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入学考试发展经济学大纲

合集下载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经济学考研管理经济学双学位课件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经济学考研管理经济学双学位课件

坚持到底 没有什么不可以
29
两个例子
例1.1:去年以800元/吨购进的材料在今年的价格发生变化: 若提高为1000元/吨,则机会成本为1000元/吨; 若降低为600元/吨,则机会成本为600元/吨。
例1.2:某设备的购进价为10万元,其经济使用寿命5年,按直 线折旧法折旧,三年后在市场上值5万元,其折旧的机会成 本为多少? 年折旧费用为:10÷5=2(万元) 3年折旧费用为:2×3=6(万元) 折旧的机会成本为:10-5=5(万元)
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 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 消费之用。
2009—6—06
坚持到底 没有什么不可以
10
1.1.1 经济学是什么? (续1)
3、现代经济学的源流: 16世纪: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18世纪:法国:重农主义(physiocracy) 英国:古典经济学 19世纪中期:主观价值论(边际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学派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解:经济利润=80000- (10000+8000+600+10000+600+800)-50000=0
2009—6—06
坚持到底 没有什么不可以
19
1.1.1 经济学是什么? (续10)
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 利息与货币通论》,构成了宏 观经济学的基础。
萨谬尔森
2009—6—06
萨谬尔森:本世纪50年代,把 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 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 学拼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主 流学派。
2009—6—06
坚持到底 没有什么不可以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摘要:一、引言二、考试大纲概述1.考试性质与目的2.考试形式与时间3.考试内容与范围三、考试内容详解1.微观经济学1.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成本理论5.市场结构与定价理论2.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的测量与决定因素2.货币与利率理论3.政府财政政策4.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5.国际经济学1.国际贸易理论2.国际金融理论四、考试技巧与备考建议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2.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3.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4.关注时事热点问题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853考试大纲为备考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与要求。

本文将对该大纲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提高备考效率。

二、考试大纲概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853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考试内容涵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等知识领域。

三、考试内容详解1.微观经济学1.1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市场需求、供给与价格关系的理解与运用。

1.2 消费者行为理论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消费者行为、消费决策以及需求曲线的理解。

1.3 生产理论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生产要素、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决策的理解。

1.4 成本理论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短期与长期成本、成本曲线以及生产决策的理解。

1.5 市场结构与定价理论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市场竞争、市场结构以及价格决策的理解。

2.宏观经济学2.1 国民收入的测量与决定因素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国民收入、GDP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解。

2.2 货币与利率理论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货币供应、需求与利率关系的理解。

2.3 政府财政政策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的理解。

2.4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通货膨胀、失业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的理解。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考研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考研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经济及项目管理》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工程经济及项目管理代码:843《工程经济学》部分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工程经济学是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工程经济学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90分钟(三)题型比例:(75分)基本概念:约25%;问答题:约30%;分析计算题:约45%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绪论(一)工程、技术、经济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二)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及可比条件二、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资金时间价值含义(二)利息、利率、现金流量概念(三)终值、现值、等值、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的概念、计算,等值的计算与应用三、投资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一)项目(或方案)计算期、基准收益率的概念和选取(二)静、动态评价指标的概念、计算及评价标准(三)工程方案经济性分析比较的基本方法四、多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方法(一)多方案之间的关系类型及其可比性(二)多方案的比较选择五、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一)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及估算方法(二)投资项目财务评价1.财务评价的概念、内容与步骤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3。

营业收入与总成本费用估算4. 新设项目法人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和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财务评价指标的概念、计算及评价标准六、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一)国民经济评价基本概念(二)效益费用的划分(三)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指标(四)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社会折现率、机会成本的概念(五)社会评价的概念、作用、范围及主要内容,社会评价步骤与方法七、投资项目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一)产生不确定性因素的原因、不确定性分析的概念、步骤(二)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和计算(三)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和计算(四)概率分析步骤与方法八、价值工程价值工程原理相关概念及计算九、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一)设备更新的概念,设备磨损的概念、磨损规律及补偿方式(二)设备折旧的概念及计算(三)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及确定(四)设备更新决策(五)设备租赁决策十、预测与决策技术(一)预测的概念、基本要素、程序及预测方法(二)决策的概念、过程及决策方法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工程项目管理》部分考试性质: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考的专业课.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实践经验。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发展经济学2.课程代码:DECO1233.学时数:48学时4.学分:3学分5.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2.理解和分析发展经济学的实际问题;3.能够灵活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知识,解决发展经济学相关的问题;4.培养学生良好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2)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核心理论;3)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4)发展经济学的政策与实践;5)发展经济学的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递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2)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3)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践法: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证研究,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研究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方式1.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方面的贡献等;2)平时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报告等;3)期末考试:进行对学生对发展经济学知识的综合考核。

2.考核方式:1)学生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10%;2)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3)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发展经济学,第三版,王明清,北京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1)《世界发展报告》2)《新全球经济杂志》3)《发展经济学文献》4)《发展经济学研究期刊》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第1-4周:发展经济学的概念与演变2.第5-8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核心理论3.第9-12周:经济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4.第13-16周:发展经济学的政策与实践5.第17-20周:发展经济学的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七、课程总结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掌握分析发展经济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经济学基础》(第五版)(美).格里高利.曼昆著,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年
.掌握: 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率的方式;
.熟练掌握: 取消关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十七)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考试内容
共同基金、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挤出、金融中介机构的内涵及金融体系的作用
考试要求
.了解: 金融市场;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理解: 共同基金、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挤出、金融中介机构;
.了解: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供给曲线;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理解: 沉没成本、边际收益;
.掌握: 市场供给曲线是在短期更有弹性还是在长期更有弹性及原因;
(十三).熟练掌握: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 还是在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解释原因。
(十四)垄断
考试内容
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对垄断的经济政策
考试要求
.了解: 市场中价格的作用;
.理解: 过剩、竞争市场;
.掌握: 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 ;
(五).熟练掌握: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六)弹性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
供给、需求与弹性
考试要求
.了解: 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
.理解: 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无弹性涵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掌握: 外部性、市场失灵;
.熟练掌握: 市场失灵的两个原因。
(二)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
考试内容
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
.了解: 生产可能性曲线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差异;
.掌握: 比较优势;
(三).熟练掌握: 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四)供给、需求和市场力量

2020-2021华科经济学院金融硕士招生目录、分数线、复习经验

2020-2021华科经济学院金融硕士招生目录、分数线、复习经验

2020-2021华科经济学院金融硕士招生目录、分数线、复习经验1学院介绍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三个教学科研机构,拥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包括两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研究院(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开行—华科大发展研究院),以及十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17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6人[ 其中3名领军岗教授(王少平、徐长生、张建华),1名特聘岗,2名晨星岗学者(杨继生、孔东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

2招生目录310经济学院025100金融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00(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3 数学三④431 金融学综合3参考书目参看考研大纲第一部分金融学一、货币与货币制度二、利息和利率三、外汇与汇率四、金融市场与机构五、商业银行六、现代货币创造机制七、货币供求与均衡八、货币政策九、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十、金融监管第二部分公司财务一、公司财务概述二、财务报表分析三、长期财务规划四、折现与价值五、资本预算六、风险与收益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八、有效市场假说九、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十、公司价值评估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其中,金融学部分为90分,公司财务部分为60分。

4复试分数线2018分数线总分:335,政治:50,英语:50,业务课:80,业务课:90 2017分数线总分:355,政治:55,英语:55,业务课:85,业务课:85 2016分数线总分:330,政治:55,英语:55,业务课:85,业务课:852018录取情况全日制非全日制5考研经验数学数学可以说是考研中决定成败的一科,一定要认真对待!我在3月份到6月份,用的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也可以用张宇的36讲),期间再结合着基础视频班,这个阶段是打基础阶段。

836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836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专业代码:020205、020209、120100、120120、120121、120202、120204专业名称: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考试科目代码:836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一、考试要求本课程要求考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 微观部分1.经济学导论(1)考试范围经济学的概念及两大组成部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2)考试要求理解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理解经济学定义,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

2.需求与供给的弹性理论及均衡价格的形成(1)考试范围需求与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与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与供给规律,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市场均衡与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价格政策分析(2)考试要求理解需求的概念,掌握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曲线的特点,掌握需求规律,掌握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的特点。

理解需求弹性的概念,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其计算,理解边际收益的概念,掌握并会运用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理解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

理解供给的概念,掌握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与供给规律,掌握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理解市场均衡的概念,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掌握价格政策分析:对商品征收从量税的影响,最高限价的规定,最低限价的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学科体系完整,学术水平较高,师资力量较强,共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还聘请了石寿永、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徐滇庆、宋敏、谢伏瞻、巴曙松、张燕生、李佐军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金融和国际商务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等二级学科。

其中,西方经济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经济学院还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开行-华中大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经济学院在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长期以来在发展经济学的奠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为研究主题,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不断跟踪国际计量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及时把握计量经济学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应用于我国经济问题的计量研究。

该方向近年来在王少平教授指导下已获得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和海外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都邀请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讲学,还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麦克法登、恩格尔以及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邹至庄、刘遵义等为我校名誉教授。

经济学院发挥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努力培养兼具良好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治学严谨的创新型高级经济人才,已培养了石寿永、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徐滇庆、宋敏、张燕生、张军扩、巴曙松、李佐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培养的经济学家现象”。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摘要:1.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概述2.考纲内容详解2.1 宏观经济学部分2.2 微观经济学部分2.3 统计学部分2.4 政治经济学部分3.备考建议正文:【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概述】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是指华中科技大学(华科)针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所制定的考试大纲。

该考纲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四个部分,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复习范围和考试指南。

本文将对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进行详细解读,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考纲内容详解】【2.1 宏观经济学部分】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宏观经济现象和政策分析的能力,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通货膨胀、失业、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

【2.2 微观经济学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市场经济中的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的理解,包括需求、供给、价格、消费者剩余、生产要素价格、市场结构、竞争策略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

【2.3 统计学部分】统计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概率论的掌握程度,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4 政治经济学部分】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和认识,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内容。

考生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政策实践。

【3 备考建议】针对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1.系统学习:按照考纲内容,系统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确保全面掌握考试范围。

2.练习题: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题和习题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2024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经济专业基础》849考研大纲

2024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经济专业基础》849考研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经济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49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数字经济基础知识是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

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 分钟(三)各部分内容比例1.微观经济学内容70分2.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内容50分3.数字经济基础知识内容30分(四)题型1.名词解释2.计算题3.问答题(五)参考书目(以最新版本为准)1.[美]哈尔·R. 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罗伯特吉本斯, 博弈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微观经济学(一)消费者理论预算集及性质,预算线及其变动,计价物,税收、补贴和配给,消费者偏好,关于偏好的假设,弱偏好集,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解释,效用函数,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的关系,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束,需求函数,税收类型的选择,正常商品,低档商品,收入提供曲线,恩格尔曲线,普通商品,吉芬商品,价格提供曲线,需求曲线,替代与互补,反需求函数,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斯勒茨基方程,需求总变动的构成,变动率,需求法则,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与希克斯替代效应,补偿需求曲线,或有消费计划,期望效用函数,厌恶风险,偏好风险,风险中性,消费者剩余及其解释,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补偿变化,等价变化,生产者剩余及其变化,计算得利和损失。

(二)市场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曲线,需求价格弹性,收益及其与弹性的关系,边际收益及其与弹性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供给曲线,市场供给曲线,竞争市场,均衡价格,经济均衡,税收对均衡的影响,税收的额外净损失,帕累托效率。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853)考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宏观经济学。

1.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宏观经济学体系。

2. GDP与国民收入核算。

3.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 失业与就业。

6. 货币与银行体系。

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8. 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

9.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0.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二、微观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微观经济学体系。

2. 市场供求与价格形成。

3.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

4. 生产与成本。

5.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

7. 生产者行为与供给理论。

8. 市场竞争与垄断。

9. 资源配置与效率。

10.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三、经济数学与计量经济学。

1. 数理统计基础。

2. 线性代数与矩阵运算。

3. 微积分与最优化理论。

4.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

5. 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模型。

6. 单一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

7. 模型评估与误差修正模型。

8. 时间序列模型与协整分析。

9. 面板数据模型。

四、经济学原理与方法。

1. 经济学的科学性与思维方式。

2.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逻辑。

3. 经济学的历史与学派。

4. 经济学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5.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应用。

以上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853)考纲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与计量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码:04000114制定单位:经济学教研室执笔者:吕家麟审定时间:2011年3月9 日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它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考察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概括经济发展的经验,找出经济发展的难题,提出经济发展的对策。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本课程力图将国外已经建立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发展经济学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熟知主要发展经济学说,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前沿成果,并能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剖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为报效国家做好思想和知识准备。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等。

发展经济学以西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相关的政治、文化、法律和数学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前提。

以发展经济学为基础的课程是相关的专业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教学内容授课讨论习题小计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2 2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3 √ 3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 4 4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4 √ 4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3 3 第六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4 4 第七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4 4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3 √ 3 第九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3 3 第十章农村发展 4 4第十一章工业化与城市化 4 √ 4第十二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3 3第十三章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 4 4 第十四章增长与分配战略 3 3第十五章制度与经济发展 3 3 第十六章市场与政府 3 √ 3 合计56 565.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主要参考书目: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4.于同申. 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5.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杰拉尔德·迈耶、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7.〔美〕M·托达罗.第3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美〕威廉·刘易斯.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本质.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9.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10.〔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著. 发展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11.〔瑞〕马茨·伦达尔等著. 发展经济学新方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2.〔智〕亚历克斯.E.费尔南德斯希尔贝尔托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版13.〔巴〕阿赫塔尔霍赛恩等著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与金融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4.〔荷〕尼尔斯·赫米斯等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15.〔美〕W.W.罗斯托著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6.考核方式:必修课,考试方式为闭卷;选修课,考试方式为开卷。

2024 经济类综合能力 考试大纲

2024 经济类综合能力 考试大纲

2024 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24年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如下:
考试性质: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一项全国统考的业务课考试科目,包括数学、逻辑、写作三个部分,总分150分。

其中数学基础部
分占分值70分,逻辑和写作各40分。

考试内容:
1. 数学基础:考试内容涵盖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数学基础知识,重点考查考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逻辑推理:考试内容包括对推理、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的考查,旨在测试考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写作:考试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恰当的文体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准确、完整、有逻辑性的写作。

具体要求包括论述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和规范性。

考试方式与分值分配:
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50分。

其中数学基础部分占70分,逻辑推理部分占40分,写作部分占40分。

总体来说,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较高的写作水平。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准备,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以应对这一综合性的考试科目。

教学大纲-发展经济学

教学大纲-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发展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偏重于理论和政策措施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观点带有探讨的性质。

一些理论及经济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采用案例教学对本课程具有可行性,着重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发展经济学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农业问题、工业问题、人口问题、资本问题及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等问题。

学会运用理论及经济模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习能分析发展中国家政策措施出台的意义,并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能运用经济学中的图形分析方法分析经济问题。

3. 能运用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分析工具。

4. 能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经济学理论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其它说明: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经济学专业,因而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但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线。

该课程涉及的经济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较多,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学知识以及金融学有关知识。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等专业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案例分析课,以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2.课后作业的内容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管理经济学是为管理学科各专业考生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硕士研究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考试对象为参加当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应考范围包括:需求-供给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需求弹性理论、生产决策分析、成本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定价策略及市场失效理论。

具体要点详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指定参考教材为: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评价标准管理经济学考试的目标在于考察考生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管理决策的能力。

考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熟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能够从定性与定量方面运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实际管理决策问题;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题方式:闭卷,笔试;试卷中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2.答题时间:180分钟;3.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4.试卷结构及考查比例:试卷以应用分析为主,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比例为40%:60%。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1.需求—供给分析要求能够熟练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市场均衡状态所产生的影响;2.消费者行为理论掌握效用的概念及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能够运用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等工具分析消费者选择;3.需求弹性分析能够熟练运用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及需求交叉弹性等概念来分析相关因素的变化对产量、价格及收入的影响;4.生产决策理论能够运用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等概念以及边际报酬递减原理分析生产要素的投入,并能进行生产要素投入最优化的定量分析;5.成本理论熟悉各种成本的概念及成本曲线,并能正确运用成本函数分析有关产量、规模及利润的决策;6.市场结构分析熟悉四种典型市场结构的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085201
418
69
77.76
全国统考

郭峰
104874000134845
085201
411
70.5
77.52
全国统考

刘伟
104874000105120
085201
389
77
77.48
全国统考

刘爽
104874000136912
080201
405
72
77.4
全国统考

许航
104874000131068
085236
347
80.8
73.96
全国统考

陈阳
104874000105155
085201
356
78
73.92
全国统考

梁振
104874000131155
085201
375
72
73.8
全国统考

邓乔波
104874000105107
085201
393
66.5
73.76
全国统考

王道理
104874000105207
085201
400
71.5
76.6
全国统考

钱金鑫
104874000105157
085201
378
78
76.56
全国统考

余成
104874000100538
080201
374
79
76.48
全国统考

孟磊磊
104874000140217
08020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专业课考试试题
5 边际产品价值 答:边际产品价值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在生产中增加某种生 产要素一个单位的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等于边际物质产品 (MP)与价格(P)的乘积,即:VMP=MP·P。因为存在边际收益递 减规律,随着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多,其边际产品递减,从而边际 产品价值也逐渐下降,所以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
解: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x1,x2,λ)=x1α+x2α+λ(I-p1x1- p2x2)。
一阶条件为:
∂L/∂x1=αx1α-1-λp1=0 ∂L/∂x2=αx2α-1-λp2=0 ∂L/∂λ=I-p1x1-p2x2=0 由上述三式解得:
因此,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函数即为:
(3)政府支出乘数为:1/(1-0.8)=5,从而增加500亿元的政府 支出,会使得最初总需求增加500亿元,最终总需求增加500×5= 2500(亿元)。因此,减税500亿元的总影响小于政府支出增加500亿元 的总影响,因为税收乘数小于政府支出乘数。
2 设一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1α+x2α。其中α>0。求消费者对商 品1的需求作为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价格的函数。(x1、x2、p1和p2 分别为商品1、2的数量和价格,收入为I)。
4 准租金
答:准租金因其类似于地租,也称为准地租,指有些生产要素的租 金,在一定条件下只取决于该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而与其供给无关。 一般说,准租金是某些素质较高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供给不变的情况 下所产生的一种超额收入。例如,厂商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要 素,从短期看,它的供给数量固定不变,供给弹性几乎为零,正如土地 的供给弹性为零一样。如果厂商所使用的是较好的厂房、设备,其边际 收益产量较高,也就是说它们的边际生产力曲线或需求曲线的位置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入学考试《发展经济学》大纲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考)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发展经济学是我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课。

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50分钟
(三)考试题型比例及要求:
名词解释题:20%左右
判断分析题:25%左右
简答题:40%左右
论述题:15%左右
(四)参考书目:
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张培刚、张建华主编,发展经济学,2009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发展经济学导论
发展经济学的广义论与狭义论;发展中国家及其特征;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特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发展经济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的演进;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建立;发展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二、发展的目标与度量
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现代化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起飞,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物质生活质量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绝对贫困,贫困人群的经济特征;收入的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收入分配差别及其度量,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及其检验,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贫困加权指数,减少贫困和收入不均的政策选择。

三、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发动因素
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特征;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性质与特征,经济落后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后发优势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及特征,自然方面的限制因素,社会方面的限制因素;经济发展的发动因素及其作用,中国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与发动因素。

四、制度与经济发展
制度的定义及构成;制度的功能;交易费用,集体行动,制度的需求分析,制度的供给分析;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度变迁的原因;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诱导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市场制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

五、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政府及其关系,政府作用的有效性,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职能,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作用的经验教训;政府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府失效及其问题,寻租的实质;发展中国家的寻租及其治理;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六、人口、资源与环境
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争论:悲观与乐观、因果及利弊关系;人口转型理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型所处阶段及特征;中国人口基本状况、中国人口总量对人均经济总量和人均福利水平的影响;人口红利说、影响中国实现人口红利最大化的主要因素;人口政策;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资源的耗竭,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退化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可持续发展观:背景、概念和内涵、“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

七、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的涵义、作用,资本形成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论”、“低水平均衡陷进论”、“大推进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论”;资本形成的来源及影响因素;资本形成的方式,政府财政融资,通货膨胀与资本形成,企业积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发展中国家的二元金融市场。

八、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定义、特点及作用;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基础设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投资体制,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

九、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含义、作用,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营养、健康与人力资本的形成;教育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现状;个人的教育决策,国家的教育决策,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教育深化,知识失业,智力外流;人力资本形成的战略选择。

十、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含义与类型;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内生技术进步,外生技术进步,实证侧度方法,索罗余值法,因素分解法;技术创新的定义与诱因,国家创新体系;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技术转移的方式与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十一、对外贸易
贸易与发展的关系;南北部平等贸易模型,剩余的出路贸易理论,贸易条件理论;新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出口鼓励,进口替代,保护性出口促进战略。

十二、外资利用
双缺口模型;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条件;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在发展中国家的现状;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十三、产业结构的变动
产业及产业结构,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结构转换与总量增长的关系;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形态与机制;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化的作用,第三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与途径;知识经济的兴起。

十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转型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发展阶段论;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舒尔茨、张培刚、梅勒的理论及异同;传统农业转型的内容,农业生产目的的转变,诱导因素、土地制度与生产方向的转变,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技术变革的方向、绿色革命,生产结构的改变,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规模经营、专业化和社会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表现形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应,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十五、城市化与乡城人口流动
城市化的动因与机制;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Lewis Model),拉尼斯——费模型(Ranis-fei Model),乔根森模型(Jorgenson Model),托达罗模型(Todaro Model);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实践与问题;中国城市化问题。

十六、区域经济发展
区位理论与区域发展思想:农业区位轮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区位因素;发展极理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核心——外围理论;多元经济论;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