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重排本) 引用格式

认知心理学(重排本) 引用格式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关注的是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解决问题等。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脑的认知机制,通过实验和理论探讨人脑是如何处理信息、产生思维、发展语言和行为的。

认知心理学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心理健康和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发展,认知心理学开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更注重人脑的信息处理和内在心理活动,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模型。

认知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模型,如信息加工模型、心理图式、认知模块和工作记忆等。

这些概念和模型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三、认知心理学在教育和临床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教育和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通过了解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和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临床领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就是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和情绪反应来缓解心理健康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高度理论化的学科,它涉及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比较专业和复杂,但其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流派和主要观点

心理学流派和主要观点

心理学流派和主要观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而心理学流派则是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将心理学划分为不同的学派或流派。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1.结构主义心理学流派:结构主义心理学流派是心理学的最早的一个流派,由爱德华·布拉德福德·泰奇纳创立。

结构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内部体验来研究心理活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观察和实验。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意识可以被分解为各种元素,而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2.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由威廉·詹姆斯和约翰·杜威等人创立,与结构主义心理学不同,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心理现象的功能和目的。

该流派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并试图理解心理现象如何帮助人们适应和适应环境。

功能主义心理学流派强调对行为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注意力、学习、意识等。

3.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由约翰·华生和伊万·巴甫洛夫以及其他行为主义者创立。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行为的外部可见方面,以实验方法研究行为和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关注行为的观察、描述和预测。

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只应该研究可观察和可量化的行为。

他们认为人类行为是受环境刺激所驱动和塑造的,而不是由内在的心理活动决定。

4.认知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乔治·米勒等人为代表,强调人类的思维过程、记忆、知觉、注意力等内在心理活动。

认知心理学流派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以及人类思维的结构和功能。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信息的处理是有组织、有目的、有概念的,人类思维和决策过程是有逻辑的。

5.社会心理学流派:社会心理学流派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关注个人与他人的互动、观念、态度、归属感等。

(完整版)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史

(完整版)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史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认知心理学的开始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美国的行为主义如日中天,然而就在这一时期,认知革命的思想已经开始酝酿,1967年奈瑟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这一新思潮的形成。

不过,在此之前,很难确定它的起点,更多心理学家认为1956年在认知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中作用明显,因为这一年“美国心理学界发表了一系列以信息加工观点为基础的心理学学术研究成果”(梁宁建,2003,p.13)。

首先是乔治·米勒(George Armitage Miller,1920-)的研究。

他在195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神奇的7±2:我们加工信息的容量限制》(Miller,1956)。

这篇论文使记忆研究重新回到心理学中,而且它显示出如何将信息论的概念应用到人类信息加工的表述当中。

其次是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 Bruner,1915-)倡导的“知觉的新观察运动”(New Look Movement in Perception)研究。

布鲁纳及其同事认为知觉者在知觉中起着积极作用,而不是一名被动的感觉资料的记录者,知觉者的人格和社会背景对知觉者的所见所闻有很大的影响。

再次,是斯蒂文森(1956年,对认知心理学的发生来说最具影响力的还是三个方面的研究: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19~1989)的认知失调理论、西蒙(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在1956年开始发表他的系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语言描述的三模型》(Chomsky,1956)。

乔姆斯基提出的短语结构文法能够产生所有可被“图灵机”(Turing Machine)识别的语言,可被图灵机识别的语言就是能使图灵机停机的字串。

随后乔姆斯基在1957年发表了他的代表性著作《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论认知心理学及其兴起的历史背景

论认知心理学及其兴起的历史背景

论认知心理学及其兴起的历史背景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以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产生于20世纪中叶,由朱迪思·莫里斯、弗洛伊德·威廉姆斯和凯斯·赫芬顿等学
者共同开创和发展起来。

它探讨了感知、认知、记忆、语言、思维、
学习和决策等认知过程及其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婴儿心理发展以及教育理论探究的深入,认知心
理学的研究内容也随之发展,从描述性认知心理学向实验性认知心理
学发展,兼具传统心理学的思维,也加入了现代认知科学的理论范畴。

它的研究内容范围涉及人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活动、认知能力及其发展、记忆、视觉心理学、语言处理、推理等。

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
它被纳入心理学体系,开始形成认知学方法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
以来,认知心理学成为了人们研究言语行为运用的重要基础。

同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认知心理学以及它涉及的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
也变得非常重要,并且因此受到许多学术界的重视。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情感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时期,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哲学思考到现代科学研究,以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观点和方法。

古代哲学时期:在古代,人们对心灵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心灵和思维的理论。

柏拉图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源于灵魂,而亚里士多德则将心灵视为感知和思考的能力。

这些早期的哲学观点为后来的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的独立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德国的威廉·威廉德特和美国的威廉·詹姆斯被认为是心理学的奠基人。

威廉德特在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并提出了“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的观点。

詹姆斯则强调了心理学的实用性,并在1890年出版了《心理学原理》一书,成为心理学教育的重要教材。

行为主义的兴起:20世纪初至中期,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派别。

行为主义者主张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而忽视内在的心理过程。

以约翰·华生和伊万·巴甫洛夫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研究和条件反射理论,试图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行为主义的兴起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本主义的崛起: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本主义者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人类的主观体验和个体的成长与实现。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提出了自我实现和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等重要观点,使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行为转向了个体的内心体验。

认知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后期,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过程,通过实验研究和计算模型等方法,探究人类的思维、记忆和决策等认知能力。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学带来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对象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信息加工观点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的模型,企图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作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Newell和Simon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

感受器接收外界信息,效应器作出反应。

信息加工系统都以符号结构来标志其输人和输出。

记忆可以贮存和提取符号结构。

加工器包含3个因素:(1)一组基本信息过程,如制作和销毁符号,制作新的符号结构和复制、改变已有的符号结构,以符号或符号结构来标志外部刺激并依据符号结构作出反应,以及贮存符号结构,进行辨别、比较等;(2)短时记忆,它保持基本信息过程所输人和输出的符号结构;(3)解说器,它将基本信息过程和短时记忆加以整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系列。

对基本信息过程系列的规则的说明即构成程序,它是信息加工系统的行为的机制。

这也是解说器名称的由来。

信息加工系统的上述功能也可概括为输人、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照Newell和Simon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这样,以符号操纵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就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出目的性行为。

这种系统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实验法。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较慢的加工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一)反应时实验: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第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第1章认知心理学概述1.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及其表现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探究人类在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推理、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以及这些心理过程的发生机制。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研究人们如何感知和关注环境中的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记忆和加工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和理解信息。

•研究人们如何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1.2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得以形成,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此之前,对于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是通过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来进行的。

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认为通过观察和记录人的行为可以得出对思维过程的认识。

但是,随着行为主义思想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质疑其研究方法的缺陷。

行为主义方法只能将人类思维过程视为“盒子”中的输入和输出,而无法深入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内在机制。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学家们开始将计算机的思维过程和人类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认知心理学因此产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中的主要研究领域。

1.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思维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领域。

本节将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重点。

1.3.1 感知感知是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关于这个过程,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从外部物体中获取信息?•人们如何将外部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如何加工这些信号,以使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1.3.2 记忆记忆是存储和回顾信息的过程,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将信息存储在记忆系统中?•人们如何在需要时检索这些信息?•记忆过程中的怎样的因素会对信息的存储和回忆产生影响?1.3.3 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人们如何理解语言?•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是如何嵌入到其他认知过程中的?1.3.4 推理和问题解决推理和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高级认知能力。

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理论

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理论

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理论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它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通过研究人类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来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重要理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行为心理学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外显行为的观察和实验研究,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条件反射等实验来研究人类的行为。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他提出了条件反射的理论,即通过刺激和反射之间的联系来解释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家关注人类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认为人类行为不仅由刺激和反射所决定,还受到人类内在的认知机制影响。

代表性的认知心理学家有皮亚杰、巴特勒等。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能力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阶段。

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行为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态度和观念等。

此领域的代表学者有福格尔、米尔格勒等。

他们通过对群体行为、个人态度和社会互动的研究,揭示了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行为治疗的出现行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来改善心理问题的方法。

此领域的代表人物有沃茨等。

他们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采用条件反射和行为改变等技术,对人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

五、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行为心理学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其中之一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它认为行为的形成和变化是通过刺激和反射之间的联系来实现的。

还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它强调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是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激励来实现的。

此外,行为心理学还采用了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等方法来获取数据和验证理论。

六、行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为心理学正朝着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方向发展。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导论《认知心理学》导论一、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始于20世纪 50年代,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相当关键的一年。

因此,人们认为1956年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诞生。

60年代正式形成,以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尔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为标志。

70年代成为美国和整个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到了70年代末,绝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同意信息加工范式是用来研究人类认知的最好方法。

当今认知心理学几乎遍及世界各国心理学研究的一切领域,属于理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是以人或动物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

主要探讨:1.认知究竟包括哪些过程、哪些心理现象?一般是指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2.探讨人在生活环境中究竟如何“获知”,如何“用知”?3.在方法上如何研究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

狭义而言,认知心理学是专指信息加工心理学,即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说明人的认知历程的科学。

它所研究的历程是人接受、贮存和运用信息的历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心象(意象、表象)、思维、语言等。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演变而成,既无核心人物、非某人独创,又不否定以往各派心理学的建树,属于新瓶装旧酒对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新的研究,故称之为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新范式和新的研究取向。

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尔的专著《认知心理学》(1967年)标志着认知心理学自成体系并诞生,继后(1970年)《认知心理学》杂志在美创刊。

(二)历史背景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演变而成的。

1.社会背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是现代美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

二战以前,行为主义心理学统治心理学界,他们主要研究人和动物的外部行为,很少涉及内在的心理历程。

几乎所有心理学的研究都局限在实验室之中。

二战开始,战争需要心理学的服务,战争又直接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当代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当代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一.简答题(一)简述认知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对心理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迅速发展。

这些影响大致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是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领域的扩大。

其次是从心理物理函数的收集走向对人的内部心理机制的揭示。

再次是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最后是重视个别差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对个案的研究。

(二)简述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部原因1.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自身发展的矛盾运动(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此,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母体而正式独立地成为一门科学。

(2)冯特、铁钦纳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

(3)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全放弃了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把注意、意识、记忆、思维和推理等打入冷宫,使心理学成为了“无头脑的心理学”。

(4)托尔曼的折中主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框架内,把控制行为反应输出的内部因素——中介变量引入到对有机体的行为的研究中。

(5)继托尔曼和巴特莱特之后,赫尔和许多心理学家都把中介变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特别是推向到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如思维、记忆、问题解决和语言等领域。

因此,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心理学内部经历长期矛盾、冲突与探索后所孕育的结果。

2.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外部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巨大影响(1)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2)其次,信息论思想的渗透,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认知心理学从通讯科学理论中引入了以下概念:第一,信息装置。

第二,信息编码。

第三,通道容量。

第四,“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连续的过程和平行的过程)。

(4)计算机科学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三)简述特征匹配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该理论的评价1.主要观点(1)该理论认为,模式是由若干元素及其之间关系的特征组成的结合体。

(2)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分析,抽取出该刺激模式的有关特征或属性,然后将抽取出来的特征或属性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所存储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了最佳的匹配,来自外部的刺激信息模式就获得了识别。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王甦汪安圣著)(红色的认为是重要的或有意义的,蓝色部分为连想的和专业联系的)一、绪论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

由于认知心理学受到了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影响,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理论来研究认知活动,从而为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

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研究认知活动,将人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试图对人的认知过程做出解释。

其倡导的信息加工观点是高于生理机制水平研究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者不同,认知心理学家立足于心理机制来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并且强调策略的作用,从而突出人的主动性和智慧性。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减法反应时实验、加法因素法实验、“开窗”实验、出生思考、计算机模拟。

认知心理学的提出同样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是这些质疑恰恰使得认知心理学得到了补充和发展。

关于人和计算机类比的问题。

人作为特殊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史,生活背景以及个性特征。

与人工机械不同,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愿望和动机的,有自己的自主性,这些触及了认知心理学的薄弱环节:情绪和需要、动机、能力、性格等。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改变了心理学的面貌:1.研究领域扩大 2.从心理的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注重综合研究4.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二、知觉知觉是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下产生的。

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知觉是一种主动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

知觉过程是对刺激的解释。

感觉是对刺激的觉察,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义。

因此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感觉是具体的、特殊的;知觉是较抽象、一般得。

联想:人类的学习要在现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整合新的有意义刺激内容,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的完善。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一、什么是认知(一)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1967)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获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S. K. Read)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指出,“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活动,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言语、问题解决、认知的自我监控等。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二)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理解1、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2、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系统3、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二、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1)定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或现代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同时把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人对信息的加工也经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一)信息加工模型---纽韦尔和西蒙(A. Newell & H. A. Simon,1972)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加工系统。

1、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设:2、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迁移。

纽韦尔和西蒙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举例分析人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登记2、模式识别3、短时记忆4、长时记忆5、注意四、认知心理学的两种取向(一)信息加工取向主要观点: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和序列的方式进行的。

心理学的七大流派总结

心理学的七大流派总结

心理学的七大流派总结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众多的流派和理论。

本文将从七大流派的角度对心理学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第一流派: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研究可见的行为反应,而忽略了内部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刺激的反应,通过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来预测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Watson和Skinner。

第二流派: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在行为主义之后兴起的流派,它关注人的思维、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内部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在处理信息时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代表人物有Piaget和Tolman。

第三流派: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变化。

它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Erikson和Vygotsky。

第四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人的主观体验以及人的潜能的发展。

它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Maslow和Rogers。

第五流派: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它关注潜意识和无意识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通过分析梦境、自由联想和心理防御机制等来揭示潜意识的内容。

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和拉康。

第六流派: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等。

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Festinger和Milgram。

第七流派: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领域,它关注神经系统和生理过程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生理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Cannon和Lashley。

心理学的七大流派分别是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每个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活动,为我们理解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 前五章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 前五章

第1章绪论一、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广义:以认知过程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

狭义: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故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计算机隐喻”二、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在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模拟和人工智能、心理生物学研究等方法。

其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法。

(一)反应时记录法反应时(RT):是指从刺激输入到中枢加工到反应输出的全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测定反应时、作业成绩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

1.减法反应时实验在研究快速信息加工过程如识别、短时记忆常应用这种方法。

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基本方法:用复杂反应时间减去简单反应时间。

在实验中,通常会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而在其它方面均相同,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即为该加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经典实验:Posner等人关于短时记忆编码的实验2.相加因素法(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

)基本思路: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的总和。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对作业完成的时间具有独立的或相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一定影响到作业的两个不同的加工阶段;相反的,如果两个不同实验因素对作业时间的影响是交互的,那么这些因素一定影响到作业的同一个阶段。

因此,从实验因素对作业时间的影响,就可以把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区分出来。

3.开窗实验(开窗实验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

)基本思路:通过对认知作业的分析,直接的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例如:字母转换实验(二)出声思考出声思考研究方法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Duncker)1945年使用,后经Newell和Simon 发展,形成一种以问题行为图为分析特色的研究方法。

1、口语报告适合于在完成作业时进行,而不宜在回顾时进行。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信息来源:/question/1844002.html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

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

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

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

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

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

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

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E还是F或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

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

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

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和医学的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古希腊和古印度的心灵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思维、感知和学习等心理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被认为是基于观察和经验的,他主张通过对行为的观察来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而在古印度,早期文献《奥义书》中也包含了关于心灵和意识的思考,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心理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心理学的先驱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心理学迎来了科学化的发展。

威廉·詹姆斯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一种以函数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这一方法旨在研究心理过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心理活动在个体适应环境中的功能。

另外,著名的神经科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则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和童年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三、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流派。

该流派主张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可观察的行为上,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塑造作用。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约翰·沃森,他提出了条件反射的理论,强调对刺激和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认知心理学逐渐兴起。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过程,研究领域涵盖知觉、记忆、学习、语言等。

认知心理学对于解释人类思维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应用心理学的崛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学开始走向应用,以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其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治疗与预防。

此外,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等也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为相关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

认知心理学(重点内容-各章)

认知心理学(重点内容-各章)

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王甦修订版)(赵中昌,整理于2010年6月25日)第一章绪论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 (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开窗”(Open Window)实验: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认知的兴起: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Simon(1981)曾经指出,1956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里发表的几项重要研究展现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例如Miller对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作了信息加工的说明,Chomsky发表了对转换语法的形式特点的一个早期的分析,Bruner, Goodnow和Austin阐述了策略在思维活动和认知理论中的作用,Newell和Simon发表了模拟人的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即逻辑理论家。

依照Simon的看法,甚至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不晚于1956年,后来Neisser于1967年发表了代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在心理学史上是罕见的,过去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与之相比。

第二章知觉(24页)知觉的假设考验说:依照Bruner 和Gregory的看法,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到验证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这被称作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知觉的生态学理论:主张以知觉的刺激物说为代表,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

著名代表Gibson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

Simon(1981)曾经指出,1956年是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里发表的几项重要研究展现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例如,Miller对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作了信息加工的说明,Chomsky发表了对转换语法的形式特点的一个早期的分析,Bruner、Goodnow和Austin阐述了策略在思维活动和认知理论中的作用,Newell和Simon发表了模拟人的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即逻辑理论家。

依照Simon的看法,甚至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不晚于1956年。

后来Neisser于1867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在心理学史上是罕见的,过去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与之相比。

1、内部原因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有其心理学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

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行为主义的失败是其重要的心理学内部的原因。

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心理学自19世纪末叶成为独立的学科以后,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意识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人时期,有近代心理学创始人之称的Wundt的观点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可以热电看作有代表性的观点。

Wundt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意识,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对心理内容或直接经验作元素分析。

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心理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有益的思想,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内部心理组织的一些观点。

即使对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也从中吸收了一些东西,例如,认知心理学是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但它并不排除对行为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认为存在一定的条件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这种看法无疑吸收了刺激-反应公式的一些合理的东西。

从这种继承性来看,也可以说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内部经历了长期的孕过程。

2、外部因素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还有心理学以外的原因。

这里包括一些邻近学科的影
响,如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

没有这些邻近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就不会出现,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形态。

二次大战以后,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思想首先渗透到心理学中,在一个时期内,关于反应时、知觉、动作和作为等的研究受到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很大影响,信息量的测量得到特殊的重视。

然而正像Neisser(1967)所指出的,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信息量测量的研究是有局限性的。

但是,控制论和信息论思想的渗透,特别是将机器系统与生命系统加以类比的思想,以及一些重要的概念如通道容量、过滤、编码、译码、反馈调节等的引进,却为信息加工观点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从对心理学所起的影响来看,计算机科学后来居上,可以说计算机科学集中体现了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影响。

只有在计算机科学的影响下,才能将人脑与计算机类比,从而引导出信息加工观点,认知心理学重新将意识恢复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不是按过去的老样子来恢复的,而是赋予新的格式,即用信息加工观点予以恢复。

认知心理学似乎是通过计算机来把握意识的,计算机科学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赖以产生的重要的外部原因。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与社会的需要有着紧密的联系;还有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与社会的教育实践和对智力开发的需要也是密切有关的。

由于认知心理学赖以产生的心理学内部的和外部的条件在美国显得最成熟,同时美国拥有强大的心理学家队伍,所以美国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主要发源地,而横跨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领域的美国学者Newell和Simon成为重要的奠基人。

目前大部分认知心理学研也是在美国进行的。

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兴超以后,迅速张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

这是因为认知心理学倡导的信息加工观点首先涉及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而且它的研究领域也与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相重叠。

在认知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中,人们常常指出,一个重要之点是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这个看法无疑是对的。

但要指出,这主要是对西方心理学来说的。

其实,更为重要的,对原已承认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家也同样具有意义的,是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
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在前面第一节里已经提到。

认知心理学似乎比以前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都更好地表明心理过程的特殊性,也具有更多的心理学色彩。

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使心理过程的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包含如下的内容:
(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如表象、注意、问题解决等,以及它提出的新的课题,如表征、记忆、结构、认知策略等,者在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得到恢复或体现。

(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

以前的心理过程的研究,特别是感觉知觉乃至记忆,都以心理物理实验为基础,其研究目的为取得心理物理函数或心理测量函数,而现在则逐渐转向心理物理函数背后的内部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过去心理过程的研究大多是分析性的,现在开始重视各种过程之间的联系,逐渐采用模型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人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以前的研究重视数量统计和平均数的应用。

现在,为了揭示内部心理机制,已开始重视包括自我观察在内的个案研究及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这些变化表明,在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心理过程的研究已逐渐变成认知的了,或者说已开始认知心理学化了。

在其他一些心理学分支如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也出现同样的变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现在甚至出现了社会认知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等新学科。

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心理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在高于生理机制的水平上来研究心理机制,这实际上是对心理和心理学研究采取了多水平、多层次的观点,即认为各种心理现象和过程不是处于同一个水平或层次,而是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之上的。

这种观点以前在心理学中也曾提过,但像认知心理学这样,以系统的的理论和研究在心理学过程领域中予以实际贯彻,在心理学史上尚属首次,这对整个心理学将有深远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给心理学本身带来了许多变化,同时也对一些邻近学科和有关领域的实践产生影响。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已开始影响教育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甚至在医疗中出现了认知疗法。

而认知心理学对计算机科学或人工智能的作用将随新一代智能计算机的研制而愈加突出。

在认知心理学的推动下,一些科学
家现在企图将研究人的认知的几个独立的学科如心理学、人工智能、逻辑和认识论等加以综合,形成一个单一的学科,这就是目前所说的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