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1]
试论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
体 教学模式进入课堂 使 粉笔 +书本 ” 统教学模 式受到了 “ 的传
挫伤 , 教师“ 吃粉笔末 ” 的日子 即将 成为历史 。使用多媒体这种 辅 助教学模式 , 不仅有利于提高 教学传递的效率 , 而且 由多媒 体计算机技术所构成的虚拟实验 , 使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 场 景及组装测量过程 。即可减 少仪器的损耗, 又保证仪器和学 生 自身的安全 ,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四、 螬柬语 由于我 国职业 院校 的课程设 置和开发始终 是 以教育界为 主导的, 这就导致 内容设置与实际需求相脱节。课程的设计和
、
可操作 性原 则 一切从方便评 审专家为 出发 点, 能运 尽可
用简单 明了的术语作为指标 的参考 内容, 每一个指标必须 能够 根据其程度 、 级别 、 数量等 的差异列 出不 同层次等 级赋予定量
复杂性、 历史性和社会性。
,
使学生建立直观 的感性认识 , 只看到其表象 , 只用文字讲解
维普资讯
■ 彭 程
人文杜科研 究戚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删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是科研管理 的主要 内容 , 对人文社 科学研 究成果的评价 是否客观、 公正 , 接影响到科 研管理 直
效益 。
一
、
设计合理 的成 果评价体系 是准确定量评价 人文社会 使得他们编制的课程难于反映先进 和主 流技术 , 更难于组 织和设计技术 培训课程, 使课程方案过 于陈 旧。 因此课程改革乃至讲授 内容 的改革 已经成为当前我 国职业 院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 不仅 是提 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 量 问题 , 而通过积极探索 , 建立符合我 国国情的、 以就业 为指导 的职业课程设置体系及探 索开发方法, 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 的当务之急和核心任务。 作者单位: 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
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现象,即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具体研究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个方面,并把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1)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必须经学术权威部门鉴定,应用研究成果必须被实践证明;(3)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益)或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产生正效应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4)必须有一定的被人们认可的表现形式,如、论著、报告等;(5)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如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等等。
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社会科学对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附属性,而这两者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现象研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外到内、由浅及深的过程。
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排除很多方面的因素,还要假设某些前提条件,从理性上认识并揭示其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此研究过程的本身也就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抽象性的特点。
人们通常必须借助于一系列可变换的中介来完成“具体→抽象”这一过程,而不能直接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
这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具有间接性。
由于受到研究者主客观因素,如价值判断、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和环境等的影响,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社会科学成果总会包含各种的缺陷、不足和错误。
因此,我们要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再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实现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社会科学成果到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良好转换。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是一个检验错误并对其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
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实践价值。
社科论文范文3篇
社科论⽂范⽂3篇论述类⽂本阅读之社科论⽂复习指津专题复习社科论⽂,是指哲学、美学、⽂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论⽂,⼤多具有较强的⽂化⾊彩、⼈⽣价值与时代精神,能引导考⽣关注世界、⼈类、社会、民族等⼈⽂话题。
【考点解读】考点⼀:理解⽂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体现作者⽴场观点、反映⽂章深层次内容、对⽂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的语句。
做这类考题要养成释词看篇的阅读习惯,不要孤⽴地就词论词,⽽要根据社科背景(如语境)来理解。
考点⼆:理解⽂中重要句⼦的含义重要句⼦,是指对理解⽂章起重要作⽤、内涵较为丰富、结构⽐较复杂的句⼦。
对这类句⼦的理解,既要注意分析句内的结构,也要分析句外的语境联系,还要分析句⼦的中⼼作⽤。
如:分析句内的结构,既要区分单句还是复句,还要从中找出表达重点;分析句⼦的主题作⽤,要看这个句⼦对⽂章主题或段落中⼼是理性解说,还是具体例证等等。
考点三:筛选并整合⽂中的信息社科论⽂的重要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是⽂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是⽂中某⼀观点或结论的依据,包括有关理论、相关事实、现象等;三是某⼀现象或⾏为的原因、⽬的或者它所包含的范围;四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
筛选这些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从⽂中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材料筛选出来,加以概括、重组、融合。
考点四:分析⽂章结构,把握⽂章思路“⽂章结构”,指对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法,它是⽂章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
“⽂章思路”,是按照⼀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个连贯的思维过程,即要求围绕⼀个中⼼点,由浅⼊深,从⼀个⽅⾯到更多⽅⾯,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个严密的整体。
考点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意思“内容要点”,是指⽂章的主要内容或⽂章内容的精要之处。
如果是全⽂的,则是⽂章的“中⼼思想”。
概括整篇⽂章的中⼼思想,可以通过整体阅读、分段总结、归纳要义、总结中⼼⼏步进⾏;概括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则要借助上下⽂与全⽂的中⼼思想完成。
对社科联的整体评价
对社科联的整体评价
社科联是学术界的一颗明珠,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专业的研究水平而闻名。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组织,社科联致力于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智力支持。
社科联在学术研究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该组织聚集了众多优秀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
这使得社科联能够开展多样化的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也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社科联在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该组织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研究生论坛等活动,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这些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也为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社科联还致力于推动社会科学的应用与发展。
他们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科联在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社科联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学科交叉的特点使得社科联在协调各学科间的合作和交流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
其次,社科联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学科的专业性,难以直接应
用于实践。
此外,社科联在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方面还有待提升。
社科联作为一个学术组织,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学术应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面临的挑战也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相信在社科联的不懈努力下,社会科学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是对于在市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的认可。
这些成果涵盖了各个学科,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学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学术性是指研究成果在学术领域内的地位和影响,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创新性是指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或者新的方法,是否能够推动学科的发展;实用性是指研究成果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在评定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时,还需要考虑到研究成果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研究人员必须遵守学术道德,保持学术诚信,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遵循学术规范,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取得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和筛选。
评审专家会根据评定标准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对于优秀的成果,会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以鼓励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总之,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评价是对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的量化评估。
评价标准旨在判断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并为研究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并就其重要性和构成要素进行讨论。
一、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重要性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对于研究生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首先,评价标准能够反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实际表现,从而帮助研究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其次,评价标准能够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公正的评估平台,使其成果的质量得到客观的评判。
最后,评价标准将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与其他研究生进行比较,为用人单位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有效提高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构成要素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是评价研究生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
论文质量的高低、创新性以及出版情况都是评价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
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规范性和条理性也是评价标准的一部分。
2. 科研项目和课题: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的质量和数量也是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项目和课题的科研难度、创新性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情况都会对研究生的评价产生影响。
3. 学术交流和论文引用:学术交流包括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等形式,对于评价研究生科研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论文的引用情况也是评价标准的一部分,能够体现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学术认可度。
4. 工程技术和专利成果: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和专利方面的成果也能够体现其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
评价标准中,对于工程技术和专利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会进行考察和评价。
三、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改进途径为了更好地评价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途径:1.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以综合评价研究生的科研成果。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2008年第4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M anage m ent R esearch2008N o 14收稿日期:2007-05-30,修回日期:2007-08-29文章编号:1000-7695(2008)04-0082-02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王 瑜(深圳大学科学研究处,广东深圳 518060)摘要:介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实践情况,分析评价过程中有待提高的几个方面,提出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发展理论研究,进而以理论为依据建立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系统。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中共中央5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6的发布,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突出矛盾是,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平衡,成果与效益不平衡,成果数量多,质量高的不多。
如何公平、公正地评价研究成果,引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环节。
1 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实践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其产品是不同于工业流程中的文化产品,它是人类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自身、社会及自然的理性思考,它使用科学的方法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社会变革、人的精神现象等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多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成果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11 同行专家评议法目前我国高校对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影响方面的评价,主要通过专家组进行同行评议。
这种专家评议法又有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两种方法。
通讯评审就是将需要评价的研究成果及评价表寄给国内外同行专家(一般情况下选3-5名),专家签署评审意见后再寄回给管理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工作,提高项目研究质量,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简称教育部社科司批准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1.重大项目类;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简称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简称基地重大项目;2.一般项目类;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专项任务项目;3.后期资助项目类;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第三条成果鉴定和结项工作由教育部社科司统筹安排,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分别组织实施;1.重大项目最终成果先鉴定后出版,鉴定和出版工作由教育部社科司统一组织;2.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工作,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由各单位社科研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3.后期资助项目最终成果可免予鉴定,由教育部社科司商有关出版社统一装帧编辑出版;第四条成果鉴定和结项工作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重点验收项目最终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要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把成果质量和创新性放在首位,注重实际价值,严把项目验收的质量关;第二章申请与受理第五条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到期不能完成者要填写变更申请表,办理申请延期手续;除确有特殊需要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外,申请延期一次最多不得超过1年,一个项目申请延期最多不得超过2次;完成研究任务后,项目责任人须及时向依托学校基地重大项目向基地依托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提出鉴定和结项申请;提出鉴定和结项申请的条件:1.已经完成立项时批准的项目申请评审书或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约定的研究任务,最终成果形式与原计划或批准变更形式相符;2.最终成果由项目责任人主持完成并作为第一署名人,不存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3.重大项目最终成果书稿打印稿已经完成且未正式出版;4.一般项目著作类成果已经完成不限是否出版,论文类成果已正式发表,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及价值;5.所有正式出版或发表的项目成果均在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字样含题名、批准号,未标注者不予承认;第六条项目责任人提出鉴定和结项申请需要报送下列材料符合免予鉴定条件者报送的材料另见本办法第十七至第十九条:1.项目终结报告书一式7份含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2.项目成果7套含原件3套,未出版的书稿报送装订好的打印稿;3.项目申请评审书或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一式7份复印件;如研究计划有变更,应在终结报告书中说明,经教育部社科司核准的变更申请表附于其后装订;第七条免予鉴定范围1.重大项目一般不得申请免予鉴定,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1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已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获得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2最终成果是研究咨询报告,其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经省部级以上党政主要领导明确批示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采纳、推广、取得明显成效;2.一般项目完成申请评审书约定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标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字样,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申请免予鉴定:1专著类成果已正式出版;2在SSCI、A&HCI等国际索引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3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或国家一级行业学会三等奖以上奖励;4研究咨询报告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地市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纳并取得实际效果;5成果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宜公开,而质量和水平已得到有关部门认可;3.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可免予鉴定,确有鉴定需要者,经项目责任人提出申请,由依托学校报教育部社科司组织鉴定;免予鉴定或申请免予鉴定者,仍需填写项目终结报告书,注明免予鉴定的理由,并附项目成果和有关证明材料,经依托学校初审、申请结项单位复审同意后,依照本办法第五章的规定报教育部社科司办理结项手续;申请免予鉴定经审核不符合条件者,退回申请人重新申请鉴定和结项;第八条项目依托学校负责鉴定和结项材料的审核和汇总;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统称申请结项单位,由各单位社科研究管理部门对鉴定和结项材料进行复审、组织一般项目成果鉴定,然后汇总所有鉴定和结项材料集中报送教育部社科司;鉴定和结项材料审核的主要内容:1.按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对照申请评审书或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检查鉴定和结项材料,审核项目研究是否按原计划完成任务,研究成果是否符合要求;2.按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审核申请材料是否齐全;3.按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审核是否符合免予鉴定条件;4.会同学校财务部门,审核经费开支是否合理合法等;第九条成果鉴定费用从项目经费中列支;鉴定未通过者,再次鉴定的费用由申请鉴定人承担;1.鉴定费用包括专家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印制费、邮寄费等;其中专家劳务费标准:一般项目每人每项300-500元;重大项目每人每项500-1000元;具体数额由鉴定组织部门依据鉴定工作量确定;2.鉴定费用标准:通讯鉴定费每项不超过3000元,会议鉴定费每项不超过20000元;鉴定费用由各鉴定组织部门垫支,教育部社科司按年度依上述标准和实际开支从项目经费中核拨;第三章鉴定专家第十条鉴定专家组由鉴定组织部门从本单位建立的“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库”遴选5人或7人组成;鉴定专家应具备下列条件: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学术品格和客观公正的职业声望;2.具有所属学科或相关研究领域的高级职称和较高学术水平;3.不是被鉴定项目课题组成员;4.项目依托学校鉴定专家不超过2人;根据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可聘请相关工作部门和实际应用部门的专家参与鉴定;第十一条鉴定专家享有下列权利:1.对被鉴定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独立做出评价,不受任何单位、个人的影响和干涉;2.要求鉴定组织部门提供被鉴定成果及有关资料包括必要的原始资料,对被鉴定成果的内容提出质疑并要求其做出解释;3.会议鉴定时,可要求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坚持在鉴定结论中记录自己的评价意见;4.要求排除影响鉴定工作正常进行的干扰因素,必要时可以向鉴定组织部门提出中止鉴定工作的请求;5.获得鉴定工作的合理报酬;第十二条鉴定专家应承担下列义务:1.遵守客观公正原则,对被鉴定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做出全面、科学、客观评价,并对自己所提出的评价意见负责;2.遵守保护知识产权原则,不抄袭被鉴定成果或将成果泄露给他人,鉴定结束时交还所有鉴定材料;3.遵守回避原则,鉴定期间不得以任何形式与鉴定申请者含课题组成员私下接触;4.遵守保密原则,不向任何人泄漏有关鉴定情况和鉴定意见等;第四章成果鉴定办法第十三条成果鉴定方式分为通讯鉴定和会议鉴定;其中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采取会议鉴定方式;基地重大项目、一般项目采取通讯鉴定方式;1.通讯鉴定:由鉴定组织部门聘请同行专家,采取通讯评审方式进行;2.会议鉴定:由鉴定组织部门聘请同行专家召开鉴定会,通过当面陈述、提问和答辩的方式进行;第十四条鉴定内容1.项目申请评审书或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约定的研究任务完成情况;2.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3.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4.研究方法是否正确,学风是否严谨;第十五条鉴定等级优秀:出色地完成了项目申请评审书或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约定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有重大创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专家鉴定组4/5定性评价为“优秀”,且平均分在90分以上;合格: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申请评审书或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约定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有明显创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专家鉴定组4/5定性评价在“合格”以上,且平均分在65分以上;不合格:没有完成项目申请评审书或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约定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学术价值、应用价值较低或社会影响不明显;专家鉴定组2/5定性评价为“不合格”,或平均分在65分以下,具备两者之一者,被鉴定成果均视为“不合格”;第十六条鉴定程序1.通讯鉴定程序1鉴定组织部门将被鉴定成果和有关材料寄送给鉴定专家;2鉴定专家在详细审阅基础上,提出鉴定意见并进行通讯投票,填写并提交鉴定意见表个人用,在规定日期截止前交还所有鉴定材料;3鉴定组织部门回收并汇总专家鉴定意见和投票结果,形成鉴定意见书汇总用并向申请鉴定者反馈;2.会议鉴定程序1鉴定材料在会议鉴定前15天寄送达鉴定专家,专家预先对鉴定材料进行审阅,填写鉴定意见表个人用,提出初步鉴定意见;2项目责任人以多媒体演示的方式汇报项目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研究成果内容、创新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3鉴定专家提问,项目责任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答辩;4专家组在充分评议申请鉴定者回避的基础上,以一次性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通过鉴定以及鉴定等级;5鉴定专家组综合汇报和答辩、评议和投票情况形成鉴定意见书汇总用,所有鉴定专家签名认可;6鉴定组织部门向申请鉴定者反馈专家组鉴定意见;第五章项目结项第十七条重大项目,由教育部社科司对申请结项单位审核集中报送的鉴定和结项材料进行复审和组织鉴定,对通过鉴定、确认可以结项者颁发鉴定证书或结项证明,拨付项目经费的剩余部分;课题组根据鉴定专家组意见对最终成果进行修改后交付出版;1.重大项目需要提交的鉴定和结项材料同本办法第六条;2.符合免予鉴定条件的重大项目报送下列结项材料:1项目终结报告书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有关证明材料附于其后装订;2项目成果原件3套;3项目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各1份复印件;3.重大项目成果出版遵循以下规定:1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最终成果,由教育部社科司商有关出版社统一装帧编辑出版;2基地重大项目最终成果由课题组自行联系出版社,按照教育部社科司规定的出版规格和统一标识出版,正式出版后将3套成果样书寄送教育部社科司;第十八条一般项目,由教育部社科司对申请结项单位集中报送的结项材料进行复审和抽查,对确认可以结项者颁发结项证明,拨付项目经费的剩余部分;1.通过鉴定的一般项目报送下列结项材料:1项目终结报告书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2鉴定意见书汇总用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鉴定意见表个人用附于其后装订;3项目成果原件3套未出版的书稿报送装订好的打印稿,正式出版后补报样书3套;2.符合免予鉴定条件的一般项目报送下列结项材料:1项目终结报告书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有关证明材料附于其后装订;2项目成果原件3套;3项目申请评审书1份复印件;3.一般项目优秀成果通过由项目责任人申请、依托学校和申请结项单位审核推荐、教育部复审的方式确定;项目责任人在填报终结报告书时,提出“优秀”等级申请、注明申请理由,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依托学校和申请结项单位依据申请材料和专家鉴定意见进行审核推荐,随同结项材料一起报送;教育部社科司进行复审和抽查,对确认为优秀成果者予以表扬和奖励;第十九条后期资助项目,由教育部社科司对申请结项单位集中报送的结项材料复审,与有关出版社协商最终成果的统一装帧编辑出版,正式出版后颁发结项证明,拨付项目经费的剩余部分;后期资助项目报送下列结项材料:1项目终结报告书原件1份及电子版Word格式;2项目成果原件3套;3项目申请评审书1份复印件;第二十条所有鉴定和结项情况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等媒体公布;项目成果转入项目成果库集中保存、展阅,鼓励成果作者将项目成果电子版上传“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项目成果电子库公开发表;成果和成果摘要除择优选报有关部门外,还将向有关媒体推介,或结集出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依托学校负有通过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宣传推广项目成果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做撤项处理:1.课题组不具备按原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条件和可能;2.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责任人或课题名称和基本内容;3.研究周期内未能如期完成约定的任务,两次申请延期后仍未完成;4.两次申请成果鉴定和结项均未获通过;5.项目成果存在严重政治问题或严重学术不端行为;6.在项目鉴定和结项过程中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符合上述情形者,项目责任人和依托学校可主动提出撤项申请;凡被撤销的项目,由教育部社科司进行通报批评,责成依托学校追回已拨经费;项目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教育部社科项目;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它项目,如无特别规定,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教育部社科司负责解释;原200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成果鉴定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导论部分◆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2、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4、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和主要参考文献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和主要参考文献
分层教学已经深入人心,在分层教学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大家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与改革以实现高效课堂,收获不小:
《高三美术生数学高校课堂模式探究》陆新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65期;
《探究数学错解的成因及应对策略》蓝宏流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蒙天森《珠江教育论坛》2015年第1期;
《数学课堂也需要文化建设》黄雪丽《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年第3期。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金凯.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04)
[2]陈厚德编着.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吴迎霞.在中专学校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4]孙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5]沈桂珍.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及其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6
[6]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研究成果成果评价总结汇报
研究成果成果评价总结汇报研究成果评价总结汇报。
近年来,我团队在某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经过多次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关键性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总结,并向大家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们对该领域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推导和验证。
这些理论成果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们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平台,对我们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此外,我们还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们将我们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应用到了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应用效果。
这些应用成果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指导,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和进展,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科学说理的评价
科学说理的评价
科学说理的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科学方法、逻辑推理、证据支持、结论可靠性和表述清晰度等。
首先,科学方法是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好的科学方法应该是基于可靠的理论基础,能够准确、重复和可靠地产生数据。
其次,逻辑推理是研究中的关键要素。
研究人员应该根据证据和数据合理地得出结论,并且结论应该是基于所提供的数据和证据。
此外,证据支持也是评价科学说理的重要因素。
好的科学研究应该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其结论,并且这些证据应该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
可靠性是指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好的科学研究应该能够重复实验并获得相同的结果,这表明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最后,表述清晰度也是评价科学说理的重要标准。
研究人员应该清晰地呈现研究结果,并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图表来解释数据和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说理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科学方法、逻辑推理、证据支持、结论可靠性和表述清晰度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对科学说理进行评价并得出可靠的结论。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中,创新思想是评价的核心指标,研究规范是评价的基础指标,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则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目前,这些基本上已经在我国学界取得了一定共识,因为,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基本上可以代表研究成果评价的三个维度。
但是,具体到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及其间关系的准确判断,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处理过程。
一、研究规范是科研成果科学性的基础我国有关研究规范的讨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陈平原说:“在某种意义上,学术研究就像闻一多设想的新格律诗一样,也是一种‘戴着脚镣舞蹈’。
‘脚镣’就是学术规则,它使得一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学者,遵循社会认可并被前人证明行之有效的学术思路,在此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才情和知识。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8月制定并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提出了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引文、成果、评价和批评的底线要求,被称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
另外,多项类似的学术研究规范也相继出台,如浙江大学的国内高校首部《研究生学术规范》等。
关于讲究规范的讨论持续十年有余至今不衰,说明它确实是一个真问题。
规范化的有限努力固然无力阻止学术垃圾的产生,但却可以提供评定何为垃圾、何为非垃圾的标准。
研究成果评价或评奖则在一定程度上是评定何为创新精品、何为非精品的相对标准与手段。
目前来看,人们对研究规范问题的讨论往往聚焦在学术道德与学术自律方面的学术规范。
实际上,学术规范不仅包括学术道德与学术自律,其核心应该是指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的科学完备性,包括研究资料的详实性与准确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研究逻辑的自洽性、论证的充分性、结构的严谨性、表述的精炼性等,它体现出所谓研究成果是对前人已有知识的充分吸收及在此基础上的再创造。
虽然科学不等于真理,但科学研究却是一个向真理不断逼近的过程。
只有严格遵循一定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才称得上是科学研究,没有一定文献基础与知识积累的研究只能叫“主观想象”或“自说自话”。
社会考察与调研内容及评价
社会考察与调研内容及评价一、引言社会考察与调研是指通过对社会现象、问题或特定群体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解决社会问题和指导社会发展。
本文将探讨社会考察与调研的内容和评价。
二、社会考察与调研的内容1. 社会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社会考察与调研的首要任务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包括对人们的行为、言论、态度等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
2.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进行社会考察与调研时,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然后通过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3. 社会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社会考察与调研的目的之一是探索和解决社会问题。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收集,可以发现并分析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4. 社会发展的指导和评价:社会考察与调研还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和评价。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收集,可以评估社会政策、项目和措施的效果,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社会考察与调研的评价1. 科学性:社会考察与调研应该具备科学性,即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研究者应遵循科学道德规范,保护被研究对象的权益。
2. 实用性:社会考察与调研的结果应该具有实用性,能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研究者应注重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确保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带来实际效益。
3. 可复制性:社会考察与调研的结果应该具有可复制性,即其他研究者能够按照相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从而验证和确认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研究者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的可复制性。
4. 创新性:社会考察与调研应该具备创新性,能够提供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和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
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指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指导原则。
科研成果评价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评价者全面客观地了解科研成果的质量和价值,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方向。
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推动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和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科学性是指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性。
客观性是指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其次,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
综合性是指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全面考虑科研成果的各个方面,包括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创新性、实用性、社会影响等。
多样性是指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和不同领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再次,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
时效性是指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及时更新,充分考虑科研领域的发展和变化,确保评价标准与时俱进。
动态性是指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能够根据科研成果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最后,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
公开性是指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对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价的公开和透明。
透明性是指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应当公开评价的过程和方法,确保评价的公正和透明。
综上所述,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综合性和多样性、时效性和动态性、公开性和透明性。
只有建立和实施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才能推动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和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促进科研成果的创新和应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条件。
辩论辩题的学术成果
辩论辩题的学术成果正方辩手:学术成果对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学术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对人类认识物理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学术成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例如,医学领域的学术成果不断推动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再者,学术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例如,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学术成果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提升了人类的文化素养,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学术成果对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当受到充分重视。
反方辩手:学术成果固然重要,但并非对社会的全部价值。
首先,学术成果往往只能影响一小部分人群,对于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学术成果并不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
例如,一项新的物理理论对于一般人来说并没有直接影响,他们更关心的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次,学术成果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转化为社会的生产力。
例如,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可能需要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实验和验证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再者,学术成果往往只是理论上的成果,需要与实际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产生实际价值。
因此,学术成果虽然重要,但并非对社会的全部价值,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这句话表明了学术成果的全球性和国际性,科学家们通过共同努力,创造出了许多对全人类有益的学术成果。
另外,医学领域的学术成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抗生素,对治疗耐药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学术成果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它可以挽救人类生命,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术成果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学术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促进学术成果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辩论辩题的学术成果
辩论辩题的学术成果正方,学术成果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
学术成果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它们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学术成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为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次,学术成果为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
最后,学术成果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
例如,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学术成果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成果的价值在于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术成果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经典案例,以人类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为例,比如发现电磁感应的法拉第,发现细菌的李斯特等,这些学术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
反方,学术成果对社会的影响是有限的。
学术成果固然重要,但对社会的影响是有限的。
首先,学术成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例如,某项科学研究成果需要经过多年的实验验证和技术改进,才能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
其次,学术成果的应用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例如,某项学术成果可能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发展中国家却因为资源匮乏或政策限制而无法推广使用。
最后,学术成果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例如,某项学术成果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在社会大众中却鲜有人知晓。
名人名句,美国社会学家韦伯曾说过,“学术成果对社会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术成果对社会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经典案例,以历史上的一些学术成果为例,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这些学术成果在最初的时候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和质疑,其影响也并非是立竿见影的。
高中生综合评价研究性及创新成果范文
高中生综合评价研究性及创新成果范文一、综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高中生综合评价研究性及创新成果,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及实践成果等方面。
本文综述了当前高中生在综合评价中的研究性表现与创新成果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类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
他们通过自主选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总结等过程,展现出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素养和创新潜能。
例如众多高中生通过参加科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科知识理解,还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的创新成果以各种形式呈现,如研究报告、发明创造、科技创新项目等,体现出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然而高中生在综合评价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研究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选题立意、研究方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其次创新成果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需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持续创新热情。
对研究性及创新成果的推广和普及也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构建更为开放的交流平台,以便更好地分享经验、相互学习。
1. 介绍高中生综合评价的重要性首先高中生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双向评价,有助于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一个全面的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反馈。
评价内容不仅涵盖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规划提供依据。
其次高中生综合评价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安排。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作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9月宁夏社会科学No.5.Sep.2002第5期(总第114期)S 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G en.No.114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杨育华(宁夏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处,宁夏银川 750021)摘要:本文试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社会科学成果及其常用的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认为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一定要统筹考虑,防止顾此失彼,才能获得公正合理的、具有价值的社会科学成果。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2)05-0125-04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现象,即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具体研究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个方面,并把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1)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必须经学术权威部门鉴定,应用研究成果必须被实践证明;(3)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益)或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产生正效应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4)必须有一定的被人们认可的表现形式,如论文、论著、报告等;(5)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如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等等。
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社会科学对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附属性,而这两者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现象研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外到内、由浅及深的过程。
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排除很多方面的因素,还要假设某些前提条件,从理性上认识并揭示其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此研究过程的本身也就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抽象性的特点。
人们通常必须借助于一系列可变换的中介来完成“具体→抽象”这一过程,而不能直接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
这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具有间接性。
由于受到研究者主客观因素,如价值判断、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和环境等的影响,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社会科学成果总会包含各种的缺陷、不足和错误。
因此,我们要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再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实现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社会科学成果到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良好转换。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是一个检验错误并对其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
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实践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一定要有它自身的价值,其价值应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能够被人们理解、接受、掌握、应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能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或可操作性的建议,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创新程度。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准是创新程度。
只有创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规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方案、对策,为新的实践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收稿日期:2002-08-02作者简介:杨育华(1954-),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宁夏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社会学研究。
等。
一项没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复别人已经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是毫无意义、没有价值的。
所以,不同范围、层面、角度的创新对社会经济生活所起的作用不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
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创新程度的大小来衡量其价值。
3.影响力度。
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旦进入社会,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增长人们的知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化为管理者的决策或方案,为社会带来影响。
研究成果的大小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上,更重要的是其方向,所以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研究成果就是有价值的。
4.效益评价。
社会研究成果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途径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为人们提供知识、更新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各类效益之间可以量化。
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为增加各个成果之间的可比性,应尽可能以定量为主,采用量化指标。
二是形式评价与内容评价相结合。
“形式”主要是指成果的来源、类型与成果发表(出版)的形式(含刊物的档次);“内容”则是指成果的质量、产生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等。
在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应坚持以内容为主,兼顾形式的原则。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上的创新性,又要重视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原则,初步设想采用10类具体指标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单项评价,然后再加以汇总,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1.成果属性。
成果类别指成果的性质和类型。
不同的成果所具有的性质作用大小、评价的高低也会不同。
我们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研究成果分别作出恰当的评价,给予不同的评分范围。
(1)数据资料类。
此类是指通过对各种现象的调查研究和数据资料的搜索、整理、汇总,所取得的能够反映现象基本情况的成果。
此类成果的评分标准不高,评分范围在20分~60分。
(2)实践类。
此类成果是指通过对各种门类社会科学的研究,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
这类成果不仅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研究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般情况下,获得这类成果所进行的研究难度不是很大,创新的成分也不多,故评分不宜过高,评分范围为30分~70分。
此类成果还包括根据某一社会组织在一定时期的任务,在对社会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对影响社会组织的各种变量进行测算,能指挥和协调全局性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完成任务规划、决策、方案等成果。
在工作进展过程中,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的合理调度,最大程度地将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而提出的策略、意见和方法等成果。
这类成果通常应用于经济工作和行政工作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价值的大小及应用的范围和转化的力度也不同。
评分范围一般为40分~80分,但有些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和决策,评分可提高至80分~100分。
(3)理论性成果。
理论性成果是指在各种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
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
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
理论性成果的效应是巨大的,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获得理论性成果的过程是艰巨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因此评分较高,评分范围为60分~100分。
(4)综合性成果。
综合性成果是指兼有以上两种或多种属性的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研究是复杂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因而成果的属性不是单一的。
综合性成果具有较多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些综合性成果全面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各种特性,这些成果产生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综合性成果的评分一般较高,没有理论创新的综合性成果评分范围为60分~90分,包含理论创新的综合性成果,评分范围为70分~100分。
2.成果背景。
成果背景是从形式方面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分类指标。
形式是内容的反映,形式评价是成果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形式评价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处于次要地位。
形式评价主要是对成果的来源、项目的级别和成果发表(出版)刊物(著作)的级别、档次以及获奖等级进行评价。
(1)项目来源。
项目来源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来自哪一级立项的科研项目。
项目的来源可分为国家级、部省级、厅局级、其他级、非立项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
根据这些不同等级的评分,对科研成果进行形式评价,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的课题可参照其研究的难度和范围来评定相应的等级,国际合作项目可视同国家级。
(2)重要程度。
重要程度是指科研项目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属于哪一个层次的课题,是否具有高水平、科学性、——162知识性、可读性强等特点,在学术界评价如何。
我们将科研项目分为重点工程项目、重大项目、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自选项目5类,根据以上这种分类可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
(3)发表(出版)等级。
发表(出版)等级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的刊物或出版的出版社的等级。
一般情况下,刊物或出版社的等级越高,其价值也越大。
我们将刊物分成国内外权威刊物、国内核心刊物、省内一级刊物、其他公开刊物、内部刊物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将出版机构分为中央级出版社、省级出版社、其他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内部印刷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
(4)获奖等级。
获奖等级是指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已经获得的奖励等级。
一般分为国际奖、国家奖、部省级奖、厅局级奖、其他奖,由于每种奖励中又分为一、二、三(或更多)等级,故其评分也应是一个区间,拟分别给以100分~70分、80分~50分、70分~40分、50分~30分、40分~20分评分。
3.创新力度。
创新力度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内容的评价。
一项没有新意的成果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只有使科学成果成为具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并且处于领先水平,在推广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说明这项科技成果具有创新力度。
我们拟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其创新力度。
(1)惟一性。
惟一性是指在科研成果中提出的理论、思想、观点或方法,在古今、在国内外绝无仅有,第一次提出来。
惟一性又分为国际惟一性和国内惟一性。
国际惟一性的成果给予100分,国内惟一性的成果给予50分。
(2)新颖度。
新颖度是指科研成果中提出的理论、思想、观点、方法,虽然不是惟一的,但属于较早提出或较早对其进行阐述、解释、论证的以及较早应用这些理论、思想、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且具有的科学性较强,有可能较早的应用于实践,产生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