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 万有引力定律
第六讲:万有引力及应用解析版
第六讲:万有引力及应用一、开普勒三定律1.内容定律内容图示或公式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a3T2=k,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通常按圆轨道处理.(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例如月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3).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中,k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k值不同.但该定律只能用在同一中心天体的两星体之间.二、万有引力定律1、表达式:F=G m1m2r2例题、下列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短C.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与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小时速度小,距离大时速度大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例题、如图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0,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2、适用条件(1)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三、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考虑天体自转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F 表现为两个效果:一是重力mg ,二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 向.(1)在赤道上:G MmR 2=mg +mω2R .(2)在两极上:G MmR2=mg .(3)在一般位置:万有引力G MmR 2等于重力mg 与向心力F 向的矢量和. 2、不考虑天体自转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小,所需的向心力较小,常认为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即GMmR 2=mg .3、星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1)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不考虑地球自转): mg =G mM R 2,得g =GM R2.(2)在地球上空距离地心r =R +h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 mg ′=GMm (R +h )2,得g ′=GM(R +h )2 所以g g ′=(R +h )2R 2例题、万有引力定律能够很好地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球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的内在一致性统一起来.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质量为m 的小物体的重力,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0=G MmR2B.在赤道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1=G Mm R2C.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2=G Mm (R +h )2D.在赤道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弹Mm四、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已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 (1)由G Mm R 2=mg ,得天体质量M =gR 2G .(2)天体密度ρ=M V =M 43πR 3=3g4πGR.2.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测出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周期T . (1)由G Mm r 2=m 4π2T 2r ,得M =4π2r 3GT 2.(2)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 ,则天体的密度 ρ=M V =M 43πR 3=3πr 3GT 2R 3.(3)若卫星绕天体表面运行时,可认为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 2.故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针对训练题型1:开普勒定律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 .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 .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例题、美国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曾在2018年11月降落到火星表面.假设该探测器在着陆火星前贴近火星表面运行一周用时为T ,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 1,地球的半径为R 2,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则火星的质量为( ) A.4π2R 13M gR 22T 2 B.gR 22T 2M 4π2R 13 B.C.gR 12G D.gR 22G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解答】解:A、第一定律的内容为:所有行星分别沿不同大小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1
2+
2
1
0
,则剩余部分对质点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2
50
选 C。
0
F2=F-F1,解得
2
=
41 0
F2=G 450 2 ,故
考向三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典题5 (多选)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
化而有所不同。已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0,在赤道处的
3
Gm 中 m
mg=
面重力加速 g、R
度
4 2
=m T 2 r
r2
m
R2
,
4
3
中=ρ·πR
3
表达式
备注
3r 3
ρ=GT 2 R 3
利用近地卫
当 r=R
3g
ρ=4GR
3
时,ρ=GT 2
星只需测出
其运行周期
—
考向一 利用“重力加速度法”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
典题7 (2024七省适应性测试安徽物理)如图所示,有两颗卫星绕某星球做
误。
0
g= 3 (R-h),由该表达式可知
3
,
=mg,
D 正确,A、B、C 错
考点三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方法
类型 方法
已知量 利用公式r、T质量源自r、v利用运行天体
4 2
G r 2 =m T 2 r
m 中m
2
G
v、T
利用天体表面
g、R
r2
=m
r
=m r ,
4 2
=m T 2 r
解析 设地球的质量为 m0,地球的半径为 R,“海斗一号”下潜 h 深度后,以地心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归纳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公式归纳
万有引力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上,整理了万有引力公式,请大家认真阅读。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
地)1/2=7.9km/s;V2=11.2km/s;V3
=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以上是万有引力公式的全部内容,希望考生可以认真掌握,取得更好的成绩。
万有引力定律简解
万有引力定律简解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条定律,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其表述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个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地说,如果我们用F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表示这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那么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引力的大小可以表示为:
F =
G * (m1 * m2) / r^2
其中G是一个常数,被称为万有引力常数,它的值约为6.67430 ×10^-11 N·(m/kg)^2。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首先,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引力越大。
其次,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引力越小。
最后,这个引力是双向的,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定律在解释天体运动、行星轨道、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还为我们研究宇宙的运行提供了基础。
万有引力知识点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7.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黄金代换”公式推导:当F G =时,就会有22gR GM RGMm mg =⇒=。
(2)注意: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重力不是万有引力。
②只有在两极时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才等于重力。
③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并不一定指向地心,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时重力最大。
④随着纬度的增加,物体的重力减小,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时重力最大。
⑤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一般很小,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很小,因此在一般粗略的计算中,可以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地球的吸引力,即可得到“黄金代换”公式。
8.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运动性质:通常把天体的运动近似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分析天体运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F 需=F 万。
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 ,LGM F ma F ==万需,从运动的角度分析向心加速度: .)2(22222L f L T L L v a n ππω=⎪⎭⎫ ⎝⎛=== (3)重要关系式:.)2(222222L f m L T m L m L v m L GMm ππω=⎪⎭⎫ ⎝⎛=== 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为ω1,轨道半径为R 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为ω2,轨道半径为R 2,那么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解析:地球与太阳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月球与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月球运动的向心力,最后算得结果为321221 ⎪⎪⎭⎫ ⎝⎛⎪⎪⎭⎫ ⎝⎛R R ωω。
9.计算大考点:“填补法”计算均匀球体间的万有引力: 谈一谈: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两质点间的引力作用,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应给予填补,变成一个形状规则、便于确定质点位置的物体,再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求解。
模型: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均匀球体中,紧贴球的边缘挖出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穴后,对位于球心和空穴中心连线上、与球心相距d 的质点m 的引力是多大?思路分析:把整个球体对质点的引力看成是挖去的小球体和剩余部分对质点的引力之和,即可求解。
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k T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R =23,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2) 公式:221r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10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ω-=;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地面上,22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22)()(h R GM g mg h R Mm Gh h +=⇒=+,所以g h R R g h 22)(+=,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1.T 、r 法:232224)2(GT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2333,34R GT r V M R Vπρρπ=⇒==,当r=R 时,23GT πρ=2.g 、R 法:GgR Mmg RMm G 22=⇒=,再根据GRg VM R V πρρπ43,343=⇒==3.v 、r 法:Grv M r v m r Mm G 222=⇒=4.v 、T 法:G T v M T mr r Mm G r v m r Mm G ππ2)2(,32222=⇒==考点三、星体表面及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1、 星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星球自转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22R GM g mg R Mm G =⇒=。
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
有关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
有关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如下: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引力的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提出。
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且这个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高中物理中,万有引力定律通常表示为:F = G * (m1 * m2) / r^2,其中F 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 和m2 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 是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430 × 10^-11 m^3 kg^-1 s^-2。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解释了行星轨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规律。
此外,万有引力定律也是研究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的基础。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通常会学习如何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以及如何使用它来解释一些天体运动的规律。
同时,学生也会学习到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看作是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
总之,万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为我们理解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提供了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万有引力定律一.开普勒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上.相等.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三、万有引力和重力不考虑自转的情况下,F 万=mg(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的比值都相等.四.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问题)例 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相等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太阳位于木星运行椭圆轨道的某焦点上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设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天体半径为 R,由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1 R22 M 1 ? ? g 2 R12 M 2得 g= GM ,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 R2例3: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6.4 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 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 B.2. C.3.2 D.4 五.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二.万有引力定律 (1) 公式:F= ,其中 G ? 6.67 ? 10?11 N ? m 2 / kg 2 ,称为为有引力恒量。
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 是两1.只能求中心天体的质量2. 只要用实验方法测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 及运行周期 T,就可以算出天体的质量 M.若知道行星的半径则可得行星的密度 4? 2 3?r 2 4? 2 r 3 M mM M G 2 =m 2 r,由此可得:M= ;ρ = = = (R 为行星的半径) 2 4 3 GT 2 R 3 V GT T r ?R3(2) 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 r 应为两物体间的距离对于质量为 m 1 和质量为 m 2 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 F=Gm1m2 r2例 2:下()例4:登月火箭关闭发动机在离月球表面112 km 的空中沿圆形轨道运动,周期是 120.5 min,月球的半径是 1740 km,根据这组数据计算月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土星 29.5列说法正确的是公转周期(年)水星 0.241金星 0.615地球 1.0火星 1.88木星 11.86A.公式中的 G 是引力常量,它是人为规定的 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 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C.两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一定是相等的六、讨论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第6章 万有引力定律
1.发展史
2.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 (1609,1609,1619; 1687牛顿定律) (1)轨道定律 每个行星都各在以太阳为焦点的一个椭
圆轨道上运动.
(2)面积定律 由太阳到行星的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 过相等的面积.
远日点
太阳 近日点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3)周期定律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半长轴 a 的 立方与周期 T 的平方之比为常量.
r
1 1 mm mm mm G ) A G 2 dr Gmm( ) ( G r0 r r0 r r0 r
作功仅与起始位 置有关,是保守力.
势能
Ep Gmm / r
Ep () 0
上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6.3.2 三种宇宙速度
以下计算均不计空气阻力等次要因素.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一般Wmin W Wmax 但W相差很小
如 45 ,
W F(1 0.00174)
所以引力是重力的主要成分.因引力与重力角度 和大小都相差很小(~0.1%),因而
F W
故可将地球视为惯性系.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一宇宙速度——物体可以环绕地球表面运行所需 的最小速度(环绕速度).
G
m地 m
2 R地
2 v1 m R地
v 1 7 .91 km/s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新人教版 年 高一物理必修2 第六章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应用-课件
例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发现,下面
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D )
A.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 力常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
B.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 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 常量是由胡克测定的
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 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例2.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B C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 它是发射人造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小速度 C.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 D. 它是发射人造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大速度。
(提示:注意发射速度和环绕速度的区别)
练习.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地球绕太阳 公转的周期,它们绕太阳的公转均可看做匀速圆周 运动,则可判定 ( C )
法正确的是 ( B D ) 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 运行速度越大 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 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
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
向心力越小
例5.一宇宙飞船在离地面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
动,质量为m的物块用弹簧秤挂起,相对于飞船静
练习.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
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其运行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
速度的
2 2
倍.
此处的重力加速度g'= 0.25 g0 .(已知地球表面
处重力加速度为g0)
练习、 从地球上发射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RA∶RB=4∶1, 求它们的线速度之比和运动周期之比。
n= T1/(T2-T1), ∴ t1 =T1T2/(T2-T1) ,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关于开普勒的三大定律例1 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运行周期约为27天。
应用开普勒定律计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多少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可以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像停留在无空中不动一样.分析: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都在环绕地球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它们运行轨道的半径的三次方跟圆周运动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是相等的.解:设人造地球卫星运行半径为R,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同理设月球轨道半径为,周期为,也有:由以上两式可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km点评: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好像停留在天空中的卫星,通常称之为定点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能随意变动。
利用月相求解月球公转周期例2 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都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图是相继两次满月,月、地、日相对位置示意图).解:月球公转(2π+)用了29.5天.故转过2π只用天.由地球公转知.所以=27.3天.例3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A.B、C的线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C.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D.若C的速率增大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分析:由卫星线速度公式可以判断出,因而选项A是错误的.由卫星运行周期公式,可以判断出,故选项B是正确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万有引力作用于卫星上产生的,由,可知,因而选项C是错误的.若使卫星C速率增大,则必然会导致卫星C偏离原轨道,它不可能追上卫星B,故D也是错误的.解:本题正确选项为B。
点评: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卫星的速度增大。
则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必然会增加,而万有引力在轨道不变的时候,是不可能增加的,这样卫星由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大于外界所提供的向心力而会作离心运动。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归纳与重点题型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概括与要点题型总结一、行星的运动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①第必定律(轨道定律):全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随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推论:近期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③第三定律(周期定律):全部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3即:T 2k此中k是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相关,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没关。
推行:对环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行星或卫星,上式均成立。
K 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例 . 有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是1: 2,则它们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二、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的成立F G Mm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r 2②月—地查验③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测定引力常量 GG 6.67 10 11N2/ kg22、万有引力定律m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 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F G m1m2r 2②合用条件(Ⅰ)可当作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散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状况下,可以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视地球自转可得:mg G MmR2例 . 设地球的质量为 M ,赤道半径 R ,自转周期 T ,则地球赤道上质量为 m 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式中 G 为万有引力恒量)(2)计算重力加快度G Mm地球表面邻近( h 《R ) 方法:万有引力≈重力mgMmR 2地球上空距离地心 r=R+h 处 mg ' G2 方法:( R h)在质量为 M ’,半径为 R ’的随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 ' ' 方法:mg''G M ' ' mR '' 2(3)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Mm利用自己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R 2mgMm v 2 24 2利用环绕天体的公转:G r 2m m rm 2 r 等等rT(注:联合 M4 R 3 获得中心天体的密度)3例 .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以初速度 V 0 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球落到星球表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V.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 R ,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 M 。
(完整版)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k T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R =23,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2) 公式:221r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10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ω-=;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地面上,22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22)()(h R GM g mg h R Mm Gh h +=⇒=+,所以g h R R g h 22)(+=,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1.T 、r 法:232224)2(GT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2333,34R GT r V M R Vπρρπ=⇒==,当r=R 时,23GT πρ=2.g 、R 法:GgR Mmg RMm G 22=⇒=,再根据GRg VM R V πρρπ43,343=⇒==3.v 、r 法:Grv M r v m r Mm G 222=⇒=4.v 、T 法:G T v M T mr r Mm G r v m r Mm G ππ2)2(,32222=⇒==考点三、星体表面及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1、 星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星球自转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22R GM g mg R Mm G =⇒=。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点总结1.定律表述2.牛顿的发现牛顿通过研究苹果掉落的问题,发现了地球对苹果的引力,进而猜测物体间存在一种普遍的引力现象,并开始研究重力的本质。
3.引力的普遍性4.引力的性质引力是一种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质量越大,引力越大;距离越近,引力越大。
5.引力的作用对象引力的作用对象包括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从微观粒子到宇宙天体都受到引力的作用。
例如,地球对人和物体的引力可以使人和物体保持在地面上。
6.引力的无质量物体根据等效原理,无论物体的质量大小,无质量的物体受到的引力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还是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它们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都相同,都是9.8N。
7.引力的矢量性质引力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的方向始终指向两物体之间的连线方向,作用点位于两物体连线上。
8.引力的非接触性引力不需要物体之间的接触就可以产生作用,即使物体之间存在遮挡,仍然可以相互吸引。
9.引力的远程性引力是一种远程相互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即使距离很远,仍然可以相互产生引力作用。
10.引力的作用力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如果物体1对物体2施加一定的引力,那么物体2对物体1也会施加相同大小、相反方向的引力,这称为引力的作用力对。
11.引力的宏观表现在宏观尺度上,引力主要表现为星体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例如行星公转、卫星绕地球运动等。
12.引力在宇宙中的作用引力在宇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星系、星云的形成与演化,维持了银河系的稳定,也决定了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总结起来,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的定律,它展示了物体之间的普遍吸引现象。
引力的表达式为F=G×m1×m2/r^2,其中F为引力大小,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之间的距离。
这一定律对于解释行星运动、人造卫星轨道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在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篇1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物理万有引力知识点篇2一、知识点(一)行星的运动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平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二)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1)计算中心天体质量(2)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三)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小发射速度、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四)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宏观(相对普朗克常量)低速(相对光速)二、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1、地心说、日心说:了解内容及其区别,能够判断其科学性(选择)2、开普勒定律:熟知其内容,第三定律考察尤多;适用范围(选择)3、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发现未知天体(选择)4、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密度: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或者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向心力的几种表达式(选择、填空、计算)5、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物理意义(选择、填空);计算第一宇宙速度: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或重力提供向心力(计算)6、计算重力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周期)、平抛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高度、时间)、受力分析(计算)7、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了解其局限性所在,适用范围(选择)物理学专业介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它揭示物质产生、演化、转化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本规律,涉及从微观、宏观到宇观,从少体到多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系统,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并与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发展成为在物理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不同专业领域继续深造或在相应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性人才。
万有引力知识点
万有引力知识点万有引力知识点概述1. 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万有引力定律是指在宇宙中,任何两个具有质量的物体都会相互吸引。
这种吸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万有引力公式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 G \frac{{m_1 m_2}}{{r^2}} \]其中,\( F \) 表示两物体之间的引力,\( G \) 是万有引力常数,\( m_1 \) 和 \( m_2 \) 分别是两物体的质量,\( r \)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3. 万有引力常数万有引力常数 \( G \) 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于描述质量之间的引力大小。
其值约为 \( 6.674 \times 10^{-11} \,\text{Nm}^2/\text{kg}^2 \)。
4. 引力与质量的关系万有引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两个物体的质量。
质量越大,引力越强。
这也是为什么像地球和太阳这样的大型天体能够对周围的物体产生显著的引力作用。
5. 引力与距离的关系万有引力的强度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意味着,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它们之间的引力会显著减弱。
6. 引力在天体物理学中的应用万有引力是天体物理学的基础,它解释了行星围绕恒星的运动、卫星围绕行星的轨道运动、以及星系内部和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7. 引力对航天的影响在航天领域,万有引力对于设计和执行太空任务至关重要。
它影响着火箭的发射、卫星的轨道设计以及太空探测器的行进路径。
8. 引力透镜效应由于光在通过强引力场时会发生弯曲,天文学家可以利用这一现象来观察遥远的星系和宇宙的结构。
这种现象被称为引力透镜效应。
9. 引力波当质量较大的物体,如黑洞或中子星合并时,会产生剧烈的引力变化,这些变化以波的形式传播开来,称为引力波。
引力波的直接探测为研究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0. 万有引力与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一个与牛顿万有引力不同的引力概念,即引力是由物体对周围时空结构的曲率造成的。
6万有引力定律章末整合
解:对于已知的近地卫星,依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π 2 Mm G 2 = m R.① R T1
而对于地球的同步卫星,由于其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有
2π 2 Mm′ (R+ h). ② G 2= m′ T 2 R+ h
①、 ②两式相除有 h 3 T2 2 即 = - 1. R T1
4.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16.7 km/s,是指物体挣脱太阳引力 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去的最小发射速度. 5.轨道速度:人造卫星在高空沿着圆轨道运行,此时 F万= F向, v2 Mm 即 G 2 = m ,所以 v= r r GM . r 1 ,所以 v随 r
此式适用于在地球圆轨道上运行的行星,由于 v∝ r的增大而减小,即卫星离地球越远,其轨道速率就越小.
【专题练习1】 一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是1 500 kg,在离地面1 800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求: (1)卫星绕地球运转的线速度; (2)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周期; (3)卫星绕地球运转的向心力.
mv2 GMm GMm R2g 解: (1)由 2 = mg, = ma,得 a= ,由 = ma R R+ h R+ h 2 R+ h 2 得 v= R2g = 7.1× 103 m/s.7 357 s. v mR2g (3)F向 = ma= 2= 8 963 N. R+ h
答案:(1)7.1×103 m/s (2)7 357 s
(3)8 963N
【专题练习2】 已知一颗近地卫星的周期为5 100 s,今要发射一颗 地球同步卫星,它的离地高度为地球半径的多少倍?
答案:5.7×103 m/s
Mm′ 在地球表面附近,对质量为 m′的卫星,则有 G = m′ g. R02 两式相比再代入数据,得 v= 5.7× 103 m/s.
万有引力定律复习
2、卫星的运行轨道
①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卫星始终处于赤道上方 ②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通过两极上空 ③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某一定角度。
同步卫星 同周期、同角速度、同频率、同转速、同高度、同线速度大小、同向心加速度大小、同绕行方向,同在赤道的正上方。
(2)离表面某一高度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
—星球半径 —运行轨道 —离地面的高度
注意:
R r h
(到地心的距离)
r
r
考点:万有引力及其与重力的关系
01
环绕天体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02
越大,v越小
03
越大,ω越小
04
越大,T越大
05
越大,a越小
06
P72热点一 人造卫星圆周轨道运行规律
万有引力 复习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开普勒(1571-1630) 牛顿(1643-1727) 第谷(1546-1601) 伽利略(1564-1642) 笛卡尔(1596-1650) 导师观测数据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一个焦点上。
考点: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
卫星“追击”问题 A B 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两卫星与地心共线),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或最远? A B A B
考点:人造卫星变轨问题
加速
加速
考点:宇宙速度 黑洞与多星系统
双星运动的特点
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两个星体组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双星系统, “双星”是由两颗绕着共同的中心旋转的恒星组成。对于其中一颗来说,另一颗就是其“伴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6: 万有引力定律
1.(2010·天津模拟)我国已经利用“神州”系列飞船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设宇航员测出自己绕地球球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地球半径为R ,则仅根据T 、R 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宇航员能计算的量是( )
A .地球的质量
B .地球的平均密度
C .飞船的线速度大小
D .飞船所需向心力
2.(2010·诸城模拟)2008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七号”载人飞船。
为了观察“神舟七号”的运行和宇航员舱外活动情况,飞船利用弹射装置发射一颗“伴星”。
伴星经调整后,和“神舟七号”一样绕地球做匀速圆
周运动,但比“神舟七号”离地面稍高一些,如图所示,那么( )
A .伴星的运行周期比“神舟七号”稍大一些
B .伴星的运行速度比“神舟七号”稍大一些
C .伴星的运行角速度比“神舟七号”稍大一些
D .伴星的向心加速度比“神舟七号”稍大一些
3.(2010·聊城模拟) 质量为m 的人造卫星在地面上未发射时的重力为G 0,它在离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 ( )
A .周期为04G mR
B .速度为m R G 02
C .动能为R G 041
D .重力为0
4.(2010·锦州模拟) 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则( )
A .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n 1
倍
B .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n 1倍
C .同步卫星的运行角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n 倍
D .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n 倍
5.(2010·济南模拟) 我国自主研制的“神七”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第583秒火箭将飞船送到近地点200km ,远地点350km 的椭圆轨道的入口,箭船分离。
21时33分变轨成功,飞船进入距地球表面约343km 的圆形预定轨道,绕行一周约90分钟,关于“神七”载人飞船在预定轨道上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神七”载人飞船可以看作是地球的一颗同步卫星
B .飞船由于完全失重,飞船中的宇航员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当飞船要离开圆形轨道返回地球时,要启动助推器让飞船速度增大
D .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6.(2010·聊城模拟) 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 ,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飞船在Gliese581c 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 .飞船在Gliese581c 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C .人在Gliese581c 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小
D .Gliese581c 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7.(2010·利辛模拟) 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 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8.(2010·古田模拟)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9月27日翟志刚成功实施了太空行走,已知神舟七号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 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 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 和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在该轨道上,神舟七号航天飞船( )
A.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B.运行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D.翟志刚太空行走时速度很小,可认为没有加速度
9.(2010·雅礼模拟)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
球通信”。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同步卫星所在的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
转周期为T ,下面列出的是关于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s 的表达式( )
A .3222
43T gR π B .
r 3 C .g g R '3 D .g g R '
3
10.(2010·岳阳模拟)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地球半径R=6.4×106m,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 ·m 2/kg 2,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地球的平均密度(单位:kg/m 3,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是:( )
A 、6×102
B 、1×103
C 、6×103
D 、6×104
11.(201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 )
A .2122)(4GT r r r -π
B .23
124GT r π C .2324GT r π D .212
24GT r r π
12.(2010·合肥模拟)如图所示,从地球表面发射一颗卫星,先让其进入椭圆轨道I 运动,A 、B 分别为椭圆轨
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卫星在远地点B 点火加速变轨后沿圆轨道II 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卫星沿轨道II 运动的周期小于沿轨道I 运动的周期
B .卫星在轨道II 上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 上的机械能
C .卫星在轨道II 上B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 上B 点的加速度
D .卫星在轨道II 上C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 上A 点的
13.(2010·鸡西模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星箭分离,卫星进入绕地球轨道。
在绕地运行时,要经过三次近地变轨:12小时椭圆轨道①→24小时椭圆轨道②→48小时椭圆轨道③→地月转移轨道④。
11月5日11时,当卫星经过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的A 点时,再一次实施变轨,进入12小时椭圆轨道⑤,后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进入周期为T 的月球极月圆轨道
⑦。
如图所示,已知月球半径为R 。
(1)请回答:“嫦娥一号”在完成第三次近地
变轨时需要加速还是减速?
(2)写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14.(2010·浏阳模拟)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下面实验:在一固定的竖直光滑圆弧轨
道内部的最低点,静止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如图示,当给小球水平初速度
v0时,刚好能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月球的半
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在月球表面上发射一颗环月卫星,所需最小发射速度为
多大?
15(2010·潍坊模拟)宇宙飞船在靠近某星球表面环绕飞行时,已测得其环绕周期为T.当飞船停靠在该星球上后,地面指挥部下令该宇航员利用随声携带的秒表、米尺、钢球,粗测该星球质量.宇航员在该星球表面将一个钢球从高h处静止释放,记录下落时间t和高度h(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请你用所测物理量估算该星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