深层结构分析又是一种文体分析,因为一定的文本当属一定的文体,而文章体裁与内容形式密切相关。
例如小说这种文体,一般有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分析时就得注意环境构成与事件推演;诗歌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意象的选用与意境的营造,分析时就得注意意象的组合以及取象表意的具体过程。
不过这种分析与一般结构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关注的是内在的逻辑。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其人物关系呈现出以酒为核心的轴心式结构,显示出作者构思的匠心以及孔乙己多余人的地位;而成螺旋式下坠的命运曲线,则揭示出典型的主客背反的悲剧过程。
(见拙作《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9年第一期)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内容要素成梯形结构,显示出词作豪放与旷达的统一状态;而取象表意的螺旋式上升,则反映了词人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辩证思维过程,以及由此达到的人生境界。
(见拙作《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获个性化教学课题湖南省论文评选2019年度壹等奖)本文主要谈散文的深层结构分析。
散文这种文体,有所谓“形散神联”之说。
那么,“神”是如何联系,“形”又是如何散开,它们的内在逻辑怎样,就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了。
下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要对文本有个基本的把握。
从文本看,作者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产生了要去“日日走过的荷塘”寻找“另一番样子”的念头。
之后他来到那条幽僻的小路,“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身心渐入静境,有了“自由”的感觉。
于是,他开始“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从描写的充分细腻与传神来看,他的这种“受用”是十分投入的,是一种典型的审美欣赏。
在此基础上,他联想到了古诗中描绘的采莲情景:梁元帝《采莲赋》中的热闹欢娱与《西洲曲》里的幽独情深。
文章主要写一次赏景活动。
它绘景写境,依次向我们展现了四种境界:幽僻之境、静美之境、和乐之境、幽独之境。
就体现散文的特点而言,“形散”表现在境界的多样以及取材时时空跨度的广远,“神联”表现在它们同属一次审美活动,同样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下面具体分析。
先看四种境界。
第一境,幽僻之境。
写沿着荷塘的小路。
树木的蓊郁阴森构成了它的“幽”,“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构成了它的“僻”。
时值淡月朦胧,更添幽意;或许还有几声蝉鸣,则蝉鸣境更幽,而小路的曲折就是曲径通幽了。
第二境,静美之境。
写荷塘月色。
碧荷、白花、薄云、淡月,景物的特点是素雅朦胧。
“轻纱”下花叶的“梦”安详宁谧,“光与影组合”的“旋律”是无声的天籁;那“微风”下的“颤动”小到“一丝”,就是那“一道凝碧的波痕”,也是美的瞬间的定格。
与下文采莲情景相比,应该说是一种静态的美。
第三境,和乐之境。
写江南采莲旧俗。
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展现的是一幅欢乐祥和的景象。
人面、荷花、碧荷、翠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和谐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味:自然美好的季节与人生美好的年华,美丽的荷花与如花的少年,“叶嫩花初”的生命与“叶嫩花初”的爱情——构成了美妙的组合……主要表现的还是人与人的和谐。
少男少女艳歌互唱兼传羽杯,两情相悦嬉闹欢娱。
他们是既采莲亦采恋。
观莲的人不用说也有很多,因为既然是“盛大”“热闹”的节俗,那么亲友相邀官民同乐当是应有之景。
他们也是既赏采莲之景亦赏采恋之情,表现出社会对少男少女自由恋爱的认同与欣赏。
阴阳和合是宇宙大美之所在,少年初恋应看作人生的美丽风景。
它就像开花一样自然美好。
第四境,幽独之境,也是纯真之境。
写采莲寄意,独处女子对心中男子的悠长思念。
引用了南朝民歌“西洲曲”。
就原诗看,女子从折梅寄北到梳妆待人,从南塘采莲到望鸿西洲,空间的阻隔隔不断她的魂牵梦绕,季节的变换不足以改变她的情感,时间的推移见证了爱情的深挚。
引文中的“莲子”与“恋子”谐音双关,“清如水”蕴涵有爱情纯真的深意。
四种境界可分成两类:身历之境与神游之境。
就它们的特征而言,前一类表现为“冷静”,后一类表现为“热闹”。
说冷静是色冷态静:树色阴阴,叶碧花白与月光如水是冷色调,给人以“冷”的感觉。
荷是“亭亭”静植的,月光是“静静”下泻的;那“笼着轻纱的梦”多么宁谧,而光与影组合的旋律,也是无声的。
在这种境界之中,人的心境也复归宁静。
说热闹是热烈欢闹:映日红荷与“妖童媛女”,还有盛装的冶游者,色彩是热烈的,情绪也是热烈的;那《西洲曲》里的女子,虽然孤身幽居,只好独自采莲,但她的感情是热烈的。
欢闹就更不用说了。
就是西洲女子,纵免不了相思之苦,却也是一种香甜的苦涩,就如同莲子一般。
“冷静”与“热闹”构成了两极对立的关系。
如何看待这种两极对立?二者有何内在联系?又是怎样关涉了作品的深层意蕴?我们可以从作品的原话中得到启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为什么“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这个问题要跳开来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他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能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能不能时美其美,得其所美?就是一个自由的问题了。
所以“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说当我爱热闹时便能爱热闹,爱冷静时便能爱冷静;群居独处也能因时而爱。
说到底,就是能自由地爱我所爱。
作者表白得相当明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
”这是思想的自由,也是审美追求的自由。
自由是一只鸟,需要高远的天空,自由是一条鱼,需要深广的大海,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才显得自由。
所以单调不是美,多样才有美;促狭不是美,距离才有美。
本文中“热闹”与“冷静”的两极对立,显示了差别与距离,意味着存在许多的中间项。
这便能包容多样美的形态,产生强大的艺术张力。
譬如一架钢琴,它的琴键总是从低音到高音,还有黑键和白键。
高音低音并不矛盾,黑键白键也并不相反,而是和谐组合,这才能弹奏出美妙的旋律。
又如一道彩虹,总是由冷色到暖色,还有雌雄相映,这才造成了它的绚烂多彩。
本文就是这样的钢琴和彩虹。
换一种看法,本文以“自由”为根茎,以“冷静”与“热闹”为分枝,再枝上分枝,并显示出它可能的众多生长点,加上意味富美,可以说是本固枝荣,是典型的树形结构,一株根深叶茂的自由之树。
以上是说本文的共时性结构。
再看本文的历时性结构。
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次完整的审美过程。
主要内容是赏景,入静与联想都与赏景密切相关,文首的不宁静与文末的思乡和回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深层结构分析可以不必管它。
作为一般审美过程而言,入静是进入审美的必经通道,而联想则是它的高级阶段。
具体到这篇文章,幽僻之境是静美之境的入口,而通过对静美之境的欣赏,又产生了对失去的和乐之境的向往。
至于后面的幽独之境,则是联想的联想,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后续联想,它实际上是前面和乐之境的注脚。
这就构成了一个塔式结构。
下面具体说明。
第一阶段,由入静到自由。
在那条幽僻的小煤屑路上,“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表明作者在幽静的环境中,排除尘世生活的烦扰,心灵渐入静境。
幽静的环境有助于心灵入静,而虚静的心境是高雅的欣赏活动的前提。
虚能纳物,静则心专。
心境澄明方可“味象”得真,精神专注才能体物入微。
由虚静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便是庄子所说的“去累” (《庄子庚桑楚》)而致“逍遥” (《庄子逍遥游》)。
文中写道:“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现在都可不理。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心的自由;“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可不理”,这是身的自由。
只有解放感官,放飞心灵,才能耳聪目明,“精骛八极” (晋陆机《文赋》),充分地进行审美欣赏。
这就接触到了审美的本质。
第二阶段,由“受用”到神思。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句话承上启下,表明在具有了虚静而自由的心境,作好了审美的前期准备之后,要进入实质性的审美阶段了。
“受用”一词很有意思,它既传达出主客契合的审美愉悦,为情景交融作一最好注脚,又表现出欣赏的全身心投入。
“受用”是感官的“受用”,也是心智的“受用”,是开放感官而直达心灵的“受用”。
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审美状态:碧荷白花无一不入目入心,淡月清香无一不悦志悦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论语雍也》)于是感觉周延起来:从荷塘到荷塘四周,从月下荷塘到塘上月色,从景之全貌到物之细部。
于是感觉灵敏起来:“清香”嗅出“缕缕”,“颤动”看出“一丝”,“波痕”见到“一道”,“远山”辨出“一带”。
感觉还神奇起来,能捕捉到事物的神韵:满池荷叶的“田田”、单支静植的“亭亭”、盛开荷花的“袅娜”、含苞待放的“羞涩”,——无一不生动传神。
感觉还协同起来:从清香中“听”出了“歌声”,在光影里“看”到了“名曲”。
这种协同就是通感,说明欣赏已经进到了体味阶段,是所谓“味象”了。
用情至深就会出现心象,这是因为随着感觉的深入与情感的参与,目视耳听变为心视心听,想象便活跃起来,由感知而到联想,由眼前之景到象外之象了。
出水芙蓉成了“刚出浴的美人”,“叶子出水很高”,全化作“亭亭的舞女的裙”,莹洁的荷花或“袅娜”或“羞涩”,分明是姑娘们那娇好的面容,花叶的“缕缕清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光与影的组合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光青雾下的花叶就是一个“笼着轻纱的梦”境。
将意脉理出,我们的面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神奇的场景:在朦胧的月光下,一群仙女正在荷塘中忘情地沐浴。
当她们从水中升起,那凝脂似的肌肤,美妙的曲线,便无邪地展现于天地之间,成了碧波之上、淡月之下最美的造型。
当她们霓裳再披,云鬓重整,香腮新荔,一个个或袅娜或羞涩,更显得风情万种。
而后,她们便轻摆柳腰,款舒柔臂,翩翩起舞。
那舒展的荷叶是她们撒开的舞裙?那娇美的荷瓣是她们迷人的笑靥?那脉脉的流水是她们含情的眼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 (曹植《洛神赋》)这时微风拂来,从她们温馨的呼吸里,从她们飘举的衣袂中,送来缕缕幽香,是那样沁人心脾,如同天宫的仙乐一般。
真是“风吹仙袂飘摇举,犹是霓裳羽衣舞” (白居易《长恨歌》)。
这时,舞池上的光线恰到好处,星月为灯,光与影浓淡适宜,疏密有致;而且,就从光与影和谐的组合里,透出一种无声的天籁,如同梵婀玲上名曲响起,仙女们舞得更欢了。
而四周,柳树、蝉、蛙,都是最好的观众,蝉唱蛙鸣是在为她们伴奏喝彩,隔着薄云,月亮也瞪大了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