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0

合集下载

学案10

学案10
A、孔子B、老子C、荀子D、孟子
2、后被秦始皇所采用的学说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
3、孔子的言论已记载在:()
A、《春秋》B、《论语》C、《诗经》D、《尚书》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二、问答题:
1、材料分析题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2、2004、4,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带孔子头像的礼物,有人议论问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估计是宣传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2孔子的政治思想成就:他的思想分为、两部分。提倡

2、孔子教育思想及成就:①他创办,主张
②教学方法上:鼓励学生,敢于坚持,
③采取。
4、孔子的言论由其弟子整理成《》一书。
(二)百家争鸣:
1、看教材的表格及小字,完成下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是想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诸子百家在治国问题上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乙:“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的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了2000多年。”
甲、乙、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请你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分别说明他们的理由。
学习心得
课时编号
10班级:姓名:
学习时间
2009、10、19
课题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学案10 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

学案10 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

学案10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课堂学案复习任务能够根据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保证语言的连贯。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设题形式命题特点2021全国甲、乙和新高考Ⅰ、Ⅱ采用主观题形式,与其他考点如概括、句式变换等一同考查(1)语段:①以说明性为主,兼顾议论性。

②内部层次性、逻辑性强:上下句之间、首尾句之间均有一定的逻辑照应,语意紧密。

③由4~5个句子组成。

(2)句子:①要补写的是三个句子;②类型有领起句、展开句、过渡句、总结句,中间句或展开句居多。

(3)答案:①简练,每句一般不超过15个字。

②答案中的关键词(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多在语段前后句中出现过。

(4)趋势:高考命题综合化的要求,会把它与其他考点放在语段中一起考查,且语段由原先一个大语段增至由2~3段组成的更大语段。

2019—2020全国Ⅰ、Ⅱ、Ⅲ采用主观题形式单独考查知识图要活动一精读语段,把握意脉(补写第一步)解答语句补写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第二步是推导句子——明位置,看联系,抓暗示,推导出要补写句子的表达内容和形式;第三步是检查验证——代入检验,以求连贯。

其中第二步是最核心的工作。

第一步: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

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

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学案10: 1.1.2 弧度制

学案10: 1.1.2 弧度制

1.1.2弧度制一、弧度制的概念1.角度制:规定周角的为1度的角,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度制.2.弧度制:把长度等于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记作,用弧度作为角的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称为弧度制.思考1:“1弧度的角”的大小和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有关系吗?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思考2: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如何进行换算?三、扇形的弧长公式及面积公式1.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如图,l 是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r 是半径,则圆心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α|= ,弧长l = 特别地,当r =1时,弧长l = . 2.扇形面积公式:在弧度制中,若|α|≤2π,则半径为r ,圆心角为α的扇形的面积为S =|α|2π·πr 2= lr .初试身手1.思考辨析(1)大圆中1弧度角比小圆中1弧度角大.( ) (2)圆心角为1弧度的扇形的弧长都相等.( ) (3)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心角是1弧度.( ) 2.将下列弧度与角度互换 (1)-2π9=________;(2)2=________; (3)72°=________; (4)-300°=________.3.半径为1,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的弧长为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题型探究题型一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例1】 把下列弧度化成角度或角度化成弧度: (1)-450°;(2)π10;(3)-4π3;(4)112°30′.思路点拨:利用“180°=π”实现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规律方法角度制与弧度制换算的要点:提醒:度化弧度时,应先将分、秒化成度,再把度化成弧度. 跟踪训练1.将下列角度与弧度进行互化. (1)20°;(2)-15°;(3)7π12;(4)-11π5.题型二 用弧度制表示角的集合【例2】 用弧度制表示顶点在原点,始边重合于x 轴的非负半轴,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的角的集合(不包括边界,如图所示).思路点拨:先写出边界角的集合,再借助图形写出区域角的集合. 规律方法表示角的集合,单位制要统一,不能既含有角度又含有弧度,如在“α+2k πk ∈Z ”中,α必须是用弧度制表示的角,在“α+k ·360°k ∈Z ”中,α必须是用角度制表示的角. 提醒:用不等式表示区域角的范围时,要注意角的集合形式是否能够合并,这一点容易出错. 跟踪训练2.如图,用弧度表示顶点在原点,始边重合于x 轴的非负半轴,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的角的集合(不包括边界).① ②题型三 扇形的弧长及面积问题[探究问题]1.公式l=|α|r中,“α”可以为角度制角吗?2.在扇形的弧长l,半径r,圆心角α,面积S中,已知其中几个量可求其余量?举例说明.【例3】一个扇形的周长为20,则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各取什么值时,才能使扇形面积最大?思路点拨:设出扇形的圆心角、半径、弧长→用半径表示圆心角→求扇形面积→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1.(变条件)本例条件变为“扇形圆心角是72°,半径等于20 cm”,求扇形的面积.2.(变结论)本例变为“扇形周长为10 cm,面积为4 cm2,求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请解答.规律方法灵活运用扇形弧长公式、面积公式列方程组求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有时运用函数思想、转化思想解决扇形中的有关最值问题,将扇形面积表示为半径的函数,转化为r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提醒:1在弧度制中的弧长公式及扇形面积公式中的圆心角可正可负.2看清角的度量制,选用相应的公式.3扇形的周长等于弧长加两个半径长.课堂小结1.本节课的重点是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难点是对弧度制概念的理解.2.本节要牢记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转化公式 (1)π=180°;(2)1°=π180 rad (3)1 rad =⎝⎛⎭⎫180π°. 3.本节课要重点掌握以下规律方法 (1)弧度制的概念辨析; (2)角度与弧度的换算;(3)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4.本节课的易错点表示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时,角度与弧度不能混用.当堂检测1.将下列各角的弧度(角度)化为角度(弧度): (1)2π15=________;(2)-6π5=________; (3)920°=________;(4)-72°=________.2.若扇形的周长为4 cm ,面积为1 cm 2,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________. 3.用弧度制表示终边落在x 轴上方的角的集合为______. 4.设α1=-570°,α2=750°,β1=3π5,β2=-π3. (1)将α1,α2用弧度制表示出来,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终边所在的象限;(2)将β1,β2用角度制表示出来,并在[-720°,0°)范围内找出与它们终边相同的所有角.参考答案新知初探一、1.13602. 1 rad思考1:[提示] “1弧度的角”是一个定值,与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无关. 二、1. 2π 360° π 180° π180180π 3.正数 负数 0思考2: [提示] 利用1°=π180弧度和1弧度=⎝⎛⎭⎫180π°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三、1.lr |α|r |α|.2.12初试身手1. (1)× (2)× (3)×2.(1)-40° (2)⎝⎛⎭⎫360π° (3)2π5 rad (4)-5π3 rad 【解析】(1)-2π9 rad =-29×180°=-40°.(2)2 rad =2×⎝⎛⎭⎫180π°=⎝⎛⎭⎫360π°. (3)72°=72×π180 rad =2π5rad.(4)-300°=-300×π180 rad =-5π3 rad.]3.2π3 π3【解析】∵α=2π3,r =1,∴弧长l =α·r =2π3,面积=12lr =12×2π3×1=π3.题型探究【例1】 [解] (1)-450°=-450×π180 rad =-5π2 rad ;(2)π10 rad =π10×⎝⎛⎭⎫180π°=18°; (3)-4π3 rad =-4π3×⎝⎛⎭⎫180π°=-240°;(4)112°30′=112.5°=112.5×π180 rad =5π8 rad.跟踪训练 1.[解] (1)20°=20π180 rad =π9rad. (2)-15°=-15π180 rad =-π12 rad.(3)7π12 rad =712×180°=105°. (4)-11π5 rad =-115×180°=-396°.【例2】 [解] 用弧度制先写出边界角,再按逆时针顺序写出区域角,(1)⎩⎨⎧⎭⎬⎫θ⎪⎪ -π6+2k π<θ<512π+2k π,k ∈Z . (2)⎩⎨⎧⎭⎬⎫θ⎪⎪ -3π4+2k π<θ<3π4+2k π,k ∈Z . (3)⎩⎨⎧⎭⎬⎫θ⎪⎪ π6+k π<θ<π2+k π,k ∈Z . 跟踪训练2.[解] (1)如题图①,以OA 为终边的角为π6+2k π(k ∈Z );以OB 为终边的角为-2π3+2k π(k∈Z ),所以阴影部分内的角的集合为⎩⎨⎧⎭⎬⎫α⎪⎪-2π3+2k π<α<π6+2k π,k ∈Z . (2)如题图②,以OA 为终边的角为π3+2k π(k ∈Z );以OB 为终边的角为2π3+2k π(k ∈Z ).不妨设右边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M 1,左边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M 2,则M 1=⎩⎨⎧⎭⎬⎫α⎪⎪ 2k π<α<π3+2k π,k ∈Z ,M 2=⎩⎨⎧⎭⎬⎫α⎪⎪2π3+2k π<α<π+2k π,k ∈Z . 所以阴影部分内的角的集合为M 1∪M 2=⎩⎨⎧⎭⎬⎫α⎪⎪2k π<α<π3+2k π或2π3+2k π<α<π+2k π,k ∈Z . [探究问题]1.提示:公式l =|α|r 中,“α”必须为弧度制角.2.提示:已知任意两个量可求其余两个量,如已知α,r ,可利用l =|α|r ,求l , 进而求S =12lr ;又如已知S ,α,可利用S =12|α|r 2,求r ,进而求l =|α|r .【例3】 [解] 设扇形的圆心角为α,半径为r ,弧长为l ,则l =αr ,依题意l +2r =20,即αr +2r =20,∴α=20-2rr.由l =20-2r >0及r >0得0<r <10,∴S 扇形=12αr 2=12·20-2r r ·r 2=(10-r )r =-(r -5)2+25(0<r <10).∴当r =5时,扇形面积最大为S =25.此时l =10,α=2, 故当扇形半径r =5,圆心角为2 rad 时,扇形面积最大.1. [解] 设扇形弧长为l ,因为72°=72×π180=2π5(rad),所以l =αr =2π5×20=8π(cm),所以S =12lr =12×8π×20=80π(cm 2).2. [解] 设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为θ(0<θ<2π),弧长为l ,半径为r , 依题意有⎩⎪⎨⎪⎧l +2r =10, ①12lr =4. ②①代入②得r 2-5r +4=0, 解得r 1=1,r 2=4. 当r =1时,l =8(cm), 此时,θ=8 rad>2π rad(舍去).当r =4时,l =2(cm),此时,θ=24=12rad.1.(1)24° (2)-216° (3)469π rad(4)-2π5rad【解析】(1)2π15 rad =215×180°=24°.(2)-6π5 rad =-65×180°=-216°.(3)920°=920×π180 rad =469π rad.(4)-72°=-72×π180 rad =-2π5rad.2. 2 【解析】设扇形所在圆的半径为r cm ,扇形弧长为l cm. 由题意得⎩⎪⎨⎪⎧l +2r =4,12lr =1,解得⎩⎪⎨⎪⎧l =2,r =1.所以α=lr =2.因此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2.3. {}α| 2k π<α<2k π+π,k ∈Z 【解析】若角α的终边落在x 轴的上方,则2k π<α<2k π+π,k ∈Z .4.[解] (1)∵180°=π rad ,∴α1=-570°=-570×π180=-19π6=-2×2π+5π6,α2=750°=750×π180=25π6=2×2π+π6.∴α1的终边在第二象限,α2的终边在第一象限. (2)β1=3π5=3π5×⎝⎛⎭⎫180π°=108°,设θ=108°+k ·360°(k ∈Z ),则由-720°≤θ<0°,即-720°≤108°+k ·360°<0°, 得k =-2,或k =-1.故在[-720°,0°)范围内,与β1终边相同的角是-612°和-252°. β2=-π3=-60°,设γ=-60°+k ·360°(k ∈Z ),则由-720°≤-60°+k ·360°<0°,得k =-1,或k =0. 故在[-720°,0°)范围内,与β2终边相同的角是-420°.。

10孤独之旅学案

10孤独之旅学案

十孤独之旅【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

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自主学习】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嬉()闹觅()食驱()除雍( ) 旧茬()儿戳()破撩()逗凹()地掺()杂胆怯( ) 撅( ) 给()予( )2、释词⑴厚实:⑵嬉闹:⑶撩逗:⑷茫然:⑸乖巧:3、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4、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5、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合作探究】6、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7、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8、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9、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0、文题“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11、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精读精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10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10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学案10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目标定位] 1.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并会用此公式进行分析和相关计算.2.能推导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并能简洁应用.3.会分析刹车类问题,同时把握逆向思维法.4.会分析简洁的追及相遇问题.一、速度位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问题设计]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的燃烧.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假如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在枪筒中运动的初速度为v 0,子弹的加速度为a ,枪筒长为x .试分析求解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答案 v t =v 0+at① x =v 0t +12at 2②由①②两式联立消去中间变量t ,得:v 2t -v 20=2ax ,v t =2ax +v 20[要点提炼]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公式:v 2t -v 20=2ax ,此式是矢量式,应用解题时确定要先选定正方向,并留意各量的符号.若v 0方向为正方向,则:(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 取正值;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a 取负值.(2)位移x >0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x <0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当v 0=0时,v 2t =2ax .3.公式特点:该公式不涉准时间. [延长思考]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取初速度v 0方向为正方向,应用公式v 2t -v 20=2ax 求解运动位移为x 时的速度v t 时,v t有一正一负两解,两解都有意义吗?为什么?若匀减速运动呢?答案 物体做单一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不行能是负值,故正值有意义,负值无意义应舍掉. 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据状况而定.假如物体做单方向的匀减速运动,只有正值有意义;假如物体先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到零后再反向加速运动,速度的两个解都有意义,正值与负值分别表示减速运动过程中和反向加速运动过程中位移为x 时的速度. 二、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 =0开头计时,请同学们填空:(1)物体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v 1∶v 2∶v 3∶…∶v n =__________. (2)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__________.(3)第一个T 内、其次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________. (4)通过前x 、前2x 、前3x 、…、前nx 时的速度之比v 1′∶v 2′∶v 3′∶…∶v n =__________. (5)通过前x 、前2x 、前3x 、…、前nx 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 1∶t 2∶t 3∶…∶t n =____________. (6)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 1′∶t 2′∶t 3′∶…∶t n ′=__________. 答案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1)由v t =at 知:v 1∶v 2∶v 3∶…∶v n =1∶2∶3∶…∶n(2)由x =12at 2得:x 1∶x 2∶x 3∶…∶x n =1∶22∶32∶…∶n 2(3)由x =12at 2得第一个T 内位移x 1′=12a ×T 2=12aT 2其次个T 内位移x 2′=12a ×(2T )2-12a ×T 2=32aT 2第三个T 内位移x 3′=12a ×(3T )2-12a ×(2T )2=52aT 2……第n 个T 内位移x n ′=12a ×(nT )2-12a [(n -1)T ]2=2n -12aT 2所以x 1′∶x 2′∶x 3′∶…∶x n ′=1∶3∶5∶…∶(2n -1)(4)由v 2t =2ax 得v 1′∶v 2′∶v 3′∶…∶v n ′=1∶2∶3∶…∶n(5)由x =12at 2得t 1∶t 2∶t 3∶…∶t n =1∶2∶3∶…∶n(6)由x =12at 2得t =2xa即t 1′=2xat 2′=2×2x a -2x a =2xa (2-1)t 3′=2×3x a -2×2x a =2xa (3-2)… t n ′=2×nx a-2×(n -1)xa=2xa(n -n -1) 则t 1′∶t 2′∶t 3′∶…∶t n ′=1∶(2-1)∶(3-2)∶…∶(n-n -1)一、速度与位移关系的简洁应用例1 机场跑道长为2 500 m ,喷气式飞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 =3.5 m /s 2加速,当速率达95 m/s 时可升空.假定飞机在到达此速率时因故要停止飞行,则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至少要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解析 设飞机从开头起飞到达到95 m/s 时前进的位移为x 1由v 2t -v 20=2ax ,代入数据解得x 1≈1 289.3 m.设飞机制动过程的加速度为a ′,飞机制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x2=2 500 m-1 289.3 m=1 210.7 m由0-v2t=2a′x2得:a′≈-3.73 m/s2,“-”号表示与速度方向相反.答案 3.73 m/s2针对训练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的速度是v,到C点的速度是3v,则x AB∶x BC等于()A.1∶8 B.1∶6C.1∶5 D.1∶3答案A解析由公式v2t-v20=2ax,得v2=2ax AB,(3v)2=2a(x AB+x BC),两式相比可得x AB∶x BC=1∶8.二、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例2一观看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头做匀加速运动时(设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车厢间间隙可以不计)()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看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看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C.在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看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2n-1)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看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n解析设每节车厢长为l,由2ax=v2t得第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看者时v1=2al,同理,其次节车厢末端经过观看者时v2=2a·2l……第n节车厢末端经过观看者时,v n=2a·nl,所以有v1∶v2∶v3∶…∶v n=1∶2∶3∶…∶n,选项A正确.由连续相等时间里的位移之比可知经过观看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2n-1),选项C正确.答案AC三、追及相遇问题1.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确定要抓住(1)位移关系:x2=x0+x1.其中x0为开头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x1表示前面被追赶物体的位移,x2表示后面物体的位移.(2)临界状态:v1=v2.当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可能毁灭恰好避开相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临界、最值问题.2.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三种方法(1)物理方法: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2)数学方法: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表达式是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利用判别式进行争辩:在追及问题的位移关系式中,若有两个解,并且两个解都符合题意,说明相遇两次;有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无解,说明不能够追上或相遇.(3)图像法:对于定性分析的问题,可利用图像法分析,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例3一辆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启动的瞬间,另一辆以6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自行车恰好从汽车的旁边通过.(1)汽车确定能追上自行车吗?若能追上,汽车经多长时间追上?追上时汽车的瞬时速度多大?(2)在汽车追上自行车前,当v汽<v自时,两者间的距离如何变化?当v汽>v自时,两者间的距离如何变化?汽车追上自行车前多长时间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此时的距离是多大?解析(1)由于汽车做加速运动,故汽车确定能追上自行车.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者位移相等,x汽=x自,即12at2=v自t,得:t=2v自a=2×63s=4 sv汽=at=3×4 m/s=12 m/s(2)开头阶段,v汽<v自,两者间的距离渐渐变大.后来v汽>v自,两者间的距离又渐渐减小.所以当v汽=v自时,两者距离最大.设经过时间t1,v汽=v自,则at1=v自,代入得t1=2 s此时x自=v自t1=6×2 m=12 mx汽=12at21=12×3×22 m=6 m最大距离Δx=x自-x汽=6 m答案见解析1.速度位移关系:v2t-v20=2ax.2.初速度为零的几个比例式.3.刹车类问题:首先应确定刹车时间t刹=-v0a,然后将给定的时间与t刹对比再进行求解.4.逆向思维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逆向看成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追及相遇问题⎩⎪⎨⎪⎧一个条件:速度相等两个关系:位移关系、时间关系1.(速度与位移关系的简洁应用)两个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它们的初速度之比为1∶2,它们运动的最大位移之比为()A.1∶2 B.1∶4C.1∶ 2 D.2∶1答案B解析由0-v20=2ax得x1x2=v201v202,故x1x2=(12)2=14,B正确.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假如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 .1.2 m B .3.6 m C .6.0 m D .10.8 m答案 C解析 将该自由落体运动时间分成了相等的三段,由其规律知:第T 内、第2T 内、第3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1∶x 2∶x 3=1∶3∶5,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1.2 m ,则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x =1.2×5 m =6.0 m ,故选C. 3.(追及相遇问题)A 、B 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v A =10 m /s ,B 车在后,其速度v B =30 m/s ,因大雾能见度低,B 车在距A 车x 0=85 m 时才发觉前方有A 车,这时B 车马上刹车,但B 车要经过180 m 才能停止,问:B 车刹车时A 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 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答案 不会 5 m解析 B 车刹车至停下来过程中,由v 2t -v 20=2ax ,得a B =-v 2B2x =-2.5 m/s 2假设不相撞,设经过时间t 两车速度相等,对B 车有 v A =v B +a B t 解得t =8 s此时,B 车的位移为x B =v B t +12a B t 2=160 mA 车位移为x A =v A t =80 m因x B <x 0+x A ,故两车不会相撞,两车最近距离为Δx =5 m.题组一 速度与位移关系的理解与应用1.一辆汽车以20 m /s 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大小为5 m/s 2的加速度刹车时,其刹车距离为()A .40 mB .20 mC .100 mD .4 m 答案 A 解析 已知v 0=20 m /s ,a =-5 m/s 2,v t =0,由v 2t -v 20=2ax得刹车距离x =-v 202a =-2022×(-5)m =40 m .A正确.2.2021年岁末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在南海传出“顺当完成作战科目试验”的消息.歼­15战机成功起降“辽宁舰”,确立了中国第一代舰载机地位.如图1所示,航空母舰上有挂念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歼­15战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 /s 2, 战机滑行100 m 时起飞,起飞速度为50 m/s ,则航空母舰静止时弹射系统必需使歼­15战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图1 A .10 m /s B .20 m/s C .30 m /s D .40 m/s答案 D解析 依据运动公式v 2t -v 20=2ax ,解得v 0=v 2t -2ax =502-2×4.5×100 m /s =40 m/s.D 正确.3.一滑雪运动员由静止开头沿足够长的斜坡匀加速下滑.当下滑距离为l 时,速度为v ,那么,当他的速度是v2时,下滑的距离是( ) A.l 2 B.2l 2 C.l 4 D.3l 4 答案 C 解析 由v 2t -v 20=2ax知v 2t =2al ,得l =v 2t 2a ;当速度为v t 2时有(v t 2)2=2al 1,得l 1=v 2t 8a =l4,C 正确. 4.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头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 ,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 .3 m /s B .4 m/s C .6 m/s D .2 2 m/s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v 2t =2ax,22=2a ·x2,故v t =2 2 m/s ,D 正确.5.一列火车由静止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出站,设每列车厢的长度相同,不计车厢间间隙距离,一观看者站在第一列车厢前端,他通过测时间估算出第一列车厢末端驶过他时的速度为v 0,则第n 列车厢末端驶过他时的速度为( )A .n v 0B .n 2v 0 C.n v 0 D .2n v 0 答案 C解析 由v 2t =2ax 得:v 20=2a ·lv 2=2a ·nl联立解得:v =n v 0,故选C.题组二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后停止,若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14 m ,则最终1 s 内的位移是( ) A .3.5 m B .2 m C .1 m D .0 答案 B解析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以把这个过程看做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所以由14 m 7=x 11得,所求位移x1=2 m.7.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3∶2∶1C .t 1∶t 2∶t 3=1∶(2-1)∶(3-2)D .t 1∶t 2∶t 3=(3-2)∶(2-1)∶1 答案 BD8.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秒内与第2秒内位移大小之比为x 1∶x 2,在通过第1米时与通过第2米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1∶v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1∶x 2=1∶3,v 1∶v 2=1∶2 B .x 1∶x 2=1∶3,v 1∶v 2=1∶2 C .x 1∶x 2=1∶4,v 1∶v 2=1∶2 D .x 1∶x 2=1∶4,v 1∶v 2=1∶2 答案 B解析 物体从静止开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3∶5∶……∶(2n -1),所以x 1∶x 2=1∶3;由v 2t =2ax 得v 1∶v 2=1∶ 2.9.一观看者发觉,每隔确定时间就有一个水滴自8 m 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当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其次滴水离地面的高度是(g 取10 m/s 2)( ) A .2 m B .2.5 m C .2.9 m D .3.5 m答案 D解析 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知相邻水滴位移比为1∶3∶5∶7,所以其次滴水到地面(第一滴)的距离应为总高度的71+3+5+7=716,所以其离地距离为716×8 m =3.5 m.题组三 追及相遇问题及综合应用10.为了平安,汽车过桥时的速度不能太大.一辆汽车由静止动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10 s 时间通过一座长120 m 的桥,过桥后的速度是14 m/s.请计算: (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有多大; (2)桥头与动身点的距离多远. 答案 (1)10 m/s (2)125 m解析 (1)设汽车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为v 1,过桥后的速度为v 2,则有x =v 1+v 22tv 1=2xt -v 2=(2×12010-14) m /s =10 m/s.(2)汽车的加速度a =v 2-v 1t =14-1010m /s 2=0.4 m/s 2桥头与动身点的距离x ′=v 212a =1002×0.4m =125 m.11.高速大路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但由于在高速大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很大,雾天曾毁灭过几十辆车追尾的事故,造成极大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现假设某条高速大路限制速度为120 km /h ,某种雾天的能见度(即观看者与能观看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7 m ,汽车紧急制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8 m/s 2,制动时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觉状况到踩下刹车的时间,该时间内汽车照旧匀速运动)为0.6 s ,求:(1)当汽车速度为120 km /h 时,突然以8 m/s 2的最大加速度紧急制动,从踩下刹车到汽车停止运动,汽车滑行的距离x ;(2)在该雾天,为了平安,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 . 答案 (1)69.4 m (2)20 m/s解析 (1)v 1=120 km/h =1003 m/s ,v 2=0,a =-8 m/s 2 2ax =v 22-v 21解得:x =6259m ≈69.4 m.(2)能见度37米为停车总位移,设反应时间位移为x 1,刹车位移为x 2有 x 1=v t,2ax 2=0-v 2,且x 1+x 2=37 m 解得:v =20 m/s12.一辆货车以8 m /s 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行驶,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600 m 处有一辆客车以72 km/h 的速度向它靠近.客车司机发觉后马上合上制动器,但客车要滑行2 000 m 才能停止.求: (1)客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答案 (1)0.1 m/s 2 (2)见解析 解析 (1)由v 2t -v 20=2ax得客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 =v 222x =2022×2 000m /s 2=0.1 m/s 2(2)假设不相撞,设两车达到共同速度用时为t ,则 v 2-at =v 1,t =120 s货车在该时间内的位移x 1=v 1t =8×120 m =960 m 客车在该时间内的位移x 2=v 1+v 22t =1 680 m 位移大小关系:x 2=1 680 m>600 m +x 1=1 560 m ,故会相撞.。

学案10 细胞质核的结构与功能

学案10 细胞质核的结构与功能

B
6、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 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 表示 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 表示有)。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无,“√”表示有)。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结构
核仁
核液: 核液:
染色质
染色体
(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分裂期) 功能 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调控中心
如何理解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何理解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相通 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相通 结构:核膜、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成 结构: 核膜、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成 细胞内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功能:细胞各部分相互联系、分工合作、 功能:细胞各部分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 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蛋白质的合成及分泌过程 调控: 调控: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与外界的联系: 与外界的联系: 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与外界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观察各种膜之间结构的关系
各种膜之间的联系
直接----是指膜结构的膜之间的相连 直接----是指膜结构的膜之间的相连 ----是指膜结构的
核膜 内质网膜 (外膜) 外膜) 线粒体外膜
细胞膜
各种膜之间的联系
间接---是指不同膜结构之间通过小泡 间接---是指不同膜结构之间通过小泡 ---是指不同膜结构之间通过 发生转化 发生转化
一.生物膜 生物膜
49 59 67 52 76 43 35 33 48 24

学案10:2.1.2 演绎推理

学案10:2.1.2 演绎推理

2.1.2演绎推理新知初探一、演绎推理1.定义根据概念的定义或一些真命题,依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得到正确结论的过程,叫做.2.特征当前提为真时,结论.二、三段论1.三段论推理(1)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2)三段论的构成:①:提供一般性原理;②:指出一个特殊的对象;③:结合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一般性原理和特殊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3)“三段论”的常用格式大前提:M是P;小前提:S是M;结论:.2.演绎推理的常见模式(1)三段论推理(2)传递性关系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规则是“如果aRb,bRc,则aRc”,其中“R”表示具有传递性的关系.(3)完全归纳推理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在内的演绎推理规则叫做完全归纳推理.初试身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三段论”就是演绎推理.()(2)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一定正确的.()(3)演绎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推理.()2.正弦函数是奇函数,f(x)=sin(x2+1)是正弦函数,因此f(x)=sin(x2+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中“三段论”中的__________是错误的.3.下列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______(填序号).①两条平行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内错角相等,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内错角,则∠A=∠B;②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③由圆的性质推测球的性质;④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题型探究题型一把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例1】将下列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1)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75不能被2整除,所以75是奇数;(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Rt△ABC的内角和为180°;(3)通项公式为a n=3n+2(n≥2)的数列{a n}为等差数列.规律方法把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一般方法1.用“三段论”写推理过程时,关键是明确大、小前提,三段论中大前提提供了一个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提供了一种特殊情况,两个命题结合起来,揭示一般性原理与特殊情况的内在联系.2.在寻找大前提时,要保证推理的正确性,可以寻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作为大前提.跟踪训练1.将下列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A,∠B是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则∠A=∠B.题型二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例2】如图所示,D,E,F分别是BC,CA,AB边上的点,∠BFD=∠A,DE∥BA,求证:DE=AF.写出“三段论”形式的演绎推理.规律方法1.用“三段论”证明命题的步骤(1)理清证明命题的一般思路;(2)找出每一个结论得出的原因;(3)把每个结论的推出过程用“三段论”表示出来.2.几何证明问题中,每一步都包含着一般性原理,都可以分析出大前提和小前提,将一般性原理应用于特殊情况,就能得出相应结论.跟踪训练2.证明:如果梯形的两腰和一底相等,那么它的对角线必平分另一底上的两个角.题型三利用完全归纳推理证明问题[探究问题]1.演绎推理的结论一定正确吗?2.利用完全归纳推理证明方程ax2+2x-a=0有实根,a的值应分哪几种情况?【例3】 试证明函数f (x )=ln(x +x 2+1)的定义域为R ,并判断其奇偶性.规律方法1.完全归纳推理不同于归纳推理,后者仅仅说明了几种特殊情况,它不能说明结论的正确性,但完全归纳推理则把所有情况都作了证明,因此结论一定是正确的.2.在利用完全归纳推理证明问题时,要对证明的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且必须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在内.跟踪训练3.求证:n ∈N ,当1≤n ≤4时,f (n )=(2n +7)·3n +9能被36整除.当堂检测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A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 与∠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A +∠B =πB .某校高三(1)班有55人,(2)班有54人,(3)班有52人,由此得出高三所有班级的人数都超过50人C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出空间四面体的性质D .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1-1a n -1(n ≥2),通过计算a 2,a 3,a 4猜想出a n 的通项公式2.用三段论证明命题:“任何实数的平方大于0,因为a 是实数,所以a 2>0”,你认为这个推理(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是正确的3.函数y =2x +5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用三段论表示为: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BC =AD.又因为△ABC和△CDA的三边对应相等,所以△ABC≌△CDA.上述推理的两个步骤中分别省略了________、________.5.用三段论的形式写出下列演绎推理.(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矩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2)y=x2(x∈R)是偶函数.参考答案新知初探一、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2.必然为真二、三段论1.三段论推理(2)①大前提②小前提③结论(3)S是P初试身手1.(1)×(2)×(3)×2.小前提【解析】f(x)=sin(x2+1)不是正弦函数,故小前提错误.3.[答案]①【解析】①是演绎推理;②是归纳推理;③④是类比推理.题型探究题型一把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例1】解:(1)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大前提)75不能被2整除.(小前提)75是奇数.(结论)(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大前提)Rt△ABC是三角形.(小前提)Rt△ABC的内角和为180°.(结论)(3)数列{a n}中,如果当n≥2时,a n-a n-1为常数,则{a n}为等差数列.(大前提)通项公式a n=3n+2,n≥2时,a n-a n-1=3n+2-[3(n-1)+2]=3(常数).(小前提)通项公式为a n=3n+2(n≥2)的数列{a n}为等差数列.(结论)跟踪训练1.解:(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大前提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小前提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结论(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大前提∠A,∠B是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小前提∠A=∠B.结论题型二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例2】解:(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大前提)∠BFD和∠A是同位角,且∠BFD=∠A,(小前提)所以DF∥A E.(结论)(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大前提)DE∥BA且DF∥E A,(小前提)所以四边形AFDE为平行四边形.(结论)(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大前提)DE和AF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小前提)所以DE=AF.(结论)跟踪训练2.[证明]已知在梯形ABCD中(如图所示),AB=DC=AD,AC 和BD是它的对角线,求证:CA平分∠BCD,BD平分∠CBA.证明:①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大前提△DAC是等腰三角形,DC=DA,小前提∠1=∠2.结论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大前提∠1和∠3是平行线AD,BC被AC所截的内错角,小前提∠1=∠3.结论③等于同一个量的两个量相等,大前提∠2,∠3都等于∠1,小前提∠2和∠3相等.结论即CA平分∠BCD.④同理BD平分∠CBA.题型三利用完全归纳推理证明问题[探究问题]1.提示:演绎推理的结论不会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所以在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和推理形式正确,其结论一定正确.2.提示:分a=0和a≠0两种情况.【例3】解:当x>0时,x+x2+1>0显然成立;当x=0时,x+x2+1=1>0成立;当x<0时,x2+1>x2=|x|=-x,所以x+x2+1>x+(-x)=0.因此对x∈R,都有x+x2+1>0,即函数的定义域为R.又因为f(-x)=ln(-x+(-x)2+1)=ln(x2+1-x)=ln (x2+1-x)(x2+1+x)x2+1+x=ln1x2+1+x=-ln(x2+1+x)=-f(x).故f(x)是奇函数.跟踪训练3.[证明]当n=1时,f(1)=(2+7)·3+9=36,能被36整除;当n=2时,f(2)=(2×2+7)·32+9=108=36×3,能被36整除;当n=3时,f(3)=(2×3+7)·33+9=360=36×10,能被36整除;当n=4时,f(4)=(2×4+7)·34+9=1 224=36×34,能被36整除.综上,当1≤n≤4时,f(n)=(2n+7)·3n+9能被36整除.当堂检测1.A【解析】A是演绎推理,B,D是归纳推理,C是类比推理.2.A【解析】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是“任何实数的平方大于0”,小前提是“a是实数”,结论是“a2>0”,显然结论错误,原因是大前提错误.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函数y=2x+5是一次函数函数y=2x+5的图象是一条直线4.大前提大前提5.解:(1)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大前提而正方形是矩形,小前提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结论(2)因为x∈R,函数f(x)有f(-x)=f(x),则f(x)是偶函数,大前提而y=x2满足x∈R,f(-x)=f(x),小前提∴y=x2(x∈R)是偶函数.结论。

高中数学(集合)学案10 湘教版必修1 学案

高中数学(集合)学案10 湘教版必修1 学案

集合的运算一.课标解读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中明确指出:“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2.重点: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概念.3.难点: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要点扫描1. 交集⑴交集定义:由属于A 又属于B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表示为A x xB A ∈=⋂|{且}B x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集合A 与B 的交集:注意:此定义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为凡是B A ⋂中的元素都是两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另一层含义是集合A 与B 中的所有公共元素都在B A ⋂中。

另外,当两集合A 与B 没有公共元素时,不能说集合A 与B 没有交集,而是∅=⋂B A 。

⑵交集的运算性质:对于任何两个集合A 与B ,都有。

则如果A B A B A A A A A A A B B A =⋂⊆∅=⋂∅=∅⋂=⋂⋂=⋂,;;;2. 并集并集定义:把给定的两个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并在一起构成的集合叫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表示为A x x B A ∈=⋃|{或}B x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集合A 与B 的并集:注意:两集合的并集,公共元素只能出现一次。

A x ∈或B x ∈包含了三种情况:A x ∈但B x ∉;A x ∉但B x ∈;A x ∈且B x ∈.⑵并集的运算性质:对于任何两个集合A 与B ,都有。

则如果B B A B A A A A A A A A B B A =⋃⊆=⋃∅=∅⋃=⋃⋃=⋃,;;;3. 补集⑴补集的定义如果U 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在U 中的补集,记作A C U ,表示为U x x A C U ∈=|{且}A x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集合A 在全集U 中的补集:⑵补集的运算性质:对于任何集合A ,都有。

学案10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案10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高一生物BCA教学案主备人:邓宝媛审核人:常顺利使用人: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_ 编号:10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胚芽鞘_____ 现象:胚芽鞘现象:胚芽鞘_____ 现象:胚芽鞘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单侧光照射使胚_____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______________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______________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⑥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B.乙、丙C.甲、丁.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组合是()B.③④C.⑤⑥D.④⑥B.c > b > d C.b > a > c.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叶未突破胚芽鞘)。

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

接通台灯电源24小时后,打开纸盒,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学案10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答案【预习学习内容】一、(1)单侧光光源(2)向光弯曲不发生弯曲弯向光源生长尖端背光面向光面(3)琼脂片(4)分布不均匀(5)化学物质生长素吲哚乙酸二、产生部位作用部位微量有机物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三、(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2)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极性运输主动运输韧皮部非极性运输(3)生长旺盛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预习自我检测】1-4 B C D B【课堂自我检测】1-5 C A B C D【课后延伸训练】1-5 B C C B A6、(2)3、4、521、6(3)①13②12③14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10的认识》(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的认识》(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的认识》(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10的组成,知道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能正确地数出10以内的数字。

3. 培养学生运用10以内的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10的组成: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

2. 10的加减法:运用10以内的数字进行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的组成,10的加减法计算。

2. 教学难点:10的加减法计算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10的存在,激发学生对10的认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10的组成,让学生了解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每组数出10以内的数字,看哪组数得又快又准。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10的加减法计算练习,教师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活动三:让学生运用10以内的数字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人数等。

6.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10的组成和10的加减法计算。

2.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对10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掌握10的组成和10的加减法计算。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注:本学案适用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课程。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10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10的组成,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10的加减法计算,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引导学生关注10的存在:1. 利用教室内外的环境,如教室里的桌椅、书本、学生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哪些是可以用10来计数的物品。

高中数学学案10:1.1.2 弧度制

高中数学学案10:1.1.2 弧度制

1.1.2 弧度制一、学习目标1.弧度的角及弧度的定义;2.掌握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3.熟练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4.理解并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这两个公式解题。

二、自主学习1.度量角的单位制(1)角度制;规定周角的为1度的角,用度作为单位度量角的单位制叫角度制.(2)弧度制;在以单位长为半径的圆中,单位长度的弧所对的称为1弧度的角,它的单位符号是rad,读作.这种以作单位度量角的单位制,叫作弧度制.2.角度与弧度的互化(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换算)180°=;1°=rad=0.017 45 rad;1 rad==57°18′=57.30°(2)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表任一正角的弧度数都是一个数;任一负角的弧度数都是一个数;零角的弧度数是.3.扇形的弧长及面积公式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α为其圆心角,则1.半径不同的圆中,相同的圆心角所对的角的弧度数是否相同?2.2°与2弧度的角是否表示同一个角?3.390°可以写成360°+π6吗?三、合作探究探究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1.(1)把112°30′化为弧度; (2)-5π12rad 化为度.类题·通法1.将角度制化为弧度制,当角度制中含有“分”“秒”单位时,应先将它们统一转化为“度”,再利用1°=π180rad 化为弧度便可. 2.以弧度为单位表示角时,常把弧度写成多少π的形式,如无特殊要求,不必把π写成小数.跟踪训练1.将下列角度与弧度互化.(1)20°;(2)11π12;(3)8 rad探究2 用弧度制表示角的集合2.把下列角化成2k π+α(0≤α<2π,k ∈Z )的形式,指出它是第几象限角并写出与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1)-46π3; (2)-1 485°.类题·通法用弧度制表示角的集合时应注意:(1)利用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关系将有关角化为弧度数;(2)π的倍数是偶数,α的范围是[0,2π)(3)在表示角的集合时要使用统一的度量单位.跟踪训练2 (1)用弧度表示终边落在x轴的非正、非负半轴上,y轴的非正、非负半轴上,x轴上,y轴上的角的集合;(2)用弧度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角的集合.探究3:弧长公式与面积公式的应用3.(1)已知扇形的半径为1 cm,圆心角为30°,求扇形的弧长和面积.(2)已知扇形的周长为6 cm,面积为2 cm2,求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类题·通法1.涉及扇形的周长、弧长、圆心角和面积等的计算,关键是要弄清题目中已知哪些量求哪些量,然后灵活运用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直接求解或列方程组解决.2.解题过程中,常常用到方程的思想及等价转化的思想.跟踪训练3 扇形的周长C一定时,它的圆心角θ取何值才能使该扇形的面积S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四、自主小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度”与“弧度”是度量角的两种不同制度B .1度的角是圆周的1360所对的圆心角,1弧度的角是圆周的12π所对的圆心角 C .根据弧度的定义,180°一定等于π radD .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度量角,它们都与圆的半径长短有关2.若α=1 920°,则该角的弧度数为( )A.163B.323C.16π3D.32π33.-29π12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4.已知半径为10 cm 的圆上,有一条弧的长是40 cm ,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________.5.已知一扇形的圆心角是72°,半径为20 cm ,则扇形的面积是________.6.(1)把-1 480°写成α+2k π(k ∈Z )的形式,其中0≤α<2π;(2)若β∈[-4π,0],且β与(1)中α的终边相同,求β.7.用弧度制表示终边在图中阴影区域内角的集合(包括边界)并判断2012°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参考答案二、自主学习1.(1)1360(2)圆心角 弧度 弧度2.(1)π rad π180180°π (2)0 π6 π4 π3 π2 2π3 3π4 5π6 π 5π4 3π2 7π42π (3)正 负 03.|α|πr 180 |α|r |α|πr 2360 12 12|α|r 2 [问题思考]1.提示:相同.在公式|α|=l r中,角的弧度数的大小与所在圆的半径的大小无关,只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2.提示:不是同一个角.2°是角度制,2是弧度制,2 rad 约为115°.3.提示:不可以,在同一表达式中角度与弧度不能混用.三、合作探究探究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1.解:(1)∵1°=π180rad , ∴112°30′=112.5°=112.5×π180 rad =5π8rad. (2)∵1 rad =⎝⎛⎭⎫180π°,∴-5π12 rad =-5π12×⎝⎛⎭⎫180π°=-75°. 跟踪训练1 解:(1)20°=20×π180=π9, (2)11π12=1112×180°=165°. (3)8 rad =8×⎝⎛⎭⎫180π°≈8×57.30°=458.40°. 探究2 用弧度制表示角的集合2.解:(1)-46π3=-8×2π+2π3,它是第二象限角,与2π3终边相同的角 的集合为⎩⎨⎧⎭⎬⎫α⎪⎪α=2k π+2π3,k ∈Z . (2)-1 485°=-5×360°+315°=-10π+7π4,它是第四象限角,与7π4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α⎪⎪α=2k π+7π4,k ∈Z . 跟踪训练2 解:(1)终边落在x 轴的非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2k π+π,k ∈Z }; 终边落在x 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2k π,k ∈Z };终边落在y 轴的非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2k π+3π2,k ∈Z ;终边落在y 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2k π+π2,k ∈Z }; 所以,终边落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k π,k ∈Z };终边落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k π+π2,k ∈Z . (2)第一象限角为⎩⎨⎧⎭⎬⎫β⎪⎪2k π<β<2k π+π2,k ∈Z ; 第二象限角为⎩⎨⎧⎭⎬⎫β⎪⎪2k π+π2<β<2k π+π,k ∈Z ; 第三象限角为⎩⎨⎧⎭⎬⎫β⎪⎪2k π+π<β<2k π+3π2,k ∈Z ; 第四象限角为⎩⎨⎧⎭⎬⎫β⎪⎪2k π+3π2<β<2k π+2π,k ∈Z . 探究3:弧长公式与面积公式的应用3.解:(1)∵α=30°=π6,∴l =|α|×r =π6×1=π6(cm)S =12|α|×r 2=12×π6×12=π12(cm 2) 故扇形的弧长为π6 cm ,面积为π12cm 2. (2)设扇形的弧长为l ,所在圆的半径为r ,由题意得⎩⎪⎨⎪⎧l +2r =6,12lr =2, 消去l 并整理得,r 2-3r +2=0,解得r =1或r =2.当r =1时,l =4,圆心角α=l r =41=4;当r =2时,l =2, 圆心角α=l r =22=1.故扇形的圆心角为1弧度或4弧度. 跟踪训练3 解:设扇形的半径为R ,则扇形的弧长为C -2R ,∵S =12(C -2R )×R =-R 2+C 2R =-(R -C 4)2+(C 4)2, ∴当R =C 4,即θ=C -2R R =2时,扇形有最大面积C 216. 四、自主小测1.【答案】D【解析】根据角、弧度的定义,可知无论角度制还是弧度制,角的大小都与圆的半径长短无关,而与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有关,所以D 错误.2.【答案】D【解析】∵1°=π180弧度,∴1 920°=1 920×π180 rad =32π3rad. 3.【答案】D【解析】-29π12=-2π-5π12,因为-5π12是第四象限角,所以-29π12是第四象限角.4.【答案】4【解析】由l =|α|×r ,得弧度数为4.5.【答案】80π cm 2【解析】设扇形的弧长为l .∵72°=72×π180 rad =2π5rad , ∴l =|α|×r =2π5×20=8π(cm),∴S =12lr =12×8π×20=80π(cm 2). 6.解:(1)∵-1 480°=-1 480π180=-74π9=-10π+16π9, 又0≤16π9<2π,∴-1 480°=16π9-2×5π=16π9+2×(-5)π. (2)由(1)可知α=16π9.∵β与α终边相同,∴β=2k π+16π9,k ∈Z . 又∵β∈[-4π,0],令k =-1,则β=-2π9,令k =-2,则β=-20π9, ∴β的值是-2π9,-20π9. 7.解:∵150°=5π6,∴终边在阴影区域内角的集合为S ={β|5π6+2k π≤β≤3π2+2k π,k ∈Z }. ∵2012°=212°+5×360°=⎝⎛⎭⎫53π45+10πrad ,又5π6<53π45<3π2.∴2012°=503π45∈S .。

条件语句(导)学案 (10)

 条件语句(导)学案 (10)

第2课时条件语句[核心必知]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25~P28,回答下列问题.(1)与图1.1-9中的条件结构对应的条件语句是什么?提示:对应的条件语句为:IF条件THEN语句体END IF(2)与图1.1-8中的条件结构对应的条件语句是什么?提示:对应的条件语句为:IF条件THEN语句体1ELSE语句体2END IF(3)阅读教材P27例6,观察图1.1-11,发现框图中包含两个条件结构,而且内层的条件结构是外层的条件结构的一个分支,因此可用什么语句来转化?提示:可以用“IF-THEN-ELSE-END_IF”语句来转化.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1)条件语句的概念处理条件结构的算法语句,叫做条件语句.(2)条件语句的格式①IF-THEN格式形式:IF条件THEN 语句体END IF②IF-THEN-ELSE格式形式:IF条件THEN语句体1ELSE语句体2END IF(3)功能①IF-THEN格式: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符合,那么(THEN)执行语句体,否则执行END IF之后的语句.②IF-THEN-ELSE格式: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IF)条件符合,那么(THEN)执行语句体1;否则(ELSE)执行语句体2.[问题思考](1)嵌套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是什么?提示:一般格式为:(2)应用嵌套条件语句应注意什么?提示:①适用范围:适用于判断条件多于一个时.此时,若重复应用条件语句,书写程序繁琐,可用条件语句的嵌套.②分清层次:编写条件时,要注意IF和END__IF的配对,常常利用文字的缩进来表示嵌套的层次,以便于程序的阅读与理解.嵌套可以多于2个.[课前反思]通过以上预习,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点:(1)条件语句的概念:;(2)条件语句的格式:;(3)条件语句的功能:.观察如图所示的内容:IF条件THEN 语句体END IF IF条件THEN 语句体1 ELSE语句体2END IF[思考1]使用条件语句需注意什么?名师指津:使用条件语句应注意以下几点:(1)条件语句是一个语句,IF,THEN,ELSE,END_IF等都是语句的一部分.(2)条件语句必须是以IF开始,以END_IF结束,一个IF必须与一个END_IF相对应.(3)在程序中只需对条件为真的情况作出处理,不用处理条件为假的情况时,ELSE分支可以省略,此时条件语句就由双支变为单支.(4)为了程序的可读性,一般IF、ELSE与END_IF顶格书写,其他的语句体前面则空两格.[思考2]两种格式的条件语句有什么异同?名师指津:(1)共同点:两种语句首先都要对条件进行判断,然后才执行相应的语句体;执行完语句体后,程序都交汇于一点完成条件语句;都以IF开始,以END_IF结束.(2)区别:IF—THEN—END_IF语句只有一个语句体,是满足条件时执行的语句体;IF—THEN—ELSE—END_IF语句含有两个语句体,满足条件时执行一个语句体,不满足条件时执行另一个语句体.(3)选择标准:当判断语句的两个出口语句只有一个需要执行时,使用“IF—THEN—END_IF语句;当判断语句的两个出口语句都可能执行时,使用“IF—THEN—ELSE—END_IF”语句.讲一讲1.已知函数对任意的x,求函数值,请画出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语句.[尝试解答]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程序如下:两种语句的选择方法(1)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只需要对满足条件时的情况作出处理,不需要处理不满足条件时的情况,那么就选用IF-THEN-END IF条件语句.(2)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既需要解决满足条件时的情况,又需要解决不满足条件时的情况,那么应选用IF-THEN-ELSE-END IF条件语句.练一练1.(1)输入一个数x,如果它是正数,则输出它;否则不输出.画出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框图,并写出对应的程序.解: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程序如下:INPUT xIF x>0 THEN PRINT x END IF END(2)根据以下程序框图写出程序:解:程序如下:INPUT “输入正整数”; n IF n>0 AND n<=2 THEN PRINT “获得一等奖学金”END IFIF n>2 AND n<=6 THEN PRINT “获得二等奖学金”END IFIF n>6 AND n<=12 THEN PRINT “获得三等奖学金”END IF END讲一讲2.某市对出租车的计费统一规定:如果行驶不超过2 km ,则收费5元(即起步价),若超过2 km ,则超出部分每1 km 加收1.8元(不足1 km 的,按1 km 计算).写出计算路费的程序.[思路点拨] 设路程为x km ,费用为y 元,则y =⎩⎪⎨⎪⎧5,0<x ≤2,5+(x -2)×1.8,x >2且x ∈N *,5+([x -2]+1)×1.8,x >2且x ∉N *,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可用条件语句设计程序.[尝试解答] 程序框图如下:程序如下:(1)条件结构的适用范围:已知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值的问题,须用条件语句书写程序,当条件的判断有两个以上的结果时,可以选择条件结构嵌套去解决.(2)解此类问题的步骤:①构思出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法(可用自然语言). ②画出程序框图,形象直观地描述算法.③根据框图编写程序,即逐步把框图中的算法步骤用算法语句表达出来. 练一练2.已知函数f(x)=⎩⎪⎨⎪⎧2x 2-1,x >0,2x +1,x =0,-2x 2+4,x <0.试编写程序,根据输入的x 值输出对应的y 值.解:程序如下:——————————————[课堂归纳·感悟提升]——————————————1.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条件语句的两种格式及其功能,明确条件语句与条件结构的对应关系.难点是能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解决有关问题.2.本节课要掌握以下几类问题:(1)两种语句的选择方法,见讲1.(2)条件结构的适用范围,见讲2.3.本节课的易错点有两个:(1)条件语句的格式书写易出错,如讲1;(2)条件判断时分类讨论不全面致错,如讲2.课下能力提升(六)[学业水平达标练]题组1条件语句与条件结构1.下列关于条件语句的说法正确的是()A.条件语句中必须有ELSE和END IFB.条件语句中可以没有END IFC.条件语句中可以没有ELSE,但是必须有END IFD.条件语句中可以没有END IF,但是必须有ELSE解析:选C条件语句中必须有END IF,但可以没有ELSE,故选C.2.下列对条件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A.ELSE后面的语句不可以是条件语句B.两个条件语句可以共用一个END IF语句C.条件语句可以没有ELSE后的语句D.条件语句中IF—THEN和ELSE后的语句必须都有解析:选C条件语句有两种格式:分别是IF—THEN格式和IF—THEN—ELSE格式.对于一个分支的条件语句可以没有ELSE后的语句.3.下列问题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的是()A.输入x,输出它的相反数B.输入x,输出它的绝对值C.求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面积D.求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的体积解析:选B A,C,D都不需要分类,所以不需要条件语句;而B需要分类,故需用条件语句.4.若a=11,下面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解析:由于当a=11时,不满足条件a<10,所以执行y=a MOD 10,得到的结果是y =1.注意“a MOD 10”是a除以10的余数.答案:15.已知如图所示的程序,其运行结果是________.解析:因为33<99,所以t=33,a=99,b=33,a=99-33=66.答案:a =66题组2 条件结构的应用 6.已知程序:若输出y 的值为6,则输入x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由程序知,当x >0时,3x2+3=6,解得x =2;当x <0时,-3x 2+5=6,解得x =-23;显然x =0不成立.答案:2或-237.试设计程序,求函数y =|x -4|+1的函数值.解:因为y =|x -4|+1=⎩⎪⎨⎪⎧x -3,x ≥4,5-x ,x <4.所以设计程序如下: INPUT “x =”;x IF x>=4 THEN y =x -3 ELSE y =5-x END IF PRINT y END8.铁路托运行李,从甲地到乙地,按规定每张车票托运行李不超过50 kg 时,每千克0.13元,如超过50 kg ,超过的部分按每千克0.20元计算,如果行李重量为W (kg),运费为F (元),计算公式为:F =⎩⎪⎨⎪⎧0.13×W (W ≤50),50×0.13+(W -50)×0.20(W >50).设计程序,输入行李的重量W,输出运费F.解:程序如下.[能力提升综合练]1.给出以下四个问题,①输入一个数x,输出它的绝对值;②求函数的函数值;③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④求三个数a,b,c 中的最大数,其中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选A①②④都需要条件语句描述其算法,只有③不需用条件语句描述,故选A.2.(2016·临沂高一检测)下列程序的功能是:判断任意输入的数x是否为正数,若是,输出它的平方值;若不是,输出它的相反数.INPUT xIF THENy=-xELSEy=x*xEND IFPRINT yEND则填入的条件应该是()A.x>0 B.x<0 C.x>=0 D.x<=0解析:选D因为条件真则执行y=-x,条件假则执行y=x * x,由程序功能知条件应为x<=0.3.根据下列算法语句,当输入x为60时,输出y的值为()A .25B .30C .31D .61解析:选C 由题意,得y =⎩⎪⎨⎪⎧0.5x ,x ≤50,25+0.6(x -50),x >50.当x =60时,y =25+0.6×(60-50)=31,∴输出y 的值为31.4.根据如图的程序提示依次输入4, 2, -5,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INPUT “a =”;aINPUT “b =”;bINPUT “c =”;cmax =aIF b>max THENmax =b END IFIF c>max THENmax =cEND IFPRINT “max =”;maxENDA .2B .max =2C .4D .max =4解析:选D 本程序的功能是求输入的三个数中的最大数,运行程序得max =4.5.已知下列程序: INPUT xIF x <=-1 THENy =-x -1ELSEIF x >1 THENy =-x^2+1 ELSEy =x -1END IFEND IFPRINT “y =”;yEND如果输出的是y =0.75,则输入的x 是________.解析:由程序可知本题为根据输入的x ,求函数y =⎩⎪⎨⎪⎧ -x -1,x ≤-1,-x 2+1,x >1,x -1,-1<x ≤1的函数值.我们可以分段令y =0.75,并验证,可求得x =-1.75.答案:-1.756.(2016·滨州质检)读程序,完成下列题目:程序如图:(1)若执行程序时,没有执行语句y =x +1,则输入的x 的范围是________;(2)若执行结果为3,则执行的赋值语句是________,输入的x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1)不执行y =x +1语句,说明不满足条件x ≥1,故有x <1.(2)当x <1时,y <2×1+1=3,只有x +1=3,x =2.答案:(1) x <1 (2) y =x +1 27.儿童乘坐火车时,若身高不超过1.2 m ,则无需购票;若身高超过1.2 m 但不超过1.5 m ,应买半票;若超过1.5 m ,应买全票.试写出一个购票算法程序.解:程序如下: INPUT “身高h (h>0)”; hIF h<=1.2 THENPRINT “免费乘车”ELSEIF h<=1.5 THENPRINT “半票乘车”ELSEPRINT “全票乘车”END IFEND IFEND8.设计一个算法,求方程ax +b =0的解,并写出程序(注:本题程序中如果出现不等号,用“<>”表示).解:算法:第一步:判断a ≠0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为-b a”;否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b =0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集为R ”;若不成立,输出结果“方程无解”,结束算法.程序为:INPUT“a,b=”;a,b IF a<>0THENPRINT“x=”;-b/a ELSEIF b=0THEN PRINT“解集为R”ELSEPRINT“方程无解”END IFEND IFEND。

【课文预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10):《短歌行》(附习题+答案)

【课文预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10):《短歌行》(附习题+答案)

【课文预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10):《短歌行》(附习题+答案)《短歌行》曹操一学习目标1.了解曹操的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二知识拓展1.走近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

后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

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了与吴、蜀鼎立的局面。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以魏代汉,追封曹操为“武帝”。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2.题解“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乐府诗一类。

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

“长歌”“短歌”是就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

长歌是热烈奔放的,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微吟低回,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3.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一统北方。

这年冬天,他亲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击破“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曹操深感以后的敌人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

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种忧虑也日益加深。

在赤壁大战前夕,他酒宴文武大臣,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

曹操有感于此景,横槊赋诗,作此《短歌行》。

4.文化常识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

Unit 1《Friendship》学案10(人教版必修1)

Unit 1《Friendship》学案10(人教版必修1)

Unit1 Friendship自助式复习板块知识搜索A. 单词1.诚实的;正直的(adj.) ____________2.勇敢的(adj.) ____________3.忠诚的;忠心的(adj.) ____________4.聪明的;漂亮的(adj.) ____________5.荒芜的;荒废的(adj.)_____________6.古典的;经典的(adj.)_____________7.喜爱的;多情的(adj.)_____________8.神圣的(adj.)_____________9.正式的;正规的(adj.)_____________10.油煎;油炸(v.)_______________11.锯(v.)_______________12.投掷;投射(v.)_______________13.幸免于;从……中生还(v.)_______________14.打猎;猎取(v.)_______________15.分享;分配(v.)_______________16.冒险;冒险经历(v.)_______________17.解决办法;解决方案(n.)_______________18.罗盘;指南针(n.)_______________19.悲哀;悲痛(n.)_______________20.触觉;感觉(n.)_______________21.错误;差错(n.)_______________22.演说;讲话(n.)_______________答案:1.honest 2.brave 3.loyal 4.smart 5.deserted 6.classical7.fond8.sacred9.formal10.fry11.saw12.cast13.survive pass19.sorrow20.feeling21.error22.speechB. 短语23.喜欢……(1)_________into sth.(2) be _______ ________24.把……当作……_______..._______...25.搜查_______ _______26.关注,在乎_________ _________27.独自______ ________28.由于某事向某人道歉________ to sb. _______ sth.29.给某人写信_______sb. ________ _________30.由于某事生某人的气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sb. _______ sth.31.偶尔遇见_________ _________32.做生意________a_________33.留心某事/某人________an_______ ________ sb. / sth.34.逃课______ _______35.情绪低落________ ________36.与某人分享某物________ sth._______ sb.37.取笑某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sb.38.对……好奇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9.分享快乐和悲伤_________ _________ and ________答案:23.(1)be(2) fond of 24. treat...as.../regard...as... 25.hunt for26.care about27.all alone28.apologize, for 29.drop, a line30.be angry with, about31.run into32. run, business 33.keep, eye on34.skip classes 35.feel down36.share, with37.make fun of38.be curious about39. share happiness, sorrowC. 句型40.你本不该浪费如此多的时间去上网。

四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0 丰 碑-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学案-10  丰   碑-教科版

10 丰 碑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认识课文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学习红军将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将军感情的变化。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67-69页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读懂课文。

2.找出描写将军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将军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思考讨论“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当堂训练:一、必做题:1.认读生字,辨析多音字:2.形近字组词:尊 ( ) 辨 ( ) 漫 ( )遵 ( ) 辩 ( ) 慢 (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兴趣 乐趣 喜悦 喜爱同学们怀着( )的心情观看晚会。

演员们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无限( )。

将( )( )恶 ( ) ( )(2)因为……所以……既然……就……()他不愿意去,你()不必勉强他。

4.服从命令。

(按要求写句子。

)(1)小鸟掠过湖面。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田野里盛开着许多美丽的野花。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有任何困难都下不到我们。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题目: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是一座“晶莹”丰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

三、拓展延伸:收集红军长征中的英雄事迹,互相传阅,体会这些事迹与《丰碑》的共同之处。

四、名人名言: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名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克10 丰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读文,能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学案10:第9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案10:第9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重点】1.进一步了解“怀古咏史诗”的基本写法——用典,借古讽今和感人伤己。

2.深度理解辛弃疾的“爱国”情感。

一、诵记名言警句——英雄的失意悲歌1.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陈子昂)2.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唐·杜甫)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4.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陆游)5.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戴复古)6.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二、了解文学常识(一)走进作者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曾上《美芹十论》均未被当权者采纳。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当权者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词风豪放悲壮。

(二)了解背景《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

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固亭。

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顾亭。

”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

这首词写于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世人。

辛弃疾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但很快他便发觉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

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遂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通过这首词尽情地发泄了出来。

三、夯实基础——疏通文意,初步思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舞榭.⑵巷陌⑶封狼居胥.⑷佛狸祠⑸拓跋焘.⑹元嘉.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3. 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 ;今义:多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

4.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赢得仓皇北顾⑵廉颇老矣,尚能饭否5.文言句式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⑵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⑶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6.文学常识填空。

学案10:第1课 庖丁解牛

学案10:第1课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

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尊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净无为”。

相关背景本文体现了庄子主张养生之道的思想。

这不仅是庄子对生命存在的判断,更是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的人道思潮的批判和否定,指出了人道价值观念的局限和施行时必然面临的困境。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过程和经历的叙述,揭示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的道理;同时,也反映出只要反复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问题迎刃而解。

识记知识必备一、通假字1.砉然向.然通响2.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3.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文中是拭擦的意思二、古今异义1.所见无非..牛者古义:没有不是今义:不外乎2.依乎天理..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3.因其固然..古义:本来的结构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4.技经肯綮之未尝..古义:没有拿刀去尝试今义:不曾5.虽然..,每至于族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6.吾见其难为..古义:此指很难下刀今义:①使人为难;②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7.视为止,行为..迟古义:行动,因而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三、一词多义1.道①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名词,天道,自然的规律②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名词,主张③得道.者多助(《孟子二章》)名词,道义,正义④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动词,取道⑤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名词,道路⑥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名词,方法⑦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动词,说2.解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动词,剖开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荆轲刺秦王》)动词,消除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动词,解释,解答3.族①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形容词,众②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名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③士大夫之族.(《师说》)名词,类4.视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动词,看②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目光③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动词,比较5.始①始.臣之解牛之时(《庖丁解牛》)副词,起初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副词,才③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副词,刚刚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副词,开始6.而①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连词,表转折②提刀而.立(《庖丁解牛》)连词,表修饰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连词,表并列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⑤吾尝跂而.望矣(《劝学》)连词,表修饰7.为(均选自《庖丁解牛》)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给②吾见其难为.动词,做③怵然为.戒动词,作为④视为.止连词,因此⑤为.之四顾介词,因为8.乎(均选自《庖丁解牛》)①技盖至此乎.语气词,在句末表疑问②依乎.天理介词,相当于“于”③而况大乎.语气词,在句末表感叹④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9.于(均选自《庖丁解牛》)①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足之所履.履:踩(2)名词作状语①良庖岁.更刀岁:每年②族庖月.更刀月:每月2.形容词作名词而刀刃者无厚.厚:厚度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臣之所好者道也(“……也”表判断)②良庖岁更刀,割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而刀刃若(于硎)新发”] 3.省略句视为止,行为迟[省略了两个“之”,补出后应为“视为(之)止,行为(之)迟”]4.宾语前置技经肯綮之未尝(“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现代汉语语序为“未尝技经肯綮”)揣摩领悟1.试分析第一段中的细节描写。

八年级培优学案10---位置的确定

八年级培优学案10---位置的确定

1八年级数学培优学案(10)---位置的确定■知识总结○学习要求○1.从事对现实世界中确定位置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活动,经历探索图形坐标的变化与图形形状的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同学们的数形结合意识、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3.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化后点的坐标的变化和各点坐标变化后图形的变化.■试题检测(本章按照个不同考点进行复习巩固)一、考点讲解:1.平面直角坐标系:(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2)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如图1-5-1所示).2.点的坐标:(1)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2)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用有序实数对来表示反过来每一个有序实数对都能用坐标平面内的点来表示;即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3)设P(a、b),若a=0,则P在y轴上;若b=0,则P在x轴上;若a+b=0,则P点在二、四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若a=b,则P点在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4)设P1(a,b)、P2(c,d),若a=c,则P;P2∥y轴;若b=d,则P;P2∥x轴.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1】(2004、海口,3分)如图1-5-2所示,○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炮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___.三、针对性训练:1、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坐标为___________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___________ 是一一对应关系.3.若点M (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若P(x,y)中xy=0,则P点在()A.x轴上B.y轴上C.坐标原点D.坐标轴上5.若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为()A.-2<a<0 B.0<a<2C.a>2D.a<06A(a,b)的位置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7.已知M(3a-9,1-a)在第三象限,且它的坐标都是整数,则a等于()A.1 B.2 C.3 D.0考点2:对称点的坐标一、考点讲解:2点P (a ,b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b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b ),反过来,P 点坐标为P 1(a 1,b 1),P 1(a 2,b 2),若a 1=a 2, b 1+b 2=0, 则P 1 、P 2关于x 轴对称;若a 1+a 2=0, b 1=b 2, 则P 1 、P 2关于y 轴对称;若a 1+a 2=0, b 1+b 2=0, 则P 1 、P 2关于原点轴对称.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2-1】(2004、北碚)已知点P (-3, 2),点A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则A 点的坐标为______【考题2-2】(2004、厦门)矩形ABCD 中的顶点A 、B 、C 、D 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 、D 两点对应的坐标分别是(2,0),(0,0),且A 、C 关于x 轴对称,则C 点对应的坐标是( )A 、(1, 1)B 、(1,-1)C 、(1,-2)D 、( 2 ,- 2 )三、针对性训练:1.点P(3,-4)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它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2.若P (a, 3-b ),Q(5, 2)关于x 轴对称,则a=___,b=______3.点(-1, 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1,-4)B .(1,-4)C .(l ,4)D .(4,-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M 象限C .第M 象限D .第四象限5.已知点A (2,-3)它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1,它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A 2,则A 1、A 2的位置有什么关系?6.已知点A (2,-3)①试画出A 点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A 1;②作出点A 关于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对称点B ,并求B 点坐标.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1-5-4,矩形OABC 的OA= 3 ,AB=l ,将矩形OABC沿OB 对折,点A 落在点A ′上,求A ′点坐标.考点3:确定位置一、考点讲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由距离和方位角确定;(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一对有序实数对确定.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3-1】小明的爷爷退休后生活可丰富啦!下表是他某日的活动安排,和平广场位于爷爷家东400米,老年大学位于爷爷家西600米,从爷爷家到和平路小学需先向南走300米,再向西走 400米.(1)请依据图1-5-6中给定的单位长度,在图中标出和平广场 A 、老年大学B 与和平路小学C 的位置;(2)求爷爷家到和平路小学的直线距离.三、针对性训练:( 10分钟)1.若船A 在灯塔B 的西南方问,图上距离为3 cm ,请画图确定船和灯塔的相对位置.32.如图1-5-10,A 、B 、C 三点分别表示政府、学校、商场中的某一处,政府和商场分别在学校的北偏西方向,商场又在政府的北偏东方向,则图中A 表示_________,B 表示_______ ,C 表示________3.电脑的屏幕可以看作由许多格点组成的,如果在电脑屏幕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屏幕左下方的点的坐标为(0,0),右上方的点的坐标为(640,480)则电脑屏幕中心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中考题一网打尽★★★【回顾1】△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A ′、B ′C ′,则A 点的对应点A ′点的坐标是( )A .(-3,-2)B .(2,2)C .(3,0)D .(2,l )【回顾2】如图l -5-11,点A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3,3)B (-3,3)C .(3,一3)D .(-3,-3)【回顾3】如图1-5-12,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将”位于点(1,-2),“象”位于点(3,-2),则“炮”位于点( )A .(1,-1)B .(-1,l )C .(-1,2)D .(,-2)【回顾4】如图l -5-13的围棋盘放置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白棋②的坐标为(-7,-4),白棋④的坐标为(-6,-8),那么,黑棋①的坐标应该是____________【回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图1-5-16已知点A (2,1),O 为坐标原点.请你在坐标轴上确定点P 的个数,使得△AOP 成为等腰三角形.【回顾6】在平面直 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2,0),B(2,0)(1)画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画出一个即可)(2)写出(1)中画出的 △ABC 顶点C 的坐标.★★★中考题预测★★★一、基础经典题(一)选择题【备考1】点 P (m ,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Q (-m ,0)在( )A .x 轴正半轴上B .x 轴负半轴上C .y 轴正半轴上D .y 轴负半轴上【备考2】若a >0,b <-2,则点(a ,a+2)应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备考3】点P (-2,3)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 )A .(-2,3)B .(2,3)C (2,-3)D (-2,-3)【备考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1,l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 )A .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二)填空题【备考5】对于任意实数x ,(x ,x -1)一定不在第 ___________象限.【备考6】若点 A(a ,b )在第三象限,则点 C (-a+1,3b -5)在第_____________象限.【备考7】P(-5,4)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到y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备考8】与点P(a ,b )与点Q(1,2)关于x 轴对称,则a+b=__________【备考9】如图1-5-18所示,已知边长为 1的正方形OABC 在直角坐标系中,B 、C 两点在第二象限内,OA 与x 轴外夹角为60°,那么C 点的坐标为_____4【备考10】如图l -5-19 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OA 1B 1;第二次将OA 1B 1变换成OA 2B 2 ,第三次将△OA 2B 2变换成△OA 3B 3,已知 A(1,3), A 1(2,3),A 2(4,3),A 3(8,3),B (2,0),B 1(4,0),B 2(8,0),B 3 (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规律再将△OA 3B 3变换成△OA 4B 4,则A 4的坐标是________,B 4的坐标是_______;(2)若按第(1)题的规律将△OAB 进行第n 次变换,得到△OAnB n ,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An 的坐标是______,B n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二、学科内综合题(11、12题各8分,13、14题各9分,共34分)【备考11】如图l -5-20所示,是聊城市区几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请以某景点为原点,画出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出下列景点的位置.光岳楼___________、 湖心岛___________、金凤广场__________、动物园___________。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10答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10答案

======== 参考答案—学案(10)第 10 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二、预习自学知识点 1 辽与西夏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元昊兴庆府金朝知识点 2 金朝入主中原完颜阿骨打会宁府辽北宋猛安谋克耕作出征大定之治知识点 3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铁木真成吉思汗忽必烈大都大元元世祖崖山驿站行省制度中书省行中书省河北宣政院北庭都元帅府澎湖台湾知识点 4 元朝的民族关系波斯人、阿拉伯人畏兀儿回回四等人制色目人女真人三、检测反馈1.CBCDC 6.CDAC 11. DAC14.答案(1)北宋皇帝宋真宗。

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

(2)辽和西夏都仿用汉族官制。

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向封建制度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

北宋与辽、夏通过战争与和议,在边境建立贸易市场,经济文化得到交流,西夏仿效宋朝制度设置行政机构,创造西夏文字。

(3)目的是让北宋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材料一所述的史实,即北宋统治者一味地纳岁币贿赂辽以求苟安的现状,正是苏洵“证史”的背景。

四、疑难解析1、深化理解正确认识辽朝的双轨政治制度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

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向封建文明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2、概念辨析3、猛安谋克是金朝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

它产生于女真原始社会的末期,由最初的围猎编制进而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

3、元朝的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

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2)行省是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

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4、概念阐释四等人制元初,依据不同民族将民众的社会地位划分为四等:蒙古人社会政治地位最优越;色目人(西夏、回回等)次之;汉人(原先金朝统治地区的金人和汉人)再次之;南人(原南宋统治的民众)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年级(上)政治学案编号 10
政府专题总结制作人:牛俊凤时间:11.8
重点考法1:对政府职能的考查
高考中对政府职能的考查往往结合相关热点和社会理论的创新点,考查易混易错点,如:
(1)将政府加强经济管理职能误认为政府加大直接干预经济的力度
(2)混淆主体,将其他国家机关、政党或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职能的主体
(3)将政府转变职能简单地理解为减少或弱化政府职能。

典型题1:材料一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普遍现象,提高劳动者“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材料二读图《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

材料三国务院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2009年9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三,谈谈各地政府应如何履行职能以更好地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重点考法二:关于政府综合知识的考查:
政府综合知识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从题型来看,有为什么、怎么做以及体现型的。

按涉及知识多少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
1.综合性、多角度的考查。

做好这一类试题,关键是要对知识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2.单一角度、小切口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在一轮复习中,经过地毯式的复习,尤其是要对看似不起眼但是有现实意义的小的单一知识点的高度关注。

做好这一类试题,首先要看主体,其次明确知识点,第三看设问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典型题2-1高考档案P96.11
典型题2-2高考档案P97.12
典型题2-3高考档案P9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