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头皮针课件

小儿头皮针课件

头皮针的起源和历史
小儿头皮针主要涉及20多个穴位,包括头维、百会、本神等,刺激方法包括平刺、直刺、补法、泻法等。
头皮针的穴位和刺激方法
小儿头皮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头皮针的治疗范围
小儿头皮针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安全无痛等优势,对于小儿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治疗方法。
改善循环
头皮针在康复科的应用
头皮针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05
在给小儿头部注射完成后,应使用医用胶布将针头固定好,避免针头移位或脱落。
固定针头
头皮针的护理要点
注射后应密切观察小儿的注射部位,如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观察注射部位
小儿头皮针注射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长时间滞留在头部,以免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头皮针在小儿科的应用
促进小儿智力发育
小儿头皮针还可以促进小儿智力发育。通过刺激头皮神经,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神经元的连接和信息传递,从而促进小儿的智力发育。
缓解小儿疼痛
小儿头皮针还可以用于缓解小儿疼痛,如头痛、偏头痛等。通过刺激头皮神经,可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缓解疼痛。
辅助诊断
01
进针手法
03
循法
循法是一种辅助行针的手法,通过循法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减轻小儿的不适感。
头皮针的行针手法
01
提插法
提插法是头皮针常用的行针手法之一,通过提插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02
捻转法
捻转法也是头皮针常用的行针手法之一,通过捻转可以调整经气,使穴位更加敏感。
拔针技巧
拔针时应先以干棉球按压进针点,然后迅速拔出针头,以免出血或疼痛。

小儿头皮针剂留置针穿刺方法 ppt课件

小儿头皮针剂留置针穿刺方法  ppt课件
2岁以上选择四肢静脉如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及大隐静脉, 应避开骨隆突处、关节、静脉瓣。 手背、足背静脉比较表浅,以10℃-15 ℃角进针。 较胖的小儿,静脉手感弹性不清时,以30℃-45 ℃角进针 进针由浅入深缓慢进针,以免进针过快刺破血管
ppt课件
17Leabharlann 2.妥善固定手背固定: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固 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指固定于夹板上, 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 脚背固定:将夹板置于内踝处固定。 大隐静脉固定:将夹板固定于足跟处。
在进行留置针穿刺前向家属说明留置的目的、重要性及必 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 操作技术要熟练,严格无菌操作,留置时间3-4天。 输液时加强巡视,观察滴速,穿刺处出现渗血渗液,及 时消毒穿刺部位,更换敷贴 采用SAS(生理盐水 给药 生理盐水)方式脉冲式正压封 管
ppt课件
26
6.留置针的护理(接上页)
2岁以内小儿选择头皮静脉,皮下脂肪少,静脉呈网 状分布,浅显易见,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循环回流故逆行和 顺行进针都不影响静脉回流。
① 一般首选额正中静脉,穿刺点为发际,角度5°~10° ② 颞浅静脉为次选,穿刺点找较下坡处,避开突起,角度10°~15° ③ 最后选择头皮毛细血管,穿刺点为毛细血管起点,角度0°~5° ④ 穿刺时左手拇指与食指一定要绷紧穿 刺部位皮肤
ppt课件
6
2.上肢静脉
手背静脉网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ppt课件
7
3.下肢静脉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足背静脉网
ppt课件
8
二.小儿静脉选择原则
本着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选择粗直、弹 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 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家长看 护,应避开骨隆突处及关节部位。 正确选择血管是成功穿刺的50%,妥善固定是成功的20%, 技巧是成功的30%

小儿头皮针课件

小儿头皮针课件
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或 移位。
头皮针的护理方法
定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漏等异常情况。
根据患儿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
保持头皮针干燥、清洁,避免污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头皮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局部疼痛
可适当减慢输液速度,调整穿刺 部位,减轻疼痛。若疼痛持续加 重,可考虑更换药物或停止输液
案例三
处理方法一
监测体温,观察发热程度 和持续时间。如体温超过 38.5℃,应及时就医。
处理方法二
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降 低体温。
处理方法三
如患儿出现寒战或抽搐等 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记录
记录穿刺时间、部位、血 管类型等信息,以便后续 参考。
维护
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 燥,避免感染。
03 头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
头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
头皮静脉穿刺难度相对较小,特 别适合小儿患者,因为他们的血
管细小、不配合等特点。
头皮静脉穿刺可以快速建立静脉 通道,为抢救和治疗提供便利。
头皮静脉穿刺可以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营养液等。
头皮静脉穿刺可以长时间保留, 方便连续输液和观察病情变化。
头皮静脉穿刺可以减轻患儿痛苦 ,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04 头皮针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头皮针的注意事项
操作前确保环境清洁、安静,患儿体 位舒适,头发干燥。
掌握穿刺技巧,准确找到血管,避免 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范围要足够 ,避免二次污染。
02 头皮针的穿刺技巧
穿刺前的准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参考PPT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参考PPT
6 、根据病情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在小儿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看患儿面色、 神志有无变化,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有无肿胀,针头有无移位,瓶内液体有无走空, 连接处有无渗漏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小儿头 皮静脉
穿刺
❖ 提高小儿穿刺水平,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儿头皮静脉 穿刺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水平,也受心理、不良情绪、周围环 境的干扰和影响.
❖ 2、 注意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穿刺时应从静脉一端开始,避免草率进针,破坏血 管, 切忌误入动脉。 3、 固定针头要牢固,针头不可漂浮在皮肤上。 4 、拔针时,应逐层分离胶布、将消毒棉放在穿刺部位、快速拔出针头,纵向按压5 分钟,切忌揉搓。
❖ 5 、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小儿口内不可有食物,以免在 穿刺时造成咳呛、窒息,发生意外。家属协、助穿刺,不可按压患儿胸部,不可捂患 儿口鼻。穿刺成功固定好后,让家属采用喂奶的姿势环抱患儿,头不可过分晃动,并 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晃掉和抓掉针头;如果只有一位家长陪同输液的患儿, 最好使用背带背在胸前,患儿双手置于背带下方,家长可手举输液叉。穿刺过程中注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 1.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 便于保温,一般为首选;
❖ 2.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也常 用;
❖ 3.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 且不好护理;
❖ 4.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 但易滑动。对不太清晰或 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 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 管走向、深浅、粗细、滑 动度,然后穿刺
小儿头皮静脉穿

针尖在血管里,但滴数不畅时,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1.针尖紧贴血管壁,针柄下垫棉球固定即可 2.输液瓶内压力低,抬高输液架;保持患儿安静,不让其哭闹; 3.不存在其他原因时,穿刺针头斜面朝下固定也可。

头皮针课件

头皮针课件

四、枕区
PPT学习交流
19
四、枕区
14.枕下旁线(平衡区)
定位:在头枕部,即自玉枕穴至天柱穴。
(玉枕穴-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 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天柱穴-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 发际正中旁开1.3寸。)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症状、后头痛等。
4.5寸。 线与
头维穴-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
曲鬓穴-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
PPT学习交流
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11
二、顶区
9.顶颞后斜线(感觉区) 定位:在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位于顶颞前斜线之后,与 之相距1.5寸,即自百会穴起至曲鬓穴的连线。 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病症,如麻木、疼痛、瘙痒等。
此外还可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所致的肢体远端麻木、皮肤瘙痒症 荨麻疹、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所引起的瘙痒症状,有迅速缓解 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感觉功能的效果。
PPT学习交流
24
四、皮层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的疾患
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男科病和妇科病(功能性 者),以及神经性呕吐、功能性腹泻等。
PPT学习交流
主治:腰腿足病症。PPT学习交流
7
二、顶区
7.顶旁2线 定位:位于顶旁1线外侧,与之相距0.75寸,即自正营穴向后刺 1.5寸。 主治:肩臂手病症。 属足少阳胆经。 (正营穴-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PPT学习交流
8
二、顶区
PPT学习交流
9
二、顶区
8.顶颞前斜线(运动区)
定位:在头部侧面,头顶至头颞部,自前神聪穴起至悬厘穴的 连线。
(前神聪穴-位于头顶正中线,前发际上4寸处。)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ppt课件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ppt课件

➢正中静脉 粗短而直, 不滑动,易固定,
颞浅静脉 细长浅直, 不滑动
耳后静脉 稍粗直,略带 弯曲
பைடு நூலகம்
ppt课件
6
静脉选择
选择的顺序:
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
ppt课件
7
鉴别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
ppt课件
8
头部固定方法
仰卧于治疗台上,头 下垫治疗枕,抱住小 儿颧骨、颊部及下颌 部,双肘为支撑点。
ppt课件
16
宣教
1、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时造成咳呛、窒息。 2、家属协、助穿刺,不可按压患儿胸部,不可捂患儿口鼻。 3、穿刺成功固定好后,让家属采用喂奶的姿势环抱患儿。
4、拔针后,嘱家长协助纵向按压3—5分钟,切忌 揉搓
ppt课件
17
谢谢
ppt课件
1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儿科 —
ppt课件
1
内容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
静脉的选择与鉴别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针头的固定方法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
护理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
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一般无静脉瓣,血液可以通
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 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静脉回流。
ppt课件

小儿头皮针课件

小儿头皮针课件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应用领域
小儿头皮针广泛应用于儿科、小儿外科、小儿内科等多个领域,是临床上不可或缺的诊疗方法之一。
适用人群和应用领域
02
头皮针的基本知识
小儿头皮针包括24号、26号、28号、30号、32号等不同规格的针型,同时还有一次性头皮针和套管针等不同类型。
种类
小儿头皮针主要用于小儿静脉采血、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等医疗操作。
头皮针治疗小儿疾病的优势和局限性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头皮针可以结合更多的诊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头皮针在小儿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拓展适用范围
02
对于一些非神经系统疾病,头皮针也可以尝试拓展其适用范围
提高普及程度
03
通过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头皮针的普及程度,让更多的患儿受益
研究方向头皮针治疗小儿疾病的机制研究:深入探讨头皮针治疗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头皮针与其他诊疗手段的结合应用研究:寻找头皮针的最佳搭档,提高治疗效果头皮针普及和推广策略研究:研究如何让更多的基层医院和医务人员掌握头皮针技术挑战总结技术瓶颈:需要突破头皮针操作中的一些技术瓶颈,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科学依据不足: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头皮针治疗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小儿癫痫的头皮针治疗
04
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头皮针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头皮静脉或耳后静脉;
穿刺时,将患儿头发剃掉,以便于操作;
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防止患儿活动时拉出。
消毒皮肤,采用碘伏消毒,消毒范围为8cm×8cm;
操作前检查头皮针型号、完好性,确保针头无弯曲、倒钩现象;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ppt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ppt
结果
输液过程平稳,纠正了患儿的脱水状态,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失败案例及教训
01
患儿情况
02
一名4个月大的男婴,因肺炎需 进行输液治疗。
穿刺过程
护士在穿刺时未能一次成功, 反复多次尝试导致患儿头部局 部肿胀。
03
结果
04
患儿出现哭闹、抗拒,最终导致 穿刺失败,需要重新选择血管进 行穿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和家 长的不满。
观察输液情况
在输液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针头是 否移位、固定是否牢固以及输液是 否顺畅,及时发现并处理渗漏问题 。
观察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 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 率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输液反应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过敏反应、 发热、寒战等输液反应,如有异
常应及时处理。
定期更换输液装置
为避免细菌滋生,应定期 更换输液管路和针头,确 保使用无菌的医疗用品。
注意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彻底 洗手,并遵守手卫生规范 ,以减少细菌传播。
防止渗漏
选择合适的血管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应选择较粗 、较直、易于固定的血管,以降
低渗漏的风险。
正确固定针头
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避免针头移 位或脱落,确保输液过程中液体能 够顺利流淌。
液体外渗
总结词
液体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药液渗漏出血管外,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液体外渗可能是由于穿刺失败、血管破裂、固定不牢等原因造成的。为避免液体外渗,医护人员应确保穿刺成功 ,妥善固定针头,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对于已经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冷 敷或用药物缓解症状。

小儿头皮针医学课件

小儿头皮针医学课件

刺激方法和强度
刺激方法
可采用手动控制输液泵,调节适当的输 液速度;或使用微量泵,精确控制输液 速度和量。
VS
刺激强度
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适 宜的刺激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留针时间和出针技巧
留针时间
根据患儿病情和需要,留针时间 一般在15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出针技巧
在留针时间达到后,先将输液管 暂停,然后轻轻地将针头从头皮
05
头皮针技术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Chapter
注意保护血管和神经
头皮血管和神经丰富,在操作时需要特别小心,以避免 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
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穿刺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和 疼痛。
穿刺后应立即进行压迫止血,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 血、血肿等异常情况。
掌握好进针深度和刺激强度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 况等因素来确定进针深度和刺激
头皮。
器具准备
选择合适型号的头皮针,检查其完 好性和通畅性。
环境准备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必要时可用保 温灯进行加温。
进针技巧
选择穿刺点
根据患儿病情和需要,选 择合适的穿刺点,如前额 正中、颞侧等。
固定针头
将针头固定在穿刺点上方 ,用消毒棉球覆盖针头前 端。
进针角度和深度
保持针头与头皮平行,轻 柔地刺入皮肤,进针深度 以穿过头皮为宜。
02
头皮针与经络的关联在于其理论基础和诊疗思路与中医经络学说密切相关。头皮 针的穴位和刺激方法与中医经络学说中的穴位和针灸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头皮针与气血的关系
头皮针通过刺激头皮上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头皮针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人体的抗 病能力。

小儿头皮针课件

小儿头皮针课件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避免患儿及家属惊慌。
仔细检查断端是否完整,如断端已进入血管或组织内 ,需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立即停止注射,将断端拔出,用无菌棉签压迫止血。
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 发生。
04
注意事项和进阶技巧
注意事项
注射器选择
血管选择
消毒
患儿安抚
注射角度
选用0.5或0.38mm直径 的针头,长度为1.5cm 或2cm的注射器。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面色、神志及脉搏 等变恢复,无 需特殊处理。
出血的处理
立即停止注射,拔出针头,局 部压迫止血。
出血量较大时,可采用指压止 血法,并妥善固定针头,及时
送往医院处理。
预防出血的措施包括选择合适 的血管、提高穿刺技巧、避免
反复穿刺等。
断针的处理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小儿头皮针主要用于小儿静脉采血、注射疫苗、药物治疗等。
禁忌症
小儿头皮针一般无特殊禁忌,但对于有严重疾病或过敏史的小儿应谨慎使用 。
头皮针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小儿头皮针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医生发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 ,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儿医疗领域的治疗方法。
发展
小儿头皮针在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例如采用更加柔软的针头和更 加精细的操作技术,使小儿头皮针更加安全、有效、舒适。
02
头皮针基本操作
操作方法和技巧
准备用具
选择合适大小的针具、消毒液、棉 签、注射器等。
消毒
对小儿头部皮肤进行消毒,确保无 菌操作。
固定头皮
用手指固定小儿头皮,避免针头滑 动。
1 2
根据穴位选择进针方向

小儿头皮针医学PPT课件

小儿头皮针医学PPT课件
23
24
13
根据年龄选择不同部位
(1)对1 月以内的新生儿,以采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 脉为宜。在穿刺时偶尔不见回血,但穿刺时手有 针头进入 血管时失去阻力的感觉,可捏一下皮管即出现回血 • (2)婴儿期随着月龄的增加,皮下脂肪增多,四肢血管 显露不理想,多选择额正中及颅骨缝间静脉,后者成功率 较低。 • (3)幼儿期随着年龄增长,头皮静脉逐渐隐退,在此期 采用四肢静脉相对多。但也可根据患儿头皮部适当选择穿 刺部位。
19
置管后护理
• 2、正压封管: 每次注药输液后,均用生理盐 水或肝素钠生理盐水5~10 ml封管液封管。推注时 速度宜慢,余1 ml封管液时,将针头斜面留在肝 素帽内,边推封管液边拔针,将延长管上的小夹 子靠近前端夹紧。如间隔时间长又不输液时,每 隔6~8 h封1次管。
20
置管后护理
• 3、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1)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 大或过小,固定不牢,患儿骚动不安,外套管未 完全送入血管内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外渗。轻者 出现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出现局部组织坏死。 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基本功训练,选择好穿刺 部位的血管,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输液的滴速要求 选择留置针。一旦发生液体渗漏,应立即拔管, 根据情况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或喜辽妥外涂。
5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3. 置管前护理 做好宣教工作: 静脉留置针置管过程中,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 态、合作程度等可影响穿刺成功率。因此,置 管前要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留置针的优点及置管 过程中的注意操作时要保持平稳的心态,思想 高度集中,排除干扰,动作温柔、熟练,用温 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6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9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7、选择好静脉: 选择的血管要柔软、粗直、易 于触及、充盈良好、易于固定和保留的部位。小 儿头皮静脉中较大的有额静脉、颞静脉、耳后静 脉、枕静脉。一般先选择前额正中静脉,此静脉 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在操作过程中, 应注意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的区别:头皮静脉呈 浅蓝色,表浅,用手指横向触摸时有沟痕感,无 波动感,穿刺时回血慢,回血呈暗红色。头皮动 脉与头皮皮肤色泽相似,位置较深,有波动感, 穿刺时回血快,色鲜红,注射时阻力大,局部有 10 苍白区。

头皮针课件-PPT

头皮针课件-PPT
Add visual areas and double depending on the contact area for the visual identity disorder. 视觉识别障碍者加视区和双视联络区。
Scalp acupuncture 头针
Add worry area for emotional anxiety. 情绪焦虑者则加忧虑区。
将磁珠用胶布贴敷于耳穴上,嘱患儿自行按压,每日 不少于3 次。每次贴压单耳,隔日交替贴压双耳,以 10 次为一疗程。
Jin's 3-Needle Therapy靳三针
Therapy: the Four Spirit Points, the Stabilizing the Shen Points, the 3-Point in the Temporal Area, the 3Point in the Upper Temporal Area,The 3-Occipital Points, The 3-Point for Intelligence, the Resuscitate the Shen Points, the 3-Intellect Points on the Hand, the 3-Intellect Points on the Foot, the 3-Tongue Points.
自闭症 焦虑症 抑郁症 老年痴呆 失眠 儿童多动症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Autism 关于儿童自闭症的针灸治疗
Scalp acupuncture 头针
principal points: shenting(GV24),qianding(GV21), baihui(GV 20) ,Intelligence emotional area,Double feeling district of 1/5, Double listen to understand area, Cerebellar vermis are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5.做好备皮: 备皮刀要性能良好,备皮时要固 定好小儿头部,动作轻柔,切勿剃破皮肤,给患 儿带来痛苦,增加感染机会。备皮范围要在9 cm×9 cm以上,否则影响穿刺视线,消毒皮肤及 粘贴胶布。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6、固定好小儿头部:
小儿头部位置固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头皮静脉穿 刺成功率。由于小儿对打针有恐惧心理,均不愿 配合。所以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有时还要采 取强行固定的方式。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双 膝的方法,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防抓脱留置 针
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错 误的认知和不良情绪将直接影响护士穿刺时的心 理活动和操作质量。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3. 置管前护理 做好宣教工作: 静脉留置针置管过程中,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 态、合作程度等可影响穿刺成功率。因此,置 管前要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留置针的优点及置管 过程中的注意操作时要保持平稳的心态,思想 高度集中,排除干扰,动作温柔、熟练,用温 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头皮针静脉输液护理及技巧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小儿年龄及活动特点 小儿静脉特点 输液量及药液性质 家长合作程度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小儿从出生到3岁这一时期, 头部皮下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小儿从出生到3岁这一时 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患 儿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 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然而,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 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为此,通过对住院患儿使用静脉留置 针情况进行观察 ,并结合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了如下一些提 高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要素和护理方法。
• (1)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选择好部位,避开骨隆突处、 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
• (2)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固定好患儿, 不让其身体扭动
• (3)穿刺有空虚感,不见回血的情况下,不要急于拔出 针头。
头皮静脉 • 颜色 微蓝
动静脉区别
头皮动脉 淡红或与皮肤同色
• 搏动 无

• 管壁 薄,易压瘪
厚,不易压瘪
血流方向 多向心
多离心
• 颜色 暗红
鲜红
• 注药 阻力小
阻力大, 局部血管树枝状突起 颜色苍白; 患儿疼痛,尖叫
置管过程的护理
置管方法: 置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常 规用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直径约10 cm,用拇指和食指 捏住留置针的套管座,取下护套,左手捏住套管座,右手 将针柄左右轻微转动,然后复位,以防套管与针管粘连, 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并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把持针柄 (针柄与套管座靠紧)以与皮肤呈10~15°的角直刺血管, 见回血后,低角度(放平针柄),平行将穿刺针推进 0.2~0.5 cm,右手固定针蕊,左手大拇指推丫按口,左右 手相互配合,左手送套管右手后撤针蕊直至完全退出针蕊 并送入套管。
• 眶上静脉、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由于位置不理想、管道较为 弯曲、周围组织较为疏松等问题,通常不宜选作头皮静脉 穿刺,只在长期静脉穿刺输液及静脉选择较困难时使用。
穿经层次
• 虽选用的静脉部位不同,但穿经层次基本相同,即 皮肤、皮下组织和静脉壁。因年龄不同,静脉壁 的厚度、弹性及硬度有所不同。
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1. 对年龄较小或昏迷的患儿应向家长作详细解释,
对2岁以上清醒的患儿,护士要态度和蔼,面带微 笑,欢的玩具放在身旁,和最亲密的人在一起。1. 告知家长留置针对血管的要求高,小儿血管小, 不合作,较成人容易穿刺失败,希望家长理解。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 2.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 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护士的心理素质尤
根据分区
•Ⅰ区发际下方的额部皮肤松弛,移动性大 ,穿刺时难以固 定,以及美容方面的考虑,此区静脉穿刺输液较少;发际 上方的一段滑车上静脉管径较粗,与神经平行伴行,不滑 动、易固定,是理想的静脉穿刺部位。
• Ⅱ区颞浅静脉及属支管径也较粗,与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 远段属于伴行不紧密的关系,越向上与静脉距离越大,因 此,颞浅静脉是头皮静脉穿刺中最佳的选择部位。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4 、提供良好环境: 环境温度以24~26℃为宜。过热小儿出汗过多,
给操作带来不便,过冷,小儿又容易受凉。应有 特定的操作平台,如有80 cm~1 m高的操作平台, 让小儿平卧在上面,而护士则坐在一把升降椅上 进行操作。房间内应保持光线明亮,操作时应避 免操作者的身体和手挡住穿刺部位的光线。
置管过程的护理
妥善固定: 在用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之前先将一小 棉球放在套管垫和皮肤接触处,以免局部皮肤受压引起血 液循环障碍。敷贴中央始终对准穿刺点,由中央向周围按 压整片敷贴,使之皮肤妥贴,注明留置针穿刺时间,留置 针外绷弹力绷带。最后头皮针连接准备好的输液装置进行 输液,用1条胶布将输液器末端固定于头皮针
头皮静脉穿刺步骤
7、选择好静脉: 选择的血管要柔软、粗直、易 于触及、充盈良好、易于固定和保留的部位。小 儿头皮静脉中较大的有额静脉、颞静脉、耳后静 脉、枕静脉。一般先选择前额正中静脉,此静脉 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在操作过程中, 应注意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的区别:头皮静脉呈 浅蓝色,表浅,用手指横向触摸时有沟痕感,无 波动感,穿刺时回血慢,回血呈暗红色。头皮动 脉与头皮皮肤色泽相似,位置较深,有波动感, 穿刺时回血快,色鲜红,注射时阻力大,局部有 苍白区。
根据年龄选择不同部位
• (1)对1 月以内的新生儿,以采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 脉为宜。在穿刺时偶尔不见回血,但穿刺时手有 针头进入 血管时失去阻力的感觉,可捏一下皮管即出现回血
• (2)婴儿期随着月龄的增加,皮下脂肪增多,四肢血管 显露不理想,多选择额正中及颅骨缝间静脉,后者成功率 较低。
• (3)幼儿期随着年龄增长,头皮静脉逐渐隐退,在此期 采用四肢静脉相对多。但也可根据患儿头皮部适当选择穿 刺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