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方剂学》最完整考点总结(带方歌).

合集下载

中医方剂学总结及速记歌诀

中医方剂学总结及速记歌诀
少阳湿热:
xxxx清胆汤:
xxxx凉,皮肤只半黄。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
xx:
情朗甘知后果。
调和肝脾
xx(热)xx厥逆,肝脾气xx:
四逆散:
只烧干柴。
肝郁血虚,脾弱气郁:
逍遥散:
xx河草,要归xx。
脾虚肝旺之痛泻(xx):
痛泻要方:
xx租药房。
调和肠胃:
寒热错杂之痞证:
半夏泻心汤:
xx二黄炒半升枣。
五、温里剂
热入血分:
犀角地xx:
xx要母。
清热解毒
三焦火盛:
xx解毒汤:
三皇子
xx二焦邪热:
凉膈散:
xx只瞧干荷叶
大头瘟:
普济消毒饮:
马和牛愿吃草根皮,秦莲姐巧玩麻将。阳证痈毒初起:
仙方活命饮:
xx造房,没花金银,只要草皮xx。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防风xx:
防穷,三皇子借书连根归,将要和滑石硝甘草。
温病,气血两燔:
xx祛寒
脾胃虚寒、xx失血、胸痹:
理中丸:
干厚猪皮。
xxxx、肝脾不和:
xx中汤:
大芍糖炒xx。
肝肾虚寒、浊阴上逆:
吴茱萸汤:
将无人找。
xx虚弱、阴寒xx之脘腹剧痛:
大建中汤:
xx糖人。
xx救逆
心肾阳衰寒厥:
四逆汤:
父子炒xx
xx直xx,xx衰微:
xx救逆汤
温经散寒
血虚寒厥:
当归四逆汤:
捅大桂柑,当要细心(倍大枣)
xxxx:
温热痢疾:
芍药汤:
xxxx当官,大吵要郎。
热毒痢疾:
xxxx:
xx擒二黄。

最新考研方剂学完整笔记(手打)

最新考研方剂学完整笔记(手打)

1、用于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1、用于惊痫抽搐2、用于风中经络,口眼斜3、用于风热头痛、目半身不遂,口眼斜,舌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卒然口眼斜,舌淡苔白服用少量热酒下,口眼斜定能康。

1、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2、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3、肺痿: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4、肺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5、哮证: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6、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7、肺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8、肺痨: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9、痰饮: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标本明。

痰饮:饮留胃肠名痰饮,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虚实主次应细分。

悬饮: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

溢饮:淫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可清。

支饮: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虚时。

(完整版)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口诀

(完整版)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口诀

一、辛温解表剂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

(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桂枝汤《伤寒论》:大嫂炒姜汁。

(大枣,芍药,炙甘草,桂枝)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川芎)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

(麻黄,五味子,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二、辛凉解表剂桑菊饮《温病条辨》: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银翘散《温病条辨》: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竹叶,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干嘛姓石。

(炙甘草,麻黄,杏仁,石膏)三、扶正解表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穷。

(独活,人参,羌活,桔梗,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川芎)一、寒下剂大承气汤《伤寒论》:小黄识谱。

(芒硝,大黄,枳实,厚朴)二、温下剂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黄夫人炒姜。

(大黄,附子,人参,甘草,干姜)三、润下剂麻子仁丸《伤寒论》:布什妈要大白杏。

(厚朴,枳实,火麻仁,白芍,大黄,蜂蜜,杏仁)四、逐水剂十枣汤《伤寒论》:甘愿起早。

(甘遂,芫花,大戟,大枣)一、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生芹菜炒大虾仁。

(生姜,黄芩,柴胡,炙甘草,半夏,人参)二、调和肝脾剂四逆散《伤寒论》:柴草制药。

(柴胡,甘草,枳实,白芍)逍遥散《和剂局方》: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

(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白术,烧生姜,薄荷)三、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江大人今夏添草帘。

(干姜,大枣,人参,黄芩,甘草,黄连)一、清气分热白虎汤《伤寒论》:师母干净。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二、清营凉血清营汤《温病条辨》:西皇帝住乔丹卖银元。

(犀角,黄连,生地黄,竹叶,连翘,丹参,麦冬,银花)三、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百子练琴。

(黄柏,栀子,黄莲,黄芩)五、清脏腑热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草地牧猪。

(新)医学《方剂学》重要知识点梳理笔记汇总

(新)医学《方剂学》重要知识点梳理笔记汇总

第一章:解表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甘草一两炙。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正柴胡饮:柴胡、防风、陈皮、生姜、芍药、甘草。

功用: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之轻证。

症见:《景岳全书》云: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阂疟初起等证,凡血气平和,宜从平散者,此方主之。

再造散:桂枝、羌活、细辛、防风、黄芪、人参、川芎、熟附、煨生姜、甘草。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

(用辛温发表药后汗不出者)症见:(平素畏寒,手足不温),刻下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人参)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喻嘉言又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重按无力。

参苏饮:苏叶。

葛根、半夏、前胡、桔梗、陈皮、木香、枳壳、茯苓、人参。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症见: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复感寒邪者。

症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无汗,四肢不温,神疲欲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白芍、甘草。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

症见:加减葳蕤汤:玉竹、薄荷。

白薇、葱白、豆豉、桔梗、炙草、红枣。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

症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完整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完整版)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方剂学讲稿绪言1、什么是方剂?方----治疗方法;剂----剂型、剂量。

通过辨证,决定治法,选用药材,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拟定每一药的用量制成一定的剂型,就是方剂。

也称处方或汤头。

2、什么是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悠久而长远的历史,其发展轨迹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学习和了解方剂学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或有志于从事中医研究及临床的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在这本据推断至少是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

明代的《普济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巨著。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

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第二节常用治法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

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

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清法6.温法7.消法8.补法第三章方剂的分类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能分类法。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基本结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这里的君、臣、佐、使说的就是方剂的基本结构。

因此方剂的基本结构就是指方剂是由君、臣、佐、使这四类具有不同作用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

考研方剂学总结

考研方剂学总结

方剂学总结1、七方:“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

”始于《内经》,至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

2、十剂:○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宣可去瘀,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3、八阵:张景岳:“类为八陈,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其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

凡病有相同者,皆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

”一、解表剂:1.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

2.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本方桂枝和芍药药量相等。

3.九味羌活汤【方歌】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防、芷、芩、芎、苍、草、地、细、羌9味药)【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川芎善治少阳厥阴头痛;细辛善于治疗少阴头痛;白芷善于治疗阳明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证”的基本结构。

4.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本方遣药配伍“散中寓收”。

5.银翘散【方歌】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竹、豉、荆、牛、荷、金、草、芦根、梗、翘10味药)【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本方为“辛凉平剂”。

6.桑菊饮【方歌】桑菊荷杏,草根更俏。

(桑、菊、荷、杏、草、芦根、梗、翘8味药)【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学复习笔记重点版

方剂学复习笔记重点版

汤解表剂方名功效主治要点方歌(加粗为君药)发汗解表外感风寒麻黄宣肺平喘表实证解肌发表外感风寒桂枝汤调和营卫表虚证外感风寒湿取微汗,不啜粥。

记住禁忌证麻桂相须,麻杏相使用法 123456甘草:扶正(调和)驱邪(助桂助芍)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发汗祛湿酸楚疼痛,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九味羌活汤兼清里热邪,内有蕴热急汗热服缓汗温服治杂病:1 2 3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痰多而稀,散收同用、驱邪护正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辛凉透表银翘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勿过煮银翘功效1+2 辟秽化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散疏风清热风温初起,表桑菊饮宣肺止咳热轻证辛凉宣泄辛凉平剂(+寒热浊并用)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辛凉轻剂身热不解,咳逆气急,,喘咳,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伤寒麻杏甘石汤,肺热喘咳兼烦满,麻杏甘石汤清肺平喘肺热壅盛证辛凉重剂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散寒祛湿气虚,外感败毒散益气解表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酸痛,人参:1 扶正以驱邪外出 2 驱邪不伤正(护正)泻下剂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有奇功。

方名功效主治要点方歌大承气汤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峻下热结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下药先后痞(枳实),满(厚朴燥(芒硝))。

通因通用+寒因寒用,实(大黄)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麻子仁丸十枣汤润肠泻热肠胃燥热之行气通便便秘证攻逐水饮悬饮,实水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脉细涩。

方剂学重点知识

方剂学重点知识

方剂学重点知识第一章解表剂(1)麻黄汤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2)桂枝汤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3)银翘散组成: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君药: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麻黄、石膏、杏仁、甘草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第二章泻下剂(5)大承气汤组成: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功用:峻下热结主治: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澉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君: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6)十枣汤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功用:攻逐水饮主治:1.悬饮。

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

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君药:甘遂--善行经络之水湿大戟--善泻脏腑之水邪芫花--善消胸胁之痰饮第三章和解剂(7)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方解:柴胡--透达半表之邪(君)黄芩--清泄半里之热(臣)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佐)人参、大枣--益气和中(佐)炙甘草--调和诸药,助参、枣扶正(使)(8)四逆散组成: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1.阳郁厥逆证。

中医考研大纲方剂歌诀

中医考研大纲方剂歌诀

1解表剂1.1辛温解表1.麻黄汤2.桂枝汤3.九味羌活汤4.香苏散加味香苏散5.小青龙汤6.止嗽散.1寒下.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陷胸汤.2温下1.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4.3清热解毒1.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2.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

3.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4.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4.4清脏腑热1.导赤散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2.龙胆泻肝汤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3.左金丸胁痛吞酸悉能医,专治泄痢痛在脐。

4.苇茎汤清肺化痰逐瘀能,脓成未成均胜任。

5.泻白散粳米甘草扶肺气,热伏肺中喘咳医。

6.清胃散生地丹皮升麻全,能消牙痛与牙宣。

7.玉女煎知母麦冬牛膝襄,牙痛齿衄宜煎尝。

8.用时先将葛根煮,协热下利喘汗除。

9.芍药汤4.生脉散5.玉屏风散6.完带汤7.2补血1.四物汤2.当归补血汤3.归脾汤7.3气血双补1.八珍汤”3.大补阴丸4.一贯煎虎潜丸补肺阿胶汤7.5补阳1.肾气丸5.厚朴温中汤6.天台乌药散.暖肝煎.2降气.苏子降气汤2.定喘汤小半夏汤4.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参甘枣尝,降逆化痰益胃气,胃虚痰阻痞嗳康。

5.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重姜枣,参草益气共煎熬,降逆止呃又清热,胃虚有热呃逆疗。

四磨饮四磨饮治七情侵,人参乌药沉香槟;四味浓磨煎温服,破气降逆喘自平。

12理血剂12.1活血祛瘀1.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2.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通窍全靠麝香桃,桃红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方剂学导论考点、重点总结

方剂学导论考点、重点总结

方剂学导论考点、重点总结:
考点:
1.方剂怎么来:方从法出(法=治法。

辩证→治法→方剂。

)。

2.8法:汗、吐、下、消、和、清、温、补。

3.汗法=表证。

4.和法=分消上下(≠消法)、表里双解。

5.下、消=①都是治疗实证。

②起效速度不一样:下快消慢。

6.方剂基本结构:君臣佐使。

7.君药:君主(主病,主证)。

君药在每个方剂都是必须的,药味少(1~
2个),用量多(用量最大≠君药)。

8.臣药:主兼(主要兼病、兼证)=辅助君药。

9.佐药:次兼(次要兼证)。

辅助君臣。

①佐制药:减轻君臣药的毒性副
作用。

②反佐药:相反相成,防止拒药。

(与君药药性相反。

举例:阴
阳相隔,只吃热药就吐,就寒热并用。


10.使药:引经药(靶向作用)+调和药(甘草)。

11.加减治改:臣、佐、使药。

12.药量加减:比如:小承气汤:大黄为主;厚朴三物汤:厚朴为主。

13.计型改变:理中丸变理中汤:丸剂=慢性病。

14.汤剂:吸收快,起效快,灵活加减,不太方便。

15.散剂:吸收快,制作简便,节约药材。

16.丸剂:吸收慢,药力持久,多适用慢性病,芳香药适合丸剂。

17.剂型与君臣佐使无关。

方剂学 笔记(含歌诀)

方剂学 笔记(含歌诀)

一、解表剂(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干吗贵姓?――甘草麻黄桂枝杏仁)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风寒表虚证或营卫不和证。

(桂芝要炒姜枣。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正宜用。

3、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白兄驻防草地喜秦腔――白芷川芎苍术防风甘草生地黄细辛黄岑羌活)发汗祛风力量雄。

4、香苏散:疏风散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证。

(香草书城——香附甘草紫苏叶陈皮)外感风寒气不舒,胃肠感冒服之成。

5、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蠲饮。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征。

(少将为嘛甘心下跪?――白芍干姜五味子麻黄甘草细辛半夏桂枝?)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二)辛凉解表1、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外感风寒之轻证。

(荷花根,巧接杏桑果。

――薄荷菊花芦根,连翘桔梗杏仁桑叶甘草)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2、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

(银翘借老耕牛和竹豆根――金银花连翘荆芥穗甘草桔梗牛蒡子薄荷竹叶淡豆豉芦根)银翘散主上焦疴,风温初感此方宜,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肺热壅盛证。

4、柴葛解肌汤:辛凉解肌,清泄里热。

感冒风寒,邪郁化热,太阳阳明合病。

5、升麻葛根汤:辛凉解肌,解毒透疹。

麻疹初起未发,或发而不透。

(三)扶正解表11、败毒散: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证。

2、再造散:助阳益气,散寒解表。

阳气虚弱,感冒风寒证。

3、加减葳蕤汤:滋阴清热,发汗解表。

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二、泄下剂(一)寒下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阳明热结证。

2、大陷胸汤:泄热逐水破结。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二)温下1、大黄附子汤: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寒积实证。

2、温脾汤: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

(三)润下1、麻子仁丸:运脾泄热,运气通便。

中医方剂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医方剂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医方剂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一、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1.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
2.中药学基本概念
3.中药的来源和分类
4.中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5.中药的性味归经
6.药物的药性
7.中药的配伍原理
8.中药炮制与药材加工
9.中药的贮藏与保存
二、中药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1.中药方剂学的基本概念
2.中药方剂学的分类
3.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关系
4.中药方剂学的炮制原则
5.中药方剂的鉴别
6.中药方剂的功能与主治
7.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
三、中药方剂的种类
1.汤剂
2.散剂
3.丸剂
4.粉剂
5.片剂
6.颗粒剂
7.胶囊剂
8.膏剂
9.酒剂
10.浸剂
11.炼剂
12.煎剂
13.熏剂
14.研剂
15.煎膏剂
四、中药方剂的使用和禁忌
1.中药方剂的使用原则
2.中药方剂的用法和用量
3.中药方剂的常见剂型的使用
4.中药方剂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五、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
1.常见的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
2.中药方剂的配伍应用
3.中药方剂的疗效评价
4.中药方剂的治疗原则
5.中药方剂的临床病例
以上是中医方剂学考研知识点总结,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中医学知识以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希望本篇总结能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中医方剂学方歌、趣味记忆、非常全

中医方剂学方歌、趣味记忆、非常全

中医方剂学方歌1、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干妈姓桂。

(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桂枝汤:大嫂炒姜汁。

(大枣,芍药,炙甘草,桂枝)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加葛根汤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汤: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羌活,川芎)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大羌活汤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术入,大羌活汤散热湿。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麻子将要甘心下跪。

(麻黄,五味子,干姜,芍药,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二、辛凉解表剂辛凉解表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竹叶,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中医考研《方剂学》最完整考点总结(带方歌)

中医考研《方剂学》最完整考点总结(带方歌)
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 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 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在脐。
-4-
苇茎汤
清肺化痰 逐瘀排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痈,热毒壅 滞,痰瘀互结
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至吐 腥臭浓痰,胸中隐隐作痛,咳 则痛增,舌红,苔黄腻,脉滑 数。
湿热痢疾
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 肛门灼热,舌苔黄腻
白头翁汤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热毒痢疾
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 里急后重, 舌红苔黄,脉弦数
青蒿鳖甲汤 养阴透热
温病后期 邪伏阴分证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
清骨散 当归六黄汤 牛蒡解肌汤
清虚热 退骨蒸
滋阴泻火 固表止汗
疏风清热 凉血消肿
主治
阳明腑实证 热结旁流证 里热实证之 热厥痉病或
发狂等
辨证要点
痞,满,燥,实, 苔黄,脉实
方歌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大黄牡丹汤 泻热破瘀, 湿热郁滞之
散结消肿
肠痈初起
右下腹疼痛拒按,甚或局部肿 起,或右侧腿屈而不伸,伸则 痛剧,或时时发热、恶汗、自 汗出,舌苔黄腻,脉滑数。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1-
参苏饮
益气解表 理气化痰
再造散
助阳益气 解表散寒
加减葳蕤汤 滋阴解表
麻黄附子细辛 助阳解表

气虚外感风 寒,内有痰湿

2016中医考研《方剂学》最完整考点总结(带方歌)

2016中医考研《方剂学》最完整考点总结(带方歌)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用法:煮后去滓再煎。(避免停饮致呕)
配伍特点:“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方义:柴胡,透泄少阳之邪,疏泄气机之郁滞。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扶正祛邪,一者益气以防邪气内传。
配伍特点:散收互用,升降并施
四逆散里用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方义:柴胡,透邪升阳以疏郁,合芍药疏肝理脾,合枳实升降调气。
加减:若咳者,加干姜五味子;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加茯苓;
腹中痛者加炮附子;泄利下重加薤白;气郁甚加香附、郁金;热加栀子。
逍遥散
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病机:燥热内结,阴亏液伤,肠腑不行
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大便秘结,口干唇燥,苔黄,脉细数
配伍特点:“增水行舟”
增液承气玄地冬,硝黄加入力量雄;热结阴亏大便秘,滋阴泻热肠腑通。
第3章和解剂
第一节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2.热入血室证。3.黄疸、疟疾,及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病机:邪犯少阳,经气不舒;内蕴胆热,胃失和降;邪正交争,邪有内陷
大承气汤硝大黄,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方义:先下枳实厚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小承气汤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的阳明腑实轻证
调胃承气汤:主治阳明燥实内结而无痞满
大陷胸汤
泄热逐水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方剂学总结(考研推荐)

方剂学总结(考研推荐)
再造贵少将,欺负穷人早抢新草房。
15.加减葳蕤汤★
《通俗伤寒论》
阳虚外感风热证
滋阴解表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无汗或汗出不多,咽干,心烦,舌红,脉数
葳蕤葱白淡豆豉薄荷白薇桔梗大枣甘草
(加减)葳蕤草荷葱,(滋阴)白薇豆梗红。
(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
2.泻下剂
2.1寒下
16.大承气汤★
《伤寒论》
1伤寒少阳证2妇人热入血室
和解少阳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弦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小柴胡芩人半甘姜枣。
小柴胡情人伴甘姜嫂。
29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少阳湿热证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疼,小便短少,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舌红苔白腻,脉数弦滑
(普济)荷(坤)参芩翘马,蓝胡陈梗连甘蚕牛。
(普济)和(坤)生擒俏马,兰狐陈更连赶残牛。
4.3清热解毒
44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中二焦火热证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身热口渴,胸膈烦热,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吐衄,便秘溲赤
连翘、川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竹叶、蜜
(凉腷)竹甘栀连,黄朴蜜薄芩。
2.2温下
18.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寒积腹痛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附子、大黄、细辛
大黄细附。
大黄媳妇。
19.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寒积腹痛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项背强几几”加用葛根
小青龙汤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病机:风寒外束肌表,寒饮迫肺外
溢,肺失宣降,兼阳弱津乏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特点:散收同用,散中寓收,祛邪护正
小青龙汤治寒饮,风寒咳嗽皆可医,麻黄桂姜芍药甘,细辛半夏五味子
特点:“逆流挽舟法”——外邪陷里而成痢疾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桔枳壳,
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方义:羌独为君,通治上下风寒湿邪。
人参,扶助正气鼓邪外出;祛邪不伤正。
参苏饮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亦适用病后、产后、体弱表现的营卫不和
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方功方义:生姜,散表邪,和胃止呕;姜枣相配,补脾和胃,调和营卫。
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合芍药“酸甘化阴”,意在“扶正祛邪”。全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仲景群方之冠,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2.辛凉平剂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效果好
方义:荆芥穗、淡豆豉微温,“去性取用”;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
麻杏
石甘汤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肺热壅盛证
病机:肺热壅盛,无以宣泄
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喘咳,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配伍特点:1. 石膏:麻黄2:1 2.辛凉重剂
方义:熟附子,赤芍。本方扶正而不留邪,发汗而不伤正。
加减
葳蕤汤
滋阴清热发汗解表
主治:素体阴虚, 外感风热证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阴虚)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妙
方义:葳蕤即玉竹。桔梗宣肺止咳。
麻黄附子细辛汤
助阳解表
主治:1.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
配伍特点:散补并行,气津并调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 外感风寒证
头痛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阳虚),语音低微(气虚)
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含;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法当谙
方义:干姜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
大青龙汤:发汗解表,清热除烦(表寒里热)。
九味羌活汤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病机:外感风寒湿邪,邪束肌表,
滞于经络,阳郁蕴热
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表寒里热)
配伍特点:分经论治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祛风散寒能清热
阎氏升麻葛根汤,赤芍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方义:升麻,解肌透疹,清热解毒。
第三节 扶正解表
人参
败毒散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1.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
2.喻嘉言用此治痢疾兼表证
病机:外感风寒湿,滞肌表经络;气虚痰湿内阻,肺脾气滞,气虚不能驱邪外出。
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腻,脉浮而按之无力。
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者
配伍特点:1.辛凉轻剂
桑菊饮中杏桔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病机:外感温热毒邪,卫表郁闭,
肺失清肃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配伍特点:1.“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
方义:羌活--太阳经;苍术--太阴经;细辛--少阴经;白芷--阳明经;
川芎--少阳经、厥阴经
加味香苏散
发汗解表
四时感冒;妇女经期感冒风寒
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加味香苏陈草煎,荆防艽芎生姜蔓;
第二节辛凉解表
桑菊饮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病机:肺经风热,肺卫失宣
2.暴哑,突发声音嘶哑
1.发热轻,恶寒重,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
2.突发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不语,或咽喉疼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 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
方 名
功 效主 治及病机 Nhomakorabea辨证要点及用法
方 歌
大承气汤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方义:麻黄,先煮,宣肺气以散里热,“火郁发之”
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
柴葛
解肌汤
辛凉解肌清泄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太阳证未解,入少阳、阳明
“三阳合病”
病机:表寒未解,里热郁结
恶寒渐轻,发热渐盛,无汗头痛,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第1章解表剂注:不易久煎;宜温服;外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第一节辛温解表
方 名
功 效
主治及病机
辨证要点及用法
方 歌
麻黄汤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病机:风寒束表,营卫郁滞
肺失宣降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先煮麻黄。“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方义:麻杏,一宣一降,宣肺平喘。麻桂相须,辛温发汗常用。
炙甘草,调后药性,缓峻以防伤正。
桂枝汤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
不和证
病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
营卫不调,肺胃失和
示胃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已和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用法:适寒温,啜热粥,“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
配伍特点:1.对表邪未解,郁而化热,三阳经受邪,里热不甚者适宜。2.“阳明经表之证”。3.温清并用,侧重于清;表里同治,疏泄透散
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方义:葛根--阳明经
升麻
葛根汤
解肌透疹
麻疹初起未发,或发而不透
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峻下热结
1.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证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