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3 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版

课型:新授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 3 桃花心木第 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7 页至 10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早读任务: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你的对子同学互相读一读。

2、能大声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语音、语速、语调)知识链接:桃花心木,常绿乔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国树,原产美面具有美丽的特征性条状花纹,由此而得名。

树高可洲,在中国有广泛种植。

该类木材的心材通常为浅红褐色,径切达15公尺以上,可作行道树、庭园树等,木头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好原料。

一、目标解读1、我会读本课“秧,萎,赖,锻,雅”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莫名其妙,从从容容,语重心长”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夯实基础1、检查自测①给这些字注音并读准:萎锻空种②这些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写两遍:番锻雅勃③会读:插秧枯萎基业幸而一番考验锻炼转化优雅汲取勃勃生机④不理解的词语有:2、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课文的主要讲了。

组内可以开展不同的形式朗读活动。

学法指导:1、认真了解学习目标,圈点勾画关键词语,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

2、生字要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自己注音组词并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词语要多读多写,并联系上下文试着去理解。

我会读!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三、能力提升1、文中这些桃花心木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它们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句段。

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个高个子种树人种桃花心木和我们通常种花有什么不一样?浇水时间浇水的量2、我的内心先是后来是再后来是,练习读出我的此刻心情。

3、如果这个种树人就生活在你的身边,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或疑问?四、总结梳理1、重新看一看新的字词知识,请在ABC共同体处默写出本课的生字词。

2、老师送一句话: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桃花心木》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

(桃花心木常绿乔木。

树皮淡红色。

鳞片状剥落。

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

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

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

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

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PPT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板书:桃花心木)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写的是什么?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词语解释PPT3、字词PPT4、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借助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写一个种树人“让树苗自己学会在土壤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所以当我看见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树形优美、高大而挺直、勃勃生机、优雅而自在第二课时一、导入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磨难。

在不幸与困境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

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3桃花心木1会写本课6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课文范读录音、课件。

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教师:生活的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绝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

在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

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得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

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

这节课我们将要欣赏和学习台湾当代名家林清玄的《桃花心木》。

二、教师范读,初步理解课文想想桃花心木是怎样的一种树?三、自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那么,在这些桃花心木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它们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画出有关句段。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个高个子种树人种桃花心木和我们通常种花有什么不一样呢?四、产生质疑1如果这个种树人就生活在你的身边,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或疑问?(设计意图:让学生由好奇而读文,因读文而发现,因发现而生疑。

让学生渐渐走进课文,与文中人物、事件开始初步对话。

)2小结过渡。

作者和你们一样,他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当他发现高个子种树人种树有许多奇怪的表现时,心中产生了许多疑问,而且也一股脑儿地向种树人倒了来。

第二课时一、读中深究,交流感悟出示:句1: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句2: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句3: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最新版六年级下语文 3 桃花心木(导学案)

最新版六年级下语文  3 桃花心木(导学案)

3.桃花心木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收集作者和桃花心木的相关资料。

(学生)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桃花心木图片资料及作者资料。

(学生)分钟)1.出示漫画《妈妈,水开了》。

2.板书课题。

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1.欣赏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和看完漫画的感受。

2.学生齐读课题。

3.交流收集的作者资料。

(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感人的力量)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用时:15分钟)1.出示读书要求:“三不”: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检查识字情况,教师帮助纠正易错的读音。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间交流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意思。

4.学生读文,注意生字读音。

2.读拼音写汉字。

3.在括号里写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3)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用时:10分钟)1.老师播放课文朗读课件。

2.组织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3.组织学生交流。

4.老师提问、指导。

1.学生看课件,认真倾听,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我”在乡下老家看到种树人不按规律给桃花心木浇水,由好奇到解惑,由种树想到做人,领悟人生道理。

2.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桃花心木树苗幼小;第二部分写“我”对种树人浇水没有规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律感到奇怪;第三部分写“我”解开谜团,悟人生道理;第四部分写树苗茁壮成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桃花心木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桃花心木导学案

3、《桃花心木》学习内容:3、《桃花心木》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物喻人说明的深刻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1.在品读重点语句的基础上,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生活的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决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

再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

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的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

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

这节课我们欣赏和学习台湾当代名作林清玄的《桃花心木》。

二、自学体验: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三、合作展示: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如:莫名其妙:无缘无故:语重心长:从从容容:勃勃生机:优雅:2.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

4.学生相互教读生字,组词,相互做自己出的预习题。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生字带入句中,句子带入文中,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先范读,再提学生读来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就学生汇报的生字进行再次的认读巩固;2.对生字的书写进行重点指导,教师先找学生上黑板展写,若不正确,师生订正后,再让学生写在写字本上。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3)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3)_人教新课标

3桃花心木教课目1.会写本 6 个生字,抄录自己有启的句。

2.有感情地朗文,理解文内容。

3.抓住要点句段,系生活,悟文章含的道理。

4.领会借物人的写作方法。

教课重点种人的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领会到作者介种的、道理和方法是一个比,其目的是了明育人之道。

教课程一、展现,目定向1、文入:出示片,同学用一个来形容片上的大。

(高大挺秀、亭亭玉立、笔挺秀美⋯⋯)它是如何从一棵小苗成参天大的呢?我就跟从台湾今世名家林清玄一同来学《桃花心木》。

下,同学都了文,哪位同学能告老,桃花心木是一种什么啊?(生回答),你是通什么方法认识的呢?(料,上网收集)。

2、要想读透课文,离不开词语的支持,下边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对字词的掌握状况。

枯败插秧锻炼优雅平白无故平白无故勃勃活力意味深长要点重申“锻”的书写3、同学们的词语关闯的特别顺利,此刻老师急迫的想知道,你们对课文的内容掌握的如何了,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记述了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的事)二、自主研究,知能整合1、那么,在这些桃花心木仍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养它们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画出相关句段。

2、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个高个子种树人种桃花心木和我们往常栽花有什么不同样呢?(生回答四点奇异之处)过渡:1、假如这个种树人就生活在你的身旁,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见解或疑问?(学生自由发布见解)2、作者和你们同样,他也是生活中的居心人,当他发现高个子种树人种树有很多奇异的表现时,心中产生了很多疑问,并且也一股脑儿地向种树人倒了出来。

三、合作相助,商讨释疑1、看作者向种树人提出疑问时,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课文,把他的话找出来。

你能不可以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样种树的原由终究是什么呢?2、小组内议论沟通3、小组报告:出示:句 1: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2)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2)
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当他发现高个子种树人种树有许多奇怪的表现时,心中产生了许多疑问,通过和种树人的交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当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yī làiyōu yǎ kū wěi chā yāng
()( )( )( )
2、补充下列词语
莫( )( )妙 无( )无( )从从( )( ) 语( )心( )
如果我是一棵经历风雨、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我会对种树人说:
1.“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水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我们知道作者在这里不只是说树的成长,也告诉了我们成长中经历一些挫折、一些磨难,会成长的更快、更坚强。你想对我们这些家庭中的“小皇帝”“掌上明珠”们说些什么?
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桃花心木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学科组长
审核人
学案个数
第5个学案
教师寄语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学习目标
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 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
学习内容
基本要求
1.体现学习的主要内容(重视基础);2.设计典型例题;
3.精选配套练习;4.高质课堂达标检测。
学 习 的 主 要 内 容
学 习 笔 记
第一课时
夯实基础
1、 解释词语:
语重心长:
汲水:
无缘无故:
莫名其妙:
勃勃生机:
2、本文作者是台湾著名散文家
3、说一说默读课文,想一想,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一、学情剖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篇课文,作者台湾作家林清玄。

作者经过写种树人种桃花心木时不规律地浇水等奇异的现象,从而导出深入的人生道理:在不确定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才干更顽强更好地生活。

全文借物喻人,层层设疑,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了解词语〝插秧、茂盛、基业、考验、优雅、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誊写对自己有启示的句子。

〔3〕、抓住重点句段,联络文本和生活实践等方法,引导先生领悟文章包括的深入道理。

〔4〕、感受文章故事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

经过对含义深入句子的了解,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进程与方法〔1〕、围绕效果,联络生活,引进课外资料,层层引导先生深化了解。

〔2〕讨论交流,探求种树人奇异做法的缘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联络文本和生活实践等方法,引导先生领悟文章包括的深入道理。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故事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林清玄作品引荐先生读。

教学进程第二课时学时目的1、抓住重点句段,联络文本和生活实践等方法,引导先生领悟文章包括的深入道理。

2、感受文章故事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

经过对含义深入句子的了解,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学时重点: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先生领悟文章包括的深入道理。

学时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活动一、导入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资料,了解桃花心木。

2、板书课题,读课题。

3、读课文,画出不了解的句段。

二、深化品读«桃花心木»〔一〕遇见效果1、先生提出不懂的中央。

2、重复熟读课文中的道理语段〔第14自然段〕。

3、梳理先生的效果,板书:生活的考验独立自主的心转化能量努力生长4、依据教员的板书,引导先生背诵这段话。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_人教新课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3.品读,感悟体验。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包蕴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漂亮,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专门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

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如何样的疑问呢?(生: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如何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如何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闻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查找答案。

(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二、指导自学。

1.初读课文。

(1)要求(投影打出):①学习生字新词——先画出,后自学。

②整体感知——想想:本文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部分?③质疑问难——画出不明白得的问题,提出不明白得的问题。

(2)过程:①默读课文。

②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学生不但答出自学结果,还要介绍自学方法。

③各小组简要汇报自学情形。

(3)点拨、指导参考:①生字“秧”“萎”要把握音、形、义,其他生字字义要明白得,把握音、形即可。

从镇定容——不慌不忙;文雅悠闲——优美文雅、自由悠闲,舒舒服服的模样。

说明生长起来的桃花心木由于能够在树苗时就舍命扎根,确定找到水源,因此现在长得专门好。

自学方法: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明白得。

②本文写的是一个人种桃花心木树苗的故事。

文章是按情况的进展顺序写的,可按发生、进展、结果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写租种“我”乡下老家屋旁的空地,种桃花心木树苗的人,他治理苗木的方法让“我”感到惊奇。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3、桃花心木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1、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这种表达方法。

学习准备: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林清玄及其文学成就。

2、找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

课时:建议两课时,也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边读边做批注,特别要针对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利用“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记录自己读书的收获,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读书要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这才是最高境界的阅读,相信你能行!!!基础达标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chā yāng kū wěi duàn liàn yōu yǎ zì zaì bó bó shēng jī( ) ( ) ( ) ( )()2、我理解的词语有。

3、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完成练习。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

不只是(),()也是一样,在()中生活的(),能比较()生活的考验,会()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把很少的养分()为巨大能量,努力()。

写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4、我知道作者运用的方法,主要写了,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学后疑惑:在收获的同时,我还有疑惑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疑惑一:疑惑二:二、拓展阅读南瓜的力量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 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  教新课标
普通说来,〝教员〞概念之构成阅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然后历代对教员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员。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员〞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员〞,由于〝教员〞必需要有明白的教授知识的对象和自身明白的职责。4、指点朗诵:这个种树人真是太奇异了,用疑惑语气读。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集体设计
一、温习导入
1、听写本课词语:
插秧、茂盛……
2、导入:同窗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种树人的奇异种树行为埋下了许多的疑问,懒人怎样知道有几棵树会茂盛呢?究竟应该什么时分来?……明天我们就来听听种树人自己是怎样说的
二、全体感知
1、请同窗们自在读课文,把种树人说的话找出来
2、引导先生了解种树人说的第一段话
1、教员板题,全班齐读
2、出示桃花心木的图片,指名反应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课文中是怎样引见桃花心木的呢?请同窗们自读课文
二、全体感知
1、先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索:文中是怎样引见桃花心木的?
2、指名反应
3、教员引导:自在读引见桃花心木的句子,从中找出最能表达桃花心木特点的词语。
4、指名反应
5、一株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怎样长成树形优美,矮小而蜿蜒,优雅自在,勃勃生机的参天大树的呢?请读课文
〔1〕从这段话中,找出种树人种树下按规律的缘由
〔2〕先生反应后,教员引导要点
3、假设种树人不这样做,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三、感悟道理
1、种树人的这番话不只解答了作者的疑惑,也给予作者深入的启示,请同窗们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通用14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通用14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通用14篇)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篇1 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德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教学方法:教师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板书:6桃花心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

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桃花心木导学案

3.桃花心木导学案

3.桃花心木本周习惯养成:主备人复核人授课时间使用人课时3课时课型自学探究+展示提升课学习小主人轻松自学目标:1.我能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我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并能简练概括课文大意。

合作探究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句段,并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学会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并得到个人的启迪。

(重点)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难点)时间预设:轻松自学()合作探究()开心检测()【知识链接】桃花心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

该类木材的心材通常为浅红褐色,径切面具有美丽的特征,呈条状花纹,由此而得名。

又因木材密度中等,软硬适中,干缩小,尺寸稳定,加工、胶粘和油漆性能优良,而深受人们喜爱。

作为高级装饰和家具等用材,在世界木材销售市场上享有极高地位。

轻松自学※导学流程:自学→对学→小组交流→展示一、字词大闯关1.我能把本课生字新词拼读准确,并圈画在书上,还要把他们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

★我想提醒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的易错字是:2.我还找到了其他好词;3.我能把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把意思写在书上。

(理解难词方法:①联系上下文;②联系生活实际;③查阅工具书等)★我想请教同学或者老师的难词是:4.我能找出特别值得一提......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并在文中标注。

(温馨提示:如本课生字新词中出现的。

)二、朗读我能行(要求:吐词清,不错字,不多字,不漏字,读流利)我要大声朗读课文三遍,做到读正确、流利、有节奏。

◆我的不足:三、课文我了解1.我能简练概括文章大意:2.快速浏览课文内容,你能弄清种树人“不确定”的做法是怎样的吗?请画出“我”对种树人的行为感到奇怪的语句。

3.我要再读描写种树人的一番话的相关段落。

四、质疑我最棒我最疑惑不解的问题是:合作探究※导学流程:自学→对学→小组交流→分配任务→找展点,预展→大展示一、探究其“不确定”做法的原因。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出示要求:自读、思考3分钟——组内交流(3分钟,1—3号交流,4—7号补充)—白板展示——汇报交流——倾听记录
提示:静而生慧,轻声交流,尽显素质
知者加速:练习汇报
师就重点语句精讲点拨,渗透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课文延伸 (6分钟)
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育树人的做法对吗?你是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
出示幻灯片:15自然段
难点:
1.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搜集林清玄的作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白板、三色牌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感情调节(2分钟)
同学们,上课开始老师跟大家交流一点读书心得:巴西有一种树,它高三十米,它叫酒瓶树;瓶子树;肚佛书;大肚树。你们来猜测一下,这种树长得什么样?师:它长成这样子为什么呢?
实验学校六年级语文课时备课设计
课 题
3 桃花心木
课型
新授
序号
教材
分析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教材以树喻人,描写了一位乡村种树人,在培育桃花心木时的二三事。文章在写作方法的运用上,通过层层渗透,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使我们终于透过种树人在植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怪现象,捕捉到合理的内核,感受到深切的震撼。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育人道理的认识。
七、当堂检测 (5分钟)
内容:练习册第9页“ 精彩回读”
要求:1.出示答案,组内互阅; 2.疑问亮红牌
知者加速:练习册:跟进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茂盛〞〝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二、重点、难点重点经过了解含义深入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难点体会其中所包括的深入道理。

三、教学步骤一、生活导入:同窗们,教员想请大家帮个忙,〔情愿吗?〕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隔壁住着姐弟俩,从小就失掉父母。

姐姐为了照顾弟弟,很早就任务,赚钱供弟弟上学,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洗脚水都端到弟弟的面前。

他的弟弟如今曾经上高一,效果十分棒。

可是弟弟除了效果好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甚至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说话。

我总想找这位姐姐谈谈,可一时又不知该怎样跟她说,同窗们能帮帮教员吗?我置信,学了明天的课文,同窗们一定能帮我。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时间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似乎没有一点规律,文中的〝我〞感到十分奇异,忍不住去问那位个子很高的种树人:(先生读)[投影一]我忍不住问他,究竟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事出有因会茂盛?假设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茂盛吧?二、研读第12。

13自然段:1、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在课文的——12、13自然段。

请大家自在地朗诵这两个自然段。

2、假设你就是种树人,教员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效果吗?别忙,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肠预备一下。

先生一般朗诵。

3、如今,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呀?指名回答。

〔师问生答,您好,我到您这儿来,头脑当中装满了问号……师从不明白,到有点明白,到还有疑问,到完全明白。

请他生说时〕〔三个效果一同处置。

领先生答到最后一个效果时,强调一下意味深长。

〕4、先生评价。

教员引导:种树人是怎样说的呢?[投影二]文中插图。

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看看种树人的表情。

〔笑着说〕,啊,种树人为什么要笑着说呢?你们懂他笑的意思吗?〔对问者的有礼貌,宽容〝我〞的不知,自得他的种树技术,自信他的桃花心木一定能成材。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桃花心木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课 桃花心木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课桃花心木_人教新课标“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

教学目标: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明白得,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及显现的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进展的障碍。

许多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可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那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排除幼儿恐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自由自在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适应。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爱好,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关心和鼓舞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2人教新课标一、教材总体剖析: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这篇文章言语朴实流利,寓意深入。

作者借桃花心木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生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草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辛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制依赖性对人生长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了解和读写下面词语〝插秧、茂盛、锻炼、勃勃生机、莫明其妙〞2感情的朗诵课文,誊写对自己有启示的语句。

3、经过对含义深入语句的了解,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种树人的用心,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络生活实践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先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络生活实践,领悟文章包括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拟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打破方法:让先生先自渎,勾勒出对自己有启示的句子,偏重复研读,细心体会,然后小组交流,重点体会课文不是单纯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生长。

难点:领悟文章包括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打破方法:读重点句段,在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求种树人奇异做法的缘由。

在探求中使先生逐渐体会其中的道理,遭到其实,取得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教法:引导先生自学,组织先生提问、研读、讨论。

学法:自渎课文,提出效果,围绕效果研读详细语句,在了解基础上讨论交流。

五、教学预备: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六、课时布置:七、教学进程:一、说话导入,唤醒阅历:1、说话交流。

同窗们养过花、种过树吗?你们通常是怎样照料它们的?看得出来,同窗们对自己亲手栽种的花木经常是百般呵护、精心照料。

有一位高个子种树人,他也种了一种树,这种树挺特别,树形优美,矮小而蜿蜒,而且这种树的木材色泽美丽,质地优秀,还是世界名贵木材呢!想知道这种树的名字吗?对了,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桃花心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六____年级_语文______学科导学稿
3.《桃花心木》导学案(两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使学生感悟到作者接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

学习重、难点:
1、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
说明育人之道这种表达方法。

学习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林清玄及其文学成就。

2、找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

课时:建议两课时,也可根据学情划分学习内容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一)、走进课文了解桃花心木是怎样的一种树?我们从桃花心木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自由读文,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

1.检查自测①给这些字注音并读准:萎锻空种
②这些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写两遍:番锻雅
勃③会读:插秧枯萎基业幸而一番考验锻炼转化优雅
④不理解的词语有:
2.你知道课文的主要讲。

3.你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
4.文中这些桃花心木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它们的呢?划出有关句段。

5.读文章,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个高个子种树人种桃花心木和我们通常种花有什么不一样?浇水时间浇水的量
6.我的内心先是后来是再后来是,练习读出我的此刻心情。

7.如果这个种树人生活在你身边,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或疑问?
新课知识: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领悟文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师述::作者和你们一样,他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当他发现高个子种树人种树有许多奇怪的表现时,心中产生了许多疑问,而且也一股脑儿向种树人倒了出来。

●读中深究,交流感悟:
(一)读中充分感知文字内容。

1.当我向种树人提出疑问时,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他的话找出来。

2、你读了种树人的话后,你的观点是:
(二)抓住要点,细细品味。

1.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样种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提示从种树人的话找)
2.读句子①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
了②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③我模仿老天下雨是为了桃花心木苗不养成依赖之心。

我明白了:
3.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想一想:种树人的这些话有道理吗?
(二)引领思维,提升认识。

1.学到这儿,你们还觉得种树人这样种树是不是不懂关爱、不知规律吗?此时,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从给树苗浇水这件事中,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这里“不确定”是。

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比如。

我从这段话中明白了作者是用借喻人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3.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是因为
(三)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对前来散步的人说:;
【扩展延伸】
高(中)考对接
1.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想记住什么?(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老师送一句话: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
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三、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chā yāng kū wěi duàn liàn yōu yǎ zì zaì bó bó shēng jī( ) ( ) ( ) ( )()
2、我理解的词语有。

3、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完成练习。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

不只是(),()也是一样,在()中生活的(),能比较()生活的考验,会()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把很少的养分()为巨大能量,努力()。

写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我知道作者运用的方法,主要写了
,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学后疑惑:在收获的同时,我还有疑惑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疑惑一:
疑惑二:
5.我们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光是说树的成长,也告诉了我们人的成长经历一些挫折、一些磨难,会成长的更快,更坚强。

你想对我们这些家庭中“小皇帝”、“掌上明珠”说什么呢?请写下来吧!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