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服装史-罗 马 式 服 饰 文 化
西方服装发展史:古代、中世纪、近代、20与21世纪(格式整齐)
优质材料
22
阿尔玛提卡:基督教徒穿用的一种套头式外衣,男女皆可穿。将布料裁成十字 形,中间开口,在袖下和体侧缝合,两袖很长,衣身拖地,腰部扎一腰带。 丘尼克和霍兹:上衣叫丘尼克,袖子窄小,衣身略长,下摆左右有开叉,衣身
刺绣。霍兹则像今天紧身裤,有丰富的花纹和色彩。
优质材料
23
中世纪服装
5-12世纪西欧
教盛行时代的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 物质文化风貌。
优质材料
27
哥特式服饰特点——新奇、怪诞和大胆 中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哥特式 风格。它是以教堂的建筑特点为代表命名 的。
布料决定地位,法老的衣服用细软的亚 麻布制作,还用金丝来装饰
优质材料
10
古代服装
古代北非
古埃及服饰
赤膊 下身包缠式围裙,通常采用亚麻布 法老褶裙后会垂下狮尾,士兵则穿着带有条纹 的或彩色布料的褶裙。 卡拉西里斯,征战美索不达米亚的战利品 筒型上衣,穿在半身围裙外的罩衣,长而宽松, 没有褶皱纹样,腰上缠绕着毒蛇的图案
新埃及王朝时期,假发发展到极致, 镶黄金饰代,五彩玻璃,珠宝
装饰
优质材料
15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着 多
希腊的多里克
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 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里
克
式
西 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
顿 优雅的女性特征。
的
女
子
浮
雕
优质材料
16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
巴比伦穿这种缠绕式的衣服, 衣长至膝下,称为卷衣.
优质材料
5
西洋服装史
罗印·克罗斯:古埃及男子在整个古代社会中从平民到国王都穿的一种基本服饰品种,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
丘尼克:这种丘尼克是一种衣身和袖子呈“T”字型构成的直线裁剪的衣服,领口部分有点弧状。
希顿这个名称来自希伯来,在古希腊语中意为“麻布的贴身衣”。
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
从着装方式和着装状态上可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两种。
汉宁:一种圆锥形的高帽子,可以说是哥特式尖塔的直接反应。
首先用浆糊把布黏成圆锥状高筒,然后在高筒上裱上一层华美的面料。
如花缎、织锦、平绒等。
帽口装饰有天鹅绒,披下来到肩部,帽尖装饰很长的贝尔—里里佩普。
最长可垂地面。
拉夫领:出现在西班牙时期,16世纪流行到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
早在德国风时期就已见端倪,不过那时还在内衣的高领边缘上,西班牙风时期完全脱离内衣。
罗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
古埃及时代的长袍也成为罗布,作为宗教服用于神像和国王仪式中。
棒耐特:19世纪帝政时期出现的帽子,用布和麦杆做成。
上边装饰着人造花和缎带,戴时用缎带系在下巴底下。
一直流行到19世纪中叶。
托加:罗马服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装。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
它作为罗马象征是罗马人向世界夸耀的东西之一。
与其说托加只是一种衣服的造型和穿着方式的名称,还不如说是表示罗马人的伟大和作为世界统治者的代名词。
是罗马男性公民的身份证。
是把对折的两个角抹圆的一种斗篷。
帕鲁达门托姆:拜占庭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是帕鲁达门托姆。
早在罗马时代就曾被使用于军队高级指挥官和皇帝的甲胄外边,是一种方形的大斗篷。
穿法是披在左肩,在右肩用安全别针固定,面料为毛织物,通常染成紫色、红色和白色。
到拜占庭时代,作为皇帝和高级官员的外衣,衣长变长,面料改用丝织物,方形变为梯形。
为了表示权贵,在胸前缝一块四边形的装饰布,类似清朝的“补子”的拜占庭帝国特有的装饰物叫做“塔布里昂”上边刺绣有金色纹样。
罗马式时期服装
罗马式后期,女服中出现了收紧腰身,显露
形体曲线的举动,这是在衣服上显示性差的前兆,也预示着 哥特式时代那明朗造型的来临。 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 男女同型,除男子穿裤子外,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差。其基本 品种有内衣—鲜兹(chainse)、外衣—布里奥(bliaut)、 斗篷—曼特(mantel). 鲜兹和布里奥都是长长的筒形丘尼克 式衣服,鲜兹是白色麻织物的内衣,有窄长的紧身袖子,袖 口装饰着精美的刺绣和带子,领口多以数排丈绳金银线滚边 作缘饰,衣长及地。布里奥是从达尔玛提卡演变来的这个时 代特有的外衣。用料有丝织物和毛织物。领口、袖口和下摆 都有豪华的滚边或刺绣边饰,可以看出拜在廷文化的明显影 响。一般情况下,布里奥的衣长较鲜兹短,长及膝或腿肚子, 女服略长于男服。袖子为七分袖或八分袖,袖口呈喇叭状, 可以从袖口、领口和下摆处看到里面的鲜兹。 布里奥的着 装特征是一条长长的腰带,这大概是由十字军从拜占庭那里 引进的。系法是先把腰带在腰围处自前向后绕,在后背交叉 或系系一下在绕回到前面,在前面低腰身处系个结或松松地 系一下,让有穂饰的两端垂于前面,到12世纪后半叶,布里 奥更加优美,开始收腰身。但只是从两侧收,并非立体性构 成,仍属平面的直线型裁剪。把衣服的衣服的前片和后片在 两侧裁剪成像躯干的形在那个后片的后中央从颈到腰开个口, 这个口的两边挖许多汽眼,穿衣时把绳或细带像穿鞋似的穿 进这些汽眼,然后系紧。裙子部分接上山角形的布,使下摆 量增大。裙子的后片底边呈扇形长长地拖在地上,整个大裙 子盖住了双脚。布里奥的袖子的变化很多,成了这个时期服 装最具特色、最精彩的部分。当时北方所喜用的袖子造型, 无疑是收拜占庭文化中达尔玛提卡的影响。
罗马式时代
服饰特色
除了男子穿裤子外 男女同形 几乎没 有性差。品种有 内衣-- 鲜兹 ,外衣-布里奥 ,斗篷-- 曼特。 1. 鲜兹和布里奥都是长长筒形丘尼 克式衣服。鲜兹有窄长的紧身袖子 袖口装饰刺绣和带子 领口有滚边作 缘饰 衣长及地。
1-1.2 西洋服装的发展历史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九:近代服装(19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九:近代服装(19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十:现代服装
1.牛仔裤
2.迷你裙
3.喇叭裤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服装设计基础
西洋服饰的演变
公元前3000年--公元400年
一:古埃及服装(前3200-前525)
西洋服饰文化史的研究,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即自埃及、西亚和西 腊、罗马而向欧洲诸国转移,具有“世界性”
1、缠腰布:鲜提 (罗印.克罗斯)
2、卡拉西里斯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一:古埃及服装(前3200-前525)
2:斯托拉;;3:丘尼卡;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四:拜占庭(395-1453) 强烈的宗教色彩
1:达尔马提卡;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五:哥特式(13世纪--15世纪)
1:豪伯莱德 2:椅达第亚(贵族服装:男--上衣下裤,女---连衣裙 )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五:哥特式(13世纪--15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性别极端化: 男--倒三角 2、切口样式 女---三色造型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3、填充衬垫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性别极端化: 男--倒三角 女---三色造型 4、紧身胸衣和裙撑 (西班牙式a、英国式b、法国式c)
(完整版)西洋服装史
披多莱帕里卷衣内穿卡拉西斯的王妃
·丘尼克和坎迪斯
·穿丘尼克和坎迪斯的贵族和平民
·宽松的坎迪斯
裤子:波斯人首先缝制了与现代裤子式样相似的裤子,有紧身的、 灯笼的。
·苏美尔的服饰
第三节 古代希腊服装
·古希腊的服装和它的建筑、雕刻与绘画一样,都表 现出对自然的人体的推崇。服饰以优雅、飘逸见长。 希腊人的服装特性:一块布的艺术
·女子服装
面料:波斯的织物多织有几何纹样或玫瑰花形连接纹样,色彩鲜艳, 黄、土黄、茶、蓝、紫色很受人们喜爱;但紫色染料非常昂贵,因 而自古以来紫色都是高贵的象征
·波斯贵族(中)和普通士兵(米和两底波侧贵斯)族战(士左()右波)斯贵族(中)
左:戴毛毡帽和有刺绣装饰的 男子 右:穿有刺绣外衣的男子
爱奥尼亚式希顿的基本结构仍然保持原来的特色,与多里亚式希 顿不同的是:取消了衣服上的折返,同时从埃及进口轻薄的有细 碎花纹的亚麻材料取代了原来厚重的单色羊毛材料,使服装的整 个风格发生了重要变化,显得更加有垂坠感,多褶且柔软。尖头 别针由安全别针取代,安全别针呈环形结构与现代别针相仿,但 固定的位置也不再限于左右肩两处,而是从肩到袖口一段一段间 隔,有好几处固定结点。
丘尼克: 由古罗马的丘尼卡演变而里来,作为男子 内衣。不同的是袖子变窄,衣身加长,两 侧开衩,有刺绣纹样
霍兹 : 像连裤袜的裤子, 有紧身和宽松这两种裤型。
贝尔: 即面纱,是一块长方形的布
第二节 罗马式服饰
·在形式上,一方面继承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宽衣、斗篷、风 帽和面纱;而宗教服、礼仪服原封不动地承袭了拜占庭样 式;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日耳曼人那系腰带的丘尼克和长 裤等紧身的窄衣样式。
·卡拉西斯:
一种柔软的贯头衣。
西方16-18世纪服饰及装饰元素
洛可可时期的女装其特征是 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 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 起罗 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 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 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 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 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 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 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 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 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 状
18世纪中叶,英国进入产业革命期,男 装为之一变,典型的穿法为:夫拉克+基莱 +克尤罗特 ——(图-6)
1760年,男上衣开始去掉多余的量,衣 摆不那么向外张了,缓解紧束的腰身,变得 实用多了,这种上义称作夫拉克( frac,英 国称frock)其最大特点是门襟自腰围线起 斜着裁向后下方,这是向下个时代的燕尾服 (tsil coat)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现在的晨礼服 ( moning coat)的始祖。它的用料仍是丝绸, 常有印花或条纹图案。1780年,英国出现 了毛料夫拉克,这种朴素、实用的英国式夫 拉克从此成为男服的定型。英国也确立了男 装流行的主导权。与此同时,华美的阿比随 之变成礼服。与外衣的变化相呼应,里面的 宝贝斯特短缩到腰围线或略长一点,贝斯特 的袖子也没有了,出现了现代西式背心的前 身“基莱”(gilet),基莱前片仍用华丽的 面料,而平时看不见的后片则用朴素、廉价 的布料或里子制作。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 一块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 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的 前身。
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 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巴洛克虽然承袭矫 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由于受到巴洛 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 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西洋服装史第一章古代服装
西洋服装史第⼀章古代服装第⼀章古代服装(B.C.3100年~A.D.5世纪)第⼀节古代埃及⼀、概述:古埃及位于⾮洲东北部,尼罗河纵贯全境,约在B.C.3100年建⽴专制的奴⾪制国家。
社会结构呈⾦字塔形早期王朝(第1、2王朝)——公元前3100~2686古王国时代(第3-10王朝)——公元前2686~2181第⼀中间期——公元前2181~2040中王国时代(第11-17王朝)——公元前2040~1786第⼆中间期——公元前1786~1567新王国时代(第18-20王朝)——公元前1567~1085后期王朝时代(第21-30王朝)——公元前1085~332⼆、主要服装1、服装材料:棕榈、亚⿇等植物纤维(奴⾪多裸体)2、男⼦:①早期上⾝⾚膊,下⾝着包缠式围裙“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其形式、种类较多,有缠裹后系腰带的,有兜裆的,有⽤带⼦斜挂在肩上的。
上层阶级常做出普利兹褶,并在罗印.克罗斯外系⼀三⾓形围裙,围裙上装饰着⾦银饰物或刺绣,镶嵌着宝⽯,以⽰特权。
②中期罗印.克罗斯变长,织物更加精细,出现了半透明的细布。
③后期卡拉西⾥斯Kalasiris 柔软的贯头⾐从东⽅(西亚)引进。
3、⼥服:着装的⽬的:不仅仅为遮体,更强调⾐服的象征意义与价值。
奴⾪和舞⼥通常为裸体,或在腰臀部系⼀根细绳,称“绳⾐”,“腰绳”①丘尼克Tunic:⼀种从胸到脚踝的筒形紧⾝⾐。
②凯普Cape(披肩)和裙⼦Skirt组合:③卡拉西⾥斯Kalasiris:宽敞的贯头⾐,举⾏宗教仪式时的礼服。
④多莱帕⾥Drapery:类似袈裟的卷⾐,⼀块长⽅形的布,有⼤⼩之分,⼤的长边是短边的3倍,⼩的长边是短边的1.5倍,短边为腋下到脚踝的距离。
三、其它饰品:假发、假须、冠帽、头饰、项链、鞋履。
第⼆节古代西亚⼀、概述:古代西亚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其、叙利亚、黎巴嫩直⾄巴勒斯坦、以⾊列的⼴⼤地区,其中⼼则主要位于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底格⾥斯河、幼发拉底河中下流汇成“美索不达⽶亚”平原。
服装设计与工厂-西洋服装史-难点分析
学习目标一、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服装影响二、哥特式建筑样式表现在服饰上三、哥特式时代是十字分水岭(古今、东西的交叉点)四、哥特式服装的家徽图案的作用一、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服装影响中世纪服装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十分强烈。
自从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以来,在东罗马帝国顺利流传,于公元9世纪前后也普及于日耳曼民族由于基督教的影响,中世纪的社会推行禁欲主义道德观。
一、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服装影响在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社会环境中,中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相克的矛盾心理中,服装上也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露体形)两种矛盾的现象。
一、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服装影响11世纪末,欧洲封建主在宗教旗帜下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了军事殖民远征,史称十字军东征。
先后进行了八次东征,历史两个世纪,直至1291年结束。
持续了二百多年的十字军东征,把基督教推向更广的地域。
一、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服装影响十字军东征在给东方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打开了东西方文化和商业的交通,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西欧的货币经济从此日益繁荣。
二、哥特式建筑样式表现在服饰上哥特,本是北欧一个游牧民族部落——斯堪的纳维亚的游牧部落。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正是这些哥特人建立了几个国家并创造了以建筑为首的带有独特风格的艺术。
“哥特式”一词源于中世纪的建筑,它包含对中世纪艺术样式的总称。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学者把12-13世纪到14-15世纪之间的艺术称为“哥特式”(gothic),即“野蛮、陈旧、丑恶的东西。
”哥特(Gothic)源于德语Gotik,意为上帝,因此哥特式也可以理解为接近上帝的意思。
二、哥特式建筑样式表现在服饰上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体现在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极易为祈祷者营造一种向上升华、天国无限神秘的幻觉。
西洋服装史
战争、洪水、掠夺、迁徙
不同的文明在此地交错兴 盛、衰败、重建
两河流域先后经历了: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巴比伦王 国(汉谟拉比 )、亚述帝国
成就: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制陶 一年划分为12个月 一小时分成60分 7天为一星期 把圆分为360度 知道π近似于3 洪水,诺亚方舟 空中花园、巴比塔 神殿 汉莫拉比法典 箴言和寓言故事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服装:
克里特人的罗印(缠腰布) 迈锡尼士兵的丘尼克
克里特人女装
特点: 支撑造型 衣领造型 吊钟裙摆
上衣下裙 突乳突腰 冠饰长发
克里特妇女的盛装迈锡尼Βιβλιοθήκη 装王冠: 饰品:化妆:
化妆术在古埃及很发达, 青绿色来涂眼影,画眼线。
这种化妆法在男女间都 很盛行。
红色涂腮红、口红和染 手脚指甲
凉鞋:
用纸莎草、芦苇、棕榈 和皮革等做成
二、两河流域服装
地中海东部的中东文化起源于由幼发拉底河(Euphrates) 和底格里斯河(Tigris)形成的地域,被称为“美索不达米 亚”(Mesopotamia),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 ”,称这一地 区为“两河流域”——古文明之一。
西洋服装跨越亚、非、欧三洲疆界,最后落脚于西 欧诸国,背景复杂、系统发生、形态多样、殖民扩 张,形成近现代服装主流趋势,因有“世界性”之 称。
西洋服装史始于“中近东” “中近东”——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 西洋服装史往往从这里讲起
一、埃及服装
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非洲东北部 尼罗河流域 B.C.3000年到A.D.400年前后
巴比伦时代的成就最大
两河流域服装:
苏美尔裙子—— “卡吾那凯斯” Kaunakes 羊皮材料,表面羊毛经过梳理——
西洋服装史重点
西洋服装史重点西洋服装史重点第二章:古代服装:(重点是古代西亚和古代罗马)1. 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1)古代的范畴: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2)古代文化的性格:平静的古埃及和跃动的古代西亚——地理环境的原因造成。
3)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不做裁剪和缝纫,南方型的宽衣文化。
2. 古西亚:1)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四块构成: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叙、黎、巴(腓尼基、希伯来);土耳其(小亚细亚);伊朗(波斯地区)。
文化特征:鼓噪热烈、响彻四方、余韵不长、不断更迭。
2)古代西亚的主要衣料——羊毛织物;3)古代西亚的民族与宗教:三大系统:亚细亚、闪米特、印·欧罗巴4)古代西亚服装的特性:见后表5)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A 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羊毛织物,色彩与埃及一样丰富,纹样与埃及类似。
B 男装:1 苏美尔王朝时代:罗印·克罗斯和卡吾那凯斯,披肩和斗篷;2 巴比伦王朝时代:螺旋状的卷衣和袈裟状的披挂在身上的斗篷;3亚述帝国时代:丘尼克和披肩。
C 女装:遗留资料较少,研究认为和男装差不多。
6)小亚细亚的服装:大体分为紧身短衣和宽敞的斗篷两类A 男装:赫梯四样式:羊毛披肩短裙、缠裹式短裙、短裙与丘尼卡的组合、大斗篷。
B 女装:宽松的长衣,上身穿衬衫式的丘尼克,下身有百褶装饰的高腰长裙。
7)米提亚、波斯的服装:(试述波斯服饰的审美特征)A 雅利安人与裤子:当代男子的一般装束——合体的前开始长袖外衣与长裤的组合。
B 波斯服装的特性:最大特色——开始出现北方型的窄衣造型。
C 波斯服装的材料和色彩:与古埃及无大区别,大量使用亚麻、毛织物和皮革,开始使用通过丝绸之路来自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棉布。
色彩丰富、华美,紫色为国王和大臣专用。
)D 波斯的男装:宽松袍子和丘尼克与裤子的组合(士兵穿)两种。
E 波斯的女装:资料太少,大体与男装相似;宽松袍子或丘尼克与裤子的组合,女性还要披面纱。
西洋服装史 (2)
罗马的男子服与希腊服装文化相比,特点一:在衣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上是从单纯和朴素向复杂化发展;特点二:罗马服装具有更加明确的性别意识。
(1)托加:1.托加?普拉: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色毛织物的罗马市民的正式服装。
2.托加?普莱泰克斯塔:紫色边饰的官员制服。
3.托加?康迪达:经漂白处理过的竞选官吏专用的托加?普拉的一种。
4.托加?普尔拉:灰暗色、深褐色、接近黑色的丧服。
5.托加?佩克塔:紫色织物上有金线刺绣花纹的豪华托加,凯旋将军和皇帝穿用。
6.托加?特拉贝阿:是大礼服,有紫色边饰的彩色托加,颜色依据地位而不同。
(2)其他以方形为基础的外衣:1.拉凯鲁那2.萨古姆3. 帕鲁达门托姆4.阿宝拉5.帕留姆6.佩奴拉7.比尔鲁斯8.莱纳(3)丘尼卡内衣丘尼卡,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装贯头衣,在肩部和腋下缝合,呈“T”字形,袖长及肘,也有长袖和无袖,男子的丘尼卡衣长及膝,女的衣长及踝,腰部系带子。
贵族或官吏的丘尼卡还在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条饰,-“克拉比”,用其宽窄表示官阶的大小。
根据丘尼卡衣长、袖长、用途、及其装饰“克拉比”的变化,可分为:1.丘尼卡?塔拉里斯:衣长及踝、一般有长袖,主要用于女性。
2. 丘尼卡?印提玛:作为内衣,男女都穿。
3.达尔玛提卡:衣身前后都有两条紫色的装饰线-“卡拉比”,帝政后期成了基督教徒的象征物。
5. 丘尼卡?昂古斯提卡拉比亚: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窄条装饰的达尔玛提卡,是上流阶级的标志,公元300年后纯粹成了装饰。
6. 丘尼卡?拉提卡拉比亚:指那两条紫色装饰条较宽,是元老议员门穿的不束腰的丘尼卡。
7. 丘尼卡?帕塔嘎塔:女性专用的丘尼卡,衣身前中央有一条宽阔的装饰带。
8. 丘尼卡?帕尔玛塔:在紫色衣料上用金线绣纹样,由凯旋将军发展为皇帝专用,拜占庭时成了宫廷服。
9. 丘尼卡?佩克塔:也是一种有刺绣装饰的丘尼卡,是神官穿的衣服。
毫无装饰的丘尼卡叫丘尼卡?阿塞玛。
四、罗马的女装(1)斯拖拉:与希顿是一个意思,已婚妇女的衣服,穿在丘尼卡?印提玛外面,衣长直达地面,甚至后下摆托地,贵妇下摆有滚边装饰。
西洋服装史名词解释1
罗印克罗斯:腰衣,其样式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裹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也有用带子斜挂在肩上的。
丘尼克:一般指紧身连体的的连体衣,有短袖,衣身较窄,很合体,还常常系有白色的系腰带,有时在袖口还有滚边装饰,在领口用细带系结。
斯拉修:是裂口,剪口的意思,斯拉修有横方向的、竖方向的,还有斜方向的,不仅用在上衣的胸部和袖子上,极盛期连裤子、鞋、手套、帽子等到处都有这种装饰,满身的裂口还错落有致的形成纹样。
而且不止是从裂口出显露里面的异色里子喝白色内衣,在裂口两端还缀饰有各色宝石、珍珠。
爱奥尼亚式希顿:是希顿的一种,最初是男子的衣服,后来男女共用,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亚麻绉布,起长边等于两手平伸时两手腕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脖口到脚踝的距离再加上系腰带时向上提的用量,两短边对折,侧缝除留出伸手的一段外,其余部分缝合成筒状。
托加:是罗马服装中最有代表性的衣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
是用一块椭圆形的,布边有滚边装饰的布对折后在身体上缠绕而形成的。
托加的材料为毛织物,是罗马男性公民的身份证。
达尔玛提卡: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是把不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
塔布里昂:在胸口处缝上一块四边形的装饰面料,上面常刺绣有金色纹样。
曼特:是一种类似托加,主要遮盖肩膀,胳膊和背部的无袖外衣,起着保暖挡风沙和装饰的作用。
卡吾那凯斯:最大的特征是流苏装饰,是指满地流苏的一种材料,同时也只西亚地区的裙子状的罗印克洛斯或卷衣。
布莱:男子穿长及膝或踝的裤子,在小腿部用绑腿十字交叉式地捆扎,以便行动。
棒耐特:指一种帽子,用布或麦秆做成,上边装饰着人造花或绸缎,戴时用缎带系在下巴底下。
.乔品:乔品是一种高底鞋,底是木制的,鞋面是皮革或漆皮,一般做成无后踵部分的拖鞋。
拉夫:西班牙的男女服装是封闭形的,在那高高的立领上官装饰着白色褶饰花边,这种褶饰花边是独立于衣服之外的一种装饰,叫做拉夫。
西洋服装发展史
西洋服装发展史“西方”,沿用了关于区域范畴的习惯称谓,与亚洲一带的“东方”相对。
西方服装史,即是以西欧国家为主,上溯至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所体现出来的与东方服装相迥异的风格,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代表了人类服装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追本溯源,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
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
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
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
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
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
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
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
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古代奥运会裸体竞赛所谓文明,始于一种深度模式的建造。
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通过“对象化”的行为改造这个世界,而且要赋予物质世界以“人化”的意义。
从这意义上讲,服饰是一种符号,它有着“能指”和“所指”的双重意蕴。
但是,由于西方与中国文化的具体模式不同,其“所指”的内涵和“人化”的意义也就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别。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118页)
西方服装发展史(完整版)第一章:古代时期(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1.1 古埃及服装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服装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埃及人主要穿着缠腰布,男女皆然。
这种缠腰布称为“斯帕塔”,是一种长条形的布料,围绕腰部多层缠绕。
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斯帕塔质地更为华丽,采用丝绸、麻纱等高档面料。
1.2 古希腊服装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服装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人崇尚自然,服装简约大方。
男性和女性都穿着长袍,称为“丘尼卡”。
丘尼卡是一种宽松的直筒形长袍,颈部、手臂和腰部有扣子或带子固定。
古希腊人还喜欢佩戴披肩,称为“霍莫”。
1.3 古罗马服装古罗马帝国时期,服装风格逐渐丰富多样。
古罗马人穿着宽松的长袍,称为“托加”。
托加是一种矩形布料,披在身上,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展现身份地位。
古罗马时期还出现了内衣,如内衣裙和内衣裤。
士兵们穿着铠甲,以保护身体。
第二章:中世纪时期(公元500年至1500年)2.1 拜占庭时期服装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罗马文化,服装风格兼具东西方特色。
拜占庭时期,服装讲究繁复华丽,使用大量金银丝线和珠宝装饰。
贵族女性穿着宽松的长袍,搭配披肩,头发饰以珠宝。
男性则穿着长袍和紧身裤。
2.2 哥特时期服装哥特时期,欧洲服装风格发生较大变革。
这一时期,服装注重展现身材线条,采用紧身上衣、窄裙和紧身裤。
女性流行穿着紧身胸衣,以突出胸部。
同时,哥特时期服装还出现了夸张的帽子和头饰。
2.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风格焕发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服装追求奢华、繁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男性穿着宽松的短裤、长袜和紧身上衣,女性则流行穿着圆锥形胸衣、宽大的裙子和紧身马甲。
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华丽的帽子和头饰。
第三章:近代时期(1500年至1900年)3.1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欧洲服装风格更加奢华、夸张。
这一时期,服装采用大量蕾丝、花边、缎带等装饰,颜色鲜艳。
西洋服装史名词解释重要考点
考证素材罗印克罗斯:腰衣,其式样变化非常丰富,有用一块布缠裹在腰部的围裙,也有兜裆的也有用带子斜挂在肩上的。
丘尼克:一般指紧身连体的的连体衣,有短袖,衣身较窄,很合体,还常常系有白色的系腰带,有时在袖口还有滚边装饰,在领口用细带系结。
斯拉修:是裂口,剪口的意思,斯拉修有横方向的、竖方向的,还有斜方向的,不仅用在上衣的胸部和袖子上,极盛期连裤子、鞋、手套、帽子等到处都有这种装饰,满身的裂口还错落有致的形成纹样。
而且不止是从裂口出显露里面的异色里子喝白色内衣,在裂口两端还缀饰有各色宝石、珍珠。
爱奥尼亚式希顿:是希顿的一种,最初是男子的衣服,后来男女共用,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亚麻绉布,起长边等于两手平伸时两手腕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脖口到脚踝的距离再加上系腰带时向上提的用量,两短边对折,侧缝除留出伸手的一段外,其余局部缝合成筒状。
托加:是罗马服装中最有代表性的衣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
是用一块椭圆形的,布边有滚边装饰的布对折后在身体上缠绕而形成的。
托加的材料为毛织物,是罗马男性公民的你的证件。
达尔玛提卡: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是把不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
塔布里昂:在胸口处缝上一块四边形的装饰面料,上面常刺绣有金色纹样。
曼特:是一种类似托加,主要遮盖肩膀,胳膊和背部的无袖外衣,起着保暖挡风沙和装饰的作用。
卡吾那凯斯:最大的特征是流苏装饰,是指满地流苏的一种材料,同时也只西亚地区的裙子状的罗印克洛斯或卷衣。
布莱:男子穿长及膝或踝的裤子,在小腿部用绑腿十字交叉式地捆扎,以便行动。
棒耐特:指一种帽子,用布或麦秆做成,上边装饰着人造花或绸缎,戴时用缎带系在下巴底下。
.乔品:乔品是一种高底鞋,底是木制的,鞋面是皮革或漆皮,一般做成无后踵局部的拖鞋。
拉夫:西班牙的男女服装是封闭形的,在那高高的立领上官装饰着白色褶饰花边,这种褶饰花边是独立于衣服之外的一种装饰,叫做拉夫。
西洋服装史整理
第一章史前人类的穿衣文化4 W7 J- O1 K! x. Y8e1 e3 r第一节兽皮衣服的穿用一、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农人已经用骨针缝合兽皮。
, o/ k9 l6 h/ I2 A#第二节织物的出现一、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
( C* X# j4 ` d'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
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
6 [# E9 D3 i- S W/ ?+ 第三节欧洲的史前文化一、欧洲最古老的衣服是件皮革做的丘尼克,是吊带式、肩上系结、衣长及膝,外套斗篷,头戴半球形帽子,脚穿短靴,上半身半袖毛线衫,下半身短裙,裙摆有流苏装饰,外罩毛织物长裙,系腰带,前有带扣。
4 z0 \- B+ U. S1 }0 A第四节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 u2 F' d. H# P8 y% K+ q3 I7 t9 _$ |2 a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保护说。
x# N! E8 _( Z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说、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
第二章古代服装"v3 X U8 D# d' a, @# h第一节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5 [) |+ ~9 S U一、古代的范畴0 F: x+ ?" t/ }1 ~7 c3 \1.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
" z1l2二、古代文化的性格( E5 O4 \, Y# M" ?1.古埃及是平静的,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跃动的。
7 S4 c5 q" y; `' s# u三、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l4 ~" y' `1 C6 {7 G5 M3 s2 E7 E1.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是构成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西洋服装史】20世纪30年代服饰流行文化
【西洋服装史】20世纪30年代服饰流行文化1934年莱恩德克尔时装插画《永别了,夏天》岁月如虹流年似锦在时光的轨迹里历经浮华从懵懂稚嫩到成熟优雅从绝代芳华到返璞归真在服装的历史长廊里每一段都似曾相识每一段都别有一番滋味是昙花一现亦是愈久弥新上个世纪30年代,前承经济危机,后启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多事之秋,但,人们并没有停下追随时尚的脚步。
《Harper’s BAZAAR》1939年10月刊的封面,此时欧洲已经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Fashion as usual〞的文字跃然纸上,穿着时髦的女士似乎与世事无关,经历了过长时间的低迷经济,一切似乎都变得都没什么大不了。
虽然经济低迷,但是人们特别是那些爱时尚的女人,总是需要找回些生活的自信。
与战争带来的不安全感不同,经济低迷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失望,而失望的心态,总是需要移情于物,因此,在如此捉襟见肘的日子里,如梦似幻的感觉暂时让人忘却了此时的囊中羞涩。
这个时期的女人,追求流行的来源不再是昂贵的高级定制,而是更多精神层面的愉悦,特别是当购置服装变得吃力时,自己做衣服穿的风潮又开始回归。
30年代的女性时尚正如这个时代一样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如果说20年代纸醉金迷的生活还有着明显的贵族气息,那么经过30年代政治经济社会的重新整合,服饰更加简化,廓形更加流畅,正大步迈向现代社会形态的标准,为之后的女性意识回归以与二战后New Look样式的诞生打下根底。
那个时代的女人无疑史最精致的,他们妥帖的表达了时装的玄妙:不流于衣物的表象而重于体会与展现色彩、剪裁、廓型、印花,亦或是捕捉设计的灵感,情绪的显露,都被演绎得尤为玄妙。
典雅、美观、大方的形态特点史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对以后的服装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果硬是要为20世纪30年代服装文化贴上一个标签,无疑史“最优雅〞飘逸绸缎和绉纱制成的“希腊女神装〞无处不在,这也印证了30’s 确实是整个20世纪女性裙摆最低的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的女装
• 斯托拉与希腊的希顿完全是一个意思,是 一种已婚妇女穿的衣服.作为外衣穿的帕 拉在女服当中是一种礼仪性的衣服穿法与 希腊时期的希玛纯完全相同,常在左胸处 用一个圆形的饰针来固定.
罗 马 式 时 代 布 里 奥 和 鲜 兹
• 男子下半身的衣服有裤子“布莱”(braise)和袜子“肖斯” (chausses)。裤腿用料一般有麻、毛织物或软皮革。到14世 纪中叶长筒袜肖斯越来越长变成紧身长裤,布莱随之变成短裤。
拜占庭风格
早期日耳曼服饰
罗马式服饰基本品种
• 内衣——鲜兹(chainse) • 外衣——布里奥(bliaut) • 斗篷——曼特(mantel) • 布里奥和鲜兹都是长长的筒形丘尼克式衣服,鲜兹式白色麻织物
的内衣。布里奥是从达尔马提卡演变来这个时代特有的外衣。 • 布里奥衣长较鲜兹短,长及膝或腿肚子,女服略长于男服。袖子
为七分袖或八分袖,袖口呈喇叭状,可从袖口、领口、下摆处看 到里面的鲜兹。
罗马式服饰特点
• 罗马人可以说是无装饰主义者,一直到帝政后期,无论 是托加还是丘尼卡,都远比希腊的衣服单纯,以白色或 乳白色为主,最多在上边加进装饰带”克拉布斯”或织 进边饰。
• 紫色衣服在罗马是高贵的王权象征,古罗马的紫色实际 上是接近胭脂色的暗红色,既不是梅子色,紫葡萄色,也 不是石榴色.
罗马式服饰文化
罗马式时代
•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把公元11-12世纪称为“罗马式时代”。这是欧洲 中世纪出现的两大国际性中的第一个时代。9至12世纪,西欧兴起 “罗马式”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等方 面。“罗马式”(Romanesque)一词意指“罗马的影子”,最初由19世 纪法国历史学家德热维尔从语言学角度用来指使用罗马语(即拉丁语) 系的各国,如用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的西南欧各国,但自1824 年起被法国艺术史学家德科蒙用作表达一种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的欧 洲中世纪早期艺术风格。罗马式艺术在1075-1125年间达到高潮。在 爱尔兰和英格兰的早期基督教艺术(8-10世纪)中。吸收北方异教徒 和创造性主题组成的曲线风格。特别重要的实例是十字架和教会手抄 本,其中的几何形和生物装饰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变化无穷。这时期 中受教会支持的克尔特,撒克逊和英格兰诸流派的作品中,可以看到 明显的差异。
• 罗马的纹样和装饰基本承袭了古希腊和古代其他国家.
罗马式服装材料
• 主要是毛织物和亚麻织物,后来也盛行使用丝绸,棉 布在一部分军人中使用,但未在普通人中普及.罗马 人可以说是无装饰主义者,一直到帝政后期,无论是 托加还是丘尼卡,都远比希腊的衣服单纯,以白色或 乳白色为主,最多在上边加进装饰带”克拉布斯”或 织进边饰.。“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来自遥远东方 中国的精美丝绸传入了古罗马,这让古罗马的贵族 爱不释手,贵妇们更是不惜花费昂贵的价格来达到 自己追求时尚的目的。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式服装, 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 同时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 为尚。
The end
• 曼特是一种无袖的卷缠状或披肩状的长披风,是这一时期男女 皆用的外出服。用料有缎子、织锦等,还常用金线、丝线做缘 式处理,面的颜色和里子的颜色形成对比。
男 女 的 曼 特
国 王 的 曼 特
• 希腊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典美,而罗马人只不过是 对希腊文化的继承.但是,罗马人却发展了这种文化, 取得了希腊所不曾有的成就,如果说希腊的服装文化 特性是”艺术性和多样性”,那么罗马的服装文化特 征则可以说是”社会性和统一性”,两者具有同样的 价值.古罗马人在武力上征服了希腊,在文化方面却 拜倒在希腊人的脚下,在服装上几乎没有创新。但 罗马是贵族专制的共和国,其服饰作为表示穿着者 身份的标志和象征发挥着重要作用。
布里奥的着装特征
• 布里奥的着装特征是一条长长的腰带。系法是 先把腰带在腰围处自前向后绕。在后背交叉或 系一下再绕回到前面低腰身处系个结或松松的 系一下,让有穗饰的两端垂与前面。
有 纵 向 褶 的 喇 叭 袖 布 里 奥
穿
中世
科
纪人
尔
们要
萨 基 和
带上 垂挂
布
的小
里
口袋
奥“奥的来自摩尼女埃尔”人
• 罗马式服装文化是南方型的罗马文化与北方型的日 耳曼文化和由十字军带回的东方拜占庭文化的融合。 在形式上,一方面继承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宽衣、 斗篷、风帽和面纱;而宗教服、礼仪服原封不动地 承袭了拜占庭样式;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日耳曼人 那系腰带的丘尼克和长裤等紧身的窄衣样式。 罗马 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男女同型,除男子穿裤子外, 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