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

合集下载

浅析马家窑彩陶的纹饰传承

浅析马家窑彩陶的纹饰传承

属新石器 时代 晚期文化 。当 中原地 区仰 韶文化发展 逐渐没落 兀出整体 ,线 的变化始终统 一在一个 平面 内,显现 出群体 的
后 ,马家窑文化 又将彩 陶的制作推 向一 个新的高度 。马家窑

致 陛。
文化 的彩 陶是 彩陶发展长河 中的鼎盛 时代。制 陶技术 娴熟 , 曾烧制 出许多 大型陶制品 。马家窑文化 包括马家窑 、半 山、
的表现形式之一是 平衡感 ”。在面 的构 图上反复形成二方连 续 、四方连续使面 纵横无缝 连接 。无起点 ,无终点 ,一气呵
马家 窑彩 陶上面 的纹饰 ,不仅仅是 先民们的喜好 或者 兴 成 。 4 . 整体对 比与和谐 。 线的长短 ,点 的活跃 ,面的重复 ,虚 与实 、聚与散 、大 的能够表达人类 在当时特殊环境 中审美特 征的介质 。绘制 的 与小 、疏与密 ,一 张一弛充满 了变化 ,将 整体陶体纹饰统一 纹样往往会根据 器型的变化 和审美情趣 的变化而不断变更 。 在一个强烈秩序感 的空 间内。与形式上 和谐成一体。 马家窑彩 陶纹 饰较之前期 仰韶文化庙底 沟类型 ,纹饰线 人 们从 根据具体对象 描摹临绘到 抽象变化 是纹饰演变传承 的
艺木论坛
浅析马家窑彩陶 的纹饰传承
董 业子 青岛大学美术 学院 山东青 岛 26 7 60 1
摘 要 :马 家 窑彩 陶 因 其 精 致 典 雅 的 艺 术 风 格 和 登 峰 造 极 的 艺术 高度 而备 受世 人 喜 爱 和 关 注 。 它 的装 饰 纹样 往 往 会 根 据 器 型 的 变化 和 审 美 情趣 的 变 化 而 不 断 变 更 .它 们 不仅 仅 是 先 民们 兴 趣 的 反 映 ,背后 往 往 承 栽 了 更 大 的 文 化 内涵 。 关 键 词 :马 家 窑 彩 陶 ; 装饰 纹样 ;传 承 点 在 马 家 窑 彩 陶 彩 陶 中分 布 均 衡 ,常 以 圆 形 出现 ,配 合 人 类从单 纯低 级 的物 质生 活 到高级 的精 神 审美 是一个 潜移默化的演变过 程。人类从 这个演变过程 中脱离 了低级 阶 线 的走 向 ,与线这种 视觉要素 成功地配列 于一起 ,虽然使人

马家窑文化的四个主要类型

马家窑文化的四个主要类型

马家窑文化的四个主要类型: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马家窑文化早期在时间上是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发展而来的,晚期与齐家文化相接;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四个阶段,大约延续了近1250多年(公元前3300―公元前2050年)。

下面就马家窑文化的四种类型的特征、花纹、器型做阐述。

一、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1947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石岭下遗址而得名。

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地层之下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地层之上过渡性遗存。

其主要特征是:出土器物的陶质以泥质红陶为主。

另有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多呈橙黄色和砖红色,有少量橘红色。

动物鲵鱼,变体鸟纹及形式多样的几何纹是其主要纹饰。

器形有敞口碗、卷沿盆、侈口细颈瓶、小口尖底瓶、彩壶、彩陶罐等。

其中细颈瓶器形、变体鸟纹和漩涡纹的彩饰,与马家窑类型比较接近;而砖红色,疏朗的构图和很少“内彩”又与庙底沟类型近似。

因此,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该遗址已于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多次考证,其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前2900年。

从大的范围讲,马家窑类型遗存主要分布于陇东山地、陇西平原、宁夏南部和青海西北部、西至甘肃武威。

马家窑类型彩陶多为橙黄色,彩绘花纹,全部为黑彩。

最大特点是许多器物在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里面都绘有优美的纹饰。

花纹中几何纹主要为幛纹、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桃形纹、草叶纹和多层三角纹。

动物纹主要为各种造型的鱼纹、鸟纹、蛙纹和蝌蚪纹。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器物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图案花纹繁缛;线条流畅,多用等粗的线条构成,均匀对称,浑然一体;自称韵律;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

到了晚期,彩陶的纹饰多用较粗的笔道,出现了大锯齿纹及大漩涡纹,标志着其已向半山类型过渡。

三、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1924年发现于甘肃广河洮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为包括半山墓地在内的许多居址和墓地的总称。

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寓意之谜

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寓意之谜

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寓意之谜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了一件绘有舞蹈纹的彩陶盆。

舞者共三组,每组五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尾饰与发饰飘向一致而与面向不同。

这些舞者是什么人?他们究竟为何歌舞,却是一个十分难解的谜。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个舞蹈纹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绘有十五人分三组手拉手跳舞的形象。

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一平底,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

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

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

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

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

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对于盘中的舞者为何而歌舞,学者们各有各的看法。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有的学者根据舞蹈盆所揭示的舞蹈形象,认为这是原始社会的踏歌而舞。

因为踏歌要求人们“连臂踏地为节”,回旋宛转,互相唱和,而这个舞蹈纹彩陶盘中的五个人一组携手起舞,腰带随风飘动,从中可以看出他们节奏统一,宛转轻盈,正好像后来的踏歌舞形式。

但有的学者对是否是踏歌舞提出质疑,认为它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圆圈舞。

用舞蹈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史前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

当时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大家一起参加劳动,反映到舞蹈上就是集体舞,而十五个人在一起共舞,正好反映了这一情况。

马家窑文化彩陶网纹纹饰的演变

马家窑文化彩陶网纹纹饰的演变

马家窑文化彩陶网纹纹饰的演变作者:才让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07期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是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其价值不仅在于适用,更在于它的社会、文化、历史价值。

彩陶——即指有彩绘图案的陶器。

彩陶作为一种原始艺术,纹饰是其主要的艺术语言。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不仅出现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还饰有大量精美的纹饰,具有非凡的魅力。

网纹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常见而且是一直演变着的纹饰,它由其他纹饰配角的网纹逐渐演变成斜网纹、网带纹、圆圈网纹、葫芦网格纹等主要纹饰。

原始彩陶纹饰符号所表现和抽象出来的是生活及其情感中那些不可言传的方面,是先民们从主观经验中抽象出来的某些方面,发展轨迹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写实到写意的过程。

彩陶上的纹饰,大部分具有地区性,是氏族集体的象征物,并且和图腾概念密切相联。

因而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纹饰。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发展的一支地方类型,它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河湟川谷、宁夏一带,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黄河上游甘、青、宁的马家窑文化的经济类型,是农、牧、渔、猎、采集相结合的经济。

这是探讨马家窑彩陶网纹纹饰的基础。

一、石岭下、马家窑类型时期的网纹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在视觉上总是不断地受到自然现象的刺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创造陶器时的表现内容与灵感。

马家窑人也是如此,雷电、水、太阳等自然物象,鱼、鸟等动物以及一些植物,不断地被作为创作题材吸收进彩陶的创作中,似乎接近写实性的纹饰,这反映了马家窑人的审美心理以及思维方式,他们在陶器上通过对自然的模仿来表达自身丰富的生活和情感。

石岭下类型属于马家窑文化的初期(公元前3800-前3400年)。

石岭下类型彩陶花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为杏圆形,两边为斜向弧边三角形的简化的鱼纹,第二种是中为旋心圆而上下为相对的弧边三角纹构成的变体鸟纹。

浅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浅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浅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作者:袁志翔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01期摘要:马家窑文化作为我国最早期的文化存在着,其中所发掘出来的彩陶拥有独特的纹饰特点,拥有着鲜明的时代感,为研究那个时代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价值。

今天,笔者就从马家窑彩陶纹饰的基本特点出发,分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演化发展,以及与之发展相对应的社会形态以及其自身独有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审美特征一、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基本特征和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因此,便带动了鉴宝藏宝以及相关拍卖行的发展。

马家窑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马家窑文化作为仰韶文化的一个重要继承和分支,充分体现了其向西的延伸。

继仰韶文的彩陶在中原地区衰落之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在之后的数百年之间呈现着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并且达到了彩陶发展的最高峰。

在以彩陶器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中,它的图案丰富多变、纹饰生动形象而且颜色抽象炫丽,同时种类齐全多样,彩陶风格自成一体。

这些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

它不仅仅为我国的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体现了当时人类审美的独特水平,这也是我国艺术文化形成发展的滥觞。

因此具有马家窑文化特点的彩陶不仅是一件收藏品,它自身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已经大过了收藏价值。

二、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演变(一)石岭下、马家窑类型时期的网纹在马家窑文化的初期,以石岭下类型文化位置为主。

这个时期的纹饰多以鱼类纹饰存在于日常用具罐和瓶之上。

艺术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那时候马家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鱼类,而此地区的人以鱼类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饮食。

彩陶纹饰上的鱼纹饰,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生产生活的劳作方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开始对于美产生追求。

生活已经不再局限于枯燥单调的方式,并将这种美好的情愫寄托在日常必需品之中。

从而使之有一个良好的精神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

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

三组 , 各 组 人 物 图像 以 宽 叶 纹 或 弧 边 三 角 纹 进 行 分 隔 。 结 果 表 明 ,旱 作 农 业 在 先 民食 物 中的 地 位 逐 渐增 强 , 而 在图案 元素上 , 几 件 器 物 均 以人 物 、 卵点 、 水波、 横带 、 宽 叶纹 、 斜线纹 、 弧线纹 、 弧边三角纹 为基本组 合元素 , 各 构 图 元 素 均 有 相 对 固定 的 分 布 位 置 。除 宗 日遗 址 的 人 物 下 肢 多并 拢 在 一 起 看 不 出尾 饰 外 ,其 他 舞 蹈 人 物 形 象 均带 有 或长 或 短 的尾 饰 。其 中 日本 馆 藏 、 牛 门洞 及 实 性 较 强 ,均 有 尾 饰 。而 宗 日与 磨 嘴 子 的 人 物 形 象 相 明: 除 了发 现 有 黄 牛 的 蓄 养 外 , 未 见 猪 和 羊 的 蓄养 , 人 们 的 肉食 来 源 主 要 是狩 猎 。@ 这 种 新 石 器 时代 农 业 经济 区 残存 的狩 猎 经 济模 式 在 舞 蹈 纹 盆 上 主 要 表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一 是 舞 蹈 纹 盆 上 这 种 多 人 舞 蹈 的集 体 社会 活 动 可 能
纹、 水波纹 、 成 组 的 弧 线纹 、 叶纹 、 弧边三角纹 、 卵 点 纹 是 会 组 织 和丰 富 精 神生 活 。彩 陶 的繁 荣 与农 业 化 带来 的生
小 坪 子 期 陶 器 常见 的 纹样 , 所 以磨 嘴 子 的 这 件 舞 蹈 纹 盆 产 力 的解 放 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 舞 蹈 纹 盆 的 出现 是 人 类 由
沿, 浅腹逐渐变为深腹 , 晚期的下腹 内收 。做工 由精致趋 段最 后 一波 受 到 农 业 经 济 影 响 的 人 群 , 即原 来 从 事 狩 猎

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

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

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作者:肖永明来源:《丝绸之路》 2014年第18期肖永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7)[摘要]本文从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这些器物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认为多人舞蹈盆出现在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期的农业经济圈西北部边缘。

多人舞蹈纹饰源于狩猎经济模式下的岩画题材,多人舞蹈纹盆的出现是刚刚走上农业经济道路的狩猎采集人群将岩画题材转移到彩陶工艺中的一种表现。

欧亚之间草原地带的狩猎采集人群以岩画为媒介,将来自于西亚地区的农业部落多人舞蹈纹饰传播到了甘青地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盆上。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多人舞蹈纹饰;亚欧草原;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K8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22-06甘青地区的几件马家窑类型的多人舞蹈纹彩陶盆,以其鲜明的人物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精妙绝伦的彩绘艺术,吸引了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美术学、宗教学、符号学等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综合起来其功能主要是与表现原始人群的团结意识、生殖崇拜、狩猎及农业生产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消灾除病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等有关。

本文以多人舞蹈纹题材为线索,对大地湾地画、亚欧草原地带的岩画及西亚地区的彩陶题材作了对比分析,以探求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图案的渊源。

一、马家窑类型期舞蹈纹盆的演变规律及其共同特征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期,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了以人物舞蹈为主题的多人舞蹈纹图案。

目前,这种多人舞蹈纹盆共发现五件,分别是日本馆藏一件、甘肃会宁头寨乡牛门洞村出土一件、武威新华乡磨嘴子遗址出土一件、青海同德宗日墓地M157出土一件、大通上孙家寨墓地M348出土一件。

有关这五件舞蹈纹盆的详细描述在《古代彩陶中的原始舞蹈图》一文中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图1)日本馆藏的这件曲腹盆为宽沿、敞口、浅腹,平底、鸡冠状耳,器型同兰州雁儿湾H1:36相近。

半山马厂彩陶神人纹的渊源试析

半山马厂彩陶神人纹的渊源试析

138 [酣美术]NORTHWEST FINE ARTS半山马厂彩陶神人纹的渊源试析/庄会秀摘要:本文通过图像分类与对比,发现马家窑类型彩陶蛙纹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仰韶文化彩陶蛙纹都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常被论述的强 调“鼓腹”特征的类型,其二是不常被关注的强调“肢体”特征的类型,而半山马厂时期的神人纹所强调的正是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中第二种蛙纹的主要特征,因此其形成可以结合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中强调肢体特征的蛙纹进行研究。

关键词:半山马厂彩陶神人纹蛙纹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神人纹在半山、马厂类型的彩 陶纹饰中数量众多且有自身的发展,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该纹饰的完 整形象是用圆圈纹表现头部、粗线 表示躯干与四肢,作匍匐动作或呈 蹲踞状,指端和关节处多有指爪状 的芒纹(图1);有些省略头部只绘制 匍匐状的四肢;有些省略后肢只描 绘头部和上肢;目前出土数量最多 的是变化多端的指爪纹。

学界对该纹饰的内涵一直存在争议,其称谓的不一、内涵的多种解读,从侧面说明我们尚缺乏充足的材料去阐释他。

而王先胜先生在2009年发表的《彩陶纹饰释读的困境与文化人类学方法检讨》一文则论述了彩陶纹饰释读困境的普遍性。

并指出“彩陶纹饰释读……显然需要新思路、新思维,需要跳出既往的解释和观念框架以及习惯。

”(1)受此观点的启发,本文在暂不对该纹饰内涵做推论的前提下,拟通过对该纹饰与马家窑类型彩陶蛙纹的对比分析,探讨该纹饰的形成与其前的蛙纹在造型上可能存在的关系。

一、T m I i A厂彩陶神人纹的学目前该纹饰尚无统一的称谓,“神人纹”是该纹饰的最早称谓,(接上页)肌肉塑造明显,衣纹流畅富 有质感,依旧体现出宋塑形体写实 之风。

在罗汉台外壁的彩画中,有 部分泥皮脱落的现象,其底部可发 现为红色底,上面绘有白色卷草图 案,表现手法精湛,不似元以后的 手笔。

f,'i U\虽然这些塑像在乾隆时都被金 妆,但从空间布局、造像规格、神 态特征等分析,与元以后佛像有较 大区别。

略谈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发展及内涵演变

略谈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发展及内涵演变

略谈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发展及内涵演变摘要:马家窑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一支古文化遗存,马家窑彩陶是马家窑文化的重要“载体”,浓缩了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深刻内涵,折射了中华民族勇于创造,自强不息的精神气魄。

关键词:彩陶马家窑文化色彩表现人类早期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创造莫过于陶器的发明和应用,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标志。

陶是粘土与水、火复合后形成的新材料,陶器的形成,不仅改观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更改变着原始先民在制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

从无到有,再到用的实践探索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走向强大的精神财富。

马家窑彩陶是马家窑文化的重要“载体”,印证了古老先民的勤劳和智慧,绚丽多姿的彩陶为我们了解史前人类的精神家园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研究探索其发展过程和色彩内涵就愈显重要了。

陶器作为人类远古进化里程碑,产生于新时期时代中后期。

陶器的出现,是建立在农耕社会人类定居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制作彩陶居于首要的位置。

早期原始先民虽然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把制陶工艺发挥到极致,创造出美焕绝伦艺术精品,真是令人难以理解。

陶器的发展经历了素陶、彩陶两大阶段。

彩陶是制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对纹饰素陶的继承和发展。

老官台文化是我国彩陶最早发源地之一,主要分布在渭河泾水流域。

位于陕、甘交界处的陇山东西两侧都分布着大量老官台文化遗址。

老官台文化逐渐发展为仰韶文化以后,出现了东西两大分支。

一支向东推进,文化中心逐渐向关中平原和陕、豫、晋三省邻接地区发展,豫中原文化交流频繁,发展相对较快:另一支向西、向甘肃中部高原发展,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较慢,但自身特征却愈显突出,其主要的一支发展为马家窑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页。

马家窑文化是在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在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些重要特征,主要体现一下几点:一、器形种类的继承与发展马家窑文化彩陶在器型上继承了仰韶文化的基本器形,原有七种左右,后来变化到十七种之多。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出现于距今约5,000年前的黄河流域。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在中国古代陶器器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陶器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围绕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及其审美特征展开探讨。

1.初期阶段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最初出现于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彩陶器主要以红、黑两色为基调,纹饰简单并且单一,主要以几何图案为主,如螺线纹、波浪纹、鱼鳞纹等。

这些几何图案的简单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和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具有鲜明的原始特征。

随着马家窑文化的发展,彩陶纹饰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中期阶段,彩陶器的颜色变得更加丰富,出现了红、黑、白、黄、绿等多种颜色的彩陶器。

纹饰也逐渐多样化,不仅有几何图案,还出现了一些抽象的符号和图案,如太阳纹、月牙纹、蛇形纹等。

这些纹饰的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

到了晚期阶段,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达到了一个高峰。

彩陶器的颜色更加丰富鲜艳,纹饰更加精细复杂。

除了几何图案和抽象图案外,还出现了许多具象的动植物纹饰,如虎纹、龙纹、鱼纹、鸟纹等。

这些动植物纹饰生动形象,展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1.自然主题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以自然界的动植物图案为主题,展现了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些动植物纹饰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这些自然主题的纹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具有浓厚的原始生活气息。

2.几何符号除了自然主题的纹饰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器上还出现了许多几何符号和抽象的图案。

这些几何符号和抽象图案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充满了装饰性和节奏感,展现了古代先民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这些几何符号和抽象图案还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和祈福寓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探寻和向往。

马家窑彩陶的纹饰意蕴探究

马家窑彩陶的纹饰意蕴探究

民发现编织物遗留下的 烧制痕迹能够达到美化陶器的目 的。 纹 等 为主 , 此 时 的 蛙 纹 形 象 表 现 为 具 象 实 体 蛙。 久而久之, 他们逐渐领悟到, 可以对陶器进行最基本的按压 ( 三) 半山 类型彩陶常用黑红两色相间线条勾画出各种
与 刻划, 于 是 诸如 附加 堆纹、 绳纹、 篮 纹、 方格 纹等 基本纹 饰 花 纹图 案, 代 表 纹 饰是螺 旋纹、 菱 形纹、 折 线三角 纹、 圆 圈 纹 普 遍流 行 开 来。 由 此 说明, 对 “ 纹” 的 最 早 感知 源 于劳 动 实 践 等。 此 时的 四 大圆圈 纹 顺接 相连, 而 蛙纹向 抽 象演变, 多 呈 过 程, 先民 初 步 开始 由 感 性 认 识 到 理 性 认 识的 升 华。 素 有“ 彩陶 之乡 ” 美 誉的 甘 肃 是 我国 彩陶 起源 最 早、 分 布
恩 格斯 在 《 家 庭、 私 有 制 和国 家的 起源 》 中明 确指 出: “ 人 型, 下 接 齐 家文 化, 包 括石 岭下、 马家 窑、 半山和 马 厂四 种相 类 在 从蒙 昧 时 期 进 入 野 蛮时 代的 低级 阶 段, 是 从陶 器的 应 用 承 继 的 基 本 类 型。 其 纹 饰的 基 本 元素 是“ 点 ” 和“ 线” , 这也 就 开始的。 ” 由 此可见, 彩陶既是一段历史长河的实物见证, 又 构 成 了 史 前 先民 最 古老的 心 理表 象活 动。 然而随 着工 具改 这种 心理 表象活 动逐 渐凝固 成自 发 性、 规律 通 过“ 有 意 味的 形 式” 呈 现当 时由 蒙昧 逐渐 走向 文 明的 世界 。 进和技术进步, 经 验, 成 为 一 种 相 对 稳定的 心 理 创 造模 式。 不同 类型 的 彩陶 作为 史 前文 化的 重 要内 容, 是 人类 史前时 代最系 统、 最 性的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及文化意蕴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及文化意蕴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及文化意蕴作者:张雯钧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8期摘要:彩陶是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它的诞生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

彩陶就像历史文献一样记录并反映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中国的彩陶文化史中最精彩的要数马家窑文化彩陶,它不仅造型优美,纹饰绚丽,构图严谨,而且分布广,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彩陶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朴实的器型和绚丽的纹饰,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最能引起人们探索欲望的是在彩陶背后的纹饰意蕴。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016-04陶器的发明与使用不仅提高了原始先民的生存能力,而且还承载着原始先民的精神文化。

如今,丰富多彩的彩陶纹饰已经成为人们探究我国史前社会及其文化生活、情趣认知、思想发展、艺术审美等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马家窑文化彩陶处于彩陶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其彩陶纹饰以几何纹居多,器型多样,造型优美,制作精良,结构奇特,代表了彩陶史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先民的信仰和精神面貌。

马家窑彩陶色彩浑厚、美观、和谐,体现了一种古朴而绚丽的美,除了装饰功能,还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一、彩陶的起源和分布(一)彩陶的起源及背景陶器是彩陶的前身。

在大约一万年前,人类步入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

在长期使用火的实践中,发现泥土经火烧之后不仅硬度加强,而且还不漏水,陶器就这样诞生了。

彩陶是在陶器的基础上绘以彩色纹饰,这是人类精神需求的进一步发展。

彩陶纹饰充分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精神状态、造物观念以及生活方式。

彩陶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它的诞生是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的结果。

(二)彩陶分布情况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遗址文化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下游、东南沿海、中国北方沙漠草原地区四个大的地域[1]。

马家窑主要彩陶及演变

马家窑主要彩陶及演变

于早期。有人认为这是龟类形象。
花瓣纹
花瓣纹是仰韶文化的主要 纹饰,主要使用在器型较 大的陶盆腹部,是富有中 期特点的纹饰。形似绽开 的花朵,一类是由彩绘实 体纹组成,花瓣如半月形 或橄榄形,由中心向周围 展开。另一类是由多个弧 边三角纹相接而形成空白 的组成。
旋纹
旋纹在马家窑类型中即已出现,很快便发展成 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也是半山时期的主要 纹饰之一。旋纹一般是以四个旋心为中心,个别 的有六个或更多,旋纹均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半 山时期,旋纹成为主要花纹,发展得更为成熟。 旋心由多道黑色锯齿带与红带相间线条或宽带连 接,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更增加了视觉的旋动 效果。若俯视这些旋纹,能使人产生一种眩晕感, 器物的口部又鯈一个大的旋涡。这种以流畅的线 条绘出的动感强烈的旋纹,像千姿百态的黄河浪 涛,凝聚在奔流不息的旋动中。 马家窑早期的旋纹,旋心很小,多四方连续, 无附加纹饰,结构简单,旋心内饰圆点。 半山早期的旋心较小,旋心之间有2—3条旋线 连接。半山中期旋心扩大,旋心中饰有十字纹、 三角纹、圆点纹等花纹。半山晚期的旋纹,层次 变得复杂,以4个旋心为中心,旋线简单,旋心变 得更大,内饰各种精细、复杂的花纹,有斜十字 纹、网纹、圆点纹、叶形纹、斜方格纹、米字纹 等。到晚期以四大圈为旋心马厂主体旋纹的区别仅在于有无 旋线连接叫大旋心。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它们之间 的继承关系。 旋纹一般装饰在大型器物(壶、罐)的主要部 位(肩到腹部),有的盆、钵内彩也装饰此纹。 旋纹有简有繁,有的仅画一组二方连续的单线条 旋纹。
蛙纹 大地湾仰韶晚期第820号房址中出土一件残小
口壶,编号为F820:15。该器物泥质红陶, 在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中,蛙纹 小口,颈部加饰一条凸施纹,圆肩圆腹,下 并不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偶尔出现在 腹部残失。肩腹部饰一似蛙似龟的动物形图 早、中、晚各期,因而是一种特殊的 案,黑彩,头部整体涂黑呈椭圆形,以两个 小圆形空白表示眼睛,顶部另留一小三角形 少见的纹饰。这些蛙纹的身体结构大 空白,圆形躯体,饰网格纹,残留两足。腹 体相同,但表现与装饰手法各不相同, 部另一侧饰类似蛙腿的圆点弧形纹。该房址 其风格均显示了所处时代的烙印。它 属偏早阶段。此蛙纹图案化风格较浓厚,与 们之间应存在着一定的传统联系。 早中期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甘肃境内的仰韶文化至今未发现早、 在天水师赵村五期出土了一件蛙纹钵,此 中期的蛙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属早 蛙绘于陶钵内壁。与大地湾相同的是,均以 期半坡类型,在其出土的一件陶盆内 网格纹表示躯体,头部涂黑,呈椭圆形。不 壁绘有黑彩写实蛙纹。半月形头部, 同的是以空白中的圆点表示双目,躯体分隔 两个圆点表示眼睛,圆形躯体,上饰 为两半。与仰韶中期相比,共同之处是躯体 分为半圆,四足中两足向前,两足向后,似 点状纹,四足形态生动,令人联想起 游动中的形象。明显差异之处是晚期蛙纹躯 一只企图爬出陶盆的蛙类。黑点大小 体饰网格纹,中期的写实变为晚期的图案化、 不一,且不甚规整,风格古朴,憨态 规范化。 可掬。河南陕县仰韶中期庙底沟遗址 马家窑文化中也出土有完整的蛙纹,与仰 出土的蛙纹饰于陶盆腹部,残缺不全, 韶文化晚期非常相似,只不过网格纹更为细 但可大致判定仍为蛙的形象,总体风 密,头部未涂黑,双目以单独的圆内黑点表 格同早期类似,但头部较小,仅有一 示。由此说明,马家窑文化的许多彩陶因素 黑点,身躯分隔为两部分,形象略逊 是汲取、继承了仰韶彩陶的精华发展起来的。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在遥远的古代,马家窑的人们用彩陶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这些彩陶纹饰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瑰宝。

本文将带大家走进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世界,探索其美丽的背后的意义。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以其独特的色彩、造型和纹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从颜色上来看,马家窑彩陶多以红彩、黑彩为主,也有少量白彩和紫彩,这种色彩的选择和搭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造型方面,彩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圆形、方形等规则的几何形状,也有模拟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等形状,这些造型各异的彩陶让人惊叹不已。

从纹饰上看,马家窑彩陶纹饰分为抽象和具象两种风格,抽象风格以点、线、面等元素为主,通过巧妙的组合和排列,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具象风格则以描绘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人物等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在不同的时期和地点,这些纹饰都有所变化和发展。

例如,在马家窑文化的早期,彩陶纹饰多以抽象的几何形状为主,到了晚期,具象的动物、植物等纹饰逐渐流行起来。

不同地区的马家窑彩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甘肃地区的彩陶以红彩为主,青海地区的彩陶则以黑彩为主要色彩。

现代意义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对现代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

在艺术创作方面,马家窑彩陶的色彩、造型和纹饰等特点,为现代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许多现代艺术家将马家窑彩陶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装饰设计领域,马家窑彩陶纹饰也被广泛应用。

设计师们将这些古老的图案和现代的装饰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了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装饰效果。

马家窑彩陶纹饰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有关色彩、造型等方面的启示,有助于开拓设计师的思路和创意。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是古代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对马家窑彩陶纹饰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自然、生活等方面的认知和感悟,领略古代文明的魅力。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及文化意蕴

试析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及文化意蕴

Vol.35No.8Aug.2014第35卷第8期2014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陶器的发明与使用不仅提高了原始先民的生存能力,而且还承载着原始先民的精神文化。

如今,丰富多彩的彩陶纹饰已经成为人们探究我国史前社会及其文化生活、情趣认知、思想发展、艺术审美等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马家窑文化彩陶处于彩陶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其彩陶纹饰以几何纹居多,器型多样,造型优美,制作精良,结构奇特,代表了彩陶史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先民的信仰和精神面貌。

马家窑彩陶色彩浑厚、美观、和谐,体现了一种古朴而绚丽的美,除了装饰功能,还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一、彩陶的起源和分布(一)彩陶的起源及背景陶器是彩陶的前身。

在大约一万年前,人类步入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

在长期使用火的实践中,发现泥土经火烧之后不仅硬度加强,而且还不漏水,陶器就这样诞生了。

彩陶是在陶器的基础上绘以彩色纹饰,这是人类精神需求的进一步发展。

彩陶纹饰充分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精神状态、造物观念以及生活方式。

彩陶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它的诞生是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的结果。

(二)彩陶分布情况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遗址文化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下游、东南沿海、中国北方沙漠草原地区四个大的地域[1]。

在不同的区域里有不同的彩陶文化以及彩陶类型。

例如:仰韶文化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分为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在这四大地域中,又形成了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彩陶文化系统。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按文化区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区[2]。

黄河上游文化区为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黄河中游文化区为老官台文化和仰韶文化;黄河下游文化主要为大汶口和龙山文化。

而长江流域按文化区域分为中、下游文化区[3]。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彩陶纹饰是中国古代陶器中的一种精美艺术品,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还展现出了演变的历史脉络。

本文将从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及审美特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早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前,最初以线性纹为主,线条简洁流畅,主要以斜线、直线和曲线等基本线条组合构成纹饰,呈现出原始朴素的审美特征。

2.中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手工艺水平的提高,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逐渐演变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图案,如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等,纹饰结构逐渐趋于成熟,线条更加流畅,图案更加生动,呈现出稳重大气的审美特征。

3.晚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到了晚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图案更加多样丰富,颜色也更加艳丽,纹饰风格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展现出了成熟丰富的审美特征。

1.简约的审美特征早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以线性纹饰为主,简约而不失精致,线条流畅,构图简洁,给人以素雅、朴实的审美享受。

2.生动的审美特征随着纹饰的发展,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逐渐增加了各种图案,如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等,图案生动丰富,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审美感受。

3.艳丽的审美特征晚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红色、黄色、蓝色等明快的色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彩陶纹饰,给人以艳丽夺目的审美体验。

4.大气的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在构图上注重整体效果,追求稳重大气的审美特征,线条流畅,纹饰丰富,给人以稳重大气的审美享受。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其审美特征也日益丰富多样,简约、生动、艳丽、大气成为了其独特的审美标签,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这些审美特征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为当代的陶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料。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和关注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陶瓷文化。

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纹饰另解

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纹饰另解

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纹饰另解张朋川(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 ]自青海大通县发现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以来,甘青地区大通河流域及其南北两侧陆续发现了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学者们对舞蹈纹彩陶的文化涵义看法不一,本文对舞蹈纹提出新的见解,认为是抽象化的融入鸟元素的人形纹。

[ 关键词 ]舞蹈纹彩陶;纹饰;另解[ 中图分类号 ] 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8)02-0004-05收稿日期:2017-12-20作者简介:张朋川(1942-),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考古、中国设计艺术史。

1973年秋,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清理了一座马家窑类型墓葬,墓中出土了一件被称作“舞蹈纹”纹饰的彩陶盆。

我当时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工作,特地去青海省考古队上孙家寨工地去参观,见到了这件舞蹈纹彩陶盆,是残缺复原的。

口径24.5、高12厘米。

盆内壁一圈绘三组舞蹈纹,每组五人,面问一致,手拉手地舞蹈。

在盆内上腹和下腹的结合部绘四圈平行带纹(图1、2)。

这墓中还出土了三件彩陶盆,在盆内上和下腹结合部也绘四圈平行带纹。

墓中还有海贝、蚌壳、骨珠等饰物。

一、对大通舞蹈纹彩陶盆文化涵义的看法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备受珍视,成为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对舞蹈纹彩陶盆进行介绍和研究,由于着眼点不同,这些论文对彩陶盆的舞蹈纹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先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我查阅了一些文章资料,现择其具有代表性观点叙述于下:1、在上孙家寨彩陶盆的发掘简报中认为:“先民们劳动之暇,在大树下、小湖边或草地上,正在欢乐地手拉手集体跳舞和唱歌”。

并且认为:“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似反映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而频繁之意”。

[1]2、与舞蹈纹彩陶盆发掘简报同时发表了金维诺相关的论文,对舞蹈纹的解释是:“每组手牵手的五人队列,是面的正面并列的整齐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纹饰的渊源作者:肖永明来源:《丝绸之路》2014年第18期[摘要]本文从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这些器物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认为多人舞蹈盆出现在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期的农业经济圈西北部边缘。

多人舞蹈纹饰源于狩猎经济模式下的岩画题材,多人舞蹈纹盆的出现是刚刚走上农业经济道路的狩猎采集人群将岩画题材转移到彩陶工艺中的一种表现。

欧亚之间草原地带的狩猎采集人群以岩画为媒介,将来自于西亚地区的农业部落多人舞蹈纹饰传播到了甘青地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盆上。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多人舞蹈纹饰;亚欧草原;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22-06甘青地区的几件马家窑类型的多人舞蹈纹彩陶盆,以其鲜明的人物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精妙绝伦的彩绘艺术,吸引了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美术学、宗教学、符号学等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综合起来其功能主要是与表现原始人群的团结意识、生殖崇拜、狩猎及农业生产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消灾除病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等有关。

本文以多人舞蹈纹题材为线索,对大地湾地画、亚欧草原地带的岩画及西亚地区的彩陶题材作了对比分析,以探求马家窑类型期多人舞蹈图案的渊源。

一、马家窑类型期舞蹈纹盆的演变规律及其共同特征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期,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了以人物舞蹈为主题的多人舞蹈纹图案。

目前,这种多人舞蹈纹盆共发现五件,分别是日本馆藏一件、甘肃会宁头寨乡牛门洞村出土一件、武威新华乡磨嘴子遗址出土一件、青海同德宗日墓地M157出土一件、大通上孙家寨墓地M348出土一件。

有关这五件舞蹈纹盆的详细描述在《古代彩陶中的原始舞蹈图》一文中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图1)?譹?訛日本馆藏的这件曲腹盆为宽沿、敞口、浅腹,平底、鸡冠状耳,器型同兰州雁儿湾H1:36相近。

构图方式采用三分法将内壁图案等分成相同的三组,外壁的波浪纹及卵点纹也是雁儿湾期常见的纹饰,内壁的中心带圆点的弧边三角纹主要见于马家窑早期至雁儿湾期的陶器,所以这件彩陶盆为甘肃东乡林家中期(相当于雁儿湾期)的陶器,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马家窑类型多人舞蹈纹彩陶盆。

牛门洞出土的这件彩陶盆为宽沿,口微敛,腹略深,无鋬耳。

器型同日本馆藏的这件较同类器较为接近,但是从腹略深、无鋬耳的特征来看,应略晚于日本馆藏的那件曲腹盆。

三分法的构图方式、带有尾饰及较为写实的舞蹈人物形象则与日本馆藏的舞蹈纹盆相近,以弧线纹和宽叶纹相隔人物图案的做法多见于林家中、晚期(相当于雁儿湾期及王保保城组期)。

综合来看,牛门洞的这件陶器也应为林家中期(相当于雁儿湾期)陶器,只是略晚于日本馆藏的那件。

宗日多人舞蹈纹盆属于宗日墓地一期二段,相当于王保保城期。

(2)上孙家寨墓地M384中与舞蹈纹盆一同出土有另外三件盆和一件彩陶钵,这几件陶器同乐都脑庄M1的同类器器型相近,彩陶盆缘面较窄,腹变深,上腹较直下腹渐收,器型不很规整,做工趋于草率;内壁以三分法构图,外壁均饰纽结纹,应和乐都脑庄M1处于同一期别,即林家晚期三段。

(3)磨嘴子舞蹈纹盆器型与甘肃河西走廊古浪县博物馆藏彩陶曲腹盆(0016)、(4)酒泉照壁滩遗址第三地点彩陶深腹盆(87JFZ-III-002)、(5)武威五坝山墓葬的彩陶盆(M1:4)等同类器型接近。

(6)河西走廊的这些器物为马家窑类型晚期与兰州小坪子阶段接近,是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经天祝地区影响到武威一带的结果,(7)磨嘴子舞蹈纹盆上的宽带纹、水波纹、成组的弧线纹、叶纹、弧边三角纹、卵点纹是小坪子期陶器常见的纹样,所以磨嘴子的这件舞蹈纹盆应该为小坪子期阶段。

这五件彩陶盆的早晚关系是日本馆藏(相当于林家中期或雁儿湾期稍早阶段)—牛门洞(相当于林家中期或雁儿湾期湾稍晚阶段)—宗日M157(相当于林家晚期二段或王保保城期)—上孙家寨M348(相当于林家晚期三段)—磨嘴子(相当于小坪子期)。

它们反映了甘青地区舞蹈纹盆的演变过程,从器型来看,舞蹈纹盆的演变规律是由敞口变为直口再变为微敛口,由宽沿变为窄沿,浅腹逐渐变为深腹,晚期的下腹内收。

做工由精致趋于粗糙,晚期的器型不是很规整,器表粗糙,似未经打磨。

彩绘中的人物形象由写实逐渐变得抽象和简化,到了晚期,仅以圆点和线段来表现人物的头、下腹、躯干、四肢、发辫和尾饰。

雁儿湾期的舞蹈纹盆外壁饰以水波纹和卵点纹,林家晚期变为纽结纹,小坪子期为外壁以弧边三角纹、宽叶纹和弧线纹为主。

在构图方式上,几件舞蹈纹盆内壁近底部均有数道水波纹和一道横带纹,以三分法将内壁主题纹等分为三组,各组人物图像以宽叶纹或弧边三角纹进行分隔。

在图案元素上,几件器物均以人物、卵点、水波、横带、宽叶纹、斜线纹、弧线纹、弧边三角纹为基本组合元素,各构图元素均有相对固定的分布位置。

除宗日遗址的人物下肢多并拢在一起看不出尾饰外,其他舞蹈人物形象均带有或长或短的尾饰。

其中日本馆藏、牛门洞及上孙家寨的人物均为五人一组,人物形象较为相似,写实性较强,均有尾饰。

而宗日与磨嘴子的人物形象相近,用较为抽象的圆点和线段来表现人物的头、下腹、躯干、四肢、发辫和尾饰。

人物每组人数分别是13人和9人。

二、从舞蹈纹盆的时空分布特点看当时社会的经济形态这几件文物纹盆均产生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期(公元前3290年至公元前2880年),(8)这一时期是马家窑文化迅速扩展的时期,以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为例,在马家窑类型期,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马家窑类型遗址的分布区域由化隆县黄河北岸支流伊沙尔河口一带逆黄河而上到达共和盆地的同德宗日一带;湟水流域则由民和县米拉沟河下游逆湟水河而上到达大通长宁及湟中多巴一带。

这一时期,许多原来从事狩猎经济的人开始走向了农业化的道路,主要食物来源从猎取动物转变为种植粟和黍等谷物,人们从食物链的最高端一下子到了食物链的最低端,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动,降低了生活成本。

从此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善社会组织和丰富精神生活。

彩陶的繁荣与农业化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纹盆的出现是人类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进而促使精神生活走向繁荣的体现。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以陇西至青海东北部的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东北至宁夏南部,西北至酒泉东南部,(9)西南至青海同德宗日,南达白龙江上游甚至四川西北部。

(10)从这四件有出土地点的多人舞蹈纹盆的分布来看,它们均出现在马家窑类型分布的西部和北部边缘地带,也就是马家窑类型期农业经济圈与周边采集狩猎经济圈的交融地带。

处于这一地带的人群是新时期晚期阶段最后一波受到农业经济影响的人群,即原来从事狩猎经济的人群刚刚走向农业化的道路,由于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一般是河谷上游地带,属农业的后开发区,土壤、水及光热等农业条件赶不上河谷中下游地区,而动物资源相对丰富,这一带的人们一般处于半农半猎的经济模式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保留着狩猎经济模式和狩猎经济模式下的一些生活习俗。

以宗日遗址为例,宗日遗址地处马家窑类型的西南边缘,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宗日遗址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旱作农业在先民食物中的地位逐渐增强,而渔猎活动逐步减少。

(11)通过对宗日动物骨骼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发现有黄牛的蓄养外,未见猪和羊的蓄养,人们的肉食来源主要是狩猎。

(12)这种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区残存的狩猎经济模式在舞蹈纹盆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舞蹈纹盆上这种多人舞蹈的集体社会活动可能来源于狩猎经济模式下岩画中的多人舞蹈题材;二是舞蹈纹盆的人物形象多带有尾饰,而尾饰是狩猎人群的基本着装。

三、彩陶纹盆上的多人舞蹈纹饰与狩猎经济时代岩画中多人舞蹈题材的渊源关系牛门洞、上孙家寨、磨嘴子多人蹈纹盆上的人物图像均带有尾饰,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乃至青铜时代,以狩猎为主题的岩画中人物形象也多带有尾饰。

尾饰是史前狩猎人群常见着装,为了取得狩猎的成功,猎人一般披上兽皮系上兽尾,伪装成动物,达到迷惑和引诱猎物的目的,以便尽可能近地接近动物而发起攻击。

一般在狩猎活动开始之前要进行以祈求狩猎成功为目的狩猎巫术活动,表现形式类似于狩猎前的演练,也是要披上兽皮、露出尾饰。

狩猎成功后也会带上分得猎物跳庆功舞,尾饰逐渐成为狩猎人群的一个常见的标志,(13)所以说舞蹈纹盆中人物尾饰是狩猎部落进入农业社会时原有狩猎文化因素在彩陶上的体现,是岩画题材向彩陶载体的转移,一定意义上也是狩猎文化因素与农业文化因素结合的产物。

多人舞蹈题材来自于狩猎经济模式下的岩画题材,在北方岩画题材中,多人舞蹈纹通常被认为是与祭祀或宗教有关的集体社会活动,创作岩画本身是此类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岩画的创作一般选在水草丰美、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岩体附近。

多数大型岩画附近往往能找到与之对应的遗址或墓葬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大型岩画附近是狩猎或游牧人类群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活动场所和政治中心,决定围猎计划、祭祀、战争等部落内重大事情往往在岩画附近举行,大型岩画题材起到促进部落的团结、协调统一行动和原始社会教育的作用。

这些狩猎部落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以后,旧有的观念及习俗不会突然地改变,而且有继续存在的现实需求,但是许多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带由于缺少自然的岩体并不具备制作大型岩画的条件,而来自东部农业部落成熟的彩陶工艺是岩画题材最好的表现载体,像接受农业文明一样,自然会被刚刚从事农业生产的土著狩猎人群所接受,从而使固定的岩画变成了可移动的岩画。

我们注意到一些精美的大型彩陶器一般出土在聚落中的大中型房址,被氏族首领所掌握,如大地湾遗址中的精美彩陶多出土于大中型房址中。

(14)在彩陶器的修复、整理过程中,我们也观察到和其他陶器相比,精美的大型彩陶器器底磨损程度很高,说明此类器物被人们所经常使用,有些彩陶还有修补的痕迹。

种种迹象表明,这种精美的大型彩陶器在人们的生活中处于一种较高的位置,可能与史前祭祀活动有关。

集体舞蹈纹盆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替代了大型岩画的功能,多人舞蹈纹盆的出现是马家窑文化形成的地方因素的重要体现。

马家窑类型多人舞蹈纹盆出现以前,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中仅见到一例以人物舞蹈为题材的画面,那就是距今约5000年(15)的仰韶晚期文化(大地湾四期文化)中发现于F411的地画,(16)关于该地画的解读有“狩猎说”、“丧葬说”、“驱鬼说”、“驱虫说”、“男性崇拜说”、“生殖崇拜说”等。

笔者认为“狩猎说”较为可信,该画面是狩猎前进行的祈求狩猎成功的媚神巫术表演或狩猎成功、分得猎物后进行的欢庆舞。

理由有五:一是图中男子的尾饰是北方岩画题材中狩猎人的常见装束。

二是在北方岩画的狩猎题材中往往用夸大的男根来表示猎人的雄健与强悍,以显示其与野兽搏斗的能力和高超的狩猎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