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
第二课 近代科学革命
知识就是 力量!
1、你觉得这话有道理吗?为 什么? 2、这句话有没有错误? 3、在当时,这句话起到了什 么样的作用?对当时的社会有 哪些影响?
比较托勒密、哥白尼及布鲁诺他们的宇宙观有什么区别? 他们宇宙观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近代科学诞生的宣言
布鲁诺在刑场上对 那些刽子手说:” 你们对我的宣判词,
比我听判词还要感
到畏惧。“ 你能理解布鲁诺为什么这么说吗?
科学必将战胜宗教.(一方面突 出布鲁诺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 突出近代科学对中世纪神权思 想的冲击.)
布鲁诺:像哥白尼一样,我也曾是爱好天文的基督教修士 ,我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在我怀疑上帝时。没有像哥 白尼那样保持沉默。而是直截了当告诉人们:“地球也不是宇 宙的中心,因为宇宙是无限的”。“上帝对于不想念他的人来 说,是不可能,是无。”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我被宣布为“异 教徒”,遭到追捕,只好到处流亡,我不愿隐姓埋名躲起来, 而是继续到处宣扬我的观点,终于有一天我被教会
总之,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科 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牛顿在科学上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成就, 不是偶然的。这是他善于观察思考,勤奋刻苦 钻研,博览群书,注意观察的结果。
爱因斯坦的评价:今天的物理学家的思想很大程 度上还为牛顿的 基本概念所左右.如果没有牛顿的 清晰的体系,我们将不可能取得迄今为止如此众多 的成就.
说一说科学有什么作用?
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 示自然的奥秘
只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就 能够征服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培根
两种对立的看法代表了两种对待人地关系的态 度。第一种观点强调人地关系中人的主导地位;第 二种观点强调人地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第 一种观点是人们从畏惧大自然的年代中觉醒,开始 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就其产生的时代来说具有巨大 的进步意义。但是随着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人 类滥用自己的知识,盲目开发、破坏自然,给人类 乃至整个地球上的生灵带来诸多的灾难,由此人们 开始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与自然观的演变
(2)化学元素周期律
• 按原子量大小排列的元素,在性质上呈明显的周期性。 • 原子量决定元素的性质。 • 可以按原子量和元素的性质预告新元素。 • 可以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元素原子量。 •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
第25页/共86页
6、基督教的兴起与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
• 基督教的兴起 • 基督教的五大论题:创世纪,人类中心说,原罪说,神恩说,
对不朽的信仰 • 柏拉图学说与奥古斯丁的神学 • 亚里士多德的再发现与阿奎那的神学
第26页/共86页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背景) • 二、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
:打开形而上学第一缺口 打开形而上学的第二缺口
• 3、 物理学的新综合:打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新缺口
• 4、化学上的新发现:冲击形而上学自然观
• 5、生物学的新进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基础
第45页/共86页
1、天文学中的新观念:打开形而上学第一缺 口• 康德的星云假说:用原始星云的吸引和排斥作用解释了太阳系
第24页/共86页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三)
• 亚历士多德的综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既注重逻辑的 严谨(创立了三段论的严格推理形式),又注重经验事实(他 是古希腊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同时又是第一个对自然 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人)。从他之后,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 出来
• 古代自然观的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 性
第15页/共86页
7、古代科学的衰落
第16页/共86页
(1)示范作用的极限:
• 示范理论扩展到一定程度,受到研究对象本身复杂性和专门性的限制,难以进一步发挥作用
近代自然观的内容
近代自然观主要是指在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期间,随着欧洲社会的大变革,科学技术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第一次得到了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形成了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科学体系。
这一时期的自然观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它将自然界视为一个由各种机械部件组成的系统,这些部件按照一定的自然法则相互作用。
2.科学实验的重视:科学实验成为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它在很多方面优于一般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
科学实验的提倡和应用,促进了科学形态的变化,出现了实验科学。
3.自然界的客观性:近代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且能为人的感觉和
意识所反映。
4.自然界的层次结构:现代科学表明,自然界具有无穷的连续系列的层次结构,每一层次又是这个系列的不连续的“关节点”,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
5.无限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6.相互作用:自然界是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的整体,也是各种作用过程的集合体。
自然界通过要素本身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的功能和特性。
7.人与自然的关系:近代自然观也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
不是自然界的单纯旁观者,而是自然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它们对后来的科学发展和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区别和联系
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
然观的区别和联系
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三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它们在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上存在着一些区别和联系。
古代朴素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由神灵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支配的,自然现象是神意的体现,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不可抗拒。
此类观点出现在古代的许多宗教和哲学中,如希腊神话、儒家、道家等等。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则认为自然界是由一系列的本质属性所支配的,自然现象可以被理性地解释和描述,人类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方法探寻和改造自然。
这种观点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如笛卡尔、洛克等人对自然的理性化和机械化的认识。
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认为自然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复杂系统,其发展过程是由物质、运动、变化和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支配的,自然现象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
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一种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自然观。
三种自然观之间的联系是:古代朴素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的最初和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为后来的自然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历史渊源;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反映出了人类对自然理性化和机械化的认识,在工业化和科技革命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是对人类对自然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它是对前两种自然观的超越和完善,是更加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自然观。
2_近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的演进_279406104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从宗教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开普勒(Kepler, 1571-1630)
天空立法者
上帝用数学设计宇宙
行星三定律
在第谷·布拉赫的资料基础上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一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 第二定律——行星到太阳的矢径在相等时间内划出相等的面积; 第三定律——行星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的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但丁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成果而言超过了 天使的高度。”
自然的数学化 自然的数学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万物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 其数学结构的不同;自然的本质在于其数学结构。柏 拉图基本上承继了毕达哥拉斯的思想,认为自然的真 蒂不在于我们面前转瞬即逝的现象世界,而在于永久 不变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按照数学的世界构成的, 数学是我们通向理念世界的桥梁。
意义
破除了天体必须以完美正圆运行的观念发现了运行速度不 均匀的特性。 行星运动的椭园轨道具有科学革命的意义
为科学而献身
幼年体弱多病,一只手半残, 幼年体弱多病,一只手半残, 视力衰弱,妻死子病, 视力衰弱,妻死子病,母亲 曾经被指控为施行巫术而遭 到拘禁;他终生贫困交加, 到拘禁;他终生贫困交加, 靠教书和占星术维持生活, 靠教书和占星术维持生活, 最后死于索取薪金的旅途中。 最后死于索取薪金的旅途中。
追求事物的量的数学关系为目标的研究钢领 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
单摆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惯性定律 抛物运动理论
1633年 1633年,伽利略 在宣判后仍然喃 喃的说:可是地 喃的说: 球仍然在转动! 球仍然在转动! 347年后,即 347年后, 年后 1980年罗马教会 1980年罗马教会 宣布当年对伽利 略的裁判是错误 的,为伽利略平 反。
第二节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1
自然科学争取独立的伟大斗争
布鲁诺被烧 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维萨里被判死刑,后又被判朝圣,死于一
个荒岛 塞尔维特被新教用文火烧死
2020年9月28日
12
2020年9月28日
13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之事的知识,甚至在那些本质上原无先后次序的事物,也为假定排列层次。
• 最后,在每一种研究上,枚举事实要那么周全,而且审查要那么普遍,但可确实地知道没有任何遗 漏。
牛顿:“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 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 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 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 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 存在,那末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行星及其卫星,一旦由于 神秘的“第一次推动”而运动起来,它们便依照预定的椭圆轨道继续不 断地旋转下去,或者无论如何也旋转到一切事物消灭为止。恒星永远固 定不动地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凭着“万有引力”而互相保持这种位置。 地球亘古以来或者从它被创造的那天起(不管那一种情形)就毫无改变 地总是原来的样子,现在的“五大洲”始终存在着,它们始终有同样的 山岭、河谷和河流,同样的气候,同样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而这些 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只有通过人手才发生变化或移植,植物和动物的种, 一产生便永远确定下来,相同的东西总是产生相同的东西,而当林耐承 认往往由杂交可能产生新种的时候,这已经是作了很大的让步了。和在 时间上发展着的人类历史相反,自然界的历史被认为只是在空间中扩张。 自然界的任何变化、任何发展都被否定了。开始时那样革命的自然科学, 突然站在一个彻头彻尾保守的自然界面前,在这个自然界中,今天的一 切都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 一开始的时候一样。
近代科技与自然观_434209333
以博物学者身份被推荐为“贝
格尔号”船长的陪同,环球航 行,历时五年,广泛搜集自然 界物种变化的事实,积累了丰 富资料。1859年出版《自然选 择和物种起源》,产生了革命 性的影响。
C. Darwin, 1809~1882
贝格尔号舰环球航行路线图(1831年12月~1836年10月)
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雀鸟之喙差异的观察, 成为《物种起源》 的经典案例。20世纪7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展开 新的观察,进一步支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哥白尼学说不仅是向传统宇
宙观挑战,更是向宗教神权 挑战。
托勒密地心说
哥白尼日心说
维萨留斯与《人体结构》
1543年出版的《人体结构》以 维萨留斯的原则为开端,他的 原则是:人们要相信眼睛多于 相信古代作者的权威,医生必
须亲自学习解剖;解剖学是所
有医学进步的关键所在。该书 中的插图大部分出自合作者卡
1543 vs.1587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 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 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 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 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 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 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 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 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 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 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 角。
人类不是猿猴的后代
达尔文从来不曾这样说过。 可是他的想法却从一开始就 遭到曲解和讥讽,就像这张 1878年的漫画。达尔文真正 的意思是说,地球上千千万 万的物种都是从一些共同祖 先不断分支出来的。这个过 程就是所谓的“进化”。构 成进化的机制是达尔文所称 的“自然选择”,“自然选 择”决定了动植物的外观及 行为。如今,这两个词的意 义依然遭到误解。
孟德尔与“豌豆实验”
自然辩证法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目录
• 古代朴素自然观 •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 古代朴素与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比较 • 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 对未来自然观的展望
01 古代朴素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定义
古代朴素自然观是一种基于直观经验和观察的原始自然观念,它没有经过系统的 理论化和科学化,而是以朴素、直观的方式描述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04 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形成与 发展
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科学自然观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 为手段,以实证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 本质和规律的观念体系。
特点
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强调自然界的 客观性和物质性,追求对自然规律的 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识。
现代科学自然观的形成过程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科学方法的兴起,人们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重 视实证和经验,逐渐形成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 究方法。
这种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基本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通过相互作用 和变化形成各种自然现象。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直观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主要是基于人们 的日常经验和观察,没有经过严 格的科学实验和证明。
简单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倾向于用简单的 概念和原理来解释自然现象,而 不是用复杂的机制和原理。
整体性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由各种机械运动所构成的,各种自然现象都可以通过力学原理来解 释。人们应该通过科学实验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并通过技术手段来改造和利用自然。这种自 然观强调对自然界内部结构和机制的深入理解,但往往忽略了整体性和和谐性。
对比两者的优缺点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优点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形而上学自然观
形而上学自然观
中国古代哲学家“上游三峡,下游万水”的比喻,很好地描述了自然观的基本要素。
自然观是一种基于直觉的、具有超越经验的洞察力的哲学体系,它将自然本质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系统的眼光洞察物质宇宙的演变。
自然观的最早种子可以追溯到韩非子的《易经》,他说,“生生不息,万物克己”,这是辩证法思想源泉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自然观是传统偏重五
行说的哲学,认为万物会经历“穷寇彻尽”的变化,但其本质是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自然的秩序和内在的命运联系。
比如说现代物理学家通过定理表明,物质存在“互相抵消”“反作用”等现象,其实也印证了自然观中“克己”的思想。
随着新辩证法和科学技术进步,自然观也在发展,以唐宋时期为主要时期,形式和触觉越发完备,俞允和因式等思想家以系统和科学性的思想架构,分析定义了宇宙空间和逻辑结构,朝廷之外的学术思潮自由流动,一些新奇思想也被引进,比如心学、元功学等;进入清朝,又有洋务运动的影响,给自然观落入了更多的外来知识。
现今,自然观已成为中国哲学家最基本的思想基础,其基本要素包括辩证法思想、五行论、精英递变论、空间-超空间、超实体论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阐述和
揭示宇宙演变规律的基础和核心理念。
自然观的理论同样构建了一种把物质实体、时刻,和脉络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阴阳道学等“无形之中”的虚幻实体联系在一起的统一观念,使人的视角不断拓宽和提昇,以说出一种更宏大的统一论。
总而言之,自然观是一种宇宙普遍规律的哲学诠释,一种从宇宙到存在本身的诠释,揭示了宇宙演变模式之外的发展趋势,鼓励和激励人们探寻真理和追求完美,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宇宙秩序。
科技革命与自然观
科技革命对人类 自然观的影响
一、科技革命的含义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
科学革命是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 破和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发现,即人 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 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 法上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们在改造客 观世界上质的飞跃。
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的影响
• 每一次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类历史向前 运动的步伐,这不仅大大深化了人类对客 观世界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征服和 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同时也给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 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朴素的自然观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学革命始 于二战结束后 标志:量子论、相 对论和基因论的提 出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 于二战结束后
标志:原子能、微 电子、高分子合成 技术、信息技术、 航天技术的出现和 使用
从演变的过程来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先后 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第二次科技革命
《近代自然观》课件
近代自然观的定义
近代自然观被定义为一种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它强调通过理性思维 和科学方法来认识、分析和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
近代自然观的核心观点
物质的可观察性
近代自然观认为物质世 界是可观察的,人类可 以通过感观和科学方法 来研究和理解自然界。
客观性和普遍性
近代自然观坚信自然界 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这些规律在整个宇 宙中普遍适用。
可用性和可控性
近代自然观认为自然界 的规律可以被应用于实 际生活中,人类可以利 用自然规律改善生活条 件。近代自然观的影响来自1科学和技术进步
近代自然观的推崇科学方法的态度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工业革 命和现代科技的进步。
2
社会变革
近代自然观的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观点对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民主和人权的发展。
《近代自然观》PPT课件
欢迎来到我们的《近代自然观》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近代自然观的历史 背景、定义、核心观点、影响以及批判与反思。还将探讨当代自然观的发展 并做出总结与展望。
历史背景
近代自然观的诞生是在科学革命和启蒙时代的背景下。这一时期的突破性科学发现和理性思维的 兴起,为近代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提出自然是 社会建构的产物,强调文 化和社会因素对自然观的 塑造作用。
全球观
全球观认为自然是全球共 同的财富,呼吁跨国合作 和全球治理来应对全球性 环境问题。
总结与展望
通过探索《近代自然观》的历史、定义、核心观点、影响以及批判与反思,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观的演变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当代自然观的发展 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应对当今的 环境和社会挑战。
形而上学自然观
哥白尼的日心说
在一切的正中,坐着太阳,如登宝座。在这最美丽 的神庙里,要这个发光体能同时照明一切,还能有 更好的位置来放它吗?它被叫做明灯、精神、宇宙 主宰,都很正当。……所以太阳如坐在皇座上,管 理他的儿女们,就是绕着他转的那些行星。地球有 月球为她服务。如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动物各部 分”里所说,月球和地球的关系最密切。此际,地 球受孕于太阳,所孕的是每年再生一次。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 “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正在 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 劳厄(1879-1960)在《物理学史》中说:“我 们必须把十五世纪末的伟大的航海发现,首先是 哥伦布的发现,作为新的研究精神的起点。”
4、宗教改革运动
1)16世纪,马丁· 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 核心:“信仰可以获救”、“廉价教会” 2)加尔文教:人实现上帝使命,提倡私有财产, 发家致富光荣 3)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的关系: 同路关系: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传统神学 势不两立:和旧教一样迫害科学家(加尔文烧死塞尔 维特)
近代科学的兴起 与形而上学自然观
自然观(2)
参考文献:
1. 2. 3. 4. Herbert Butterfield:《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J.D. Bernal:《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等译,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9 E.A. Burtt:《近代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徐向东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Alexander Koyre: 《伽利略研究》,李艳平等译,江 西教育出版社,2002 Alexander Koyre: 《牛顿研究》,张卜天译,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3 H.S. Seyer编:《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第二讲 自然观——近代前期自然科学与自然观
主旨:
①、物质观 ②、时空观 ③、运动观 ④、因果观 ⑤、相互作用观 ⑥、人类统治自然
①、物质观
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 ——原子, 原于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基石,它是不变的、 不可分的,具有广延、硬 度、不可入性和惯性 等性质,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 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 本性质。例如一个物体的质量就是它所包含的原 子的质量的总和,由于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所 以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 基础。
行星按距太阳由近至远的排列为水星、金星、 地球、火星、木星、士星,最外层是恒星天
• 意义:
–《天体运行论》是自然科学宣布其独 立的革命行为,是近代革命的先声。
a)反对宗教神学:反对被宗教化了的 “托勒密体系” c)对宇宙观、自然观的进步有重要意 义
(2).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年) 近代物理学之父 • 创造新的科学实验传统
物理学:三定律(惯性定律、f=ma、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
光学:太阳光谱,粒子说(胡克)
• 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 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 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 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 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 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①、唯物主义
• 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照规 律运动的
②、形而上学
恩格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 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 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迟早 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成 为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不可解 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 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 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 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自然辩证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自然观的影响
化学工业技术
石油冶炼和化肥成为新的生产部门;
在高分子化学的基础上,二十世纪初产生了 一个庞大的塑料(合成树脂)工业部门:
1908年出现了第一种塑料(电木),塑料开 始广泛替代木材、石材和金属;
1930年,有机玻璃问世;
1939年,聚乙烯问世;各种作为包装材料和 电子绝缘材料的塑料也不断被制造出来。
制造人造纤维的工业技术也出现了:世纪初 出现了人造丝;随后又出现了醋酸纤维丝、 尼龙(1935)和涤纶。
与化学相关的技术还创造了新的炸药和新的 农药。
交通技术的变革
有轨电车,柏林,1882
汽车时代的来临
1890年代,汽车问世,一战后开始被普遍使用,美国成为轮子上的 国家。汽车工业因其具有迅速成为广泛关联效应的“先导产业”, 对经济产生了多重影响,比如对钢铁生产的促进,又比如对人造橡 胶工业的催生。
遗稿,1895年恩格斯逝世。 1925年苏联首先出版。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 恩格斯负责整理、出版《资本 论》遗稿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直到1895年恩格斯去世。所以 《自然辩证法》一直未能完成。
1925年,苏联首先出版了俄文 版的《自然辩证法》。
以后,在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出 版。中国是1932年出版了第一 部中译文本。
二.19、20世纪之交的 物理学革命
自然辩证法的建立,是人类自然观、科 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发展演化观的 划时代的变革。
当然,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辩证法战 胜形而上学自然观有两条道路:科学家 自觉学习唯物辩证法的道路;通过科学 家自己的努力和摸索的道路。
历史实际上走的是后一道路。
19世纪下半叶,牛顿力学在各个自然科 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机械自然观总 体上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经典物理学 大厦已经竣工完成”。“理论物理学终 结了”。
《自然辩证法》近代初期的科学技术和自然观
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497年葡萄牙贵族达·伽 马率领约170名船员分乘4艘 船,从里斯本出发,在阿拉 伯水手的领航下,于1498年 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 次年9月,达·伽马率领满载 香料、宝石的船队回到里斯 本。这次航行所得纯利为航 行费用的60倍。
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的元朝大汗。
航行两个多月后的一个夜晚,哥伦布突然望见远处 有亮光在闪动。原来他们已经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 个小岛。几小时后,见到陆地。他们登上这个岛屿, 岛上居民热情接待,以为他们是天外来客。船队接着 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以后又三次西航,到过中、 南美洲的一些沿海地带。他的成就轰动一时,但是他 没有给西班牙带来大量黄金。他终于被冷落,默默死 去。
4、人类世俗生活的的先决性
对世俗生活的弘扬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 的一个重要特色。很显然,这种现世的世俗生活 态度,有助于现代技术的产生。因为只有人类现 世的世俗生活获得相对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生活, 人类的物质需求获得相对中世纪的拯救需要时, 人类的才华有可能大规模地投入物质生产技术, 而不是诸如欧州中世纪的那种拯救技艺。
哥伦布的船,长度仅26米
1492年他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启程,横流茫
茫无际的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他始终以为自
己到了印度,因此称当地பைடு நூலகம்民为印第安人,意思是
印度居民。
哥伦布的船队由三艘不大的船组成,航行的目的
地主要是印度、中国等地。为此他随身带着西班牙
国王致中国大汗的信。当时中国早已建立明朝,但
是西欧人还以为中国的君主仍旧是马可·波罗所说
近代初期的科学技术和自然观
本节主要内容: 近代科学技术 近代科学革命 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 思维方式
近代科技发展与自然观的演变
牛顿的综合
• 牛顿(I· Newton,1642—17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光学》 • 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 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 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 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自然科 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13
其他成就:
• 物理学:光学,静电学的初步认识。
(2)知识观念的变革
• 培根的知识观及其贡献:知识就是力量
4
2、近代科学革命 ——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
(1)知识生产的两种方式
• 知识的生产总是通过不断的“试错和改 错”得以实现的; • 试错和改错有两种方法:“经验性的” 与“实验性的”。
5
“经验性”试错和改错:
• 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只是另一种目的性 行为的“溢出”; • 知识的生产是偶然的; • 由于依附于另一种目的性行为,知识的生 产原则上“没有成本”。
40
2、主要著作
• • • • • •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第二章 近代科学发展与 自然观的演变 § 2.1 近代前期自然科学 与机械自然观
1
§2.1.0 历史的曲折:中世纪
• 中世纪:一般指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 亡至15世纪。 对中世纪的评价:“黑暗的中世纪”
– 东方与西方的差异 – 5-13世纪 与 13-15世纪的差异
2
§ 2. 1.1 思想革命与近代科学革命
7
(2)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后果
• 知识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 知识生产社会化 • 知识生产方法中心化 • 知识生产专业化 • 放大不同知识生产方式下的竞争差距
现代科技革命与自然观新概括
刘立 liuli66@
7
20世纪其他领域的革命
生物学革命
宇宙学 重大观测发现和大爆炸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系统理论的建立
刘立 liuli66@
8
DNA双螺旋结构
刘立 liuli66@
9
2 现代技术革命
现代技术革命,又称新技术革命,是指二战之 后兴起的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为主要 内容的技术革命。 原子能时代 空间时代 生命科技时代 计算机时代 信息时代
刘立 liuli66@
16
3 万物一体的系统自然观
系统是由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一个整体。 系统是由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一个整体。 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1)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2)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3)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刘立 liuli66@
3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爱因斯坦(1879-1955)针对经典物理学与新的实 验结果之间的矛盾,1905年发表了“论动体的电 动力学”,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诞生。
狭义相对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如时缓效应、 尺缩效应、质量速度关系式、质能关系式(即 E=mC2)。
刘立 liuli66@
18
内涵
万物不同而相通; 万物普遍联系; 自然界以系统的方式而存在; 自然界的系统表现出层次性。
刘立 liuli66@
19
4 生生不息的演化自然观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元素的起源和演化
生命的起源
生物的进化
刘立 liuli66@
系统的分类:封闭系统、 系统的分类: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系统的层次性 在非生命系统 最低层次是夸克,到基本粒子,到原子核;原子;分子。宏观层次, 最低层次是夸克,到基本粒子,到原子核;原子;分子。宏观层次, 宇观层次。 宇观层次。 在生命系统 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 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主要科学基础
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主要科学基础在讨论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时,我们不妨先聊聊“自然”这个词。
想象一下,阳光明媚的早晨,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微风拂过脸颊,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自然,听起来简单,其实可深奥了。
古人看自然,就像看书一样,每一页都有新发现。
你有没有发现,科学家们总是在不停地解锁自然的秘密?好比打游戏一样,越玩越有趣,越往后走,关卡越难。
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就像这个游戏的设计者,试图把看似杂乱无章的自然现象整理成一个逻辑清晰的体系,哎,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比如,牛顿这位老兄,他可真是个传奇人物。
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就像是一剂强心针,把人们的目光从天上的星星拉到了地面。
牛顿告诉我们,苹果掉下来是因为地球的引力。
这不就是个简单易懂的道理吗?但是,背后藏着的可都是科学家的辛勤汗水。
想象一下,牛顿坐在树下,手里拿着个苹果,思考着“为什么苹果总是朝下掉?”这简直就是“为何如此”的思考模式,让人感慨万千。
没错,牛顿用简单的自然现象,揭示了深刻的物理法则,这就像把看似平常的生活,翻转成了哲学的思考。
再说说笛卡尔,他的“我思故我在”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笛卡尔那时候的科学就像是一部大片,刺激又精彩。
他试图把思维和物质区分开来,结果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笛卡尔,我们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哲学思潮了。
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们,正像是正在探险的勇士,带着满腔热情,冲向未知的领域。
这种勇气,真的值得我们钦佩啊。
然后,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自然的观察简直可以用“耳聪目明”来形容。
他的自然观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种对世界的好奇心,正是科学探索的起点。
我们都知道,古人没有现代的科技,但他们依然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
比如,亚里士多德就对动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简直可以说是“当时的生物学家”。
这种探索精神,在今天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
说到这里,自然观的演变不就是一场思想的接力赛吗?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科学家,他们像接力棒一样,把知识传递下去。
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和近代形而上学
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和近代形而上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和近代形而上学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而近代形而上学则探讨的是物质与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宇宙的本质和意义。
本文将从物质结构和形而上学两个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研究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
在物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逐渐揭示了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原子,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构成。
这些基本粒子间通过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等力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元素和化合物。
通过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规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
在对物质的深入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物质的本质并不仅仅是由原子和基本粒子构成的。
在量子物理学领域,人们发现了奇异的现象,例如量子纠缠、超越速度的信息传递等,这些现象挑战了我们对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这些现象可能表明,物质的本质可能不仅仅是由可测量的物理实体构成,而可能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结构和意义。
这就引出了物质结构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存在、实体、属性等概念的本质和性质。
近代形而上学尝试探讨宇宙的本质和意义,以及物质和精神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形而上学中,物质和精神被认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物质世界被视为客观存在,而精神世界则是主观的意识和思想。
在现代物理学和哲学的交叉领域,人们开始认识到物质和意识之间可能存在更为复杂和深刻的联系。
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表明,物质的本质可能更为复杂和丰富,传统的物质观可能已经无法完全涵盖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物质和意识可能并不是绝对分离的,而是相互影响和交织的。
量子纠缠现象可能暗示着物质之间存在超越时空的联系,超越了我们通常的认知范围。
这种观点挑战了传统的物质主义观点,提出了一种更为综合和包容的宇宙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作用
积极的一面:在反对神学的斗争中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危害:使18世纪自然科学在自然观上低于古希腊,甚至导致唯心主义和神秘
主义的目的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甚至在材料的 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 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 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 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看来,则是某种一下子造成的 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 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推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如果牛顿所夸 张地命名为万有引力的吸引被当作物质的本质的特性,那末首先造成行 星轨道的未被说明的切线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植物和动物的无数的种是 如何产生的呢?而早已确证并非亘古就存在的人类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科学常常以万物的创造者对此负责来回答。 牛顿:神的第一推动;林耐:上帝创造最初的物种;冯·哈勒:第一物种; 居维叶:上帝的连续创造。 恩格斯不无遗憾地说: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 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
• 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学科的发展 • 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
二、自然科学的独立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next page)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543)
太阳中心说的主要内容 太阳中心说的意义 哥白尼体系的不足之处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1543)
维萨里的《人体构造》(1543)
恩格斯:“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 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动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 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恩格斯,《反杜林论》)
3、研究对象主要是既成的事物
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演化发展:
• 天文学——现有的天体结构 • 生物学——现有动植物种类和分布
两朵乌云
• 以太漂移问题 • 紫外灾难
(二)相对论的建立
费兹杰拉德、罗仑兹和彭加勒:走到相对论的 门口,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因而没有成为 相对论的缔造者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 狭义相对性原理 • 光速不变原理 • 推论
广义相对论
• 广义相对性原理 • 等效原理 • 推论
(三)量子力学的建立
文艺复兴与科学解放
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人文主义
• 提倡人性,批判神性 • 提倡人权,鄙薄神权 • 歌颂世俗,蔑视天堂 • 崇尚理性,摈弃神启 • 鼓吹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桎梏 • 主张人要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文艺复兴与科学解放
文艺复兴的后果
• 造成了欧洲近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 促进了科学的解放 • 造就了一批时代巨人:达·芬奇
之事的知识,甚至在那些本质上原无先后次序的事物,也为假定排列层次。
• 最后,在每一种研究上,枚举事实要那么周全,而且审查要那么普遍,但可确实地知道没有任何遗 漏。
牛顿:“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 分析的方法,然后才用综合的方法……。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 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这就是分析的方法;而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 因已找到,并且已经把它们定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发生的现象,并证 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四)化学上的新发现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确立了化学的基 础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量转 化为质的规律
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揭示了无机结合有 机界的联系
(五)生物学上的新进展
细胞理论的建立: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生物进化论的建立:有力地批判了目的论、
神创论、不变论
二、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特征
五、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的原因
• 用“力”解释一切,把一切都解释为必然的 • 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 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中心思想
•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
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 存在,那末在它存在的时候它始终就是这样。行星及其卫星,一旦由于 神秘的“第一次推动”而运动起来,它们便依照预定的椭圆轨道继续不 断地旋转下去,或者无论如何也旋转到一切事物消灭为止。恒星永远固 定不动地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凭着“万有引力”而互相保持这种位置。 地球亘古以来或者从它被创造的那天起(不管那一种情形)就毫无改变 地总是原来的样子,现在的“五大洲”始终存在着,它们始终有同样的 山岭、河谷和河流,同样的气候,同样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而这些 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只有通过人手才发生变化或移植,植物和动物的种, 一产生便永远确定下来,相同的东西总是产生相同的东西,而当林耐承 认往往由杂交可能产生新种的时候,这已经是作了很大的让步了。和在 时间上发展着的人类历史相反,自然界的历史被认为只是在空间中扩张。 自然界的任何变化、任何发展都被否定了。开始时那样革命的自然科学, 突然站在一个彻头彻尾保守的自然界面前,在这个自然界中,今天的一 切都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 一开始的时候一样。
四、近代前期科学的特点
只有力学比较完善,其 他科学还处于搜集材料 的阶段
研究方法主要是分析解 剖的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是既成的 事物,还没有深入到事 物的演化发展
1、只有力学比较完善,其他科学还 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
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甚至离这种初步的完 成还很远。
• 物理学:声、光、电、热、磁,初步研究 • 化学:刚刚借元素说摆脱炼金术 • 生物学:血液循环、分类学和生物来源的争论
第四节 现代科学革命与辩证唯物主义自 然观的发展
现代物理学革命 现代科学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现代物理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相对论的建立 量子力学的建立
(一)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三大实验发现
• 1895:伦琴发现X射线 • 1896:贝克莱尔发现放射性 • 1897:汤姆逊发现电子 • 三大实验发现冲击着经典物理学
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波尔的量子化原子轨道理论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 海森堡的矩阵力学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统一
二、现代科学的发展
粒子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学 生物学 系统科学
三、现代自然科学的特征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
• 科学技术新成果的高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数量大 约每l0年翻一番。近30年来人类的知识,大概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未来10年, 还将翻一番。预测到2020年,人类的知识比现在增加3~4倍;到2050年,今天运用 的科技知识可能只占那时所拥有的知识的1%。
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
(二)地质学中的新理论
赖尔:将今论古的方法 用地球表面对立的力量解释了地球表面的
发展变化:水成作用和火成作用 批判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灾变说,打开了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又一个缺口
(三)物理学的新综合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揭示各种运 动形式之间的普遍联系
电磁理论的大统一:揭示了光电磁的统一
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已不仅仅限于宏观领域,而且还深入到微观领域、 扩展到宇观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不仅有客体的动力学运动,而且开始 关注客体的信息流动。
研究方法综合化、模型化。
• 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分支越来越多,即高度分化。而另一方面各学科
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高度融合的整体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 突出。现在的一些举世瞩目的重大科学问题,几乎都是跨学科问题;科学和技术 的融合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许多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未 来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 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
2、研究方法主要是分析解剖的方法
笛卡尔方法论四原则:
• 第一条,在不清楚明白知道某件事为真之前,就绝对不要接受它。换言之,即谨慎地避免卤莽和偏
见,并除了那呈现在我的理性之中既极清晰明了,而又毫无怀疑余地的事物之外,不作任何其它的 判断。
• 第二条,要把每一项在审察中的困难,尽问题所许可地划分成若干部分,好达到充分的解决。 • 第三条,要按次序引导我的思想,由最简单和最容易明了的事物着手,渐渐地和逐步地达到最复杂
化学上的新发现:冲击形而上学自然观
生物学的新进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提供基础
(一)天文学中的新观念
康德的星云假说:用原始星云的吸引和排 斥作用解释了太阳系的起源,否定了神的 第一推动,包含着继续进步的起点,在僵 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康德的潮汐摩擦理论:说明了太阳系不仅 有一个起源过程,而且还有一个演变灭亡 的过程。
• 艺术与科学相统一传统的再现 • 维萨里注重实际的方法 • 维萨里的解剖学成就
自然科学争取独立的伟大斗争
布鲁诺被烧 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维萨里被判死刑,后又被判朝圣,死于一
个荒岛 塞尔维特被新教用文火烧死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第谷和开普勒
• 地谷的天文观测 • 开普勒的三定律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2)
伽利略的实验结果
• 摆的等时性的发现 • 望远镜的发明及“新天空”
的发现
• 关于落体运动的思考和实
验
• 斜面实验与惯性定律 • 关于抛体运动的研究 •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S源自t2惯性的发现示意图
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3)
牛顿的综合
• 站在巨人的肩上 • 牛顿三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 • 微积分 • 光学
第二节 近代科学革命与形而上学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