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精)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第二版)-090504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叶德磊(第二版)- 090504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含导论)一、判断题1、企业在任一期的存货投资可能为正值, 也可能为负值。
()2、国债和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都不应计入GDP。
()3、一个经济体同一期限内的GNP不一定大于GDP。
()4、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缩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大于同期的实际GDP。
()5、GDP缩减指数选用的样本商品范围比CPI的样本商品范围更广。
()6、一国净出口的变化会影响到该国GNP水平的变化,但不会影响到该国GDP水平的变化. ()7、GDP指标不能反映的某些经济活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NDP中包含了折旧B、GDP中包含了企业所有库存品的货币折算值C、PI中未包含公司待分配利润D、PI中未包含个人所得税2、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GDP中包含了直接税B、NDP中未包含间接税C、NI中包含公司所得税D、PI中包含了政府转移支付3、设某国的代表性商品为甲、乙、丙三种,1995年它们的价格分别为2、5、10美元,2005年分别为6、10、30美元,它们在消费支出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20%和50%,1995年作为基年的价格指数为100,则2005年的CPI为()A、271B、280C、460D、8004、下列哪一项目应计入GDP。
()A、政府补贴B、债券购买额C、旧房子的转让D、股票交易印花税5、包含了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是()A、NDPB、PIC、DPID、B和C6、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基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年的GDP缩减指数为()A、660B、150C、220D、250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1、¥2、×3、¥4、×5、¥6、×7、¥二、单项选择题。
宏观经济学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0~t1——幼年期,c<y, s<0, 负父母的债
t2—青壮年期,c<y, s<0, 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 储蓄,放债
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 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
假设条件:
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 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 不考虑价格变动
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
• (1)y=yp+yt, c=cp+ct • (2)cp=βyp, β为消费倾向 • (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
暂时收入用于储蓄。 • 2、应用:
(1)繁荣阶段,现实收入<恒常收入, 现实消费=恒常消费,所以现实APC< 恒常APC,现实APS<恒常APS (2)萧条阶段,正好相反。 所以,临时性的政府税收政策失效。
APC=c / y=(α+βy ) / y=α/ y+β=α/ y + MPC (1)APC<MPC (2) α/y→0, APC→MPC
c APC= α /y + β MPC= β在图中表现为斜c= α率+ β y
α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α )<0。
450
o
y
3.3.2 线性消费函数(3)
MPC和APC的比较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也就是45度线模型 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 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
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 3.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 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Yt =
Y0
-
α+ 1-
It β
βt+
α + It 1- β
[Y0=初始收入]
β =MPC=⊿⊿CY 若0< β <1,则:
lim
t→∞
Y0 -
α + It 1- β
βt= 0
∴当t→∞ 时:
Yt =
Y0
-
α+ 1-
It β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S+tY
S+T
S+T0
E2 E1
I+G
S+tY=-α+(1-β)(Y-tY) +Ty =-α+[(1-β)(1-t) +t]Y
储蓄加总税收:
0
Y2 Y1
Y
-α+βT0
-α
S+T =S +T0 +tY
=-α+(1-β) (Y-T0 -tY) +T0 +tY =-α+βT0 +[(1-β)(1-t)+t]Y
S =S(YD)
S
线性储蓄函数
S=Yd-C =Yd-(α+ βYd) S =- α + (1- β) Yd =- α + (1-β) Yd
0
Yd
Yd
0
-α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 C=α + βYd S =-α + (1-β) Yd
∴C+S=α+βYd-α+Yd-βYd=Yd ∵Yd=C+S ∴APC+APS=1 ∵⊿Yd=⊿C+⊿S ∴MPC+MPS=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小于个人收入,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扣除个人所得税后 的收入。
2、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宏观均衡的条件是:
cst ci g st i g tg is
y 1 i g t
3、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1〕政府支出乘数 kg=△y/△g
D y y 1 y 0 i g 1 1 t i g 0t 1 1 D g
➢ 和通货紧缩缺口相反的是通货膨胀缺口。是指实 际总支出超过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 的缺口。
七、案例讲解
案例1:我国的储蓄问题
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截至2001年8月 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 7万亿元大关,增加12.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1个百分 点,比去年底高5.4个百分点。8月份储蓄存款增加881亿 元,比去年同月多增861亿元。年累计储蓄存款增加6254 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748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增加 2423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1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 366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39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增 加较多说明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
160
100
0
50
80
y
0
0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s,i
消费函数为c=1000+0.8y 那么储蓄函数为s= -1000+0.2y
S
E
60
i
0
50
-100
0
80 0
y
图12-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均衡收入
乘数原理
蜜蜂的寓言: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 整个蜂群兴旺兴旺,百业兴盛。后来,它们改变了原 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简朴素,结果社会凋蔽,经济 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需求的重要性。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c
短期消费
函数
c c0 a y
O
β
cL y
长期消费函数
● 消费与所得在长期保持一固定 比率;
● 短期 MPC 小于长期 MPC ;
● 短期消费函数有正截y距;
● 增加消费容易,减少则困难28。
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APC > MPC A
消费曲线
(MPC递减)
45° O
y
17
线性消费函数
18
2.储蓄函数
家庭储蓄函数: s s( y)
储蓄曲线及形状特征
边际储蓄倾向(MPS ,0 < MPS < 1 ):
MPS s y
MPS d s dy
平均储蓄倾向(APS): APS s 1 c yy
凯恩斯定律 “需求决定供给”。无论需求量有多大,经济制度均能 够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换句话说,当社会总需求 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3
关于凯恩斯理论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 究国民收入(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怎样决定的? 不同学派的主张差异很大。
例:c=1000+0.8y,i=600
c+i
s=i
c+i
y=(1000+600)/(1-0.8) 1600
c=1000 + 0.8y
=8000
1000
c=y-i=8000-600=7400
450
s=y-c =8000-7400=600
储蓄与投资相等。
5000 8000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0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性质和目标课程性质: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成如下教学目的: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不同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长期经济增长模型,能够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理解不同宏观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2.具备运用宏观经济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状况的能力。
掌握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能够运用宏观经济指标考察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
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理解不同政策运用的背景以及如何运用政策工具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正确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6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国内生产总值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4.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6.名义GDP和实际GDP教学要求: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并与微观经济学进行比较2.理解GDP及相关指标的含义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4.应用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5.理解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重点难点: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2.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其它教学环节:课后查阅当前全球GDP排名,熟悉前20的国家和地区;登录我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历年《统计年鉴》,熟悉GDP核算的两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使用。
(二)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9课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4.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5.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6.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7.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教学要求:1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2.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3.掌握不同经济部门下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4.理解各种乘数的概念重点难点:1均衡产出的含义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3.乘数原理其他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影响消费的具体因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思维导图分享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均衡产出理论均衡产出模型假设1、两部门经济2、凯恩斯定律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4、只研究短期图形投资等于储蓄(事前)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函数:c=c(y)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MPC=dc/dy0<MPC<1平均消费倾向APC APC=c/y线性消费函数:c=α+βy储蓄函数(短期)s=s(y)边际储蓄倾向MPS=ds/dy平均储蓄倾向APS=s/ys=-aα+(1-β)y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3点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棘轮效应消费具有不可逆性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弗里德曼生命周期与永久收入假说的区别和联系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y=(α+i)/(1-β)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Y0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加入政府部门;定量税(税收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y=(α+i+g-βt)/(1-β)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y=(α+i+g-βt+x-m0)/(1-β+y)乘数理论推导含义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变动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的变动的倍数。
乘数:自主性总支出增加1单位时,均衡产出的变动量。
图解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乘数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潜在国民收入实际国民收入GDP缺口和通缩、通胀缺口。
补充内容1: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题目更新)
29
(一)均衡国民收入的基本模型
从总供给看,一国的国民收入等于一定 时期内各个生产要素的供给总和,等于 各个生产要素应得的收入总和,所获收 入不外乎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即 Y=C+S; 由 C+I=C+S 得I=S
(二)趋向于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
从图上看均衡的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 乘数原理
ΔY
ΔC
ΔS
36
计算过程
100+100*0.8+100*0.8*0.8+…100*0.8 =100(1+0.8+0.82+….0.8 n-1) =[1/(1-0.8)]*100 =500
投资乘数=1/(1-0.8)=5 ΔY=[ 1/(1-MPC)]*ΔI =5*100=500
n-1
37
2. 乘数的概念
概念:投资乘数: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 下,投资变动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最终变 动量。
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有双重含义 (1)经济中某一自变量发生变动时,所导 致因变量的最终变动幅度; (2)特指投资乘数。
38
3 计算公式
K=
= 1/(1-MPC)
= 1/MPS
投资乘数等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最简单的经济体系: 3. 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这样,GDP、NDP、PI和DPI就相等。
9
一、宏观均衡的概念
(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 公式:Y=C+I Y--实际产出或收入(剔除价格变动) C—实际消费(剔除价格变动) I-- 实际投资(剔除价格变动) 注意: C—家庭想要的消费(意愿消费) I--家庭想要的投资(意愿投资)
宏观经济学(马工程)目录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衡量(6学时)1、教学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2)价格水平及其衡量;(3)失业及其衡量;(4)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5)本章评析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及相关概念;(2)难点是价格指数及失业率的计算。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2学时)1、教学内容(1)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3)两部门经济:企业部门;(4)三部门经济:政府部门;(5)四部门经济:国外部门;(6)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7)本章评析(1)重点是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以及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2)难点是资本边际效率以及乘数。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8学时)1、教学内容(1)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4)本章评析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2)难点是货币需求函数。
第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8学时)1、教学内容(1)AD曲线及其变动;(2)AS曲线及其变动;(3)AD—AS模型;(4)AD—AS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5)本章评析(1)重点是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2)难点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8学时)1、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协调;(5)供给管理政策;(6)本章评析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2)难点是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政策以及货币创造机制。
第六章经济增长(10学时)1、教学内容(1)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2)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3)新古典增长模型;(4)内生增长理论;(5)增长核算;(6)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6)本章评析。
宏观名词解释
宏观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及部分解答名词解释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等),一个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综合。
2、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收入总和。
3、中间产品:是指用来参加其他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产品,如原材料、出口品等。
4、最终产品:是指已经退出生产过程,进入消费领域的产品。
5、总产值:指统计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值,即销售总收入。
6、增加值(又称附加值):指统计期内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即销售总收入与消耗的中间产品的产值之间的差额。
7、GDP的统计方法:生产(增值)法:只关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增加值即新创造出来的产出(前面介绍过)支出法:只关注最终的销售额。
既然任何一种国民产出最终都会以某种方式被购买,则我们把花费在最终产品或劳务上的所有支出相加,总额应该等于国民产出总价值。
收入法:关注所有要素收入。
收入是针对产出的生产而进行的支付,因此最终总收入应该等于总产出。
8、消费(C):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用于购买消费品方面的支出。
包括购买耐用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9、投资(I):投资是指为了维持、形成和扩充生产经营能力而对资本品的购买及组合行为。
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
10、政府购买(G):指各级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
11、净出口(N某):是指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或者说等于出口额减去进口额。
12、价格指数:是表示全社会物价水平的数量指标。
常用的价格指数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和GDP缩减指数(GDPdeflator)。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各种消费品和生活服务价格的变动程度的一种经济指数。
GDP缩减指数:是一种反映经济社会各类型商品总体价格水平的价格指数。
13、名义GDP:指的是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14、实际GDP:指的是以先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2 GDP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
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被使用和消耗掉。
例如,面包师烘焙一块面包实际上经过了种植并收割小麦、将小麦磨成面粉、 加入其他成分烤成面包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生产了小麦、面粉和面包三种主要产 品,其中只有面包最终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我们将面包称之为最终产品。
NFP表示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
的收入,即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 务的收入。
GNP与GDP的关系式为:
GNP GDP NFP
假设我国2015年GDP为95 933亿元,GNP为94 346亿元,两者差额为1 587亿元。也就是说, 2015年外商来华投资或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我国人在国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1 587亿元,这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NFP。
当企业生产出来的一种中间产品没有被使用,而是增加了企业以后使用或出售的存货,在这种
情况下,中间产品被暂时作为“最终产品”,其价值作为存货投资而加到GDP中。
例如,某企业上一年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产品,但只出售了80万元的产品, 所剩20万元的产品可看做是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因此,这20万元的未 出售产品同样计入GDP。相应地,如果企业当年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产品,却 出售了120万元的产品,那么,计入GDP的仍然应该是100万元,只是上一年企 业的库存减少了20万元而已。
宏观经济政策 第六章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现代观点及问题
【 国民收入的核算 】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收入的核算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的其他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精)
=>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表2-1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 用公式表示就是:
消费曲线的代数式为:
B
C = a + bY (2.1.1) a
C=a+bY E
450 A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003-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中国民众消费的特点
1.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所以民 众的消费总体上比较谨慎.人们的储蓄愿望较强烈.
期消费函数,C = Y
形式的消费函数称为 450
长期消费函数。
C=Y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C
阿瑟·斯密塞斯认为,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 Cc 本来是不成比例的,
但是从长期来看,消 Cb
费与收入呈现出同比
例变动的特征,即
C
消费曲线
h C=a+bY
与储蓄曲线是 相互对应的。
45o S
Y S=-a+gY
h
o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课程代码:2211010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2学期总学时: 54(讲课:54)总学分:3考核方式:闭卷(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机考)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高等数学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一、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该课程通过对各种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材一般系统详述和分析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现代货币理论、IS-LM分析、AD-AS分析、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
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理论的讲授,培养学生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规律,具备分析宏观经济变化和解读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本课程将围绕宏观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调控的政策内涵,引导学生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角度,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目标,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报国情怀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教学内容: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1.支出法2.收入法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五节名义GDP与实际 GDP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收入法;了解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理解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掌握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支出法、名义GDP与实际GDP教学重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支出法;名义GDP与实际GDP教学难点:GDP的核算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4.社会消费函数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四节乘数论第五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六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第七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解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和各种乘数;掌握均衡产出;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以及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教学重点: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教学难点:乘数论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投资的决定第二节 IS曲线1.IS 曲线2.IS 曲线的斜率3.IS 曲线的移动第三节利率的决定1.货币需求2.货币供给3.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第四节 LM曲线1.LM曲线及其推导2.LM曲线的斜率3.LM曲线的移动第五节 IS-LM分析1.两个市场同进均衡的利率和收入2.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学生学习预期成果:理解投资的决定和利率的决定;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教学重点:IS曲线;LM曲线教学难点:如何推导IS曲线、LM曲线第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1.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2.劳动市场第三节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第四节常规总供给曲线第五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2.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学生学习预期成果:理解不同阶段的AS曲线及其图形;掌握AD-AS模型;学会用AD-AS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教学重点:如何用AD-AS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为什么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AS曲线教学难点:不同阶段的AS曲线及其图形第五章失业与通货膨账教学内容:第一节失业的描述1.失业的分类2.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第二节失业的原因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1.失业的影响2.奥肯定律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1.通货膨胀的衡量2.通货膨胀分类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3.成本推进通货膨胀4.结构性通货膨胀5.通货膨胀的持续第六节通货膨胀的成本1.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2.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1.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2.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3.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失业的原因、通货膨胀的衡量与分类;熟悉菲利普斯曲线;掌握通胀的原因、通胀的成本以及通胀的政策教学重点:通胀的原因;通胀的成本;通胀的政策教学难点: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的关系通胀的原因及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教学内容: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1.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2.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3.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4.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1.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2.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3.货币政策及其工具4.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节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第六节供给管理政策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理解银行如何创造货币;熟悉供给管理政策;掌握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如何应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运行教学重点: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应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运行教学难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银行如何创造货币第七章经济增长教学内容:第一节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第二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第三节增长核算1.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2.增长核算方程3.增长的经验估算4.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第四节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理论1.基本假定和思路2.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3.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4.稳态及其条件5.稳态时的增长率第五节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第六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学生学习预期成果:了解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理解增长核算和新古典增长模型;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教学重点:经济增长的源泉;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教学难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五、建议教学安排六、课程成绩评定七、教材及课程资源(一)教材[1]西方经济学(下册).[2]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二)课程资源[1]学习资料资源:《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2]信息化教学资源:智慧树平台山东大学《宏观经济学》八、其它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结合智慧树平台采用上机考试。
宏观经济学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第⼆部分第⼆部分简单国民收⼊决定理论1.简单国民收⼊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凯恩斯的国民收⼊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
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
本章的另外⼀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
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单背景下。
2.均衡国民收⼊满⾜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在本章,均衡国民收⼊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两部门经济:i=s (或 y=c+i)三部门经济:i+g=s+t (或 y=c+i+g)四部门经济:i+g+x=s+t+m (或 y=c+i+g+x-m)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出”。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的⽔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产出)。
3.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条基本⼼理规律,即:⼈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平,收⼊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 =α+βyd,式中,c为消费,α为⾃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配收⼊。
根据可⽀配收⼊收⼊、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可得储蓄函数:s = -α+(1-β)yd,式中,s代表储蓄,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的NI-AE模型(精)
⑷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
表2-1 消费和储蓄举例(单位:元)
消费C 3000 7000 11000 15000 19000 储蓄S -3000 -2000 -1000 0 1000
从表2-1中可以看出:
可支配收入DI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①消费总为正数;
②消费与可支配收入 呈同方向变化; ③消费的增加不如可 支配收入增加的快。
dC dDI
⑹线性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 一般形式:
C=C+MPC· DI
自主消费 引致消费
C 20000 19000 15000 10000 △C 5000 3000 △D C=3000+0.8DI
E
45° ) 5000 10000 15000 20000 O
DI
图2-2
消费函数
⑺边际储蓄倾向和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 量之比。
二、数字举例及其图示
⒈收入-支出法 假定C=200+0.8NI,I=100, 于是总支出为:
AE 1500 1000 E C C+I I=100
AE=C+I=200+0.8NI+100
代入均衡公式: NI=AE
NI=200+0.8NI+100
NI-0.8NI=200+100 NI=1500 均衡国民收入为1500。
⑸自主消费与引致消费 全部消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不取决于收入的自主消 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自主消费 引致消费
如:C=3000+0.8DI
⑹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C和可支配收入增量△DI 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MPC= ΔC ΔDI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与支出模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消费函数;2. 储蓄函数; 3. 投资乘数;4. 平衡预算乘数 5. 平均消费倾向;6. 边际消费倾向;7.均衡收入;8.意愿投资;9.意愿消费二、单项选择题1.若MPC=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
A. 40万B. 60万C. 150万D. 250万2.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 )。
A. 收入B. 价格C. 边际消费倾向D. 偏好3.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
A. 消费减少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D. 储蓄增加4.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
A. 5B. -0.25C. -4D. 25.政府购买乘数Kg、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的关系是( )。
A. Kg<KtrB. Kg =KtrC. Kg>KtrD. 不确定6. 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 )。
A.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动B. 与边际消费倾向反方向变动C.与边际储蓄倾向同方向变动D. 与边际储蓄倾向没关系7. 当消费函数为C=α+βy时,则APC( )。
A. 大于MPCB. 小于MPCC. 等于MPC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说明( )。
A. 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B. 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C. 非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D. 事前投资等于事前储蓄9. 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 )。
A. 不变B. 增加200万元C. 增加100万元D. 减少100万元10.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11. GD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等同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D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DP水平C.GD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DP的水平D.GD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DP水平12. 下列()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宏观经济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邹春勇)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一节宏观均衡的概念一、最简单的经济体系1、从简单到复杂——这是分析的一种方法2、简单经济的假设①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庭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
②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③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1、均衡产出的数学表达:Y=C+I2、图形表达:ACY3、均衡产出的条件:E=Y 也可用I=S表示。
(注意这里的I是计划投资而不是实际投资)第二节消费函数一、家庭消费函数1、分析均衡产出的决定就要分析总支出。
2、消费是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影响消费的因素①居民可支配收入:Y d =Y-T②物价水平。
③利率。
④收入分配。
⑤消费者的财产。
⑥其他因素。
4、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家庭收入。
5、消费函数①概念:所谓消费函数,是指居民户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一般情况下,消费函数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②数学表达:C=C(Y)6、消费曲线:7、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①概念:MPC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APC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
②递减规律8、线性消费函数:C=a+bY二、储蓄函数1、储蓄及其影响因素2、储蓄函数3、①概念: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4、②数学表达:S=S(Y)5、③图形表示——储蓄曲线:6、边际储蓄倾向MPS和平均储蓄倾向APS7、①概念:MPS表示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APS表示一定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8、②递增规律9、线性储蓄函数:S=S0+sY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二者之和总等于总收入2、APC和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且APC>MPC。
则APS和MPS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且APS<MPS。
3、APC和MPC之和恒等于1,APS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假设:
1.仅研究产品市场,不涉及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故
投资为企业自发决定,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投资是模 型的外生变量,为一常数:即I=I0
2. 萧条经济中的凯恩斯定律:社会总 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 ,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不论需 求量如何变动,社会均能以不变 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P为常 数: P=P0,这时,总供给曲线平行 于横轴。由此:
●B
IU<0
IU>0
450
y
o
实际产出(收入)
实际国民收入取决于计划总支出
450
o
实际y产0 出(收入y)
均衡产出
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高洁
3.2 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家庭收入水平,
商品价格水平,
利率,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信贷状况,
收入分配状况, 家庭财产状况,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年龄构成。 社会保障制度, 风俗习惯
则1=C/Y+S/Y
即:APC+APS=1
3.因为ΔY=ΔC+ΔS
则1=ΔC/ΔY+ΔS/ΔY
a
即:MPC+MPS=1
4.如果:APC和MPC随收入的增加 O
而递减,则有:APS和MPS随
收入的增加而递增。即如果
-a
APC > MPC,则:APS <
MPS
450
C=a+bY
Δc
ΔY
S=-a+(1-b)Y
760
0.36 0.06
F 14000 12830 G 15000 13360
1170 1640
0.41 0.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德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教学目的:
了解消费和储蓄这两个经济变量的相关概念 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理论。要求学生 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原理。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 间的依存关系。记为:
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里安尼提出来的,他认为,消 费者的收入及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同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不 同阶段有关。消费者会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规划他们的 消费开支,以求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由于在短期中人们的财富存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因此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在长期中,
人们的财富存量是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且两者之
间一般存在某种比例关系,这样,平均消费倾向就可能
变成常数,即固定不变。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莫迪里安尼简介
莫迪里安尼(1918-)长期担任麻省理工学院 教授,在经济学流派上属于拥护凯恩斯主义的新古 典综合派。他除了在消费函数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 贡献外,还在公司财务研究领域与米勒教授共同提 出了著名的MM定理。1985年因其在这两方面的重 要理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C = f(Y)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假定储蓄仅受收入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储 蓄是收入的函数,记为:
S = g(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APC)就是消费支出占收入的 比例;平均储蓄倾向(APS)就是储蓄占收入的比 例。用公式表示就是:
C
消费曲线
h C=a+bY
与储蓄曲线是 相互对应的。
45o S
Y S=-a+gY
h
o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 增加,消费虽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容易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却 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消费不是取决于消费者当
前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意义上的收入水平。
C C=Y
Cs2
C2
Cs1
Ct1
C1
Yt1
Y1
Y2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二)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
; 由 Y=C+S
=>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表2-1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 用公式表示就是:
E
线。
-a
S=-a+gY Y
国费与储蓄
储蓄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为:
S = Y-C=Y-(a+bY)= -a+(1-b)Y
令g为边际储蓄倾向,则上式简写为:
S = -a + gY
(2.1.2)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对应关系
;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因为
所以有:
;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表2-2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一)消费曲线
消费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C
如图2-1所示。
Ca´ Ca
APC 显 示 出 基 本 不 变
的稳定性。
C=βY C3 C2 C1
Y1
Y2
Y3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七、其它消费函数理论
(一)相对收入消费函数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森贝里提出。其主要论点是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 其论点可归纳为: 1、消费的“示范效应”。 2、消费的“棘轮效应”
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消费、 储蓄可能会呈现表2-3中的情形。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表2-3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情况表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二)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在边际消费倾向递 C 减条件下,平均消费 倾向也会递减。因为:
C=a+bY B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还可以从几何图上得 到说明。
A
o
Y1
Y Y2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六、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
(一)短期消费函数 C = a + b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二)长期消费函数 C C=Y 一般将C=a+bY形
式的消费函数称为短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持久收入消费函数理论
消费曲线的代数式为:
B
C = a + bY (2.1.1) a
C=a+bY E
450 A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003-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中国民众消费的特点
1.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所以民 众的消费总体上比较谨慎.人们的储蓄愿望较强烈.
期消费函数,C = Y
形式的消费函数称为 450
长期消费函数。
C=Y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C
阿瑟·斯密塞斯认为,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 Cc 本来是不成比例的,
但是从长期来看,消 Cb
费与收入呈现出同比
例变动的特征,即
2.由于收入的差距大,使得民众的消费水平、消 费档次差距很大.
3.总体上看,许多家庭的相当部分收入用于购买 住房和子女教育消费、医疗消费等.这与我国的社会 福利开支水平不够高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备有关.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S
(二)储蓄曲线
储蓄曲线是用来
表示储蓄与收入之
间的函数关系的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