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合集下载

1.3中国的人口教案03(湘教版八年级上)

1.3中国的人口教案03(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基本国策;通过读图,找出我国人口分布情况等。

技能培养: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通过讲述我国人口,使学生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初步树立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加强我国国情、国策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及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理由是计划生育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同时也为初三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基础。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上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认识的内容。)

2、难点: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或影响。(理由是根据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学生大多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法方法。

教学中运用读图分析法、启发诱导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我国在1995年抽样调查、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是多少,分布情况如何,过多的人口带来哪些问题或影响,该如何控制?(理由: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对我国人口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同时可对本课学习的内容有个粗略的认识。)

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课件]播放一组人口众多的照片和录像

13《中国的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13《中国的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13《中国的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说出我国现有人口的大致总数(约13亿)。并且清楚我国

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地位和比例(居世界第一,约21.2%),了解中国人

口与世界一些其他国家人口的差别情况,了解我国各省人口的情况。

2.教师指导学生会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了解人口增

长趋势产生的原因。3.通过本堂课的内容,学生具有使用“人口分布图”专用地图的能力,学生能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并能分析其原因。

4.了解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而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学生

学会分析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了解我国是一个存在的人口、环境、

发展等问题的国家,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并且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在涉及人口增长的环节时,学生能明白并且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生率。另外,视情况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使学生领悟现实

中人类面临的几大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涉及到可持续发

展等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境保护感危机感等。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规律。

我国人口的特点,以及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政策。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密度规律,总结其成因。我国的人口特点。

进行关于“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的人口观教育。教学方法

1-3中国的人口

1-3中国的人口
江苏省人口数有多少?
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P12活动:绘制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2010年时就达到13.4亿。
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61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4倍,达到13.4亿。
五、检测反馈
1.人口数量的增长,要同和相适应。
2.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
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西部地区人口密度。
4.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到。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六、小结反思
根据本节学习内容,领悟学习成果,绘制知识树。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3.7亿(最新),世界最多
4.中国的人口政策
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二、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主先学”部分,实现“兵教兵”。
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读图1-9完成P11活动,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
我国人口数超过8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它们各分布在哪里?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栏
一、自主先学
Fra Baidu bibliotek认真读课本、地图,完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练习及答案--1.3 中国的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练习及答案--1.3 中国的人口

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单选题

1.习惯上,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漠河-腾冲一线

C.黑河-腾冲一线

D.长江一线

2. 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A.减少人口的

B.保持人口数量稳定

C.计划生育

D.鼓励生育二胎

3. 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这主要是因为城市

A.空气质量好

B.人多热闹

C.环境优美

D.工作、教育、医疗条件好

4.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下列有关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人口密度最小

B.②的人口数量最多

C.③的面积最大

D.④的人口密度最小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人口构成图。回答下面5-6题。

5.与十年前相比,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不少。城镇人口数约为

A.13.4亿

B.12.7亿

C.6.7亿

D.5.0亿

6.人口普查显示,十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7%,我国人口增长已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

A.我国劳动力短缺

B.提倡多生多育刻不容缓

C.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

D.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读我国2009~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7-8题。

7.2009—2015年,我国

A.儿童人口比例持续增长

B.儿童人口比例持续减少

C.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长

D.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减少

8.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1-3 中国的人口-【悦学堂】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湘教版)

1-3 中国的人口-【悦学堂】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件(湘教版)

1949
5.4
1950
5.5
1955
6.1
1960
6.6
Leabharlann Baidu1965
7.3
1970
8.5
1975
9.2
1980
9.9
1985
10.6
1990
11.4
1995
12.1
2000
12.7
2005
13.1
2010
13.4
2 人口增长速度快
按照中国的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大概是
活动 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从中感悟中国人口之多
项 目 世界国家
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人口数量
数量(个) 数量(个)
简称
800我0国万人以口上相当于欧洲1西6 部30多个国4家人口总和的鲁3、倍豫多。、世粤界、上川,平均每
5个人就有1个中国人,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万5的0省0世0级界万行上以政人上区口域在单50位00就万2有4以1上0个的。国家被10称为人口大鲁 浙国、 、,豫 皖而、 、我粤 苏国人、 、口川 湘超, 、过冀 鄂50、00
PART TWO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2 人口增长速度快
活动 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不包括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绘制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人口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情。而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的特点和我国人口政策等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将对今后学习中国的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学好本节,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是为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社会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数据分析、收集处理信息、自主学习与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我国人口知识,使学生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初步树立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加强我国国情、国策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难点的确立

我国人口国情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的对策为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能力为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2022年湘教版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精品教案

2022年湘教版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精品教案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 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

定的根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以及计算

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待.

教学难点

人口开展要同社会经济开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课本插图、有关图表.

教学过程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 我国人口总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 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多中国人.

【板书】一、人口基数大、数量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见下页〕, 提出问题:人口居世

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居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 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 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 是美国的4.7倍, 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学生活动】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答复: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我国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它们各分布在哪里?湖南省人口数有多少?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1707
1.48 8.7
997
0.29 2.9
960
936
12.95 2.66 135 28.4
P11页活动
P11页活动①人口最多和最少
P11页活动②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
东部地区
P11页活动②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
中国2012春运客流量将达31.58亿人
二、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增长迅速。
二、增长速度较快
P11页活动②各时间段的人口增长速度
年份 1949—1964 1964—1974 增加人口 时间 增加1亿人的 (亿) (年) 时间(年) 1.7 2.0 15 10 9 5
1982—2005
2.8
23
8
二、增长速度较快
P11页活动③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按照人口增长的趋势,你估计2015年、 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 2015年:14.5亿(8年/亿人)
• 2020年:16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二、增长速度较快
国家 加拿大 中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亿人) 人口增长速度(1%)
997
0.29
960
12.95
29万 1295万
三、分布疏密不均
图源自文库-9

1.3中国的人口

1.3中国的人口

问题3: 男女比例失调
问题4: 人口迁移造成 的一系列社会 问题
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 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 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孩政策 (1980)
单独二孩 政策 (2013)
全面二孩 政策 (2015)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不均衡: 东南多, 西北少。
东南沿海: 国土占40% 人口占93%
靠近海洋,气候湿润,多河湖。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荒漠。
多平原
多山地高原
经济、交通发达,城市众多
经济交通落后,农牧业为主
省级人口密度
澳门密度最高
11169万人
三、人口问题与政策
人口增长趋势
问题1: 基数大, 增长快
问题2: 老龄化严重
中国的人口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人口数量
中国人口数量
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 9008万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以 及海外华侨人数),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 一个是中国人,比人口第二大洲非洲多约 2亿,是欧洲总人口的约2倍,比整个美洲 多约5亿,是面积前六大国家中其余5个人 口总数的约2倍,手拉手可以绕地球50多 圈,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春运

1.3-1.4中国人口和民族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02】

1.3-1.4中国人口和民族课件地理八年级上册【02】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国庆出游你想好了吗?
人人人人人人人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从众众众众众众众众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人口
(2020年11月1日零时标准时点)
141178万人
中国14亿人口
平均分布在全国各地?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1)中国人口分布____
_不__均__匀__(均匀/不均匀), _东____部(东/西)人口密 集,__西___部(东/西)人
口稀疏。
(2)以_黑__河__—_腾_冲____
为界线。
腾冲
黑河
地形
Biblioteka Baidu

东部以平原为主,西 然
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条 件
气候
东部地区比较湿润, 西部地区比较干旱。
城镇与工业

东部地区工业发达, 文
城镇化水平高
条 件
经济与交通
东部地区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中国人口与政策
增长趋势与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
思考1.(1)人口总数的变化趋势?
人口总数不断增长
思考1.(2)人口增长速度变化趋势?
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回落
01 人口增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的死亡 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计划生育政策——“单独”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2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教案2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

难点: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教学过程

(引入):放一段“中国的人口”录像。

(提问):从录像中我们看到中国人口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人口数量大)

(出示投影):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总数)

(讲解):我国人口总数已达到(2000年)12.9533亿人(2008年底我国的人口已达13.1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阅读“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讲解):出示数据: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面积(万平方千米)1700 997 960 936

人口(亿)1.48 0.26 12.2 2.6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1.3 中国的人口教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如果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必将使学生感到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删减与重组,以便迎合初一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条件。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五大板块,力图环环相扣,意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设计时注重学法的指导,以便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体验过程与方法,并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考虑,初中二年级学生好动、好奇、乐于表现自己,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获得老师的表扬等等。抓住学生特点、针对教学现象,我采用电脑课件这种形象、生动、直观、简单、便捷的教学方式,同时采用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参与的研究体验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创造的天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教材分析:教材作为课堂学习的材料和工具,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中介,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中国的人口》一节内容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中国行政区划内容的延伸,又为后面的民族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重点是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人口问题的对策。设计时按照学生认知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与整合,调整了教材内容的顺序,并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增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我国人口的数量、地理分布特点、人口政策,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识图、析图和绘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P14阅读 比较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 比例
3、P15 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我国的 人口政策
1、读P13图1-10,画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 线观察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结合P14 正文分析原因;思考P14活动题1-3
2、P14阅读 比较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 比例
3、P15 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我国的 人口政策
分布疏密不均,以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_黑_河—_腾_冲_为_界_
_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3、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和最少的省是 广_东省和 澳门,特别行政区
4、现在我国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的比重 _小_。
5、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放慢了,
原因是_ 实_行_了_计_划生育。
6、但是,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的人口 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原因是_______
10000
10430 9579 9402
8000
7185
7866
6000
5950 5443
4000
4375
3571
3831
4457 3689
200019611294
2471 2746 2302
0
8042
6568
5724
4603
4597
3475 2885
3733 2558
2181
2316
867
300
630 563
D.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2.我国每年约增加700万左右,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基数大
B
C.大量国外人口迁移
D.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快
3.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是 A
A.黑河到腾冲一线 B.漠河到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一线
4.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
2020年约为14亿,2030年约为14.5亿。
特点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 断提高,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1、读P13图1-10,画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 线观察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结合正文 分析原因;思考P14活动题1-3
7.从前山东人到东北,现在许多东北人回山 东,这说明
A.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分布 B.东北地区气候条件恶化 C.山东人口密度变小 D.故土难离,思念家乡 8.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划是下图 的:
图3
• “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可看出从1990年到2010
年,我国人口增幅的变化规律是( A )
劳动力
人口老龄化
• 1.我国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2孩政策,二 孩政策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老龄化现象会产生 哪些影响?
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
• 2据统计,2014年Fra Baidu bibliotek来,青岛市常住人口900多万 ,其中流动人口有200多万,居全省首位,流动 人口对青岛市发展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问 题)
读图,找出①汉族主要分布地区②少数民族比较集中地区③ 中国民族分布特点
西北 维吾尔族
藏族 西南
蒙古族 回族
东北 满族
朝鲜族
中部 东部
壮族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求 职 现 场
留 守 老 人
1、读P11正文内容,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及 特点;读图1-9,做P11-12活动题1-2
• A.壮族 B.汉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山东 江苏 新疆 西藏
面积(万千米2)
16
10
166
123
人口(万人)
9579 7866 2181 300
人口密度(人/千米2) 599
787
13
2.4
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
(2)读图,以黑河—腾冲线为界,说一说中国东部和西部人口 密度的差异。
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东人口稠 密,以西人口稀疏
3.我国人口的分布
特点三:分布疏密不均
东多西少
黑河
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东人口稠密,
以西人口稀疏
面积占57%, 人口仅占6%
面积占43%, 人口占94%
腾冲

(1)课本14页,完成下表,并比较东部 沿海两个省与西部内陆两个自治区的人口 密度,试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地 区人口密度小。
4.我国的人口政策
今后仍将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自然方面: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人文方面: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医疗教育困难等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
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中国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2、做P12活动题1 2 3,并分析建国后,我 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及原因;
1、读P11正文内容,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及 特点;读图1-9,做P11-12活动题1-2
2、做P12活动题1 2 3,并分析建国后,我 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及原因;
特点一:数量世界第一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4.4% 16.7%
59.3%
• A.逐渐下降 B.逐渐上升 C.快速上升 D. 基本持平
• 8.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的变化表明我国的 ()
• A.人口死亡率升高
B.人口大量迁移到了国外
• C.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D.实行计划生育有成效
• 9.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于2014年9月在新疆昌吉回族 自治州举行。若按民族人口数分配参赛名额,你认为参 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
_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 。
7、我国的人口政策_实_行_计划生育,控制_人口
_数_量_,_提高人口质量 。
_
8、科学的人口观:人口的增长应与 资源 、 环境 相协调,与 社会经济发展 相适应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二
B.山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级区划
C.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D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
矛盾十分突出
5 . 2010年的农村人口比重比2000年下降了 (D ) A.9.8% B.15% C.32% D.13.48% 6.2010年我国大陆城镇人口总数约为(总人 口13.7亿)( B ) A.5.61亿B.6.81亿C.3.23亿D.7.13亿
710
55
京 津 冀 晋 内 辽吉 黑 沪 苏浙皖 闽 赣 鲁 豫鄂 湘 粤桂 琼渝 川 贵云 藏 陕 甘青 宁 新 港 澳台 蒙
说出人口超古 过8000万的省区名称?人口超过5000万的
省区名称?分布位置有何特点?
人口5000万以上省区的分布位置有何特点?
年份 1949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中国 印度 美国 其他国家
19.6%
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 的 1%9.,6 是世界上人口 的最国多家。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 广东省
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一个? 澳门特别行政区
山东省人口大约是多少?居全国第几位?9579万,二
(万人)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
(2)算一算,从1950年到2010年,中国每间隔10年各增加多少 人口?分析计算结果,你可以获得哪些结论?
分别增加1.1亿、1.9亿、1.4亿、1.5亿、1.3 亿、0.7亿。1970 年前增长速度加快,1970年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
(3)按照中国的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2030年中国 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说 一 说 这 些 宣 传 画 的 含 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 报(第1号)
一、总人口:1370536875人。 二、人口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 四、性别构成: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 比例)为105.20。 五、年龄构成: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人口占 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六、民族构成:汉族人口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占 8.49%。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人 口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数量世 总人口及位次
界第一 5000万以上的省区
最多和最少的省区
中 国
增长速 人口增长曲线

度较快 迅速增长的原因
人 口
分布疏 人口疏密分界线
密不均 分布特点及原因
农村人口及城镇人口比重
我国的人口政策
1、中国人口的特点:
① 数量第一 ②增长速度较快 ③分布不均;

(3)影响我国的人口分布的因素
气候
地形
影响我国的人口分布的因素
地形
地形气候 交通
人口迁徙
中国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1990年
2011年
城镇 26.4%
农村 73.6%
农村 48.7%
城镇 51.3%
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百分比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6.9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1.3%, 与1990年相比,全国城镇人 口增加了3.9亿。在全国人口 中,仍有约6.57亿人居住在 农村。今后,随着中国经济 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将 进入城镇,中国的城镇人口 会继续增加。
(1)利用下表中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亿),
绘制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人口
5.4
16
5.5
6.1 6.6 7.3 8.5 9.2 9.9 10.6
14 ●●

12



10


8


11.4 12.1
6

●●
12.7
4
13.1
13.4
2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