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探索物质的溶解性质,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了解溶解现象及其基本原理。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知道什么是溶解以及溶解的常见物质。
2. 掌握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方法,能够描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程度。
3. 学会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 理解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加工、制药等。
三、评价任务1. 观察记录: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准确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报告: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以评价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描述和理解。
3. 口头表达:学生需就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口头表达,评价其科学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可溶物质(如糖、盐)的溶解现象,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什么是溶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介绍溶解的概念及常见可溶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
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将不同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其溶解情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
4.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程度,以及影响溶解的因素。
5. 拓展延伸:介绍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加工、制药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溶解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检测学生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及对实验过程的记忆。
2. 实验报告: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报告评价其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类似实验,观察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下来。
1.5物质的溶解(4课时)—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素材
难溶 微溶 可溶
0.01
1
10
易溶
➢ 烧开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沸腾前会出现气泡, 这是为什么?
烧开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来溶 解在水中的气体物质不能继续溶解而 形成气泡逸出。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打开可口可乐瓶盖时会看到有气体冒出, 这又是为什么?
瓶盖打开后,瓶内气压减小,原来溶 解在水中的气体物质不能继续溶解而 形成气泡逸出。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降低而减小。
1、因为在一定温度下的某种溶剂中,溶质已不能再 溶解了,但对它加热后,溶质还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饱和的溶液,若再加入 水(溶剂),溶质还能继续溶解。
3、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在一定里的温度下,已不再 溶解某种溶质,但它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
【练一练】
1. 判断下列说法:
① 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硝酸钾 3g
水5mL 室温 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
硝酸钾 3g
水5mL 加热
硝酸钾完全溶解
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注意:
⑴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 ⑵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熟石灰;
➢ 溶解性=增加溶解速度吗? 溶解性指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 剂)里的溶解能力;溶解速度是快慢。
2. 在20℃时,100克氯化钠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钠24
克,则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4克。
×溶剂不是100g
3. 在60℃时,100克水中溶有75克氯化钠,所以
× 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75克。 不知是否饱和
4. 6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90克氯化钠,所以
× 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90。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课件(共17张PPT)
2.做实验时发现食盐不能继续溶解,此时应该( )。 A.加水,直至食盐全部溶解 B.继续加食盐 C.停止实验,记录最终溶解了多少份食盐
3.小苏打和食盐相比,溶解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
第5课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聚焦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质能溶在水里?
聚焦
生活中有很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但如果将这些 物质不断加入水中,它们还能够被水溶解吗? 不同物质在同样质量的水中溶解能,并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1.能够直观看到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 2.能够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哪个在水中溶解能力更强 3.确保误差在可控范围内
研讨
1.食盐和小苏打为什么要分成小份添加 避免实验误差得到更准确的数字.
研讨
2.如何判断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
观察水中没有任何沉淀物或颗粒,说明食盐或 小苏打完全溶于水中.
拓展
如果在同样情况的不同温度下,水溶解同一物 质的多少会发生改变吗?
1.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 A.搅拌两次,看到烧杯中有食盐或小苏打 B.烧杯中的水变浑浊了 C.不管怎么搅拌,烧杯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
猜想:
食盐
准备两杯50ml的温水
50ml水 小苏打
猜想:
将食盐和小苏打一份一份的放入水中并搅拌
猜想:
观察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情况 直到其不能溶解为止并记录结果
注意:
人人参与,分工合作 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溶解一份,再加一份 未溶解完,不算一份
探索: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记录表
1.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_食_盐__溶__解_能__力__强。 2._食__盐__溶解的份数多,__小__苏_打__溶解的份数少。
1.5物质的溶解(原卷版+解析)
1.5物质的溶解知识整理知识点1物质的溶解性1.溶解性的概念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溶解的能力是。
大多数固体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能力逐渐增强;常见的固体物质中,氢氧化钙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能力。
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的性质、的性质和温度等。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有关。
3.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等。
知识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溶液。
说明①必须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溶液是否饱和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溶剂的量有关。
②必须指明是何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某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继续溶解氯化钠,此时的溶液对硝酸钾来说是饱和溶液,但对氯化钠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在不改变温度等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往溶液中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如果能,则原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如果不能继续溶解,则原溶液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说明 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饱和溶液,而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所以不存在酒精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1)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有以下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 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2)特殊情况,对于少部分物质(如氢氧化钙)来说,有以下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降低温度增加溶质、 或 不饱和溶液 4.浓溶液和稀溶液(1)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卷:1.5 物质的溶解
1.5 物质的溶解1.哓明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溶于两杯水中,要通过实验比较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下列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 )A.烧杯中水的温度和质量相同B.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质量不同C.烧杯中水的质量不相同D.两种物质质量相等且全部溶解于水中2.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溶质颗粒大小B.溶剂的温度C.溶剂的种类D.溶剂的质量3.向盛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降右升,该固体和液体试剂不可能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生石灰和水C.硝酸钾和水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4.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铵固体D.食盐5.小琪同学往下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人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6.衣服上沾有的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A.水B.洒精C.汽油D.苯7.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为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为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8.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将溶液适当加热B.将溶液适当冷却C.加入少量溶剂D.添加少量溶质9.下列有关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升温可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10.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稀溶液C.含100克水的溶液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11.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案《1.5 水能溶解》
三上 1.5 水能溶解一、教学前期分析二、教学设计2.教师请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两杯水有什么要求吗?(2)一勺是多少?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每次一平勺的目的是什么?当学生说出这样是为了保证每次放入的量一样时,引导学生将实验方案修改为,先用勺子将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好,一份一份的进行溶解。
3. 教师带领学生确定实验步骤(1)在两个透明玻璃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2)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3)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
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4)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的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5)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
4.小组实验,填写记录单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和指导。
(1)是否按些。
学生讨论预设:两杯水要用清水,水量要一样多,预设:每次都放一平勺,不能冒尖,也不能凹下去。
在教师的带领下确定实验步骤带领学生讨论,实质上是在控制变量。
将2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成8份,每份大约是2.5克,这样50ml的水,大概能溶解7份左右的食盐,2份左右的小苏打。
教师可以先将材料分好,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分。
如果是学生自己分,在均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勺子,分好的食盐和小苏打放在一旁备用。
教师应和学生明确,散落在桌面的食盐和小苏打也属于实验材料,应该仔细收集后再均分。
实验的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进照流程再进行实验;(2)小组内是否人人参与;(3)是否对实验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束后,提示学生整理好实验材料。
教师应和学生明确,溶解的份数是指在水中完全溶解的份数,如果没有在水中完全溶解,则不能被计算在内。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行分工合作。
一个人负责加食盐、搅拌,另一个人负责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要等到一份食盐在水中完全溶解后,才可以再加入第二份食盐。
研讨1.组织小组汇报: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收集全班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统一进行分析2.带领学生研讨: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八上1.5物质的溶解---溶液的计算(3)专题讲义(原卷)
八上:1.5物质的溶解---溶液的计算(3)专题讲义姓名:___________【知识新授】一.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1.计算:按配制要求计算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
2.称量(或量取):用天平称取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3.溶解:将溶质和溶剂混合,搅拌至溶质全部溶解。
二.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溶液稀释问题的特点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即: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溶液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之间常存在一定的关系,下表是20℃时硫酸溶液的密度及其溶质质量分数A.20℃时,随着溶质量分数的增大,硫酸溶液浓度增大B.20℃时,将5克28%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成14%的稀硫酸溶液,可得到稀硫酸10克C.20℃时,将5克28%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成14%的稀硫酸溶液,需加水5 mLD.20℃时,将5克28%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成14%的稀硫酸溶液,可得到稀硫酸10 mL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A.称取10.0 g氯化钠,放入90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10.0 g生石灰,放入90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10.0 mL浓盐酸,放入90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10.0 g硫酸钡,放入90 mL水中,充分搅拌3.在农业生产中,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水来选种。
配制2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所需食盐的质量为()A.2千克B.4千克D.8千克4.电解水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
现将25克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通直流电进行电解。
经过一段时间后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A.5克B.10克D.15克5.将10g 36%的浓盐酸稀释成15%的稀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A.11g B.13g C.14g D.16g二、简答题(1)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g。
【三年级科学上册】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三年级科学上册】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1小包食盐,一小包小苏打,一小包碱,装有水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1.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
)2.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
3.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预设:白糖,味精,红糖等。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小苏打和碱,并出示小苏打和碱。
(板书:小苏打,碱。
)5.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学生进行猜测。
)6.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学生猜测。
)7.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板书)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实验时可以采用书本上的先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然后平分成8份;也可以采用平勺定量法,即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食盐或小苏打,用尺子刮去多余的。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的性质,以及它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水能够溶解多少物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的基本概念,对于溶解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水作为一种溶剂的性质,以及它能够溶解多少物质,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的性质,知道水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使用溶解的方法,探究水能够溶解多少物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作为一种溶剂的性质,水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水能够溶解多少物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水作为一种溶剂的性质,以及它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各种固体物质(如盐、糖、面粉等)、容器、搅拌棒等。
2.教学工具:PPT、实验操作指导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引入水作为一种溶剂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水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固体物质,如盐、糖、面粉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各种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知道水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这些固体物质,水还能够溶解哪些物质?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强调水作为一种溶剂的性质,以及它能够溶解哪些物质。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科版
交流
组织能力强,且善于与组员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能大胆地提出有价值的见解。
能够配合同学开展小组活动,较认真的听取和采纳同学给出的建议。
缺乏与组员合作的精神,很难听取和采纳同学给出的建议。
创新
情况
能灵活应变,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有应变能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同学们,老师注意到,你们在过滤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谁说说,你们小组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怎么解决呢?
5、教师看到过滤完成后,请同学们坐好。现在我们就把滤纸拿出来,打开,看看滤纸上有什么?请各小组代表说说结果?(溶解了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请同学们根着老师一起做实验。(老师演示,学生根着做。)
1、请各小组先观察食盐和沙子的样子,再分别把一平匙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烧杯里(不搅拌),观察。
2、用玻璃棒搅拌,观察。
3、把盛有食盐和沙子的烧杯静放一会儿,再观察。
各小组按老师的实验步骤做实验。并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完全课件中的内容:
课后,我以学生交流得知,完成的效果还可以,就是说做过滤混合物时,虽然按的演示和讲解来做,但是还是很难。还有就是他们想自己再多做几个实验,可是时间不够。再让我上这节课时,会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做实验的物品,在自己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可以用自己带的物品来做探究实验。
2、学生分别尝两杯水,并告诉其他同学这两杯水的不同之处。
3、学生可能会说“水里有糖”“糖在水中化了”。
4、学生说自己的猜测。
一些学生也许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我先出示两杯水(其中一杯是糖水),请学生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也就自然的导入本课,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小学科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S:食盐溶解得多,溶解能力强。
T:虽然,我们这两次得出的结论是一模一样的,但是经过数据
处理后得到的结论,会更加?S:明显、准确
T:现在这个结论和一开始我们的猜想一样吗?
T:看来呀,我们的猜想必须要通过实验才能知真伪。
小资料:【学生阅读并思考】
去了、
T:你认为可能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的
S3:没勺平
T:看来有非常多的原因会造成最终结果数据的不同。是的,我
们同学虽然都是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实验的,但每个人标准不
一样,会导致最终的结果有一些不一样,但是,只要这个误差在一
定范围内,都是可以的。
T:但是我们发现有两组的数据比较特殊,和其他组的数据相差
T:黄老师发现你的思维非常严谨。要先勺满,再刮平。如果没
勺满,刮平,得到的分量一样吗?(S:不一样)
T:今天呢,老师给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食盐、小苏打和勺子,
我们可以一勺一勺地加,一勺大约是2g左右。(ppt第6页)
那我们什么时候加入第二勺呢?
S:等之前的物品先溶解完
T:也就是等第一勺的物质完全溶解完,再继续加入下一勺
T: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S: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水中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三、拓展:
今天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
能力,那今天回家以后呢,黄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学习的
方法来研究味精和白糖的溶解能力,你能做到吗?
舞
回家通过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T:老师要为你们点赞,很有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下课后我
们可以重新再试一次
八上15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重难点优化与提高(答案)(2021年初二科学浙教版)
八上1.5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目录:1.5.1 溶解的基本知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1.5.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1.5.3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习题:1.5.1 溶解的基本知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无限制溶解食盐B.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C.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D.气体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答案】D2.能加快食盐溶解速率,并增大食盐溶解度的下列操作是()A. 搅拌B. 振荡C. 加热D. 降温【答案】C3.用凉开水养金鱼,金鱼就会死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凉开水温度太低B.凉开水中溶解的氧气太少C.凉开水中没有养料D.凉开水中存在细菌【答案】B4.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答案】D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改变条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答案】D6、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掉1克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 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答案】C7.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之间的关系.(1)不同溶质的溶液饱和,不饱和与浓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稀溶液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________ 是饱和溶液.(2)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________ .【答案】不一定;不一定;浓8.在20摄氏度时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两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再加入一药匙糖,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关于上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水的温度可以使蔗糖完全溶解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就越多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D.在20摄氏度时,20毫升水中不能溶解两药匙的蔗糖【答案】C9.小英在做饭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①________,影响________;因素②________,影响________.【答案】温度;温度升高(温度降低)食盐溶解速度加快(减慢);晶体颗粒大小食盐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10.在煮汤时放一些香油和味精,使汤更加鲜美,搅拌后发现,香油总是漂浮在汤的表面,而味精却看不见了,这说明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在一定的温度下,溶质是否可 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 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 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 剂中,一定的温度下)下,溶质不能无 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1、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 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 2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记)? 如能转化,怎样转化?
升温 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温
我们有时会碰到很甜的糖水,说明糖水 浓度很大,那这种浓度很大的糖水是否 一定是饱和溶液?
3、 浓溶液: 溶液中含有溶质较多 稀溶液: 溶液中含有溶质较少
物质的溶解
2
3
物质在水中溶解形成溶液,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要配制食盐水、蔗糖水,那么 在一杯水中食盐或蔗糖能无限制地溶解 吗?
动动手
将一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 并进行搅拌。蔗糖能完全溶解吗? 你有什么发现吗?
•再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
糖,观察现象。
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这说明了什么?
探究五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 界放出热量?
做一做:p26活动
探究实验5
1、取2只烧杯,装入部分水,测出水温为 。 2、往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用玻璃棒搅 拌使之完全溶解, 测出溶解后溶液温度 。 3、往另一只烧杯中加入硝酸铵,用玻璃棒搅拌 使之完全溶解, 测出溶解后溶液温度 。
溶解性
2.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 3.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溶解能力不同。 4.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如温度)
5.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液体温度越高, 气压越低, 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吸热 6.物质溶解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 放热
结论: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相同的温 度、相同的溶剂并且质量也相等的情况下。
【思考、讨论】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 不饱和溶液,对吗?
加入3药匙 蔗糖 加入半药匙 熟石灰
10毫升水
振荡后 全部溶解 观察现 象:
10毫升水
部分溶解
不饱和溶液 浓稀角度: 浓溶液
饱和溶液 稀溶液
【思考、讨论】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 不饱和溶液,对吗?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 是不饱和溶液。(记) 溶液的浓稀是指溶液所含溶质的多少。溶液的 饱和和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最大的溶解量, 溶液的浓稀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无关. 同温下,同种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浓度 大 。(记)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可以是饱 和溶液 C、温度相同时,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另一 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浓 D、在饱和溶液中加入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溶解
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D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饱和溶液概念的关键字有哪些?
1、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 溶质的饱和溶液。 (划)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 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划)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思考、讨论】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 是 饱和 溶液; 2.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 是 不饱和 溶液,不能溶解的是 饱和 溶 液。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物质里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探究四
气体能溶解在水中吗?
将汽水倒入杯子里,看 到了什么现象? 气体的溶解能力与什么 因素有关?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 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讨论
• 为什么用汽油能洗掉衣服 上的油渍? • 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 造成河里的鱼缺氧。你能 解释这个现象吗?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探究一
12
在一定的条件下,食盐和蔗糖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想一想:此实验中哪些量相同?为什么? 相同:水的质量,温度等。 做一做:
两只试管装有等量的水分别放入等量 的蔗糖和食盐,并进行搅拌。两种物 质能否完全溶解?
你得到什么结论 ?
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氢氧化钠溶解时,水温 升高 ,说明氢氧化 钠溶解要 放热 ; 硝酸铵溶解时,水温 降低 ,说明硝酸铵溶 解要 吸热 ;
探究五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 界放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做一做:p26活动 有什么发现?
物质溶解时,有的放 出热量,使温度升高; 有的要吸收热量,使 温度降低。
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物质的
你有办法使试管中没法溶解
的蔗糖继续溶解掉吗
想一想:
探究二
(温度)
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做一做:
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会随外界(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探究三
•色拉油在水中能溶解吗? •色拉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吗?
做一做:
色拉油不能在水中溶解,但能在汽油中溶解。
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