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模块学生版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模型制作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模型制作在小学地理教学中,地形模型制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
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地形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及其在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地形模型制作步骤地形模型制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所需的材料包括塑料泥、画笔、彩绘颜料、粘合剂、画板等。
根据模型的大小和形状,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选择地理要素: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理要素进行模型制作。
可以选择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地理要素。
3.设计模型布局:根据选定的地理要素,设计模型的布局。
可以使用铅笔在画板上进行草图设计,确保模型布局合理且美观。
4.制作地貌特征:根据地理要素的特征,使用塑料泥进行地貌的塑造。
比如对于山脉,可以将塑料泥塑成山峰的形状,并利用画笔添加细节,如岩石纹理、绿色植被等。
5.彩绘模型:待地貌特征干燥后,使用彩绘颜料进行模型的上色。
如用蓝色代表水域、绿色代表草地、棕色代表山脉等。
通过上色可以使模型更加真实和生动。
6.粘贴地理要素:在制作地貌特征后,可以根据实际地理布局,粘贴相应的地理要素。
如使用蓝色纸张代表河流,绿色软木板代表树林等。
7.完善细节:检查并完善地形模型的细节,如修整模型边缘、涂抹适量的粘合剂使模型更加牢固。
8.完成展示:待地形模型制作完成后,放置在合适的展示架上。
可以将其与地理教材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二、地理模型在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激发学生兴趣:地形模型制作是一种亲身参与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制作模型,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实际可见的对象,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加深理解: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到地理现象的本质,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地形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地理要素的特征,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模型。
世界地理识图训练(二)—世界地形(1)(学生版)
世界地理识图训练(二)—世界地形(1)原创:杨环宇(公众号:小地球地理天地)【宏观地形】一.亚洲部分A_________平原 B_________平原 C_________平原 D_________山脉E_________山脉 F_________山脉 G_________山脉 H_________山脉I_________盆地 J_________盆地 K_________高原 L_________平原M_________高原 N_________高原 O_________平原 P_________高原Q_________平原 R_________高原 S_________高原 T__________山脉U_________高原 V_________平原 W_________山脉 X_________平原Y_________高原 Z__________山地二.欧洲部分A_________山脉 B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山脉 D_________山脉E_________山脉 F_________山脉 G_________山脉 H_________盆地I_________平原 J_________平原 K_________平原 L_________平原M_________高原三.非洲部分A________山脉 B________山脉 C________高原 D________高原E________盆地 F________高原 G________高原 H________高原I________高原 J________盆地 K________沙漠 L________沙漠M________盆地四.北美洲部分A________平原 B________山脉 C________山脉 D________高原E________山脉 F_________山脉 G________平原 H________山脉I________高原五.南美洲部分A_________山脉 B_________平原 C_________高原 D_________平原E__________高原 F_________平原 G__________高原六.大洋洲部分A__________山脉 B__________盆地 C__________盆地 D__________高原。
世界地理识图训练(二)—世界地形(3)(学生版)
世界地理识图训练(二)—世界地形(3)【全球剖面图】图中A为______洋;B为_____洲;C为______洋;D为______洲;E为______洋;F为_______洲;G为_____洋。
图中A为______洋;B为_____洲;C为______洋;D为______洲;E为______岛;F为_______洋;G为_____大陆;H为________洋图中A为______洋;B为______(国家);C为_______湾;D为_______洋;E为______洲的_______沙漠;F为____海;G为_______半岛;H为_______海峡南侧的______湾;I为______(国家);J为_____(国家)的______三角洲;K为中国______部;L为________;M为_______洋。
图中A为______洋;B为_____洲;C为_____洋;D为______洲;E为_______洋;F为______大陆;G为______洋。
图中A为______洋;B为______洲;C为______洋;D为______洲;E为______洲;F为_______高原;G为_______平原;H为_______洋。
图中A为_____洋;B为______洲;C为______洋;D为_______半岛;E为_____海;F为_____山脉;G为_______平原;H为_______盆地;I为_______平原;J为_______洋。
图中A为_______洲;B为______洋;C为______半岛;D为______平原;E为______山脉;F为____________平原;G为______________高原;H为______________山地;I为__________洋。
图中A为_______洲;B为______洋;C为_______洲;D为______海;E为_____洲;F为_____洋。
2.3世界的地形(学生版)湘教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1.陆地地形期特征
(2)世界陆地地形之最
2.学看地形图
山地地形的不同部位名称
(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等高线数值越往中间越高。
符号“”
等高线弯曲并向海拔高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并向海拔低处凸出。
位于两山顶之间。
多条等高线重合。
符号“”
(1)等高线的特点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相同。
②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
③等高线是
曲线。
④不同海拔的等高线相交、重合、分支,且在图中的部分中断。
(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越密集,山地坡度,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⑥修水坝时,一般在河流的峡谷地区选址,具有投资、蓄水的特点。
(2)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代表;蓝色代表;不同深浅的黄色代表、、;白色代表;褐色代表。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模型制作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模型制作地形模型在小学地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地形特征,还能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因此,制作地形模型成为小学地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地形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 地形模型的制作方法地形模型的制作需要一些简单易得的材料,如泡沫板、颜料、刷子、剪刀、胶水等。
以下是地形模型的制作步骤:(1) 在纸上画出地理图,标明地形和地貌特征;(2) 根据地理图的要求,用剪刀将泡沫板切成相应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山脉、平原、河流等;(3) 用剪刀或刀具修整泡沫板,使地形模型更加逼真;(4) 将修整好的泡沫板用胶水粘贴到一个大的底板上;(5) 用颜料和刷子为地形模型上色,使其更加真实。
2. 地形模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 直观呈现地理地貌:地形模型能够真实地展现地球的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通过观察地形模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地球表面的特征,从而加深对地理地貌的理解。
(2) 模拟自然现象:地形模型能够模拟地球上一些自然现象的发生规律,如河流的冲刷、风沙的侵蚀等。
教师可以通过对地形模型进行一定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地图阅读能力:在地形模型上标明地理要素的位置和分布,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地图上的符号和表示方法,培养他们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对地理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启发思考,激发兴趣:地形模型的制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学生在动手制作地形模型的同时,会不断思考和探索地理地形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3. 地形模型制作的注意事项(1) 模型的比例: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制作地形模型,使之更贴近地实际情况。
(2) 精心设计:在制作地形模型时,应该尽量还原地理特征,细节丰富,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地貌特征。
(3) 多样化展示:可以选择不同材料和制作方式,如采用塑料瓶制作湖泊、利用纸张制作河流等,以便展示地理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备战2021年中考地理《速记宝典》(学生版)
385
2361
④
﹣9.3
1.6
21.4
19.5
125
表格中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气候资料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2020·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秦岭-准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地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的是()
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1月0℃等温线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
9.(2020·宁夏)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20年6月,搭载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
(1)西昌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从地势阶梯分布上看,西昌、太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
C.③山脉是我国半干早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如图为我国各类地势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如图中B代表的地势类型是( )
A.山地B.高原C.盆地D.平原
4.D类地势要素分布在我国的( )
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大陆架上
②时间分配规律: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2)干湿地区: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
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讲义4-1 常见地貌类型(学生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常见地貌类型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说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在我国的分布和主要地貌特征2.说明河流(流水侵蚀、堆积)地貌的成因、分类和分布3.说明风沙(风力侵蚀、堆积)地貌的成因和分布4.说明海岸(海水侵蚀、堆积)地貌的成因和分布知识点01 喀斯特地貌1,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 等。
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 地貌。
2,我国的 , , 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 , , 等。
4,溶沟呈 或 ,地面 ,崎岖难行,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 。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 ,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 ,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5,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 、 。
峰林可演变为 ,以至 。
6,地下喀斯特地貌以 为主,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 分布,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 , 或 ;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 。
【即学即练1】天窗结构是地下河顶部通向地表的透光部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地貌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1.根据上图中岩层走向与地表状况等分析,当地()A.各处岩层断层发育形成天窗构造B.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壳水平运动C.外力侵蚀程度较低岩层较为完整D.灰岩与砂页岩共同构成当地地貌2.猜测图中天窗构造中水体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水位季节变化小B.ph值呈弱酸性C.终年水温偏高D.雨水补给为主知识点02 河流地貌1,河流流经山区,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形成河谷。
“V”形河谷深度,岸壁,谷底,河床底部,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河流流出山地,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
河谷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
冲积平原多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3,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而成的。
微专题5 地形特征描述(学生版) 2022年新高考地理微专题加餐练
1.读“我国大别山东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2)比较②处和③处河流水量大小,并说明理由。
2.(2020·北京顺义区模拟)读下图,回答下题。
毛里求斯是地处非洲东部的火山岛,有独特的热带海岛风光。
北京某中学选择在暑假期间乘飞机前往毛里求斯研学旅行。
普莱桑斯国际机场,由中国援建,包括新建航站楼,扩建停机坪、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描述该岛的地形特征。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为玉龙雪山下的一块高原台地,海拔2 416米。
材料二下图a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图,图b为丽江古城平面示意图。
(1)说出图a中西部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影响。
(2)简析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4.(2020·安徽六安一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西藏自治区藏木水电站是西藏最大的水电开发项目,也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规划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
藏木水电站位于西藏山南市加查县境内,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出口处,采取梯级开发模式。
据图和所学知识说出藏木水电站周围地区的地形特征。
5.(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1),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据图2,描述图1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周边沙漠广布,但有“清凉王国”和“东非湿岛”的美誉。
邻国吉布提自然资源缺乏、工农业基础薄弱。
亚吉铁路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的一条线路,这是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是非洲第一条全线采用中国电气化标准施工的现代电气化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
2018年1月1日,亚吉铁路商业运营开通仪式在亚的斯亚贝巴拉布火车站举行。
(1)据图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地形、地势特征。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变化(学生版)
1.从近年高考看,考查内容上,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为考查重点。
2.“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岩石圈物质的循环”是研究地质作用的基础。
以示意图的方式考查循环规律、过程原理是重要命题方向。
3.“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质构造类型、成因及实践意义,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是重要考点,结合工程建设,以地质构造图为背景是重要命题方式。
4.流水地貌、风力地貌的分布,成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重要命题点。
考向1 内力作用与地貌[真题诊断]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
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
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
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
完成下列问题。
命题趋势专题 四 ××地表形态的变化1.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2.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D2.B【解析】该组试题以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
试题材料真实、新颖,考查内容为教材主干知识。
总体难度适中。
1.该地层中的黄土层、砂砾石层、砂页岩层等均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越往下沉积越早,岩层越老。
故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是③②①。
褶皱构造形成于砂页岩中,说明其形成时间晚于砂页岩,即④介于③和②之间。
2.黄土层是风力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和黄河无关,A错误。
该段黄河为中游,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因此易形成砾石堆积,而砂砾石层是砾石堆积所形成的,其形成和黄河有关,B正确。
组成砂页岩的堆积物颗粒细小,不可能是黄河堆积的结果,C错误。
褶皱是内力作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现象,和黄河无关,D错误。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生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情分析】考点常见地貌类型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标准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3.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的地形、水文等地理特征,分析判断不同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分布规律。
认识不同地区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地貌景观差异。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从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形成过程。
结合内外力作用分析其地区地貌的成因,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3.地理实践力:运用视频或野外观察地貌景观,能够识别相关地貌并能描述其景观特点。
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观察学校所在地的地貌景观,并分析其成因。
考情分布2023海南卷、2023湖南卷、2023北京卷、2023浙江卷、2023全国甲卷、2023全国乙卷、2023新课标、2023福建卷、2022河北卷、2022上海卷、2022天津卷、2022福建卷、2022海南卷、2022辽宁卷、2022江苏卷、2022山东卷、2022湖南卷、2022广东卷、2022浙江6月、2022全国甲卷、2022全国乙卷、2022浙江1月、2021海南卷、2021福建卷、2021辽宁卷、2021天津卷、2021河北卷、2021全国甲卷、2021浙江6月、2021河北卷、2020海南卷、2020江苏卷、2020天津卷、2020山东卷、2020浙江7月、2020新课标Ⅰ、2020新课标Ⅰ、2020浙江1月: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及其地貌;2023浙江1月、2022重庆卷、2022上海卷、2022北京卷、2022江苏卷、2021天津卷、2021北京卷、2021浙江1月、2020北京卷、2020江苏卷、2020天津卷、2019北京卷: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题趋势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及其地貌,一直是高考的高频热点,一般难度较大,今年针对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描述类综合题考查频率显著增加,称为近年高考的热点。
中国各大地形单元学生版
东北平原自然环境特征(一)位置范围:位置:40°N~50°N,120°E~135°E之间。
哈尔滨(____°E,___°N)范围:_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以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由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平原组成。
面积35万平方千米。
(二)地形:地形:①我国第一大平原;②海拔多在___________米以下,大部分地势低平地势:地势平坦;山水环绕;沃野千里地质地貌:外力作用以___________为主,为流水作用下的___________平原。
(三)气候:气候类型:___________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冬季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降水集中于_____季,雨热__________。
北部寒温带,大部分为_____温带,一年一熟。
南部辽南为_____温带。
一月均温在-30℃~-10℃之间。
东部长白山降水量800mm以上,东部和北部为_____地区,生长期100~160天,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
(四)河流及水文特征:黑龙江,松花江,嫩江。
水文特征:流量较_____,含沙量_____,外流河,结冰期_____,一年有两个汛期,_____汛和_____汛,春季是_______________补给,夏季是__________补给。
(五)植被:以_______________林和_______________为主;(六)土壤:_____(七)资源:矿产:黑龙江---_____石油,鸡西、鹤岗的_____。
辽宁---鞍山、本溪的_____,阜新的煤,辽河_____水能:松花江上有丰满、白山水电站(注:东北地区水能资源__________,原因为该地以_____为主,落差小;河流封冻期长)旅游:__________的冰雕、_____的雾凇、白头山的天池、黑龙江的__________,丰林自然保护区,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
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
实验项目---橡皮泥等
高线地形模型制作-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
实验目的:通过用橡皮泥捏成不同形态的山体,山体中包含有陡坡、缓坡、山顶、
山谷、鞍部、陡崖等山体部位。
观察山体模型,画出相应的地形图,让学生感受山体的整体面貌,加深对等高线的理解,学会阅读并运用等
高线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主探究学习
能力。
实验对象:中学生(2人为宜)
实验材料:橡皮泥、小刀、铅笔、白纸、水彩笔、刻度尺、小竹签两根
实验时间:
实验过程: 1.先用橡皮泥捏出山的主体,再用小刀等工具塑造出陡坡、缓坡、山顶、山谷、鞍部、陡崖。
2.分别用两根竹签从山体模型的两个山峰顶部穿孔至底部。
3.以桌面为“海平面”,用刻度尺量出山体模型的“海拔高度”,并根据一定
的等高距用水彩笔描绘出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再用小刀沿着等高
线对山体进行水平切割。
(本实验的山体模型高度为5cm,以
1cm为等高距,对山体模型进行切割,切为5个部分)
4.将切割好的山体模型分层展示到白纸上,从最底层部分开始,沿橡皮
泥的切割线进行等高线绘制,绘制完后,将其取走,对其上一层
进行绘制,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等高线绘制完成。
按橡皮泥的形
状绘制出等高线。
每次绘等高线时两孔对齐,据此画出等高线地
形图。
注意事项:1.橡皮泥的可塑性很强,切割时注意保持山体模型原有的形状。
2.两个竹签一定要自山体模型的两山峰顶部竖直穿孔至底部,以确保绘制
等高线时的精确性。
3.小竹签应为有不规则侧面的棱柱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界地形河流填图专项练习(学生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世界地形河流填图专项练习(学生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选择题1.填写字母所在的地形区A:B:C:D:E:F:G:H:I:J:K:L:M:N:O:2.填写字母所在的地形区A:__________(填山脉)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3.填写字母所在的地形区A: (填山系) B:______________C:4.填写字母所在的地形区A:B:C:D:E:5.填写字母所在的地形区A:B:6.填写字母所在的河湖A:B:C:D:E:F:G:H:K:M:N:P:R:7.填写字母所在的河湖A: 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8.填写字母所在的河湖A: 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9.填写字母所在的河湖A:10.填写字母所在的河湖A:_________________ B:参考答案1.A:乌拉尔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东欧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E:中西伯利亚高原F:东西伯利亚山地G:华北平原H:华北平原I:湄公河平原J:德干高原K:昆仑山脉L:伊朗高原M:图兰平原N:天山山脉O:大高加索山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地形区的分布,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结合亚洲地形区的分布,读图可知,A为乌拉尔山脉,B为喜马拉雅山脉,C为东欧平原,D为西西伯利亚平原,E为中西伯利亚高原,F为东西伯利亚山地,G为华北平原,H为华北平原,I为湄公河平原,J为德干高原,K为昆仑山脉,L为伊朗高原,M为图兰平原,N为天山山脉,O为大高加索山脉。
2.A:安第斯山脉(填山脉)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圭亚那高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美洲的地形区,试题难度较易。
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生版) 2022年新高考地理模拟题分类汇编(第1套)
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2021届河南郑州市高三零模)堪察加半岛位于太平洋西北部,半岛有中部山脉和沃斯托内奇山脉纵贯南北,前者沿半岛轴部延伸,后者大致与东海岸平行。
两列山脉之间为中央堪察加低地,有堪察加河流经。
地壳不稳定,火山活跃,地震频发,多温泉和间歇泉。
下图是堪察加半岛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堪察加半岛多间歇泉的主要原因是()A.多岩溶地貌,洞穴分布广B.火山喷发形成的通道蓄水C.降水量大,地下水丰富D.沉积岩广布,多含水地层2.堪察加半岛地形特征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运动D.变质作用(2021届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地质界线是不同地质体之间的界线,即地层、岩体、矿体等的分界面或断层面同地表或某一剖面的交线。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局部地形地质分布图,该区域地层形成后一直处于平稳地上升状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地貌处,地下岩层应()A.甲处向上隆起乙处向下弯曲B.甲处水平延展乙处向下弯曲C.甲处水平延展乙处水平延展D.甲处向上隆起乙处向左倾斜4.下列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T2B.T3C.J1D.J25.乙处地貌的成因最可能是()A.岩层断裂下陷 B.岩层挤压凹陷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2021届江西赣州市高三期中)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A.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物理风化作用较强7.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A.风积沙丘B.风蚀沟谷C.冲(洪)积扇D.三角洲(2021届湖南永州市高三一模)暑假期间,中学地理马老师前往新疆可可托海旅游,发现当地山坡上分布着密集的洞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模块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重点:1. 地壳物质大循环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2.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3. 地质构造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知识构建2.地壳的物质循环4.地质构造的规律与意义(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天然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大,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床位置:例如,岩层中吉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
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雨水容易汇集.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断块山、火山1.褶皱山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3.火山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③规模:大小不一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 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因为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
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3.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5.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貌特点(1)不同的区域主导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②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③高山地区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④沿海地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谷的影响河流堆积地貌: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堆积而成的扇形堆积体。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砾石搬运物,到出山口由于坡度急剧变缓、因而大量的碎屑物散开形成以出山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状的扇形堆积体。
常年径流也可形成类似扇形地貌,称冲积扇。
两者并无明显界线,主要是发育环境不同。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流泛滥时,除河床外,谷底部分也被淹没,被淹没的河底滩地称为河漫滩。
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宽度往往比河床大几倍到几十倍。
山区河流受谷底岩岸约束,河漫滩不十分发育,宽度较小,河漫滩常限于河流凸岸。
■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多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6.板块边界与地形的关系地形主要特征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温、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沿坡下沉,而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温日较差很大。
再次,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较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最后,谷地或盆地地形容易阻挡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之形成高温或者低温中心。
3.地形与风首先,高大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如青藏高原和它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造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
其次,局部小范围山脉可形成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近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近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
再次,在山脉背风坡常形成焚风。
最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形成“狭管效应”,造成风力加大。
4.地形与降水首先,受地形抬升的作用,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
其次,在迎风坡,由山脚向上降水量起初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增,到一定海拔降水量达最大值,此后,降水量又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减。
5.山脉与气候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殊的气候特征,还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
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或改变气流的运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在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燥,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山脉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总之,大致与纬线平行的山脉以南北气温悬殊为主,与海岸线平行的山脉以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为主,高耸绵延的山脉则是多种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主要地理分区的地形: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东亚: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日本地形:1.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2.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3.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朝鲜半岛: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
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
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东南亚地形: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 ”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
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南亚地形:“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中亚地形:地形:丘陵(哈萨克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西亚、北非地形: 高原为主的地形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形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形成:板块张裂处断裂形成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欧洲西部:地形: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
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
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法国地形: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德国地形: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欧洲东部和北亚: 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
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河谷地带多沼泽的原因: 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地势低洼,流水不畅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缺乏湖泊蓄水) 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山脉(落基山等)、高原、盆地相间,山脉是美洲与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 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南部-密西西比平原、西部-大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地势较低东非大裂谷分布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