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后练习 必修2 5 离骚.doc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2离骚.doc

高中语文必修2离骚.doc

高中语文必修2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那么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假设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波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懊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那么。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第05课+离骚-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Word版含解析

第05课+离骚-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修姱.(kuā)羁.(jī)朝谇.(cuì)蕙(xiānɡ)B.揽.茝(chǎi)谣诼.(zhuó)规矩.(jǔ)侘傺.(chì)C.溘.死(kè)鸷.鸟(zhì)攘诟.(ɡuò)方圜.(yuán)D.朕.车(zhèn)芰.荷(jì)岌岌.(jí)椒.丘(shū)【答案】B【解析】A项,“谇”读“suì”;C项,“诟”读“ɡòu”;D项,“椒”读“jiāo”。

2.下列对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加高。

长,加长。

“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泽,光泽。

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

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

复路,返回原路。

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

惩,惩罚。

【答案】D【解析】惩,改变。

3.下列各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C.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答案】A【解析】B项,“郁邑”通“郁悒”;C项,“离”通“罹”;D项,“章”通“彰”。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拔剑撞而破之”中的“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长.余佩之陆离B.伏清白以死.直兮C.哀.民生之多艰D.步.余马于兰皋兮【答案】A【解析】A项,加点字和题干中例句里的加点字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项,加点字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C项,加点字是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哀伤”;D项,名词作动词,缓行。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偭规矩..而改错②吾独穷困..乎此时③何方圜..以游目兮..之能周兮④忽反顾⑤佩缤纷....其繁饰兮⑥自前世而固然⑦宁溘死以流亡..兮⑧伏清白..以死直兮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⑧D.②③⑤⑧【答案】C6.下列各组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是A.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C.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答案】D【解析】A项,写衣着是比拟人的美德;B项,以“蛾眉”比拟自己的美德,“众女”肆意造谣中伤比拟朝臣对自己的中伤;C项,比拟诗人的品德更加高洁。

《离骚》日常默写20题

《离骚》日常默写20题

必修二日常默写训练1、《离骚》一文中,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3、屈原在《离骚》中,用“,”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

4、写出《离骚》中以“蕙纕”“揽茝”作喻,叙述诗人因为具有美好品德而受到贬斥加罪的两句是“ , ”。

5、《离骚》叙述世俗善于投机取巧,违背原则而任意改变措施的现实的两句“,”。

6、写出《离骚》中说明人生各有所乐道理,表达自己只喜欢美好的品德并习以为常思想的两句是“,”.7、《离骚》中作者屈原以“方枘圆凿”比喻性格不合,以“异道”比喻人与人志向不同,表明自己与小人不可能相安的两句是“,”。

8、《离骚》中“ , ”两句,以加高他的高高的帽子,加长他的长长的佩带来表达作者坚守美好的品行。

9、诗人在“,”两句中,以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10、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必修二日常默写训练1、《离骚》中写屈原埋怨楚怀王没有准则,不能明察人心的两句是“,”。

2、《离骚》中写世俗的人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竞相苟合,取悦于人而以此奉为法度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两句写屈原宁死也不愿和小人同流合污。

4、《离骚》中“,”两句,用鸷鸟与凡鸟作比喻,表达屈原和群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句子是5、《离骚》中“ , "两句,写屈原要像古代圣贤那样,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

6、《离骚》中写屈原虽然不被别人了解,但他心底坦然,依然要坚持自己洁净芬芳的本心的句子是“ , "。

7、《离骚》中“ , ”两句写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改变自己正直本性,即便使遭受再大的挫折也不会改变自己初衷。

8、《离骚》中写屈原以香蕙作佩带,采集白芷作装饰来表明自己崇尚美好品德,遭到贬黜的句子是“,”。

9、《离骚》中“,”两句,写屈原受着委屈而压抑自己,忍受着小人的责骂和侮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5 离 骚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5 离 骚 含答案

5离骚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怨恨,指责。

C.唯昭.质其犹未亏昭:光明,纯洁。

D.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解析A项,“察”,看清楚。

答案A2.导学号9511400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B.“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

C.“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

”即“四方”,指辽阔大地。

“荒”,边远的地方。

解析A项,自秦始皇起,“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答案A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解析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B项,“对偶”错,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字数不相等。

D项,“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有误,没有对比。

答案C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2. 5《离骚》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2. 5《离骚》

《离骚》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学习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1.借助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理解诗的大意,掌握重点诗句的翻译及重点字词的含义。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屈原生平事迹及其对后世国民精神的影响;了解楚辞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诵全文,细心体会其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诵、品悟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知识链接】1、屈原生平屈原,战国末期人,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b5E2RGbCAP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

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

”p1EanqFDPw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DXDiTa9E3d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主义杰作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时作业24: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时作业24: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5课离骚一、基础知识检测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芳菲菲其弥章 B.忳郁邑余侘傺兮C.偭规矩而改错D.长太息以掩涕兮答案D解析A项“章”通“彰”,明显。

B项“邑”通“悒”,“郁悒"指忧愁苦闷。

C项“错”通“措",措施.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B.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C。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答案D解析A项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古义:荒唐,没有准则。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C 项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屈.心而抑志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C.高.余冠之岌岌兮D。

长.余佩之陆离答案B解析B项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A、C、D三项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屈;使……高;使……长。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错误!B。

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C解析C项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项介词,相当于“于”,在/语气词,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B项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表顺承关系。

D项虽然/即使.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错误!B。

错误!C.错误!D.错误!答案D解析D项均是“本来”的意思。

A项崇尚/善良,美好。

B项法度,准则/越过。

C项美/修建.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謇朝谇而夕替B。

步余马于兰皋兮C.不吾知其亦已兮D。

高余冠之岌岌兮答案A解析A项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倒装句。

7.下列对《离骚》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善于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如“冠之岌岌”“佩之陆离”,有力地突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题

第5课 离 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攘.诟( ) 溘.死( )鸷.鸟( ) 谣诼.( )岌.岌( ) 揽茝.( )兰皋.( ) 侘傺..( )( )答案:r ǎn ɡ k è zh ì zhu ó j í ch ǎi ɡāoch à ch ì2.辨形组词。

⎩⎪⎨⎪⎧ 悔诲 ⎩⎪⎨⎪⎧ 掩淹⎩⎪⎨⎪⎧ 楫辑 ⎩⎪⎨⎪⎧ 伫贮答案:⎩⎪⎨⎪⎧ 后悔教诲 ⎩⎪⎨⎪⎧ 掩饰水淹 ⎩⎪⎨⎪⎧ 舟楫编辑 ⎩⎪⎨⎪⎧ 伫立贮藏3.解释下列句中通假字的用法。

(1)偭规矩而改错(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忳郁邑余侘傺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芳菲菲其弥章(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错措措施(2)郁邑郁悒忧愁苦闷(3)圜圆圆形的(4)离罹遭受(5)章彰明显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离骚》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__________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__________诗。

屈原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诗经》的以四言为主的新诗体——__________,因这种诗体的作品又以__________为最,又称__________。

(2)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_主义;“骚”指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_主义。

(3)比较《诗经》与《离骚》,在形式上,《诗经》多为________言句,《离骚》则多为__________的句子;《诗经》的篇幅__________,结构简单,《离骚》的篇幅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在语言风格上,《诗经》的语言以朴素、简洁见长,《离骚》的语言以__________著称,大量运用了语气词__________和楚国的方言,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

2019-2020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5课 离骚及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5课 离骚及答案

第5课离骚开卷有益日月同辉静静汨罗,守护着他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他的忠贞。

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他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他的心,与日月争辉。

基础导学1.文学常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字灵均。

战国楚国人,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礼乐制度。

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具有远大目光,主张与强秦对抗。

后因受小人陷害,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楚辞”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

揽茝.() 谣诼.()偭.规矩() 溘.死()方圜.() 侘傺..()()芰.荷() 兰皋.()岌.岌() 延伫.()贮.藏() 鸷.鸟()罹.难() 杂糅.()方枘.() 攘诟.()答案:hào kuāxiāng jījiǎn suìchǎi zhuómiǎn kèyuán chà chìjìgāo jízhùzhùzhìlíróu ruìgòu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偭规矩而改错()(2)忳郁邑余侘傺兮()(3)何方圜之能周兮()(4)进不入以离尤兮()(5)芳菲菲其弥章()答案:(1)错,通“措”,措施(2)邑,通“悒”,苦闷(3)圜,通“圆”,圆形,和“方”相对(4)离,通“罹”,遭受(5)章,通“彰”,明显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五课《离骚》同步试卷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五课《离骚》同步试卷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五课《离骚》同步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 iè)C . 抵牾(y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 . 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2.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谣诼(zhuó) 离骚(sāo) 岌(jí)岌可危B . 方圜(yuán) 蛾(é)眉朝谇(suì)而夕替C . 攘(rǎng)诟兰皋(gāo) 相(xiàng)道D . 溘(kè)死芰(jī)荷鸷(zhì)鸟3. (2分) (2020高三下·韩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来就无心注意他们两鬓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攻击得______________ ,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就是竞争”,但你可曾想过,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也许,你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些______________而欺诈行骗,到头来______________ ,却喜滋滋地沉醉于苦心赚得的“战利品”上。

也许,在自己心的舞台上,你一直是一个独舞者。

宇宙由一个微小粒子爆炸开来,从此浩浩苍穹间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地球,人类出现、繁衍,从茹毛饮血的时代渐渐发展而来,形成了社会,拥有了文明。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教学设计:第5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离骚【教学目标】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3.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

2.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

【教具】配音朗读磁带、投影胶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毛泽东诗词导入。

二、屈原及相关简介结合注释了解屈原,由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屈原作品2.关于楚辞三、结合背景知识释题“离骚”二字,古来数种解释:1.司马迁:遭受忧患的意思。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班固亦同)2.王逸:离别的忧愁。

“离,别也。

骚,愁也。

”——因司马迁距屈原年代未久,故司马迁的说法最可信。

另外还有认为“离骚”二字当释为“牢骚”的。

又有认为《离骚》和《劳商》“同实而异名”,是楚地歌曲名称。

(游国恩)。

还有以离骚为“排解忧愁”之意。

(钱钟书)四、诵读1.播放录音范读,正音;2.学生朗读,要求:把握诗的节奏:《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

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体味诗的情感:朗读时还要把握每一节的主旨,一节一节地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离骚》知识点梳理:(多媒体展示,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疏通句子)1.重点词语2.通假字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5.古今异义的词6.句式7.难句翻译六、阅读理解1.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2.了解“香草美人”的象征方法香草、美人是《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

高一语文人教版课标必修2《5离骚》(共35张)

高一语文人教版课标必修2《5离骚》(共35张)

公孙接一见使者送来两颗桃子,立刻仰天长叹道:“晏婴是个智者,一定是他出
的主意,让主公叫我们三人争功火并。我虽然能看破他的阴谋,但如果不敢接受桃子,
也算不上勇士了。”于是他对田开疆和古冶子说:“三个人两颗桃,只好各摆功劳了。
我陪主公出去打猎,第一次杀死一头野猪,第二次杀死一头老虎。我大概有资格吃一
颗桃子吧?”于是他拿了一颗桃子。田开疆说:“我率领军队两次打败进攻齐国的敌
法 富于抒情色彩。
浪漫的精神
义无反顾的人生之路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探讨:屈原之死的价值?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 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 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 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 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 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 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 自投汨罗以死。
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
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
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
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
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
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
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 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
(四)、浪漫的想象
纵横驰骋的想象,铺陈描叙的写法, “香草美人”的比兴构筑出一个瑰奇幻 丽的艺术境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时练习题《离骚(节选)》(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时练习题《离骚(节选)》(含答案)

第1.2课《离骚(节选)》课时同步练习班级:姓名:第一部分:文言基础练习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惟草木之零落兮B.来吾道夫先路C.偭规矩而改错D.芳菲菲其弥章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肇.锡余以嘉名肇:开始B.謇朝谇.而夕替谇:谏诤C.忍尤.而攘垢尤:厉害D.岂余心之可惩.惩:因受创而戒止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①偭规矩....兮④自前世而固然..乎此时也③宁溘死以流亡..而改错②吾独穷困⑤何方圜..之能周兮⑥伏清白..以游目兮⑧佩缤纷..其繁饰兮..以死直兮⑦忽反顾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③⑥⑧D.②③④⑤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B.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又申之以.揽茝C.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忍尤而.攘垢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5、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肇锡余以嘉名①恐年岁之不吾与③蹇朝谇而夕替④谣诼谓余以善淫⑤步余马于兰皋兮⑥不吾知其亦已兮⑦高余冠之岌岌兮⑧虽体解吾犹未变兮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B.①②/③⑤⑥/④⑦/⑧C.①④⑤/②⑥/③⑧/⑦D.①④⑤/②⑦/③⑥/⑧6、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

“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风骚”是指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也用“风骚”泛指文学。

B.《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文中指寅年,以六十甲子为运转周期。

D.孟陬:孟春正月。

正月为陬,又为孟春月,故称。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 离骚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 离骚
第二单元 诗的灵性世界
第5课 离骚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索引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预读先学 ——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语言知识积累
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修姱( kuā )
(2)攘诟( rǎnɡ ɡòu )
(6)溘死( kè ) (7)方圜( yuán ) (8)侘傺( chà chì ) (9)忳郁邑( tú n) (10)偭规矩( miǎn)
4.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义 余独好修以为常:形容词,美 __________ 动词,整理 退将复修吾初服:___________ (1)修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动词,修建、修造 ________________ 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高 ____________ 动词,撰写 掌修国史:___________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动词,修订、修改 ________________
连词,纵然、即使 虽九死其犹未悔:_________________
5.掌握下列加颜色词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加长 (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2)伏清白以死直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3)屈心而抑志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 (4)回朕车以复路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下来休息 (16)驰椒丘且焉止息: __________ 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 (17)退将复修吾初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5课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位清士,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屈原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也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礼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象征,穿越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杰出的政治家,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开创者。

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创立了“楚辞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他创作的“楚辞”的代表《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他的诗歌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由民间集体创作向作家个人独立创作的转变,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

他强烈的爱国思想、高洁的品格和为追求理想而九死不悔的执着精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战国时期,已经归并成为了七个大国,这七个大国都想统一中国。

在七国中,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韩、赵、魏三国较小。

屈原是楚王的同姓贵族,起初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

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联齐抗秦。

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公元前305年,屈原因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盟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离骚》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训练: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训练:第二单元第5课《离骚》 Word版含答案

《离骚》课文赏析与训练【美文探微】新奇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离骚》的表现手法赏析《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人以驰骋瑰丽的想象,塑造了诗人自己鲜明的艺术形象,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象征来表达思想感情。

运用幻想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将浓厚的爱国情操抒发在诗篇当中。

一、新奇的比喻和巧妙的象征。

古代诗歌中就常常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美丽形象,屈原的《离骚》则发扬了这一传统,并将其推向极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还有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又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离骚》诗中就用了白芷、花椒、佩兰、菊花、桂、泽兰、辛夷、芰荷、芙蓉等多种香草。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等,一部《离骚》中,通过大量的关于美人、香草等富于象征意义的辞藻铺陈,通过反复表述自己的心迹,重建了崇高的诗人自我形象。

《离骚》中的喻体既有自然界的鸟兽花草,也有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活动,甚至还有虚构的神话传说世界的各种事物,极富象征性。

如“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圆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以不与众鸟同群的“鸷鸟”自比, 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方”喻君子正直端方, “圆”喻小人圆滑奸诈, 以“方圆”不合,“异道”不相安为喻, 表明与谗佞小人不相为伍的态度。

通过这些比喻,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峻洁、高大。

二、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

《离骚》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形象编织幻想的境界。

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大胆而不失真实的夸张。

因为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要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

屈原在《离骚》里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023高中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92页)

2023高中语文必修2第5课离骚(92页)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 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 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 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 《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 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
【赏析】 “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 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圆影 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 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采取侧面 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 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 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
3.古今异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浩荡古 今义 义: :荒 水唐 势大,也泛指广阔或壮大 (2)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穷困古今义义::不指得经志济状况不好
(3)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指随流消逝 流亡今义:指因灾害或其他社会原因被迫离开
家乡或祖国
(4)自前世而固.然.
固然古 今义 义: :本 表来 示就 承是 认这 某样 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 表示既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帮助,辅助 宰相,丞相
⑤悔相.道之不察兮 观察,选择
5.词类活用 哀民生之多艰 哀:为动用法,为……而哀伤 固前圣之所厚 厚:推重,形容词用作动词 长余佩之陆离 长:加长之意,形容词用作动词 高余冠之岌岌兮 高:加高,形容词用作动词
6.文言句式
(1)被动句:謇朝谇而夕替.(被罢官) (2)状语后置句:步余马于.兰.皋.兮.(在兰皋散步) (3)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其亦已兮(不知道我……) (4)定语后置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高高的帽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五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五课 离骚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辅佐怀王,参与议定国事和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

两次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陷害,他两度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传统。

作品:《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知背景]屈原与楚怀王同祖,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因此受到重用。

当时秦楚争霸,屈原主张明法度,任贤能,联齐以抗秦,曾两度奉命出使齐国,推动了合纵联盟的形成,但屈原联齐抗秦的政治路线遭到楚国保守势力子兰、靳尚等人的诋毁和破坏,因而被怀王疏远。

怀王贪而轻信,误中秦国“绝齐得地”的计策,愤而与秦战,兵败地削,又受骗入秦,客死异邦,这使屈原受到沉痛打击。

顷襄王立,子兰为令尹,对秦国采取妥协投降政策,加紧迫害屈原,策动上官大夫进谗襄王,结果屈原被放逐到江南蛮荒之地。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自沉汨罗,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诗人受尽打击迫害,被逐流浪,始终眷恋祖国,在此期间,先后写成了许多激情满怀的诗篇,《离骚》就是其中之一。

[知常识]1.楚辞体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

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

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

形式上的灵活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2.《离骚》《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2.5 《离骚》节选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2.5 《离骚》节选 Word版含答案

第5课离骚(节选)学习重点1.记:积累本文重要的基础学问,诵记屈原名句。

2.读:理解并把握诗中的关键语句,分析、理解诗人的政治抱负;感悟并学习诗人坚持真理、宠爱祖国、至死不渝的思想。

3.写:就屈原抱石投江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4.练:判定和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一、诵记名言警句文本名句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6.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其他的名句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涉江》)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4.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涉江》)5.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江》)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缘由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乐观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见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毁灭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是楚辞篇名,“离”,通“罹”,患病;“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患病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全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意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情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
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 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 ⑥忍尤而攘诟(排斥)
⑦宁溘死以流亡(突然、忽然) 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
2.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亻面规矩而改错②吾独穷困乎此时③何方圜之能周兮④忽反顾以游目兮⑤佩缤纷其繁饰兮⑥自前世而固然⑦宁溘死以流亡兮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
D.②③⑤⑧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

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擅长外交辞令。

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后屡遭奸臣陷害,先后两次被流放。

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国郢都,屈原于夏历正月十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B.《离骚》是屈原遭奸臣陷害,第二次被放逐到江南时的作品,也是屈原的代表作。

全诗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屈原的作品还有《九章》、《九歌》、《天问》等。

D.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他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伏清白以死直兮③屈心而抑志兮④亦余心之所善
⑤固前圣之所厚⑥伏清白以死直兮⑦何方圜之能周兮⑧夫孰异道而相安
⑨哀民生之多艰
A.①/②⑤⑦/③/⑥/⑨/④⑧
B.①/②④⑤⑧⑦⑩/③⑥
C.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
D.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
6.默写
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服”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

上衣;下衣。

帽子;饰物,。

能力素质提高
阅读《橘颂》,完成15—19题。

橘颂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圜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宜修,女夸而不丑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1.选出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受命不迁(不可迁往他处种植) 生于南国(专指楚国)
B.深固难徙(根深蒂固) 绿叶素荣(素白的花)
C.精色内白(心灵洁白) 独立不迁(不可迁往他处种植)
D.终不失过兮(过失) 参天地兮(与天地并存)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青黄杂糅
B.文章烂兮
C.苏世独立
D.梗其有理兮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曾枝剡棘:“曾”通“层”。

曾枝,那层层枝条。

B.圜果抟兮:“圜”通“圆”。

C.有以异兮:异,独特,形容词。

D.可师长兮:师长,看作师长,名词动用。

4.下面是对本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开头至“女夸而不丑兮”,从不同方面描写橘树的外表和内质,并加以歌颂。

第二部分由“嗟尔幼志”至结尾,从橘树的特性引申开来,更进一步地展示高尚品德和独特志向。

B.第一部分中,诗人描写橘树的内质,突出其特性。

突出橘树的“受命不迁”,正是诗人自己热爱故土这一感情的抒发:突出橘树的“更壹志”,正是诗人自己行不改志的这一节操的体现;突出橘树的“类任道”,正是诗人自己愿负大任这一志向的表达。

C.诗中所刻画的橘树形象是完整的,并有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橘树特性的比喻描写,衬托出自己所乐于具备的高尚品德和独特志向,诗人颂橘,意不在橘树的本身,可是,写的又全是橘树。

在这首诗中,诗人成功地运用了咏物述怀的笔法。

D.诗中“兮”字的位置,同《〈离骚〉节选》诗中不同,用在偶句句尾,以表达对橘树品性的赞美。

全诗大都是四字句,类似《诗经》的主要句式。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在创制“骚体”诗之前,经过了向《诗经》学习的阶段。

综合实践创新
自读《离骚》全文以及屈原的其它作品,简要分析屈原的精神及其感召力。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运用
1.C
2.C
3.C
4.A
5.A
6.上衣:制芰荷以为衣兮;下衣:集芙蓉以为裳;帽子:高余冠之岌岌兮;饰物: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综合迁移训练
1.C
2.A
3.C
4.C
拓展探究学习
提示:屈原的精神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人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二是坚贞不渝追求正义的品格。

屈原的精神,犹如一面旗帜,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爱国者。

仅在后来的作家群中就举不胜举。

屈原死后一百多年,出现了西汉文学家贾谊,先前很受汉文帝的重用,也因此遭到宗室、大臣的嫉妒,最后汉文帝只好让他去做长沙王太傅。

在经过汨罗江时,有感于自己与屈原有相似的遭遇,写了著名篇章《吊屈原赋》。

贾谊之后的不久,司马迁只因为讲了几句公道话而得罪了汉武帝,受到了残酷的刑罚。

他忍辱发愤,在屈原精神的感召下,完成了史学巨制《史记》。

其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就是千古流传的佳句。

再如明末爱国思想家王夫之,就通过注解“楚辞”,表达了他对明代灭亡的悲愤心情;爱国画家肖云也通过绘制《楚辞图》寄寓了同样的情感。

因而刘勰评论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是极为确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