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
文明起源?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概说
文明起源・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概说嵌松石象牙杯商高30.5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社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象牙根段制成,形似灰,侈古薄唇,中腰微束。
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
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上下边口为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的条带间隔为四段,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尾、眼、鼻镶嵌绿松石。
第二段是杯身纹饰的主体部分,三组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为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
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绿松石。
第三段刻三个变形夔纹,眼部镶嵌绿松石。
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绿松石带相隔。
第四段的三组饕餮纹眼鼻同样是镶嵌绿松石。
二、四段都是饰以三组饕餮纹,但形态却各异。
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概说》金道炉,《华夏文明》第三集第111~1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本文结合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对中国古代的国家形态做了深人探讨。
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和含义。
中国古代国家是以家族和宗族为内涵的,是中国古代国家和宗族组织合而为--的,因而不是一般的城市国家,而是宗族城市政治国家。
其国体为族邦,政体为贵族式的,国家的隆杀兴替、人君的废立、贵族的存亡,均取决于国人的态度。
第二,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大约五千年。
其间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从黄帝到夏代为第一阶段,其间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公元前30世纪到前22世纪为前期,这一时期可称为部落奴隶制王国时期,也可称为早期城市国家时期。
其特点是出现了众多的早期城市国家。
夏代是这个阶段的后期,其特点是出现了家族和宗族城市国家联盟。
商周则属于中国古代国家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中央王国和地方族邦的组合体。
这个阶段又分为三期,即商代、周代和春秋。
朝、朝代和国的相互关系
朝、朝代和国的相互关系翻开中国的历史书籍,就会发现朝代沿袭顺序表,中国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朝代顺序为: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
这其中还有很多其它的政权统治时期,它们只能称为方国,比如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这些时期就没有朝代,只有方国。
这种现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网上也有很多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的文章,我查阅了很多文章,但解释得都不够透彻,没有说到问题的实质。
其实,中国人做学问是很严谨的,涉及到历史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更是用词严谨,该褒的褒,该贬的贬,以此为后世树立楷模,自然会带有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色彩,而中国朝代沿袭顺序表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命名编制的,其中浓厚的文化色彩表达了鲜明的政治立场。
下面就来剖析一下朝、朝代和国的相互关系,体会一下古人的政治智慧。
从汉字的角度来分析,代是时间概念,是时间上的承接关系,朝是行为概念,是行为模式或行为方式,国是政治概念,是政治地理的划分方式。
单独来看代、朝、国描述的是不同要素,它们就像记述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四要素”一样,是中国古人构建的描述历史的“三要素”,代是时间划分要素,朝是政权执政要素,国是政治地理要素。
这其中国是朝和代建立的基础,只有先建国才能设朝,设朝是正统统治的标志;朝是国家治理的一种组织形式,要治理国家,朝这种组织形式是得到中国古人认可的治理模式,立国而不设朝或不听朝被认为是昏庸无道的表现,这样朝就成为了建国的必要条件;某种国和朝的组合方式所延续的时间就构成了代,客观上,朝、朝代和国就是这样的相互关系。
所以,国必设朝,而朝各有特色,依据朝的特色而断代,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是真实的历史发展现象。
从某一点上看,国、朝和朝代是连续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而历史书籍是给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所有人看的,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点上,在历史上的某一刻,大家可能并不处在同一个国家,所以大家理解的朝也不是同一个朝,因此就出现了矛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了一个全民族认同的问题,而全民族认同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全民族认知统一的问题,它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具有全民族价值取向的因素,所以对有些时期的国进行褒扬,而对另一些时期的国进行贬斥,从而体现出人们对未来国家政权的期望,就有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描述方式,这种方式表明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是全体中国人公认的国家政权,而三国和五代十国以及其它那些政权只被一部分中国人承认,或者说全体中国人认为它们是地方割据势力,不是正统的政权,同时还包含着不受欢迎的含义。
浅谈中国古人的“天下”观与“国家”概念
浅谈中国古人的“天下”观与“国家”概念发表时间:2018-10-29T10:34:14.65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作者:刘欢[导读] 中国古代典籍和历代大臣给皇帝的上书中,都常常使用“天下”一词,“天下”观是一个具有浓厚特色的文化概念,是中国古人对世界格局的独特认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都 610000)摘要:中国古代典籍和历代大臣给皇帝的上书中,都常常使用“天下”一词,“天下”观是一个具有浓厚特色的文化概念,是中国古人对世界格局的独特认识。
“天下”观与“国家”概念之间容易产生混淆,宜准确认知其差异。
关键词:天下;国家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常常可见到“天下”这一词,比如曹操的诗歌《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而在历代大臣给皇帝的上书中,我们常常见到大臣使用“天下”一词来指代皇帝统治的疆域。
比如贾谊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论积贮疏》中有“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宋代宗泽《乞毋割地与金人疏》中说“臣闻天下者,我太祖、太宗肇造一统之天下也,奕世圣人继继相承,增光共贯之天下也。
”那么“天下”是否等于“国家”?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关系就值得探讨了。
一、中国古人“天下”观的特点(一)“天下”是一个整体,是最大的空间概念。
“天下”一词从概念上指“天底下所有的土地”。
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意即凡是天底下的土地都是统治者的土地。
而这片土地上有且仅有一位最高统治者,即“天子”。
(二)“天下”的范围随人类认知而扩大天底下的土地范围究竟有多宽广,这就受到人类认知能力的客观限制。
正所谓“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 霜露所坠”的地方,都是“天下”之内。
但人力舟车在最初能到达的范围都是较小的,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可以走得更远,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那“天下”的范围也就更大了。
朝代、帝国、王国,这三个概念如何区分?
朝代、帝国、王国,这三个概念如何区分?在了解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朝代、帝国、王国这几个字眼,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名词,也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读者或许根本就分不清。
如果不能准确区分朝代、帝国、王国这三个概念,很有可能会对历史造成很多误解。
现在小编就来详细介绍朝代、帝国、王国三个概念。
首先是朝代。
一个国家的历史可以有很多个朝代,中国历史有很多朝代、越南历史有很多朝代、印度历史有很多朝代、英国历史有很多朝代,等等。
朝代的定义是:建立国号的开国君主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期。
先说中国历史,无论是大一统时期,还是大分裂时期,只要是建立了国号,都可以称为“朝代”,朝代的另一个称呼是“王朝”。
后世常说的夏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清,这些都是正儿八经的朝代,读者们都很熟悉。
大分裂时期,比如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等,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刘宋、南齐、南梁、南陈,这些也是朝代。
即使是规模很小,比如明朝末年李自成建立的大西、清朝末年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如果按照朝代的定义,也属于朝代。
另外有个特殊情况,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虽然诸侯国各自为政,但都是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此时的朝代就是周朝,所以诸侯国尽管都有国号,但都不是朝代。
再说外国历史,外国历史称呼朝代的时候总是“某某王朝”,比如朝鲜高丽王朝、法国波旁王朝、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英国都铎王朝等,正如介绍朝代的时候所说,朝代实际上可以叫王朝,所以外国历史的一个王朝,就是一个朝代。
虽然中国总是称呼朝代为“某某朝”,实际上中国朝代也是可以称呼“某某王朝”,比如唐王朝、明王朝等,但为了简称只会说唐朝、明朝等。
跟中国历史不同的是,外国朝代有时候会统治多个国家,特别在欧洲,而且中国改朝换代意味着这个帝王家族被另一个帝王家族取代,但外国改朝换代未必改变帝王家族,被这点与中国有本质不同。
然后是帝国。
帝国有三个定义,第一:狭义上的帝国指国家元首是皇帝的国家,第二:广义上的帝国指国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疆域辽阔到一定程度的国家(国家元首不一定是皇帝),第三:国号带“帝国”二字的国家。
历代中国知识点总结
历代中国知识点总结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涉及到了中国最早的朝代和王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之间。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文明的开始,对以后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它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之间。
商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长的一个朝代,它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到前221年之间。
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它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涉及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和中国诸侯国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逐渐走向了封建制度,中国的社会财富得到了很大的积累,中国的文化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春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它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22年到前481年之间。
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发展对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它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3年到前221年之间。
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兴起对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涉及到了中国的统一和中国的疆域扩张。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国家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强化,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王朝,它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前221年到前206年之间。
秦朝的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国家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维持相对稳定时期的王朝,它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前206年到220年之间。
汉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提升对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的中国概念
元朝的中国概念元朝,也被称为大蒙古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传承了传统中华文化,也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元朝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以下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探讨元朝的中国概念。
首先,元朝的政治概念体现在其政权的建立和管理上。
元朝是由蒙古族主导的政权,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这个朝代。
为了巩固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手段。
首先,他们设立了行省和路政,实行军事行政分权,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其次,元朝实行九品官人制度,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官员。
此外,蒙古族与汉族合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安抚汉族,如开设学校、兴修水利工程等。
这些政治措施使得元朝在治理上相对稳定,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其次,元朝的经济概念体现在其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上。
元朝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为后世的明清两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朝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推行了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蒙古人也为商人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政策,鼓励商业活动的发展。
元朝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往来。
在农业方面,元朝实行轮作制度和水稻农业的推广,提高了农业产量。
在手工业方面,元朝重视丝织业和瓷器业的发展,为后来的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繁荣打下了基础。
第三,元朝的社会概念反映在其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上。
元朝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是多元和开放。
蒙古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现象普遍存在。
元朝为各民族都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并通过设置官职、赏赐土地、征召人员等手段来维持统治。
此外,元朝的社会地位主要以官员和贵族为主,职位高低决定了其社会地位。
同时,元朝也实行了农奴制度,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各阶层之间的交流和交流的机会增加,为思想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
最后,元朝的文化概念在其思想、艺术和科技上有所体现。
元朝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为什么叫朝不叫国朝与国有什么区别
中国古代为什么叫朝不叫国朝与国有什么区别有人问: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为何要叫做是“朝”而不是“国”呢?“朝”是天下为一家,而“国”是一族的领地。
在统一王朝的疆域内,只有着一国一朝,不存在什么其他的割据政权,所以被称之为“朝”。
而战国时期,都是周朝之下的...有人问: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为何要叫做是“朝”而不是“国”呢?“朝”是天下为一家,而“国”是一族的领地。
在统一王朝的疆域内,只有着一国一朝,不存在什么其他的割据政权,所以被称之为“朝”。
而战国时期,都是周朝之下的诸侯,都是一些割据政权,所以被称之为“国”,不能是“朝”。
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所有就由“国”升为了“朝”。
“朝”与“国”都是政权国家的代名词,在如今的定义当中,“朝”比“国”要更加的高级一些,但这只是后世历史学家们的定义,而在最初的时候,其实“国”用的是比较频繁的。
“国”的意义很清楚,指的就是国家,最早跟“国”搭队子的就是“邦”。
在《周礼》中加载到:“大曰邦,小曰国。
”所以在夏商周实行分封制的时候,诸侯的领地都称之为“国”。
而“朝”这个称呼是来源于“朝廷”,是天子所在的朝廷,一家之天下为“朝”。
从这点出发才赋予了夏商周为“朝”的后缀。
当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才从“国”变为了“朝”。
“朝”既然是指朝廷,那么其地位就自然等同于中央了。
而“国”往往是一个王朝内部的藩国或是外部的属国。
就比如汉朝时期的齐国、吴国;还有明朝时期的朝鲜等等,被赋予了低于中央的地位。
在多种势力并存的时候,史学家往往要确立正统,并按照实力和地位去分“朝”与“国”的称号。
就比如东晋时期的十六国,东晋是“朝”,十六国则是“国”;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朝”,十国则是“国”;南北朝就复杂一些,分为了南朝和北朝。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朝”与“国”已经了解了吧。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文明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文明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朝代和文明。
这些朝代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早期的夏、商、周朝开始,介绍中国古代的朝代和文明。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存在虽然没有确凿的历史依据,但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载,夏朝是由禹建立的。
夏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了世袭制,国家地位由父亲传给儿子。
夏朝时期,人们开始种植和农耕生活,出现了最早的青铜器制作和使用。
这标志着中国的文明进入了农业社会和青铜时代。
商朝是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它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建立。
商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封建制度,国王掌握着最高权力,将自己封为亲王,而其他地方的领主则被封为诸侯。
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使用达到了高峰,艺术和手工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同时,商朝也是中国古代文字的初步发展时期,商代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
这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国家政权逐渐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周朝采用封建制度,掌握最高权力的君主将自己封为天子,其他地方的诸侯则要向天子称臣。
东周时期,政权逐渐衰落,出现了战国时期,这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和动荡的时期。
周朝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经典文献,如《诗经》、《周礼》、《尚书》等,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还出现了众多其他的朝代,如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和文化特征。
例如,秦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全国的朝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繁荣和开放的朝代,宋朝则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就。
中国古代朝代的兴衰变迁,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古代文明。
从夏、商、周到秦、汉、唐,中国古代的朝代和文明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及世界的历史进程。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朝代。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体制、文化传承以及经济发展情况。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并重点探讨其古代经济状况。
1. 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历史时期,尚属于原始社会。
在这个时期,人们还处于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尚未出现明确的农业经济。
人们的生存主要依靠自然的资源和环境。
2.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的文明起源时期。
这个时期的中国形成了初步的农业经济,也发展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社会开始有了明确的阶级分化,出现了贵族地主与劳动人民的差异。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农业生产力有了初步发展。
3.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重要的朝代之一。
在经济方面,秦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土地国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了农业经济。
此外,秦始皇还推行了标准化的货币和统一度量衡制度,促进了贸易和商品流通。
4.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段封建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实行封建经济制度。
在汉朝的统治下,农业生产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此外,汉朝还进行了海外贸易,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使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
5. 隋唐隋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段时期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隋朝统一了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开拓,加强了农业生产,加大了对外贸易的力度。
唐朝则进一步深化了开放政策,发展了繁荣的市场经济和多样化的手工业,其中以丝绸、瓷器等传统工艺品最为有名。
6.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朝代,以其独特的经济模式著称。
宋朝时期,中国逐渐从封建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型,实行层次分明的农业经济与手工业,并且加强了官方对商业贸易的引导和管理。
宋朝通过对海外贸易的扩张,推动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进行了广泛的经济交流。
历史上,“朝”、“代”、“国”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朝”、“代”、“国”有什么区别?朝和代没什么大的差异,主要是朝和国的区别,其中“国”与现代汉语是一个意思,而“朝”则来源于先秦时期轩辕氏分封天下带来的“天下共主”的概念。
简单来说,朝代表的是天下,一个国家要想称“朝”,前提必须是天下之主。
这个“天下”广义上指的是全部已知世界,而现实当中更多的是指中原传统势力范围。
宋为什么有宋朝和宋国两种称呼?同时存在“宋国”和“宋朝”两种称呼是宋代独有的。
“宋朝”这个名称,实际上是来自于史官之笔,后人相对西夏、辽国更青睐宋,所以才强加给宋的,而当时的人是不这么称呼的。
按照当时的社会观点来看,除非宋像元那样吞并西夏、辽国,否则是没有资格称朝的,宋帝更没有称孤道寡。
而事实上宋朝的皇帝也没好意思自称天下之主。
上图:赵匡胤,来自网络这一方面因为赵匡胤得国不正,且没能统领全部中原传统势力。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晋代以后的民族大融合使得周边民族汉化十分严重,也加入了“中国”称号的争夺当中,所以在当时人们心中,宋与西夏、辽国一样都只是“中国”内部的一个普通国家,最多只能算是继承“中国”称号的有力竞争者,而绝没有现代人心中那种“华夏正统”的意味。
比如在蒙古人心中,占据黄河流域的金国是汉人的国家,自己是汉人的藩属,金国的女真人和北地汉人也同样认为自己才是华夏正统,南宋则是偏远的蛮子国度。
在元朝“四等人制”当中,也同样明确的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看法,“四等人制”当中第三等的汉人实际上说的是金国人,而第四等的“南人”才是宋国人。
古代“天下国家”的概念、朝与国的区别,说简单也简单,但是要真正解释清楚,我的回答肯定是不够的,但限于字数,只能这样了...总之记住:朝不是随便什么国家都可以用的,“朝”是“国”之上的另一种概念,代表着天下之主。
而“宋朝”只是后人给那个时代的宋国强加的称号。
谢谢邀请,其实这种朝,代,国多为后世史学家冠以区分的,并无特定规则,但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叫法。
朝,一般是指能基本统一天下,特别是以中原为核心地区,且国祚较长的政权。
历史朝代解说
历史朝代解说古代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的更迭,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说一些历史朝代。
一、西周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其君主以天命为依据来维持统治。
西周朝代的最大特点是建立了周天子的封建制度,将国家划分为诸侯、卿、大夫和士等不同的等级。
同时,西周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和礼仪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朝代,统一了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大业。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使得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发展。
而且秦始皇还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展示了秦朝的雄伟和强大。
三、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辉煌的朝代之一,被誉为“盛世”。
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国力强盛。
在唐朝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都达到了巅峰。
著名的诗人杜甫、李白等活跃于此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而且唐朝还开展了多次对外征战,扩大了国土。
四、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分为两个时期:北宋和南宋。
北宋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
南宋时期,面临金朝的入侵,国家灭亡,但文化艺术却达到了顶峰。
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辛弃疾等都在这个时期活跃。
五、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
明朝时期,国家政权的中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成为中国历史上南北政权的分界点。
明朝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方式得到了改变。
明朝还进行了多次对外扩张,使国土进一步扩大。
以上是对一些历史朝代的解说,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通过了解这些朝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历史概念
中国历史概念中国历史概念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主题和时期,其中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概念和重要事件。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中国历史的概念展开阐述,帮助读者对中国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概念被形成,并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是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指的是国家政权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的体制。
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秦朝和汉朝时期。
中央集权的实行带来了强大的国家统一和稳定,但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天命。
天命是指天地间的气运和命运的观念。
在古代中国,天命被认为是君主合法统治的根据。
君主必须得到上天的认可,否则他的统治将受到质疑。
天命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影响了政治制度,也影响了社会道德和个人行为。
除了政治和宗教观念,经济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古代中国,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中最重要的阶层。
土地被认为是祖先的馈赠,所有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千年,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商业也在中国的经济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连接了东方和西方。
通过这条贸易路线,中国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历史进入了不同的时期,如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概念和特点。
以明清时期为例,其中一个重要概念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个制度持续了数百年,并通过考试选拔出了许多有才能的官员,同时也使得文化教育蓬勃发展。
另一个在明清时期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海外贸易。
明朝初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重新恢复了对外贸易,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海外贸易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朝代
朝代编辑锁定讨论35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1] 。
朝代是界定某一个政权时期的名词,“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中文名朝代外文名Dynasty(ies)表示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主要表现地区中国、印度、欧洲等由来五种目录1 中国朝代▪定义▪列表2 长时间朝代▪亚洲▪欧洲▪非洲3 没有领土王朝朝代中国朝代编辑朝代定义中国朝代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朝”与“朝代”的区别在于”朝”是当时就有的观念,如孔子说过“丈于朝”,中文所谓的“ 朝”字具有今日含义。
在政治上用来引用当政者政权的意思,有“今朝一家政权治天下” 的观念。
因此“朝”类似现在只所说的“国家统治政权”(即国家行政管理的政府),而并非等同于现代定义的“国家” [2](国在中国古代从部落联盟的氏族土地,商周朝指“诸侯国”,是一种地方政权管理单位[3] );“朝代”则是后人方便划分历史的称呼,“朝代” 理论也都不是近代学者发明的,也是古代官方为了区分某政权的历史时期所定的既有划分法则。
最明显的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只一个“朝”,而是由多个不同政权,如晋朝、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等“子朝代”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则各别都是以“朝”为划分标准。
[4]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区分某政权的执政时间,所以往往会有“朝代”存续时间与“王朝”的国祚重迭的情形。
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迭,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王朝的国祚相重迭,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的概念,“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治理国家的统治政府。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与现代主权国家的观念不同。
古代中国的国家和政权的形成和演变是怎样的
思想内容:涉 及政治、伦理、 哲学、军事、 经济等多个领
域
影响:对中国 古代思想文化 产生了深远影 响,奠定了中 国古代思想文
化的基础
土地制度演变
井田制:西周时 期实行的土地制 度,以井字形划 分土地,农民在 公田上耕种,收 获归贵族所有
私田制:春秋时 期逐渐兴起的土 地制度,农民在 私田上耕种,收 获归自己所有
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02
春秋战国时期
THEME TEMPLATE
春秋五霸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晋文公:城濮之战,称霸中原
楚庄王:问鼎中原,饮马黄河
秦穆公:称霸西戎,东扩势力
宋襄公:泓水之战,仁义之师
战国七雄
添加标题
秦国:位于西北地 区,以咸阳为都城, 是战国时期最强大 的国家之一
军事制度:设立五军都督府, 管理军队
清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皇帝拥有最高权力,实行中央集权制 内阁制度: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六部制度:设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管政务 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提高官员素质 监察制度:设立都察院,负责监察官员行为 地方制度: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西晋和东晋
西晋:公 元265年 建立,定 都洛阳, 由司马炎 建立
东晋:公 元317年 建立,定 都建康 (今南 京),由 司马睿建 立
西晋灭亡: 公元316 年,匈奴 攻破洛阳, 西晋灭亡
东晋灭亡: 公元420 年,刘裕 篡位,东 晋灭亡
西晋和东 晋时期, 中国处于 分裂状态, 南北方政 权并存
察举制度:通过考察和推荐选拔人才,作为官员的来源
法律制度:制定《九章律》,规范社会行为和法律秩序
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
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数不清的国家。
数不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多」,而是由于头绪的繁复,演化的纷乱,再加上国家的概念本身也是变化的,有时是模糊不清的,无法进行精确的分析与统计。
西周初年,有国一千余个;进入春秋时,只剩下差不多十分之一,但仍有一百多个;到战国时代,大国只有「七雄」,在七雄的夹缝和边缘地区还缀有寥若晨星的若干小国;最后,秦横扫六合而统一,建立了一个国家:大秦帝国。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那些远古时的国家,甚至连疆域也无法界定,只有一个个像城市标志一样的据点,冠以国名,——其实就是封号。
汉字「国」与「国家」相近的含义最初有三:一曰「邦国」,二曰「国都」,三曰「封地」。
我以为,其基本含义为封地。
有封地才有邦国,有邦国才有国都。
领受封地的贵族,即为各邦国之主;国主居住及政权所在地,即为国都。
封地以前有没有过国家?可能也有,但那时国的概念、形态更加模糊,「国」这个字词也没造出来。
「国」字的出现,就是从封地开始。
事物都有个起源,国家也不例外。
早期的「国」,大多是部落和城邦,是一些相对独立、互不隶属、彼此间没有明确界线的群落。
一个部落的首领特别优秀,经济发达,军事强大,能够一呼百应,号召其他部落协同征战、开发,于是成为各部族的共同首领。
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大抵属于这一类。
那时的「皇」和「帝」,绝不是后来秦始皇所定义的「皇帝」,没有无上的权威,地位也不稳定,职务更不能世袭,顶多只相当于「酋长联席会议主席」。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一王朝——夏的建立。
夏向比较像样的国家形态迈进了一大步,如果它确实存在过的话。
它在率领各部族治水的过程中赢得了崇高威望和地位,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政权力系统,有了分工管理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
再也不象从前,一个首领既要开发农业,又要设计房屋,还得发明医药,能文能武,整个一百事通。
夏的首领称为「王」,按照现在的词义理解,王比帝要低。
但事实上,夏王朝的王,比以前的任何一位「皇」和「帝」地位高多了。
国的概念什么时候
国的概念什么时候国的概念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涵盖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国可以指一个地理区域内的人民、政府和领土的综合体,也可以指人们对于这个综合体的共同认同和归属感。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来探讨国的概念,并分析国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首先,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部落社会。
在部落社会中,人们根据家族和血缘关系组成了较小的社会群体,形成了原始国家的雏形。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化,部落国家逐渐演变为具有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的权威和统治开始体现在特定的领土和政府之上。
可以说,国的概念在人类社会的演进中逐渐形成和确立。
其次,国的发展与政治权力的集中化密切相关。
国家的权力集中和国家机构的建立为国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历史上,许多强大的国家像中国的秦朝、罗马帝国和英国等,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权,确保了国家政权的统一和权威性。
随着国家权力的不断扩展,国家开始负责统一法律制度、组织军队、管理国家经济以及实行社会管理等职能。
同时,国家的发展也伴随着国家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认同和归属于一个共同的国家实体。
再者,国的概念经历了从行政区域到民族认同的过渡。
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边界和领土范围逐渐被界定。
国家民族的形成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欧洲,民族国家的概念相对发展较早,例如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法兰西等。
而在亚洲,国家的形成往往与一个或几个民族存在共同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关。
可以说,国的概念在不同的地区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涵。
最后,国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也反映在文化和经济领域。
首先,国家为人们提供了政治和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并行使管理和约束社会行为的职能。
其次,国家为公民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社会福利,保护个人权益和利益的实现。
同时,国家也对经济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国的概念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涉及了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中国历史为什么有朝代也有国家,朝代和国家的差别在哪?
中国历史为什么有朝代也有国家,朝代和国家的差别在哪?回首历史,会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秦开始一直到清,许多的朝代都是称呼为朝,而并非国,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在大都称之为国,那么古代为什么要称之为朝呢?而且在秦朝没有统一的时候也叫做秦国,在古人的划分中,朝比之国要大,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大曰邦,小曰国。
所以在当时只有诸侯的领地或者是一些小国才称之为国。
而在秦一统六国后,则成为了秦朝,也就意味着在统一之后才可以称之为朝,当然在历史也有例外,如五代十国,南北朝。
而朝代表的是朝廷,朝廷则是皇帝的地盘,也就是属于中央的位置,所以朝则要比之国要大。
在我们考量的历史的时候,也是往往由朝代划分,而不是以国划分,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的小国,他们都是称之为国,而在秦没有统一之前也只是国,统一之后才称之为朝。
我们也经常在电视中听到这样的话语,周边的小国怎么怎么样,而在朝代存在的时候也是有着国的存在,但是因为很小,所以便以当时的朝代为纪年,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划分,如果将秦朝于当时的卫国并列,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而出来朝的称呼之外,还有这帝国的说法,比如大秦帝国,证明这个国家的强大,而一些小国是不允许这样称呼的。
在三国时期,可以说天下三分,但是也仅仅是成为国,这也是后人为了划分当时的一种局势也分别的称呼,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和北朝也有着许多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就只能以国的形式存在。
在很久之前的中国,国的称呼就是一个城,后来城池变大便成为了邦国,在发展则成为了王国,到了统一的时候则成为了帝国,也叫做朝。
而朝和国的划分也是为了方面我们更加容易了解历史,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如果都叫国或者都称之为朝,是很难区分的,而不论是朝还是国也都是后人的一种划分,为的就是方便区分。
而我们现在称之为国和以前的国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历史几千年的传承,大大小小的国家不知道有多少个,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区分的名称,那么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而至于为什么不称朝朝为国,称国为朝,可能也是因为我们现在叫中国,也可能是因为朝廷两个字的缘故。
中国古代国家学说
中国古代国家学说
中国古代国家学说主要指的是自西周时期起,经过不同朝代的发展演进,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国家和政治的理论思想。
这些思想主要包括:
1. 周官制度:周朝建立了官僚制度,规范了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力,使政治秩序得以维持。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荀子、墨子、老子等,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念和国家理论。
例如,孔子强调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荀子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墨子提倡兼爱,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3. 法家学说:战国时期出现了以韩非、商鞅等人为代表的法家学派,提出了一系列重视法律和行政管理的政治理念。
他们认为国家应该依法治理,以统一的刑法和明确的奖罚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
4. 儒家学说: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礼义、君臣、父子等关系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强调君子治国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 中国封建帝制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以封建帝制为基础的,强调君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君臣之间的忠诚关系。
这一思想体系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国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涵盖了多个思想流派和理论观点,对中国历史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言文中对国家的表达
文言文中对国家的表达
在文言文中,对国家的表达通常有很多种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达方式:
1、邦国: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如“我国邦国之固,未始不完整也”。
2、家国:常用来表示国家,如“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3、国土: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土地和人民,如“国土无双”。
4、国朝:指的是皇帝所统治的朝代,如“国朝文体,一变而古”。
5、天朝:常用来表示中国的自称,如“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6、天下:常用来表示整个世界或整个国家,如“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的表达方式可能因时代和文体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
作者:张爱平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12期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46-01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数不清的国家。
数不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多」,而是由于头绪的繁复,演化的纷乱,再加上国家的概念本身也是变化的,有时是模糊不清的,无法进行精确的分析与统计。
西周初年,有国一千余个;进入春秋时,只剩下差不多十分之一,但仍有一百多个;到战国时代,大国只有「七雄」,在七雄的夹缝和边缘地区还缀有寥若晨星的若干小国;最后,秦横扫六合而统一,建立了一个国家:大秦帝国。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那些远古时的国家,甚至连疆域也无法界定,只有一个个像城市标志一样的据点,冠以国名,——其实就是封号。
汉字「国」与「国家」相近的含义最初有三:一曰「邦国」,二曰「国都」,三曰「封地」。
我以为,其基本含义为封地。
有封地才有邦国,有邦国才有国都。
领受封地的贵族,即为各邦国之主;国主居住及政权所在地,即为国都。
封地以前有没有过国家?可能也有,但那时国的概念、形态更加模糊,「国」这个字词也没造出来。
「国」字的出现,就是从封地开始。
事物都有个起源,国家也不例外。
早期的「国」,大多是部落和城邦,是一些相对独立、互不隶属、彼此间没有明确界线的群落。
一个部落的首领特别优秀,经济发达,军事强大,能够一呼百应,号召其他部落协同征战、开发,于是成为各部族的共同首领。
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大抵属于这一类。
那时的「皇」和「帝」,绝不是后来秦始皇所定义的「皇帝」,没有无上的权威,地位也不稳定,职务更不能世袭,顶多只相当于「酋长联席会议主席」。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一王朝——夏的建立。
夏向比较像样的国家形态迈进了一大步,如果它确实存在过的话。
它在率领各部族治水的过程中赢得了崇高威望和地位,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政权力系统,有了分工管理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
再也不象从前,一个首领既要开发农业,又要设计房屋,还得发明医药,能文能武,整个一百事通。
夏的首领称为「王」,按照现在的词义理解,王比帝要低。
但事实上,夏王朝的王,比以前的任何一位「皇」和「帝」地位高多了。
他再也不需要下田耕作,只顾发号施令,聚敛和享受财富,大量使用奴隶。
更重要的是,王位是可以世袭的。
夏商周三代,本质上讲,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大王朝,不过为诸侯部族的首领而已。
各部族接受册封,军事上听从「中央」王朝的号召,定期或不定期朝贡,是基于一种会盟的信约,而非严格意义的直属关系,基本上不受王朝的掌控。
所谓「尊王攘夷」,是要求诸侯们遵守这种信诺,共同起兵勤王,不能只图自身的利益,置大盟主的安危于不顾。
如果诸侯是天子的直接部属关系,天子贵为全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下道命令就行了,还怕你各路人马不听从调
遣?这个典故像极了民间流传的「狼来了」的寓言,都是信约被破坏造成了悲剧。
不同的只是,放羊的孩子破坏的是社会信约,天子破坏的是会盟信约。
非但如此,各诸侯之间还进行频繁、残酷的战争,相互征伐、吞并。
经过战争,一些部族被兼并了,一些国家被消灭了,胜利者越来越强大,当强大到一定的地步,就会起兵讨伐身为大盟主的王国。
如果讨伐成功,则自己成为大盟主。
商伐夏,周伐商,都是这样。
商汤伐夏之前,先攻灭韦、顾、昆吾诸国,然后正式讨伐夏王朝。
周在伐商之前,已经完成了内部的部族国家化,晋升为王国。
周文王是其第一代国王,他伐犬戎、密须、邘国,灭崇国、黎国,于是诸侯归者日众,「三分天下有其二」。
周武王即位,发兵征讨殷商纣王。
西周是一个制度更为完善的王国,其国王始称「天子」,封诸侯国无数。
诸侯与天子之间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礼仪规格都不得僭越。
如果周王朝实施严格的中央集权制,不这样大肆分封,或者极力削弱各属国的权力、文化差异,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国」。
可惜它没有做到,甚至连试都没试过。
诸侯各国在相互征战兼并中势力大增,必不将天子放在眼里,甚至重演伐夏、伐商的故事,直接出兵攻打王朝。
西周的覆灭就是如此。
东周仍是「天子之国」,国王代代相传,历数百年,然而与西周王朝不能等同而语。
其地域极为狭窄,仅有一个「王畿之地」,一个越来越徒有其名的朝廷,一座供放着九鼎亦即「社稷」象征的庙宇。
这个王畿之地,还是诸侯们恩赐给它的一块保留地。
皇帝尊号不废,但权力范围仅限于小小的一个紫禁城。
东周王朝习惯上被称为「周室」,因为从国家的意义上说,周王国在西周灭亡之后已经不存在了。
东汉末年的汉王朝,也因其有名无实被称为「汉室」。
反倒是迅速发展起来的诸侯各国,渐渐符合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概念。
周室之外,常常还有第二「中央」,那就是霸主,相当于现在多国军事集团的首领国。
春秋轮流坐庄的号称「五霸」,而史家们数来数去,发现前后并不止五个,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春秋》载,二百四十二年间,诸侯朝聘齐、晋、楚者共三十三次,朝周仅有三次。
可见霸主的实际地位,高于周室远矣。
霸主的形式,在春秋战国结束后,还曾或隐或现地存在过。
如秦朝覆灭后,楚霸王项羽;东汉末年,各路豪强争霸中原。
项羽新推翻暴秦,欲恢复先秦时分封各国并存的制度,却只愿当霸王,不愿做「天子」,就是怕当上天子反而无国,成为诸侯各国的傀儡。
曹操大权总揽,统一北方,却只愿做魏王,不愿做皇帝,收到各方送来的劝进书,他说:「你们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哇!」曹丕篡汉是220年,但史家眼里的「三国」往往从赤壁之战算起,因为自此三国鼎立之势已经完成。
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开始。
秦以前的「中国」,只是一个不带政治含义的地理名词。
西周时为京师附近,相对于东西南北四方而有此称。
春秋战国时泛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又叫中原一带。
故有些国家属于「中国」,如晋(韩、魏)、鲁、宋、郑;有些国家属于四方蛮夷,如秦、楚、吴、越、燕、中山、巴、蜀;有些国家则地跨「中国」与夷狄,如赵、齐。
《周礼·注》:「大曰邦,小曰国。
」中国的建立,乃集七大王国及若干小国而成为帝国大邦,只是统一时经历残酷的征战、兼并,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
文、拆毁各国之间的长城、夷灭原有的边界,各国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俗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