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6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

合集下载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阶段含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阶段含答案

2020人教高考地理一轮过关练习优题: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含答案**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一、选择题(一)有关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中,符合发达国家特征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低B.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答案:C解析: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二)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

读图回答1--3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解析:甲、丙分别是我国黑龙江省附近和山东省。

山东位于沿海地区,黑龙江距海也不远,故A错误;山东纬度显著低于黑龙江,受夏季风影响更大,降水和热量条件都较黑龙江充足。

答案:B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解析:都位于季风气候区,故A正确。

只有黑龙江地广人稀,B错;春小麦和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山东是暖温带,C错;只有黑龙江分布有黑土,D 错。

答案:A3、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乙区域中的山脉是贺兰山,①③正确。

贺兰山位于中温带内部,②错误;④对应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答案:D(三)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下图为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2020年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 区域差异

2020年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 区域差异

候 季寒冷干燥
温和少雨
河流 资源
农业
工业 人民 生活 生态 问题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 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盛产春小麦 、玉米、甜菜,最大的商品粮基 地;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 熟,盛产冬小麦、棉花、花生;黄 土高原以出产谷子为主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 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湖泊众多,冰川广布,内流 区和外流区兼具
植被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 大部分地区为荒漠,部分

地区为荒漠草原或草原
主要为高寒荒漠
土壤
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
的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
缺乏发育成熟的土壤
区域内部自
然差异形成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 温状况
随距海洋远近而变化的 干湿状况
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 合状况
限制因素
北方
南方
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 面积广,森林、煤炭、石油、铁矿 丰富
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热量 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 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 丰富
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面临调整 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 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
积极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 设取得重大成就,工业化和城 市化进程快,人地关系日趋紧 张
4.意义
(1)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
共同富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 社会稳定 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将西部地区的 资源 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考点研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6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差异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6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差异

课时规范练26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差异基础巩固(2019江西临川二中月考)B/N比指所有城市某行业基本部分(对外服务的量)与非基本部分(满足本市居民的量)的比值。

其值越大,区域的基本经济部分比重越大,该行业专业化水平越高。

读2005、2015年京津冀部分行业B/N比,完成1~2题。

1 .表中数据能反映出京津冀()A.工业的专业化程度最低B.生活性服务业对外服务的总量在下降C.GDP主要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D.生产性服务业B/N比增幅最大2 .关于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的分析正确的是()A.河北省工业主要服务对象是京津冀B.河北对京津冀就业人口吸引力较强C.河北的城市化水平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D.河北的发展应定位为为京津提供生产性服务答案1.A 2.A画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B/N比值越大,区域的基本经济部分比重越大,该行业专业化水平越高。

表中数据表明,在各行业中,2005年和2015年工业的B/N比最小,说明专业化程度最低,A项正确。

由于10年来生活性服务业也在迅速发展,虽然B/N比值有所减小,但生活性服务业总量在扩大,因此对外服务的总量不一定会下降日项错误。

生产性服务业的B/N比较高,只表示其内部结构特点,不代表其生产总值大小,C项错误。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与2005年相比,2015年公共服务业B/N比增幅最大,D 项错误。

第2题,由于河北省工业主要服务对象是京津冀,属于满足本地居民的服务量,导致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A项正确。

河北对京津冀就业人口吸引力较强”河北的城市化水平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与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无关,B、C两项错误。

京津两地生产性服务功能很强,河北省的发展应定位为为京津两地提供工业功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导致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D项错误。

(2019河北保定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据此完成3~4题。

3 .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B.中部为丘陵,东北和西南为平原C.山地地形为主,中间高四周低D.东南地势起伏大,西北地势平缓4 .该地区()A.甲地易发生山洪B.乙地为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国第3题,由图中等高线及海拔判断,图示地区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中部海拔大于200米,为丘陵,东北和西南为平原。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7讲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课件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7讲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课件鲁教版

位置
内容
绝对位置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 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
海陆位置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 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相对 位置
位置 山河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 交通地理位置
内容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 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 判断区域的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 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素养一 区域认知:区域特征分析
1.(2018·全国卷Ⅲ,1~2)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
。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
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1)~(2)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
经济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__晚__
工业化_最__早___的国家
经 济
工业及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 _临__海___型布局,__高__新__技___术___产 出,有“___世__界__工__厂___”之
其布局 业在世界上占突出地位

称。“__资__源__型”布局为主

农业
以__种__植__业为主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8分)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解析 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根据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判断 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即可。 答案 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 旺盛。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6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6湘教版

考点规范练26(2022湖南五市十校联考)自1935年以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胡焕庸线”具有高度稳定性。

下表为我国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人口分布越趋向均衡)。

据此完成1~2题。

1.2000年以来,东北人口基尼系数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振兴有序推进B.粮食产量提高C.生态环境持续退化D.矿产开采逐步萎缩2.下列省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的是( )A.四川B.陕西C.吉林D.湖南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2000年以来,东北人口基尼系数变大反映人口分布趋于集中,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

乡村振兴、粮食产量提高有助于促进人口均衡分布,A、B错误;生态环境持续退化与东北实际情况不符,C错误;东北地区资源开采进入减产阶段,资源型城市衰落,人口大量外迁,而中心城市向外迁移的相对较少,人口相对集中于中心城市,D正确。

第2题,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四川省东南部的成都平原人口密集,西北部的川西高原人口稀疏,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A正确。

(2023届河北高三联考)埃塞俄比亚境内大部分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

埃塞俄比亚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显著。

下图为某年埃塞俄比亚各州人口密度(单位:人/km2)分布图。

据此完成3~4题。

3.甲区域与乙区域人口密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河流4.埃塞俄比亚中西部人口较为密集,是因为该区域( )A.位于中非大裂谷带B.地势平坦,便于耕种C.地处火山熔岩台地D.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埃塞俄比亚的乙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土地生产力较低,农业发展水平低,导致人口稀少;甲区域位于湿润的西南气流的迎风坡,受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抬升作用,降水多,气候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人口较为密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课件 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课件 中图版

解析:根据气候、地貌条件的差异, 可把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 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 区。图中的a、b、c、d位于受夏季 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属于东部季风区。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雨热同期,
但由于季风的变率较大,该区也是世
界上水旱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地区之一。
由于该区跨纬度较广,南北热量条件有
较大差异,自南向北作物的生长期越来
越短,作物的品种也不相同。e、f属于
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距海远近
的不同,两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东
部降水量丰富的地方,植被以草原为主,
越往西降水量越少,植被也逐渐过渡 为荒漠。g是青藏高寒区,该地植被以 高山草甸为主,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 主;在河谷地区,由于热量条件相对 优越,可发展河谷农业,其中最著名 的农作物是青稞。
区域工业化阶段。
考点串讲课堂互动
考点1 区域的重要特征
划分区域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区域之间
的差异,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实现区域的
可持续发展。前提是明确区域的特征。
区域的众多特征中,最重要的是相似
性(整体性)、差异性和联系性(开放性)
三大特征,形成原因分析如下:
方法突破
解决有关区域特征分析的
问题需要熟练掌握的方法 (1)认真提炼题目材料中关于区域的纬 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地形等地理要素 的信息,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 素的特征。
自然环 境因素
差异形成的原因
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纬度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异,造 成了温度的不同;大气环流和海 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降水的不 同;寒暖流的流经也会对气候产 生影响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 和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 气候、地形、植被等 气候、植被、人类生产活动等的 差异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

2.区域空间结构 读某区域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区域空间结构的含义: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 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发展阶段从甲到丙的影响因素。
(3)空间分布特点: 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 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地理位置特征
位置
内容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
绝对位置 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
区域范围
海陆位置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 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山河位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
相置
判断区域的位置
答案:A
3 命题研析·探究考法 考法一 区域认知:区域特征的判断
1.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 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右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最新考纲]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 生活方式的影响。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认识区域的含义、特征, 认识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及发展。 2.综合思维:学会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从静态(横向)和动态(纵向) 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的地理环境关系的技 巧。 3.地理实践力:通过旅游、野外实习活 动,观察地理环境特征,并与自己的家乡形 成对比,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解析:第(1)题,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 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第(2)题,区 域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区域具有一定 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每个区域有肯步的特征,但有的区域界 线明显,有的区域界线模糊。

广西专用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6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含解析湘教版1

广西专用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6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含解析湘教版1

考点规范练26 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大湖冰面厚度达到45厘米才适合冬捕的机械化作业。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北方的冬捕时间比20世纪有所延迟。

博斯腾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南部地势较高,与沙漠相连。

下图为博斯腾湖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北方大湖冬捕时间较20世纪延迟的缘由是( )A.渔业资源更新慢B.过度商业捕捞C.结冰时间推迟D.湖水盐度变大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同样条件下渔获量最少的可能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3.地处内陆地区的博斯腾湖为淡水湖的缘由有( )①有河流流入也有河流流出②湖区蒸发大③冰雪融水补给为主④气候潮湿,降水较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C 2.D 3.B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导致结冰时间推迟,因而北方大湖冬捕时间有所延迟。

故选C项。

第2题,读图可知,④地旁边沿岸没有河水注入,也不靠近沼泽地,进入湖泊的养分盐类少,浮游生物繁殖少,鱼类饵料不足,因此鱼群聚集少,捕鱼量最少。

故选D项。

第3题,博斯腾湖有河流流入,也有河流流出,旁边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大,使该湖成为淡水湖,①③正确;湖区蒸发大,导致湖水盐度上升,②错误;博斯腾湖深居内陆,降水较少,④错误。

故选B项。

下图为美国经济结构的改变图(其中1953年GDP总量为3793亿美元,2007年GDP总量为140287亿美元)。

读图,完成第4~5题。

4.美国制造业( )A.不向服务业转变B.计算机开发行业集聚加速,以取得规模效益C.淘汰传统制造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D.就业所占比重下降,总产值上升5.据图可知,美国( )A.政府是影响产业结构比重改变的主要因素B.第一产业比重小,产业水平低C.其次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企业外迁量大D.第三产业消耗资源多,对环境的影响大答案:4.D 5.C解析: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美国制造业大部分向服务业转变;计算机开发行业集聚减缓;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就业所占比重下降,但总产值会上升。

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26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

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26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

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26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21·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模拟)区域是地球外表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天文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目的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以下三幅图中区分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回答1~3题。

1.以下关于区域的特征,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区域的划分要素是一样的B.区域外部的特性相对分歧C.区域不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白的2.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缘由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取得太阳辐射少3.比拟甲、乙、丙三个地域,从农业角度来看,其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整宽广,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美,黑土广布解析:第1题,区域的划分目的可以是单一目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目的。

区域是有等级的,边界不一定都是明白的。

第2题,甲地为西南地域,丙地为山东半岛,两地自然景观存在差异主要是受纬度要素的影响。

第3题,甲地为西南地域,乙地为宁夏平原,丙地为山东半岛,它们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故A正确。

答案:1.B 2.B 3.A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现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听说自其出现至今已有约四千年了。

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空中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 m,然后在坑的四壁挖假定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空中,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其他孔洞作为房屋运用。

结合以下图回答4~6题。

4.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外地环境特点是()A.土层深沉B.冬暖夏凉C.降水较少D.木材充足5.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6.图示地域能够位于()A.陕西B.黑龙江C.新疆D.福建解析:第4题,〝地下四合院〞是外地居民依据外地的天文环境特点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沉,这种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但并不能说明外地气候冬暖夏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

(2)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伦敦冬季气温高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大 √ 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 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
考点互动探究
探究点二 区域差异的比较及影响因素 一、如何比较区域差异
(1)自然地理要素 要素 主要内容
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条件的差异 地理位 位置(沿海、内陆、岛国等)→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差异 置 —— 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
3、认识区域的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
位置

内容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经纬度来确定地理 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 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区域与区域差异
基础自主梳理│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学习区域地理的关键是要解决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在哪里?-----区域空间定位
识记能力
有什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获取信息能力
为什么?------分析区域特征的成因、比较区域差异
归纳概括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 人的协调观念
图27-8
考点互动探究
材料二 图27-9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例统计图。
图27-9
考点互动探究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级行政区的自然特征。
省级行政区 项目 地形 气候类型 河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盆地、山地为主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少,水量小 丰富,以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为 主 以平原为主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网密集,水量大 江苏省

(精品人教)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27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学案 鲁教版

(精品人教)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27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学案 鲁教版

第27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温馨提示】 “区域”和“地域”的异同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

但“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

4.区域的特征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的形成: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差异+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差异→社会经济差异。

2.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3.我国的区域差异(1)成因: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气温:由南向北递减;降水:受夏季风影响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划分指标:地形和气候。

(3)具体划分(如下图)①三大自然区:a 东部季风区,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 青藏高寒区。

②界线:Ⅰ大致与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吻合;Ⅱ大致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Ⅲ大致与3__000米等高线一致。

三、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区域发展阶段的一般规律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从区位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

1.区域特征分析的角度(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的半球、温度带,在大洲、国家中的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说明地理位置。

(2)从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生物、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并着重进行对区域的突出特征(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和区域发展优势因素、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的分析。

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2018·福州一模)纳马夸兰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7讲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7讲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②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
①指标
②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易错提示】 “区域”和“地域”的异同: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
答案 (1)地势西高东低。判断理由:河流多由西向东流。
(2)城市分布不均,主要沿海、沿交通线分布。
(3)孟买的城市空间形态呈条带状.孟买湾为避风海湾,港阔水深,有很好的航行条件和停泊条件;有多条铁路与全国主要城市连接,腹地广阔,货运量大;孟买是印度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经济发达,港区基础设施完善。
素养一 区域认知:区域特征分析
C.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划分的相关知识.第(1)题,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进而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第(2)题,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差异较为明显,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区位特征,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但各个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转型阶段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人地矛盾加剧
,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集聚效应减弱;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再生阶段
采取措施,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紧张走向协调
【易错提示】 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也有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乏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等.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
带动作用
空间 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 分布 现为_线__状__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 特点 业区表现为_岛__状__
答案
7
(4)区域产业结构 ①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__比__例__关系。 ②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__经__济__发__展___水__平___、资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质等。 ③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 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答案
6
(3)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影响 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
因素 水平、___区__域__开__放__程__度___和对外联系等
类型 及特 征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 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动为主,对乡村地域产生 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13
考法 1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区域的划分及特征 (2017·全国卷Ⅱ)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 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 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 1~3 题。
境、人类活动的差 区的地理特征差异、原因及各自发 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
异。
展方向,如 2018·全国卷Ⅲ·T9~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 11,2017·全国卷Ⅰ·T4~5,2017·全国卷
环境对人类生产和 Ⅱ·T1~3,T6~8,2017·全国卷Ⅲ·T1~
生活方式的影响。 3,2016·全国卷Ⅰ·T36,2016·全国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册 第一单元 第1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册 第一单元 第1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 鲁教版

最新考纲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知识体系考纲解读1.理解区域的概念、特点和区域间的差异性、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2.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3.理解区域内地理环境在不同时期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册第一单元第1讲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鲁教版考点一区域的特征认识区域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形状或界线;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4.区域的特征区域特征含义实践意义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开发要正确处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普遍差异,区域内部也有差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发展开放性区域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1.区域的整体性:以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为例:2.区域的开放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区际联系区域之间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相对优势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劳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要素流动资金、信息、产品流向落后地区资源、劳动力流向发达地区区际联系方式人口流动(我国的民工流)、资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产业转移实例珠三角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上海与新疆的对口支援等(2013·上海地理)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读图回答1~2题。

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2.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和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

区域和区域差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区域和区域差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相互联系的规律 (3)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__区__域__产__业__结__构__和空间结构提供 依据。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疑点辨析1】 地理位置和地理区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提示 地理区位和地理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易混淆。区 位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是指该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 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由此可知,区位概念包含位置概念。地理 位置可分为下列类型: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自然位置:海陆分布位置;政 治位置:各种政治力量的空间配置关系;经济位置:事物间的经济空间关系。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干湿区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区域 (1) 含 义 : 指 一 定 范 围 的 __地__理__空__间__ , 它 具 有 一 定 的 __地__理__位__置__ , 是 一 个 _可__度__量___的实体。 (2)特点
过渡
等级
相对一致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解题能力培养] (1)
冰川
绿洲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2)
夏 积雪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3)
新疆
天山
答案 (1)D (2)B (3)D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角度1 区域气温和降水变化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技法点拨] 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 从区位入手,整体把握。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25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大一轮课时规范练25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Word版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25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课时规范练第50页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甲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D.地势平坦,黑土肥沃2.图中甲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1.B 2.C解析第1题,图中甲为宁夏平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所产葡萄品质好,利于发展酿酒业。

第2题,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长期大水漫灌,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易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爪哇岛上的M地被誉为“世界雷都”,位于熔岩高原北麓的山间盆地,海拔266米,一年约有322天打雷(雷电天气与地形、气象及所处纬度有关),200天下雨,生物资源丰富。

下图为爪哇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第3~5题。

3.M地比该岛其他地区打雷天气更多的原因是()A.地处低纬度B.位于岛屿内部C.空气湿度大D.位于山间盆地4.M地房屋建筑()A.多为矮层B.多高低错落C.多吊脚楼D.多茅草屋5.M地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土壤肥沃D.雷雨天多答案3.D 4.A 5.B解析第3题,雷雨是空气对流运动形成的,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爪哇岛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空气对流强烈,易形成雷雨;M地是山间盆地,白天四周山坡升温快,但是中午过后,盆地内部水汽蒸发旺盛,对流强烈,对流雨多是午后出现。

D项正确。

第4题,M地多大风暴雨,房屋应具有防风、防雷雨功能。

A项正确。

第5题,M地纬度低,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种类丰富,也为动物资源提供丰富的食物。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课件区域发展阶段与差异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课件区域发展阶段与差异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基础自主梳理
(3)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东部地区 产业结构的 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 差异 第 三 产业相对发达 工业化差异 城市化差异 工业化进程 快 城市化水平高 开放程度高 . 中部、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 较大比重 相对滞后 城市化水平低 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 低 东北地区 重化工业为主导 工业化进程快 城市化水平高 . 对外开放程度中等
考点互动探究
2.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分析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并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用整体性的观点,理清自然地
对外开放的 区域差异
基础自主梳理
(4)南、北方的差异
北方 自然环境 南方
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热量丰富,水分 平原面积广,森林、 煤炭 、 充足,有色金属、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 石油 、铁矿丰富 丰富
重工业地区和 能源 基地, 积极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重 对工农业生产 面临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 大成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人地关系 的影响 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 日趋紧张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严重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 破碎等
基础自主梳理
4.读西部大开发局部范围图(图25-5),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图25-5
基础自主梳理
范围 西部经济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 西壮族自治区。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A内蒙古;B川或蜀;C藏;D 贵或黔 。
目的
优势 劣势
为了 缩小
地区差距区邻国境,边境线长,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人才 工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技术、资金匮乏,自然条件恶劣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特训33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含解析)湘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特训33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含解析)湘教版

309教育网
309教育资源库
限时规范特训33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
A .河流、明确的
B .湖泊、模糊的
C .交通线、模糊的
D .山脉、明确的
解析:由图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明确。

答案:D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
A .化学工业
B .建材工业
C .电子工业
D .纺织工业
解析:由图知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交通便捷,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答案:C
[2019·河南适应性测试]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3~4题。

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 .气候
B .土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规范练26 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考点规范练第52页爪哇岛上的M地被誉为“世界雷都”,位于熔岩高原北麓的山间盆地,海拔266米,一年约有322天打雷(雷电天气与地形、气象及所处纬度有关),200天下雨,生物资源丰富。

下图为爪哇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M地比该岛其他地区打雷天气更多的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B.位于岛屿内部C.空气湿度大D.位于山间盆地2.M地房屋建筑( )A.多为矮层B.多高低错落C.多吊脚楼D.多茅草屋3.M地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土壤肥沃D.雷雨天多答案:1.D 2.A 3.B解析:第1题,雷雨是空气对流运动形成的,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爪哇岛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空气对流强烈,易形成雷雨;M地是山间盆地,白天四周山坡升温快,但是中午过后,盆地内部水汽蒸发旺盛,对流强烈,对流雨多是午后出现。

D项正确。

第2题,M地多大风暴雨,房屋应具有防风、防雷雨功能。

A项正确。

第3题,M地纬度低,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种类丰富,也为动物资源提供丰富的食物。

B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5.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答案:4.D 5.B解析:第4题,受纬度位置影响,1月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A处为分水岭,7月平均气温低于28 ℃;由图可知,A处位于山地,气温年较差小, B处为平原,气温年较差大。

故选D项。

第5题,区域内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植被垂直分异不太明显,无法欣赏“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岭地区,春季进入雨季,河流随之进入汛期。

该地位于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因此作物熟制由北部一年两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三熟;天然橡胶是热带的经济作物,图示地区热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

目前我国尚未脱贫的人口有7 000万,其中3 518万分布在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

要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任务艰巨。

读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我国贫困地区绝大部分( )A.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B.地处非季风区,降水较少C.耕地资源缺乏,质量不高D.能源资源短缺,供应紧张7.秦巴山区跨秦岭、大巴山,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其扶贫开发措施合理的是( )①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③将部分贫困人口外迁④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⑤扩大粮食种植,建成商品粮基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6.C 7.B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分布于山区和内陆高原地区,由于地形以山地为主,易发生自然灾害,耕地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导致发展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落后,C项对。

由图可知,贫困地区在内陆高原和东部低山丘陵地区也有分布,A项错;东部低山丘陵地区属于季风区,B项错;图示中西南等地区都是资源较丰富的地区,D项错。

第7题,秦巴山区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落后,需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地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可以将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一些贫困人口,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程度,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故①③④对。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是扶贫的具体措施;该地为山区,扩大粮食种植,建成商品粮基地不可取。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

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第8~9题。

S省区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8.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9.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

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答案:8.B 9.A解析:第8题,根据概念可知,2009年比较劳动生产率=2009年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2009年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约为0.3,第二产业约为3,第三产业约为1。

结合S省区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推断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最小。

第9题,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

图中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值最大的是第一、第二产业,故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图完成第10~12题。

10.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11.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1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答案:10.B 11.D 12.C解析:第10题,设问是“初期阶段”,从图中找到初期阶段,观察三条曲线变化,运用排除法即可判断第三产业下降;工业化起步多为资源型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初期阶段,环境问题及人地矛盾不突出。

第11题,成长阶段初期,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整体下降,但是其产值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最终趋势,并不是导致区域走向衰落的原因;在成长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导致了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第12题,结合三角坐标图,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图中C点),成长阶段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图中A点),衰落阶段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图中B点)。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藏毯以毛绒、青稞秆、干草等为原料,是一种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西宁(位置如下图)是我国最大的藏毯生产基地,近年来手工藏毯价格逐年上扬,机织藏毯企业有所增加。

(1)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据此分析藏毯的编织起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近年来西宁手工藏毯价格逐年上扬的原因。

(3)相对于昂贵的手工藏毯,机织藏毯价格低廉。

有人提出西宁应大力发展机织藏毯。

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草地面积大,农业生产以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为主,羊绒、青稞秆等藏毯原料丰富;藏毯具有御寒保暖的作用。

(2)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手工藏毯的市场需求扩大;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提高,导致藏毯编织成本上升;手工藏毯品质优、产量少。

(3)赞同。

理由:藏毯市场需求量大,但手工藏毯产量有限,而机织藏毯价格低廉、产量大,经济效益高;机织藏毯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或:不赞同。

理由:机织藏毯的大力发展会挤占手工藏毯的市场,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快速发展易导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解析:第(1)题,从藏毯原料毛绒、青稞秆、干草等的来源和功能两方面分析藏毯的编织起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原因。

第(2)题,从旅游发展、市场需求、劳动力成本、品质、产量等角度分析近年来西宁手工藏毯价格逐年上扬的原因。

第(3)题,若赞同,可从市场需求量、机织藏毯的优势及发展机织藏毯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来论证。

如不赞同,可从机织藏毯对手工藏毯的冲击及发展机织藏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来阐释。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

近年来,该地区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1)指出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3)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答案:(1)变化:由水稻、桑蚕生产转向以蔬菜生产为主。

原因: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减少;②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③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流失)。

(2)①外来人口大量增加;②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③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④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重等。

(3)①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转移;②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各城镇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实行错位发展。

解析:第(1)题,据图描述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从农业用地、市场需求、土地劳动力价格等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从人口、城镇、产业、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第(3)题,针对文字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城镇间分工与合作等方面分析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5.(2012海南卷,23)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与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答案: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注意将苗族男子着装的功能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结合起来考虑。

由图中等高线形态可知该地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