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二单元 比例-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教案
比例的认识学习目标:1.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
2.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习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学习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温故互查:1、什么是比?(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300:5=60:1(2)小明身高1.2米,小红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红身高的比1.2:1.4=12:14=6:72、求下列各比的比值12:163/4:1/8合作探究:1.教学比例的意义。
(1)谈话:哪两张照片像?为什么?(2)引导、交流。
照片放大前后长的比是12:6,宽的比是8:4,两个比化简后都是2:1,它们的比值都是2。
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下面的等式:板书:12:6=8:4(3)揭示定义:(板书)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丰富对比例的感知讨论:(出示问题)“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小组交流:第一张照片长和宽的比是6:4,第二张照片长和宽的比是3:2,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5。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比相等,因此组成比例。
3.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小结: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的比相同或它们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4.学生自主写比例引导:既然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你能很快写出一个比例吗?生尝试交流:你怎么能写这么快,请你介绍一下方法。
巩固练习:谈话:你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了吗?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
1.完成“练一练”第2题出示题目,学生板演,交流叙述:为什么第1组和第4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注意提醒叙述的条理“ 因为…所以…能(不能)…”2、完成练一练第1题: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精选】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优秀教案
【精选】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优秀教案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延伸。
本章节涉及较多数学概念,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比例的应用时,教材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之中,并通过交流合作获取新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章所学知识综合性较强,与已学过的比、除法、分数、方向与位置联系紧密,教材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1课时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18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观察、计算、发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这一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
【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像6∶3,15∶34这样的式子,你还记得这样的式子叫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比。
师:什么叫作比?你能说说这两个比中各数的名称是什么吗?生: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在比中,6和15叫前项,3和34叫后项。
师出示题目,学生化简并求出比值。
16∶2014∶15480.24∶0.3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师强调比的化简与求比值的区别与联系。
师:同学们根据上面化简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生:这几个比化简后的结果都是4∶5,它们是相等的比。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一)》主要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应用等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础知识,对数学表达式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比例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灵活,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和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比例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引导、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讨论、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问现价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超市举行促销活动,买2kg苹果送1kg香蕉,小明买了3kg苹果,问他得到了多少kg香蕉?”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比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数学好玩…………………………………………………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总复习………………………………………………… 28课时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二 比例
二 比例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延伸。
本章节涉及较多数学概念,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比例的应用时,教材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之中,并通过交流合作获取新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章所学知识综合性较强,与已学过的比、除法、分数、方向与位置联系紧密,教材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1课时 比例的认识教材第16~18页相关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观察、计算、发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这一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
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多媒体课件。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像6∶3,15∶34这样的式子,你还记得这样的式子叫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比。
师:什么叫作比?你能说说这两个比中各数的名称是什么吗?生: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在比中,6和15叫前项,3和34叫后项。
师出示题目,学生化简并求出比值。
16∶20 14∶1548 0.24∶0.3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师强调比的化简与求比值的区别与联系。
师:同学们根据上面化简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生:这几个比化简后的结果都是4∶5,它们是相等的比。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比值相等的比,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等的比。
(板书课题:比例的认识)1.比例的认识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第一幅图和第一个问题。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二比例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认识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推理、概括、归纳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和比例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比例的意义。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现在我们先来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2.7∶4.56∶10自学感悟:阅读课本P16主题图,联系比的知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合作探究:1.请分别写出每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并把这两个比化简或算出比值,然后看一看有什么发现?2.阅读课本第16页认一认3.交流:说一说什么是比例?除此之外,你还学到了什么?汇报点评:(1)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2)尝试写一个比例,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观察我们写出的比例,你还有什么发现?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巩固练习:独立完成第17页“练一练”第1--6题课本第18页第7题板书设计:比例的认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8:412×4=6×8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比例的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会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教学难点: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教案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教案单元概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或缩小,以及比例尺的知识,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教材的一大特点。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认识比例的现实素材。
比例能揭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数学含义,而且能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的实际问题要应用比例的知识。
把两个领域的内容融合能更好地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以及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由于比和比例存在诸多内在联系,所以教材选择用六年级上学期教材“比的认识”中的情境问题引出新知。
通过回忆“图片像不像”的问题,发现两个相等的比的式子,从而揭示出比例的意义。
再选取学生熟悉、鲜活的事例,如调制蜂蜜水时蜂蜜和水的配比,让学生积累组比例的经验,并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实际意义。
紧接着利用教材中出现过的比例,观察内外项的关系,发现并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材创设“物物交换”的问题情境,已知物物交换的规则和用以交换物品的数量,求可以换回的新物品的数量。
学生可能想到画图和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可能想到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将未知的数量设为z,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决情境问题之后,运用相同的方法求解内外项有小数和写成分数形式的比例,并引导学生掌握“将结果代入原比例验算”的方法进行验证。
对于比例尺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如绘制路线图创设的图解说明以及地图上的比例尺等。
尽管如此,比例尺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教材结合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尺的广泛应用。
如利用不同学生绘制的路线草图,讨论引入比例尺的必要性和比例尺的意义;再利用地图引出比例尺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线段比例尺,并进一步表达比例尺的意义。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比例 单元教学指导》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教学指导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
本单元最大的特点是把“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及比例尺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认识比例的现实素材,而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的实际问题又要应用比例的知识。
二、知识结构教学导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按比例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认识放大或缩小现象,会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过程与方法】经历比例有关知识的发现和认识过程,体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难点:1.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
2.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建议一、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7课时安排教学。
二、教学指导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比例、比例尺是本单元学习的基本概念。
比例的应用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应用,可以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知识综合性强,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稍复杂的解比例的实际应用,供学生合作探究,选择增加一些比例尺的内容,让学生会根据线段比例尺进行简单的口算,而且能够进行画图、测量、设计比例尺等。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精品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系统化认知。
2.反思与拓展: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并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精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例的意义,能够识别和写出比例。
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倒数、比例的等比变换等。
3.学会解比例,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
4.能够运用比例关系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练习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本概念题、性质应用题和实际问题等。
-设计意图:巩固比例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练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题能力,发现自身不足。
3.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指出错误原因,给予鼓励和指导。
6.信息技术融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意图: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7.总结反思: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比例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倒数、等比变换等性质,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提高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 比 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比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定义和含义;2.掌握比例的性质及运算法则;3.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4.了解比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运用比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难点1.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2.深入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
四、教学内容1.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比例的性质与运算法则;3.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4.比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演绎法;2.举例法;3.实践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匹配、相等、等比、等比例等概念,引出比例的定义和概念,向学生解释比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比例的定义讲解比例的定义和符号,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3. 比例的性质与运算法则分别讲解比例的三种特殊情况,即反比例、复合比例和比例倒置,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练习。
4.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三角形相似的问题,运用比例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比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通过教授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比例尺、画比例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估在课堂结束时,布置相应的作业,检查学生对比例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绎法、举例法和实践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对比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_-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_(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中学的XX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应用》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因为对比例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导致解题思路不清晰。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比例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五、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讲解法: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假设小明和小华约定,如果小明做家务的时间是小华的两倍,那么小华做的家务所得的报酬是小明的两倍。
已知小明做了10分钟家务,小华做了5分钟家务,问小明和小华分别得到了多少报酬?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 比 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比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
2. 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实际情境判断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会画成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二、教学内容1. 比例:认识和运用比例,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
2. 比例尺:理解和运用比例尺,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3.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理解和运用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能根据实际情境判断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会画成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比例尺的意义,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比例尺的应用,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黑板,比例尺模型。
2. 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比例尺的意义,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5. 应用: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比例尺的意义,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 板书内容:重点概念、公式、图象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比例尺的意义,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 提高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成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教案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教案一、简述本单元《比例》是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旨在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例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关系,它在日常生活、几何、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运用比例解决问题,例如比例的应用在面积和长度的换算等实际问题中。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要求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学生应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来掌握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代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强调学生应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包括比例式、比例关系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比例的存在,并探究比例的几项基本性质,如交叉相乘相等、合比性质等。
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包括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并理解如何通过比例尺进行图形的缩放。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图形按比例变化的过程,并理解这种变化对图形形状的影响。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配制饮料、调配颜料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通过大量的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相关知识。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如探索更高层次的几何比例关系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1. 比例的定义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比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当两个比相等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二)》的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对比例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比例计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于比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需要老师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本质,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本质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本质。
2.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比例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PPT,用于展示问题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商品打折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例解决此类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4.巩固(10分钟)针对每组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讲解和分享,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和提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含有比例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比例的本质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教案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定义,能够正确使用比例符号表示比例关系。
2.能够通过画图和运用比例的性质,求解简单的比例题目。
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运用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比例的概念,并掌握比例的基本运用方法。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并通过比例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比例符号表示比例关系的方法。
2.比例的性质•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练,学习比例的性质。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3.比例的应用•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并通过比例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通过讲解比例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比例符号表示比例关系的方法。
第二步:讲解比例的性质通过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运用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第三步:拓展应用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并通过比例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掌握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能够定义比例、掌握比例符号表示方法。
2.能够掌握比例的运用方法,能够通过画图和运用比例的性质,求解简单的比例题目。
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运用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内容,提高了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也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例的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单元教学设计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杨青青【学科分析(数学分析) 】比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关于“正反比例”的相关知识。
1.学习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重点单元,比例的知识是学习除法、分数、比、方程等知识的综合与提升,学习完本单元后,学生会以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思想水平审视和发展这些知识。
本单元的知识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四个部分。
整体编排如下:比例的认识主要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与核心,是后续学习的有效支持,比例的意义是学习比例尺、反比例知识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比例和进一步研究比例问题的基础,直接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效率。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重要的数学模型,体现了基本的函数思想,在数学思想层面上对以前所学过的许多数学问题(如单位量不变的数学问题,总量不变的数学问题,几何中等积变形问题等)和数学规律(如分数和比的基本性质、商与积的变化规律等)进行一般化与模型化,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十分有益。
比例的应用,是在更高水平上对一些特殊的实际问题以及原来遇到过的数学问题,用代数方法进行分析与解答,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思想方面的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
2.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完善认知结构,提升学习水平,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认识层面上讲,比例的知识与除法、分数、等式与方程等密切相关,有着内在的联系。
通过比例知识的学习,可以极大地拓展和丰富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
(2)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与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有利于学生从关系与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代数思维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学过比的知识,并且已经会解简单的方程,而比例尺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都是比的实际应用,所以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会感到太大的困难。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单元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的规律,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比例。
2.经历观察、操作与交流等活动,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发展空间观念。
4.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重点:1.能根据比例的意义要求写出比例,能根据“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结合具体图形说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和缩小。
单元难点:1.能根据比例的意义要求写出比例,能根据“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结合具体图形说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和缩小。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前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求比值,比的化简、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相关知识。
本单元学习的比例、比例尺等知识与前面已学习的比、除法、分数、方向与位置等知识都有一定的联系,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
而且比例和比例尺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其他知识及其相关应用的基础。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精品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开展比例知识抢答赛,奖励表现优秀的小组。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比例知识的学习过程,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比例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制定改进措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自主探索比例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引发他们对比例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有时候商品的价格并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以等其他形式出现,这时我们可以运用比例知识来求解。
2.教师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比例接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比例的规律。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探索比例的规律。如“比例有哪些基本性质?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发现比例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如何快速求解比例问题?”
3.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比例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如何运用比例知识优化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1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的规律, 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比例。
2.经历观察、操作与交流等活动,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初步理 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 离。
3.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 小,发展空间观念。
4.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 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重点:
1.能根据比例的意义要求写出比例,能根据“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解 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 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结合具体图形说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 图形放大和缩小。
单元难点:
1.能根据比例的意义要求写出比例,能根据“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解 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 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结合具体图形说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 图形放大和缩小。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前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求比值,比的化简、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相关知识。
本单元学习的比例、比例尺等知识与前面已学习的比、除法、分数、方向与位置等知识都有一定的联系,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
而且比例和比例尺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其他知识及其相关应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