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本周我们所学的知识主要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有以下主要知识点(需熟记)一、点的坐标:⑴在坐标系中已知点标出它的坐标:过点分别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在x 轴上的垂足所表示的数即是点的横坐标,在y 轴上的垂足所表示的数即是纵坐标,坐标需写成(x,y),(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

⑵已知点的坐标在坐标系中描出点。

分别在x 轴与y 轴上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过这两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两线的交点即是所求的点。

二、不同位置下点的坐标特征: a 、象限点:第一象限点(+,+),第二象限点(-,+)第三象限点(-,-)第四象限点(+,-)b 、坐标轴上的点:x 轴上点(x,0),y 轴上点(0,y)注: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到x 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点到y 轴的距离=横坐标的绝对值。

即A(x,y),到x 轴的距离=|y|,到y 轴的距离=|x| 四、对称两点的坐标特征:1、 关于x 轴对称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 轴对称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3、关于原点对称两点: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五、同一水平线(平行于x 轴的直线)、铅直线(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1、同一水平线(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同,2、同一铅直线(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相同。

即若A (a,b), B(a,c)则点A 、B 在同一水平线(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若M (a,b),N(c,b),则点M 、N 在同一铅直线(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

六、水平线段(在水平线上的线段)与铅直线段(在铅直线上的线段)的长度:水平线段长度=两端点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铅直线段长度=两端点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

七、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规则:平移a 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横坐标减a,向右平移→横坐标+a,向上平移→纵坐标+a,向下平移→纵坐标-a,反之亦然。

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讲解
x O
题型2.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1.若点P(m,2)与点Q(3,n)关于原点对称, 则的值分别是_______ 2. 点A(-3,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
3.若点A(x,y)在第三象限,则点B(-x,-y)关于 X轴的对称点在_______象限. 4.若点P(a-1, 5)与点Q(2,b-1)关于X轴对 称,(a+b)2003的值是_______
一点,则:
.O
P1(a,-b)
x 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
.
的坐标是_______.
P3(-a,-b)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
的坐标是_______.
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的坐标是_______.
题型1: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
1.已知点P(m,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 Q(-m,0)在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P(-1,m2+1)一 定在________. 3.已知点P(1-a,a+2)在第二象限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0.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函数(1)y=-x-1 (2)y=x+1 (3)y=-x+1 (1)y=-2(x+1)的图象,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点(-1,0)上午是(1)和(2) B.交点在y轴上的是(2)和(4) C.相互平行的是(1)和(3) D.关于x对称的是(2)和(3)
11.如图是函数y=-1/2x+5的一部分图象,结 合图象回答:
5.已知点P(a+b限.
6.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 标的和为1,点P的坐标是_______(写出符 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 7.点P在第二象限,若该点到X轴的距离为3, 到Y轴的距离为1,则点P的坐标为_____. 8.在直角坐标系中,射线OX绕原点逆时针旋 转330度到OA的位置,若OP=4,则点P的坐 标为_____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史上最全)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史上最全)

二次函数知识点一、根本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a b cy ax bx c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是常数,0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而b c,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2=++的结构特征:y ax bx c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⑵a b 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二、根本形式1. 二次函数根本形式:2=的性质:y axa2. 2=+的性质:〔上加下减〕y ax cy a x h=-的性质:〔左加右减〕4. ()2y a x h k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 平移步骤:方法1: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根底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2: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拟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假设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x a =-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全部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二次项系数a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2. 一次项系数b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总结起来,在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bx 2-=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ab ,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 总结:3. 常数项c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 二次函数解析式确实定:根据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2. 关于y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3. 关于原点对称2y ax b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4. 关于顶点对称〔即:抛物线绕顶点旋转180°〕2y ax bx c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b y ax bx c a=--+-;()2y a x h k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5. 关于点()m n ,对称()2y a x h k =-+关于点()m n ,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y a x h m n k =-+-+-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肯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 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适宜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别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21AB x x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1'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与y 轴肯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推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推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2(0)ax bx c a ++≠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0a >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次函数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2)2(22--+-=m m x m y 的图像经过原点, 则m 的值是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b kx y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12-+=bx kx y 的图像大致是〔 〕y y y y 1 10 x o-1 x 0 x 0 -1 x A B C D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35=x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坐标平面内对称点坐标的特点

坐标平面内对称点坐标的特点

坐标平面内对称点坐标的特点在坐标平面内,对称点是指在一个给定的点关于某个中心对称的另一个点。

对称轴是关于其对称的中心线。

对称点坐标的特点如下:1.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相反:对称点的横坐标与原点相同,纵坐标则与原点相反。

如果原点坐标为(x, y),则对称点坐标为(x, -y)。

2. 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点与原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对称轴可以是x轴、y轴或者其他直线。

以x轴为例,对称点的纵坐标与原点的纵坐标相反,横坐标不变。

3. 对称点的距离相等:原点与对称点之间的距离与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相等。

4. 对称点与原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点与原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即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与原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5. 对称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以原点为中心进行对称变换,对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

对称点坐标的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例子进行说明:例1:以原点为中心,对称轴为y轴,求点A(3, 5)的对称点坐标。

根据对称点的特点,对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

所以A点的对称点坐标为(-3, -5)。

例2:以原点为中心,对称轴为x轴,求点B(-2, 4)的对称点坐标。

根据对称点的特点,对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

所以B点的对称点坐标为(-2, -4)。

例3:以原点为中心,对称轴为直线y = x,求点C(2, 3)的对称点坐标。

根据对称点的特点,对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

所以C点的对称点坐标为(3, 2)。

例4:以原点为中心,对称轴为直线y = -x,求点D(-4, -1)的对称点坐标。

根据对称点的特点,对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

所以D点的对称点坐标为(4, 1)。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对称点坐标的特点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并且对称点与原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对称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得到,即以原点为中心进行对称变换,对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

在描述对称点坐标的特点时,可以采用以下结构:1.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对称点的概念和应用背景。

初二数学图形与坐标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数学图形与坐标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数学图形与坐标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ABC中(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2)将△ABC绕原点O旋转180°,画出旋转后的△。

【答案】略.【解析】(1)分别得出A(-2,3),B(-3,1),C(-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即可得出△A1B1C1.(2)分别得出A(-2,3),B(-3,1),C(-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即可得出△A2B2C2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轴对称变换.2.将点P(-3,2)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为()A.(-5,5)B.(-1,-1)C.(-5,-1)D.(-1,5)【答案】B.【解析】:∵点P(-3,2)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点Q的横坐标为-3+2=-1,纵坐标为2-3=-1,即点Q的坐标为:(-1,-1).故选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3.在直角坐标系中,点M(3,-5)到x轴的距离是_____.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答案】5,.【解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求解,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求出到原点的距离.试题解析:点M(3,-5)到x轴的距离是5,到y轴的距离是3,到原点的距离是.【考点】点的坐标.4.已知甲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上运动1个单位长度后,再水平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乙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下运动2个单位长度后,再水平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现有一动点P第1次从原点O出发按甲方式运动到点P1,第2次从点P1出发按乙方式运动到点P2,第3次从点P2出发再按甲方式运动到点P3,第4次从点P3出发再按乙方式运动到点P4,……。

依此运动规律,则经过第11次运动后,动点P所在位置P11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答案】(-3,-4).【解析】先根据P点运动的规律求出经过第11次运动后分别向甲,向乙运动的次数,再分别求出其横纵坐标即可.试题解析:由题意:动点P经过第11次运动,那么向甲运动了6次,向乙运动了5次,横坐标即为:2×6-3×5=-3,纵坐标为:1×6-2×5=-4,即P11的坐标是(-3,-4).【考点】点的坐标.5.已知点P(,2)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则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答案】3.【解析】求出与2的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试题解析:点P(,2)到原点的距离是.【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6.已知点A(2-,+1)在第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答案】a<-1.【解析】根据第四象限点的横坐标是正数,纵坐标是负数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试题解析:∵点A(2-a,a+1)在第四象限,∴,解不等式①得,a<2,解不等式②得,a<-1,∴a的取值范围是a<-1.【考点】1.点的坐标;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个点A(-6,3),B(-2,5).在y轴上找一个点C,在x轴上找一点D,画出四边形ABCD,使其周长最短(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证明)【解析】作出A关于X轴的对称点,作出B关于Y轴的对称点,连接于X、Y轴的交点就是C、D点.①作A关于X轴的对称点Aˊ(-6,-3),②作B关于Y轴的对称点Bˊ(2,5),③连接A'B'交X轴于D,交Y轴于C,连接BC、AD,得到四边形ABCD.【考点】1.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2.坐标与图形性质.8.如图,矩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与原点O重合,AB=2,AD=1,点E的坐标为(0,2).点F(x,0)在边AB上运动,若过点E、F的直线将矩形ABCD的周长分成2:1两部分,则x的值为.【答案】或﹣.【解析】当点F在OB上时,设EF交CD于点P,可求点P的坐标为(,1).则AF+AD+DP=3+x, CP+BC+BF=3﹣x,由题意可得:3+x=2(3﹣x),解得:x=.由对称性可求当点F在OA上时,x=﹣,故满足题意的x的值为或﹣.故答案是或﹣.【考点】动点问题.9.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的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A(-2,6),B(0,-4),且P为AB的中点,若将线段AB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与点P对应的点为Q,则点Q的坐标为.【答案】(2,1).【解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试题解析:根据中点坐标的求法可知点PD坐标为(-1,1),因为左右平移点的纵坐标不变,由题意向右平移3个单位,则各点的横坐标加3,所以点Q的坐标是(2,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有序数对比如教室中座位的位置,常用“几排几列”来表示,而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影响座位的位置,因此用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有序数时,记作(a,b),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a,b).要点诠释:对“有序”要准确理解,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表示不同位置。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概念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

注:我们在画直角坐标系时,要注意两坐标轴是互相垂直的,且有公共原点,通常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坐标轴的正方向。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点的坐标点的坐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今后研究函数的基础。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就要用它的坐标来表示,要想写出一个点的坐标,应过这个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a,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b,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a,b).用(a,b)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所以这是一对有序数。

注:①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

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②由点的坐标的意义可知: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

知识点三:点坐标的特征l.四个象限内点坐标的特征: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象限,如图2.这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2.数轴上点坐标的特征: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表示为(a,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可表示为(0,b).注意:x轴,y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就在坐标轴上。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案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向学生介绍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并能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能够运用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坐标系绘制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坐标纸;直尺;彩笔。

2. 教学素材: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2. 新课导入:介绍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概念;解释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

3. 实例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展示如何判断两个点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引导学生运用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解决问题。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更多的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

六、教学延伸1. 应用拓展: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进行解决;引导学生发现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对称性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索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对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的理解程度。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含答案(汇编)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含答案(汇编)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点复习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记作),(b a 。

注意a 与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2.平面直角坐标系(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并且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通常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 ,过点A 作横轴的垂线,垂足在横轴上的坐标为a ,过点A 作纵轴的垂线,垂足在纵轴上的坐标为b ,有序实数对),(b a 叫做点A 的坐标,其中a 叫横坐标,b 叫做纵坐标。

3.各象限内的点与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4. 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5.对称点的坐标特征:6.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yxP到X轴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

7.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简单记为“左减右加,上加下减”二、典型例题讲解考点1: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在第( )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2.若点)2,(-a a P 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aB.20<<aC.2>aD.0<a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12+x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考点2:点在坐标轴上的特点1.点)1,3(++m m P 在x 轴上,则P 点坐标为( ) A .)2,0(- B.)0,2( C.)0,4( D.)4,0(-2.已知点)12,(-m m P 在y 轴上,则P 点的坐标是 。

3.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x≠y),则点P必在()A.原点上 B.x轴上 C.y轴上 D.x轴上或y轴上(除原点)考点3:对称点的坐标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点)3,2(-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点是()A.)2,3(- D.(2,3),3(- C.)3,2(- B.)22.已知点A的坐标为(-2,3),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点C与点B关于y轴对称,则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2,-3) B.(-2,3) C.(2,3) D.(-2,-3)3.若坐标平面上点P(a,1)与点Q(-4,b)关于x轴对称,则()A.a=4,b=-1 B.a=-4,b=1 C.a=-4,b=-1 D.a=4,b=1考点4:点的平移1.已知点A(-2,4),将点A往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A.(-5,6) B.(1,2) C.(1,6) D.(-5,2)2.已知A(2,3),其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关于y轴对称点是C,那么相当于将A经过()的平移到了C.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D.向下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3.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A.2 B.3 C.4 D.5考点5:点到坐标轴的距离1.点M(-3,-2)到y轴的距离是()A.3 B.2 C.-3 D.-22.点P到x轴的距离是5,到y轴的距离是6,且点P在x轴的上方,则P点的坐标为.考点6: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的特点1.如图,AD∥BC∥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D的横坐标相同 B.C与D的横坐标相同C.B与C的纵坐标相同 D.B与D的纵坐标相同2.已知点A(m+1,-2)和点B(3,m-1),若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A.2 B.-4 C.-1 D.33.已知点M(-2,3),线段MN=3,且MN∥y轴,则点N的坐标是()A.(-2,0) B.(1,3)C.(1,3)或(-5,3) D.(-2,0)或(-2,6)考点7:角平分线的理解1.已知点A(3a+5,a-3)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考点8:特定条件下点的坐标1.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A.(3,2)B.(3,1)C.(2,2)D.(﹣2,2)考点9:面积的求法(割补法)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3个点:A(-1,0),B(3,-1),C(4,3);( 2)顺次连接A,B,C,组成△ABC,求△ABC的面积.参考答案:(1)略(2)8.5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的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0,2)(1,0)(6,2)(2,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在图中A(2,-4)、B(4,-3)、C(5,0),求四边形ABCO的面积.考点10:根据坐标或面积的特点求未知点的坐标1.已知A(a,0)和B点(0,10)两点,且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的值为()A.2 B.4 C.0或4 D.4或-42.如图,已知:)4,5B、)2,0(-C。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2)(共12张PPT)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2)(共12张PPT)
点对称的图形.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目标突破
例2 教材例2针对训练 如图23-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4,4),B(-6,1),
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作关目关于于原标原点点对一对称称的的点图的会形坐标利特征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解决问题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1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2点为P′________.
∴a=4,b=-3,∴(a+b)2018=(4-3)2018=1.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归纳总结】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设点 P 的坐标为(x,y),则有: (1) P(x,y) 关于原点对称 P′(-x,-y); (2) P(x,y) 关于x轴对称 P′(x,-y); (3)P(x,y) 关于y轴对称 P′(-x,y).
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例2 教材例2针对训练 如图23-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4,4),B(-6,1),
【归纳总结】作已知图形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图形时,可先运用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的规律得到关键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描点作图.
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坐标
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2.在理解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特征的情况下,会作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图形.
(点G,H,M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
目标一 会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解决问题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讲义(知识点+典型例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讲义(知识点+典型例题)

D、第四象限.
【例 3】点 P(m,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 Q(-m,0)在( )
A.x 轴正半轴上 B.x 轴负半轴上 C.y 轴正半轴上 D.y 轴负半轴上
【例 4】(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1-2a,a-2)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a= ,点的坐标为

(2)当 b=______时,点 B(-3,|b-1|)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电量为 8 千瓦时,则应交电费 4.4 元;④若所交电费为 2.75 元,则用电量为 6 千瓦时,其中正确的有( )
A.4 个 B.3 个 C.2 个 D.1 个
【例 7】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自行车出了故障,他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
耽误上课,故加快速度继续匀速行驶赶往学校.如图是行驶路程 S(米)与时间 t(分)的函数图象,那么符合小明骑
D. .
11、星期天,小明从家里出发到图书馆去看书,再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 y(千米)与时间 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根 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
2
巩固练习
5
1、下列 各曲线中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2、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不能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3、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 y 关于 x 的函数的是( )
A.|y|=x﹣1 B.y=
C.y=2x﹣7 D.y=x2
4、下列四个关系式:(1)y=x;(2) y x2 ;(3) y x3 ;(4) y x ,其中 y 不是 x 的函数的是( )

【例 8】在坐标系内,点 P(2,-2)和点 Q(2,4)之间的距离等于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一、基本目的【知识与技艺】1.了解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横、纵坐标的关系.2.掌握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的运用.【进程与方法】经过研讨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横、纵坐标的关系,掌握其坐标变化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探求,掌握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的运用,培育先生良好的研讨效果的习气,使先生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二、重难点目的【教学重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教学难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性质及其运用它处置实践效果.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效果【5 min阅读】阅读教材P68~P69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应】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1)它们的横坐标与横坐标相对值什么关系?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相对值又有什么关系?(2)坐标与坐标之间的符号又有什么特点?解:(1)横坐标与横坐标的相对值相等,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相对值相等.(2)坐标符号相反,即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x,-y).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P′(-x,-y).2.点P(-4,-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A.(4,3)B.(-4,3)C.(-4,-3)D.(4,-3)环节2协作探求,处置效果【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对学)【例1】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互动探求】(引发先生思索)找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实质上是对称中心为原点的中心对称作图,故也可以采用中心对称作图的方法确定对称点.【解答】如下图:依据图形可知:A 1(2,-2)、B 1(3,0)、C 1(1,1).【互动总结】(先生总结,教员点评)在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点是: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依据点的坐标就可确定原图形的顶点的对应点,进而即可作出所求图形.【活动2】 稳固练习(先生独学)1.点P (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 C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点P (a +1,2a -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B )A .a <-1B .-1<a <32C .-32<a <1D .a >323.假定点A (a -1,-4)与点B (-3,1-b )关于原点对称,那么(a +b )2021的值为__1__.4.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区分是A (1,1)、B (4,2)、C (3,4).(1)请画出△ABC 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失掉的△A 1B 1C 1;(2)请画出△ABC 关于原点对称的△A 2B 2C 2;(3)在x 轴上求作一点P ,使△P AB 周长最小,请画出△P AB ,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解:(1)点A 、B 、C 向左平移5个单位后的坐标区分为(-4,1),(-1,2),(-2,4),连结这三个点,得△A 1B 1C 1,如下图.(2)如图,点A 、B 、C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区分为(-1,-1),(-4,-2),(-3,-4),连结这三个点,得△A 2B 2C 2.(3)如图,P (2,0).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连结A ′B 交x 轴于点P ,那么点P 即为所求作的点.【活动3】 拓展延伸(先生对学)【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QR 是△ABC 经过某种变换后失掉的图形,观察点A 与点P ,点B 与点Q ,点C 与点R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变换下:(1)区分写出点A 与点P ,点B 与点Q ,点C 与点R 的坐标;(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特征?请你用文字言语表达出来;(3)依据你发现的特征,解答以下效果:假定△ABC 内有一个点M (2a +5,1-3b )经过变换后,在△PRQ 内的坐标称为N (-3-a ,-b +3),求关于x 的方程bx -32-2+ax 3的解. 【互动探求】(引发先生思索)(1)要求点的坐标,结合直角坐标系可得出各点的坐标;(2)依据(1)的坐标特征可得△ABC 与△PQR 关于原点对称;(3)要求解题中的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先依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出a 、b 的值,代入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点A 的坐标为(4,3),点P 的坐标为(-4,-3);点B 的坐标为(3,1),点Q 的坐标为(-3,-1);点C 的坐标为(1,2),点R 的坐标为(-1,-2).(2)△ABC 与△PQR 关于原点对称.(3)由题意,得2a +5=3+a,1-3b =b -3.解得a =-2,b =1.那么方程可化为x +32-2-2x 3=1,解得x =17. 【互动总结】(先生总结,教员点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性质,处置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反,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反,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先生总结,教员点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x ,-y ),及应用这些特点处置一些实践效果.请完本钱课时对应练习!。

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及答题技巧

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及答题技巧

七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及答题技巧单选题1、点A(−3,−5)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1,−8)B.(1,−2)C.(−6,−1)D.(0,−1)答案:C解析: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解即可.解:点A的坐标为(−3,−5),将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点B的横坐标是:−3−3=−6,纵坐标为:−5+4=−1,即(−6,−1).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关键是要懂得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2、若y轴负半轴上的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为()A.(0,2)B.(2,0)C.(﹣2,0)D.(0,﹣2)答案:D解析:点P在y轴上则该点横坐标为0,据此解答即可.∵y轴负半轴上的点P到x轴的距离为2,∴点P的坐标为(0,﹣2).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l)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点的坐标是()A.(0,5)B.(5,1)C.(2,4)D.(4,2)答案:B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l)向右平移时,横坐标增加,纵坐标不变.将点(2,l)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点的坐标是(5,1).故选B.小提示:本题运用了点平移的坐标变化规律,关键是把握好规律.4、下面四个点位于第四象限的是()A.(−1,2)B.(−2,−2)C.(2,5)D.(6,−2)答案:D解析:根据直角坐标系中,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依次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求解.A.(−1,2),因为-1<0,2>0,所以(−1,2)在第二象限,故A不符合题意B.(−2,−2),因为-2<0,所以(−2,−2)在第三象限,故B不符合题意C.(2,5),因为2>0,5>0,所以(2,5)在第一象限,故C不符合题意D.(6,−2),因为6>0,-2<0,所以(6,−2)在第四象限,故D符合题意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第四象限内的点,横坐标大于零,纵坐标小于零.5、以下能够准确表示宣城市政府地理位置的是()A.离上海市282千米B.在上海市南偏西80°C.在上海市南偏西282千米D.东经30.8°,北纬118°答案:D解析:根据点的坐标的定义,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据解答即可.解:能够准确表示宣城市政府地理位置的是:东经30.8°,北纬118°.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是基础题,理解坐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1,2)B.(﹣1,﹣2)C.(﹣1,2)D.(﹣2,1)答案:A解析: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2),故选A.7、某班级第3组第4排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4)表示,则数对(1,2)表示的位置是( )A.第2组第1排B.第1组第1排C.第1组第2排D.第2组第2排答案:C解析:每排的数字个数就是排数;且奇数排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而偶数排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故某班级第3组第4排位置可以用数对(3,4)表示,则数对(1,2)表示的位置是第1组第2排,故选C.8、观察下面一列有序数对:(1,1),(1,2),(2,1),(1,3),(2,2),(3,1),(1,4),(2,3),(3,2),(4,1),(1,5),(2,4),…,按这些规律,第50个有序数对是()A.(3,8)B.(4,7)C.(5,6)D.(6,5)答案:C解析:不难发现横坐标依次是:1、1、2、1、2、3、1、2、3、4、1、2、3、4、5…,纵坐标依次是:1、2、1、3、2、1、4、3、2、1、5、4、3、2、1…,根据此规律即可知第50个有序数对.观察发现,横坐标依次是:1、1、2、1、2、3、1、2、3、4、1、2、3、4、5…,纵坐标依次是:1、2、1、3、2、1、4、3、2、1、5、4、3、2、1…,∵1+2+3+4+5+6+7+8+9=45,∴第46、47、48、49、50个有序数对依次是(1,10)、(2,9)、(3,8)、(4,7)、(5,6).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探索规律题,找出有序数对的横、纵坐标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填空题9、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馬”所在的位置记作(2,1),“卒”所在的位置就是(3,4),那么“相”所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答案:(5, 3) .解析:马在第2列第1行,表示为(2,1),“卒”所在的位置就是(3,4),可知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的是列,后面的数表示的是行.据此进行解答.故答案为(5, 3)由已知可得: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的是列,后面的数表示的是行.所以,“相”所在的位置是(5, 3).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10、点A的坐标是(2,﹣3),将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为_____.答案:(2,1).解析:将点A的纵坐标加4,横坐标不变,即可得出点A′的坐标.解:将点A(2,﹣3)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2,﹣3+4),即(2,1).故答案为(2,1).小提示: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掌握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11、与点(2,−7)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关于y=−1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答案:(−2,−7)(2,5)解析: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数的相反数;关于y=−1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关于y=−1对称,据此解题.解:点(2,−7)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7),关于y=−1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5),所以答案是:(−2,−7);(2,5).小提示: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等知识,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2、对于两个非零实数x,y,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ax +by.若1∗(−1)=2,则(−2)∗2的值是__.答案:-1解析:根据新定义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1*(-1)=2,∴a1+b−1=2,即a-b=2∴原式=a−2+b2=−12(a-b)=-1故答案为-1.小提示:本题考查代数式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体的思想.13、请写出一个在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__________(只写一个).答案:(−1,−1)解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负数直接写出即可.解:因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负数,故坐标可以是(−1,−1)(答案不唯一).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特征,解题关键是熟知在不同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解答题14、已知点P(2a−2,a+5),解答下列各题.(1)点P在x轴上,求出点P的坐标.(2)点Q的坐标为(4,5),直线PQ//y轴;求出点P的坐标.(3)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a2020+2020的值.答案:(1)P(−12,0);(2)P(4,8);(3)2021解析:(1)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纵坐标为0,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论;(2)根据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两点坐标关系: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不相等即可求出结论;(3)根据题意可得:点P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从而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结论.解:(1)若点P在x轴上,∴a+5=0解得:a=-5∴P(−12,0);(2)∵点Q的坐标为(4,5),直线PQ//y轴∴2a−2=4解得:a=3∴P(4,8);(3)∵点P在第二象限,且它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2a−2+a+5=0解得:a=-1∴a2020+2020=(−1)2020+2020=2021小提示:此题考查的是根据题意,求点的坐标,掌握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两点坐标关系和点到x 轴、y轴的距离与坐标关系是解题关键.15、适当建立直角坐标系,描出点(0,0),(5,4),(3,0),(5,1),(5,-1),(3,0),(4,-2),(0,0),并用线段顺次连接各点.(1)看图案像什么?(2)作如下变化: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2,并顺次连接各点,所得的图案与原来相比有什么变化?答案:(1)“鱼”;(2)向左平移2个单位.解析:(1)描点根据顺序连线即可.(2)根据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可以知道,图案大小形状没有变化,位置向左平移两个单位.解:(1)像“鱼”.(2)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2,即向左平移两个单位,根据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可以知道,图案大小形状没有变化,位置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小提示: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平移作图,细心画图即可.。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对称点坐标第二课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对称点坐标第二课

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点的纵 坐标变化,横坐标不变呢?
(1)点(1,-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 (1,3) 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坐标为______ (-1,-3) 为_________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 (-1,3) 标为 _________ 。 (2)点(-1,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 (-1,-3) ,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 坐标为________ (1,3)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 标为______ (1,-3) 标为____________ 。
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纵横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⑸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a , b),点P到x轴的距离是这个点的
纵坐标的绝对值;点P到y轴的距离是这个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
一、填空题 1、原点O的坐标是 ,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是 ,y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 点M(a,0)在 轴上。 2、点A(﹣1,2)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点A关于x轴 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3、已知点M x, y 与点N 2,3关于x轴对称, 则 x y ______ 。
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⑴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 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
⑵ 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⑶与x轴平行(或与y轴垂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都相同。 与y轴平行(或与x轴垂直)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都相同。 ⑷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已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1的坐 标是(2,3),那么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 点P2的坐标是 ( D ) A.(-3,-2) B.(2,-3) C.(-2,-3) D.(-2,3)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史上最全)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史上最全)

二次函数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a b c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是常数,0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而b c,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2=++的结构特征:y ax bx c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⑵a b 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二、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的性质:y ax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的性质:(上加下减)3. ()2y a x h =-的性质:(左加右减)4. ()2y a x h k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 平移步骤:方法1: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方法2: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二次项系数a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2. 一次项系数b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总结起来,在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bx 2-=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ab ,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 总结:3. 常数项c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 轴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2. 关于y 轴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3. 关于原点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4. 关于顶点对称(即:抛物线绕顶点旋转180°)2y a x b x c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b y ax bx c a=--+-;()2y a x h k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5. 关于点()m n ,对称()2y a x h k =-+关于点()m n ,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y a x h m n k =-+-+-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 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21AB x x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1'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2'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2(0)ax bx c a ++≠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0a >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次函数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已知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2)2(22--+-=m m x m y 的图像经过原点, 则m 的值是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b kx y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12-+=bx kx y 的图像大致是( )y y y y1 10 x o-1 x 0 x 0 -1 x A B C D3. 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35=x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案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原点对称的概念,掌握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坐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原点对称的概念。

2. 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3. 运用坐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点对称的概念,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2. 教学难点: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原点对称的概念和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知识解决问题。

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原点对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原点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原点对称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原点对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收获,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原点对称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原点对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原点对称概念和坐标特征的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2. 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原点对称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坐标轴模型或绘图工具,以便进行直观演示。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原点对称概念的理解。

2. 通过示例,讲解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征,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坐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确保学生掌握原点对称的坐标特征。

八、教学案例:1. 案例一:一个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两个城市,要求计算这两个城市的对称点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讲解

平面直角坐标系题型讲解

三.坐标与距离的关系:
P(a,b) y
若点P(a,b)是坐标平面内 的一点,则
O
x 点P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
点P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
若一条直线与x轴平行,则此直线上所 有点的___坐标相等.
若一条直线与y轴平行,则此直线上所 有点的___坐标相等.
四.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P(a,b)
yP2(.-a,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y(纵轴)
第二象限 第一象限
O (坐标原点)
x (横轴)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二.平面直角坐标y系内各位置点的坐标特征
第二象限 第一象限
(-,+)
(+,+)
x O (坐标原点)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
(+,-)
若P(x,y)是坐标平面内一点 点P在第一象限,则x>0,y>0; 点P在第二象限,则x<0,y>0; 点P在第三象限,则x<0,y<0; 点P在第四象限,则x>0,y<0; 点P在横轴上,则y=0; 点P在纵轴上,则x=0.
8.已知点A(-1,1),B(2,1),C(c,0)为一个直 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c的值有_____个.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个边长 是1的正六边形,写出个顶点O
Dx
B
C
基础知识训练:
1.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不经过______象限。 2.一次函数y=(2m+2)x+5中,随的增大而减小, 那么的m取值范围是________.
b)若点P(a,b)是坐标平面内 一点,则:
.O
P1(a,-b)
x 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
.
的坐标是_______.

八年级下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归纳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归纳一.变量与函数1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x的每一个数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说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y叫做x的函数;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能够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全体;2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使自变量所在的代数式有意义;二是使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实际意义;3不同函数关系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①函数关系式为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②函数关系式为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③函数关系式为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的全体实数;3 .函数值:当自变量取某一数值时对应的函数值;这里有三种类型的问题:1当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2当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就是解方程;3当给定函数值的一个取值范围,欲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实质上就是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二.平面直角坐标系: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2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3点px,y 在第三象限→x <0,y <04点px,y 在第四象限→x >0,y <0.2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 在x 轴上→x 为任意实数,y=02点px,y 在y 轴上→x=0,y 为任意实数3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2点px,y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3点px,y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4 .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在线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 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在线→x=y.2点px,y 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在线→x+y=05.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同;2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同;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1点px,y 到轴的距离为 |y ︱.2点px,y 到y 轴的距离为∣x ∣.3点px,y 到原点的距离为22y x4同在x 轴上的两点Ax 1,0与Bx 2,0之间的距离为AB=|x 1-x 2|5同在y 轴上的两点C0,y 1与D0,y 2之间的距离为CD=|y 1-y 2|三.函数的图像函数图像上的点与其解析式的关系1.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p﹙x,y﹚中的x、y满足函数关系式,满足函数关系式的一对对应值﹙x,y﹚都在函数的图像上;2.判断点p﹙x,y﹚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将这个点的坐标﹙x,y﹚代入函数关系式,如果满足函数关系式,那么这个点就在函数的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那么,这个点就不在函数的图像上;四.一次函数一一次函数的定义1.定义:含有自变量的式子为一次整式,即形如式子y=kx+b其中k和b为常数,k ≠0叫做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y=kx+b中如果b=0即变为y=kx其中k≠0,这样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2.注意:1由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①函数是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的形式;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的形式;2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的结构特征:①k≠0 ②x的次数是1 ③常数b为任意实数3正比例函数解析式y=kx的结构特征①k≠0 ②x的次数是1 ③常数b=03.说明:在y=kx+b中若k=0则y=b﹙b为常数﹚这样的函数叫做常数函数,它不是一次函数;4.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含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y=kx+b,当b=0时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y=kx+b,当b ≠0时一般的一次函数二 一次函数的图像1.一次函数图像的形状: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通常称为直线y=kx+b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像也是一条直线,称为直线y=kx2.一次函数图像的主要特点: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kx+b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注意:点﹙0,b ﹚是直线y=kx+b 与y 轴的交点;① 当b >0时,此时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② 当b <0时,此时交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③ 当b=0时,此时交点在原点,这时的一次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3.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根据两点能画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在连成直线即可;那么,先描出哪两点比较好呢选两点应以计算和描点简单为原则,一般来说,当b ≠0时,一般的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应选取它与两个坐标轴的交点﹙0,b ﹚与﹙-kb ,0﹚;当b=0时,画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像,通常取﹙0,0﹚与﹙1,k ﹚两点,个别情况下可以做些变通,例如画函数y=32x 的图像,可以取﹙0,0﹚与﹙1,32﹚两点,也可以取﹙0,0﹚与﹙3,2﹚两点;4.直线y=kx+b 与坐标轴的交点1 令x=0,则y=b 所以直线y=kx+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b ﹚2 令y=0,则kx+b=0所以x=-k b所以直线y=kx+b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k b ,0﹚注意:此时直线y=kx+b 与x 轴,y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S=21×∣-k b ∣×∣b ∣5.两直线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关系:1两直线的解析式中当k 相同时,其位置关系是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可以看作是另一条平移得到的,平移规律是“左减右加,上加下减”2两直线的解析式中当b 相同时,其位置关系是相交,交点坐标为﹙0,b ﹚. 三一次函数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的性质1当k >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y=kx 从左到右上升;2当k <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y=kx 从左到右下降;2.一次函数y=kx+b 的性质1当k >0时,直线y=kx+b 从左到右上升,此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k <0时,直线y=kx+b 从左到右下降,此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当b >0时,直线y=kx+b 与y 轴正半轴相交;4当b <0时,直线y=kx+b 与y 轴负半轴相交;3.直线y=kx+b的位置与k、b的符号之间的关系直线y=kx+b的位置是由k与b的符号决定的,其中k决定直线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b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是在y轴的正半轴,还是负半轴,还是原点;k和b综合起来决定直线y=kx+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共有六种情况:①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当k<0, 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⑤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象限;⑥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四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解析式y=kx﹙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一般形式y=kx+b﹙k≠0﹚中的常数k 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2.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的系数﹚,再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的未知系数也称待定系数,如正比例函数y=kx中的k,一次函数y=kx+b中的k和b都是待确定的系数;3.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4将求得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回所设的解析式;注意:通常正比例函数解析式设y=kx,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一般只需一对x 与y 的对应值即可;一次函数解析式设y=kx+b,其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和b,因而需要两对x 与y 的对应值,才能求出k 和b 的值;五.反比例函数一反比例函数定义1.一般的,函数y=xk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y=kx -1的形式,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主要特征:1等号左边是函数y,右边是一个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且x 的指数是1,若写成y=kx -1的形式,则x 的指数是-1;2比例系数“k ≠0”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重要组成部分;3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和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当k >0时,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当k <0时,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四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解析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反比例函数y=x 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x 与y 的对应值或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五“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反比例关系是小学学过的概念:如果xy=k ﹙k 是常数k ≠0﹚,那么x 与y 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这里x 与y 既可以代表单独的一个字母也可以代表多项式或单项式,例如y+3与x 成反比例则有y+3=x k ,y 与x2成反比例,则y=2x k ,成反比例关系不一定是反比例函数,但是反比例函数y=x k中的两个变量必定成反比例关系;六反比例函数y=xk ﹙k ≠0﹚中的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1.如图,过双曲线上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所得矩形PMON 面积为|k|;2.连结PO,则S △POM=21S 矩形=21|k|;六. 函数的应用1.利用图像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函数图像,如果其中一个函数的图像在另一个函数图像的上方,则该函数值就比另一个函数值大,若在下方,则该函数值就比另一个函数值小,而其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分界点;2.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相交,则交点坐标必定同时满足两个函数解析式,故交点坐标是有两个函数解析式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等于0,反映在函数解析式就是函数值等于0,则其横坐标也就是自变量的值为方程kx+b=0的解;2一次函数y=kx+b在x轴上方的图像,任意一点的纵坐标都大于0,反映在函数解析式就是函数值y>0,则对应的横坐标,也就是自变量的值即为不等式kx+b>0的解集;3一次函数y=kx+b在x轴下方的图像,任意一点的纵坐标都小于0,反映在函数解析式就是函数值y<0,则对应的横坐标,也就是自变量的值即为不等式kx+b<0的解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