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沪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主题:在社会中成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2.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认识个人的社会责任。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PPT
2.实物
3.互动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引入(10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给学生展示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与困难性。
2.阅读(20分钟)
老师会通过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责任,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3.互动环节(30分钟)
老师通过互动课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和讨论社会中如何担负个人责任和团体责任,如何在团队中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解决问题(30分钟)
在讨论后,老师会设置一个问题或挑战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总结(10分钟)
教师通过总结本次活动中学生的观点和思考,跟学生共同总结其中的收获。
四、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环节评估学生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完成后,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总结来评估本次活动的效果。
五、教学延伸
老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去社区服务,或参加一些有社会意义的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体验。
同时,一些社交技巧的培训也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5.1在社会中成长1
立足于现实生活 观察、识别区域 感悟不同区域的人类生活
下册: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领域
立足于现实社会 从个人生活的需要出发 把握现代文明生活的基本要素
感受身边的历史
第五单元 第一课
吃生肉学狼嚎 英学者与野外狼群一起生活两年
据《每日邮报》2010年1月17日报道,美国爱达荷 州一位动物研究学家,为了深入的研究狼的行为 与生活,而接近狼群,成为其中一份子,与之生 活两年,这期间他像狼一样生活,吃生的肉类。 他说,他要为狼这种高贵的动物代言。
合理的结局,并简单说明你设计这一结局的理由。
一年半之后,由于健康出现问题,埃利斯迫不得已返回人类社会生活。
一、社会伴我长大
人类胜过动物的主要优点,就在于 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
1、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观察晓明一天的生活,说说晓明每天 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社会各行各 业有哪些联系?
场景:清晨晓明被闹钟叫醒→迅速穿衣起床 →刷牙、洗脸→吃早餐(面包和鸡蛋)→乘公 交车上学→在学校学习一天→放学回家→看 一会儿电视→做作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 样一句非常有趣而又深 刻的话:一个人要想离 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 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 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社会的不同群体:
2.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医生 同学 球迷协会 大学 农民 少数民族 暴走族 追星族 网友 伙伴 教徒 网虫……
1.我们生活在哪些社会群体中? 2.社会群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而变化,找出这样的例子。 3.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地区和国 家可能不同,请举例说明。
各抒己见: 有人说,我们的成
长离不开群体,群体对 我们的成长总是有利的。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说 说你的理由。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摘要: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并能意识到奉献社会也是帮主自己,1.亲社会行为是:助人、分享、谦让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在社会中成长1课时第一周第2节一、知识与技能1.个人能在社会中获得一些知识、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
2.个人能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当中丰富个人的技能和养成一定社会规则意识。
3.知道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4.亲社会的表现有哪些,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在社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能把戈恩生存发展与社会联系在一起。
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并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认识社会于个人之见的密切联系,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并能意识到奉献社会也是帮主自己。
教学重点: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难点: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在人际交往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一)导入新课狼孩故事(见PPT)师:你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吗?学生讲述,教师补充或者由教师直接讲述狼孩故事:狼孩——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
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
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
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
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约16岁左右。
她死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刚被发现时,他们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
《在社会中成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ppt教用课件
任务1: 阅读教材第6页“运用你的经验”中的情境, 说一说小东和伙伴们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分享与交流: ● 你组织或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 ● 在参加活动中,你有哪些付出与收获?
任务2:你是如何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一名中学生的?
心理发展 身体发育
思想成熟 ……
父母的抚育 老师的教诲 同伴的帮助 社会的关爱
西 安 一 位 中 学 生 , 发 现 身 边 一 些 老 人 本文集中表现了冀中白洋淀人民的抗日斗争,描写了在白洋淀的一个村里,有七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里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水生回去跟他们家里的妇女讲明。
妇女们惦念丈夫,探望丈夫未果,在返程划船的途中,见证了丈夫们在荷花淀里巧妙歼敌的过程。后来妇女们也学会了射击,配合子弟兵作战。作品肯定了人民战争,热情歌颂了
本课小结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在 社 会 中 成 长 养在成社亲会社课会堂行中为成长 社亲亲会社社为会会个行行人为为成的的长表意提现义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参四(告3CD题《(教(重1B参结B1课我明面1(2A(注、...0.....请阅下“诗表3考、诉尾尾型书学一要考合型国确叫2915独)) ) )解夏7结 ) 读 列的明答 题 了 联联 ( ·过 ) , 答 所 : 古 : 做年占召对释自道州合至2加首水案目我余 运二程导那案学作代绵“课鳌诰湘0作下京少:第日粗故联生1:解们音 用):入今:内文把延标头》江8品列师半二观字址明嫂①说:袅 蜀理:天①容课夜的年Ⅱ”:秋进加乘(",题数的借在写对三时袅 汉清作我喜,晚群浙卷指景行点风少的里注指今夏水月令,刘文文们爱尝分山江《具与图个的雪:内内音居陕州生,、禅章占就徽试成因卷窗体宋”性词(不吧容无全首西城由惟地宠脉高讲墨解五枫《子的之化 语 乘 到,谈树都位靖的衷丙点信络考讲,答个树汴以窗问阅。:)课一(正或边险的午、宦,语任而时都2京外子"读这0近件下至确第东固赞朏人官精文务徽段成的1》,和里乡展8诗:的一北扬,。物终解的驱墨,了星暗结年如有是情示歌距一名。。"于结半动式用红河赞合浙铁孔创“更:首离组,冒晋亡构壁型微鼓色》肯胡全江纱传意怯湘句)是”代国思江作,打,,定的常文卷窗:的",江可(不时朏的路山文制更茂从张意侍,《、解秋以敢为,典题,该墨报密)结可思统说汴玻读景有问夏明故。作如技时的构久)御明京璃。。哪来王也文何艺,树,上在有文的窗借些人赫。的审几所林分曲方中星,诸作"连月好题近以像析坛,河“分有葛是窗用勃三坏立失叫被作上》隔异亮国子。勃日直意传作染品的:了曲遇家”的建明接。。五过为领根不同刘戍含都生影②更一什袖据同工备守意的之响墨、样么地全的之前边。统名分,五,先位文生妙喜境万。数传鼓满写。,活。欢的城"的承,江街分场诵得,高着或的、后析景读力低中称秋再北作。的将,国五水写魏者②乐领而文夜碧人灭“府。指感在字绿、夏诗“到无作的清后,篇改如形文博澈写来名此的中大,灯比夏新窗最精无。喻州奇子关深数这。和”键,的,首庆的 浓 船即《幸就缩只心登”的是的竞态楼深审是相与》层题民行观,含意立族驶念有蕴意文,的对。,化雄限诸若的鹰制葛审瑰在,武题宝天造侯立。空成的意③中了仰出警展自慕现醒翅我之偏我翱与意差们翔外。那要,部一时鱼世切刻儿界努保在的力持江隔就一水膜是颗中。徒对轻劳文快而化地无敬畅功畏游,的。审心我题。们立把意这如幅此画
《在社会中成长》精品教案2
在社会中成长精品教案2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5.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6.知识总结:为什么要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一生中要经历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交往中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布置作业必做
题
练习册1页1—5,2页9—11
选做
题
练习册2页12—14
板书设计
教学反。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社会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
教师讲解:社会环境的概念、分类及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二章:家庭与个人成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家庭与个人成长的认识。
教师讲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家庭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学校与个人成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学校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学校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与个人成长的认识。
教师讲解: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学校环境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学校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四章:朋友圈与个人成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圈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朋友圈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朋友圈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朋友圈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朋友圈与个人成长的认识。
教师讲解:朋友圈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朋友圈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社会事件与个人成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社会事件与个人成长的认识。
教师讲解: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社会事件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了解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六章:社会规范与个人成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七年级思想品德《在社会中成长》ppt
我经常说的 一句话:
我最喜欢做 的一个动作:
其他……
6
步骤二:“猜猜我是谁?〞
步骤三:“找呀找呀找朋友…… 〞“我和_____ 、_____等是同一所的;
我和_____ 、_____等是同一个寝室的; 我和_____ 、_____等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我和_____ 、_____等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 ……〞
1
学习目标
1、对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 地迎接生活。 2、创立新集体,要有共同的目 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 献集体; 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2
课前预习
如何面对的新生活呢?
〔1〕调整 ,适应 :
〔2〕珍惜
;
〔3〕珍视
;
〔4〕准备应对新的学习生活。
3
Q.1:“说说我的新〞—— 问卷小调
查
1.我对的第一印象是:
2.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是:
3.入以来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是:
4.我会利用的各种设备来开展自己, 如:
5.我愿意为做的事是:
4
Q.2:你的忧虑是什么? Q.3:你的期望是什么? Q.4:生活调色板——请用你最喜 欢的颜色描述你心目中的生 活……
5
步骤一:制作个性化名片
我的生日:
我的爱好:
我的个性:
我的姓名:
12
和新朋友共同成长
13
14
~
下 课
谢 谢
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
段时间才能适应。
A
是 C不是
2.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就特
别想家想父母想老朋友。
A是 C不是
10
7. 上课答复以下问题时,同学们都看着我紧张地说不出
话来。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我在社会中成长》word教案
第二课我在社会中成长【课时安排】 2课时【知识点一】我在社会中(Society)【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社会的概念;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社会化过程的概念和发展阶段;人们生活的不同社会环境。
2.思想教育:(1)人是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2)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处世观,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勇于面对困难。
3.能力培养:(1)继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图片观察法【教学用具】音像资料、幻灯片【教学设计】1.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进程。
【重要单词】family 家庭school 学校community 社区media 媒体stage 阶段fate 命运norm 规范【板书设计】一、社会的发展二、社会与人三、社会化1.早期社会化阶段2.继续社会化阶段四、青少年阶段1.家庭2.学校3.传媒4.社区【教学过程】(复习旧课)社会文明发展的六个阶段?(前三个阶段要求用英语回答)(新课教授)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应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同时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原始社会的人,当时由于社会条件的恶劣和环境的决定,人们的寿命较短,这个我们在前面的课上已经讲过了,人们为了生存必须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果实。
(提问)那么,我们讲到现在,到底什么是社会呢?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提问)同学们看原始社会有没有这些特征呢?(有)(提问)我们现在都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那么,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有没有精神生活呢?(基本没有)(师)当然,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辛勤劳动,可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出现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教案名称:在社会中成长教案目标:1.了解社会的定义和作用;2.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3.培养自尊和自信心;4.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互关心。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社会吗?社会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你认为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有什么责任?步骤二:讨论社会的定义和作用以小组或整个班级进行讨论,分享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流、合作和互助。
同时,社会也为人们提供了资源和服务。
步骤三: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身边的人,认识不同职业和角色的人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无论是学生、家庭成员还是社区成员。
步骤四:培养自尊和自信心通过互动游戏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才华,理解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成就,树立自尊和自信心。
步骤五: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互关心进行小组合作游戏或项目,鼓励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和支持。
通过分享和互助,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相互关心的能力。
同时,教导学生在社会中帮助他人是一种善行,能够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回顾教学过程,总结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资源:- 社会角色卡片(包括学生、家庭成员、社区成员等不同角色)- 游戏或合作项目的材料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对社会角色和责任的理解程度。
此外,可要求学生书写一篇关于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的反思文章。
拓展活动:让学生采访社区中的不同职业人员,了解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体验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教案:在社会中成长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单元:走进社会学科:生活课标要求:1.1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1.2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
学生通过研究,在理解研究目标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知识目标:了解与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重点: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___和他的伙伴们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
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___姐姐”“墨哥哥”。
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
___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升。
学生活动:看材料,思考问题,并与同学互动交流。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运用自己的经验,分享同龄人的故事,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小结。
讲授新课: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出示图片情景(四副图片),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案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研学活动,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一、第一章:了解社会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到社会是由人、自然、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构成的复杂体系。
(2)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发展的情感。
2. 教学内容(1)介绍社会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
(2)讲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3)分析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3. 教学活动(1)观看与社会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社会的好奇心。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社会发展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二、第二章:遵守社会规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习惯。
2. 教学内容(1)介绍社会规范的种类和作用。
(2)讲解遵守社会规范的原因和意义。
(3)分析违反社会规范的后果,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3. 教学活动(1)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遵守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2)开展小组竞赛,奖励遵守社会规范表现优秀的学生。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并监督自己执行。
三、第三章:关爱他人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他人需求、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教学内容(1)介绍关爱他人的概念和表现。
(2)讲解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3)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3. 教学活动(1)观看关爱他人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关爱的重要性。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悟。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关爱他人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四、第四章:团队合作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2)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协调合作的品质。
2. 教学内容(1)介绍团队合作的概念和作用。
(2)讲解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分析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和责任。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走进社会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组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到个人和社会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1.熟悉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了解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个人进展的阻碍。
2.通过度析社会为人类生存、进展提供了丰硕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必然的群体中。
3.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类资料,同时社会也能增进个人进步。
学生通过学习在明白得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知道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能够照出每一个人的优势、优势,也能够照出每一个人的短处、缺点,为尔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熟悉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教学难点:社会与个人进展的关系。
教学进程:。
七年级《我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七年级《我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我在社会中成长【课时安排】 2课时【知识点一】我在社会中(Society)【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社会的概念;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社会化过程的概念和发展阶段;人们生活的不同社会环境。
2.思想教育:(1)人是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2)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处世观,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勇于面对困难。
3.能力培养:(1)继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图片观察法【教学用具】音像资料、幻灯片【教学设计】1.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进程。
【重要单词】family 家庭school 学校community 社区media 媒体stage 阶段fate 命运norm 规范【板书设计】一、社会的发展二、社会与人三、社会化1.早期社会化阶段2.继续社会化阶段四、青少年阶段1.家庭2.学校3.传媒社区二、教材分析1、内容概述本课内容由“我在社会中”和“社会分工和角色”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首先要使学生明确“社会”的概念,这是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的前提。
其次是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社会成员之一,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
现实中的个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社会具有不同分工,分工和协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人们在社会中具有的身份和地位决定着他们的社会角色,中学生只有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才能健康地成长。
2、重难点分析(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青少年的成长与社会化的关系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
①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第一,作为现实中的个体青少年不可避免要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强调个性发展、个性独立的今天使学生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教案名称:在社会中成长教案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学会应对和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顺利成长;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启发思考1.制作一张海报,上面列出了社会中可能会面对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如高考竞争、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
展示给学生并引导他们思考:你们认为在这些困难中最难应对的是什么?为什么?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观点。
教学步骤二:影片观看1.给学生看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或纪录片,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地心游记》等。
观看完后,学生进行讨论:主人公在电影中面对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的?我们能从他的经历中学到什么?教学步骤三:案例分享1.教师分享一个自己在社会中成长的经历,或者邀请一位校友或社会人士分享他们在社会中的困难和挑战,并分享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2.学生根据分享的经历进行小组讨论:你们会如何应对类似的困难?你们有哪些优势和资源可以利用?教学步骤四: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组角色,如学生、老师、家长、雇主等。
2.给每个小组一个场景,如高中毕业生面临的职业选择,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练这种情景。
3.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讨论如何改进和提高。
教学步骤五:团队合作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制定一个项目,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展示给全班。
2.项目可以是给社区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如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也可以是筹划一个公益活动,如义卖、助学等。
3.学生在小组中负责不同角色,如领导者、协调者、设计者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六:道德和责任感1.带领学生进行一场小型的道德和责任感的讨论,如:如果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主动负起责任的重要性。
第一课 第二节在社会中成长
初三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节在社会中成长(新授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分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书法、交通志愿者、养老院等谈收获,明确社会化涵义和意义2.通过故事印度狼孩故事,同学们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并合作讨论原因3.通过观看识别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学会谦让、学会分享、帮助他人和关心社会发展,学生能够理解亲社会的意义,并探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一是通过在展示、提问、小组交流环节中,老师和同学的观察判断与点评。
二是通过“板块跟踪练习”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终结性评价: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完善,评价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通过“反馈评价提升”检测对知识的分析运用情况。
学习重难点:重点:青少年应该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难点:社会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畅所欲言看照片谈收获暑假中,三幅图片你参加过哪一个实践活动,谈谈参加活动你收获了什么(从知识能力、规则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理论提炼:社会化涵义 P7相关链接★意义★跟踪演练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
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认知能力,决定采取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
你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的是()①制作预防爱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②举行“预防爱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③走进爱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④为爱滋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二、探究交流分享】板块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任务单:结合课本P7,自主探究、同桌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人的成长是不断的过程。
不断丰富,不断提高,不断增强,日渐养成,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社会成员.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和。
【探究材料】故事素材:经典故事《狼孩儿》1920年,在印度小城波尔,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我在社会中成长
【课时安排】 2课时
【知识点一】我在社会中(Society)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社会的概念;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社会化过程的概念和发展阶段;人们生活的不同社会环境。
2.思想教育:
(1)人是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2)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处世观,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勇于面对困难。
3.能力培养:
(1)继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图片观察法
【教学用具】
音像资料、幻灯片
【教学设计】
1.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进程。
【重要单词】
family 家庭
school 学校
community 社区
media 媒体
stage 阶段
fate 命运
norm 规范
【板书设计】
一、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与人
三、社会化
1.早期社会化阶段
2.继续社会化阶段
四、青少年阶段
1.家庭
2.学校
3.传媒
4.社区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社会文明发展的六个阶段?(前三个阶段要求用英语回答)
(新课教授)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应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同时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原始社会的人,当时由于社会条件的恶劣和环境的决定,人们的寿命较短,这个我们在前面的课上已经讲过了,人们为了生存必须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果实。
(提问)那么,我们讲到现在,到底什么是社会呢?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提问)同学们看原始社会有没有这些特征呢?(有)
(提问)我们现在都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那么,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有没有精神生活呢?(基本没有)
(师)当然,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辛勤劳动,可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出现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看书本彩图,思考课本上的问题:生活在太空站的人是否就是脱离社会而生存的?
(答)不是,略。
(师)你们说,人类是不是傻蛋,为什么不辞辛劳的创造物质文明,推动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呢?他们自己有没有从中得到好处呢?(显然有)
(提问)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吗?
1.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纸、火药、指南针
2.蒸汽机的改良
3.电的发现
4.电脑的发明和使用
(总结)科技的发展使个人的生存条件得到了一步步的改善。
那么,社会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原始社会刚开始的十几个到几十个人,然后到国家的出现、到整个世界,这么多人,他们之间又是如何相处的呢?
(提问)请同学们先来看一道题目:设想一下,一个城市的交叉路口,如果没有了红绿灯和交通警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答)略。
(提问)我们再来想一想前面我提到的问题,社会中的人应该如何相处,你认为要保证一个社会的安定和稳步的发展,必须要有哪些东西?
——需要一定的规范,如法律、道德、风俗、规章制度等等。
补充:国家形成的四个要素:军队、监狱、城堡、刑法
(师)我们讲了这么多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人脱离了社会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目:
你一出生就被一只母狼叼走了,并且把你当作小狼养起来,你们说在狼群中长大的你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生答)不是。
(师)任何一个人都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即由“生物人”或“自然人”成长为“社会的人”的全部过程。
可以说,脱离了社会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提问)那么,什么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呢?
——社会化过程是指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分为早期社会化阶段和继续社会化阶段。
(提问)同学们说,你们现在处于社会化的哪个阶段?
(生答)早期社会化阶段。
(提问)那你们又属于早期社会化阶段的哪个时期呢?
(生答)青少年期。
(师)在人的一生中,这一时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书上找答案)
(提问)那么,我们该如何健康地度过这一阶段呢?
(师)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大家平时的生活范围、生活场所有哪些?
1.家庭:生活休息的场所,人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环境
2.学校:学习的地方,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
3.社区:生活的区域,我们活动的主要区域
4.传媒:认识社会、接受知识的另一渠道,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提问)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呢?
(讨论)5分钟
(总结)略。
(布置作业)练习册
【知识点二】社会分工(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和角色(role)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社会分工的原因、意义;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分工;社会角色的概念;中学生与社会角色。
2.思想教育:
(1)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是社会分工协作的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中学生应该正视自己的角色,做好这一角色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明确自己当前和以后的角色任务和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会分工;社会角色
难点:把书本的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把知识变成行动。
使知识点深入学生的心灵。
【教学方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设计】
1.结合课本的“大家谈”栏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明确不同角色的人担负的不同任务和使命。
3.结合练习册“真情留言”栏目,让学生敞开心扉以此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配合以后的教学。
【重要单词】
divide the work (个人)
role /social role (角色/社会角色)
social duty (社会责任)
individual (个人)
duty (义务)
power (权利)
contribution (贡献)
【板书设计】
一、社会与人
二、社会分工
1.原因
2.意义
三、社会角色
1.概念
2.中学生与社会角色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略。
(新课教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生答)略。
(师)利用书本的小字介绍,再一次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越来越多,社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那么,到底由谁来做老师,由谁来做工人,由谁来做老板呢?这就需要一个社会分工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要不要社会分工?
(生答)要。
(提问)为什么?如果没有社会分工,请同学门想象一下,将会发生什么?
(生答)略。
(提问)如何来进行社会分工呢?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原始人是如何进行社会分工的?
(生答)原始人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生活。
那时因为那时的生活条
件太恶劣了,只能这样。
(师)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性别和体力上的差别在工作上的选择已经没有太多的限制。
那么,我们的社会是如何进行分工的?
(活动设计)
(师)总结进行社会分工的原因在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而且可以加快生产的速度。
举例,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就是因为开创了汽车生产的流水线之后,产量才大幅度增加,一度垄断了美国的汽车行业。
(提问)那么,工作有没有贵贱之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上的“大家谈”栏目,说说你自己的观点好吗?
(生答)略。
(师)由于人的工作不一样,也就有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角色。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概括一下。
(生答)略。
(师)英语当中,角色的单词是“role”,此外,它还有“任务”、“作用”的意思,你们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是有责任的。
担任不同的角色,就要担当不同的任务,而且必须做好。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不止一个角色,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担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举例说明)学生发言。
(提问)同学们现在的主要社会角色是什么?
(生答)中学生。
(提问)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有哪些权利?又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呢?
1.权利:学习,接受教育。
享受特殊的法律保护。
2.义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读与思)
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是不是意味着未成年人不要负责任,怎么做多可以?(学生讨论)略。
(师)总结学生的答案,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
(总结)板书。
(布置作业)练习册。
学╬优α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