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旅游产业规划

合集下载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需求的增加,旅游产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一份综合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以及提出若干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一、旅游产业现状分析过去几十年里,旅游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全球旅游业的收入规模持续增长,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同时,旅游产业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目的地之间相互竞争,需要不断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吸引力。

第二,一些旅游目的地过度依赖旅游业,出现了环境破坏、文化冲突等问题。

第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如何平衡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未来的几年里,旅游产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 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随着人们对旅行的需求逐渐多元化,旅游企业将不再只提供标准化的旅行产品,而是根据个体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2. 文化体验旅游:文化体验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游客愈发重视文化与历史的体验,希望通过旅行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

3. 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旅游企业需要关注生态环保,推动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旅游企业将更加重视互联网的应用,通过在线预订、智能导览等手段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下面列出了一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1. 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通过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交通、住宿、通信等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第七章 旅游产品

第七章  旅游产品

四、旅游产品的组合
旅游产品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产品组合的特殊性, 旅游产品组合应包括旅游者从开始旅行到结束时的全部内 容,时间和空间是旅游产品组合的两个基本方面。所以旅 游产品组合指旅游经营者根据企业的实力和市场需求状况, 运用适当的资金、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调查、评价、建 设等程序,把各单项旅游产品组合起来,成为具有完整形 象的整体旅游产品,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综合需求。旅游 产品组合实质上就是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组合的典型 代表就是旅游线路。
四、旅游产品的构成
旅游产品构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有的旅游产品 纯 粹是由各种非物质的、弥漫于一定空间却没有可感知的实物形态 的人文或社会要素构成的;有的旅游产品又完全是由物质要素构 成的;大多数旅游产品则是由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共同构成。 1.从物理形态分: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无形和有形两大部分组成。 2.根据功能的不同,旅游产品可以分为饮食、住宿、交通、游览、 购物、娱乐(简称吃、住、行、游、购、娱)和其他服务 3.从需求程度分,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基本需求部分和非基本需求 部分。
(一)旅游产品组合类型
1.地域组合形式 这种旅游产品组合是由跨越一定地域空间、产品特色突 出、差异性较大的若干个旅游产品项目构成的。 2.内容组合形式 这种组合根据旅游活动的主题选择其组成部分。
3.时间组合形式 依据季节的变化组合不同的旅游产品。
(二)旅游产品合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多样性原则 3.优惠性原则
(四)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
旅游产品一般都是在旅游者来到生产地点时,供给方才开始 生产并交付使用的。也就是说旅游从业人员生产产品时,也正是 旅游者消费的时刻。即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时进 行的,生产与消费不但在时间上不可分离,而且在空间上也是不 可分离的。所以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的特征。

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新型产业。

在当前农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分析发展现状当前,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成绩,各地推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等。

第二、明确定位发展目标为了解决农村旅游的发展瓶颈问题,需要明确定位未来的发展目标。

可以从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产品、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入手,实现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懂民俗文化、熟悉乡土风情的专业人才,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改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第五、开发创新旅游产品创新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

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开发特色鲜明、吸引人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第六、强化营销推广营销推广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活动策划、线上线下宣传等手段,增强农村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扩大市场影响力。

第七、建立合作机制合作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以与当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第八、推动乡村振兴农村文化旅游产业是农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九、注重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在开发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务必注重生态保护,倡导绿色旅游理念,保护好生态环境,守护好乡村风貌。

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规划

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规划

旅游产业发展⼯作规划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2 0 X X旅游产业发展⼯作规划旅游产业发展⼯作规划⼀、旅游产业范围界定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以经营特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吸引物的企业为中⼼,以地接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公司为主体,以保险、银⾏等配套服务企业为辅的⾯向游客需求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型旅游产业集群(通常以具有销售中介职能的⼤型旅⾏社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众多中⼩旅⾏社企业或特许经营加盟社为主体,相关旅游要素企业为依托⽽形成的旅游产业集群)之分。

在本规划中主要指的是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的⽬的是旅游⽬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以便提⾼⽬的地的竞争⼒,价值链是旅游集群的核⼼。

旅游产业集群主要由三个集聚层次的价值链构成:第⼀层次是产出层,由⽬的地旅游产品及事件组成;第⼆个层次是供给层,即由⽬的地旅游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组成;第三个层次是投⼊层,即由⽬的地⼈⼒资源系统、产品与服务创新系统、财政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信息基础系统、商业氛围、基础设施的环境质量和营销系统等组成。

按照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程度的差别和旅游企业之间的价值链连接关系,旅游产业集群涵盖四个层⾯,即:核⼼产业主要包括:旅⾏社、酒店、景区、旅游购物商场/点、旅游餐饮、旅游娱乐场所、旅游交通;延伸⾏业主要包括:旅游策划、旅游⾦融、旅游保险;辅助⾏业主要包括:旅游社会服务业、⾷品加⼯业、制造业、旅⾏设备业等;⽀持组织主要包括:旅游教育、信息、咨询等。

第 2 页共 25 页⼆、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动态分析1.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的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到⽬前为⽌,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的新兴产业,国际旅游业年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游客量位列第⼆的地区。

2.国际旅游⽅式趋向多样化、个性化。

旅游产品规划

旅游产品规划

五、旅游产品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5.2 资源条件,突出主题特色的原则
旅游产品在资源开发、设施建设、服务提供上,都要 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 你优我新,你新我奇”。
主题与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是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源泉和市 场竞争的核心。主题是对旅游产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组合所形 成的内在的、统一的基调。特色要通过主题来体现。 旅游产品主题和特色的设计与开发,首先要对区域地脉、文脉 和资源特色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地方精神、资源特色,确立旅 游产品的主题。
饮食文化
大红清色后旅妃游雅产堂品 (花边枕席)
娱乐文化
图13 新宾圈满层族旅家游谱产品结构的开发 塑造核心旅游品牌(1):努尔哈赤
塑造核心旅游品牌(2):满族根源
六、区域旅游产品规划的思路和策略
6.2 整体开发策略
1 旅游产品的主导方向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结合旅游发展 定位和区域旅游资源禀赋。
四、旅游产品现状分析和评价
产业—吸引力分析矩阵

客 源 地 区 吸 引 力

总体吸引力高 总体吸引力中 总体吸引力低


目的地区竞争力
应用于区域旅游的产业—吸引力分析矩阵
四、旅游产品现状分析和评价
4.3 单一产品评价:评价内容
1 知名度 2 美誉度(游客满意度) 3 季节性 4 综合效应 5 产品缺陷及问题 6 竞争地位及未来市场适应性
四、旅游产品现状分析和评价
4.2 产品组合现状评价:评价模型
1 波士顿矩阵产品组合分析
该矩阵的纵横轴,分别是市场增长率、市场份额态势 前者是指最近数年来热衷于某种旅游产品的旅游者的 增长率 后者是指选择某种产品的游客数量与其最大的竞争者 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的比值 根据产品在增长率和份额态势矩阵中的具体位置,可 以将产品定位为四种情况中的一种

古镇旅游运营方案

古镇旅游运营方案

古镇旅游运营方案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分析古镇旅游是一种融合了地域文化、历史遗迹与现代文明的旅游方式,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古镇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潜在商机的新兴产业。

古镇旅游运营既涉及到景区的规划建设,又需要考虑到游客的接待和服务。

如何将古镇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了当今旅游业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本文将针对古镇旅游运营的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部分:古镇旅游资源分析和规划1. 古镇旅游资源古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文化、历史、风景和民俗等多个方面。

在古镇,游客可以欣赏到古建筑、古寺庙、传统手工艺品等,感受古镇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同时,古镇的美食、民俗表演、传统节日等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2. 古镇旅游规划针对古镇旅游资源的特点,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首先需要对古镇进行保护和修缮,保留古镇的原汁原味。

其次,需要开发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同时,需要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接待设施和服务,以保障游客的体验和安全。

第三部分:古镇旅游运营模式分析1. 传统旅游运营模式传统的古镇旅游运营模式主要是依靠景区门票和周边商业的收入。

景区门票收入是主要的财政来源,而周边商业则包括餐饮、纪念品销售、演艺表演等多种形式。

不过,传统模式存在收入来源单一、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2. 创新旅游运营模式基于传统模式的不足,需要进行创新,提升古镇旅游的运营质量。

创新模式可以包括开发特色文化节目、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搭建智能化的旅游服务系统等。

通过创新,可以提升古镇旅游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第四部分:古镇旅游运营方案1. 景区规划和建设针对古镇旅游资源的特点,需要进行合理的景区规划和建设。

首先,需要在景区内设置指示牌和引导标识,方便游客的游览。

其次,需要保护好古镇内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尊重古镇的原貌。

最后,需要开发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3.04.25•【文号】主席令第3号•【施行日期】2013.10.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3年4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旅游者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第四章旅游经营第五章旅游服务合同第六章旅游安全第七章旅游监督管理第八章旅游纠纷处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

第四条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

第五条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条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思政探索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思政探索

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思政探索张玉玲1,2 方玉婷1(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广东佛山 528225;2.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70)摘 要: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本文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探索专业课高质量发展路径。

通过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剖析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提出练好内功,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研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德智双育,建设课程内容体系三条路径,以期促进“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吸收了世界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还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扎根祖国大地,彰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特色。

因此,思政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1-3]。

旅游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

旅游人才为消费者提供具有幸福感的旅游产品,既需要专业规划理论指导,也需要心怀家国的价值观。

因此,高校将知识、技能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度整合,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高度责任心、良好职业道德的创新型规划人才势在必行。

如何让思政元素合理融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中是当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4-5]。

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孕育于经济领域,后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指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等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本二00一年八月三十日“九五”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规划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指导编制完成了青岛市旅游产业规划并正式批准实施,公布施行了《青岛市旅游管理条例》,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发展,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青岛市成为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旅游投资呈现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趋势,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旅游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旅游产业规模和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青岛旅游业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承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旅游特色经济与港口特色经济和海洋特色经济一起,被青岛市政府确定为青岛三大特色经济。

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素质、市场营销机制和管理机制,旅游资源保护和产品开发,都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

为促进我市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坚持“三个代表”,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总目标,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逐步把旅游业发展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把青岛建设成为旅游环境优美舒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品特色突出、产品及市场多元化、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管理服务文明高效的海滨旅游胜地和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二)主要指标:到2005年,年接待海外游客42万人次,年均递增10%,旅游外汇收入3亿美元,年均递增16%;接待国内游客1850万人次,年均递增7.5%,国内旅游收入178亿元,年均递增15%。

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4%左右。

到2010年,我市年接待海外游客63万人次,年均递增8.5%,旅游外汇收入6亿美元,年均递增15%;接待国内游客2530万人次,年均递增6.5%,国内旅游收入340亿元,年均递增14%;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80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1.5%,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6%左右。

项目七 旅游景区设施规划与管理

项目七  旅游景区设施规划与管理

三、景区食宿设施规划
(一)景区食宿设施的概念及类型 景区食宿设施就是为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提供食宿服务 的空间设施。 狭义上讲,景区食宿设施仅指景区范围内的食宿设施。广义上讲, 景区周边的食宿设施也承担了景区的食宿服务任务而被纳入景区食宿设 施的范畴。
(二)景区食宿设施的布局与选址 景区食宿设施作为景区硬件条件最为重要的部分,合理的规划,良好的布 局,精确的选址,既能满足游客住宿、饮食的需要,又能增强景区吸引力、增 加旅游收入,为景区的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任务中,学生首先要掌握景区给排水设施中用水量的分类、用 水量、排水量计算原则和方法,然后列出计算公式,最后分析X旅游 区2010年和2015年的相关数据,逐项计算出该旅游区给排水量的相关 结果。
【相关知识】
一、景区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一)景区设施的概念 景区设施是旅游者在旅游景区进行“食、住、行、游、购、娱”各 项旅游活动所必须借助的建筑物、场地、设备及相关物质条件的总和。 (二)景区设施的分类 旅游服务设施(游客需要支付费用而获得服务的设施设备); 公共基础设施(游客无需支付费用即可使用的公共设施)
项目分析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者活动的空间载体,不仅要为旅游者提供游憩体验 ,还应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旅游景区的设施是旅游者离家远 行在目的地所需的最基本的设施,对于部分旅游者而言以及在特定的 区位或时段,旅游景区设施可能演化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旅游景 区设施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管理的内容分别涉 及景区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景区设施的维护与保养、景区设施的更新 与改造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完成本项目所设置的工作任务,掌握景区各类设施设备的概念和 含义,熟悉旅游景区各类设施的规划原则与方法,了解景区设施设备 的维护保养与更新改造的主要内容。

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方案

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方案

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方案第一章导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4)第二章: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相关理论 (4)第三章: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分析 (4)第四章: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方案 (4)第五章: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4)第六章: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保障措施 (4)第七章:文化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案例分析 (4)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4)第二章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4)2.1 旅游资源概述 (4)2.2 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5)2.2.1 历史遗迹类 (5)2.2.2 文化遗产类 (5)2.2.3 民俗风情类 (5)2.2.4 宗教信仰类 (5)2.3 旅游资源评价 (5)2.3.1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5)2.3.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5)2.3.3 旅游资源潜力评价 (5)2.3.4 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评价 (6)第三章目标市场与市场分析 (6)3.1 目标市场定位 (6)3.2 市场需求分析 (6)3.3 市场竞争分析 (7)第四章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7)4.1 产品开发原则 (7)4.1.1 坚持文化导向原则 (7)4.1.2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7)4.1.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7)4.1.4 坚持创新原则 (7)4.2 产品开发方向 (8)4.2.1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8)4.2.2 丰富民俗风情体验产品 (8)4.2.3 开发特色美食旅游产品 (8)4.2.4 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产品 (8)4.3 产品开发模式 (8)4.3.1 引导、企业主导模式 (8)4.3.2 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模式 (8)4.3.3 社区参与、共建共享模式 (8)4.3.4 互联网旅游模式 (8)第五章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8)5.1 产品体系结构 (8)5.2 产品分类与特点 (9)5.2.1 产品分类 (9)5.2.2 产品特点 (9)5.3 产品组合与布局 (9)5.3.1 产品组合 (9)5.3.2 产品布局 (10)第六章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0)6.1 基础设施规划 (10)6.2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10)6.3 旅游交通规划 (11)第七章文化旅游市场营销与推广 (11)7.1 市场营销策略 (11)7.1.1 市场定位 (11)7.1.2 产品策略 (11)7.1.3 价格策略 (11)7.1.4 促销策略 (12)7.2 营销渠道与推广方式 (12)7.2.1 传统营销渠道 (12)7.2.2 网络营销渠道 (12)7.2.3 线上线下融合 (12)7.3 品牌建设与宣传 (12)7.3.1 品牌定位 (12)7.3.2 品牌宣传 (12)7.3.3 品牌形象大使 (13)7.3.4 品牌口碑管理 (13)第八章文化旅游产业链整合 (13)8.1 产业链构成 (13)8.2 产业链整合模式 (13)8.3 产业链发展策略 (14)第九章文化旅游保障体系 (14)9.1 政策法规保障 (14)9.1.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4)9.1.2 强化政策支持 (14)9.1.3 加强政策宣传与监督 (14)9.2 人才培养与培训 (15)9.2.1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15)9.2.2 加强人才培训 (15)9.2.3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15)9.3 质量监管与安全 (15)9.3.1 建立质量监管体系 (15)9.3.2 加强安全监管 (15)9.3.3 建立应急管理体系 (15)第十章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估 (15)10.1 实施步骤 (15)10.1.1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16)10.1.2 产品设计与策划 (16)10.1.3 品牌塑造与推广 (16)10.1.4 配套设施建设 (16)10.1.5 培训与提升 (16)10.2 预期效果 (16)10.2.1 提升游客满意度 (16)10.2.2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6)10.2.3 传承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 (16)10.2.4 增加就业机会 (16)10.3 评估与调整 (16)10.3.1 定期评估 (16)10.3.2 及时调整 (17)10.3.3 持续改进 (17)10.3.4 长期跟踪 (17)第一章导言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第七章旅游投资概要课件

第七章旅游投资概要课件
它是评价旅游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指标。其表达式为:
P=
/(1+IPP)t式中:P为原投资额;
Ft第t期的现金流量;
n为计算期。 计算得出的IRR要与旅游行业的基准收益率(ic)进行比较,当IRR≥iC时,则
认为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已满足投资者的最低要求,投资项目可行。
24
2、财务净现值(NPV)
第七章 旅游投资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旅游投
资与决策的概念,学习旅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 究方法以及投资决策的类型、方法、风险分析和 投资方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初步学会旅游投资 项目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为在实践中参与旅游项 目投资决策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旅游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
9
3、投入产出分析法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根据对拟建项目在建设和投
产过程中投入的全部资金与项目建成后能产出的销 售收入、净收入进行分析比较,进行决策的方法。 三、旅游投资中的资金筹措 (一)股票 1、直接筹措投资 2、发行股票 (二)债券 (三)银行贷款 (四)招商引资
10
第二节 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30
本章小结:
总之,旅游投资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提
条件。为了有效地使用资金,提高投资决策
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开发
更多更好的旅游项目,需要掌握投资前对项
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学会如何筹措资
金和提高投资决策的能力。上述评价及工作
方法在当前旅游业得到广泛应用。
31
3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 *100%
27
5、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税率是指旅游项目对游客正常经营
后年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它是评 价该项目单位投资对国家的积累的贡献是否 达到当地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2024年旅游工作计划及目标

2024年旅游工作计划及目标

2024年旅游工作计划及目标第一部分:综述2024年,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旅游业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机遇,全国各地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景区以及其他旅游服务企事业单位,都要以更加主动的态度,更加积极的作为,更加务实的措施,把我国旅游业发展得更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更加稳固的物质基础和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第二部分:旅游工作计划1、加大对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旅游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以更开放的态度、更丰富的产品和更美观的形象,更加积极主动地宣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成果和我国旅游业的优势特色。

2、鼓励各地扶持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设立定制化旅游产品、多元化旅游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实现全面的旅游收益。

3、鼓励旅游服务企事业单位参与旅游扶贫工作,扶植农村旅游经济,提高农村旅游资源的效益和农民收入,实现全面提升农村旅游产品和农村旅游服务。

4、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游客,为国际旅游发展增加更多的人才基础。

5、鼓励企事业单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旅游服务效率,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更好地满足和引导游客需求。

6、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对旅游投诉的处理等工作,健全旅游市场秩序,保障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建设更加友善、和谐、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

7、推动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建设更加足够吸引人眼球的旅游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旅游服务,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美好的旅游体验。

第三部分:2024年旅游工作目标1、力争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5%以上。

2、加大对旅游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努力把一部分景区、一部分旅行社向国际市场走出去,努力提高国际接待游客数量和国际收入。

3、加大旅游收入用于旅游扶贫力度,努力去实现农村旅游收入增长30%以上,由此带动就地就业增长30%以上。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

城市旅游规划分析作者:陈荣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7期陈荣城市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新现象,是发生在城市的各种游憩活动及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其实质是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目前,城市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旅游功能也日益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

城市旅游是当代旅游的主体。

一、两种角度认识城市旅游规划(一)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

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

这类城市旅游规划的委托方即甲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乙方即规划编制单位,由于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研究,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因此,中标单位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学科。

(二)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旅游规划。

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

虽然与城市规划一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法律性,但其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区(点)在城市中的布局(有的规划还包括了部分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内容),以及旅游线路的组织等。

显然,这是一个城市的"游览规划"或观光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规划。

由于这种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托在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完成单位基本上是城建规划设计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多为城市规划出身,鉴于其学科背景,对旅游产业和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规划人员依照1933年的《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交通、生产、游憩)来进行空间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围比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规划做成"游览规划"是在情理之中的。

旅游业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旅游业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本中,但为了在汇报时方便解说,以及课题 完成后委托方的日常使用,成果形式还应 包括若干幅挂图,其中最为必要的两幅图 纸是:资源现状分析图和旅游发展总体 规划(空间结构)图.
旅游景区规划图件
(至少需要5张图)
1 .区位图(地点、范围、交通线、河流、行政界线) 2 .总体规划图(最重要的图件、能反映空间总体布局
旅游规划定义(XX)
• ——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
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 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 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 具体实施.
规划——根据现存条件,对其未来活动有意识、有系统地安排.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类型及编制程序一、
旅游规划的基本类型
二、旅游规划编制的程序
• (一)任务确定阶段 • 委托方确定编制单位 • 签定旅游规划编制合同 • (二)前期准备阶段 • 政策法规研究 • 旅游资源调查 •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三)规划编制阶段 • 规划区主题确定 • 确定规划分期及各分期目标 • 提出旅游产品及设施的开发思路和空间布局 • 确立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确定投资规模,进行经
旅游规划通则

前言

引言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旅游规划编制的要求
5、旅游规划的编制程序
6、旅游发展规划 7、旅游区规划
8、旅游规划的评审、报批与修编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旅游规划指标选取指南
A.1 旅游容量测算
A.2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A.3 环境质量
规划的几大功能
产业规模现状分析
• 该部分通过具体数据说明旅游产业现阶

旅游产业规划方案

旅游产业规划方案

旅游产业规划方案前言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快增长的行业之一。

旅游产业的规划方案是一个多层面的事情,需要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下进行,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区域的规划与管理、文化与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提出旅游产业规划方案的建议。

资源利用规划旅游市场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能否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在旅游产业规划中,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1.优化资源配置:各地旅游资源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之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源头。

2.提升旅游软实力:软实力是旅游产业长期的竞争力之一。

各地应该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文化内涵和旅游环境,提升软实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3.开发创新旅游产品:旅游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产业,各地应该积极开发新型旅游产品,不断拓展市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旅游区域规划与管理旅游区域规划与管理是旅游产业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旅游区域规划需要考虑到区域文化、地理环境、社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而旅游管理机构需要全面管理、协调和服务各类旅游活动。

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各地需要建立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尤其是针对重点景区、旅游城市等重点地区进行综合规划。

2.加强旅游区域管理:旅游区域管理应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景区管理的规范、旅游标准服务的推广和旅游安全的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3.推进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是旅游区域规划和管理中的重要措施。

各地应当建立各行业协调发展的机制和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

文化与环境保护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是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对文化和环境的破坏。

保护文化与环境,是旅游产业规划的重要方面。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各地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新建立的旅游景区,亦应融入当地文化的内涵,保护景区的文化价值。

平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

平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

平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平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名单目录前言第一部分规划总则第二部分规划背景第三部分区域旅游业发展分析第四部分旅游资源评价第五部分发展战略与规划目标第六部分旅游产品规划及旅游线路组织第七部分旅游形象塑造与市场营销第八部分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安全规划第九部分旅游产业系统规划第十部分旅游保障系统规划第十一部分近期行动计划第十二部分红色精品走廊旅游概念规划第十三部分幕阜山人文生态旅游区旅游概念规划第十四部分连云山原始生态旅游区旅游概念规划第十五部分福寿山山地生态度假区旅游概念规划第十六部分汨水人文山水旅游发展带旅游概念规划规划领导小组名单规划编制单位前言为保证在严格保护平江县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平江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安排旅游业各项要素在平江县的布局,为平江县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平江县旅游局委托长沙阡陌纵横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着手编制《平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当地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各相关部门全面、有序和协调发展及带动第三产业的振兴是非常重要的。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多因子、庞杂的系统工程,它关联到诸多方面和领域。

而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有相当一部分又是属于不能直接用定量方法求解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灰色系统的求解过程。

为尽力编制出一个切合实际、操作性强且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时力求在资源保护及内涵发掘和功能外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规划编制组在平江县旅游局等单位的全力配合下,通过现场踏勘、调查走访、查阅资料、座谈讨论,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论证,在六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编制工作任务。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虽然编制完成了《平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所限,在我们所提交的成果中,谬误及欠缺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及有关同志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首先,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改善旅游交通线路和道路条件。

其次,提升景区的接待服务水平,改善公共设施,提供更好的旅游环境。

另外,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提供更便捷的旅游信息查询和预订服务。

二、推动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我们将鼓励旅游企业与文化、体育、健康、农业等相关行业进行合作。

例如,在景区内建设文化表演中心、健康养生中心,举办体育赛事等,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三、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旅游宣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我们将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向国内外游客介绍我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素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四、加强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加强旅游管理工作。

首先,完善旅游法律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游客权益保护。

其次,加强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另外,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监管,加强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五、促进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我们将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开展旅游交流和交流活动,扩大我国的旅游市场。

综上所述,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加强旅游管理和促进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浙江省旅游总体发展规划

浙江省旅游总体发展规划

浙江省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领引下,在浙江省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进程中,浙江旅游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和提升的关键时期。

第2条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随着长三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实现,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浙江旅游业的做大、做强和全面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

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既是增强浙江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生态省”和”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

第3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浙江旅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跨入全国旅游领先行列。

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54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0.2亿美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五位;接待国内旅游者2.0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40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四位和第二位;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25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

当前,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既面临着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又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

建设浙江旅游经济强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仍旧任重道远。

第4条编制<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目的:1.贯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确定浙江省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进程;2.明确发展重点和任务,充分发挥政府对旅游业调控、引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促进浙江省在全国旅游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3.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显著增强浙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4.为下一层次的旅游规划编制、调整以及政府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章总则第5条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发挥政府对旅游业的调控引导作用,推动浙江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特制定<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部分旅游产业规划莱芜市的旅游业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吃、住、行、游、购、娱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旅游业正在逐步形成规模,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总的发展水平和产业化程度仍然很低,与其他地市相比仍存在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市场开拓乏力、总体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故而急需面向未来实现旅游产业整合,做出符合莱芜地区实际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

一、旅游饭店(一)现状莱芜市现有莱芜宾馆、莱芜大酒店、北苑大厦、钢都宾馆、莱钢新兴大厦等5家涉外宾馆,其中莱钢新兴大厦已于1999年10月被评定为三星级饭店,加上其它各个景区景点的旅游饭店,2000年全市共接待国际游客263人次,国内游客107.14 万人次,基本满足了中、低档客人的需求。

(见表7-1)。

(二)存在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莱芜市的旅游饭店基本上能满足旅游业的需要,但距规划目标的需求预测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1、据市统计局统计,“五一”期间,各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饭店都达到了最大接待能力,如果按照规划目标的需求,现在的宾馆饭店的数量、档次在旅游旺季时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说明旅游饭店的结构不尽合理,旺季供给短缺,淡季严重过剩。

2、目前除5家涉外饭店的设施条件、服务项目、住宿环境较好以外,大多数的旅游饭店都普通存在硬件设施不够档次、服务缺项、卫生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总体的经济运营没有进入良性循环。

3、莱芜地区旅游饭店尚未全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政企不分的现象严重存在,企业缺乏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内在机制,还不能形成集约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

4、随着游客的增加,豪华团队、高消费个体也会随之增加,旅游饭店的档次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高档客人缺少选择的机会,旅游旺季经常会发生高档客人住低档饭店的情况。

5、从数量上来看,莱芜地区的宾馆饭店应该说不少,由于档次不够,大多数宾馆都不能进入星级序列,给人的印象仍然是饭店数量不足,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建设高档饭店,增加总量;另一种是现有宾馆饭店有选择地改造评星。

(三)发展原则1、有利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莱芜市旅游饭店的发展,一方面,除了与旅游基础设施“六要素”中的吃、行、游、购、娱五方面取得协调发展外,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准确地预测未来市场的规模、结构和趋势,从总体上确定旅游饭店发展数量、类型和档次,以利于莱芜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2、有利于满足和引导市场需求旅游饭店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构成,集中表现为接待能力的强弱,而接待能力与市场吸引力紧密相连。

处于“买方市场”的莱芜市旅游饭店业,市场需求应该成为判断其规模、档次和数量的依据。

另外兼以采取各种营销策略,来引导市场的消费需求,达到饭店经营的高效率。

3、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饭店对旅游发展的支持作用莱芜市的旅游饭店须在数量规模、类型结构、档次水平、区位布局上最大程度适应和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才能对旅游业提供有效的支持,旅游饭店本身才能取得良好的经营效果。

4、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莱芜市现有的旅游饭店和未来发展的旅游饭店,须力求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上有所突破,真正体现旅游饭店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行业特征,打破原有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积极探索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道路,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发展规划1、规模预测住宿规模,按公式:C=(R·H)/(T·K)计算,式中C为床位数,R 为全年游客人数,H为平均留住天数,T为全年可游览天数,K为床位利用率。

1)近期平均游客180万人次,平均留住0.5天,全年可游览天数300天,床位利用率为45%,由此可得,近期床位需求量6667张,考虑旺季游客增加等因素,规划床位量7000张。

2)中期平均游客270万人次,平均留住0.6天,全年可游览天数300天,床位利用率为50%,则床位需求量10800张,考虑旺季因素,规划床位11000张。

3)远期平均游客450万人次,平均留住0.7天,全年可游览天数300天,床位利用率为50%,则床位需求量21000张,考虑旺季因素,规划床位22000张。

2、建设规划近期莱芜市的旅游接待能力在数量上基本满足需求,但软硬件档次均不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依据国际惯例并结合莱芜市实际,旅游饭店高、中、低档床位比例应掌握在2:5:3的比例(见表7-2)。

表7-2 床位等级分配表3、档次结构莱芜市星级宾馆太少,到目前为止,莱芜只有一家三星级饭店,还是莱钢的。

作为一个地级市来讲,缺少星级宾馆,就无法满足有身份的游客的需求。

根据莱芜市旅游未来发展预测,以及目前饭店的档次结构,莱芜市应再改建或建设2-3家三星级饭店,使之具备接待高级别客人和举办大型活动、会议的能力,使莱芜市旅游饭店档次结构更趋合理。

4、规模结构莱芜市要塑造“齐鲁第一峡谷群”、“鲁中山水大观园”、“中国棋文化大观”的品牌形象,在旅游饭店建设和发展上,不仅要叫响旅游饭店品牌,还要经营好这个品牌。

宾馆饭店的规模经营和集团经营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取得宾馆饭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莱芜市未来几年内,除逐步淘汰原有规模较小、经营较差、没有特色的宾馆、招待所外,还应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建饭店的规模,发挥大的旅游饭店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莱芜市旅游饭店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5、管理模式目前,莱芜市的宾馆饭店要去除以前墨守政府接待的陈规、政企不分、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的弊端,要在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方面争取较大突破,尽快实现“政企分开,企事分开”,引入外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编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可选择几个代表性强的饭店企业和外界知名的饭店集团或饭店管理公司合资、合作经营。

莱芜市旅游饭店要打破在管理体制上的局限性,改变向政府有关部门等、靠、要的状态,针对市场大力开展公关销售。

例如,举办莱芜市民间传统菜品评比,丰富和推出新的菜品、菜式;对原有菜式进行改良和革新,推出更高档次的菜式等。

6、质量控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饭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莱芜市旅游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严格控制饭店产品的质量。

为此,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其它社会饭店参加旅游涉外饭店星级评定,为质量控制提供行业标准。

其次,饭店企业本身也要加强全面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在组织上、人员上和经费上提供保证。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进行管理创新。

比如:有些酒店菜品质量不稳定,可以通过厨师挂牌、出台的菜品贴牌(贴上操作厨师的名字)来控制质量,直接和厨师效益挂钩。

二、旅行社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决定了其在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中,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重视和积极推进旅行社的发展是莱芜市旅游产业发展关键的一环。

(一)现状仅有3家,均为国内旅游社,侧重于向市外组团,输送游客。

(二)存在问题1、目前,莱芜市旅行社的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接待游客数量极其有限。

2、旅行社的体制尚未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缺少竞争,而没有竞争就没有激励机制。

3、莱芜市尚没有经济实力雄厚的旅行社,不能较大规模地独立完成对外招徕任务。

旅行社经营本身也显得不够活跃,没有条件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大旅游交易活动。

4、目前,莱芜市在旅游产品设计和组合中,侧重于向外输送游客,向本地组织游客力度不够。

5、旅行社后备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思路与规划1、发展规模为抓住旅游业迅猛发展给旅行社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挑战,要大力发展旅行社行业。

本着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政策,鼓励和支持国有、集体、个人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方式兴办旅行社,在2020年前达到20家左右。

在个体规模上,以组建旅行社行业的航空母舰为目标,强化内部管理,促其提高运行质量,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实行优胜劣汰,尽快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招徕、服务水平。

2、调整旅行社分工体系组建旅行社协会,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对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形成网络化。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组建莱芜市旅行社协会,增强旅行社对市场的驾驭能力。

3、加强政府调控,规范旅行社运作机制规划实施初期,属于对旅行社的扶持阶段,政府可采取各种有效的鼓励措施,发展旅行社数量,为旅行社业务发展创造机遇、创造市场,为此可扶其上路后,严格执行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实行“三定”(定点餐馆、定点住宿、定点购物商店),认真做好导游人员的培训、考核与管理工作,对导游要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坚决制止“野导游”对市场的干扰。

4、广泛开展咨询,扩大招徕渠道在济南、泰安、淄博等地火车站、长途客车站及繁华地带由旅行社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印刷、发放旅游景点说明书、导游图,并竖立各种旅游宣传灯箱、广告牌。

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促销交易活动,宣传自己,扩大影响,组织客源,形成规模效应。

5、积极发展网络促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手段,通过网络宣传莱芜市“齐鲁第一峡谷群,鲁中山水大观园,中国棋文化大观”的旅游形象和莱芜市的景区、景点、民俗风情及各种节庆等。

旅行社要走在发展网络的前沿,逐步实现网络促销和人员促销并举。

6、发展区域合作,不断提高素质建议成立“齐鲁大峡谷”旅行社,旅行社不仅要经营国际业务,而且要经营国内业务,不仅要经营外联团队,而且要经营自联团队。

发展区域合作是解决稳定客源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和客源发生地的合作尤为重要。

要发展旅行社间的合作,同时也要发展旅游产业间的合作,要发展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也要发展区域外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

旅行社和导游人员不仅要在数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而且要对旅行社整体素质和导游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旅行社业的素质。

三、旅游餐饮(一)现状莱芜市大小饭店多达约2000多家,仅莱城内的饭店就达600多家,但真正形成莱芜地方特色和风格的还不多。

目前,莱芜市的特色餐饮主要以“金家羊汤”、“雪野鱼头”、“棋山炒鸡”等为主。

莱芜市区内“羊汤馆”多达二、三十处。

“雪野鱼头”集中于雪野湖周围40余家饭店之中。

除棋山周围有70多家饭店以炒鸡为主外,炒鸡店已遍布莱芜市城市和乡镇。

另外,“胶东庄户城”是规模较大的以海鲜为特色的饭店,城里的清真饭店有10余家之多。

(二)存在问题1、莱芜地区餐饮业档次相对较低,除宾馆饭店的营业餐厅外,大部分对外开放的餐饮一是档次偏低,二是规模偏小,三是餐位偏少。

发展有一定规模档次的餐饮是莱芜地区改变餐饮业现状的当务之急。

2、社会餐饮业卫生条件较差,特别是个体餐饮,由于内部设施简陋、陈旧,其卫生很难符合标准,消毒设施更是缺少,几乎无法对餐具清洗消毒,有些餐馆排污排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也影响到整个旅游环境的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