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罐车改装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搅拌站毕业设计

混凝土搅拌站毕业设计

1.1混凝土的用途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它是由胶凝材料、集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

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1.2混凝土的历史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

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卡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

1879年,他开始制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发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

仅几年后,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

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卡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1887年德国工程师科伦首先发表了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英国人威尔森申请了钢筋混凝土板专利;美国人海厄特对混凝土横梁进行了实验。

1895年——1900年,法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

1918年艾布拉姆发表了著名的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理论。

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

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

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令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

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它混凝土,各种混凝土添加剂也开始使用。

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

散水泥筒仓装车系统改造

散水泥筒仓装车系统改造

散水泥筒仓装车系统改造摘要:当前,国内外大部分混凝土制造公司袋装混凝土均采取的混凝土袋装运输机和人工堆码的方法进行。

其工艺,一般由水泥袋经人工插袋灌装好,后经接专用机、顺包机业务、清包机、皮带机、转溜子、装车机等。

但因为运输车辆的类型不同较大,对袋装水泥装车除尘工艺的处理方法也都不能一概而论,也导致了国外较成熟的自动袋装运输工艺,在国内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关键词:散水泥;系统改造;问题及措施1改造前现状及技术改造要求在现有水泥的工业生产环节中,大多数扬尘点都安装了除尘装置并加以处理,处理后也能满足国家或者由于的排放要求。

但在全省范围内,大部分水泥的熟料有机挥发物和袋装水泥有机挥发物,还达不到国家的有关排放要求和有关职工健康规定。

部分工厂虽然采用了相应方法,但在治理后的效果仍然很不明显。

特别是袋装水泥装车过程,由于工厂在原先的生产工艺环节中,就对所产生的粉尘采取了相应的处置方法,从而造成在装载过程中灰尘满天飞,以至有的工厂因为不注意整个水泥袋装系统跑冒滴漏等问题,采用了简易的密闭处理工艺方法,从而造成了整个包装厂房里层层都是灰尘,从而严重危害了职工的健康。

因此,国家安监总局就应对水泥包装技术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规定。

2改造的主要技术分类袋装水泥上车因型号、装载方式、包装运送人员配备、袋子等不同,其扬尘产生的地点、方式、尘含量等有所不同,通常为1~2人码装。

包装水泥对装车灰尘最重要的处理方法,一般有换上优质不冒灰的袋子和在装车区内设有吸尘罩。

由于换上袋子所产生的直接成本相对较高,故大多数公司都是选用吸尘罩解决灰尘的方法。

吸尘罩的设定,一般分为顶吸式、侧吸式两种类型。

对扬尘的管理,需要达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吸尘罩的设置,应确保工人装车的作业空间;(2)含尘空气不得径直进入工作人员的呼吸范围以及眼部方位;(3)操作时工人呼吸区空气要满足职业健康的要求;(4)吸尘装置应能随包装运输机同时左右运动,并通过密码箱的宽度方便调节吸尘盖的宽度、2.1顶吸式除尘罩顶吸式的除尘罩通常采取重点吸尘的形式,一般在装卸运输中心前上部安装的吸尘罩用于表面除尘处理,有的还在溜盘上配相应的抽风系统。

HGC311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

HGC311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

第1章绪论1.1 课题的提出自卸车又称翻斗车,它是利用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车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自动卸货的目的,并依靠货箱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

按不同的用途自卸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公路运输用的重型和超重型自卸汽车。

这种自卸汽车主要应用于大型矿山、水利工地等场所,运输的货物通常是由与其配套的挖掘机械来完成装载的。

这类汽车也称为矿用自卸汽车。

这类自卸车辆在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轴荷等方面不受公路法规的限制,但同时它也只能在矿山、工地上使用,而不得用于公路运输。

另一类是公路运输用的轻、中、重型(装载质量在2~10t)普通自卸车。

这种自卸车主要承担着泥土、砂石、煤炭等松散货物的运输工作,它通常也是与装载机械配套使用的。

普通自卸车辆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运输货物倾卸方向分为:后倾式、侧倾式、三面倾式和底卸式自卸汽车;按货箱栏板结构分为:栏板一面开启式、栏板三面开启式和簸箕式(即无后栏板式)汽车:按装载质量me分为:轻型自卸汽车(me<3.5t)、中型自卸汽车(3.5t < me<8t)和重型自卸汽车(me>8t)。

普通自卸车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自卸运输车辆,其装载重量在4.5t-9t之间。

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专门的法规对普通车尺寸、排放、车速等各方面性能进行规范,从而促进了普通自卸车的健康发展。

自2001年11月10日起,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国内市场逐渐开放。

同时,我国亦确立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基建项目的投资力度,农林牧渔、采矿、水利、军工、环保、商业运输、交通、通讯、金融、机场、电力、城市建设和石油开采等行业均快速发展,使各种类型的专用车需求量大增。

在广大城乡的沙场、矿山、工地及般的土木工程等的运输作业中的自卸车以其灵活机动、价格低廉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当今汽车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日益加快。

基于水泥车操作工艺流程毕业设计资料

基于水泥车操作工艺流程毕业设计资料

基于3Dmax水泥车操作工艺流程摘要随着新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3D动画技术的逐步成熟,3D动画应用地越来越广泛。

在油田的建设中,仿真模拟培训技术也越来越受欢迎,本文结合大庆油田100-30型固井水泥车的实际情况,在仿真模拟培训中运用3D动画技术,将100-30型固井水泥车注水过程直观逼真的展示出来。

100-30型固井水泥车仿真模拟培训技术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熟练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尽可能节省资源的情况下,使培训者熟练地100-30型固井水泥车的工作过程以及操作流程。

本文运用三维技术,对100-30型固井水泥车进行三维建模,根据水泥车的实际操作过程设计制作水泥车的三维动画,形象生动的展示水泥车基本概况,通过动画再现100-30型固井水泥车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原理。

3D动画技术在100-30型固井水泥车动画中的应用,主要使用3D Max开发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材质、渲染、灯光、动画制作等,运用photoshop软件对模型材质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运用软件V-Ray软件对100-30型固井水泥车进行渲染,After Effects软件对水泥车注水动画进行后期制作,会声会影对动画进行后期的配音和字幕。

关键词:仿真模拟;100-30型固井水泥车;3D动画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igh-tech,three dimensional technologies gradually been mature,the application in three-dimension technology more widely used. In oilfield construction,Simulation training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is article,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100- cement truck in Daqing Oilfield,the three dimensional technologies in simulation to conduct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ining,the use of 3D technology, will come out to show Halliburton cement truck water, mud process vivid.100-30 cement truck simulation training is to improve the skill level of staff,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as far as possible to save resources, Make trainers skillfully master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100-30 cement truck and oper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by using the 3D technology, 3D modeling on 100-30 cement truck,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cement truck, design the three dimensional animation of cement trucks. Vivid displa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ement truck. Through an animated demo represent operating proces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100-30 cement truck.Application of 3D animation technology in 100-30 cement truck in animation is mainly the use of 3D modeling technology, texture, lighting, rendering, ani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display of water injection process cement truck. The use of Photoshop software to optimize the model material in order to achieve a more realistic effect. To render of 100-30 used the V-Ray software, After Effects software in post-production on cement truck injection water animation. Laster use HuiShenHuiYi- ng animation for dubbing and subtitling.Keyword: simulation; GJC100-30 Cement Truck; 3D animation;目录第1章概述 (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三维仿真技术的内容与应用 (2)1.3研究内容 (2)第2章开发工具 (4)2.1主要的建建模工具3D MAX (4)2.2辅助工具—P HOTOSHOP (5)2.3A FTER E FFECTS简介 (6)2.4V-R AY渲染器 (6)2.4会声会影应用简介 (7)第3章水泥车动画总体设计 (8)3.1100-30型固井水泥车基本介绍 (8)3.2100-30型固井水泥车虚拟场景需求分析 (9)3.3总体设计 (10)第4章水泥车动画设计技术实现 (13)4.1水泥车建模、材质、灯光、渲染 (13)4.2三维动画的实现 (25)4.3理论创新 (33)第5章用户体验与三维展望 (34)5.1用户体验 (34)5.2对三维技术发展的展望 (34)总结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第1章概述计算机动画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是这几年开始的,主要用于辅助教学和辅助训练,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寓于生动、有趣的动画中。

U80(H)型水泥罐车车体结构优化设计

U80(H)型水泥罐车车体结构优化设计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1.2 国内外罐车发展历史与概述 .............................................................................. 1 1.3 罐车的结构介绍 ................................................................................................... 2 1.4 论文研究内容 ....................................................................................................... 2 第 2 章 基础理论 .................................................................................................................. 4 2.1 有限元法 ................................................................................................................ 4 2.2 静强度分析 ........................................................................................................... 6 2.3 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及 Hyperworks 介绍 ................................................... 7 2.4 结构优化及 OptiStruct 优化介绍 .................................................................... 8 第 3 章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12 3.1 车体材料属性和主要参数 ................................................................................ 12 3.2 力学模型 ..............................................................................................................12 3.3 网格划分 ..............................................................................................................13 第 4 章 载荷计算 ................................................................................................................ 15 4.1 基本载荷 ..............................................................................................................15 4.2 施加载荷和约束 ................................................................................................. 15 4.3 载荷工况组合 ..................................................................................................... 17 4.4 车体静载刚度要求 ............................................................................................. 17 第 5 章 车体优化 ................................................................................................................ 18 5.1 设计变量 ..............................................................................................................19 5.2 目标函数 ..............................................................................................................20 5.3 设计约束 ..............................................................................................................21 第 6 章 计算结果分析 ....................................................................................................... 23 6.1 板厚优化结果及分析 ......................................................................................... 23 6.2 各工况垂向刚度分析 ......................................................................................... 24 6.3 优化前后工况最大应力的大小和位置 ........................................................... 25 结论 ....................................................................................................................................... 30 结束语 ...................................................................................................................................31 参考文献 .............................................................................................................................. 32

年产500万水泥毕业设计书

年产500万水泥毕业设计书

年产500万吨设有辊式磨的干法水泥原料车间工艺设计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引言 (1)1 工艺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3)1.1指导思想 (3)1.2设计原则 (3)2 原料车间工艺流程设计 (6)2.1石灰石破碎及输送 (6)2.3原煤及辅助原料输送 (6)2.4联合预均化堆场及输送 (6)2.5生料粉磨 (7)2.5.1工艺流程简介 (7)2.5.2原料配送及输送 (7)2.5.3生料粉磨 (7)2.5.4窑磨废气处理 (7)3 配料计算 (8)3.1设计内容 (8)3.2原始数据 (8)3.2.1原材料数据 (8)3.2.2煤工业分析 (8)3.2.3其他 (9)3.3配料计算 (9)3.3.1熟料设计率值 (9)3.3.2计算煤灰掺入量 (9)3.3.3用EXCEL计算干生料的配合比 (10)3.3.4将干料配比折算成湿料配比 (12)4 物料平衡 (14)4.1生料消耗定额 (14)4.2混合材的选择和石膏消耗计算 (14)4.3干石膏的消耗定额 (15)4.4干混合材的消耗定额 (15)4.5干煤的消耗定额 (15)4.6设计水泥产量 (15)5 主机平衡 (18)5.1主机平衡计算的目的 (18)5.2年平衡法 (18)5.3破碎机的选取 (19)5.3.1石灰石破碎机的选取 (19)5.3.2页岩破碎机的选取 (19)5.3.3煤磨破碎机的选取 (19)5.3.4生料磨的选取 (19)5.3.5水泥磨的选取 (20)5.3.6主机平衡表 (20)6 储库平衡 (21)6.1堆场、库的计算 (21)6.1.1物料的储量储期 (21)6.1.2选择储存方式 (21)6.1.3选择并计算储存设施、形式、规格和数量 (22)6.2储库平衡表 (25)7 原料车间平面设计 (26)8总结与展望(包含环境保护)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附录 (31)中文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条年产500万吨设有辊式磨的干法水泥原料车间工艺设计。

水泥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泥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粉磨效率、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水泥
粉磨整个设计过程有更深入地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
核心,迅速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高新技术成就广泛地应用于水泥干法生产的全
过程,使水泥生产全过程具有了高效、优质、低耗、符合环境要求和大型化、自动化
的特征。同时,水泥工业特别是预分解窑具有的可以有效的降解利用其他工业产生的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09 年水泥产品综合能耗大大降低,吨熟料能耗 124.15 千克 标准煤,比 2008 年降低 4.85%;吨水泥能耗 95.08 千克标准煤,比 2008 年降低 8.11%。 截止 2009 年全国已有 498 条 2000t/d 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安装了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 3316mw,年发电能力 222 亿度,节能 800 多万吨标煤,减排 2000 万吨 CO2。 3 研究内容
课题来源生产科研教学其他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附页研究意义水泥粉磨是水泥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环节合理选择粉磨流程和设备对提高粉磨效率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题报告
学院(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姓名
专业班级
结合《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一条年产 160 万吨熟 料的铜山水泥厂。 4 研究思路好方法
本次设计参考《新型干法水泥厂工艺设计手册》和《新型干法水泥厂设备选型使用 手册》设计生产水泥,主要步骤包括:
1.场址选择 2.全场布局 3.窑的选型 4.物料平衡的计算 5.物料的破碎、均化和储存 6.储库平衡计算 7.重点车间设计 在这一章的设计里,我详细的查阅了各种资料,参考以往的设计资料和经验,结合 本次设计的目标,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粉磨车间。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国内先进技术,引进 先进的设备,采用合理的布局,以此来生产符合标准的水泥。不可避免的是,设计中扔 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8.附属设备选型

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水泥搅拌桩设计毕业设计

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水泥搅拌桩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计划修建一栋九层楼高的住宅楼,由于修建地的地基土质较差,不能满足上部荷载组合的要求,需要处理。

通过对工程用地的实地了解和勘察,结合各种地基处理方式的适合性,经过综合分析后确定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适合本次工程。

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都是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CFG桩的单桩承载力较高且便于施工,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承载力低且造价偏高,不适于本工程,经过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本工程最终选用CFG桩地基处理方案。

令两种地基处理方案满足承载力要求和沉降要求后,进行经济预算,CFG桩方案需要146根桩,总价213499.04元,水泥土搅拌桩需要600根桩,总价134755.488元。

最终选用水泥土搅拌桩方案作为此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案,并为施工提供方案。

关键词: CFG桩处理;水泥搅拌桩处理;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计算;经济预算Abstract:The project designed is from Bama County of Hechi City, Guangxi province, , MCH of Bama County planed to construct a six-story public rental building, because the quality of the foundation soil is poor,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pper load combinations, it needs to be addressed. Through examining and learning about the project land on the spot, consider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various ground handling ways, CFG piles and cement soil mixing piles is detemined avaiable for this project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 CFG piles and cement soil mixing piles both are common ground handling ways, both the single pile bearing capacity and cost of CFG pile is high, while both the single pile bearing capacity and cost of cement mixing pile is low. In order to find the best solution,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omplex foundation and sedimentation, two kinds of foundation treatments are mad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sedimentation, then economic budget is done to find that CFG pile program needs 146 piles, the total price is 213,499.04 yuan, cement mixing pile needs 600 piles, the total price is 134,755.488 yuan. Finally, cement mixing pile program is selected as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program of this project, and is provided for the construction.Key words:CFG pile; Single pile;bearing capacity of composite foundation;Settlement calculation;Economic budget目次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2地基承载力问题 (1)1.3地基沉降 (1)2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1)2.1 勘察报告 (2)2.1.1 工程概况 (2)2.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2.1.3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4)2.1.5 场地土的膨胀性分析 (4)2.1.6 地基岩土层工程地质特性评价 (4)2.1.7 不良地质作用 (4)2.1.8 地基均匀性评价 (4)2.1.9持力层及基础方案分析 (4)2.1.10 建议 (5)2.2 常用地基处理方案 (5)2.2.1 强夯法与强夯置换 (5)2.2.2 排水固结法 (5)2.2.3 灌浆法 (5)2.2.4换填垫层法 (6)2.2.5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 (6)2.2.6 水泥土搅拌桩 (6)3 CFG桩处理 (7)3.1 设计参数确定 (7)3.1.1 布桩形式: (7)3.1.2 桩径 (7)3.1.3 桩长 (7)3.1.4 褥垫层 (7)3.2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 (7)3.3 置换率与桩数的计算 (8)3.4 沉降计算 (9)3.4.1 计算深度的确定 (9)3.4.2 沉降计算 (9)3.4.3 确定修正系数 (10)3.4.4 计算基础中点最终沉降 (11)3.5 经济预算 (11)3.5.1 单价 (11)3.5.2 CFG桩总体积 (12)3.5.3 总价 (12)4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 (12)4.1 设计参数 (12)4.1.1 布桩形式 (12)4.1.2 桩径 (12)4.1.3 桩长 (12)4.1.4 褥垫层 (13)4.2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 (13)4.3 置换率与桩数的计算 (13)4.4 沉降计算 (14)4.4.1 搅拌桩群体的压缩变形1S计算 (15)4.4.2 复合地基下卧层的沉降计算 (15)4.3 经济预算 (18)4.3.1 单价 (18)4.3.2 桩体总体积 (18)4.3.3 总价 (18)5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20)5.1 技术指标 (20)5.1.1 深层搅拌桩 (20)5.1.2 碎石垫层及土工格栅 (20)5.2 设计间距及布置形式 (20)5.3 施工工艺 (20)5.3.1 定位 (20)5.3.2 预搅下沉 (20)5.3.3 制备水泥浆 (20)5.3.4 提升喷浆搅拌 (20)5.3.5 重复上、搅拌 (20)5.3.6 关闭搅拌机、清洗 (21)5.3.7 移位 (21)6 总结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附图1 (25)附图2 (26)附图3 (27)1 绪论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地基处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许多现代的地基处理技术都可以在古代找到它的雏形,我国劳动人民在地基处理方面有着极其宝贵的丰富经验。

U61WT型水泥罐车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U61WT型水泥罐车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Page
5
二、U61WT型散装水泥罐车简介
1、主要结构
牵枕装配 罐体装配 风灰管路装配 风手制动装置
转向架
钩缓装置
Page
6
二、U61WT型散装水泥罐车简介
2、车辆主要性能参数及基本尺寸对照表
自 重 (t) 载 重 (t) 轴 重 (t)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全车制动倍率 轨距 (mm) 商业运营速度 (km/h) 限界 车辆长度 (mm) 车辆宽度 (mm) 车辆定距离 (mm)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空车 ) (mm) 车轮直径 (mm) U61WT U61WK(新造) U61WK(改造) 22.3 22 22.3 61 61 61 21 21 21 145 145 145 9.6 10.12 4.67 1435 1435 1435 100 120 120 符合GB 146.1-19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12000 12000 12000 3020 3016 3020 7600 7600 7600 880±10 840
注:2003年9月,根据运装货车电[2003]1155号电报的安排,四方 车辆研究所负责完成了U61WK型散装水泥罐车线路动力学性能试验,试 验结果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GB/T559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 试验鉴定规范》的要求。详见[2003]四研技字第206号《江岸车辆厂水 泥罐车U61WK(配装转2型转向架)动力学试验报告》
三、 U61WT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3) 拆除原车的测重机构安装座,更换新的测重机构安装 座,更换与测重机构连接的两根DN10支管组成。
改造前
转8B型转向架
改造后
转K2型转向架
Page
13
三、 U61WT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毕业设计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毕业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商品混凝土应运而生。

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上工地自制混凝土,用翻斗车或自卸车进行输送,就近使用的落后生产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许多施工工地所需要的混凝土,都由专业化的混凝土工厂或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供应,形成以混凝土制备地点为中心的供应网。

由于混凝土工厂便于应用现代电子技术,使用计算机控制生产,可以得到精确配比和均质拌合的混凝土,使混凝土质量大大提高,所以对于整个施工工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混凝土的商业化生产,势必把混凝土从厂站输送到各个需求工地,工地之间的距离不等,有些供应点甚至很远。

当混凝土的输送距离(或输送时间)超过某一限度时,仍然使用一般的运输机械进行输送,混凝土就可能在运输途中发生分层离析,甚至初凝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这是施工所不允许的。

因此,为适应商品混凝土的输送,发展了一种混凝土专用运输机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它兼有载运和搅拌混凝土的双重功能,可在运送混凝土的同时对其进行搅拌或搅动,因此能保证输送的混凝土质量,允许适应延长运距(或运送时间)。

搅拌运输车主要由底盘、取力器、搅拌筒、搅拌筒驱动装置(减速器、液压传动部分)、供水系统、进料及出料系统卸料溜槽、卸料振捣器、操纵系统等组成。

而搅拌筒驱动装置是搅拌运输车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将液压马达输出的转矩,通过减速器平稳可靠地以一定转速传递给搅拌筒,对混1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凝土进行搅拌;卸料时,减速器反转,混凝土被筒内螺旋叶片搅动,均匀卸出。

并且可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满载预拌混凝土的搅拌筒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都转动,且不受汽车发动机工作转速变化、以及车辆的行走速度的影响,从而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因道路变化而使汽车速度频繁变化而导致搅拌筒的搅拌速度忽高忽低,筒内混凝土流动不均匀,从而产生严重的离析,坍塌度变大,破坏混凝土品质。

UWT型水泥罐车换装转K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UWT型水泥罐车换装转K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三、 U61WT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3) 拆除原车的测重机构安装座,更换新的测重机构安装 座,更换与测重机构连接的两根DN10支管组成。
改造前
转8B型转向架
改造后
转K2型转向架
Page
13
三、 U61WT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2.4 标记
改造后涂打车型标记为“U61WK”,字体字号符合有关规定。
Page 15
三、 U61WT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方案
3.4 整车落成 整车落成后,上旁承组成的下平面与下旁承滚子的间 隙为5±1mm,旁承间隙调整符合运装货车[2010]417号文 的要求。 3.5 其它 结合厂、段修改造时,改造技术条件未规定部分符合 《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和《铁路 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的规定。
3. 改造工艺要求 3.1 牵枕装配及底架附属件 (1)焊接符合TB/T1580-1995。铆接符合TB/T2911-1998。 (2)拆除零配件时,不得伤及底架各梁件母材,切口应打磨 光滑。 (3)上心盘安装面平面度为1mm。上旁承组装后,上旁承下平 面与上心盘下平面平行度公差为1.5mm。
Page
转向架 制动倍率 制动缸
控制阀
制动 装置 闸调器 副风缸(L) 40
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
ST2-250型双向闸调器 60 60
手制动机
空重车调整装置
Page 18
NSW
KZW-A
NSW
手动两级
链式
KZW-A
四、 计算分析及说明
1. 动力学性能 U61WT型散装水泥罐车换装转K2型转向架改造后车辆参 数、尺寸及配置(如车辆自重、载重及车辆长度、车辆定距、车辆高度等) 与U61WK型散装水泥罐车完全相同。因此,该车与U61WK型 散装水泥罐车具有相同的动力学性能。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

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路面检测技术的研究学生︰王波指导教师︰刘新翠高级讲师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专业年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2016年6月20日关于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探讨摘要介绍了目前在路面使用性能无损检测上的最新技术及相关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在新型检测设备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方面的现状与不足,深入探讨了道路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无损检测主流技术工程应用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volume of concrete by several hundred cubic meter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cubic meters. Therefore, for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modern buildings often involve the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such as high-rise building box foundation, been race car rafts, large equipment, water dam, etc.,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ss concrete is big volume, minimum siz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m general entities. Due to their large size, surface area is small, the cement hydration heat release more concentrated, internal temperature rise faster, when concrete inside and outsid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bigger, make produce temperature crack of concrete structure safety and normal use, so how to choos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hat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mass concrete structure is very important.Keywords: large volume concrete construction craft of crack technical measures目录摘要Abstract1绪论 (1)2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 (1)2.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3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2)3.1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 (2)3.2大体积混凝泥土配合比设计考虑原则 (4)3.3施工准备 (5)3.4施工工艺 (6)3.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8)3.6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9)4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0)4.1内外温差 (10)4.2收缩作用 (10)5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 (11)5.1水泥水化热 (11)5.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11)5.3混凝土结构的约束 (11)5.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11)6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12)7结论 (13)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其技术措施1绪论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我国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

毕业设计(论文)-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

1.前言1.1 混凝土搅拌车的介绍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上工地自制混凝土,用翻斗车或自卸卡车进行输送,就近使用的落后生产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许多施工工地所需要的混凝土,都由专业化的混凝土工厂或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供应,形成以混凝土制备地点为中心的供应网。

由于混凝十工厂便于应用现代电子技术,使用计算机控制生产,可以得到精确配比和均质拌合的混凝土,使混凝土质量大大提高,所以对于整个施丁工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势必把混凝土从厂站输送到各个需求工地之间的距离相应加长,有些供应点甚至很远。

当混凝土的输舒巨离(或输送时间)超过某一限度时,叮燃使用一般的运输机械进行输送,混凝土就可能在运输途中发生分层离析,甚至初撇见象,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这是施工所不允许的。

因此为了适应商品混凝土的输送,发展了一种运送混凝土的专用机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下简称搅拌运输车)。

图1.1所示就是这种搅拌运输车的外形和基本结构。

搅拌运输车多作为混凝十工厂或搅拌站的配套运输机械,通过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工厂、搅拌站与许多施工工地联系起来,如与混凝土输送泵配合使用,在施工现场进行“接力”输送,则可以完全不再需要人力的中间周转而将混凝土连续不断的送到施工浇注点,实现混凝土输送的高效能和全部机械化。

搅拌运输车实际上就是在载重汽车或专用运载底盘上安装一种独特的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组合机械,它兼有载运和搅拌混凝土的双重功能,可以在运送混凝土的同时对其进行搅动或搅拌。

因此能保证输送混凝土的质量,允许适当延长运距(或运送时间)。

基于搅拌运输车的上述工作特点,通常可以根据对混凝土运距长短、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对混凝土的配比和质量的要求等不同情况,采取下列不同的工作方式:(1)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这种运输方式是搅拌运输车从混凝土工厂装进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运往工地的路途中,使搅拌筒作大约1-3r/min的f氏速转动,对运输运的混凝土不停地进行搅动,以防止出现离析等现象,从而使运到工地的混凝土质量得到控制,并相应增长运距。

优秀毕业设计 水泥厂设计

优秀毕业设计 水泥厂设计

10000t∕d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烧成窑尾工艺设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 2008级2班程万指导老师:吴修胜杨明刚谭京梅摘要:为了符合当今水泥行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对大学本科四年所学知识的考查,我选择了“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窑尾系统工艺设计”这个课题作为我的毕业课题,现代最先进的水泥生产技术就是新型干法预分解窑。

预分解窑是在悬浮预热器与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设计范围主要是窑尾系统,通过配料计算、工艺平衡计算等得出结果,并结合实际对主机及附属设备进行选型,进而对各种设备进行工艺布置,对全厂的设备进行简单规划。

关键词:预分解系统;烧成系统;配料系统;粉磨系统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cement industry today and at the same time examine the knowledge of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ourse four years, I chose "nissan 10000 tons of cement clinker NSP production line preheater system process design" this topic as my graduation project. Modern most advanced cem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NSP kiln advance decomposition. Pre decomposition kiln is in suspension preheater between decomposing furnace with rotary kiln added. Preheater system design range is mainly by ingredients calculation, craft equilibrium calculation etc, and actual results to host and affiliated equipments,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process arrangement of all the equipment simple planning.Key words:Precalcining system;Firing system;Batching system;Griding system1.引言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水泥厂区及车间布置和窑尾主要设备的计算选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粉粒物料运输车是采用压缩空气使运输的粉粒物料流态化后,通过管道输送到一定距离和高度,用于运输如水泥,面粉,滑石粉,煤粉等的罐式汽车。

研究粉料散装运输可以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能实现装运卸贮机械化。

本课题以气卸散装水泥车为具体研究对象,文中介绍了气卸散装水泥车的发展现状,确定了承载水泥的吨位并对汽车底盘进行选型及总体布置,对其罐体进行设计计算,其中包含流化板、多孔板、罐体支承装置的设计以及对罐体有效容积进行计算。

利用止推板和连接支架对罐体总与二类底盘进行了连接并固定,通过焊接方法保证了罐体和罐体支承座的连接。

最后对整车性能进行了分析,应用CAD软件建立整车装配、罐体总成及相关零件模型。

关键词:粉粒物料运输车;二类底盘;水泥;气卸装置;改装设计ABSTRACTThe powder tanker of gas unloading take a significant roles in special vehicle. To study and design the powder tanker of gas unloading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mechanization of loading and save labor,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lower construction costs. So, researching and designing the powder tanker of gas unloading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ractical.The cement tanker of gas unloading was as specific subjects in this text. The text expound the cement tanker of gas unloading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vehicle, identified the tonnage of cement which carrying , to the second underpan design the tank, which includes flow of plates, porous panels, tank support and calculate the effective of tank volume.Thrust plate and connect plank is used to fix the tank with a car,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welding tank and ensure the tank connection with support saddle. Finally, analysis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 Application of CAD software to establish vehicle assembly, the tank model and related spare parts.Key W ords:Powder Cans;the second unperpan;cement;Gas Disposal Plant;Design Modifications目 录摘 要 .............................................................. I ABSTRACT . (II)第1章 绪 论 (6)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1.2气卸粉罐车的现状 (7)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0)第2章 总体方案的选择 (11)2.1 二类底盘的的选择 (12)2.2 罐体型式的选择 (12)2.3 空气压缩机的选择 (12)2.4 卸料装置的选择 (13)2.4.1 卸料方式分类 (13)2.4.2 出料装置方案的选择 (13)2.5 本章小结 (13)第3章 二类底盘的选型及总布置 (14)3.1 二类底盘的选型 (14)3.2总体布置的原则 (14)3.3整车参数的确定 (15)3.3.1 装载质量e m 和总质量a m 的确定 (15)3.3.2 轴载质量的确定 (15)3.3.3 尺寸参数的确定 (16)3.4 取力器的选择 (16)3.4.1 取力器布置方案选择 (16)3.4.2 取力器基本参数确定 (17)3.5 本章小结 (17)第4章 罐体的总体结构和设计 (18)4.1 罐体总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18)4.2 罐体容积计算 (19)4.2.1 总容积V (19)4.2.2 有效装载容积计算 (20)4.2.3 扩大容积计算 (21)4.2.4 装载容积计算 (21)4.2.5 气室容积计算 (21)4.3 流态化装置的设计 (21)4.3.1 流态化装置的类型和结构 (21)4.3.2 多孔板的设计 (22)4.3.3 流态化元件选择 (22)4.4 流态化床主要参数计算 (23)4.5 进料装置设计 (24)4.6 出料装置、卸料软管及卸压装置的布置 (25)4.6.1 出料装置 (25)4.6.2 卸料软管 (25)4.6.3 卸压装置 (25)4.7 罐体内部结构的设计 (26)4.7.1 气室结构的设计 (26)4.7.2 中央气室长度的设计 (26)4.7.3 气化板宽度的设计 (26)4.7.4 流态化板倾斜角度及气化层倾斜角度的设计 (26)4.8 流态化板结构尺寸的计算 (26)4.8.1 中央气室部分流态化板尺寸计算 (27)4.8.2 OO截面至AA截面处流态化板尺寸计算 (28)4.8.3 AA截面至BB截面处流态化板尺寸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4 封头部分流态化板尺寸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9 罐体的材料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0 罐体厚度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0.1 罐体的最小厚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0.2 厚度附加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封头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罐体支承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1 支承座的截面形状及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2 支承座的前端形状及安装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3 罐体支承座的固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气卸及输料装置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空压机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输料管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 输料管内径和气流速度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输送系统的压力损失........................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气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整车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动力性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 发动机的外特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 动力性评价指标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燃油经济性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静态稳定性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外文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外文资料中文翻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汽车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不只是汽车本身,而是集中表现在汽车使用和流通的全过程中,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是汽车运输业的发展。

由于社会对汽车的运物效率和经济性,以及各种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汽车运输工具向专用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粉罐汽车用于散装粉状物料的运输,如装运水泥,面粉,滑石粉,煤粉等。

粉料散装运输可以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能实现装运卸贮机械化。

散装水泥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