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预期的PPT讲解
合集下载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68fba87f31b765ce050814f5.png)
卢卡斯的理论分析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经济当事人在市
场经济活动中很难区分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和相对价格的变动。
政府在人 们没有预 期的情况 下突然增 加货币供 应量
价 生产者 相 格 误认 对 水 价 平 信息 格 提 不完全 上 升 升 增 加 投 资, 扩 大 规 模
纠 生产者 正, 经 意识 减 济 少 繁 信息 投 荣 充分 资
• 开始,P=P1,工人预期的价格Pe=P1,在 劳动力市场上,由Nd=Ns决定了均衡就业 量N1,由生产函数可以得到相应的产出Y1。 • 然后价格发生了变化,P=P2,厂商完全了 解这一情况,所以对劳动力需求函数变为 Nd(W/P2)。 • 工人的预期却仍然是原来的数值,所以对 劳动供给函数仍为Ns(W/Pe)。
不变性命题的分析
分析基础是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假设:
工人/厂商做出的理性决策是最优的; 工人/厂商的劳动/常量供给取决于相对价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理性预期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厂商与 工人所掌握的关于价格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 厂商所能掌握的真实价格:Nd=Nd(W/P) • 工人只能用预期的价格:Ns=Ns(W/Pe)
• 所以,对应新的价格P2,有了新的就业量 N2,从而有了新的产出Y2。 • 将A、B点连接起来就是“卢卡斯供给曲线”
• 问题:当预期的Pe值调整后,ES会怎么变 化?
政策含义
• 系统的政策无效因为它会被经济主体的理 性预期所抵消,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如果不让人们预期到政策,则需实行随机 政策,引起意外波动,是有害的,即随机 政策也是无效的 • 结论:公开的财政,货币政策不会有效, 所以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
经 济 萧 条
周期性 经济危机
经济学流派第8讲 理性预期学派
![经济学流派第8讲 理性预期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1ed77513bb68a98271fefa41.png)
理性预期学派: 从理性而不是适应性预期出发,曲线无论是短期 还是长期均不存在。
25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通货膨胀 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方程 π= πe -ε(u-u*)
14
“关于结果要在许多天后才能见分晓的积极行动, 我们的大多数决策很可能起源于动物精神 (animal spirits)——一种自发的而不是无所 事事的冲动”(《通论》,第165页)。
在这里,“动物精神”表达的是一种人的本能、 一种信心。当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动物精神” 会正向发挥作用,人们会相信这种状态将持续下 去,相信扩大产能和利润不断涌入,甚至会变得 过于“盲目”和“轻信”,进而演化成泡沫诞生 的心理学动力。当经济处于衰退之时,“动物精 神”又会走向反面。因此,“人类本性的特点也 会造成不稳定性”(《通论》,第165页)。
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构成
理性预期 假设
持续市场 出清
总供给
新古典宏 观经济学Ⅰ型
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构成
卢卡斯批判
实际经济 周期理论
巴罗-李嘉图 等价
时间不 一致性和规则
新古典宏 观经济学Ⅱ型
4
理性预期的学说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分支。总体而言, 芝加哥学派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的一次革命,他们认为政府 调控是无效的,因而信奉自由的市场经济。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革命”则是继弗里德曼“货 币主义革命”后进一步革命。理性预期是指当事人针对某 个经济现象(例如市场价格)进行预期的时候,如果人们 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 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因此,平均地来说, 人们的预期应该是准确的。 市场参与者对政府政策的预期将导致“政府失灵”。理性 预期的概念现在不仅是宏观分析中的基本方法,在股票、 债券及外汇市场中也被广泛应用。
经济学精讲课件:RationalExpectationsTheory
![经济学精讲课件:RationalExpectationsTheory](https://img.taocdn.com/s3/m/0c5888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1.png)
货币政策中的预期管理案例
总结词
货币政策中的预期管理案例主要探讨了政府如何通过预期管理来影响经济活动。
详细描述
政府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主体的预期,进而影响其经济行为。例如 ,当政府预期未来经济可能下滑时,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稳定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中的预期效应案例
3. 调整预期:随着时间的 推移,经济主体会不断更 新自己的预期,以反映新
的信息和数据。
理性预期与经济变量的关系
理性预期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密 切的关系。
理性预期会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 和决策,进而影响经济变量的走
势。
例如,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物价 会上涨,他们可能会增加当前的 消费支出,从而推高物价水平。
总结词
财政政策中的预期效应案例主要探讨了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如何影响经济主体的预期。
详细描述
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或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这些政策可以改变经济主体的预期,从而影响其消费和投资决策 。例如,政府预期未来经济增长可能放缓时,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或减税来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从而刺 激经济增长。
对非理性行为的忽视
该理论过于强调理性预期,忽视了现实中存在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 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缺乏对政策制定的具体指导
理性预期理论虽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未能提供具体的 政策制定建议和操作方法。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探索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增强理论的适用性和解释 力。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如果货币政 策透明度高且可信度强,则货币 政策能够影响实际经济。
预期管理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说36页PPT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说3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e54c6665ce050877321368.png)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理性预期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39页PPT
![理性预期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3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f5207e960590c69fc37699.png)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性预期理论 新凯恩斯 主义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第8讲 理性预期学派
![第8讲 理性预期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8db03df56294dd88d0d26b87.png)
(1)理性预期假设; (2)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价格会自由地迅速
调整到出清市场,这与凯恩斯和货币主义形成鲜 明对比;
2018/9/19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10
(3)卢卡斯的(意外)总供给假设:
◆劳动跨期替代; ◆相对个通胀相对稳定的国家可能会对通胀刺激显示出 较大的供给反应,反之亦然。(美国,阿根廷)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14
如果α等于零,模型则转化为静态预期模型; 假定市场价格从t—2期到t—1期是上涨了,即Pt-1 >Pt-2,根据非理性预期理论: 乐观的人(α=1)预期价格上涨趋势将持续下去; 悲观的人(α=-1)则预期价格上涨趋势不会持续,反 而会大幅度下降,因为乐观与悲观两种情绪的支配, 预期价格出现正好相反的结果。
2018/9/19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13
2.非理性预期。 非理性预期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来的,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形势是变化莫 测的,前景是无从确知的,因而人们的预期是缺乏 可靠基础的,是非理性的,容易发生突然而剧烈的 变化——动物精神。
Pte=Pt-1+α(Pt-1-Pt-2)
2018/9/19
8
虽然卢卡斯自认为是货币主义者,并且受到其 导师巨大儿深远的影响,但显然,新古典经济学应 该被认为是从正统货币主义中产生的独立的思想流 派。卢卡斯革命展示了一个比货币主义的批评更为 有力的对凯恩斯主义主流的挑战.这一挑战具有潜在 的破坏性并且更为持久。
2018/9/19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9
4. 理性预期学派的三大关键假设:
第8讲 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背景知识 二、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三、不变性命题的分析 四、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 五、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六、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理性预期的PPT
![理性预期的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9c34d3ce2f0066f53322ac.png)
八、理性预期学派与中国
2、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建立经济理论体系的启发 构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分析各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行为
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是政府政策 制定的根本所在
高晓秋.理性预期学派理论及其对我现实经济的几点思考
九、代表人物的文献略读
穆斯:《理性预期与价格波动理论》 其一,理性预期是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预 期,是人们有效地利用代价昂贵的信息后 形成的,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Ⅳ:凯恩斯学派计量经济模型的缺陷
首先,他指出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模型中,同 一个经济当事人在不同的函数或方程中有自 相矛盾的行为; 其次,卢卡斯指出凯恩斯学派现有计量经济 模型的“模拟原则上不能对可供选择的经济 政策的实际结果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七、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2-103
• 理性预期学派借用了“自然率”的假定,但 是对于“自然率”的决定问题,却没有明确 的解说; • 理性预期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经济 生活政策最大的弱点就是假设政府当局操有 主动之权,个人和企业部门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以理性预期来代替观察不是一种恰当 的科学方法
人们对经济未来变化的理性预期总 是尽可能最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所有 可以被利用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依 靠过去的经验和经济的变化; 理性预期理论并不排除偏误,但是 预期未来时绝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Ⅱ:不变性命题
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 量或其他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 能被预期的部分虽然对这些变量产生 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 定和波动。 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是位于“自然 失业率”上的直线,失业和通货膨胀 之间不存在任何替代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8a3b440d43323968001c920f.png)
当影响经济当事人决策序列结构或制度发生变化时, 任何政策变化将系统地改变计量经济学的模型结构。
“卢卡斯批评”的两方面意义
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新思路:按最大化原则,从微观层 次入手研究宏观问题;
引起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化演进,出现宏 微一体化趋势。
二、总供给函数
因他重视供给而非需求,这个函数在其理论中有重要地 位。
率时,他们会把价格总水平上升误为成自己产品 相对价格上升,增加就业与产出,实际产出上升 到自然率以上;
据此可绘制出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如果实际价格水平等于预期价格水平,
即 P P ,全体厂商愿意提的产量就yn
Pt
AS 是 ;
•如果价格意外提高,即P P> ,实际工
Pt Pt
资将降低,那么,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将
传递机制:劳动者闲暇跨时替代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 种情况讨论:
如劳动者认为冲击引起的工资提高是暂时的,劳动替 代闲暇的弹性大,即更多地减少现期闲暇,增加劳动 供给。这导致现期产量增加,经济处于上升期。
如弹性足够大,即使微小冲击也会引起较大的产出效 应。
如劳动者认为冲击引起的工资提高是长期的,劳动替 代闲暇的弹性小,但这时生产者将愿意进行新的资本 投资,因“建设需要时间”(基-普估计为4个季 度),因此产量会在初次冲击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继 续增加。
模型分为货币经济周期(卢卡斯,1975)与实际经济 周期(基德兰德、普里斯科特,1982)两类。 二者的差别为: 前者认为初始波动来自货币冲击或总需求冲击 后者认为初始波动来自技术冲击或供给冲击 二者的共同点是: 都以理性预期为假设,假定当事人对初始冲击信息把
握不完全,需从信息噪音中筛选有用信号,这是波动 的原因,但其筛选信息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因此,
“卢卡斯批评”的两方面意义
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新思路:按最大化原则,从微观层 次入手研究宏观问题;
引起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化演进,出现宏 微一体化趋势。
二、总供给函数
因他重视供给而非需求,这个函数在其理论中有重要地 位。
率时,他们会把价格总水平上升误为成自己产品 相对价格上升,增加就业与产出,实际产出上升 到自然率以上;
据此可绘制出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如果实际价格水平等于预期价格水平,
即 P P ,全体厂商愿意提的产量就yn
Pt
AS 是 ;
•如果价格意外提高,即P P> ,实际工
Pt Pt
资将降低,那么,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将
传递机制:劳动者闲暇跨时替代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 种情况讨论:
如劳动者认为冲击引起的工资提高是暂时的,劳动替 代闲暇的弹性大,即更多地减少现期闲暇,增加劳动 供给。这导致现期产量增加,经济处于上升期。
如弹性足够大,即使微小冲击也会引起较大的产出效 应。
如劳动者认为冲击引起的工资提高是长期的,劳动替 代闲暇的弹性小,但这时生产者将愿意进行新的资本 投资,因“建设需要时间”(基-普估计为4个季 度),因此产量会在初次冲击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继 续增加。
模型分为货币经济周期(卢卡斯,1975)与实际经济 周期(基德兰德、普里斯科特,1982)两类。 二者的差别为: 前者认为初始波动来自货币冲击或总需求冲击 后者认为初始波动来自技术冲击或供给冲击 二者的共同点是: 都以理性预期为假设,假定当事人对初始冲击信息把
握不完全,需从信息噪音中筛选有用信号,这是波动 的原因,但其筛选信息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因此,
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课件
![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20cd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5.png)
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课件
30
问题: 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的主要差别是
什么?
运用尽可能多的信息对气象做出的最 佳预测可以算作是理性预期吗,为什么?
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课件
31
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的最大差别是:前者 以预期的不变为条件,而后者则建立在预期的 变化上,所以适应性预期不改变变量的形成方 式,而理性预期则导致变量形成方式的变化。 具体地说,利率的决定和变动中含人们的预期, 有不同的预期就有不同利率决定和变动,适应 性预期假定人们的预期不变,所以根据过去利 率走势判断它的未来。理性预期改变利率决定 中的预期,所以加入理性预期后的利率就不是 原来的利率,根据过去利率走势判断它的未来 就会出现偏差。
变化,升高的利率停留在既定的位置上。
理性预期的这个论断适用于对任何变量
的预期,预期的变化影响变量的变动,变
量变动的变化再反作用于预期。
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课件
17
问题:
为什么可以这么说,“今天较高的 利率,预期它明天下降,但若利率运 动的方式改变了,现在升高的利率仍 可能保持下去”?
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课件
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课件
15
1、如果某变量变动的方式有所改变,那
么该变量预期的形成方式也会改变。 与无理性预期不同,如凯恩斯认为,如
果今天的利率高于正常水平,那么对明
天利率的最佳预测是它要下降到正常水
平。
理性预期理论则认为,如果预期今天
较高的利率降的条件是人们买进国
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课件
22
测。换言之,市场对未来证券价格的预 期是合乎理性的,所以,
Pte1
Pof t1
该式又蕴含着,证券的预期回报率将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理性预期学派
![经济学说史第十八章理性预期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d157b7e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7.png)
理性预期。
2. 市场出清
该学派主张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能够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达
到均衡状态。
1. 强调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主体会根据 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这些预 期是理性的,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内 在规律。
3. 政策无效性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经济主体能 够理性预期到政策的变化,政策的有 效性会受到影响。
在市场出清状态下,市场上的商 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相等,市 场处于均衡状态。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经济主 体能够做出理性预期,市场出清 原理能够实现,即使存在外部冲 击或政策干预。
自然率假说
01 自然率假说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自然增长率, 这个增长率是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 素决定的。
02 自然率假说认为,政府政策无法改变这个自然增 长率,因为经济主体能够做出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及
03
其贡献
卢卡斯及其经济计量模型
卢卡斯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经济计量 模型,该模型将理性预期假说引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以解释和预测经 济行为。
卢卡斯的经济计量模型强调了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状况的理性预期,认 为经济主体会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形成对未来的预期,并据此做出最优决 策。
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与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主要在于对不完全信息和非理性行为的看法。新凯恩斯主 义强调政府干预和稳定经济的必要性,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市场能够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可能引发 副作用。
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促使后者重新审视其理论假设和政策主张,促进经济学界 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深入探讨。同时,理性预期学派也吸收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 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理论。
2. 市场出清
该学派主张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能够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达
到均衡状态。
1. 强调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主体会根据 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这些预 期是理性的,能够反映经济活动的内 在规律。
3. 政策无效性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经济主体能 够理性预期到政策的变化,政策的有 效性会受到影响。
在市场出清状态下,市场上的商 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相等,市 场处于均衡状态。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经济主 体能够做出理性预期,市场出清 原理能够实现,即使存在外部冲 击或政策干预。
自然率假说
01 自然率假说认为,经济中存在一个自然增长率, 这个增长率是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 素决定的。
02 自然率假说认为,政府政策无法改变这个自然增 长率,因为经济主体能够做出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及
03
其贡献
卢卡斯及其经济计量模型
卢卡斯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经济计量 模型,该模型将理性预期假说引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以解释和预测经 济行为。
卢卡斯的经济计量模型强调了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状况的理性预期,认 为经济主体会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形成对未来的预期,并据此做出最优决 策。
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与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主要在于对不完全信息和非理性行为的看法。新凯恩斯主 义强调政府干预和稳定经济的必要性,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市场能够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可能引发 副作用。
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促使后者重新审视其理论假设和政策主张,促进经济学界 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深入探讨。同时,理性预期学派也吸收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 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是位于“自然 失业率”上的直线,失业和通货膨胀 之间不存在任何替代关系。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Ⅲ Nhomakorabea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
卢卡斯认为,周期性波动就应该主要从价格 波动和货币总量的波动方面去寻找原因。
价格波动分为: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和相对 价格的变化。 P名义价格=α通胀率+β相对价格
八、理性预期学派与中国
1、理性预期学派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
建立理性预期模型作为研究货币政策规则的基本框架,并运 用GMM方法估计该模型
P Pt-1
Pt-2
O t-2 t-1
α= 1 α= 0 α= -1 tt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Ⅲ:适应性预期
P
• 弗里德曼在分析通货
B
膨胀和“自然失业率”
加以运用和推广
Pt-1 A
C
Pt Pt1 (Pt1 Pt1) O
t-1
β=0 β=1 β=1 β=0
tt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主义的批判与发展
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吗? 方法论差异 关于货币中性 关于自然率的看法 菲利普斯曲线
三、理性预期理论假设前提
理性预期假设是奠定理性预期学派 坚实的基石
市场出清 个人利益最大化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Ⅰ:理性预期假说
人们对经济未来变化的理性预期总 是尽可能最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所有 可以被利用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依 靠过去的经验和经济的变化;
理性预期理论并不排除偏误,但是 预期未来时绝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Ⅱ:不变性命题
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 量或其他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 能被预期的部分虽然对这些变量产生 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 定和波动。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大部分是不确定 的。
对于许多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即使知道了 它将会产生的结果,我们仍然无法判断这种 结果是不是符合公众的意愿。
七、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 理性预期理论必须建立在市场随时处于“出 清”的状态之下,从而货币工资刚性构成了 对理性预期理论的严重挑战;
•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会根据他们对经济结 构的了解来形成自己的“预期”,这一基本 假设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五、理性预期的主要观点
货币中性 菲利普斯曲线 自然率假说
赵春玲.货币政策中性命题的重新认识[J].经济学家 2004,(3):99-102 李雪飞.基于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 学,2005
六、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在抵消产量、就业或其 经济总量的波动方面是不会取得任何成效的;
由于货币中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生产者在判 断是会出现错误,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Ⅳ:凯恩斯学派计量经济模型的缺陷
首先,他指出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模型中,同 一个经济当事人在不同的函数或方程中有自 相矛盾的行为;
其次,卢卡斯指出凯恩斯学派现有计量经济 模型的“模拟原则上不能对可供选择的经济 政策的实际结果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 三、理性预期理论假设前提 •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五、理性预期的主要观点 • 六、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 七、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 八、理性预期学派与中国 • 九、代表人物的文献略读 • 十、理性预期学派国内研究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无法保证大众有能力掌握及时有用的信息 任何信息的取得都要付出代价
七、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2-103
• 理性预期学派借用了“自然率”的假定,但 是对于“自然率”的决定问题,却没有明确 的解说;
• 理性预期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经济 生活政策最大的弱点就是假设政府当局操有 主动之权,个人和企业部门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以理性预期来代替观察不是一种恰当 的科学方法
Ⅳ:理性预期
• 假定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 使用了一切有关的,可以获得的 信息,并且进行理智的整理。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产生背景
滞胀 凯恩斯主义的危机 货币主义的无效
代表人物
穆斯
罗伯特·E ·卢卡斯
托马斯·撒金特 尼卡·华莱士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Ⅰ:静态预期理论 • 假定经济主体完全按照过去的已经发生 过的情况来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
Pt Pt1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Ⅱ:非理性预期理论
• 凯恩斯:资本主义社 会中,经济形势是变 化莫测的前景无从确 定的,人们的预期是 非理性的,易发生突 然而剧烈的变化。
Pt Pt1 (Pt1 Pt2 )
组长:李艳红 组员:唐曼艳 张鑫 赵果梅 于晓路 易琼 张桑桑 江鸣
西
1776年 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产生
方
经
19世纪70年代以后 边际主义革命
济
学 史
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革命
上 的
20世纪50~60年代货币学派
六 次
20世纪60年代 斯拉法革命
革 命
20世纪70年代 理性预期学派
Contents
• 理性预期学派既是对凯恩斯主义的 一个反动,同时又是货币主义的新 发展。它既是凯恩斯的革命,也修 正了货币主义的错误,是对货币学 派批判和对凯恩斯革命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宏观与微观相互矛盾 凯恩斯主义中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
是自相矛盾的 对宏观政策理论的批判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Ⅳ:凯恩斯学派计量经济模型的缺陷
最后,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者评价经济 政策以能否增加社会生产总量作为判断经济政策 优劣的标准是错误的,如果社会总产量的增长以社 会成员承受通货膨胀和环境污染为代价,这种增长 对社会有益或是有害很难论定。
Robert E.Lucas,JR,Sargent, Thomas J.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conometric Practice.1979, Volume 1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Ⅲ Nhomakorabea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
卢卡斯认为,周期性波动就应该主要从价格 波动和货币总量的波动方面去寻找原因。
价格波动分为: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和相对 价格的变化。 P名义价格=α通胀率+β相对价格
八、理性预期学派与中国
1、理性预期学派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
建立理性预期模型作为研究货币政策规则的基本框架,并运 用GMM方法估计该模型
P Pt-1
Pt-2
O t-2 t-1
α= 1 α= 0 α= -1 tt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Ⅲ:适应性预期
P
• 弗里德曼在分析通货
B
膨胀和“自然失业率”
加以运用和推广
Pt-1 A
C
Pt Pt1 (Pt1 Pt1) O
t-1
β=0 β=1 β=1 β=0
tt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主义的批判与发展
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吗? 方法论差异 关于货币中性 关于自然率的看法 菲利普斯曲线
三、理性预期理论假设前提
理性预期假设是奠定理性预期学派 坚实的基石
市场出清 个人利益最大化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Ⅰ:理性预期假说
人们对经济未来变化的理性预期总 是尽可能最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所有 可以被利用的信息,而不是仅仅依 靠过去的经验和经济的变化;
理性预期理论并不排除偏误,但是 预期未来时绝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Ⅱ:不变性命题
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 量或其他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 能被预期的部分虽然对这些变量产生 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 定和波动。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大部分是不确定 的。
对于许多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即使知道了 它将会产生的结果,我们仍然无法判断这种 结果是不是符合公众的意愿。
七、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 理性预期理论必须建立在市场随时处于“出 清”的状态之下,从而货币工资刚性构成了 对理性预期理论的严重挑战;
•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会根据他们对经济结 构的了解来形成自己的“预期”,这一基本 假设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五、理性预期的主要观点
货币中性 菲利普斯曲线 自然率假说
赵春玲.货币政策中性命题的重新认识[J].经济学家 2004,(3):99-102 李雪飞.基于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 学,2005
六、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在抵消产量、就业或其 经济总量的波动方面是不会取得任何成效的;
由于货币中性和信息的不对称,生产者在判 断是会出现错误,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Ⅳ:凯恩斯学派计量经济模型的缺陷
首先,他指出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模型中,同 一个经济当事人在不同的函数或方程中有自 相矛盾的行为;
其次,卢卡斯指出凯恩斯学派现有计量经济 模型的“模拟原则上不能对可供选择的经济 政策的实际结果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 三、理性预期理论假设前提 •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五、理性预期的主要观点 • 六、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 七、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 八、理性预期学派与中国 • 九、代表人物的文献略读 • 十、理性预期学派国内研究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无法保证大众有能力掌握及时有用的信息 任何信息的取得都要付出代价
七、理性预期理论的评价
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2-103
• 理性预期学派借用了“自然率”的假定,但 是对于“自然率”的决定问题,却没有明确 的解说;
• 理性预期学派攻击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经济 生活政策最大的弱点就是假设政府当局操有 主动之权,个人和企业部门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以理性预期来代替观察不是一种恰当 的科学方法
Ⅳ:理性预期
• 假定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 使用了一切有关的,可以获得的 信息,并且进行理智的整理。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产生背景
滞胀 凯恩斯主义的危机 货币主义的无效
代表人物
穆斯
罗伯特·E ·卢卡斯
托马斯·撒金特 尼卡·华莱士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Ⅰ:静态预期理论 • 假定经济主体完全按照过去的已经发生 过的情况来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
Pt Pt1
一、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
Ⅱ:非理性预期理论
• 凯恩斯:资本主义社 会中,经济形势是变 化莫测的前景无从确 定的,人们的预期是 非理性的,易发生突 然而剧烈的变化。
Pt Pt1 (Pt1 Pt2 )
组长:李艳红 组员:唐曼艳 张鑫 赵果梅 于晓路 易琼 张桑桑 江鸣
西
1776年 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产生
方
经
19世纪70年代以后 边际主义革命
济
学 史
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革命
上 的
20世纪50~60年代货币学派
六 次
20世纪60年代 斯拉法革命
革 命
20世纪70年代 理性预期学派
Contents
• 理性预期学派既是对凯恩斯主义的 一个反动,同时又是货币主义的新 发展。它既是凯恩斯的革命,也修 正了货币主义的错误,是对货币学 派批判和对凯恩斯革命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宏观与微观相互矛盾 凯恩斯主义中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
是自相矛盾的 对宏观政策理论的批判
四、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Ⅳ:凯恩斯学派计量经济模型的缺陷
最后,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者评价经济 政策以能否增加社会生产总量作为判断经济政策 优劣的标准是错误的,如果社会总产量的增长以社 会成员承受通货膨胀和环境污染为代价,这种增长 对社会有益或是有害很难论定。
Robert E.Lucas,JR,Sargent, Thomas J.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conometric Practice.1979, Volum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