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课时1)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2.2 平行线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能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探究,理解角与线的位置关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激情投入,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三种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难点: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一、知识链接1.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过已知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画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能且只能画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是怎样叙述的?4.怎样用三角板和直尺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二、新知预习1.试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经过直线外一点P 画出已知直线AB 的平行线CD ,由此你会发现什么?2.同位角 ,两直线平行. 三、自学自测1.如图,三角形ABC 中,∠A=70°,∠BED=70°,可以判断 ∥ .根据是 .由∠B=48°,∠FDC=48°,可以判断 ∥ .根据是 .第1题图 第2题图2.如图,用直尺和三角板作直线AB ,CD ,从图中可知,直线AB 与直线CD 的位置关系为 . 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教学备注【自学指导提示】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画一画: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步骤有哪些?思考:(1)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 (2)直线a ,b 位置关系如何? (3)由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总结归纳: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应用格式: ∵∠1=∠2(已知)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做一做:下图中若∠1=55°,∠2=55°,直线AB 、CD 平行吗?为什么?探究点2: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问题1:如图,由∠3=∠2,可推出a//b 吗?如何推出?总结归纳: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应用格式: ∵∠3=∠2(已知)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问题2:如图,如果∠1+∠2=180°,你能判定a//b 吗?课堂探究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5-13)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4-23)总结归纳: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应用格式:∵∠1+∠2=180°(已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典例精析例1.根据条件完成填空.①∵∠2 = ∠6(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3 = ∠5(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4 +___=180°(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如图,已知∠MCA= ∠A,∠DEC= ∠B,那么DE∥MN吗?为什么?针对训练1.根据条件完成填空.①∵∠1 =_____(已知)∴AB∥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1 +_____=180°(已知)∴CD∥B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1 +∠5 =180°(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4 +_____=180°(已知)∴CE∥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直线AB、CD、EF、MN相交,若∠2=∠5,找出图中与∠2 互补的角.教学备注配套PPT讲授3.探究点2新知讲授(见幻灯片14-23)二、课堂小结文字叙述符号语言图形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a∥b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a∥b互补,两直线平行∵ (已知)∴a∥b1.如图,可以确定AB∥CE的条件是( )A.∠2=∠BB. ∠1=∠AC. ∠3=∠BD. ∠3=∠A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已知∠1=30°,∠2或∠3满足条件,则a//b.3.如图.(1)从∠1=∠4,可以推出∥,理由是 .(2)从∠ABC +∠ =180°,可以推出AB∥CD ,理由是 .(3)从∠ =∠,可以推出AD∥BC,理由是 .(4)从∠5=∠,可以推出AB∥CD,理由是 .4.如图,已知∠1= ∠3,AC平分∠DAB,你能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请说明理由?当堂检测教学备注配套PPT讲授4.课堂小结5.当堂检测(见幻灯片24-28)温馨提示:配套课件及全册导学案WORD版见光盘或网站下载:(无须注册,直接下载)。

《5.2.2 平行线的判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下册

《5.2.2 平行线的判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下册

《平行线的判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平行线的判定》这一课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学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巩固:要求学生复习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如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表示方法等,并完成相关的基础练习题。

2. 判定定理学习: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包括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与平行线相关的角度关系,理解并记忆这些定理。

3. 实例应用: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4. 拓展提升:设计一些稍具难度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特提出以下要求:1.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2. 独立思考:作业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规范答题: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答案清晰,步骤完整,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4. 错题订正:对于错题,学生需进行订正,并分析错误原因,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5.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正确性:答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2. 规范性:书写是否规范,步骤是否完整。

3. 创新性:是否有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表现出创新精神和能力。

4. 态度与努力:学生的作业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努力完成了作业。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本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批改:教师将对每一份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出评分和评语。

2. 课堂讲解:挑选典型题目进行课堂讲解,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

3. 个别辅导: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解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平行线的判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平行线的判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B )
A.∠2=∠3
C.∠4+∠5=180°
B.∠1=∠3
D.∠2=∠4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3.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C )
A.∠1=∠2
C.∠1+∠3=180°
B.∠1=∠5
D.∠3=∠5
得∠1=∠2(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GF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已知如图所示,∠ = ∠,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 ∠ + ∠,且平分∠,试说明 ∥ 的理由.
复习回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AB外一点P做AB的平行线CD.
知识精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过程中,直尺和三角尺分别
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知识精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可以看出,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实际上就是过点P画与∠2
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过程中,直尺和三角尺分别
4.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A.若∠1=∠4,则m//c
B.若∠1=∠2,则a//b
C.若∠1+∠3=180,则n//c
D.若∠2+∠3=180°,则m//n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如图(1),光线AB,CD被一个平面镜反射,此时

CD
∠1=∠3,∠2=∠4,则AB // _____,BE_____DF.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

4
b
2
∴ 2+ 4=180°
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应用格式:
∵a∥b(已知)
∴∠2+∠4=180 °
a
1
4
b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典例精析
例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因为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所以
∠A与∠D互补, ∠B与∠C互补. D
C
于是∠D=180 °-∠A=180°-
100°=80°
A
B
∠所C以=梯18形0的°另-∠外B两=1个80角°分-1别15是°8=06°5°、 65°.
四、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讨论: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
什么?它与判定有什么区别?(分组讨论)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
解 ∵ 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1
又∵ ∠1=∠3(对顶角相等),
3
b
2
∴ ∠2=∠3(等量代换).
c
总结归纳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应用格式:
∵a∥b(已知)
解: ∠A =∠D.理由:
∵ AB∥DE( 已知 )
D
∴∠A=_∠__C_P_E__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AC∥DF( 已知 )
F C
P E
图1 B
∴∠D=_∠__C_P_E_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中学七年级数学521平行线的判定(1)课件人教版17页PPT

中学七年级数学521平行线的判定(1)课件人教版17页PPT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学七年级数学521平行线的判定(1)课件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人教版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5.2.2平行线的判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下册

《5.2.2平行线的判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下册

《平行线的判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平行线的判定》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 掌握平行线的基本判定定理及推导过程;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平行线的判定》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定理。

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等。

2. 练习题:针对所学的平行线判定定理,布置适量的练习题。

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涵盖不同难度的题目,从基础知识的巩固到拓展延伸的题目均有涉及。

3. 实例分析:选择几个典型的平行线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强化对平行线判定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4. 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所学知识,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提出以下要求:1. 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相关概念和性质;2. 独立完成练习题,不抄袭他人答案;3. 对每个问题都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解答过程;4. 实例分析要详细,思路清晰,步骤完整;5. 完成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6. 按时提交作业,不拖延。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解题思路的清晰度和正确性;3. 解答过程的完整性和规范性;4. 实例分析的深入程度和准确性;5.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质量。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2. 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和答疑;3.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4. 根据作业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平行线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学习、练习题、实例分析和思维导图等方式,全面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课题《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2、学科:七年级数学下册(新人教版)3、课时:第1课时4、学生情况:目前,虽然我校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学生的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而且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完“三线八角”,初步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及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是具备学好这节课的基础的。

本学期学生初步接触推理证明,逐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教学课题】数学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5.2.2平行线的判定,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节【教学内容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平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平行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平行的有关判定方法。

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增强学生数学实践体验。

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已有知识,同时这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准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知识、新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方面尝试,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教师的适时点拨,精炼概括,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清晰条理,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训练技能。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如图,已知四条直线AB、AC、DE、FG,(1)∠1与∠2是直线_____和直线_____被直线_____所截而成的____角。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附习题)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附习题)

解:①可度量∠3 的度数,因为∠3 与∠2 是同旁内角,若∠3=90°,则∠3+∠2=180°.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两条 直轨平行.
②也可度量∠4 的度数,因为∠4 与∠2 是 同位角,若∠4=90°,则∠4=∠2. 根据“同位 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两条直轨平行.
③还可度量∠5 的度数,因为∠5 与∠2 是 内错角,若∠5=90°,则∠5=∠2. 根据“内错 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两条直轨平行.
判定方法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2 同一平面内,同垂直于第三条直 线的两直线平行
例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 一条直线,那么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已知条件:直线 b 与直 线 c 都垂直于直线 a .
∠1=∠2=∠3.
(1)若∠1=∠2,则___a__∥___b__,理由是 _同__位__角__相__等__,__两__直__线__平__行____.
(2)若∠1=∠3,则__a___∥___c__,理由是 _内__错__角__相__等__,__两__直__线__平__行____.
(3)直线 a,b,c 互相平行吗?为什么? 解:平行,∵ b∥a ,c∥a , ∴ b∥c ,∴ a∥b∥c .
如图,如果∠2 =∠3,那么 a 与 b 平行吗?
因为∠2 =∠3,∠3 =∠1, 所以∠1 =∠2, 所以 a∥b .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思考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能否利 用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行线的判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掌握平行线判定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教学演示,即“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任务分析】1、学习结果:本课属于智慧技能的规则学习。

2、学习条件:( 1)必要性条件:规则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概念,此处要学习的四个概念是“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 ,四个都属于定义性概念。

概念的先决条件是辨别。

(因而决定教学的顺序为辨别—概念学习—规则学习)。

( 2)支持性条件:两直线平行可用推平行线法来检测,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都可以用量角器测得。

学生学习用具:两把尺子或三角板。

本节分两个课时讲,第一课时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课时二再介绍判定方法三。

3、学生的起点能力:学生已经掌握“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概念。

学生会具有辨别能力,会使用几何工具辅助学习,具备一般的推理能力。

起点能力使能目标一使能目标二终点能力学生已经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作图在平行线和结合图形学生自知道两角关系运用判定“平行线”的概念非平行线上找到己归纳出平行线方法来证明,并使用正学生会使用几何这几对角判定方法确的证明格式工具辅助学习,具发现这些角的关备一般的推理能系力。

4、教学重点:对判定方法的概括与推导5、教学难点:方法的归纳与综合运用【教学内容】教学教师活动过程1、?本堂课分五块讲解习得1、回顾三线八角阶段2、平行线概念3、平行线判定方法4、本课重难点5、总结与练习(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1、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三线八角”a314a12358a267问那些角是“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让学生在自己纸上也画一下,或者用手势比一下。

学生活动看 PPT个别举手回答大部分学生跟着老师用手势表示各种角学生回答平行线的概念,一部分学生会把在同一2、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

5.2.2平行线的判定
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
1.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重点)
2.了解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证明过程;
3.灵活运用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证明直线平行.(难点)
一、情境导入
怎样用一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画平行线呢?动手画一画.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应用同位角相等,判断两直线平行
如图,∠1=∠2=5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CD平行吗?说明理由.
解析:利用对顶角相等得到∠3=∠2,再由已知∠1=∠2,等量代换得到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AB与CD平行.
解:∠3=55°,AB∥CD.理由如下:∵∠3=∠2,∠1=∠2=55°,∴∠1=∠3=55°,∴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总结: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位角(“F”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类型二】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添加合适的条件
如图所示,用前面学习的方法要想判断AB是否与CD平行,我们可以测量哪些角?
请你写出方案,并说明理由.
解析:判别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1)可以测量∠EAB 与∠D,如果∠EAB=∠D,那么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AB与CD平行;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同位角、
变式训练:见书上本课时练习
三、板书设计
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均衡,还需逐渐提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2.2 平行线的判定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2.2 平行线的判定 课件

为什么?
解:直线与平行. 理由如下:
∵∠1 + ∠ = 180°, ∠1 + ∠ = 180°,
∴∠ = ∠.
∵∠ = ∠,
∴∠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题2】如图,∠ + ∠ = 180°,∠ = ∠,试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例题3】如图,∠ + ∠ = ∠,试说明∥.
解: 如图,作∠ = ∠.
∵∠ = ∠
∴∥.
又∵∠ + ∠ = ∠,
解: ∵∠1=∠2, ∴AB∥CD.
∵∠3+∠4=180°,∴CD∥EF,
∴AB∥EF.
3.如图,B、A、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D∥BC.你
∠EAD=∠B或∠DAC=∠C或∠DAB+∠B=180°
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允许添加
任何辅助线).
4.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 D
).
A. ∠1=∠4 B. ∠3=∠5 C. ∠2+∠5=180° D. ∠2+∠4=180°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 = ∠2

判定方法2
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形示例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行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验证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行线的判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的情况?”比如,铁轨或者教室的黑板边缘。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行线的奥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Biblioteka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第一部分“5.3.1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且在平面内没有任何其他直线与这两条直线同时相交,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学会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举例解释:在讲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时,可以通过具体图形展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平面”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讨论直线是否平行,不同平面内的直线是否有平行的可能性。
-判定方法的适用条件:学生需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些判定方法,以及这些方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讲 平行线的判定(1)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讲 平行线的判定(1)

第2讲平行线的判定(核心考点讲与练)一、平行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要点诠释:(1)平行公理特别强调“经过直线外一点”,而非直线上的点,要区别于垂线的第一性质.(2)公理中“有”说明存在;“只有”说明唯一.(3)“平行公理的推论”也叫平行线的传递性.二、直线平行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3=∠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上图,几何语言:∵∠4+∠2=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或互补,得出平行,即由数推形.考点一:平行公理及推论【例题1】(2019春•余姚市期末)已知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不同的直线a,b,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a∥b,a⊥c,那么b⊥c B.如果b∥a,c∥a,那么b∥c C.如果b⊥a,c⊥a,那么b⊥c D.如果b⊥a,c⊥a,那么b∥c【变式训练1】(2018春•杭州期中)下列说法:①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④若a⊥b,c⊥b,则a与c的关系是平行;⑤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其中正确的是.【变式训练2】(2020春•椒江区期末)如图,AB∥CD,AB∥GE,∠B=110°,∠C=100°.∠BF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考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例题2】(2021秋•平阳县期中)如图,下列条件中①∠1=∠2;②∠3=∠4;③∠2+∠5=∠6;④∠DAB+∠2+∠3=180°,能判断AD∥BC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变式训练1】(2021秋•余姚市期中)木条a、b、c如图用螺丝固定在木板α上且∠ABM =50°,∠DEM=70°,将木条a、木条b、木条c看作是在同一平面α内的三条直线AC、DF、MN,若使直线AC、直线DF达到平行的位置关系,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木条b、c固定不动,木条a绕点B顺时针旋转20°B.木条b、c固定不动,木条a绕点B逆时针旋转160°C.木条a、c固定不动,木条b绕点E逆时针旋转20°D.木条a、c固定不动,木条b绕点E顺时针旋转110°【变式训练2】(2021春•拱墅区期末)如图,已知∠F+∠FGD=90°(其中∠F>∠FGD),添加一个以下条件:①∠F+∠FEA=180°;②∠F+∠FGC=180°;③∠FEB+2∠FGD=90°;④∠FGC﹣∠F=90°.能证明AB ∥CD的是()A.①B.②C.③D.④【变式训练3】(2021春•萧山区期末)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D∥BC的是()①∠1=∠2;②∠3=∠4;③∠2+∠5=∠6;④∠DAB+∠2+∠3=180°.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变式训练4】(2021春•怀安县期末)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A B.∠1=∠2C.∠D=∠DCE D.∠D+∠ACD=180°【变式训练5】(2021•下城区一模)如图,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分别度量:①∠1,∠2,∠C;②∠2,∠3,∠B;③∠3,∠4,∠C;④∠1,∠2,∠3.可判断直线m与直线n是否平行的是()A.①B.②C.③D.④【例题3】(2021春•椒江区期末)如图,∠A=70°,O是AB上一点,直线OD与AB的夹角∠BOD为75°,要使OD∥AC,直线OD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度.【变式训练1】(2021春•鄞州区期中)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AD+∠ABC=180°;②∠1=∠2;③∠3=∠4;④∠BAD=∠BCD,能判定AD∥BC的是.【变式训练2】(2020秋•婺城区校级期末)如图,点E是BA延长线上一点,在下列条件中:①∠1=∠3;②∠5=∠B;③∠1=∠4且AC平分∠DAB;④∠B+∠BCD=180°,能判定AB∥CD的有.(填序号)【变式训练3】(2021春•奉化区校级期末)如图,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四个条件:①∠1=∠2;②∠C+∠ABC=180°;③∠C=∠CDE;④∠3=∠4,能判断AB∥CD的是(填序号).【变式训练4】(2021•柳南区校级模拟)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当∠2=度时,a∥b.【例题4】(2021春•槐荫区期末)点B,E分别在AC,DF上,BD,CE分别交AF于点G,H,∠AGB=∠EHF,∠C=∠D.求证:AC∥DF.【变式训练1】(2021春•乾安县期末)已知:如图,直线l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P,Q,PM垂直于l,∠1+∠2=90°.求证:AB∥CD.【变式训练2】(2020春•岱岳区期末)将一副三角尺拼图,并标点描线如图所示,然后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EFC的度数.【变式训练3】(2020春•麻城市校级月考)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填空: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若已知∠1=∠2,说明AB∥CD的理由.解:根据得∠2=∠3又因为∠1=∠2,所以∠=∠,根据得:∥.【变式训练4】(2020秋•温州月考)已知:如图,∠ACD=2∠B,CE平分∠ACD.求证:CE∥AB.【变式训练5】(2019春•秀洲区期中)如图,如果∠1+∠3=180°,那么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类型一、平行公理及推论【例题5】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整理、巩固和提高,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习惯和能力.
【活动3】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依据是什么呢?
木工用角尺画平行线的数学 道理是什么?
如图,已知∠1=52°,当∠2=时,AB∥CD,理由是.
教师再次提出这两个实际问题,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种画法的依据正是判定方法1;
此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明确截线与被截线,准确说明理由.
利用这两个实际问题去发现、得到判定方法1,再反过来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明确依据,体现数学学习中的具体----抽象----具体这一过程.
【活动5】说说今天你学了哪些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你能说一说我们得到这个判定方法的过程吗?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收获呢?
1.判定直线平行的三个方法: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我们知道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我们要学会用“推理”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布置作业:
教材第16页习题5.2,第2、4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 回答,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这部分内容是继“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即三线八角内容之后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知识,同时它又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学好它会为后面继续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 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教学难点:判定方法1的得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从认知结构的角度,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并且对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定义、画法、平行公理等知识,具备了探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条件和基础.特别是已经知道平移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以及“平移”过去是平行的事实.但在逻辑思维、几何语言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同时通过“说理”、“简单推理” 等言之有据的解答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还很薄弱.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

D
∠1=∠3 ( 对顶角相等 ),
∴ ∠7=∠3 (等量代换).
∴ 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巩固练习
如图所示,∠1=∠2=35°,则AB与CD的关系是 AB∥,CD
理由是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E
C
1
D
A2
3
B
F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
理由是___内__错__角__相__等__,__两__直__线__平__行___.
(2)从∠ABC +∠ BC=D180°,可以推出AB∥CD ,
理由是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
3
D
1
4
B
2
5
C
课堂检测
(3)从∠ 3 =∠ 2 ,可以推出AD∥BC,理由是
___内__错__角__相__等__,__两__直__线__平行
B
2 13
D
E
∴∠2+∠A=180º ( 等量代换 ).
∴ AB∥CD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巩固练习
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E
① ∵ ∠2 = ∠ 6(已知),
∴ _A_B_∥C__D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 ∵ ∠3 = ∠5(已知),
∴ _A_B_∥C__D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探究新知 (1)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 (2)直线a,b位置关系如何?
A
1
a
b
2
B
探究新知 (3)将其最初和最终的两种特殊位置抽象成几何图形:
A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2平行线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两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理解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重点: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难点:理解“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教学过程
一、梳理旧知,引出新课.
1、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2、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是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
(1)根据定义;(2)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

二、动手操作,归纳方法
1.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平推法),大家还记得吗?
2.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经过P点的直线AB和直线AB的平行线直线CD ,并沿着直尺画出第三条直线EF。

如图(课本P12图5.2-5)。

3.请同学们观察,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你能发现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吗?把你想到的和小组同学交流。

4.小组发言:三角板的锐角没变,也就是说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简化图5.2-5,得图3.
图3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 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AB∥CD.
三、巩固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课本P13 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

2. 如图, BE 是AB 的延长线.
(1)由∠CBE =∠A 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根据是什么?
答: AD ∥BC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C
B A E C
D B A
3. 如图,你认为添加哪些条件可以使得AB ∥CD ?
四、例题讲解,规范答题
例1.如图,已知∠1=135 , ∠2=45
l1与l2平行吗? 2l 1
l 3
l 1
2 F
E
2
B 1 A
C
D 3
4
5 6
7 8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答:平行.理由如下:
a,c a
1=。

,=。

1=
1和是同位角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会什么方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
六、布置作业
1、2题; 4、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