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术语解释(第4版)

合集下载

华中师大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华中师大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教学系统设计相关】1.教学设计:是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运用系统分析、确定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和修改的过程。

2.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试行与修改的一种理论方法。

3.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依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对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4.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先行组织者:是一种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

6.教学内容:指为实现教学目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机构有计划安排的,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学习经验的总和。

7.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8.学习评价:是一种依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学习进展情况、学习结果进行观察、记录、测量,对学习效率做出鉴定和价值判断,并对学习目标进行反思和修订的活动。

其本质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所产生的身心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9.教学媒体:指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的媒体。

10,学习环境:指一种面对面的发生在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交流的学习过程。

11.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学习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与目前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与学习者目前水平之间的差距。

12.任务分析:指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所进行的分析,目的是为学习顺序的安排以及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

13.前端分析: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涉及事项的问题。

14.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指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以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状况做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教育技术学术语

教育技术学术语

教育技术学术语基本概念1.美国教育技术的定义1963年定义:以视听传播来界定教育技术领域的,它认为:“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1972年定义:首次使用教育技术。

它认为:“教育技术是这样的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利于人类的学习。

它包括但不局限于教学系统的开发、识别现有的资源、向学习者传送资源和管理这些过程及实施的人。

当利用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学习、利用系统方法综合成一个总的促进学习的方法时,他们就创造惟一的教育技术领域,并因此创造出这个领域的基本原理”。

1977年定义: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977年定义提出:“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

1994年定义: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1994年定义认为:“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004年新界定:限定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范围,重视绩效。

2.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义我国关于电化教育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当美国AECT定义引入中国后,我国学者也结合国情,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更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描述性定义。

我国关于教育技术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

教育技术学专业术语总汇

教育技术学专业术语总汇

教育技术学专业术语总汇(一)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根据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以课程体系不同的科目进行组织、配合、协调以及构造新的科目等等来满足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和数量的要求。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旨在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特征联系起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所教学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学习准备(Readiness for Learning)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准备性和适合性。

学习者特征(Learner Profile)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

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又译“沃森”。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创始人。

早期研究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建立了最早的动物心理实验室。

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发表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提出行为主义概念。

1914年发表第一本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主张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应以“刺激-反应”公式作为行为的解释原则。

认为意义并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习的过程。

1928年在芝加哥大学的讨论会上提出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

主要著作还有<<动物教育>>、<<行为主义心理学>>、<<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以及论文集<<行为主义之路>>等。

行为主义(Behaviorism)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

1913年由美国心理学华生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一文中首先提出。

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术语

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术语

教育技术专业术语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又称“学习论”。

有关学习行为的理论。

有联结主义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霍尔系统行为理论、符号学习理论、格式塔理论、学习场理论、数学的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分为两大派,即行为主义刺激一反应论和认知论。

前者在教学上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后者认为学习是作为一种感知的再组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智能。

加涅提出学习的信息处理模型,是上述两派学习理论的综合。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致力于研究个体如何获得、处理及使用信息。

能倾处理交互作用(Aptitude-Treatment Instruction)学习者能力与教学处理的不同交互作用。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模式(Model)是某一确定的参照系统或过程的抽象物和简化物,这种抽象化和简化物被假定对参照系统或过程而言具有某种明显的逼真性。

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是对某一教学活动终了时学生将能做些什么作出具体说明。

它还是规定教师将做些什么,而是规定学生将能做些什么。

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又称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它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记住诸如事物的名称、地点、时间、定义、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并能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表述出来。

智力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又称智慧技能,是在掌握概念和以倒是形式表达的规则的基础之上,将已知的概述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是一种特殊的智力技能,是学习者用来我把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等内部过程的技能。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AECT’94教育技术:美国教育与传播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and Technology)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EACE’05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3、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相对比较科学的表述: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理论和实践。

4、ATI研究:是“能力——处理——交互作用”(Aptitude Treatment Interaction)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此类研究从媒体的物理特征转移到媒体对人类学习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人的学习和教学干预之间的关系。

5、元方法:也称“关于方法的方法”,属于方法论的范畴。

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6、教育技术的元方法: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就是教育技术的元方法。

7、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交叉学科。

8、正反馈:如果反馈信息能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成为正反馈,它可以使教学系统越来越偏离原来的目标,使系统发展变化。

9、负反馈: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称为负反馈,它是使教学系统保持稳定的因素,使其表现出合乎教学目标的行为,是可控过程。

10、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式,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现代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位置导航:现代教育技术学精品课程>>思考练习>>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2009-7-7 17:28:14]名词解释1 .教育技术2 .个别化教学3 .程序教学方法4 .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5. 教育技术的基本定义6 .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7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8 .媒体9 .教学媒体10 .传播11 .教学传播12 .传播模式13 .噪声14 .信息编码15 .信息解( 译) 码16 .经验之塔17 .电子传播媒体18 .媒体炉19 .信源编码20 .信道编码21 .信道译码22 .信宿译码23 .人际交流媒体24 .大众传播媒体25 .即时媒体26 .永久媒体27 .大媒体参考答案1 教育技术是媒体的软件、硬件的开发、利用技术和教与学过程的设计、实施、评价技术的总称,概括为媒体技术与系统技术的总称。

2 .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

3 .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以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基本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

4 .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评价学与教全过程的方法。

5. 教育技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总称。

也称为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或称为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的总称。

6 .教育技术领域是三种概念(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 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特色的专门的实践与研究领域。

7 .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

教育技术学以教育技术为研究对象,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促进学习而对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它是教育学的一个学科分支.8 媒体(medium) ,即传播媒介、传播媒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储存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任何物质工具。

9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学与学习的资源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

6.6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名称源于国外,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总合,包括有形的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需要有机的结合为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

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也称教学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或远距离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时运用系统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与程序。

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由各要素按照一定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

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技术。

它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和非线性等特点。

教育技术学专业名词术语解释

教育技术学专业名词术语解释

教育技术学专业术语解释(第4版)1. 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定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是一个包括输入、行为和输出的系列。

2.整合技术:指把信息资源、工具、在线帮助等功能综合在一个计算机系统环境中的方法。

它的特征是学习者可以在各种信息资源中进行高度的交互活动。

3.元方法: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4.系统:是有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以来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5.正、负反馈一个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更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6.有序:是指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又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7.系统方法: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形成的。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名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8.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9.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

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0.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

11.硬件:指技术设备和相应的教学系统。

12.软件:指与硬件配套的教学软件。

13.潜件:指各种观念、方法、理论体系和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

14.视听教学: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做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是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改进的一门学科。

在教育技术领域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解释。

下面是对教育技术常见名词的解释。

1.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远程通信设备和技术来实现教育活动。

远程教育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2. 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是指将线上学习和传统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在线上学习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以参加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

3.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愿地选择和控制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时间来实现学习的一种方式。

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和资源。

4. 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系统和智能化的学习软件来支持个性化学习。

5.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种将数字化的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的技术。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逼真的教育环境,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6. 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数字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的技术。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与现实世界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经验。

7.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种媒体技术(如声音、图像、视频等)来传递教育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出生动、直观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8.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关系和规律的过程。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为教学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9.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

在教育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的评估、个性化的学习和智能化的教学。

10.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技术。

教育技术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存储学习资源和共享教学内容。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1.▲建构主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得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

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为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刺激是否被注意或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里结构。

3.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常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

4.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5.▲经验之塔理论:6.▲认知发现说7.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8.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10.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双主模式:主导---主体(“学教并重”)教学法系统设计是在兼取以教为主教学法系统设计,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其理论基础也就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也就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两者的结合。

11.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Automated Instructinal Design):指能够有效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

教育技术04定义全文翻译

教育技术04定义全文翻译

教育技术(04定义)的含义背景(background)作为一个物种,人类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他们从经验中学习和把他们的智慧传承给后代的能力。

许多的学习和文化交流(acculturation)都是未经规划和结构化而自发地发生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有组织化,社区已经有意识地建立了某种特定的秩序(arrangements),如学徒制(apprenticeships)、学校和其它的教育机构等,来帮助社区成员发展他们赖以生存与繁荣的认知和功能性技能。

有组织的教育与培训的历史可以被视为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奋斗历程,以拓展更多人的机会和为帮助人们比从日常生活的偶然事件中学得更好而创设方法。

为教育和培训而成立的机构旨在以活动为中心(revolve around)来帮助人们更有成效地学习,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课堂上的还是远距离的。

我们使用“教育”这个术语来指代广义上的可以支持学习的活动与资源;使用“教学”这个术语来指代那些由其他人而不是学习者自己组织并指向某一特定(明确specific)目的活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并不限于教学的情境(setting),她可以是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大众媒体促成的知识和态度,以及其它类似于传达给社区成员的文化影响。

同样,在图书馆里看书或“在网上冲浪”以探求个人的兴趣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教育活动。

另外,教学活动意味着一个外部的机构(agency)正通过使用一些特定的程序来引导学习者趋向于某一个目标。

阅读教科书上某一指定的章节,或者运用因特网来收集用以完成某一课堂任务所需的资料就是典型的例子。

本方案(project)将关注这两个方面。

学校(schools)、学院(colleges)、企业(corporate)培训中心和和其它的教育机构为促进(facilitating)学习这一中心任务提供了许多种类的设施。

他们可以提供便利于学习的庇护所(shelter)和环境……并且,可能的话甚至还提供便利的交通,再或者还为远距离的学习者提供机会。

教育技术学导论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导论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导论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

它的发展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教学的模式?2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

学生个别的自学,在方法上允许学生自定目标、自定步调、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媒体和材料。

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形式,他的发展形成了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3、微格教学:把课堂教学活动分解为若干教学技能,在专门组建的微型课堂中,应用电教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分项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指专门训练师范生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可控的实践系统,其将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能进行科学分类,然后逐一对每类教学技能单项单独进行训练。

在按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实践的同时,利用视听技术手段进行实况记录,随后重播实况,使试教者和评议者都能更客观地评价试教者的教学行为。

?5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6系统化设计教学: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过程的方法,亦称教学系统方法。

它的发展形成了整体设计思想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模式(或称为系统方法的思想与设计模式)?7任物分析:是一项分析学习任务的技术。

它从特定的教学要求出发,逐步剖析达到该要求所需具备的从属(先决)技能,为测定训练(或教学)目标提供依据?8所谓电化教育: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具体说是利用幻灯、电影、广播、录音、录像、电视、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以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从而使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9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相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1)电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媒体和媒传教学法来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一种教育方式。

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现阶段可以等同起来,可以交叉使用。

教育技术(aect94)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aect94)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aect94)名词解释教育技术(AECT'94)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环境中运用科学、技术和工程原理,以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估与教学活动相关的资源和工具的学科领域。

教育技术旨在提高学习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和效果,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创新和变革。

1. 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设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它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 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教育技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使用电子设备和软件,更着眼于提供个性化、自适应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

教育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教育阶段和领域。

在幼儿教育中,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儿童通过互动式软件和游戏进行趣味学习。

在中小学教育中,教育技术可以辅助教师开展在线课程、电子教材和远程教育活动。

在高等教育中,教育技术可以支持虚拟实验室、在线讨论和远程学位项目等学习形式。

4. 教育技术的工具和资源教育技术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资源。

其中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教学视频等。

这些工具和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交互性,提供反馈和个性化学习支持。

5. 教育技术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培训、技术设备的高成本以及信息安全等。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教育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智能化评估和跨文化合作等方面的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总结:教育技术(AECT'94)是一门交叉学科,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和工程原理为教育活动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估资源与工具。

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等。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个性化学习、智能化评估和跨文化合作等。

教育技术常用到的专业术语汇总

教育技术常用到的专业术语汇总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研究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

中心课题是用计算模拟人脑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学习、行为等自然智能。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个人与个人或个人与集体间不通过传播机构进行的传播。

包括交谈、演讲、课堂授课,以及利用某些工具(如电话机、扩音器、信函等)进行的传播。

传播者不是以传播为职业的人,受传者是特定的对象,而且能及时得到反馈。

参见“传播“。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主张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的教育思想。

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转载请保留出处。

陈述性组织者(Declarative Organizer)美国教育心理学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适合认知领域目标的教学程序。

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

让学生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比较性组织者(Comparative Organizer)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

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Organizer)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适合认知领域目标的教学程序。

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又称先行组织者,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学习者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使学生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之间架设起桥梁。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对数据、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动画等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一种技术。

教育技术部分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部分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部分名词解释教育技术部分名词解释1 CSCL(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译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在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译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协作学习相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

由于它是建立在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译为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机制上的一种学习方式,拥有众多的优点,所以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2 教育信息化:(IT in education)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e-Education)。

3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

4 学习契约:(Learning Contract)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时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或依据而制定的一个评价标准。

5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6 Concept Maps:概念地图。

用以指示课、单元或知识领域的组织形态的一种图表。

7 E-learning Portfolio:电子学档。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考虑以取得最优化教育效果的一门学科。

•4、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5、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共识: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③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④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⑤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⑥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6、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7、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8、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9、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版)-教育技术名词解释本文档旨在解释一些与教育技术相关的常见名词。

以下是它们的简要解释:1.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指利用科技设备和工具来支持和增强教育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和工具来改善教学与研究的教育方法。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指利用科技设备和工具来支持和增强教育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和工具来改善教学与学习的教育方法。

2. 电子教育(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来进行远程教育和在线研究。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电子设备参与课程研究。

电子教育(E-learning):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来进行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电子设备参与课程学习。

3.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利用人机交互技术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体验的技术。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可以用于模拟实际场景,提供身临其境的研究体验。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利用人机交互技术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体验的技术。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可以用于模拟实际场景,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4.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场景相结合的技术。

在教育中,增强现实可以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添加虚拟对象来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研究体验。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场景相结合的技术。

在教育中,增强现实可以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添加虚拟对象来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学习体验。

5. 联机研究(Blended Learning):是指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学导论之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学导论之名词解释

一、教育技术定义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其英文原文为: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英文原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e sources.二、视觉教育视觉教学强调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它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媒体种类不同。

视觉教学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原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

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

四、远程教育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有双向交流的通道。

远程教学既是集体教学又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形式。

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专业术语解释(第4版)1. 元方法: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2. 正、负反馈一个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更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3.系统方法: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形成的。

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名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4.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

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5.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

6.视听教学: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作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

7.直观教学:是通过运用事实事物的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

8.视觉教学:主要强调要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

9.个别化教学:就是一种适合各位学习者不同需要和特点的教学。

10. 知识经济:是西方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后工业经济。

11.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

1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14.信息技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15.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是指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

16.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17.信息:信息是人、生物和自动机等控制系统所接收和加工的事物属性或运动状态。

在教育教学领域又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征的信息、反映教学动态过程的信息等。

18.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

19.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

20.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个人、组织和国家在信息领域的利益保护状态。

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21.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

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学习资源也称教学资源。

22.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23.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

24.专业素质:指教师在从事职业向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不断增长起来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出色完成的知识、技能、品德、观念、行为和个性等方面的综合特征。

25.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26.教学媒体: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

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27.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

教学资源管理包括硬件资源的管理和软件资源的管理。

28.项目管理:项目是指致力于完成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或服务的一次性工作。

学校教育中的项目管理,是指对学校特定教育教学项目的计划、组织、监督与调控。

项目管理在学校教育中主要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技术应用和教育改革实验等开发项目与研究课题中。

29.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

教学过程管理就是对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及活动的管理。

30.学习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及群体学习的全部外在因素。

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等硬软件物质条件,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

此外,家庭和社区通常被认为是学生的校外学习环境。

31.绩效技术:绩效是指人们在工作场所中通过一定的活动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业绩或成果。

绩效技术是指应用系统方法,通过对目标和行为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以达到工作业绩最大化的技术。

32.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指利用适当的技术、方法和机制来促进知识的有效生成、传播和利用的过程。

33.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34.数字化学习: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

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

35.教学结构: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即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36.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

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从宏观的过程的角度看,它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

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37.教学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的总体考虑,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38.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特点、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39.VBI(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技术:是在电视画面的逆程消隐期间传送计算机数据,这样既不影响电视的正常播出,又可将计算机的多媒体信息随电视节目播出到其覆盖区域。

40.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41.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是一整套提供网络教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以网络课程为核心,在教学管理系统的配合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科教学资源,为全方位地实施现代网络教学提供服务。

42.协作学习:指学生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最大程度地扩大个人和他人的习得成果,一起经历学习过程并共同进取的一切相关行为。

43.教学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表现某些自然的、物理的或社会的系统结构和动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现和观测的环境。

44.虚拟实验室: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某些环境,供学习者观察与操纵其中的对象,使他们获得体验或有所发现。

45.情境化学习: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情境化学习模式的主要方法有认知学徒、抛锚式学习等。

46.教育技术管理:是管理在教育人培养人这一领域中的具体的、特定的应用,指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地展开,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47.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职能,又称为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简称CMI)48.良构领域知识: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则,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

49.非良构领域知识:是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景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

50.教育评价: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

51.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不以评价对象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52.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学效果的判断。

它与分等鉴定、做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做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

53.效度(Validity):也叫可据性,指一个测量的结果与该测验所要求测量内容的相符程度。

效度由很多种,其中内容效度(内容可据性)指测试问题能否真正代表或推断测验编制者所希望测量的目标能力。

54.信度(Reliability):也叫可靠性,指一个测验所测量结果的前后一致的程度。

55.量规:是一种对学生的作品、成长记录、学习成果或者学习过程中的其他表现进行评价的工具,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维度详细规定评价指标,适合于学生自评和互评,是一个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与一体、面向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具有操作性、准确性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