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第八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三)疗效评估及随访
症状改善 社会功能康复 发展良好的适应行为 立足于长期的改善
自由联想 梦的解释 揭示无意识的心理冲突, 在意识的层面加以解决。
3.行为学(ethological )理论
异常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是习得的; 行为是环境的产物; 行为原因是外在的; 治疗的观点-重新的学习,行为矫正。
4. 社会文化理论:
什么人有异常或什么是异常经常因社会文化的 差异而存在异议. 有些异常是几乎所有文化都被认为异常的.
三、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式(theoretical mode)
当今最普遍的研究异常的方法包括: (a)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 (b)精神动力学的模式(psychodynamical mode); (c)学习模式(learning mode)
(d) 社会文化理论(social-culture mode) 每种模式都有助于对异常的理解。
二 判断异常心理的标准
1. 主观体验标准(心理标准):
个体作为心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持久的精神痛苦或不适; 一般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不能调节;
2 医学标准(medical : criterion)
大脑病变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 标准的局限性:
心理学改变与生物学改变的不一致性 心理学改变与生物学改变的不平行性 检测方式的局限性 病程阶段与症状形式的变化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医学心理学习题-第八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一、单选题(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I 易;II 较易;III 较难;IV 难)
1.持“如果个体的潜能遭遇挫折和干扰,就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错乱。”这种观点的理论模式是:()I
A 社会模式
B 人本主义理论模式
C 心理动力学模式
D 行为模式
[答案] B
2.精神病科医师在判断就诊者是否有心理异常时经常采用的判断标准是:()II
A 以经验为标准
B 社会适应性标准
C 病因和症状是否存在的标准
D 以上都对
[答案] D
3.在下列疾病中,不属于神经症的是:()II
A 疑病症
B 强迫症
C 孤独症
D 焦虑症
[答案] C
4.用“潜意识冲突假说”来解释异常心理的原因的理论模式为:()I
A 心理动力学理论模式
B 行为模式
C 人本主义理论模式
D 医学模式
[答案] A
5.认为“异常心理是由生物学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的理论模式为:()I
A 行为模式
B 心理生物学理论模式
C 心理动力学模式
D 社会模式
[答案] B
6.判断心理活动正常与否时,相对更客观的标准是:()III
A 以经验为标准
B 社会适应标准
C 心理测验的标准
D 以上都是
[答案] C
7.在下列症状中不属于知觉障碍是:()III
A 错觉
B 幻觉
C 感知综合障碍D幻想
[答案] D
8.在下列症状中不属于意志障碍的是:()IV
A 意向倒错
B 违拗症
C 矛盾意向
D 意志缺乏
[答案] B
9.CCMD这一精神疾病分类体系的制订国度是:()II
A 美国
B 欧洲
C 中国
D WHO
[答案] C
10.弗洛伊德的焦虑分类中不包括:()III
医学心理学 第八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ESC键回总目录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一)经验标准 1.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 2.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者心理与行为状 态的判断。 (二)统计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具 有客观性及便于比较和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因心理测量 的内容受多种因素制约,且有些心理特征偏离常态并不 一定是心理异常,因此,统计学标准不能普遍适用。
第八章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ESC键回总目录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以心理理论、心理现象、心理健康和心理 应激等基本知识,综合认识各种异常心理与不 良行为问题,并实施相应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 预,也是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应用目标之一。
ESC键回总目录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ESC键回总目录
第八章
目的 要求
教学 内容
重点 难点
自测 习题
课外 阅读
关键 词汇
• 焦虑的原因及其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由潜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引起的。 学习理论认为观念与感觉之间可以形成条件反射性 联系。 认知学派认为,焦虑是由知觉、态度与信念的冲突 引起的。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焦虑是由达到自我实现时发生 的思想冲突引起的。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
变态行为的评价标准
评价: • 各标准均不完美,常需要结合使用 • 目前常常以病因与症状的诊断标准来判 定
Li Shangxue:Basic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二)变态心理的相对性问题
• 与正常心理的比较
• 与躯体疾病的比较
• 判断标准的相对性问题
Li Shangxue:Basic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 三、认识异常的历史
• 四、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型
Li Shangxue:Basic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一、异常心理的界定:
• 心理障碍与异常心理
• 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
• 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
Li Shangxue:Basic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勒的个体心理学、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荣 格的分析心理学、霍尼的文化精神分析等。
Li Shangxue:Basic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行为模式
•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 中的重要作用。 •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 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 个人的基本需要能适当满足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
认为个人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是建 立在其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上。
处于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经常要求获 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 意识压抑,形成内心冲突,引起焦虑。 为了减轻或消除焦虑,在人的心理活动 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各种变 态心理就是各种防御机制单个的或多个 组合起来发生作用的外部表现。
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
一、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与判断
(二)区分和判断 2.心理学的区分 我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
根据科学心理学的定义,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 的机能”,提出三条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认为心理异常是个体没有充分发挥人 的潜能,是一种对个体朝向健康和个人成 ⻓的自然倾向的阻断和歪曲,而不是变态 或偏离常规。因此,治疗就是协助个体以 一种朝向创造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成 ⻓的一种方式。
其中心概念是自我概念、自我实现、 高峰体验、情意、创造、开放教育等。但 批评者认为此学派经常不能找到科学的准 则。
认为心理行为的异常与生物、心 理、社会因素均有关系,它们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和偏重。只 有综合考虑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避 免其它理论模式的不足和片面性。
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
三、异常心理的分类
《医学心理学》大题复习大纲(总)(1)
《医学心理学》大题复习大纲(总)(1)
《医学心理学》大题复习大纲
提别说明:本次考试有两种题型,分别是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和案例分析题(共40分)。以下仅为案例分析题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1、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必要性
答案:第二页
1.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
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
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绪对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答案:第22、23页
关系:1.彼此依存、相互交融
2.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3.情绪发生的过程蕴含着情感
组织作用:1.对活动的促进或瓦解两方面
2.对记忆的影响方面
3.对人行为的影响
2、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案:第31页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
1.生理的需要占有最强的优势
2.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被满足后产生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6.以上需要并不是并列,而是逐级上升
7.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为了驱动行
为的动力
8.重视人的自我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成长起决定性的影响
3、气质的分类有哪些?在生活中的应如何应用气质的特点?
答案:第36页
分类:1.多血质
2.胆汁质
3.黏液质
4.抑郁质
应用:1.气质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影响,正确认识气质与职责活动对指导社会活动具有积极影响
2.每种气质的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选择气质特征合适的人从事某项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
3.不同气质的人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异常心理与行为
异常心理的类别
异常心理有很多的类别。目前,各国都有自己的分类体系或方案。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类中,异常心理分为
❖ 1、 器质性精神障碍 ❖ 2、 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以来心精神物质障碍 ❖ 3、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4、 心境障碍(情感心精神障碍) ❖ 5、 癔症 ❖ 6、 应激相关障碍 ❖ 7、 神经症 ❖ 8、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 9、 人格障碍 ❖ 10、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 11、 性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青少年心理发育障碍 ❖ 12、 童年和少年多动障碍 ❖ 13、 品行障碍 ❖ 14、 情绪障碍
力过大,自卑、抑郁,心理失去平衡,严重的导致轻生。
不良意志、品质问题: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或者以前曾经受过挫
折,导致生活缺乏乐趣,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间、偏执、无情。
恋爱问题:不能把学习和恋爱问题很好地处理。
情绪问题:
焦虑
易怒
嫉妒
抑郁
冷漠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压抑
小结
大学生情绪压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在解决“自我认同”的危机中会出 现精神上的迷茫、情绪上的苦闷和心理上 的不安;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大学生会遇 到许多问题,他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如人际关系的紧张、“三点一线”的枯燥、 成绩下降的烦恼、失恋带来的痛苦、性冲 突的苦闷、情感丰富而无所寄托造成的孤 独寂寞、对社会现实难以理解产生的疑惑、 才能难以施展导致的空虚、激烈竞争形成 的心理压力,等等。这些都会使敏感的大 学生有挫折感,从而产生情绪困扰。当这 种困扰无法宣泄时,就会日积月累积淀下 来形成压抑。此时的压抑往往已经失去了 原来的具体内容而主要表现为一种形式, 大学生称之为“郁闷”。长期的、严重的 压抑会诱发胃溃疡、高血压等疾病,还往 往会导致心理异常,甚至厌弃人生而自杀。 专家们认为,适当的宣泄是防治压抑的有 效途径。
医学心理学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二章参考文献: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杨治良.内隐记忆的初步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1,23卷,2期,113-119.
杨治良(主编).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郑昭明.认知心理学.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
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胡德辉.现代心理学.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Atkheim.R.(1972). Psychology today: all introduction(2nd).Del Mar: CRM.
Coon,D.(1977).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West. Izard,C.(1977).Human emotions. New York: Plenum Press.
第三章心理健康
朱敬先. 2002年.《健康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梁宝勇. 2002年.《心理卫生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南开大学出版社,
洪炜. 1996年.《医学心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变态心理
⒈李心天主编 1998年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397-458
⒉沈渔邨主编 2001年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26-435,512-519,524-529
医学心理学11-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第二十二页,共54页。
28
一、异常心理学分类
(一)心理过程障碍
1.感知障碍
2.注意与记忆障碍
3.思维障碍
4.情感障碍
5.意志行为障碍 6.意识障碍
7.智能障碍(智能是人的主要能力。虽然 能力属于人格特征范畴,但因智能与感知、记 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有关,故在此并列为一类 )。
(二)人格障碍
31
1.神经症(Neurosis)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 CCMD-Ⅱ)中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一组轻 度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 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体查无器质性基 础。自知力良好,无精神病性症状。病前有一定 素质与人格基础,起病与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或与 精神应激因素有关,但精神应激因素没有在心因 性精神障碍中那样严重,病程迁延,病程不足3 个月者诊断为神经性反应。”
第二页,共54页。
3
适应(adaptation)包括两个方面:
自我适应:个体内心想法、感受和行动之间的 内部协调平衡。 环境适应:个体行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外部协 调平衡。 这两种适应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4
第三页,共54页。
异常心理的特点:
1.原因是个体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 的方式行事。
系统脱敏,与家长、孩子共同协商,制订总体计 划目标。其他行为治疗如替代,自我惩罚等。
医学心理学第八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社会因素
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现代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精神病学 跨文化精神病学 发病前常有心理社会因素 从社会着手,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
将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综合起来,形成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才能对变态心理作出较为全面的解释
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使 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 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
适应不良的人格称为不良人格,与社会发生严重冲 突的人格称为病态人格
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
形成原因与遗传和环境有关
性心理障碍
指在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 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
成瘾行为的共同特点:
心理渴求 指向获得成瘾物质的行为 认知歪曲 人际关系困难 人格改变 社会适应不良
病理性赌博往往有如下的特点:
参赌心切,若不能参赌,则六神无主 高频率、长时间参赌,乐此不疲 增加赌博时间、频率,会感到满足、陶醉 常常不顾后果地增加赌注,赌资越来越大
(二)偷窃癖
偷窃癖又称病理性偷窃、偷窃狂,其特征为:病 人有难以控制的偷窃欲望和浓厚兴趣,并有偷窃行 动前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感。偷窃的目的不在 于获得经济利益。偷窃癖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反复出 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一旦冲动出现,患者即难 以控制,并想方设法完成偷窃。
医学心理学11-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5、癔症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情感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 注意为特点。
49
6、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点。
7、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特点是懦弱胆怯,自幼表现胆小,易惊 恐。
8、依赖型人格障碍
特点是缺乏独立性,感到自己无助、无 能和缺乏精力,深怕为人遗弃。
51
(六)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
38
5)强迫症
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患者为减轻强迫思维引Baidu Nhomakorabea的焦虑,患 者会作出强迫行为
39
1.神经症 2.神经症样障碍 3.适应障碍 不超过6M
(二)严重的心理异常:
1.精神分裂症;
2.躁狂症,抑郁症 3.偏执性精神病; 4.反应性精神病。
40
(三)心理生理障碍(心身障碍)
59
一般来说,药物成瘾的治疗和康复分 为脱毒、康复、回归社会的照顾三个阶段 ,而心理干预贯穿于始终。 脱毒就是让体内成瘾药的毒物排除干 净。 康复的实质就是心理治疗阶段,这是 戒除药瘾并取得成功的关键,通常采用认 知疗法、感情支持与行为矫正疗法。在解 决认识问题的同时要给予感情上的支持, 树立自强和自信心,并及时进行不良行为 的矫正。 最后,回归到社会。 对药物成瘾的治疗方针应立足于预防 。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焦虑的适应功能
•信号功能 •动员机体和调整行为 •学习和积累经验
病理性焦虑
•致焦虑因素不明确 •刺激和反应不对称 •焦虑反应严重
与焦虑性障碍有关的疾病
•焦虑症 •恐惧症 •强迫症 •创伤后应激性焦虑障碍 •围绝经期精神障碍
焦虑症(anxiety neurosis)
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 惧情绪为主,伴有自主神经系 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的 神经症。
为缓解焦虑和心理冲突的冲 击,获得心理安宁,在心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御 机制的作用下,导致性心理退行 到儿童早期幼稚的发展阶段,使 异性恋的发展受挫,无法实现性 的生殖功能成熟的发展方式,故 性冲动被固着于不成熟的状态, 产生了性心理障碍。
2.行为主义学派理论
认为性心理障碍是后 天习得的行为模式。
3.整合理论模式 该理论主张对不同理论进行
(4)对周围任何环境和接 触的人都表现出仇视、猜疑 和偏颇的看法。
总之,人格障碍者的内心体验与 正常人生活常情相背离,其外在 行为明显地违反社会准则,故经 常影响社会和他人,不仅给别人 造成损失,而且也给自己带来痛 苦。这种偏离常态的内心体验和 行为模式,用医疗、教育或惩罚 措施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
3.在幼儿和学校教育中要大力提倡 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在 社会上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
4. 心理干预首先是重建他们的 心理和社会环境,创造关心、 爱护和不受歧视的氛围。
医学心理学:异常心理
躯体形式障碍
▪ 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 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 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 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 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 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拒绝探 讨心理病因的可能,常伴焦虑或抑郁情绪 。
▪ 8.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患有 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常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的痛苦。
▪ 9、其他
抑郁障碍病因
▪ 生物学因素,主要是指遗传、生化和内分泌 ▪ 心理学病因理论,包括: ▪ (1)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抑郁是愤怒转向自我的结果 ; ▪ (2)学习理论认为抑郁是由习得性无助引起的; ▪ (3)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 ▪ 应激理论认为一些生活事件与诱因导致抑郁的产 生 ▪ 躯体疾病
惊恐障碍
▪ 典型症状:濒死感或失去控制感,心悸、 胸痛或不适、呼吸短促、过度换气、头晕 、出汗、颤抖、手足发麻等。约持续5-20分 钟,可以自发缓解,也可突然发生。
▪ 在发作间歇期有预期性焦虑
医学心理学 第8章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心身疾病)
(二)社会文化因素
“生活变量单位”(LCU)代表相应生活 事件的作用程度。 通过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表明,LCU 升高与心性猝死、心肌梗死、结核病、白 血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多种疾病有 明显相关。心理上的丧失感对健康的危害 最大,如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以及意外事 故对健康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
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unresolvedpsychologicalconflict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fragileorgan3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hyperfunctionsympatheticnervous潜意识潜意识心理冲突心理冲突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功能改变脆弱器官脆弱器官病变病变哮喘消化溃疡等原发性高血压甲亢等心理冲突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证明心理社会因素是通过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作为生理中介机制而致病的
医学心理学
湖北医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王 枫
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P181)
2、掌握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3、熟悉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
4、了解心身疾病的流行特征、范围。
案例:李×,女,25岁,经常不定期地加 班加点。大约在半年前,她感觉到下腹部 隐隐作痛,到医院做了多种项目检查,先 后排除了妇科、肾结石等疾病,最后经过 肠镜检查,查出患有慢性结肠炎。李某坚 持吃了一段时间药,可她一停药就又会感 觉到不适。令她感觉到奇怪的是,这种不 适感时有时无,工作越紧张,压力越大, 不适感就越强。
医心11-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心理学教研室 庄红平
1
教学内容与要求:
1.掌握异常心理的概念
2.掌握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3.熟悉异常心理理论模型
4.了解心理障碍的分类
Biblioteka Baidu
5.熟悉人格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性心 理障碍
6.了解常见的不良行为及矫正
2
第一部分 异常心理的概念
异常心理
异常心理是指个体失去常态,心理 活动发生与众不同的改变,无能力按社 会公认的方式行动,对本人或社会都不 适应的后果。又称为病理心理。
32
1)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 (depression) 是一种复合性负情绪 ,它表现得强烈而持久。常会使人处于一种消 沉、沮丧、失望无助的状态之中。
抑郁=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
33
2)疑病症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指对 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的 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 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 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 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
45
1、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2、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的奇特、 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 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第九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第一节概述
一、异常心理的概念
异常心理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程度的不同,可从轻到重大致包括心理问题、与精神刺激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人格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障碍和精神病几大类。要正确认识异常心理,必须先对以上提到的心理现象作正确的了解。
心理问题是人生时常遇到的、与个人发展有关的心理方面的困惑,比如:求职择业、社会适应、感情婚恋、人际纠纷、家庭关系等等,虽然个体也会为这些问题感到苦恼,同时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因其持续的时间短、程度较轻而易于解决;并且多数人并未伴随躯体症状,无需药物治疗,故这种暂时的心境不佳尚不属于疾病的范畴。
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有一部分人患有较轻的心理障碍,如神经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说这类疾病“较轻”,是因为这些病人虽然有着程度不同的心身不适感,但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基本完好,可以照常生活、工作,从表面上看与正常人区别不大。这部分病人往往需要采用心理和药物联合治疗。
精神病是由于各种因素(遗传、生理、心理、社会),使人的精神活动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的一种精神混乱状态。它既可以表现为一个人自身精神活动诸方面的不协调,也可以表现为其与外部现实环境之间不能正常地接触和反应,因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精神病需要经过药物治疗,使病人的精神状态得以控制,恢复正常的认知、思维、情感和行为活动。
还有其他一些情况,如脑炎、脑肿瘤可引起精神病性表现,脑血管或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一些躯体疾病伴有精神障碍,还有的病人对一些物质或药品成瘾,如海洛因、烟草和酒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瘾行为的共同特点:
心理渴求 指向获得成瘾物质的行为 认知歪曲 人际关系困难 人格改变 社会适应不良
病理性赌博往往有如下的特点:
参赌心切,若不能参赌,则六神无主 高频率、长时间参赌,乐此不疲 增加赌博时间、频率,会感到满足、陶醉 常常不顾后果地增加赌注,赌资越来越大
(二)偷窃癖
偷窃癖又称病理性偷窃、偷窃狂,其特征为:病 人有难以控制的偷窃欲望和浓厚兴趣,并有偷窃行 动前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感。偷窃的目的不在 于获得经济利益。偷窃癖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反复出 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一旦冲动出现,患者即难 以控制,并想方设法完成偷窃。
同性恋 露阴癖 窥阴癖 异装癖 恋物癖 施虐癖和受虐癖 易性癖 其它形式
用加强正常的男女性关系来减少异常的性心理行为
常见不良行为
成瘾行为(药、毒、网、病理性赌博等) 偷窃癖 购物癖 搜集癖 拔毛癖 进食障碍
(一)成瘾行为 滥用、耐受、依赖、成瘾 化学物质成瘾:鸦片类物质、酒、致幻剂 活动成瘾:游戏成瘾、网络成瘾 其他成瘾活动:
医学标准
病理心理现象+病理解剖或病理生 理的根据(脑电变化等) 标准化比较客观 有可测量的生物学标准 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缺少可测量的生 物学指标 心理学改变与生物学改变的不一致、 不平行性
社会适应标准
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计
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 双生子研究 寄养子研究 遗传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 先天愚型由遗传因素决定
生化改变
情感性精神障碍与单胺类神经递质 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 5-羟色胺 苯丙胺 药物
精神动力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变态心理是个体无意 识冲突不能得到合理解决的结果。本能的 冲动与内化的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是基本 的冲突, 这些冲突通常会产生焦虑。而焦 虑是变态心理的根源。
一旦自我实现过程受阻,人将发生心理障碍 解决心理问题途径在于创造促进成长的条件
社会因素
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 对现代人类的社会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精神病学 跨文化精神病学 发病前常有心理社会因素 从社会着手,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
将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综合起来,形成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才能对变态心理作出较为全面的解释
变态心理的概念
异常心理:又称变态心理(相对而言,与众不 同,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变态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异常心理 研究变态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发生、发展、临
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的一门科学
精神病学: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异常心理
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个人经验标准 统计学标准 医学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神经症性障碍
恐怖性焦虑障碍 焦虑性神经症 强迫症 躯体形式障碍 分离(转换)障碍(癔症)
心境障碍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 征 在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中抑郁障碍占病人 总数的20% 欧美国家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20% 双相者发病年龄较早,发作次数较多,家 族遗传倾向更为明显
人格障碍
购物癖通常起病于青年期,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呈慢性发作性病程。发作期从几小时到几天, 间歇期从几周到几年。与其他冲动控制障碍相 仿,购物行为是由一种强烈的、无法抵制的欲 望与意想而产生,有些病人一旦面临某种刺激 或情景会立即出现这种冲动
“正常”就是精神能量在本我, 自我及超 我三者间的适当分配。
行为主义理论
人的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 行为的直接原因是环境刺激 行为是对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 变态行为是错误的学习和不适当条件 联系的结果 通过适当的学习也可以矫正,使之变 得正常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
人的自我实现的固有倾向,是人的基本需要 和行为动力
变态心理的分类
《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 《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 《中华医学会精神疾病分类》 区分精神病性与非精神病性障碍
检验自我和现实能力 自知力 社会功能 幻觉、妄想
精神病性障碍 丧失 缺乏 严重受损 多见
非精神病性障碍 存在 存在 轻度受损 少见
变态心理的分类
神经症性障碍 心境障碍 人格障碍 性心理障碍
个人经验标准
病人自己的 主观体验
适用于神经症性障碍的病人
适用于缺乏内省力而有行为异常的 病人 太过主观
Leabharlann Baidu
观察者根据 有主观性 经验判断 需要专业知识训练
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
统计学标准
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测量的 结果 以心理特征偏离均数值的程度来决定是 否正常(分布在正态曲线两边者) 比较客观,操作简便 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正态分布 受到社会文化影响 不能普遍适用
受到不同时代、地域、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 的影响,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
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变态心理发生的生物因素
人体疾病 遗传因素 生化改变 药物影响
人体疾病因素
脑部疾病
脑炎 脑血管病 脑萎缩
癫痫病人
脑电活动改变
脑功能改变
感染 中毒 代谢紊乱
躯体疾病得到适当治疗,心理障碍往往随之好转
偷窃行为的特点:
无明显的外在目的,多将这些物品丢弃、送人或收藏 行窃前常无预谋 行窃前强烈的行动冲动伴增加的紧张感 通常试图隐瞒偷窃行为,多单独行动 间歇期感后悔、自责,但不能控制下一次的行窃行为
(三)购物癖
购物癖是反复出现的、无法控制的、强烈的购 物冲动和欲望,并只有通过购物行为才能缓解 紧张、抑郁情绪时可诊断为购物癖。
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使 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 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
适应不良的人格称为不良人格,与社会发生严重冲 突的人格称为病态人格
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
形成原因与遗传和环境有关
性心理障碍
指在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 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 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 下,个人的基本需要能适 当满足
客观的看待社会适应标准
与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其行为能否 为常人所理解,有无明显离奇的行为
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与常态有无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