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导学案(名著套装)概要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导学案(全部完整版12部)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导学案(全部完整版12部)

《西游记》导学案班级姓名时间教师寄语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学习目标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3.了解西游内涵。

自主学习1.作者作品《西游记》的作者是,字,号,汉族,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的巅峰,与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3.你觉得《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是哪个?试着讲给你的同学听。

(注意故事六要素)4.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他哪一点品质最让你感动?多元链接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其实只是一个人。

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

斜月就是那一勾,三星就是那三点。

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

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

《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七十二变。

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

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气。

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就是人的气度。

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能让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

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五行山压住悟空,象征着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样强大地压住了那颗上天入地的心。

五行山也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读学案总体设计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读学案总体设计

《西游记》导读学案杜鹃学习目标:1、学会精读和跳读,了解主要故事情节。

2、对要求精读的故事情节要写内容概述。

3、详批重点精读情节。

4、分析人物形象。

5、总结神魔小说的艺术特色。

6、写阅读心得。

二、学法指导:精读和跳读详见教材P141三、老师建议精读回目(一)《西游记》全书故事结构《西游记》共100回,在结构上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序幕:前7回,大闹天宫过渡:中5回,取经缘起主体:后88回,西天取经各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别是主体部分的取经故事所包括的41个小故事,几乎都可独立成篇。

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

(二)、精读内容1、学生看两遍《西游记》之精选章节,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包括:第1-7回(石猴出世至大闹天宫后被压五行山下止);第8回·附录、第12回(基本概括了唐三藏取经前的一切);第18、19、23回(八戒取经前生活的交待及其性格最经典刻画段落,收沙僧);其它最有特点的妖怪或取经情节是: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第27回(尸魔白骨精)第28-31回(黑松林黄袍怪,特别是31回猪八戒义激猴王)第40-42回(圣婴大王红孩儿)第44-46回(车迟国斗三仙)第57-58回(真假美猴王)第59-61回(三调芭蕉扇)第74-77回(狮陀洞降三魔)第78-79回(比丘国斗白鹿)第98-99回(全书内容及风格之总结章)2、阅读要求第一遍为情节速读,要求写情节概述(约花1周);第二遍为批注精读,其中第1-7回,第18、19、23回,第27、57-58、59-61回选择精批,其余章节定为略批(共约花3周)。

四、完成以下专题1、专题一:取经故事会要求:(1)、小组讲,课前演讲,要求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某些生动的细节,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2)、每个同学要讲自己演讲的故事写在读书笔记本上,不少于500字。

(3)、选择一个早读课时间完成。

(4)、小组内评分,小组优秀者获得奖励。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运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3、在名著阅读中,发展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知识链接】1、吴承恩(1499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我国明清两代出现了一大批长篇小说,其中有四部成就最高,被后人称之为“四大名著”,它们是。

【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奇pā()qì合()qiān吝()拖男qiè女()皈.依佛门()石碣.()瞑.目()嗟.叹()唱喏.()罗刹.女()佯.问()骁.雄()悚.惧()不垢.不净()解.数()2、阅读《西游记》及有关“附录”,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精读《美猴王》和《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片段,在书上圈点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简要概括《西游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给读者的启示是什么?【课堂探究】4、仔细阅读并讨论精彩片段《美猴王》,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5、仔细阅读并讨论精彩片段《孙悟空一调芭蕉扇》,说说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孙悟空为什么称铁扇公主为嫂嫂?6、请为“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7、《西游记》情节扣人心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欢哪个情节?A、精彩情节:B、情节简介:C、推荐理由:8、人物解读:A、取经的师徒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你最喜欢谁?你最不喜欢的又是谁?为什么?我最喜欢的是我最不喜欢的是B、除了师徒四人外,《西游记》还写到大批神佛与妖魔,你如何看待他们?C、“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西游记》 导学案

《西游记》 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

3、探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

4、培养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领悟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 1500 年—1582 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2、创作背景《西游记》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

同时,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活跃的局面,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挑战,佛道思想在社会中广泛传播。

吴承恩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民间传说、戏曲等素材,创作了这部富有想象力和批判精神的神话小说。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小说的大致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二)课堂探究1、故事情节(1)请简要概括《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小说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人物形象(1)孙悟空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人物形象之一,请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孙悟空具有勇敢无畏、机智聪明、敢于反抗权威等性格特点。

他本领高强,能够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

在面对妖怪时,他总是冲锋在前,毫不畏惧。

同时,他也具有叛逆精神,不满天庭的统治,大闹天宫,试图打破旧有的秩序。

但他也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会过于冲动和自负。

(2)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唐僧是一个意志坚定、慈悲为怀的人物。

他为了取得真经,不畏艰难险阻,长途跋涉。

他心地善良,对众生充满关爱,但有时过于迂腐和固执,不辨是非,容易被妖怪所迷惑。

【K12学习】《西游记》导学案设计

【K12学习】《西游记》导学案设计

《西游记》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

●重点: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预习导学1.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首先要让学生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还要让学生把握主要作品整体内容,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二者结合。

经典名著的价值不仅在于经典动人的语言,还在于精彩的故事、传神的人物,更在于其深刻的主题。

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既深刻又绵远。

《西游记》是一本撷取日月精华,汇聚天地灵气的作品。

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丰富了精神的世界,愉悦了人生的旅程。

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

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

全书共一百回,六十余万字。

2.神话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

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起。

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仙界一只由仙石生出的猴子拜倒菩提门下,命名孙悟空,苦练成一身法术,却因醉酒闯下大祸,被压于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做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

孙悟空遂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

3.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扩展视野,阅读这本小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西游记》 导学案

《西游记》 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精神内涵。

3、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4、学习作品中的精彩情节和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贪吃懒做等。

(2)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如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思考等。

2、难点(1)分析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和哲学内涵。

(2)探究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和影响。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 1500 年—1582 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2、创作背景《西游记》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密切相关。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吴承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创作《西游记》,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四、学习过程1、自主阅读(1)通读《西游记》全书,了解故事情节。

(2)做好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疑问和感悟。

2、人物分析(1)孙悟空形象特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敢于反抗。

相关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性格成因:天生的灵根慧性,加上后天的磨难和历练。

(2)猪八戒形象特点:贪吃懒做、贪财好色,但也有善良、憨厚的一面。

相关情节:高老庄娶亲、偷吃人参果等。

性格成因:其原本是天蓬元帅,因犯错被贬下凡,人性中的弱点在他身上有所体现。

(3)唐僧形象特点:慈悲善良、意志坚定,但有时过于迂腐。

相关情节:取经途中多次错怪孙悟空。

性格成因:深受佛教教义影响,一心向佛,但对世俗的险恶认识不足。

(4)沙和尚形象特点: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相关情节:流沙河为妖、保护唐僧西行。

性格成因:长期在流沙河的艰苦环境中生存,养成了踏实稳重的性格。

3、主题探讨(1)对封建社会的批判通过描写天庭、地府等神仙鬼怪的世界,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如官僚的贪污、权贵的专横等。

《西游记》 导学案

《西游记》 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西游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

3、探究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反抗精神、团队合作、修行成长等。

4、培养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小说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

2、难点(1)分析小说中的宗教元素和文化内涵。

(2)探讨小说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三、学习方法1、阅读法:认真阅读原著,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讨论法:针对学习中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观点。

3、分析法:对小说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深入理解其内涵。

四、学习过程(一)作者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 1500 年—1582 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2、创作背景《西游记》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明朝中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吴承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创作《西游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主要内容1、故事梗概《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他们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与各种妖魔鬼怪斗智斗勇,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2、取经路线从东土大唐出发,途经两界山、高老庄、流沙河、黄风岭、白虎岭、平顶山、乌鸡国、车迟国、通天河、西梁女国、火焰山等地,最终到达西天灵山。

(三)人物形象1、孙悟空(1)形象特点孙悟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本领高强,具有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他生性聪明、机智、勇敢,敢于反抗天庭的权威,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2)性格分析孙悟空的性格具有多面性。

一方面,他勇敢无畏,敢于与强大的妖怪战斗;另一方面,他有时也会急躁、冲动。

但总的来说,他的正义和勇敢是其性格的核心。

《西游记》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
摘自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3、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联系三打白骨精具体人物和情节说说,这在孙悟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课外再读《西游记》,在读书笔记本上,试着联系具体情节分析其他主要人物形象,写成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总结反思
作业
A.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你那初出人世的畜生,也敢口出狂言!”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摘自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B.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摘自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教具
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1、导入新课
二、读名著,理情节。
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他创作的《西游记》是以唐代的大和尚到(古印度)寻访佛经的故事为原型而写成的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共
回,第一回到第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前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八到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到真经,修成“正果”。被《美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2. 分析《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

3. 探讨《西游记》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导学内容1. 了解《西游记》-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 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主题和文化价值。

- 探讨《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 主要人物分析- 分析孙悟空:形象特点、角色定位以及对故事的影响。

- 分析唐僧:形象特点、角色定位以及对故事的影响。

- 分析猪八戒和沙僧:形象特点、角色定位以及对故事的影响。

3. 文化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探讨《西游记》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如孝道、友情等。

- 分析《西游记》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如修行、努力、勇气等。

4. 阅读能力培养-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文本分析题,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培养团队合作和思辨能力。

三、导学方法- 阅读材料引导: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阅读材料,让学生对《西游记》有初步的了解。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主要人物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观点。

-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中的片段,并提出相关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四、导学反思通过导学活动,学生可以对《西游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了解作品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同时,学生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和探讨文化价值观和人生哲理,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导学过程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收获。

---[通用提示]- 在导学案中,可以加入一些与学科有关的知识点,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兴趣和理解力。

-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提问,并引导他们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 可以提供一些与作品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及其文化背景。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故事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形象,初步了解神魔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提高分析和探究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崇尚真善美,唾弃假恶丑,塑造健康人格。

【学习重点难点】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认识作品的艺术手法、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知识链接】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

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但屡试不第,直至四十多岁才补为岁贡生。

后因母老家贫,不得已出任长兴县丞,但由于性格倔强,不合时流,不久便因“耻折腰,遂拂袖【阅读方法】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导学提纲】(1)你能简要概括这部书的内容吗?(人?时?事?)可分为哪几部分?(2)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请制作一张读书卡!(3)课文《美猴王》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请制作一张读书卡!【课堂展示】一、速读课文《美猴王》思考问题:1、试概括一下本节的主要内容。

2、“美猴王”的称号是怎样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二、精读课文《美猴王》小组展示:精彩语段朗读(可个人朗读、小组齐读或分角色朗读)1、根据文中内容分别给这两联对一个下联:“天生精灵,”;“花果山美猴王,”。

2、石猴也能成为众猴之王,从中你感到石猴是怎样的一个人?还可获得什么启示?(小组讨论)三、《西游记》知多少!把你所了解的孙悟空向大家作介绍!四、开心一刻:生活中有像孙悟空、猪八戒这样的人吗?【课堂反馈】语言训练: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名著。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学案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学案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学案【研究目标】1.了解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联系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研究重难点】了解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学法指导】自主研究,教师讲解,操作实践【研究过程】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听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1.记得这些片段出自于哪本书吗?2.《西游记》我们都读过了,看看你能不能根据图片猜出这是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3.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来读《西游记》呢?2、进修方法助力阅读方法一:把书读“薄”1.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拿到一本书,我们应该怎么读?2.听老师讲解,根据阅读经历,试着归纳把书读“薄”方法。

方法二:把书读“厚”1.老师出生避世《西游记》中“XXXXXX佛祖打赌,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片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内容。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

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

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

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XXX作证,XXX宫定是我坐也。

”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XXX说话。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XXX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

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放心猿”(1)读了这个片段,脑海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2)看到了一个怎样的XXX?2.欣赏影视片段观看《西游记》片段,看一看演员们是如何演绎这部作品的。

西游记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编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课本或导学案上,准备课上讨论质疑.自主学习一、自主预习、阅读“有关资料”,采用旁批发捕捉资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交流收获。

①作者吴承恩的情况。

②《西游记》的大致内容。

③读《西游记》的启示。

④《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

⑤神魔小说的艺术手法。

二、合作探究1.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2. 读后你认为它哪方面写得美?(情节)师:我们就先来看情节(板书“情节”)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3. 除了情节之外,还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认为美的地方?(人物)4. 在小说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5. 好了,我们刚才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情节和景物描写,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我们通过刚才的探讨,结合我们的实践来看一下,阅读《西游记》后,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6.学生之间互相切磋,讨论学生可以列举在阅读时遇到的难题如:有学生问:如果没有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就好了!老师:这大概是很多人的一个困惑吧,谁能帮他解释?当堂训练(10’)抓紧时间,认真完成下列各题,你这节课将会有很多收获.一.填空:1.《西游记》这部长篇______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说。

西游记说课导学案

西游记说课导学案

西游记说课导学案一、导学目标通过学习西游记,学生将能够:1.了解《西游记》的基本背景和作者;2.理解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他们的特点;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故事发展;4.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5.欣赏小说中的优美语言和文学技巧。

二、导学内容1.《西游记》简介《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

作品以“取经西天”为主要故事线索,通过描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求取佛经的历险旅程,展现了佛教思想和中国民间故事的结合。

2.主要人物2.1 唐僧:著名的僧人,他真诚善良,具有开导众生的使命。

2.2 孙悟空:形象活泼、聪明伶俐,具有神通广大的能力。

2.3 猪八戒:呆萌可爱,善良憨厚,也有一些小聪明。

2.4 沙僧:性格沉稳、勇敢正直,有耐心和默契的战斗伙伴。

3.小说情节3.1 唐僧师徒出发:师徒四人踏上了西行取经的艰辛旅程。

3.2 遇见牛魔王和红孩儿:唐僧师徒在途中遇到了牛魔王和红孩儿,经历了一场战斗。

3.3 与白骨精的故事:故事中讲述了唐僧师徒与白骨精的纠缠与斗争。

3.4 肉身保护法宝:为了保护取经必备的金箍棒,在一场斗争中,金箍棒被卡在了唐僧身体上。

3.5 遇见妖怪儿子:师徒遇见了一只妖怪儿子,并帮助他改邪归正。

4.主题和思想4.1 佛教思想:《西游记》主要传达了佛教的宗教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恶和修行的重要性。

4.2 人性的探讨:小说中的各个人物代表了不同的人性特点,唐僧师徒的旅程也是对人性的探索和磨砺。

4.3 价值观的反思:通过描述师徒四人的冒险旅程,小说提出了对人际关系、正义和勇气等价值观的思考。

5.文学技巧5.1 描写手法:吴承恩运用生动细腻的描写手法,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唐僧师徒的冒险旅程。

5.2 对白技巧: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常常富有幽默感,通过对白来表达人物性格和情感。

5.3 反转和悬念:作者善于运用情节反转和悬念的手法,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三、导学任务1.阅读指导阅读《西游记》时,可以结合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西游记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导学案是一种针对学习内容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以《西游记》为题,编写一份《西游记》导学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原名《西游记真才实学》。

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吴承恩是明代杭州人,他在创作《西游记》时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等各类文化元素,使得这部著作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第二部分:故事背景《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唐朝封建社会处于全盛时期,地位高贵、权力庞大的牛魔王要拥有长生不老草以成仙。

而仙宫将其看作威胁,派出孙悟空前往除妖。

孙悟空打败了牛魔王,并获得了人参果。

然而,他因此得罪了天宫,被玉帝囚禁在花果山。

随后,唐僧被任命前往西天取经,孙悟空因此成为他的护法。

他们还汇集了悟空的师弟猪八戒和沙僧,组成了一支奇特的队伍。

第三部分:人物介绍1. 唐僧:俗名玄奘,是周恩来《唐僧取经》中的主角,和其他三位弟子一起前往西天取经。

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僧侣,处事谨慎、慈悲为怀。

2. 孙悟空:他原本是猴子精,因为无法避免地挑战了天宫的威严,被劾罢免官职并煽功伏法。

后来,他得到玄奘的赦免,并成为了唐僧的护法。

3. 猪八戒:猪八戒原本是东海龙王的儿子,被贬至人间成为猪八戒。

由于他的愚蠢和贪婪,他经常得到别人的责骂。

4. 沙僧:沙僧是玄奘的第三个弟子,他原本是天蓬元帅,后来因罪被贬为人处之地。

沙僧是一个非常勇敢和正直的人。

第四部分:故事梗概《西游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涉及了很多内容和情节。

以下是一些主要情节的梗概:1. 孙悟空的诞生和成长孙悟空在东胜神洲灵岳山修炼,后来被授予名号“斗战胜佛”并成为菩提祖师的徒弟。

他学会了七十二变和觉得,具备了超凡脱俗的能力。

2. 与牛魔王的对决孙悟空与牛魔王的斗争过程被描述为双方穿越疏勒河,经过激烈的搏斗后,孙悟空终于击败了牛魔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何考:
• (1)选段中说妖怪会“变嘴脸”“长嘴大 耳朵”“会弄风,云来雾去,走石飞砂 ……”,请把这妖怪的原名、来历和“变嘴 脸”的原因等进行概述。P28(四)1 • (2)猪八戒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 段进行分析归纳。P28(四)2 • (3)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述《西游记》的 语言特点。P29(四)3 • (4)猪八戒入赘高老庄之后的表现如何? 你如何看待猪八戒的这些表现?P29(四)4




答案: (1)之前去了观音菩萨处、玉帝处。之后去了阎王处、如来 佛祖处、被如来说破本相,乃六耳猕猴是也。后被悟空一棍 打死。 (2)示例:A.性格:无所畏惧、桀骜不驯、敢做敢当、敢于 反抗压迫。对应情节:大闹天宫。B.性格:重情重义、好胜 心强、喜欢“戴高帽”。对应情节:智激美猴王。C.性格: 除恶务尽、嫉恶如仇。对应情节:三打白骨精。 (3) 示例:一是运用了人们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显得新鲜 而有生命力、活泼而又准确。如选段中:“沙僧笑道:‘我 往东胜神洲花果山寻大师兄取讨行李,又到南海普陀山拜见 观音菩萨,却又到花果山,方才转回至此。’”语言口语化, 使人读来亲切。二是人物语言个性化,使性格更加鲜明。如 选段中:“好呆子,急纵身跳起,望空高叫道:‘师兄莫嚷, 我老猪来也!’”突出了猪八戒的忠勇善战的个性。 (4)突出悟空的勇敢顽强,嫉恶如仇,除恶务尽,也表现了 取经路途的艰难。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启示:(示例)要实 现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必须精诚团结;假象掩盖不了事实, 真相总会水落石出。



答案: (1)此妖怪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 错投猪胎,所以叫猪八戒。 (2)“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 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说明猪八戒的淳朴憨 厚、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 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斋素” 说明他好吃;“又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 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说明他贪恋女色的性格。 (3) “行者道:‘因是借宿,顺便拿几个妖怪儿耍耍的。 动问府上有多少妖怪?’”“食肠却又甚大……也得百十个 烧饼才彀。”从这些选段句子可明显看出小说大量采用生活 中的口头语言来叙述,使作品浅显易懂;同时人物语言个性 鲜明,读起来更具趣味性。 (4)猪八戒的表现是辛勤劳动,能吃,憨厚,看出他是一个 热爱生活、踏实肯干、真情实意的人,这是值得欣赏的。但 他又是个贪色之徒,把高老之女关起来,这是非常恶劣的做 法。
(四)高老庄招亲
唐僧师徒来到高老庄投宿。高太公因招了个 妖怪女婿,正在烦恼,见来了唐僧师徒,就求降 妖。行者变成太公之女,迷惑妖怪,随后现出原 身,同妖怪大战。妖怪化为狂风逃入山洞,取出 九齿钉耙来斗行者,当听到行者说起唐僧的名字 时,妖怪丢下钉耙,央求行者带他去见师父。此 怪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触犯天规被罚往人间 时错投了猪胎。唐僧收了他,取法名叫猪悟能, 别号八戒。
(二)车迟国斗法
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僧人都被罚做苦工。 悟空变身道士,放走诸僧,又叫来八戒、沙僧推 倒观内塑像,变为三清大吃供品。众道士将三人 当作降临的三清祈拜,以求圣水,三人将尿施予 。国王命唐僧等与虎力、鹿力、羊力三大仙赌赛 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坛弄法,召来风、云、雾诸 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 悟空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盆。又赌高台坐禅 ,虎力变出臭虫咬唐僧,悟空变成蜈蚣叮虎力大 仙,使他跌下;赌猜柜中之物,赌砍头剖腹油锅 洗澡等,由于悟空使计,三大仙皆输。
重点情节及常见考题
(一)大闹天宫
为了找一件趁手的兵器,悟空向龙王讨得如意金 箍棒,又去阴曹地府,把自己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上界, 授他做弼马温。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 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被打败。太 白金星招安空,造齐天大圣府,命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 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 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 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 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 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 压在五行山下。
• 如何考:
• (1)在车迟国,悟空与三位大仙进行了哪 几场比赛?结果如何?P27(二)1 • (2)本选段故事情节突出了悟空、三位大 仙和国王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P27(二)2 • (3)车迟国国王和三位大仙的形象分别代 表了封建社会的哪一类人?请结合作品综合 概括。P27(二)3



答案: (1)首先是比赛求雨;接着是比赛让真龙显身;再次是 比赛坐禅,隔板猜物;然后比赛砍头、剖腹和下油锅。 结果由于悟空机智更胜一筹,又有神灵相助,取得了全 胜,并将三位大仙一一处死。 (2)悟空:机智聪颖,除恶务尽,清高好胜。大仙:狠 毒残暴,飞扬跋扈。国王:昏庸懦弱,是非莫辨。 (3)借车迟国国王隐喻当时社会上受到权臣蒙蔽的昏庸 无能的国君;以三位为非作歹的国师讽刺当时把持朝政、 祸乱国家的权臣。
• 如何考:
• (1)选文叫做“真假美猴王”,假猴王与 真大圣难以分清,在这之前他们都去了哪里 折辨?这之后又去了哪里?结果怎样?P28( 三)1 • (2)结合作品的其他情节说说孙悟空有怎 样的性格特点?P28(三)2 • (3)选段文字体现了作品怎样的语言风格 ?P28(三)3 • (4)真假猴王一波三折,作者刻意描绘有 什么用意?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人生启 示?P28(三)4
• 如何考: • (1)“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说 明孙悟空此刻的什么心情?P28(五)1(1) • (2)“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说明唐 僧取经途中多灾多难,请你另再写出两个唐僧 遭难的例子。P29(五)1(2) • (3)从选文看来,猪八戒和孙悟空各具有怎样 的性格?P29(五)2 • (4)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述作品语言的 特点。P29(五)3 • (5)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人认为,他缺点多 ,不喜欢;有人说他可笑而不可憎;也有人说 他……,那你的看法又如何? P29(五)4
(三)真假美猴王
六耳猕猴想独往西天取经,赢得名声,修成 正果。于是,他三番五次地假扮成孙悟空,以假 乱真,迷惑唐僧。六耳猕猴有意在唐僧面前杀伤 小盗,让唐僧误以为是悟空所为,唐僧中计,要 将悟空赶走。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掀起了一场场恶 斗,真假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如来佛辨 个真伪,说出是非。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 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创作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弘治到万历时期。当时, 宦官专权,奸臣当道,正是明代统治阶级 荒淫腐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治十分 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市民的思想意识逐 渐趋于活跃。针对当时的腐败和世风的堕 落,吴承恩表示悲愤,并给予尖锐的揭露 和批评。另一方面,时代在呼唤着斩邪除 妖的英雄人物的出现,吴承恩也敏锐地感 受到了一股反抗封建制度的新气息。这为 他创作《西游记》打下了思想基础。



答案: (1)说明孙悟空此刻虽然被逐,不能追随唐僧西天取经,但 仍担心唐僧受苦受难的焦急心情。 (2)如:被困盘丝洞、受阻火焰山、被红孩儿所擒等。 (3)猪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如用激将法请悟空 去救师父。孙悟空:重情重义,心系师父,有报恩思想。好 胜心强,喜欢“戴高帽”。 (4)“行者……转意道:‘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 你。……’”“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运 用了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让普通读者感觉亲切自然。人物语 言极具个性化,使性格更加鲜明。 (5)示例:我认为,他性格中既有应当否定的一面,又有值 得肯定,甚至是值得赞扬的一面。我否定的是他好吃懒做, 贪生怕死,贪恋女色,爱发牢骚,有时又闹着分行李、要散 伙。但他也有值得赞扬的地方,他不忘大义,心地老实,与 妖精打斗勇往直前,被捉时,仍破口大骂,旗帜鲜明,一直 跟着取经队伍,千辛万苦,完成取经任务。所以说,他也是 一个存在缺点的好人。
(六)观音劝三徒拜师唐僧 唐僧上路,饥餐渴饮,来到两界山,遇到了被压 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他揭去如来佛的金字压帖,孙 悟空崩山而出,唐僧收悟空为徒,称为行者,一同西 行取经。 高老庄降怪,遇原天蓬元帅,因触犯天规被罚往 人间时错投了猪胎。唐僧收了他,取法名叫猪悟能, 别号八戒。 唐僧被流沙河中的妖怪抢走,悟空、八戒去救 ,妖怪钻进水中不肯出来。悟空去求观音,观音派木 叉前往,木叉叫出妖怪,让他拜唐僧为师,这就是沙 悟净沙和尚,又称沙僧。
• 如何考: • (1)C段文字中孙悟空为什么被压在五行山下?请简要 概述相关故事情节。P30(六)1 • (2)在二郎神与悟空斗法之前、之后各发生了哪些事情 ?P35(一)1 • (3)十万天兵天将对孙大圣兴师问罪,原因是什么?请 用原文句子回答。 P26(一)1 • (4)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 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躧平了此山,掀 翻了此洞也!”在此种形势危急的情形下孙大圣是怎样处 理的?从中表现了孙大圣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P26(一)2 • (5)请以第二段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 P26(一)3
• (6)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西游记》经典情节,你如何看待 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件事,小说作者想通过这件事反映怎样 的社会现实? P26(一)4





答案: (1)孙悟空在须菩提老祖学艺归来,下海龙宫借宝,下地府强销生死薄, 被玉帝招上天庭受封“弼马温”管马,自封“齐天大圣”,掌管蟠桃园 时又闯大祸,被众神捉住。最后与如来赌赛被压五行山。 (2)与二郎神斗法之前:孙悟空在花果山封美猴王,去须菩提老祖那里 学艺,下海龙宫借宝,下地府强销生死薄,被玉帝招上天庭受封“弼马 温”管马,自封“齐天大圣”,掌管蟠桃园时又闯大祸。与二郎神斗法 时,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之后,悟空被刀砍斧剁、 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 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3)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 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 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 (4)与十万天兵天将斗个你死我活,天翻地覆。性格:孙大圣桀骜不驯、 武艺高强、英勇过人。 (5)示例:作者的想象力强,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 “大捍刀,飞云掣电;楮白枪,度雾穿云。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摆列; 青铜剑,四明铲,密树排阵”句子等,描写了孙大圣与十万天兵天将混 战的激烈场面,同时也很好地突出了孙大圣的英雄形象。 (6)示例:通过桀骜不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大闹天庭的故事,热情赞 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辛辣地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 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 级的昏庸残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