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序地数图形》听评课记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序地数图形》教学实录
《有序地数图形》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引导探究,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体会到按一定顺序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渗透分类思想。
3.感受数图形、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呈现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有序性,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感知有序数图形的必要性,体验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幅漂亮的图片。
(展示用图形拼成的机器人的画)看,是什么呀?生:机器人。
师:恩,机器人身上,有哪些熟悉的图形?生1:我看到了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有正方形。
生2:还有一个三角形和圆形。
师: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图形。
你能快速数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师点课件出示:生1:我数出了1个正方形。
生2:我数出了4个长方形。
生3:我数了3个圆形。
师:哦?小眼睛再看看,是几个圆形?生3:(不好意思地)2个。
生4:我看见了有3个三角形。
其他生不同的意见:4个,6个师:恩?看来大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那平行四边形有几个呢?生(齐):一个。
师:那三角形到底有几个?是不是都想去数一数啊?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数图形”的问题(板书:数图形)2、出示信息窗师:其实,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出示情境图)瞧,这窗户上面有吗?什么图形?生(齐):长方形(点击课件出示)师: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1:这扇窗户上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师:问题提的好,声音也响亮。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问题?生都摇摇头。
师:哦,看来咱们同学都想研究(师生齐说: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的问题)。
(黑板贴问题)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探究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初步感知有序思想。
青岛版(6年制)数学二年级上册《3.5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教案
3.5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有序地数图形。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这一问题入手,旨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活动,在观察对比中发现有序思考的方法,并且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智慧广场的编写特点是: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不陌生而且显得亲切,从而乐于学习。
素材呈现了从无序到有序地思考过程,有助于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会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去数就会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有序思考的优越性。
教学时要给学而时习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摆学具或者画图做标记的方法独立探索,然后组织交流。
交流时,要重点关注学生数的过程。
不同的结果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学生交流完可能出现的情况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数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有顺序地数,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图形、数角和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呈现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有序性,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数学图形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长方形学具。
学生准备:三个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窗户上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生:长方形生:角2、(课件出示)生:有2个长方形生:有3个长方形(你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你能描给大家看一下吗,学生上台,师生一起欣赏)3、师总结:看到这个同学数图形的方法了吗(先数单独的,再数组合的)板书2+1=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序地数图形,研究更多的数图形的方法。
二年级上《图形计数》张振华青岛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有序数图形》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角、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学习了有序的数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序数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在经历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图形个数的过程中,体会有序数的必要性。
通过数长方形,三角形,角,线段等图形的个数,沟通数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图形的个数和基本图形的个数有关,发现数图形个数的规律,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建立“有序数”的模型思想。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其学习数学的热情非常高。
学生已经有了数数的基础,但对于有序的思考问题还缺少一定的训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数不同图形的个数过程,使学生感受数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建立“有序数”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有序等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核心知识点:有序数图形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学会有序的思考,沟通数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发现隐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环境与准备优课V3互联课堂,学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检查预习,小组展示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请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生:3个师:现在老师变一个魔术,现在有几个长方形了?师:同学们,先自己动脑想一想,数一数,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学生班内交流:生1:先数小长方形,有3个,再数由三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点的长方形,有1个,一共有4个长方形。
生2:先数小长方形,有3个,再数由两个小长方形组合的大长方形有2个,最后数由3个小长方形组合的大长方形,有1个,一共有3+2+1=6个。
是4个长方形还是6个长方形?你同意哪个同学的数法?这两个同学数法有什么不一样?生:在数图形的时候,他没有乱数,而是按照了一定的顺序,这样就数的正好了。
3、谁来说一说这个同学是怎样按顺序数的?生:这位同学是这样数出的6个长方形,他先数的…又数的…再数的…板书:3+2+1=6(个)师:这个同学说的你听明白了吗?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这种有顺序的数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序地数图形》听评课记录
《有序地数图形》听评课记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掌握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通过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归纳概括、抽象思辨等手段,增进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体验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有序地数图形》一课中,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怎样数图形的个数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其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
这节课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自数一数的活动,经历从简单到复杂图形数图形的过程,体验到数图形的不同方法,从中感受有顺序数图形的好处,渗透了分类思想,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有序思考和学会归纳总结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经历从无序到有序。
《有序地数图形》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数简单图形个数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
”这节课的重点是“数”的学问,引导学生按照一定地顺序、有条理地数,第一次探究“由三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初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为了让学生对有序思考体会地更深刻,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二次探究活动“由四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加大了思维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学生数长方形时很容易数错,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地数到有顺序、有条理地数,更能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让学生在比较交流中达成共识,归纳出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
二、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教师的有效引导相结合。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喜欢老师的课堂。
上课老师很强的亲和力,自然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这节课老师充分的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探索过程中,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构数图形的方法,从课堂氛围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了教师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二年级上册听课记录
二年级上册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数学-数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教授数的认识,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1.课堂导入:老师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数有哪些。
然后引出数字的概念。
2.概念讲解:老师用黑板上的数字卡片辅助讲解数字的概念,数字由数字字符0-9组成,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一定的数量。
3.数的排序: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这些数字。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跑上黑板,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好。
老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数字的大小关系。
4.数的比较:老师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两个数字卡片并说出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
学生通过互动讨论,逐渐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5.数的加法:老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要求学生将两个数字相加,并说出结果。
老师再用具体的物品如纸片、珠子等来帮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巩固他们对数的认识。
6.数的减法: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个数字,再选择一个小于该数的数字,进行减法运算,并说出结果。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与口头表达进行减法运算,掌握数的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7.课堂小结:老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们多进行数的观察和思考。
第二课:语文-字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教授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喜爱,提高他们的汉字识读能力。
1.课堂导入:老师先出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并让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字。
然后引出字的概念,解释字的构成和特点。
2.字的结构与部首:老师用黑板上的字卡片辅助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部首、偏旁和笔画的概念。
通过展示字的部首和偏旁,引导学生理解字的结构规律。
3.字的写法:老师示范一些常见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并让学生模仿跟写。
同时,老师强调汉字的正确书写顺序和笔画的书写顺序,提高学生的字书写准确度。
小学数学_有序的数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序数图形》微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智慧广场-----有序数图形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2、感受数图形、数角、数线段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
3、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是卢老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很多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等,那么你们会数图形吗?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组合,该怎样数图形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图形中有几个长方形吧?(出示课件)二、探究新知:1、我们一起来数一下,1个,2个,还有吗?对,这两个小长方形可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所以这个图形中有三个长方形。
这个大长方形是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小长方形叫做基本图形。
2、大家再来看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小明同学是这样数的:先数小长方形,一个一个有顺序的数,1个、2个、3个,一共有3个,再把相邻的两个小长方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2个2个有序的数,1个、2个,一共有2个,再把相邻的三个小长方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3个3个有序的数,有1个,3+2+1=6(个)。
3、如果再加一个小长方形你会数吗?(出示课件)我们按照前面的方法试着数一下,先数出小长方形有几个?1、2、3、4,有4个,再把相邻的两个小长方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2个2个有序的数,1个、2个,3个一共有3个,再把相邻的三个小长方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3个3个有序的数,有2个,最后把相邻的四个小长方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4个4个有序的数,有1个,4+3+2+1=10(个)。
4、我们来看一下通过刚才数图形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那就是从小长方形的个数(也就是基本图形的个数)开始加,后面的加数依次小1,加到1为止。
当一个图形的组成有一定规律时,我们就可以按这个规律来计数。
这个规律也可以运用到有规律的数角,数线段,数三角形等有序数图形的练习中。
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它们的共性与区别。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方法,有序地数出平面图形的个数,培养数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思考问题,乐于与同伴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2. 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数图形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图形分类,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的平面图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智慧广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平面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
3. 探究新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有序地数出给定图形的个数。
引导学生总结出数图形的方法,并加以验证。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数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图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数图形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2. 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分类、顺序数数。
3. 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数图形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中的物品,尝试找出其中的平面图形,并数一数它们的个数。
2. 布置一些与数图形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2年级数学教案《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有序计数》0
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节课从让学生从制作菜单吃包子和面包入手,得出三种吃法,引出简单的分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和体会分类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分析《分类列举》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8至99页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最后安排的一个“智慧广场”。
本节课主要介绍生活中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具体情景,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形成利用分类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学习了对简单事物进行分类,并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二年级孩子以随意注意为主,容易为内容活泼、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所吸引。
动手能力强,求知欲强。
正处于通过观察、感知、形成并逐步掌握排列组合的简单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分类列举的解题策略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制定菜单的情景,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勾一勾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启发,掌握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类列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形成利用分类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分类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有序数图形》
有序地数图形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5-36页,有序的数图形。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图形、数角和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呈现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有序性,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
3.通过有序数图形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数图形、数角和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课前交流师: 孩子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图片。
想看吗(渲染气氛。
调动积极性)(展示用图形拼成的机器人的画) 请看,是什么呀?生:小人儿师:对,在小人儿的身上有你熟悉的图形吗?生: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师:小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图形。
你能依次快速地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吗?生:正方形有一个师:同意吗?生:同意(长方形有4个、圆有2个、平行四边形有1个)生:三角形有1个师:同意吗?生:不同意(3个或4个)师:答案不统一,三角形的个数到底有几个呢,别着急,在学完今天的知识后,你肯定会知道答案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数图形”的问题(板书:数图形)2、出示学习目标掌握数比较复杂的图形的方法。
会正确快速的数比较复杂的图形。
(能正确快速的数出复杂图形的个数师: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出示信息窗师:小朋友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图形,(出示情境图) 你们瞧,这窗户上面有图形吗?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预设:“这扇窗户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师:提的问题真有价值,善于思考声音洪亮,掌声送给他。
师:(黑板贴问题)二、质疑探究(一)探究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1、独立思考师:小朋友们,你们认为窗户上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呢?预设:3个、4个、6个师:这只是你们的想法,我们要用事实来说话。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3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3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
一、知识点概述
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是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
•掌握图形的概念和形状。
•在图形中观察图案特征,理解图形的构成。
•从图形中数出点、线、面的数量,培养观察和认识形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的形状和构成。
•学会从图形中数点、线、面的数量。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准确观察图形,理解图形构成。
•学生能否熟练地数出图形中的点、线、面的数量。
四、教学过程
1. 回顾
对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简要回顾。
2. 导入新知
出示智慧广场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形状和构成。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特征和构成。
3. 讲解
讲解图形中点、线、面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中的点、线、面。
4. 练习
•让学生观察一幅图形,数出其中点、线、面的数量。
•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图形,并数出其中点、线、面的数量。
5. 拓展
出示其他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探究。
五、课后作业
•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
•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画出相关的图形,并数出其中点、线、面的数量。
六、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智慧广场数图形,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和构成,理解了图形的特征和构成,培养了观察和认知形式的能力,学会了从图形中数点、线、面的数量。
在课后的练习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左右”、“前后”、“上下”、“旁边”、“对面”。
2.学会在图形中数对象的个数。
3.能够运用遮蔽法数出图中的对象个数。
\t\t ## 教学重点和难点4.教学重点:掌握“左右”、“前后”、“上下”、“旁边”、“对面”等词语。
5.教学难点:利用遮蔽法数出图中的对象个数。
教学内容教学步骤1.师生互动:询问孩子们曾经去过的广场,与孩子们分享一些自己去过的广场的经历。
比如,进去后,你要先走哪个方向?你要在哪里等人?你觉得那里最好玩等等。
2.准备教具:三个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卡片和一些按照顺序放置的三个卡片的墨水画图案。
3.初识词语:让学生分别站或坐在广场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学习和识别“左右”、“前后”、“上下”三组词语,并注意观察“旁边”、“对面”等位置关系,老师可以在距离学生约 1 米左右的地方放置物品或者印有不同符号和字母的贴纸,在这个过程中, 也可以向他们说明一下遵守规则的重要性4.数图形:让学生观察三幅图画,从大到小,从左到右,从前到后顺序欣赏,记忆画中的图形,并询问孩子们看到了几种图形。
5.完成练习:老师使用黑白墨水, 制作互相包含或相邻的三个图形,让学生先数图中物体个数,然后手掌遮挡规定的图形来重新计算物品个数。
此处老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难度的习题。
6.总结:活动过后,老师引导学生复述课程中学到的一些知识点,并总结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和重要性。
教学评价1.通过幼儿在练习中选择和计数得知他们是否掌握了新学知识。
2.通过互动提问、黑白墨水示范等形式, 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思维激发的同时,老师可以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进行录像记录3.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作业中适量练习温习这些新学过程,另外, 也可以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
教学扩展1.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的位置词,包括地称、方位词等。
2.让学生自由发挥,再次创造出具有不同规律的可以数数的图形,并运用在遮蔽法上进行练习。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有序计数》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平行四边形 个 数
圆
长方形 三角形
1
1
?
?
探究一:
你能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吗?
活动要求: 1、组长负责组织,每个同学都要发言,说 出自己的结果。 2、一人发言时,说出有几个长方形,并说 出自己是怎么数的,其他同学认真听。 3、各组汇报方法结果,交流讨论。
你问我说
你能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吗?
3个 2个 1个
3+2+1=6(个)
这样有顺序地数,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平行四边形 个 数
圆
长方形 三角形
1
1
6 ?
?
探究二:
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3+2+1=6(个)
平行四边形 个 数
圆
长方形 三角形
116源自6 ?试一试:1.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角?
(
)个
(
)个
3. 数一数,包含☆的平行四边形有多少个?(选一选)
☆
1 个 2个 3个 ④ 4个
( 3 )个
( 6 )个
试一试:
2.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4+3+2+1=10(条)
( 6 )条 ( 10 )条
试一试:
3.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请在正确 的序号上打 √ 。
9 +4 +1 =14(个)
9个 10个 14个
√
收获与喜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自主练习:
1.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2.图中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3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
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智慧广场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有序地数图形。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图形,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掌握数图形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 培养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图形的特征,如边长、角度等。
3. 引导学生掌握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数出图形的数量。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找出图形的规律、进行图形的计数等。
教学难点:1. 图形的认识与区分,特别是对于一些相似的图形,如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2. 用语言准确描述图形的特征,如边长、角度等。
3. 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如何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计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图形卡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图形卡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如边长、角度等,让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图形。
3. 有序地数图形:教师示范如何有序地数图形,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图形的计数,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有序地数图形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2.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描述图形特征、有序地数图形3. 教学目标:认识图形、描述图形特征、掌握数图形方法、解决问题4. 教学难点:图形的认识与区分、语言描述、有序地数图形5.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导入、有序地数图形、小组合作、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
有序计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序计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序计数的概念;
2.学习有序计数的方法;
3.能够应用有序计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教学生理解有序计数概念;
2.学习数学上表示有序计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生掌握有序计数的方法;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理解有序计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寻找规律并说出相关的数字。
例如,出示一张包含鞋子和袜子的图片,让学生以有序的方式说出:鞋子、袜子。
讲解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向学生引导有序计数的概念并讲解有序计数的方法。
例如,在前面的例子中,鞋子是第一件,袜子是第二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其他几种方式进行有序计数。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序计数的练习,让他们熟练掌握有序计数的方法。
例如,“书包、铅笔、橡皮、尺子”这几个物品可以用有序计数的方式表达出来。
请学生说
出它们的顺序是什么。
拓展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并加深他们对有序计数概念的理解。
总结
通过本次有序计数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有序计数的概念和方法,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通过实际教学的方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有序计数的概念和意义。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有序计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技能。
小学数学_有顺序的数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有顺序的数图形_数学_小学_【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智慧广场【教材分析】本“智慧广场”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这一问题入手,旨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活动,在观察对比中发现有序思考的方法,并且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不陌生而且显得亲切,从而乐于学习。
教材呈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有助于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会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去数就会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有序思考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能运用有序的数法数出给定图形的总个数。
2.经历数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渗透有序、转化、化繁为简、抽象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学具准备】课件、活动图形、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1.“窗户问题”与“图形问题”谈话:(放一张窗户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呀?预设:窗户追问:窗户是什么形状的?预设:长方形追问:你还见过其他形状的窗户吗?在哪里见过?预设1:在家里见过圆形的窗户预设2:在酒店里见过半圆形的窗户……评价: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数学的眼睛。
2.初步感知规律谈话:(出示多个形状不同的窗户)老师给大家搜集了一些窗户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窗户中的数学问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说,窗户是长方形的,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预设:窗户里有几个长方形?小结:把窗户的图形抽象出来,也就是说这个图形有几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使物体与形状完美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教案及反思
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智慧广场,第25~26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图形、数角、和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呈现生活和数学知识的有序性,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
3.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有序数图形的方法,自己尝试总结规律。
教具准备:微课程、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小明和小丽在教室里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窗户的形状是长方形的,你能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课前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微课程和学习任务单进行了自学,把你学到的知识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要求先说一说一共数了几个长方形,再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在学习微课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学生交流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有话说。
)全班汇报: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说说你们的想法。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汇报,共同探讨新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若没有学生按顺序数,老师可以再这里提出,并让学生比较两种数法。
)同学们觉得哪种数法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自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接受起来更主动。
)小结:这样有顺序地数,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如果在后面加上一个长方形,你能数出现在有多少个长方形?(增加难度,引导学生挑战自己,学生的兴趣很高。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尝试自己有序的数长方形。
2.自主练习第2题,怎么有序的数线段呢?学生独立尝试,小组讨论,感受知识的迁移。
3.自主练习第3题,怎么有序的数角呢?学生独立尝试,小组讨论,感受数图形、数角、和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
(练习设计层层递进,也是对知识的拓展,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_有顺序的数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有顺序的数图形_数学_小学_【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智慧广场【教材分析】本“智慧广场”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数出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这一问题入手,旨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一系列活动,在观察对比中发现有序思考的方法,并且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不陌生而且显得亲切,从而乐于学习。
教材呈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有助于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会在数图形的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去数就会不重复、不遗漏、体验有序思考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能运用有序的数法数出给定图形的总个数。
2.经历数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渗透有序、转化、化繁为简、抽象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学具准备】课件、活动图形、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1.“窗户问题”与“图形问题”谈话:(放一张窗户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呀?预设:窗户追问:窗户是什么形状的?预设:长方形追问:你还见过其他形状的窗户吗?在哪里见过?预设1:在家里见过圆形的窗户预设2:在酒店里见过半圆形的窗户……评价: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数学的眼睛。
2.初步感知规律谈话:(出示多个形状不同的窗户)老师给大家搜集了一些窗户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窗户中的数学问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说,窗户是长方形的,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预设:窗户里有几个长方形?小结:把窗户的图形抽象出来,也就是说这个图形有几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使物体与形状完美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3.3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3.3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一、教材背景本次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本课教学的内容为第三章第三节——智慧广场有序地数图形。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图形方法进行数学计算。
通过练习,他们将能够学会如何识别、绘制、描述和比较平面图形。
同时也能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用简单的图形进行数学计算。
3.学习通过观察图形和小手游的方式来提高计算能力。
2. 过程目标:1.学生能对于不同的图形,用手指或器具正确地进行观察。
2.学生可以讲述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并能自由运用。
3.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向,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提纲;2.教师讲义;3.教材及活动所需的器具和材料:板书、课件;4.预备工作:组织活动、组织讲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基本介绍;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图形来进行绘制训练。
2. 学习环节1.教师进行图形的详细讲解,它们的定义和性质,例如:圆形是在同一平面内距离某一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通过示范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进行图形的描绘。
3.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练习,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计算和观察能力。
4.对于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指导,清楚地表达实例中预计的结果。
5.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更深入的思考来解决问题。
3. 总结环节1.教师梳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收集学生的反馈和问题。
2.让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图形讲解、观察描绘和手游,从而让学生通过活动不断地提高计算和观察能力。
通过带领学生探索,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教学知识,展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极佳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进一步推进实践、深化调查研究,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序地数图形》听评课记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掌握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通过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归纳概括、抽象思辨等手段,增进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体验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有序地数图形》一课中,数出某种图形的个数是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怎样数图形的个数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其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类数。
这节课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自数一数的活动,经历从简单到复杂图形数图形的过程,体验到数图形的不同方法,从中感受有顺序数图形的好处,渗透了分类思想,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有序思考和学会归纳总结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经历从无序到有序。
《有序地数图形》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数简单图形个数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
”这节课的重点是“数”的学问,引导学生按照一定地顺序、有条理地数,第一次探究“由三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初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为了让学生对有序思考体会地更深刻,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二次探究活动“由四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加大了思维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学生数长方形时很容易数错,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地数到有顺序、有条理地数,更能体会有序思考的必要性,让学生在比较交流中达成共识,归纳出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
二、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教师的有效引导相结合。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自然就喜欢老师的课堂。
上课老师很强的亲和力,自然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这节课老师充分的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探索过程中,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构数图形的方法,从课堂氛围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说明了教师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在学生多次应用有序地数图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教师时时强调和反思,有利于学生从方法策略到数学思想的提升。
在探究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
的思维非常的活跃,低头沉思、窃窃私语,从遇到困难的思索到解决问题的兴奋,从碰撞到融合,课堂上涌现出了许多由学生演绎的精彩,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巨大的潜能。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的建构有机整合。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呈现了“由四个小长方组成的长方形中一共有几个长方形?”的数地过程,通过不同色彩对单个图形和组合图形进行闪烁,较好地演示了学生数图形的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数此类图形的方法,还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使学生的抽象能力得到发展。
练习中,豆豆和丽丽的对话,更是激起了学生研究的热情,最后豆豆听了大家的解释后的感受,更是意味深长,让孩子们体会了学习就是不断总结、不断地反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