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出机杼,烛照深微——评李壮鹰《中国诗学六论》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 李壮鹰 第五章概述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 李壮鹰 第五章概述
对现实生活和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认识 与把握。
自我人格的修养与完善。
《南行前集叙》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 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 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 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 尝敢有作文之意。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 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 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 而发于咏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文皆在,凡一百篇, 谓之《南行集》。将以识一时之事,为他日之所寻绎, 且以为得于谈笑之间,而非勉强所为之文也。时十二月 八日,江陵驿书。
三、禅、道思想的发展与诗学中的审美主义
禅宗虽然兴盛于唐代,但至宋代禅宗有了 巨大变化: 在传道方式上向文字禅过渡。 在传道对象上向士大夫倾斜。
道教中兴:为了对禅宗心性学说进行哲学 回应。
三教合流:在建构心性学说这一共同的轴 心上 。
三、禅、道思想的发展与诗学中的审美主义
儒、道、佛三教合流下的宋代诗学,最 大的特点是审美主义倾向的凸显: 一、对艺术至境的普遍追求成为主流诗学。 欧阳修: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 之意见于言外。
(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通过形象来传达出含蓄蕴藉的诗意,使诗 歌具有耐人寻味的言外之意。
司空图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看成诗歌创 作的最高境界。
苏轼充分体会到了司空图“美在咸酸之外” 之说所包含的艺术见解,对其“味外”说 表示深切赞赏和认同。
(五)法度中的自由
(五)法度中的自由
自由 作家的精神自由,要求摆脱各种束缚。 创作形式上的解放,带有某种人文解放 的倾向。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李壮鹰第四章总结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李壮鹰第四章总结
韩愈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一、韩愈的儒学思想和文道合一的理论
韩愈的道统论和宗孟论 “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
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 “愈之 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 耳。”(《答李秀才书》)
“吾所谓道也,非尔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 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 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 也。”(《原道》)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 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皎然《诗式》的诗学理论 第三节 韩愈的文学思想与“解构”倾向 第四节 白居易批判现实的诗歌理论 第五节 司空图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概述
大唐帝国,尤其是其中的盛唐时期,
杜甫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达
到了全盛,代表着中国古代的辉煌
诗情缘境发,法性寄荃空。
二、“缘境”与“取境”
“境”或“境界”之走入诗学 王昌龄: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 三曰意境。
二、“缘境”与“取境”
首次明确强调“境”与“情”的关系: 诗歌的情与境是不可分离的,境中含情, 情由境发 “缘境不尽曰情”
诗歌意境的特点在于整体意象背后所表现 出来的情味。
一、“天真”与“中道”
“中道”: 皎然理想的自然品格,是一种无过无不及
的“中道”: 为法制和规律所勒制的自然,才是真正
艺术上的自然, 经人力所熔铸后的自然,必然表现出一
种优游不迫、含蓄蕴藉的风调。
“四不”、“四深”、“二要”、“二废” 等,阐述的是游刃于法度之中,从容于限度 之内的自由。
根由:不是为了诗的教化作用而提倡诗的中 道,而主要是从诗歌内部的艺术规律上来着 眼。

墨的诗意词句

墨的诗意词句

墨的诗意词句1.俾汝畏留天地间,墨花恣洒鹅毛素。

——清·朱彝尊《玉带生歌并序》2.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魏晋·张华《轻薄篇》3.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

——唐·李贺《感讽六首》4.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5.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唐·孟浩然《南归阻雪》6.抱真唯守墨,求用每虚心。

——唐·李山甫《古石砚》7.熊胆磨作墨,书来字字苦。

——唐·晁采《子夜歌十八首》8.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唐·刘三复《送黄明府晔赴岳州湘阴任》9.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清·蒋士铨《岁暮到家》10.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唐·卢仝《示添丁》11.红笺色夺风流座,白苎词倾翰墨场。

——唐·韩翃《送万巨》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3.大江南来万几暇,翰墨留神纵天性。

——元·唐珙《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14.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元·王冕《墨梅》15.王家山水画图中,意思都卢粉墨容。

——唐·薛涛《斛石山书事》16.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元·王冕《墨梅》17.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魏晋·潘安《悼亡诗三首》18.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唐·孟郊《归信吟》19.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明·真可《游云居怀古》20.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宋·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21.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

——唐·何扶《寄旧同年》22.湖畔春山烟点点,云中远树墨离离。

——唐·刘长卿《春望寄王涔阳》23.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

——魏晋·左思《娇女诗》24.好是圣人亲捉得,便将浓墨扫双眉。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20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20

以歌泄导人情。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阕。”
在《采诗官》中白居易也抨击了诗人对当权 者们的谄媚: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 兴喻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自始章句无规刺, 渐及朝廷绝讽议。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 虚器。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夕郎 所贺皆德音,春宫每奏唯祥瑞。”
《寄唐生》高度赞扬了唐生的诗歌是:“非 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 知。” 在《伤唐衢》里说诗歌应该“但伤民病痛, 不识时忌讳”。
白居易把歌咏民间疾苦,“使下人之病苦闻 于上”,作为诗人的一项义不容辞职责。他不但 是这样说,也正是这样作的。在他所写的讽喻诗 中,有大量的篇章,直接唱出了当时人民在重赋 盘剥之下的悲惨境遇和无告之苦。
白居易一方面反对谄成,另一方面就主张 “救失”和“补缺”,希望诗歌能成为批评政治 的武器。他响亮地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 歌合为事而作”;“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阕, 而难于指言者,辙歌咏之”。他向皇帝疾呼: “欲开壅塞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第二,白居易在倡导诗歌应该批评政治的同 时,又十分强调诗人担负着宣泄民情、表达民间 疾苦的任务。早期诗论,虽然“美”、“刺”并 提,但着重强调的是诗歌对老百姓的教化、统治 作用。白居易则与此不同,他特别强调用诗歌来 反映他论
白居易写了大量的“讽喻诗”。他的诗,在 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了中唐社会的黑暗和百 姓的疾苦,在文学史上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他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发展了以往的进 步的诗论传统,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较系统的、 重在批判现实、暴露黑暗的诗歌主张。
一、关于诗歌产生的根源
历来文人往往鄙视白诗的“俗”,如吴聿说 白居易的诗“甘于浅俗”,乃由于“才有所限”; 张戒称白诗“其辞浅近,其气卑弱”;释惠洪嗤 白诗“近于鄙俚”;王世桢甚至指白居易为“张 打油,胡钉铰”的“作俑者”。实际上,通俗的 形式,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的关键之一。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30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30

过去古人评诗有一种偏见,总认为阔大的描 写就好,写细微的东西就格调不高。如严羽说李
杜的诗如“金鳮擘海”,而孟郊、贾岛的诗如
“草间秋虫”。其实,生活有大的场面,有小的
场面,这些场面都需要作家去表现。
苏东坡《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 蜓落上头。”比如杜甫的诗歌里也有一些善于描 写微小事物的:“荇泥上燕嘴,花蕊沾蜂须”。 当然,这些描写也上有一定的想象的。鲁迅说过: 文学宝库中既需要有高楼大厦,同时也需要由小 的“一雕栏”“一画础”。
下边王国维又举“无我之境”的例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 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这前两句是陶渊 明的《饮酒诗》中的句子:“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作者是很 客观地表现自己眼前的景物的,中间没有什么明 显的感情色彩,所以王国维管这种境界叫作无我 之境。
“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 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 家也。”浪漫主义作品虚构的成分较多,但不能 完全脱离现实,甚至违背现实。比如《西游记》 里的人物,虽是想象的结果,但形象的构成是来 源于现实生活的。中国人对于龙的虚构正可以说 明想象源于生活。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王国维不但在西方 的文艺思潮的启发下,明确认识到有浪漫主义与 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而且还正确地指出这两 种创作方法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写实 主义作家离不开理想,理想主义作家也离不开生 活现实。
古代的有些诗描写的境界与电影镜头有相似
之处。《诗人玉屑》中载有宋朝和尚的一首诗: “风蒲烈烈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伶婷 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这两句从非常细腻 的小镜头着眼:在风中摇摆的蒲草和蜻蜓。而后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09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09
第三节
“虚静”说
所谓“虚静”说
“虚静”是道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 论是庄子还是老子,都主张“虚静”。所谓“虚 静”,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虚”,空也,指 内心排除外扰,即“天地万物不入于胸次”。 “静”,止也,指心灵停息内动。道家把精神的 虚静看成是获致大道的前提。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庄子》中讲了不少以虚静得道的寓言。比 如“梓庆削鐻”的故事,谓梓庆精于做鐻之术, 鲁侯问其道,梓庆说:臣将为鐻鐻,未尝敢以耗 气也,必齐(斋)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 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 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 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 然后见成鐻鐻,然后加手焉。
苏轼《送参寥师》诗云:“欲令诗语妙,无 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指出诗 人之心唯有静,方能了察群动;唯有空,方能容 纳万境。袁枚《静里》诗云:“静里功夫见性灵, 井无人汲夜泉生。蛛丝一点分明在,不是闲身看 不清。”《随园诗话》卷七引唐人诗句云:“苦 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僧入定”三字,道 出诗人构思时的感情虚静状态。
英国诗人渥兹华斯说:“诗起于在沉静中回 味过来的感情。”今人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 说:“作文之际,生文之哀乐已失本来,激动转 为凝神。始于觉哀乐而动心,继而摹哀乐而观心、 用心。”作品中所描写的感情状态,决不等于作 家在构思诗的感情状态。
《诗话总龟》引《王直方诗话》云:“东坡 言,渊明‘但恐多谬误,君当恕罪人’,此未醉 时说。若醉,何暇忧误哉?诗人言醉时是醒时。 此语最是名言。”契诃夫也说过:“如果作者写 一个精神病人,不等于他自己也有病。我写作 《黑修士》时,没有任何灰心的思想,而只是根 据冷静的思考。”
老者曰: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 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 而唯蜩 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 而不得! 这里所谓的虚静,也是用志不分,排除外扰 的意思。

精审·博洽·自得——评李壮鹰先生新著《逸园丛录》

精审·博洽·自得——评李壮鹰先生新著《逸园丛录》

A Review of Li Zhuangyan's Yiyuan Conlu
作者: 陈玉强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化研究
页码: 169-172页
主题词: 先生;中国古代文论;自得;齐鲁书社;文学评论;创作论;生成论;鉴赏论;作品论;札记
摘要:李壮鹰先生新著<逸园丛录>(齐鲁书社2005年9月出版)由六十则学术札记组成,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乐论、诗论、画论和书论,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滋味、风骨、象、境、势等等,作者作出了独到的阐释,亦让人触摸到了文论背后儒、道、释的思想精义.中国古代文论的深刻内蕴,好像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一样溶解在看似散漫的具体的文学评论之中,李壮鹰先生的学术札记正是采取了'以散对散'的战术,逐个突破.但各个篇什组合在一起,又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论从生成论到创作论,从作品论到鉴赏论的潜体系.。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06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06

《易传》的文学思想
《周易》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它成书年代久 远。现存《周易》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易 经”,二是“易传”,所谓经是周易的正文,而 “传”是后人对经文的解释和阐发。《易传》中 的思想十分丰富,它基本上谈的是儒家穷理尽性 的哲学观点,但有些论述与文艺相通,故对后来 的文学和文论都有深刻的启发。
荀子认为,人们的说话著文,首先要合于 “道”。他所说的道,其内涵与孔孟不同,从世 界观的层面上说,他的道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 意思。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讲,荀子的道也不同于 孔孟之道,孔子讲“仁政”,孟子讲“王道”, 但荀子的政治主张是强调法制,故“王道”与 “霸道”并提。
“圣”是荀子的“隆正”的第二个标准。荀 子认为,道既为人们言论的准的,而有一种人的 言论最符合道,他们是道的化身,这种人就是圣 人。故文欲明道,就意味着一定要征圣,即以圣 人为依据、为楷模。
荀子对圣人之辩的推崇与对小人之辩的排斥, 完全是从明道和政治功利的角度出发的,因此, 尽管小人之辩可以“詹唯则节”(详略得当), “奇伟偃卻”,但因为对政治有害,所以斥之为 “奸言”、“奸雄”,并定为禁灭和诛杀的对象。
宗经:既然说话著文要征圣,而圣人的思想 都体现在他们留下的经典里边,所以荀子提倡宗 经。他说:“圣人者,道之管(关键)也,天下 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 《书》、《礼》、《乐》之中和也,《诗》《书》 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间毕矣。”
第三节 荀子和《易传》中的文学思想
荀子的哲学思想
荀子在思想上属于儒家的范畴,但在哲学建 构上却与孟子正好相反。他继承改造了儒家思想。 他将孔孟思想从唯心主义改造为唯物主义。在思 想上提出了“立隆正”。所谓“隆正”,就是为 人们的言论树立的最高的、最正确的准的。这准 的,就是“道”、“圣”、“经”。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12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12
值。他的创作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在内容和 形式上都对后代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司马迁对屈原作品的肯定
汉初的重道轻儒的文化思想背景,决定了那 时人们对《楚辞》的态度。统治者对屈原和《楚 辞》评价很高。西汉时期第一个全面而高度评价 屈原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 屈原列传》中对 屈原的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进行了高度 的赞扬:“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其文约, 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所指极大, 举类迩而建义远。”
“赋、比、兴”的含义
其二是六朝时钟嵘的说法:“文已尽而意有 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他对比兴的论述 也是从韵味说出发的。第三种有特色的说法,是 唐僧皎然的,他在《诗式》中说:“取象曰比, 取义曰兴。”他认为比和兴都是比喻,所不同的 是,“比”是取事物的外在形象来比喻。而“兴” 是取内在精神来比喻。
《礼记‧乐记》中的关于乐的理论也适应于 诗歌。《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 动物使之然也,音之所由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指出客观生活是诗歌产生的源泉。
第二节
汉人关于屈原的争论
屈原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伟大人格和斗争精 神,抒发了他的爱国思想和不同流俗的精神。作
品不但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还有很高的艺术价
对于屈原作品中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王逸也 引经据典地加以肯定,认为它们都是“依《诗》 人之义而作”,“依托五经以立义焉”。他举了 好多《离骚》中的句子来和儒家的经书对照,以 力证其“依托五经”。他的引证有牵强附会之处, 但对于提高浪漫主义文学的地位,为其争得合法 的权利,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逸对屈原作品的维护实际上就是对屈原所 代表的进步的文化传统的肯定,是对传统的儒家 保守文学观的反击。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实际 上反映了两种文学态度:一种是与现实妥协,一 种是与现实抗争。另外,对于浪漫主义的看法, 有人认为应该否定,有人认为应该肯定。对于屈 原的评价最终是肯定派占了上锋。

浙江省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杜甫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左绵,地名,代指绵州。

杜甫此诗写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的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B.“贪愁”写出了观画人既喜欢角鹰的高飞长空,却又担心它飞去的矛盾心态。

C.画中鹰很传神,真鹰反而让人觉得徒有其名,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侧面表现姜楚公所画之鹰生动逼真是本诗一大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弋阳,地处江西省东北部。

弋阳腔被为中国古代戏曲“活化石”、高腔戏曲的“鼻祖”,。

雨的声音不时从门外传来,场内的观众却全然进入了戏中。

①听弋阳腔的演唱,强烈地感受到它超越地域文化的艺术穿透力和亲和力②弋阳腔因弋阳而立身,弋阳亦因弋阳腔而扬名③让人一接触即被那激越清雅的气质所打动④那响脆的锣鼓和昂厉的唢呐,无不动魄惊心⑤那或高亢狂放或抑郁婉转的曲调⑥你看,一个演员在台上唱,幕后数人接腔相伴,如回声般美妙A.②①③⑥⑤④B.②⑥⑤④③①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⑥③②①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写诗是一种细致的手艺活,为了得到理想效果,诗人往往要殚.(dān)精竭虑,付出繁剧锁细的努力——冷淬水磨白炽(zhì)的情感;海选、试错,寻找那个唯一恰当的字词。

高二语文 语文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 语文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语文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

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或者说,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各个门类中,并影响、甚至是暗暗地决定了它们的历史命运。

中国诗性文化大致呈现三种面孔。

一是“知识”面孔,如孔子说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之名”,如现代语文教育经常提到的“古代文学知识与素养”,这是诗性文化传统具有实用性之表现。

二是“审美”面孔,受西方文论中“情感表现”说的影响,这也是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即古诗有审美功能,可以愉悦心灵。

三是“伦理”面孔,它的大背景是现代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前两张面孔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惟独这副“伦理”面孔,由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不给人带来愉快的享受,甚至本身还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所以正在陷入深深的遗忘中。

以至于人们经常会想:读不读唐诗与宋词,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与希腊文化模式相对,中国文化模式可称为“非主体化”与“非对象化”。

希腊模式的要义有二:一是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二是字宙裂变为主体与客体两部分。

那种冷酷地压抑感性以及冷酷地征服自然的西方社会生产方式,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来的。

中国模式不同,它一方面尽力消解生命内逐渐展开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另一方面又通过限制主体的欲望以尽可能减少人与自然的矛盾。

希腊模式是理性文化的代表,它完全背离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智慧。

中国模式是诗性文化的典范,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原始的诗性智慧系统。

以后的中国文化,尽管层次繁多、旁逸斜出,但都以诗性智慧为根底。

所以说,中国文化是从“诗性智慧”中转换生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诗性文化当然不是只有审美意义,它本身也曾是我们民族最真实的生活方式。

诗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区别,在历史上具体表现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25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25

整个明代的诗文理论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李 贽的“童心说”。它在中国文学批评史表现出来 一种崭新的性质,也就是反封建、反礼教的性质。 公安派和竟陵派的反拟古是有价值的,但竟陵派 的脱离现实的倾向对后代造成了不良影响。
李贽的思想代表了明代后期新兴市民阶级的 利益,要求冲破封建束缚,发展自己的利益,要 求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个性解放思想。李贽的思 想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有联系。李贽生活在泉 州,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影响以及其家庭的影响, 都对他个性解放思想的形成有很大作用。
出于主张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想,李贽在文学 是提出了“童心说”。李贽认为,真正的好文章, 就是作家的童心不被蒙蔽,写出的文章直接发自 于自己的童心。人从生下来就存在一种单纯、纯 洁的心地,这种心地叫童心。童心是最纯正的。 但是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心也就越来越被掩 盖了。
李贽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 也。苟童心尚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 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 者。”如果一个作家的童心还存在,没有被蒙蔽。 那么他即使没学过道理、知识,他也是无时无刻 不能写出好的文章,他创造的任何一种体裁都是 好文章。
李贽的所谓“童心”,实质上是指摆脱了封 建礼教束缚的人类的真实感情。他认为,文章应
而李贽却针锋相对地提出:人作为人,他的 本性就是有欲望的,有个人利益的。用他的话说 就是“人必有私”、“趋利避害,人人同心”, “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力之心”,“谓圣人不欲富 贵未有也”。在四五百年前,面对着束缚、毁灭 人类个性的封建专制思想,这个“自我”,这个 “个人主义”的提出,有强烈的反封建性质。
烟火的地步,做到远离现实生活的地步。
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的诗才是表现了性灵。 从竟陵派的诗人的创作实践来看,他们的诗也正 是这样,因为刻意追求“清”,追求“静”,刻 意追求脱离生活的那种冲淡。清初的钱谦益曾经 骂竟陵派陷入“鬼趣”,甚至斥之为“诗妖”。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19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19

2、提倡自由的散体文,反对骈俪
对于六朝的骈俪风习,从隋朝以来一直有人 提出批评。但是收效不大,一方面是由于形式主 义文风太强,一时无法煞住。隋代强烈抨击六朝 文风的李谔,向皇帝要求以法律限制骈体的上书 本身就是用骈文写的:“魏之三祖,更尚文辞,故 人君之大道,好雕虫之小技,……竞一韵之奇, 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 筐,唯是风云之状”。
但是在文学的形式主义文风面前,韩愈宣扬 的“文以贯道”,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因为尽 管他所谓的道是孔子的儒道,但是从韩愈认为学 文者不能为文艺而文艺,应该表现一种思想,一 种道理。这个从本质上说是对于单纯讲求形式不 顾文章的内容的风气就是一种批判。
从“文以贯道”的见解出发,韩愈也就特别 强调作家写作之前的思想修养。他在《答尉迟生 书》中说:“夫所谓文,必有诸于中,是故君子 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正因为文章 是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表现,那么要写好的文章, 就必须从加强本身的思想修养入手。韩愈在《答 李翊书》中说要写文章得“养其根而其俟其实, 加其膏而命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 光晔”。
韩愈不但对文学有不平则鸣的观点,而且对 艺术也是这个见解。比如论书法,韩愈在一篇 《送高闲上人序》中说高闲上人是一个和尚,生 活淡泊,不可能有深切的生活感受和不平的感情。 所以他虽然表面上模仿张旭的书法,但是他没有 张旭那样不平的思想感情,“不得其心而逐其迹, 未见其张旭也”。
总之,韩愈的“不平则鸣”的见解,把从司 马迁以来的“发愤著书”的观点进一步理论化、 系统化。虽然他的理论不是没有毛病,比如他认 为历代作家的命运和创作是出于天意的安排,这 是儒家的天命论观点。但是他强调作家的不平, 强调作品要喜欢不平的思想感情。这一点的进步 性是不可否认的。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之后, 后来宋朝的欧阳修又发挥了这个见解,以后很多 人都提出这种见解。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28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28

关于“情中景”,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的 另一处还举了杜甫的《登岳阳楼》:“亲朋无一 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没有一点音信,自 己又老又病,在一条破船上过日子。这是抒发悲 惨之情的诗句。王夫之说:“尝试设身作杜陵, 则心目中二语居然出现”。它使人眼前出现了一 幅老病孤舟的图画。
另外,王夫之还指出:“不能做景语,又何 能做情语哉!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
“影静千官里”,出自杜甫安史之乱之时的 《喜达行在所》。当时杜甫住在长安,安禄山攻 破了长安,杜甫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 从长安跑到凤翔去找皇帝。杜甫没有直接说自己 的喜悦,而是说:“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心数中兴年”。
“千官”,指皇帝殿下的文官,“七校”指 武官。这里说杜甫参见皇帝时,非常肃静地站在 文武百官之中,心里充满大难之后的舒适幸福之 情,他盘算着恢复朝廷的社稷,屈指数着中兴之 时的到来。“影静千官里”,表面是写杜甫和文 武百官肃静的身影,是写景,但写景之中却透着 无限的欣慰。
王夫之认为诗中所写的形象总是情和景的统 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诗人所描写的形象总要 包含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自然景象经过诗人的描 写就具有了人性化,即“物中有我”。王夫之认 为通过诗人对客观外物的亲身体验,眼里看见物 象,心中产生了感情,二者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 诗人笔下的形象。
刘勰《文心雕龙》里说作家创作:“目系往 返,心系吐纳。”这种形象需要作家有亲身的观 察外物的经验,所以王夫之特别强调作家的创作 要有对客观生活的体验。没有生活体会写出来的 形象和自己没有关系。
情与景虽然是两个范畴、两个东西,但是在 诗里是不可分的。作诗作到最妙的程度,情与景 二者就会融合为一处,正所谓“情景交融”。情 与景有两种结合的方式,一种是在抒情中写景, 即所谓“情中景”;一种是在写景中抒情,即所 谓“景中情”。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 李壮鹰 第七章讲解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 李壮鹰 第七章讲解

二、论“理、事、情”与“才、胆、识、力”
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 有之变态。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举不 能越乎此;此举在物者而为言,而无一物 之或能去此者也。曰才、曰胆、曰识、曰 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
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 之发宣昭著;此举在我者而为言,而无一 不如此心以出之者也。以在我之四,衡在 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 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 是而为言者矣。
四、论以意为主,反对死法
“以意为主”: 诗歌创作必须坚持艺术形象性的原则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 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夕 堂永日绪论内篇》)
诗歌创作中的“活法”与“死法” 。
第三节 叶燮的《原诗》
《原诗》是中国诗歌理论 发展史上的杰作,它系统 地阐述了诗歌的本原、文 学发展以及诗歌创作主客 关系及思维规律等问题, 在理论的系统性上大大地 超越了前代。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 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故 又称船山先生。
其著作有一百余种,后人辑为《船山全书》, 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史学、文学以及天文、 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多方面。
一、王夫之诗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在构造其哲学体系时,王夫之一以贯之地 将理论重心放在实有的存在本身。
历史背景:
明末以来,天灾人祸接踵而至,长城内外动 乱不已,经济秩序完全混乱。明朝的政治更 是朽烂不堪,宦官弄权,党派纷争,相互倾 轧,贪风炽烈,政以贿成,完全一片亡国景 象。
第一节 概述
清代学术有一特殊的现象……它没有汉人的经学而能 有汉学之长,它也没有宋人的理学而能撷宋学之精。 其他如天算、地理、历史、金石、目录诸学都能在昔 人成功的领域以内,也自有它的成就。就拿文学来讲 ,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 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 明人以小说戏曲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 间,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 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 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古文论条辨

古文论条辨

古文论条辨
李壮鹰
【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0(018)001
【摘要】借鉴传统国学朴素的考据方法,以元典为中心,对古文论中的一些基本命题和概念进行了较细致的辨析,以期能在对其原初意义的揭示中,发掘出某些长期被我们所忽略的思想与事实,从而为古文论的切实而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
【总页数】5页(P149-153)
【作者】李壮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相关文献】
1.这是一条文明的主线——从秦砖汉瓦到古陶文明博物馆再到古陶文明坐标系
2.《容斋随笔》“东晋将相”条中的“以古讽今”与“以今观古”
3.王念孫古韻分部釋疑——王念孫初分古韻爲十七部辨
4.王念孫古韻分部釋疑——王念孫初分古韻爲十七部辨
5.条分缕析辨寒温——读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23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李壮鹰11423

陆游除了“诗外工夫说”之外,还有许多别 的理论。就象白居易一样,除了讽喻诗,白居易 还写了大量闲适诗,表现了封建士大夫那种闲情 逸致、乐天知足的思想。陆游创作了大量的爱国 主义诗作,但并不是说他所作的都是爱国诗,他 也象白居易一样,写了许多闲适诗。但现实主义 诗作是创作的主流,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有一种独特的意趣,和抽象的道理不相干。这给
诗歌和抽象议论划清了界限。
严羽认为,诗的意趣,不在于抽象的议论, 而在于婉曲的抒情:“诗者,吟咏情性也”。诗 歌应该把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形象里边, 含蓄的表现出来,造成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诗 歌应该通过意境的审美特质来感染读者,而不是 通过抽象的说教来教训读者。这就是严羽别材别 趣说的含义。他认识到诗歌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 维,不同于抽象思维方式。
李清照认为:第一、词在内容上应该是典重 的,风格上应该李清照也主张 词必须能协乐歌唱,所以就应该有严格的韵律限 制。她不满意苏轼作词不遵守固定韵律。
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的见解,总的来看 是保守的。但是她的见解也包含有合理的因素。
因为她要求一种艺术题材必须保持自己独特的形
第三节
宋代的词论
词这种艺术样式发源于民间曲子词,晚唐开 始作为一种文学题材较普遍的出现于文坛。到了 五代,词逐渐为一些封建文人和达官贵人所掌握, 故在所描写的题材上多限于“绮罗香泽”的上流 社会生活,在内容上也以描写艳情为主,因此也 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缠绵委婉的调子。
五代以来的词在形式上也有严格的讲究。那 时诗是作出来给人读的,而词却是让人唱的,所 以必须严格地合乐合谱。北宋前期的词完全承袭 晚唐五代的“婉约”之风。到了北宋的中后期, 一些人出来创造了许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新的 词,打破了原来词的框框。比如柳永的词大量描 写了市民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 实做到 了这一 点 。整本 书仅通 过六 个论题 , 就
[ 收稿 日期 ] 2 O 1 4 —1 O 一1 4
中 国文 论 的 发 展 产 生 了 一 定 程 度 的 误 导 , 使 其 偏 离 了 自己的轨道 , 这样 的弊端 体现在 各类 文学 理 论 研 究 著 作 中 。 对 于 这 一 问题 , 李 先 生 有 深 刻 的
繁 荣 的基 础 之 上 , 与 中 国 特 有 的 政 治 经 济 以 及 文
说 其独 特 , 因 为 它既 不是 对 诗 歌 具 体 章 法 、 句 法 的研 究 , 也 不 是 古代 诗 论 的简 单 拼凑 , 更 不 是 和 多 数 文 论 著 作 那 样 对 诗 歌 理 论 发 展 的 纵 向
何 去 鉴 赏 一 首 诗 歌 ? … … 这 一 系 列 的 问题 , 引起 了历 代 文人 学者 的注 意 , 研究 著 作层 出不穷 , 古
有钟嵘 的 《 诗品》 、 司 空 图 的《 二 十 四诗 品 》 、 严 羽 的《 沧浪诗话 》 等, 近有 程兆熊 的 《 中国诗学 》 、 陈
他所说 : “ 这 篇 讲 话 能 从 一 个 特 别 的 角 度 对 本 书
的 观 点 有 印 证 和 补 充 作 用 ”( 2 7 7页 )。可 以 说 到 了台前 , 在 聚光 灯 的照耀 下 , 让 人 们对 它 有 了一 个 全新 的 、
良运 的 《中 国 诗 学 体 系 论 》、 袁 行 霈 等 的 《中 国 诗
学通论 》 等 等 。在 这 众 多 的 诗 歌 研 究 著 作 中 , 李 壮 鹰 先 生 的 《中 国 诗 学 六 论 》无 疑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花 园大学禅 文化 研究所 所做 演讲 的演讲 稿 , 正如
梳理 。 它 所 要 做 的 , 是 “ 找 出它 的理论 体 系 ”
化 传统密 切联 系 的理论体 系 , 并 且 随 着 历 史 的 演 变, 踵 事 增 华 。尤 其 是 步 入 近 代 以 后 , 随 着 西 方 思 想文化 和 马克思 主义理 论 的传人 , 中国文学 理 论 研 究 者 也 开 始 以 全 新 的 眼 光 来 审 视 中 国 古 代 文论 , 使 其 呈 现 出 了 崭 新 的 面 貌 。这 一 方 面 给 中
将 我 国古 代 诗 学 的全 貌 勾 勒 了 出来 , 枝 疏 而 叶
茂 、 似 旷而 实谨 。除 了第 一章 导 论 之外 ( 这 一 论 是对该 书 的写作 背景 、 写 作 方 法 和 写 作 目 的 的 介
生 后 的第 一 部 诗 歌 总 集 《诗 经 》算 起 , 这 样 的说
法 恐 怕 也 毫 不 为 过 。那 么 , 作 为 中国古代 文学之
主体 的诗歌 , 它究 竟是什 么 ?是如何 产生 的?诗
人 写 诗 的 目的 是 什 么 ? 作 为 读 者 的 我 们 , 又 该 如
绍) , 其 他五 章分 别从 诗 之本 体 、 诗之生成过程、 诗之 创作 主体 、 诗作品、 诗之 欣 赏过 程这 五 个 不
同 的方 面 来 谈 论 诗 学 。 值 得一 提 的是 , 该 书 的附 录是 一 篇题 为 《 诗 与 禅 》的文 章 , 该 文是 1 9 8 7年 李 先 生 应 邀 在 日本
继承 , 又有 自己的创新 , 可 以说是 一部贯 通 中西 、 继往 开来 的独特 作 品 。
可 触 。在 李 先 生 的 笔 下 , 诗 的美 , 不仅 是可感 的 , 更 是可言 的 , 不 仅是 可想 的 , 更 是 可 触 的 。那 么 , 该 书 是 如 何 做 这 一 点 的 呢 ? 我 们 将 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来进 行分 析 : 中体 西用 , 杂取 各科 中 国 古 代 文 论 是 建 立 在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高 度
V0 1 . 3 5 No . 1, 2 0 1 5
独 出机 杼 , 烛 照 深 微

评李壮鹰《 中国诗学六论》 杜少静
(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2 )
中 国 是 诗 歌 的 国度 , 且 不说 文字 产生 以前我
们 祖 先 用 来 口头 交 流 的韵 语 歌 谣 , 就 算从 文字产
第3 5卷
第 1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 u b e i N o r m l a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国文学理 论研 究提 供 了新 的视野 , 另一方 面也 对
( 《中 国诗 学 六 论 》 第 3 7页 )、 是“ 通过 对 古 代 诗
学 的整 体 的 、 宏 观 的审 辨 , 用 逻 辑 的 形 式 把 它 阐
发 出来 , 使 这 个 体 系 由原 来 的 潜 在 形 式 变 成 直 接 形式, 使 人 们 对 它 的感 性 直 觉 上 升 到 理 性 的 自 觉” ( 3 7页 ), 而且 从 这 部作 品本 身来 看 , 李 先 生
部。
立体 的感 受 , 而不再是一个 “ 犹抱 琵 琶半 遮 面 ”
的害羞 的小 姑娘 , 其 美 可感 而 不可 言 、 可 想 而不
该书 1 9 8 9年 由 齐 鲁 书 社 出 版 发 行 。 全 书 共 六章 , 每章 一论 , 每 论 内部 条 理 清 晰 , 六 论 间彼 此 关联 , 论 证 严密 , 形 成 了 中 国 诗 论 独 特 而 深 微 的 研究 特色 。虽时 过境 迁 , 但其 对 中国诗歌 研究 之 深入 、 解剖 之深刻 , 仍 令 人 难 以望 其 项 背 , 值 得 我 们 仔 细 研 读 。综 观 该 书 , 既 有 对 中 国传 统 诗 论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