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学生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学生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一、课外阅读(2020·山东聊城市·七年级期末)自相矛①盾②楚人有鬻③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④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选自《韩非子·难一》)(注释)①矛:古代兵器,用于刺杀。

②盾:古代作战时防身的武器。

③鬻(yù):卖。

④夫(fú):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楚人为什么“弗能应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020·四川成都市·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荻画地(用)B.教以书.字(写)C.使学为.诗(作为)D.及.其稍长(等到)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无资。

(2)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5.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2020·吉林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生料秦王曾国藩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果然。

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①,吾登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天下之物,见形可以测微,智者决之,拙者疑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6 课外文言文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6 课外文言文  含答案

六、课外文言文专题6.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9分)陶母责子退鲊①陶公②少时,作鱼梁吏③,尝以坩④鲊饷⑤母。

母封鲊付⑥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鲊(zhǎ):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

②陶公:对陶侃的敬称。

陶侃,东晋人。

③鱼梁吏: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员。

④坩(gān):盛物的陶器。

⑤饷(xiǎng):赠送。

⑥付:交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①尝.以坩鲊饷母曾经②反书.责侃曰名词作动词,写信(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解析】重点词:益:好处。

乃:反而。

(3)你认为陶侃的母亲教育儿子有什么可取之处?(2分)陶母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求儿子为官要清正廉洁,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译文】(晋代)陶侃年轻时,担任监管河道及渔业的官员。

(他)曾经(派官府里的差役)用陶器盛一些腌鱼送给母亲。

陶侃的母亲将送来的腌鱼封好交还给差役,写了一封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本应清正廉洁),(却)用官府的东西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6.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9分)殷仲堪①既为荆州,值水俭②,食常五碗盘③,外无余肴。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

每语子弟云:“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⑥其本!尔曹⑦其存之!”(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殷仲堪: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任荆州刺史。

刺史,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②水俭:因水灾而年成不好。

③五碗盘:古代南方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

④率物:为人表率。

⑤真素:真诚无饰;质朴。

⑥捐:抛弃。

⑦尔曹:你们。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①外无余肴.鱼肉等荤菜②每语.子弟云告诉(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3分)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登上高枝(指做宫)就丢弃了根本呢!【解析】重点词:之,的。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日/吾日三省吾身B.贵乎慎始/不义而富且贵C.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D.至使久而即乎其故/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C(2)俯而读 /仰而思 /思而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

(3)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

(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

)【解析】【分析】(1)A项,前一句句意为:一天。

日:天。

后一句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日:每天。

B项,前一句句意为: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贵:可贵。

后一句句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贵:富贵。

C项,前一句句意为:回过头笑着对我说。

顾:回头看。

后一句句意为:后头看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顾:回头看。

D项,前一句句意为: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故:原来的,旧的。

后一句句意为:已经攻克,鲁庄公问其中的缘故。

故:原因,缘故。

故选C。

(2)“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的意思是:(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专项复习题精选(满分100 分)姓名得分一、古诗文默写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7),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8),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10)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1)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4),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6),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8) 回乐烽前沙似雪,(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9) ,秋风吹散马蹄声。

(20) 河流大野犹嫌束,(21)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22)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3)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24)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25)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26)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27)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28) ,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29) 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30)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章》)(31)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32)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33) 淫慢则不能励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答案)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1. 《咏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与儿女(子女, 这里泛指小辈, 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

俄而(不久, 一会儿) 雪骤(急) , 公欣然(高兴地) 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大体) 可拟(相比) 。

”兄女曰: “未若(不如, 不及) 柳絮因(趁、乘) 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约定) 行, 期日中..(正午时分) 。

过中不至, 太丘舍.(舍弃) 去.(离开) , 去后乃.(才) 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在不.(同“否”)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舍弃) 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拉, 牵拉) 之。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

3. 《论语》十二章子曰: “学而.(表承接, 然后, 就) 时.(按时, 名作状) 习之, 不亦说.(同“悦”, 愉快) 乎?有朋自.(从) 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表转折, 但是、却) 不愠.(生气, 恼怒) , 不亦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乎?”曾子曰: “吾日.(每天, 名作状)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自我检查) 吾身, 为.(替) 人谋.(谋划) 而.(表转折, 但是、却) 不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信) 乎?传.(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动作名) 不习乎?”子曰: “吾十有.(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 四十而不惑.(迷惑, 疑惑) , 五十而知天命..(上天的意旨) , 六十而耳顺..(能听得. 进不同的意见) ,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越过) 矩.(法度)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练习【有答案】(预习复习必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练习【有答案】(预习复习必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练习【有答案】预习复习必备01.《世说新语》两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体)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乘,趁)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注音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 翻译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3.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谢道韫和胡儿谁的比喻更好呢,为什么?4. 你能不能说出一句用比喻来描写雪的诗呢?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案1.xù nǐ fǒu zhòu2.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谢道韫,因为谢道韫把雪比作柳絮,形象地描绘出了雪花随风飘舞的样子,除了形似更兼神似。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嬉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同“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舍弃)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牵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一、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二、理解与思考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尊君:家君: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答案一、(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二、1.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缀行甚远________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③屠大窘________④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四段狼“变诈”的表现。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连接、紧跟;追随、追赶;处境困迫,为难;像狗似的(2)①时间长了,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②(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3)一只狼假装睡觉,在前面诱敌;另一只狼从柴草堆里打洞意图从后面攻击屠户。

(4)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用智慧和勇气和他们作斗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②句意为: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驱:追随、追;③句意为:屠夫非常困窘急迫。

窘:处境困迫,为难;④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犬:像狗似的。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020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教参翻译整理(全册)

2020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教参翻译整理(全册)

2020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教参翻译整理(一)《咏雪》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一会儿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时分。

过了正午(那位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

(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陈元方那年七岁,在门外嬉戏。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好久(您)没有来,(他)已经走了。

”那个朋友便生气地骂道:“不是人哪!跟我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同出行)。

中午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那个)朋友(听了元方的话)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他的手,元方(却)走进门去,连头都不回。

(三)《论语十二章》1.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3.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时,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规矩。

4.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2020年-2021年)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2020年-2021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月考必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专题01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宝典

专题01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学习宝典

专题0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之《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字词,感知人物形象;2.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材料的方式;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方正,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文本解读】一、助读资料1.文题解读“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

他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

3.知识链接《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全书原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述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篇幅简短;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二、基础知识(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三)词类活用(四)特殊句式三、主题思想《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四、写作特色《咏雪》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带翻译)(一)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不买。

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曾于.东都卖一小宅/于.我如浮云B、子侄以为言./我言.秋日胜春朝C、是.欺之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不.尔/尊君在不.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3、对于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傻,有人赞他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不学无术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闻.准入相/闻.之于宋君B、咏将去./去.后乃至C、准莫谕其意./意.与日去D、归取其传.读之/传.不习乎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三)列子学射【身】修养自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中.矣/一狼洞其中.B、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兄子.胡儿C、弗知.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退而习之./久之.,目似瞑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3、关尹子让列子“守而勿失”的是什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A、妻常之.田/夫君子之.行B、家以.农亩为业/静以.修身C、时.天暴雨/年与时.驰D、乃省./吾日三省.吾身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酒③。

舍人相谓④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⑤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②舍人:门客,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③卮(zhī)酒:一杯酒。

④相谓:互相商议。

⑤且:将要(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数人饮之不足 ________②乃左手持卮________③遂饮其酒________④终亡其酒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由这个故事得出了一个什么成语?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够;拿,端;于是,就;丢失,失去(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3)画蛇添足,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解析】【分析】(1)“数人饮之不足”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足”的意思是“够”;“亡”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丢失,失去”的意思。

(2)本题注意重点词语:“固”“安”“为”。

(3)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故答案为:⑴够;拿,端;于是,就;丢失,失去;⑵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⑶画蛇添足,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尊君在不/日中不至B.太丘舍去/相委而去C.王凝之妻/下车引之D.期日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谢太傅与大家庭里的年轻人讲论诗文,并让孩子们各抒己见,体现出温馨和谐、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B.甲文“公大笑乐”是因为谢道韫把纷纷飘扬的白雪比作凭风起舞的柳絮,描绘形象又灵动,他对谢道韫敏捷的文才感到很赞赏。

C.甲文末尾介绍“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意在突出谢太傅的家庭属于士大夫阶层,谢道韫小时候即出生于官宦世家,后来又嫁入豪门。

D.乙文中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正直率真,落落大方。

【答案】(1)B(2)①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②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C【解析】【分析】(1)A项的“不”解释为:通“否”/没有。

不同;B项的“去”解释为:离开。

相同;C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代词。

不同;D.项的“日”解释为:太阳/日子。

不同。

故选B。

(2)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中考】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解析及分册练习(七年级上下册)

【中考】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解析及分册练习(七年级上下册)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解析及分册练习七年级上、下册考点一解释文言实词例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同“举”,推举)(3)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4)先帝不以臣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名词作动词,以……为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意思。

第(1)题“更”是文言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解释为“重新”的意思。

第(2)题中的“与”,兼有异读字和通假字的特点,解释为“同‘举’,推举”的意思。

第(3)题中的“拂”,兼有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的特点,解释为“同‘弼’,辅佐”的意思。

第(4)题中的“卑鄙”,属于古今异义,解释为“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的意思。

第(5)题中的“斗”,属于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像北斗星那样”的意思。

第(6)题中的“美”,属于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动词,解释为“以……为美”的意思。

考点二解释文言虚词例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乃.石性坚重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虽不能察,必以.情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天子且.至【解析】A项中的“乃”,前者是“是”的意思,后者是“居然,竟然”的意思。

B项中的“以”,前者是“拿、用”的意思,后者是“按照”的意思。

C项中的“之”,前者是复指代词,可解释为“这”,后者是“的”的意思。

D项中的“且”,前后均为“将、将近”的意思。

名师提醒1.解释文言实词、虚词的方法(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2)平时学习时,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学习常用虚词时,要分清各虚词的用法:①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

②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词语积累[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五、迁移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教育类文言文(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教育类文言文(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12讲教育类文言文教学内容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非宁静无以致远()(2)险躁则不能治性()(3)年与时驰()(4)遂成枯落()2.翻译下面的句子(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1)达到(2)修养(3)随同(4)于是9.(1)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及翻译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

过中不至(到达),太丘舍(不再等待就走了)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当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敬词,指别人的父亲)在不(同“否”)?”答曰:“待(等待)君(敬词,指您)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去)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义,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代词,指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自己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

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小辈)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高兴)然(什么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兄女曰:“未(不)若(如)柳絮因(凭,乘)风起。

部编七年级 语文 上册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 语文 上册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缀行甚远________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③屠大窘________④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四段狼“变诈”的表现。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连接、紧跟;追随、追赶;处境困迫,为难;像狗似的(2)①时间长了,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②(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3)一只狼假装睡觉,在前面诱敌;另一只狼从柴草堆里打洞意图从后面攻击屠户。

(4)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用智慧和勇气和他们作斗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②句意为: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驱:追随、追;③句意为:屠夫非常困窘急迫。

窘:处境困迫,为难;④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犬:像狗似的。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
1.《咏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高兴地)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体)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不如,不及)柳絮因(趁、乘)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舍弃)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同“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舍弃)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牵拉)之。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3.《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表承接,然后,就)时(按时,名作状)习之,不亦说(同“悦”,愉快)乎?有朋自(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表转折,但是、却)不愠(生气,恼怒),不亦君子(指有才德的人)乎?”
曾子曰:“吾日(每天,名作状)三(泛指多次)省(反省、自我检查)吾身,为(替)人谋(谋划)而(表转折,但是、却)不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信)乎?传(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动作名)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上天的意旨),六十而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越过)矩(法度)。


子曰:“温故(学过的知识,形作名)而(表承接,然后、就)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形作名),可以(凭借)为(成为,做)师矣(了)。


子曰:“学而(表转折,但是、却)不思则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
不学则殆(疑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能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代词,它,代指学问和事业)者(代词,……的人)不如好(喜爱,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快乐)之者。


子曰:“饭(吃)疏食(粗粮)饮水(冷水),曲肱(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于此,在其中)。

择其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河流)上曰:“逝(往、离去)者如斯(这,代指河水)夫(句末语气词,表感叹)!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军队)可夺(改变)帅也,匹夫(泛指平民百姓)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表并列,并且)笃(坚定)志,切(恳切)问而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4.《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君子之行,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表目的,来、用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办法,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明确、坚定)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

淫(放纵)慢(懈怠)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则不能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意志)与日去,遂(最终)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5.《狼》【清】蒲松龄
一屠(屠户)晚归,担中肉尽,止(仅,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连接、紧跟)行甚远。

屠惧,投以(把、拿、用)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从)。

复(又)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而两狼之(取独)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故:旧的、原来的)。

屠大窘(处境困破,为难),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顾(看、视)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堆积柴草)其中,苫蔽(覆盖、遮盖)成丘。

屠乃(于是,就)奔倚其下,弛
(解除,卸下)担持(拿起)刀。

狼不敢前(上前,名作动),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相向。

少时(一会儿),一狼径(径直)去,其一犬(像狗似的,名作状)坐于前。

久之(时间长了,之:音节助词,不译),目似瞑(闭上眼睛),意(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甚。

屠暴(突然)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杀死)之。

方(正)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挖洞,名作动)其中,意将隧(从通道,名作状)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屁股)尾。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亦毙之。

乃(才)悟(明白)前狼假寐(睡觉),盖(表推测,大概、原来是)以诱敌。

狼亦黠(狡猾)矣,而顷刻(一会儿)两毙,禽兽之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能有多少)哉,止(只,只是)增笑耳(罢了)!
6.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常一人居外。

及(待,等到)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听说)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之,闻(使……知道)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向)丁氏,丁氏对(应答,回答)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传闻)之若此(像这样),不若(不如)无闻也。

7.杞人忧天《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没有)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告知,开导)之,曰:“天,积气(聚积的气体)耳,亡处亡气。

若(你)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忧崩坠乎?”其(那)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纵使,即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聚积的土块)耳,充塞四虚(四方),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踩、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同“释”,解除、消除)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