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大众传播学 效果分析 笔记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读书笔记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读书笔记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读书笔记第一篇:《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读书笔记佩恩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一、总项目名称佩恩基金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二、效果主体电影三、效果受体儿童四、研究背景1.20世纪20年代,电影作为新媒体介入大众生活,迅速成为一个大众媒体,观众数量剧增,社会影响日甚2.电影中的暴力犯罪和性内容面临社会公众越来越大的批评指责,电影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当时美国公众关注的问题,评估电影队儿童的影响的调查势在必行3.社会科学日益成熟,统计学被用于社会科学调查五、主办委托方电影调查委员会六、出资方佩恩基金会七、立项时间1929年八、结项时间1932年九、历时时间3年十、总项目及其各分项目主题/目标1.总项目主题:电影队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2.分项主题:分项1:观众构成与影片内容3.分项2:对影片内容信息的记忆获取4.分项3:对态度的改变,共24个实验按态度的内容分:1)对不同民族种族的态度2)对重要的社会议题(犯罪、战争、死刑、禁酒令、罪犯惩罚)的态度按效果形式分:1)单个影片对态度的改变2)2-3部同一主题影片的累积效果3)态度改变的持续效果(2个月到19个月不等)5.分项4:对情感的刺激(唤起)6.分项5:对睡眠健康的影响7.分项6:对道德水平的侵蚀(影片所表现的某一特定行为或情景与不同被试的道德标准是否符合或冲突)8.分项7:对行为的影响:1)经常看电影的儿童与很少看低电影的儿童的一般行为、学校行为和同级群体对其评价是否有差异2)电影对普通日常行为的影响:a)对儿童游戏的影响b)对模仿行为的影响c)对白日梦和幻想的影响d)对情感占有(指个人的情感被强烈的唤起,以致失去了某些自控能力而表现为一些明显的外在行为,如哭泣、尖叫、躲藏、赞叹等)的影响e)对其他感情的影响f)长期的影响3)电影怎样引发青少年犯罪十一、研究方法1.分项1:调查法、内容分析法2.分项2、3、4、5、6:实验法3.分项7(1):调查法7(2):自传法(由受访者回忆主述以前电影对自己生活和某些活动的影响)7(3):文献综合法(历史上的案件卷宗、文章资料)、访谈法、调查法十二、项目开展地点1.分项1:俄亥俄州50多个社区2.分项2:不详3.分项3:伊利诺斯州4.分项4:不详5.分项5:不详6.分项6:不详7.分项7:不详十三、样本情况描述1.分项1:对1500部影片按内容分成10类:犯罪、性、爱情、神秘、战争、儿童、历史、旅游、喜剧、社会宣传内容分析类目:(1)故事情节(2)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3)男女主人公性格(4)演员的服装样式(5)如何表现相遇、恋爱和结婚(6)如何走向犯罪(7)如何讲粗话、酗酒、抽烟等2.分项2:将3000多个儿童和成人受调者划分为若干年龄组,实验刺激是17部完整影片3.分项3:被试范围为四年级小学生一直到大学生。

苏州大学 大众传播学 内容分析 笔记

苏州大学 大众传播学 内容分析 笔记

信息是传播的客体,是传播的基本内容。

代表性观点: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联系、差异的产物。

传播学中的信息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信息的特性目的性共享性寄载性可识别性模糊性扩充性可转换性可贮存性信息的分类新闻性信评论类信舆论性教育性娱乐性服务性商业性信息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阶段,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是通过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而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则有赖于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1956-1993年为信息革命的第一阶段,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形成信息产业的基础,信息产业成为经济的增长点,但只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多数国家的信息产业仍处于从属地位1993年至今为信息革命的第二阶段,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与拓展,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绝大多数国家参与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

信息社会一般认为,信息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愈来愈依赖于信息的开发、利用与共享的社会。

信息社会的特征1文字信息与知识量急剧增长,形成所谓的“知识爆炸”;2信息的传递手段迅速发展,进一步消除了信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传播障碍,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3信息革命既是一场科学革命,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4信息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资源。

信息爆炸①新闻信息飞速增加②娱乐信息急剧攀升③广告信息铺天盖地④科技信息飞速递增信息爆炸影响:1)信息超载2)信息浪费3)信息匮乏:指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①真相信息匮乏:如重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②重要信息匮乏(与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共同信息相对)③知识信息匮乏:“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着知识!”今天的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尚读书的社会,阅读危机正威胁着中国社会。

信息污染①色情信息②暴力信息③失实信息④图像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

大众传播学笔记

大众传播学笔记

⼤众传播学笔记《⼤众传播学导论》——陈龙绪论⼀、内容提要,要点提⽰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的⼀门科学,具体地说,它要研..及规律究⼈类传播的内容、⽅式、⽅法,传播的社会作⽤,传播的效果、控制,传播者与受众的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它不仅要研究⼈们怎样使⽤媒介,⽽且要研究传播媒介的种类以及⼈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等。

⼴义的传播学以⼈类⼀切传播⾏为为研究对象;狭义的传播学以⼤众传播为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历史传播学的产⽣有商业、政治、战争三个⽅⾯的因素,其起始阶段是作为社会学、⼼理学、政治学的⼀个分⽀⽽进⾏研究的,并诞⽣了传播学界“五⼤先驱”: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施拉姆,20C五六⼗年代传播学进⼀步发展为⼀门独⽴..的学科。

3.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经验..学派。

..学派和批判4.传播学的研究范式:发现..范式、批判..范式。

..范式、闸释5.传播学的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

6.传播学与新闻学的⽐较。

第⼀节传播学界说⼀、什么是传播学施拉姆:传播学是研究(⼈类社会信息主流的现象..)的⼀门科学。

..及其规律传播学以⼈类传播的社会作⽤出发,利⽤社会⾏为科学的⽅法,研究⼈类传播的⼀般规律,其⽬的在于提⾼传播效果,更好地发挥传播的作⽤,促进社会发展(⼴义、狭义)⼆、传播学的起源传播学在⼆战以后出现,⼆战前⼣美国进⼊垄断资义阶段,社会⽭盾重重经济危机频发,⼯商业竞争激烈,⼯商业界便利⽤⼤众传播媒介竞争,美国政界也很重视⼤众传播媒介的作⽤。

⼆战刺激了西⽅传播学的研究。

△传播学界五⼤先驱:①(美)拉斯韦尔(政治学家):5W模式,从宣传..⾓度出发研究。

(社会传播三项功能)②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理学家):从社会学...⾓度,意见领袖,⼆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

(抽样调查,量化么分析)③卢因(社会⼼理学家):守门⼈(新闻传播过程内在机制理论)④(美)霍夫兰(实验⼼理学家):个⼈差异论,军队)⼼理实验⽅法引进传播学领域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⑤施拉姆(新闻学家)——传播学理论集⼤成者,开⼭..⿐祖:研究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传播研究,尤其是传播学派的研究曾长期依附于社会心理学。

传播学中许多有关效果问题的理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心理学中借鉴来的。

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两方面影响:一是学习论,一是一致论。

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即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又正是传播学效果分析所感兴趣的,因为传播效果最终都显示为受众态度的变化。

学习论的研究以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为代表:要想使人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只需提供相应的认识材料就行,态度形成或改变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

一致论把态度问题放在认知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探讨。

态度一致是说人们在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力求和谐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心理紧张而感到十分别扭。

态度的变化要适应一种整体性的认知结构,而一致论所关心的正是这种认知结构如何达到一致的问题。

就传者与受众而言,学习论更关注传者一方,只要传者能提供相应的知识,使受众认识到事物的面貌,那么态度的变化就会随之发生;一致论则更看重受众一方,因为态度的变化并不取决于所感受的信息,左右态度及态度改变的关键在于保持认知的一致与和谐。

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上看,学习论更倾向于大众传播,一致论更侧重于人际传播。

第一节平衡论与和谐论一、海德的平衡论当涉及第三者时,两个人之间关系可能呈现出的状态,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海德平衡论:P、O、X三者的关系如果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否定一种肯定,则为平衡状态。

如果三者的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为不平衡状态。

不平衡状态会使人感到心理紧张,由此而产生力求恢复平衡状态的倾向,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态度发生变化。

海德的平衡论暗示一种态度改变方面的新思路: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时,总伴有某一方的态度变化;而平衡状态由于稳定不变则能拒绝任何形式的态度变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荣克:某些不平衡状态也有可能维持稳定,而不一定非产生趋向平衡的压力。

海德平衡论的四点优越性:它在概念上易于掌握;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显示出态度的变化;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际关系上;它证明不一致性可用不同方式来解决。

大众传播学笔记

大众传播学笔记

二、媒体分析麦克卢汉的媒介观P118-121关于媒介技术的历史和社会影响的著名理论,由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

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

(1)“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②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综合的延伸。

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方式。

③“热媒介”和“冷媒介”。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

“冷媒介”则相反,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这个观点,在于说明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不同。

把关理论(结合实际)P131-134(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即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最早是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

但怀特的“把关”模式只强调编辑的“把关”作用,而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一个整体过程。

(2)“把关”过程的实质:大众传播对新闻”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考虑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进来.①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②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③传媒的“把关”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传播学大众传播理论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大众传播理论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大众传播理论知识点总结大众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对于理解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规律、影响以及效果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将对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点大众传播指的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其特点包括: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缺乏及时而广泛的信息反馈。

二、大众传播的功能1、环境监视功能大众传播能够及时提供关于社会环境变动的信息,帮助人们了解所处的环境,从而做出适应环境变化的决策。

2、社会协调功能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

3、文化传承功能大众传播能够传承文化遗产,将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4、娱乐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提供消遣和娱乐。

三、传播过程模式1、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这一模式清晰地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它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2、香农韦弗模式该模式引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从而影响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效果。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该模式拓展了香农韦弗模式,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反馈的重要性。

四、传播效果研究1、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

2、有限效果论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而是传播者与受众相互作用的过程,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晨阳笔记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晨阳笔记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晨阳笔记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大众传播学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大舞台,上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和故事呢!研究大众传播学,那方法可多了去啦!就好比你要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大森林,你得有各种工具和策略吧。

咱先说说观察法,这就像是你站在森林边上,静静地看着里面发生的一切。

你能看到鸟儿怎么飞,树木怎么长,动物们怎么互动。

这不就是在观察嘛,从这些观察中能发现好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呢!还有调查法呀,这就好像你拿着问卷去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嘿,你们平时都吃啥呀,喜欢在哪儿玩呀。

通过大家的回答,你就能对这个森林有更深入的了解啦。

实验法呢,就像是你在森林里做个小实验,比如在这块儿撒点食物,看看动物们会有啥反应。

这多有意思呀,能让你看到一些平时不容易发现的东西呢。

内容分析法也很重要哦!就好比你去分析森林里的树叶啦、土壤啦,看看里面都有啥成分,这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森林的生态环境呢。

哎呀,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研究方法,咱怎么能搞清楚大众传播学这个大舞台上的精彩呢?那不就像在黑夜里摸瞎嘛!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用处,就像不同的工具一样。

你得根据你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就跟你干活儿得挑对工具一样,不然咋能把事儿干好呢?咱再打个比方,研究方法就像是你做菜的调料,不同的调料能做出不同味道的菜。

你要是只用盐,那菜肯定很单调;但你要是各种调料都来点,那味道可就丰富多啦!而且啊,研究大众传播学可不能马虎,你得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从确定研究问题,到选择方法,再到收集和分析数据,都得一丝不苟。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你说要是研究方法不对,那得出的结论不就不靠谱啦?那可不行,咱得对自己的研究负责,对大众传播学这个领域负责呀!总之呢,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就像是打开这个领域大门的钥匙。

你得好好拿着这把钥匙,去开启那扇充满奥秘的门。

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在大众传播学的海洋里畅游吧,去发现那些令人惊叹的秘密和精彩!。

传播学几个重点部分笔记

传播学几个重点部分笔记

一、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一)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优点:①第一次明确表述传播活动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为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征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②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是沿这条思路形成的,对形成传播学理论基础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活动双向性和互动性性质。

(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优点:①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②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直线传播的缺陷:①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②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

(二)循环模式(1)施拉姆循环模式(奥斯古德)●优点:①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传播主体。

②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相互作用中。

③模式的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传播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释、编,并相互交替着。

●缺点:①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

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优点:①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已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三)互动模式(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优点:①从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整理)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

(整理)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

(整理)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传播学笔记整理名词解释:1、传播的定义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是德国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3、信息社会所谓的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4、人内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5、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6、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填空题1、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的5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4、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5、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6、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

7、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8、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题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9、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10、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机器媒介系统11、信息社会具有的几个特点:(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劳动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滑稽列传23诉诸理性还是诉诸情感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在传播效果研究中这种传播对象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的可说服性或听从性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 D· 麦奎尔指出:“大众传播理论之大部 分(或许甚至是绝大部分)研究的是效 果问题。” • 霍夫兰的代表作《传播与劝服》 •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 • • • (一)传播主体的可信度(credibility) 霍夫兰:“休眠效应”(sleeper effect) (二) 传播主体的动机 阿伦森:“假如一个人说服别人而自己 得不到什么好处(甚至会失去什么), 人们就会信任他,他也会因此而更有影 响力。”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威尼斯商人》
• 鲍西娅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 律许可你。 • 夏洛克 公平正直的法官! • 鲍西娅 你必须从他的胸前割下这磅肉来;法律许可你, 法庭判给你。 • 夏洛克 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 • 鲍西娅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 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 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 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 全部充公。
滑稽列传2
•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 ”优 孟曰:“请为大王六畜(chu)葬之,以垄灶为 椁,铜历为棺,赍(剂)以姜枣, 荐以木兰,祭 以粮稻,衣以火光பைடு நூலகம்葬之於人腹肠。”於是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 3、 “诉诸理性”还是“诉诸情感”
三、传播对象 与传播效果
• 在传播效果研究中,这种传播对象“容易”或 “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 的“可说服性”或“听从性”。 (persuasibility) • 贾尼斯认为,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 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即自信心越强,可 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这 一结论,被称为“自信心假说”。(selfconfidence hypothesis)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受众观念的演变:从被动到主动、从大众到分众、受众即商品)一、受众的内涵及基本特征1. 受众的内涵:受众,英文对应audience,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即信宿。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它广泛包括书籍和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和电视的观众以及接受网络信息的网民等。

2.受众的分类(1)根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

(2)根据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可以分为读者、听众、观众,以及网络的浏览者。

受众的特点: 1、多2、杂3、散4、匿二、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研究(一)使用-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1.兴起与发展(1)卡茨1974年,传播学者卡茨发表论文《个人对大众媒介的使用》,提出了“使用-满足”理论研究的基本逻辑:①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②需求,引起③期望,④即对大众媒介和其他信源的期望,它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导致了⑤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结果是⑥需求的满足或其它的大多是无意的结果。

(2)竹内郁郎竹内郁郎2.“使用与满足”的过程:(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这种媒介印象或成为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

3.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获取信息娱乐消遣增长知识满足合群需要,实现心理健康三、受众选择的心理机制1.选择性注意2.选择性理解3.选择性记忆(1)选择性注意:个人倾向于注意消息中那些与其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非常一致的部分,而避免消息中那些违背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的现象。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

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笔记)《大众传播学导论》绪论一、绪论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研究方法,以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异这几个大问题。

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传播学理论中最最基本的知识,知识点比较多,较偏重理论。

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上。

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概率稍大,论述题的考察可能会偏重学派理论上,同时研究方法这一知识点较容易结合实践题考察。

在复习时,建议考生熟记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如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这些研究学派上,同时其中的代表人物一类的名词也极易出现,还要研究范式等这类直接给出概念的名词。

其次是清楚记忆研究方法步骤,能够在分析实际案例问题时选择正确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再次是宏观的记忆,如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异同,这类问题容易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二、绪论知识框架图总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历史传播学的研究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国文化研究学派治经济学派伦多学派绪论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研究方法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发现范式释范式和批判范式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证研究步骤播学研究的步骤方传播学研究方法容分析法地调查法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研究风格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三、绪论考点与解析(一)总论★★★★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的说,它要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传播的社会作用,传播的效果,传播的控制,传播者与受众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等,不仅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媒介,而且要研究传播媒介的种类以及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等。

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

狭义的传播学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历史传播学的产生有商业、政治、战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起始阶段是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的一个分支而进行研究的,并诞生了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威尔•施拉姆。

苏州大学 大众传播学 传播过程研究 笔记

苏州大学 大众传播学 传播过程研究 笔记

第二章传播过程研究是指事物运行的程序与状态。

传播过程的考察方式历时性考察:也称为纵向过程研究,主要指按照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

共时性考察:也称横向过程研究,主要指对传播活动的要素、环节和结构进行解剖和分析。

Problem: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疑点: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是否存在回流现象?受传者对于信息的接受是否会出现偏差?如果有,你认为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传播者传递信息是否具有选择性?如果有,你认为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五“W”模式并不能完全概括传播过程!事实上传播过程并不是从某一点开始到某一点终止,传播过程实际上是永无止境的。

----施拉姆模式模式是对规律的直观而简洁的表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

它可以把很多复杂的规律变得清晰。

模式的类型:(1)文字模式(2)图表模式(3)数学模式传播过程的模式传播过程的模式就是科学地、抽象地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节及相关变量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戴维•伯洛首先提出:可以通过传播过程对传播现象进行考察。

提出了略称为“S-M-C-R”(讯息来源-信息-渠道-受众)的传播过程模式。

戴维•伯洛与“S-M-C-R”模式线性传播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要点提示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模式布雷多克模式申农-韦弗模式(也称信息论模式)拉斯韦尔模式:1948年,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过程就是:(1)Who(2)Says What(3)In Which Channel(4)To Whom(5)With What Effect意义:(1)该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2)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这个模式形成的。

R.布雷多克的公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媒介给谁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申农-韦弗数学模式讯息I信号讯息II接收到的信号噪源noise信源香农—韦弗模式导入了噪音(noise)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的状态下进行的,在传播过程中有各种障碍因素会对讯息产生干扰。

大众传播学通论的复习笔记

大众传播学通论的复习笔记

第一章导论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大众传播课程总结

大众传播课程总结

大众传播课程总结一、引言大众传播课程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广告、公关、新闻、媒体等多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掌握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必备知识。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收获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课程进行全面总结。

二、课程内容1. 介绍大众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大众传播课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大众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媒介效应理论、认知加工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大众传播现象提供了基础。

2. 广告与公共关系广告与公共关系是大众传播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领域。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广告与公共关系的定义、特点以及相关策略和技巧。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制定广告和公共关系策略,并且通过实践案例来加深对这两个领域的认识。

3. 新闻与媒体新闻与媒体也是大众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领域。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新闻的定义、特点、价值观以及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媒体的种类、特点和运作方式,并且通过实践案例来加深对这两个领域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众传播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部分,老师会通过PPT等方式讲解相关知识点;在实践部分,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互动式教学大众传播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消化。

四、学习收获1. 提高了对大众传播现象的认识通过大众传播课程的学习,我对大众传播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了解到不同媒介的特点和运作方式,知道了广告和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技巧,掌握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

这些知识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规律和趋势。

2.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大众传播课程的实践活动,我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非常有帮助。

大众传播模式论读书笔记

大众传播模式论读书笔记

大众传播模式论读书笔记一、初读之感刚翻开《大众传播模式论》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

这书听起来就特别理论,特别枯燥。

但你知道吗?读着读着就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就像你原本以为是个硬邦邦的石头,结果发现是个里面藏着宝藏的石头。

我发现书里讲的大众传播模式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概念。

它就像是在给你画一幅超级复杂的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颜色,一点一点地把大众传播这个大怪物描绘出来。

二、有趣的传播模式比如说那个拉斯韦尔的5W模式吧。

这个模式就像一个特别简单又超级有用的小盒子。

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就这么几个小元素,就把大众传播的基本流程给框住了。

这就好比你要做一道菜,这几个元素就是食材、调料、锅碗瓢盆啥的,少了一个,这道菜可能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还有那个香农 - 韦弗模式,这个模式可太有趣了。

它里面提到了噪音这个概念。

就像我们平时聊天,周围有各种嘈杂的声音干扰我们一样,大众传播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噪音”。

可能是传播过程中的信号干扰,也可能是受众的偏见之类的。

这就像你在给朋友打电话,信号不好的时候,你说的话对方就听不太清,就容易产生误解。

三、与生活的联系你看啊,这些传播模式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是影子。

就拿我们刷短视频来说,那些博主就是“谁(Who)”,他们发的视频内容就是“说什么(Says What)”,短视频平台就是“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我们这些看视频的人就是“对谁(To Whom)”,而我们看了视频之后的点赞、评论、转发或者是受到的启发啥的就是“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再想想我们看新闻的时候,新闻媒体就是传播者,新闻内容就是传播的东西,报纸、电视或者网络就是渠道,我们大众就是受众,而新闻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比如让我们知道了新的政策、新的事件啥的,这就是传播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要点提示:传播效果的基础认知有限效果论多元效果论传播效果的内涵与层次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信息流程研究劝服理论研究议程设置理论知识沟理论培养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传播效果的类型与研究课题传播效果(effect)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包括认知、态度、情感等)与行为造成的影响。

传播效果的层次认知层面心理或态度层面行为层面传者与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渠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受众与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方法与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效果的研究课题枪弹论适度效果论有限效果论强大效果论时间效果枪弹论(Bullet Theory)即子弹论,也叫“皮下注射论”或“刺激-反应”论。

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一样,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

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

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Eg.潘恩基金会研究、火星人入侵地球有限效果论(The Limited-Effects Theory)又称“最小效果定律”。

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一个可以对受众发生影响的充分且必要的起因,它其实是通过许多中介因素的联络环节,而发挥着各种功能。

Eg.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研究霍夫兰与耶鲁学派的劝服传播研究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适度效果论强大效果论多元效果论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沉默的螺旋”“知识沟”理论信息流程也叫传播流程,指信息从传到受的“流动”过程,包括信息流动的状态、特征、方向和作用等。

也可以说是一种结构、过程研究。

大众媒介构成“传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的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人民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

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所以又称“伊里调查”。

政治既有倾向(预存立场)即选民在接触宣传之前就持有的态度选择性接触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大众媒介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追随者追随者追随者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追随者(follower)两级传播模式《个人影响》《个人影响》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中介因素”的概念。

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选择性接触机制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内容受众本身的性质《创新与普及》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

创新扩散研究(Diffusion of Innovation)信息流影响流大众媒介信息人际传播信息认知关心评价试用采用大众传播媒介革新者初期采用者前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迟钝者多级传播模式信息流是一级的,而影响流是多级的大众传播媒介中介变项受众效果教育教养道德法律集团习惯其他克拉伯传播效果的“一般化”模式对传播效果来说,大众媒介并不是必要和充分的因素。

它只不过在各种中介因素及其影响力“连锁”中有所作为;由于中介因素的存在,媒介无法成为效果发生的唯一因素,充其量是因素之一;大众媒介欲促成变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各中介因素均不起作用,或者,通常起“加强”作用的中介因素本身,转而起“改变”作用;大众媒介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效果,无不受到媒介和信息自身以及传播状况的各个侧面的影响;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状况:媒介能直接致效,但原因不明。

在40年代至6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劝服传播与态度改变”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夫兰等人接受美国陆军部的委托,在军队里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

二次大战开始后,美国军队广泛利用电影来教育士兵和激励士气,并为此制作了一部6集系列纪录片,题为《我们为何而战》。

为了评价电影的宣传教育效果,霍夫兰以士兵为对象对其中的4集进行了心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影片在传达战况信息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士兵们观看电影之后,大多清楚地了解了战局的进展情况,然而,霍夫兰发现,在实现影片的主要意图——鼓舞士气和激起对敌仇恨方面,这些影片却没有明显效果。

自此以后,霍夫兰等人转而考察说服效果的形成“条件”,从战争期间直到1961年霍夫兰去世,他们进行了数十项研究。

这些研究揭示了效果的形成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条件”制约。

“说服性”传播一般指,有明确意图的传者欲向受者施加影响的传播行为。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人们在接受信息之前,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做出判断。

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

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反之,则越小。

传播效果时间高信誉传者低信誉传者休眠效果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中(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4)警钟效果(恐惧诉求)从受者的预存立场看,原本赞同传者意见的人,自然容易接受“一面型”劝服,并能由此而强化固有态度,但对于持反对态度的人来说,“两面型”劝服更有效。

从学历看,“一面型”对低学历者较为有效,“两面型”对高学历者更有效从效果的稳定性、持久性看,一旦接触相反信息,“一面型”致效的受者很容易“反水”,“两面型”致效者则坚定的多。

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因为在这种场合,如果再明确提示结论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容易引起对象的烦躁或反感。

如果利害关系直接而重大,需要人们尽快改变态度和行为,并且操作起来不复杂,宜采用强烈的“恐吓”手段,突出情感作用,如酒后驾车的宣传和教育;如果与上述条件相反,则应施加中度或轻度的“威胁”,以诉诸理智为主,如劝说人们戒烟、加强体育锻炼等。

“飞去来器效果”归属意识低的小孩,易受“劝服”的影响,反之,归属意识高的小孩,不但不易受影响,还有“逆反”表现。

媒介环境的变动——大众传播信息源的中心,从报纸移向电视,由此加深了人们对传统的传播效果观的疑问;社会信息量的剧增——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使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态度/行为”转向为“信息/认知”;政治意识的淡化与多样化——不关心政治或不固定支持某政党的人越来越多,这使以往的“预存立场说”失去了充分的根据。

美国以外的各国研究的勃兴议程设置理论(the agenda-setting theory)§理论形成过程§主要观点§理论的主要特征§对当代传播的指导意义理论背景:①李普曼的“拟态环境”②伯纳德·科恩在1963年《报纸与外交政策》中写道:多数时候,报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想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

实证研究①代表人物:M·麦库姆斯和D·肖②代表著作:《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③研究内容:选民对美国社会主要课题及其重要程度的认识对8家媒体同期政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X1X2X3X4X5X6X1X2X3X4X5X6现实中的各种议题媒介的不同报道程度受众对议题的认知④研究结果:议题的一致性:选民对当前重大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重视程度的一致性: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大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

扩展阶段①寻求心理方面的解释②扩展的议程研究③谁来设置议程议程设置的三个层次或模式①认知模式——媒介对某个问题的强调,使受众无可回避地“认知”其存在②凸现模式——媒介对某个问题的反复强调,使受众不但认知而且“认同”其重要性③序列模式——媒介重复提示某一问题时,使受众根据媒介强调程度的不同,形成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序列”。

现代社会中,各种媒介议题之间的相关性很高,由此经常造成“立体化”效果相对来说,报纸的“序列”功能较强,对受众的“个人议题’影响较大,而电视的“凸现”功能较强,对受众的“人际议题”影响较大议题的类型:强制性议题与非强制性议题受众的特性:媒介接触量人际传播频率信息需求量人口统计特征“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传播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合理设置议程应从国家大局利益出发,合理设置媒介议程,传播者要灵活应用:①认知模式——媒介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直接影响受众对该议题的感觉;②显著性模式——媒介对少数议题突出强调,能引起受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视;③序列模式——媒介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厚重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的判断。

因此,媒体在内容方面需要下功夫。

有效营造舆论①众多媒介的传播内容尽量实现高度的类似性,往往能产生共鸣效果②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重复,产生巨大的累积效果。

培养理论(the cultivation theory)§理论形成过程§主要观点§理论的主要特征§对当代传播的指导意义“培养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理论等。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培养”理论主导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大众媒介(主要是电视)如何影响受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理论背景李普曼三个现实:客观现实(social reality)符号现实(symbolic reality)观念现实(perceived reality)理论形成①创立者:美国宾州大学著名教授J·格伯纳②背景:当时正值美国社会处在暴力和犯罪问题相当严重的年代,在“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格伯纳与其合作者在1969年开始实施的名为“文化指标”的大型研究项目展开的研究项目。

③该研究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引导媒介信息洪流的传播政策的深入探讨(制度分析)♂对电视剧的情节和内容,作详尽、精确的分析(讯息系统分析)♂研究长期收看电视对受众产生的影响(效果分析)④研究结果◆讯息系统分析部分,统计分析美国三大电视网(ABC/NBC/CBS)12年间(1967-1978)播出的1548部电视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