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屈原之《渔父》有感
对《渔父》的评析
对《渔父》的评析
一、作品的写作背景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他的被流放,实际上是他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国处在一个危机当中、个人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渔父》。所以《渔父》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终的一个抉择。
我们可以把渔父理解为真的屈原在泽畔碰到一个老人,可能还是一个打鱼的人,和他有过一番类似的谈话。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内心的矛盾,用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了,也就所谓自设问答。这个渔父可能是个虚构的人,他内心里有两面,这两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着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适应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这是一个声音。可是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那么这两种声音,他把它化为两个形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那么这个作品,我们想这样来理解,可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实际上,《渔父》、《远游》、《卜居》,完全可以和《离骚》对照来读。《离骚》也表现了屈原内心的这种矛盾,不过《渔父》是用另一种更灵活、更生动的方式,集中的体现了这样一种矛盾的状态。它通篇没有最后一个结论。屈原没有说服渔父,渔父也没有说服屈原,最后渔父自己扬长而去。但是我们知道屈原,他在这篇作品里,表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但是他最后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结论——这就自沉于汨罗。当然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人来看,对于这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自己理想的这种珍爱、对于自己这种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取向的执着——这样一种精神,我想我们今天仍然应该抱着一种十二分的崇敬。
《渔父》
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 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 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 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 楚 辞 》
渔 父
渔父(fǔ),渔翁。 父,同“甫”,古代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学习目标】 :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 汉语。 2、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 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探讨渔父这一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 4、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屈原(前339?~前278?) 简介屈原的生平: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 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战国时 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 政治家。他出身贵族,知识渊博, 有政治和外交才能。政治上,提 倡“美 政”,主张彰明法度, 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 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 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 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 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 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 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 联合齐国以求自存。
但是,当权者靳尚 和怀王的宠姬郑袖 受了秦国使者张仪 的贿赂,阻止怀王 接受屈原的正确意 见,和齐国绝交了。 怀王甚至被秦国诱 去做了三年的俘虏, 囚死在秦国。
【推荐下载】渔父屈原读后感-优秀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渔父屈原读后感
篇一:读《渔父》有感
读《渔父》有感
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河边偶遇,屈原与渔父的一段对话,把两个人在面对自然、社会、政治上的丑恶时,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处事风格展露出来,意味深长,发
人深思。屈原的态度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
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最终对丑恶污浊
的世界采取了一种决然自绝的态度。屈原代表的是当时儒家的主要思想,宁折
勿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洁身自好,以天下为己任。
屈原,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忠臣,才华横溢的诗人,英勇不屈的烈士。但我更想
说他是历史选择的人,禁得起时间磨砺的人。为什么他能被铭记数百年?因为他的忠烈、忠诚、忠勇?
我更想说他的忠是顺应当权者的需求,有利于当权者巩固自己的权利能够保证
当权者的优越感,确保其地位,亦有利于确保社会的稳定,所以他的形象才会
如此深刻的被铭记,以至于今。
历史上的忠臣多如牛毛,但为什么只有他对我们有如此的影响?也许因为他是第一个敢如此座的人吧,为国舍身取义,为国投江,何人有勇气像他一样,舍弃
一切,只为心中的坚持,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地步。“第一”总是难忘的,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往往第一是喜剧,等二就是悲剧,明明只有一步之遥,却是天与地的距离,咫尺天涯。屈原的投江,是一段
悲剧,但创造了一段辉煌,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墙。
中华自诩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五千年的文化,殊不知人性亦传承了五千年。
读〈渔父〉有感
读〈渔父〉有感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像没药的香味,像微风天坐在风帆下。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像荷花的芬芳,像酒醉后坐在河岸上。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像雨过后的晴天,像人发现他所忽视的东西。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像人被囚禁多年,期待着探望他的亲人。
四千年前,一个埃及人如此写下他的绝望。这些字句里头充满生之彷徨与困惑,据说这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份遗书。死亡是一种诱惑,是一种召唤,也是对此生痛苦的最后抵拒。这当然是选择的问题,也是命运与自由的问题。活着与在着不同,许多人可以忍受生命只剩下活着而已,有些人则像诗人韩波那样热血的宣告:「唯一无法忍受,便是事事皆可忍受。」忍与受或许也是伟大的美德,然而我们有时并不需要。真诚的面对自己,每一个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的生命体不是在暗中寻光、不渴望迷雾中得路?
是物伤其类吗?我总在某些节气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他们选择自死,选择舍去原本说要不离不弃的那些。他们对人生充满问号,问号涨满胸膛的时候,他们与自己的人生沉到世界的最低最底。自溺其间,终至气息断绝。我几次悲不可扼,在想念离我而去的他们时痛哭失声。今年春天的某个午后,我在某个朋友把自己挂起来前及时赶到,目睹他亲历死境又回来,聆听那些以问句构成的哭声。最令人悲伤的莫过于了解到,这是我们的无能为力。
那日阴云更兼细雨,世界潮湿,有发霉的倾向。我只能仿照李渝在〈和平时光〉中的劝慰,告诉他:「别太折磨了自己,主意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改变的,莫认为人只有一种做法,一种活法,日子只有一种过法,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莫认为自己走到了绝路。」人生要继续,先得要好吃好睡。
读屈原之《渔父》有感
服的缘由。我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认为,屈原选择的是一条正确的路。为臣,该当如此。为人,更应当如此。那么为什么,我的心情会因为与他所持相反的理论而开阔呢?
我回思书中形容渔父的词--莞尔一笑,这不是形容一个愚昧而卑微的渔父应当用的词,反而更像是形容一个智者。
他并不是不知污洁,不分善恶。他看重的是生命的延续。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对于政治的发言权,活着是他生命最大的意义。
我同意那句话,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士气。
我尊敬渔父的胸怀,他的想法与屈原不同,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他的死亡。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心中没有善恶的界限,因为他知道,清水濯缨,浊水濯足。
有人流芳万世,有人俯仰无愧。
屈原为真理付出了生命,渔父用智慧承当了生命。
他们都是中国人文化的祖先,他们代表了中国人面对生活的价值观。
然而令我感?a href=http:///wygw/jhf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讲话驳氖牵苯竦纳缁幔嗣鞘欠窕辜堑弥С判拍畹恼胬硎鞘裁矗?/P> 新浴者在泥泞中摸爬滚打,可以说是无奈或命运的驱使。那么当人们用清水濯足,浊水濯缨时,又该说什么呢?
立身处世,做人,贵在清醒。假如一个没有风骨,没有气节的民族是一个病怏怏的民族。那么一个黑白不明,善恶不分的民族,将是一个面临死亡的民族。
中国人,绝不行沦落于此。因为我们承当过,无论是用生或死的方式,也因为我们有过太辉煌的历史、太渊博的文化、太宏大的祖先。
《渔父》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
屈原《渔父》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
屈原《渔父》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
渔父读后感(一)
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里知道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通过一些学习,还知道了屈原不单单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二十世纪中叶,他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只因从小过惯了端午节,听惯了对屈原的赞美,所以心中早就树立了屈原的高大美好的形象,他那种爱国,为明忠贞而投身汨罗江的情怀早已深深地震撼了我。虽被流放,但依旧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足以证明。虽被流放,但依旧忧国忧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表达了他的爱国情。
此时《渔夫》将屈原的正面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勾勒出一个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的诗人形象,反衬出诗人精神形象的高大。通过渔夫和屈原的对话,展开了思想交锋,把屈原的内心矛盾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江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使屈原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的形象跃然纸上。
有人说渔夫更加明智,能够做到与世推移,而屈原过于清高,是不为世俗所容的,投江而死是他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我看来,不论屈原能否被那个时代所容纳,还是在当今时代能否生存,他的品质都是当时和现在所缺少的。正是因为像屈原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被称为伟人。正是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怀,才会有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屈原的品质是高尚的,才需要我们一直推崇和学习。那么相比那些当时能否被容纳,在当今是否可以生存这些物质上的讨论又算得了什么呢?
渔父与屈原-高三作文
渔父与屈原-高三作文
《楚辞》中渔父是一个隐者的形象,代表了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他隐居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有点陶渊明的风格;而屈原则与渔父相反,他有自己执着追求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渔父对屈原说:“世人皆浊,何不其淈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餔其糟而歠其酾?”可见屈原一味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却没有考虑周围的环境,实际上是自我限制,假如他能辅佐一位贤明的君主,那么屈原可能不会被流放了,他的人生会有更多的作为。
在《渔父》的最后一段中,渔父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是一语双关,渔父告诫屈原,要依照周围环境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超脱自我的心态;不追求名利,不受外界干扰,当时代清廉时,自己再出世有所作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而是一种应时事而变,十分理智的做法。
相比于屈原投江,以示对祖国的忠心,我更赞成渔父的想法,怀揣一颗自由心,即使受到打击,也可在最快的时间内调整好状态,让心中多一丝镇定与坦然。“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陶渊明潜于官场,最后隐居深山,都说明了我们要像渔父一样,不能一味地向一个方向前进,不知回头。
放眼当今社会,人们忙于繁忙的生活,不大可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渔父的特点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当然,你阮籍那样自傲的性格,在现代也是行不通的,现代社会的生活如同大浪陶沙,稍有
落后,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我们要懂得应时而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像屈原和渔父这样的人:有的豁达乐观,有的自命不凡。这代表了两种生活态度:他们没有对错之分,不论哪种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以死昭示了对国家的忠心,渔父仰天长叹,表达了对时世的无奈,他们都关心天下的人,只不过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罢了。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屈原的品质
《渔父》是中国古代文学巨匠屈原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离骚》之前的代表之作。这篇作品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述一个渔父的故事,展现了屈原对社会风气和人情冷暖的深刻触动。渔父的品质也成为了这篇作品的核心。
在《渔父》中,屈原通过描写渔父的坚贞不屈和高尚品质,呼喊着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呼吁。渔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渔父坚守正义。在故事中,渔父看到有人欺负弱小的鱼,立即挺身而出,为鱼们伸张正义。他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保护了弱者,展现出他对正义的坚定信念。这种不畏强暴的品质在屈原笔下得到了高度赞扬。
其次,渔父有同情心。当渔父看到捕鱼者以残忍手段对待鱼儿时,他心生怜悯之情,感受到了鱼儿的痛苦和不幸。他深切理解弱者的苦难,表现出他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众生的关怀之心。这种同情心让他能够真正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从而更加坚定地呼吁正义和善良。
此外,渔父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当渔父发现世人对他的善行不以为然时,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继续着自己的善举。他并不追求声
名利禄,而只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和对善良的追求,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强大的道德力量。
屈原通过渔父的形象,呼吁人们应该具备坚守正义、同情他人和无私奉献的品质。他希望人们能够正视社会的不公和伦理的扭曲,勇敢地追求真理和善良。渔父的品质成为了屈原作品中的道德典范,也传递着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关切和呼唤。这种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屈原在古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读屈原之《渔父》有感
读屈原之《渔父》有感
《渔父》是屈原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当时苦难人民的心声。读这首诗,令我深受感动。在这首诗中,屈原以一个渔夫的身份,悲惨地表达出贫苦人民的悲惨处境:他不得不在苦无的大海上游弋,挣扎寻求一线生机;他拼命地捕鱼,却总是一无所获;他十分渴望回家乡,却又被无尽的沧桑无情地剥夺了这样的幸福……
通过屈原的诗歌,我们看到了古代贫穷的农民的艰辛生活,贫苦人民的悲惨境遇,也看到了屈原忠诚而坚定的精神。《渔父》给我的感触是:我们应当深切地体会到贫穷的残酷,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劳致富,使自己不至于陷入贫困的泥潭,也要时刻铭记贫苦的苦难,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屈原的诗词赏析《渔父》_650字
屈原的诗词赏析《渔父》_65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渔父——屈原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读《渔父》后感
读《渔父》有感
屈原,战国后期楚国人,出身贵族,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颇得楚怀王信任,曾任过要职。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遭保守势力诽谤、打击,被楚怀王疏远,遭楚襄王放逐,最终因痛心国势日益危殆,理想无法实现,自投汩罗江而死。
当屈原被流放后,就整日游走于江湖之间,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江边正好有一渔父(隐士)见了就问他:“你不是屈原吗?怎么会流落于此呢?”
屈原答:“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又问:“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怎么能让自己洁白之身蒙受污垢玷辱,我宁赴湘流,葬身于鱼腹中以完善人格,而绝不同流合污。”
渔父听了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用来洗我的帽子,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用来洗我的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此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在人生态度上的抉择是截然不同的。屈原——深思高举、忧国忧民,宁赴湘江以完善人格也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渔父——随波逐流循世自保的人生态度。有人说:以渔父的与世浮沉,对国家、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来衬托出屈原的高尚品格。也有人说:以屈原的拘泥不化,来衬托渔父是非齐一,安时处顺的高妙境界。虽众说纷纭,但屈原的这种忧国忧民,以及不为自己求安乐,和对理想的舍身追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从古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和敬仰。毕竟当今时世,具这种高洁情操的人太少了。
渔父二首的读后感
渔父二首的读后感
读完《渔父》,首先对于屈原的逝去表示惋惜与同情,但我并不认同他的做法。屈原宁赴湘江,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懂得变通自己。以屈原的才能和才华,如果能有渔父那样的想法,那么如今史书上就不是对他的惋惜,而是对他的赞叹了。而他选择一死了之,再也看不到世道之乱,百姓之苦,解脱了自己,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何尝不是违背了当初的治国初心,放弃了百姓呢?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回顾屈原一生,如果他没有跳江的话,那在那个举世皆浊的大环境下,我相信屈原一定能坚持自己做出一番功绩,或者不那么肯定的说,就算他没能实行自己的理念,但也会有更多的想法流传到今天,由我们来传承。在这样的逆境面前,屈原心灰意冷,悲观厌世。他没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唤醒沉睡的众人,也没有变通自己。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其推移。”屈原没能明白。渔父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也没能明白。屈原只感到天地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所以他执拗地选择了葬身鱼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屈原不愿随遇而安,以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自己,最后依旧是什么也没留下。而我们在现实中更实用的是渔父的态度,我不认为渔父的态度是消极的,明哲保身,随波逐流是对环境的适应性,正是这种适应性才能让你灵活变通,渔父的淡然心态才是我们在大环境下所需要的。适者生存,无论是谁,身处在哪里,都应学会随遇而安,做好自己生活。生存法则,只会留下适应者。
高贵的自由 ——读《渔父》有感
高贵的自由——读《渔父》有感
你站在汨罗江边,夕阳的余晖撒满了洁白的衣衫,霎时衣衫变得像血一样红,在这火红的映衬下,你的面庞却显得异常的苍白。你呆呆的注视着汨罗江水,江水滔滔,水波流转,心却随着这水波越沉越深,目光也越来越暗,伴随着一声长叹,一行清泪顺着眼角低落。
“你不是三闾大夫么?怎么会沦落至此呢?”
你身体一震,虽没有回头,但颤抖的声音,早已出卖了你此刻的心情,你淡淡的说,“苍天之大,却容不下我丝毫的清明,浑浑噩噩,你永远也叫不醒那个装醉的人。”
看出了你的脆弱,读懂了你的逞强,渔翁安慰道,“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世道的变迁,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既然这世界早已肮脏不堪,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逆流直上,既然大家都在装醉,你又何必徒劳的叫醒他们呢”。
也许是这惨淡的世界,早已让你失去了对生的希望,没有意识到这隐士渔翁的良苦用心,先入为主的认为渔翁是在嘲笑自己的落寞。
心,一片的死寂,没有一丝光亮,渔翁温暖的话语没有带来丝毫雪中送炭的感动,却是将你的心坠的更深。我常在想,如果渔翁能够将话说的更透亮些,当年的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但,想象终究还是想象,没能变成现实。
你误将劝解当嘲笑,误将委婉当利剑,你愤怒的答到:“你可曾听说过,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这汨罗江中,宁愿葬身在江鱼腹中,也不愿蒙上世俗的尘埃!”
; 渔翁听后,许是了解了你的坚决,他摇摇头,转身摇桨而去,摇桨之间,高声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读《楚辞·渔父》有感
读《楚辞·渔父》有感
读完《楚辞·渔父》,我对屈原的早逝感到悲哀,对于这样的一个伟人,结果不应是这样凄凉平淡的,人的死有轻于鸿毛和重于泰山之分,失意落迫中的逃避给屈原伟大的一生抹上了阴影。
提起屈原,使我想到和屈原有着相同遭遇的韩愈,同是一代文豪,也是因为“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地直谏而被贬。但结果却不一样,韩愈在被贬到潮州后在八个月内为民做了四件好事,一、驱除鳄鱼;二、兴修水利,推广北方的先进技术;三、赎放奴隶;四、兴办教育,推广普通话。韩愈一直为潮州人民所爱戴,有气势雄伟的韩公祠为证,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江曰韩江,这韩山韩水是人们对韩愈功绩的认可。同为贬臣,为何会有这样大的不同呢?
想当初韩愈被贬时遭遇之惨:家眷被赶出长安,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边,从那首给侄儿的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心境之凄凉:“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当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他也是抱着一死之心来潮州的,但当他看到潮州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坏时,当他看到这里文化落后,陋习繁多,没良为奴,百姓民不聊生时,他就觉得自己的苦反倒不算什么了,他振奋精神,以他自己知识,能力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实事,把北方的先进技术带到了潮州,在潮州兴建学校,在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已达一百七十二名。
在同样的逆境面前,屈原心灰意冷,牢骚满腹,悲观厌世;而韩愈脚踏实地,尽力而为,他并没有象李白停留在蜀道叹难,屈原的沉吟江畔上,而是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唤醒还在沉醉的众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清醒的行列中。
渔父屈原赏析
渔父屈原赏析
渔父屈原赏析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渔父屈原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旬》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但此说漏洞颇多。从外证来说,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渔父》文字时,只是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为屈原的原作转引。王逸《楚辞章句》在明确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又说“楚人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从内证来说,《渔父》中的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以下当是赴湘自沉的一幕,似不可能再有心绪用轻松的笔调续写“莞尔而笑”的渔父。何况全文采用第三人称,亦与屈原作为此文作者的身份不合。故近人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说:“《渔父》可能是深知屈原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屈原赋今译》)按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接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写作实践一:沧浪之水——读楚辞《渔父》有感
沧浪之水——读楚辞《渔父》有感
楚辞《渔父》是一首不被一般读者所熟悉的诗篇,但就像《离骚》一样充满了中华文化精神。
渔父在沧浪江边见到形容枯槁的屈原,惊异地问他何以如此?屈原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怎能不被流放呢?渔父劝曰:“世人皆浊,何不淈(gǔ 搅混)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ǔ 吃)其糟而歠(chuò 饮)其醨(lì 薄酒)?”屈原答:“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渔父笑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说沧浪江的水若清澈,可以用来洗我的帽带;沧浪江的水若浑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对于渔父之歌,后人所释众说纷纭。贬者指其教唆人处世圆滑,随波逐流;褒者赞其警省人随遇而安,酌情变化。但从屈原投汨罗江以践其志,并得到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绵延不绝的顶礼膜拜中,可以得出对渔父歌不予褒扬的结论。“伏清白以死直”(《离骚》句)构成了屈原文化精神的内核,也成为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基石。富有社会理想和肩负社会道义,是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毕生奋斗的目标,因而,他们追求人格的完美,培养爱国、守节、清贫、修身的处世品德,即使如屈原放逐汨罗江,岳飞冤死风波亭,文天祥绝笔正气歌,林则徐罢黜新疆,也引以为自豪,固守着心中的精神家园。这种持志不移的品质强烈地闪现出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
可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中国改革三十年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上溯千年的民族积存,令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物质骤变带给人们喜悦的背后,是对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颠覆。曾经规范中国人行为的“礼仪廉耻”被推到悬崖绝境,使个人至上,追逐物质的潮流溢漫江河。更令人汗颜的是文人精神的堕落。对名利的追逐不再千夫所指,对谗言的效尤不再万人唾弃,向民众教授传统道德的尊师自己便与美言相悖,即使学黄口小儿的抄袭也不被许多大知识分子脸红。勿庸置疑,屈原的殉道精神被嘲笑,渔父歌自然也成为处世的座右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屈原之《渔父》有感
读屈原之《渔父》有感
第一次读屈原的那篇《渔父》时,我十分想一跃而起,击节长歌。如同失声已久的哑巴忽然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说出郁结心中,长久说不出的疑问。我几乎想拥抱那位早已作古的人。
我爱书,尤其爱古书,几近痴迷的程度,这种迷恋更像是一种灵魂中卸不去的重担。世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们的起源,就像一棵树的树苗,一个人的童年。这起源是生命的奠基,和未来的成长和方向是那样的密不可分。
人类的历史有她的起源,有人认为人类是猿猴脱胎而成,这些人往往偏向于推论、现实,认为双眼所看见的一切是不可反驳的真理。有人认为人是神的子民,在人的心里有一双智慧的双眼,生前死后有他们归属的地方。这些人,应该是重视精神上的财富,重视道德和良知的。
同理,人的文化也有她的起源。有人认为文化是一种习惯,是日常生活中体现的价值观。那么,她的源头在哪里呢?她最初的本貌又是什么呢?
阖卷俯思,我仿佛看见屈原憔悴枯槁,渔父莞尔而笑的模样。
古人说,情深不寿,强极则辱。古人也说,从一而终,至死不渝。
古人说,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古人也说,和而不流,大隐隐于朝。
一个人,身处腐败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必定会面临选择。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的话,多么苦涩而沉痛,又是多么慷慨而激昂!清醒耿直而至死不变的屈原,是漫漫长夜的一道闪电,用死亡警告着世人,用生命成全了他心中秉持的道义,也赋予了历史上忠臣的全部涵义。
如果,屈原是我悲哀沉痛的心志,那个渔父,却是令我慨然舒畅的原因。我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认为,屈原选择的是一条正确的路。为臣,该当如此。为人,更应该如此。那么为什么,我的心情会因为与他所持相反的理论而开阔呢?
我回思书中形容渔父的词--莞尔一笑,这不是形容一个愚昧而卑微的渔父应该用的词,反而更像是形容一个智者。
他并不是不知污洁,不分善恶。他看重的是生命的延续。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对于政治的发言权,活着是他生命最大的意义。
我同意那句话,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
我敬佩渔父的胸怀,他的想法与屈原不同,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他的死亡。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心中没有善恶的界限,因为他知道,清水濯缨,浊水濯足。
有人流芳万世,有人俯仰无愧。
屈原为真理付出了生命,渔父用智慧承担了生命。
他们都是中国人文化的祖先,他们代表了中国人面对生活的价值观。
然而令我感?a href=http:///wygw/jhf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讲话驳氖牵苯竦纳缁幔嗣鞘欠窕辜堑弥С判拍畹恼胬硎鞘裁矗?/P>新浴者在泥泞中摸爬滚打,可以说是无奈或命运的驱使。那么当人们用清水濯足,浊水濯缨时,又该说什么呢?
立身处世,做人,贵在清醒。如果一个没有风骨,没有气节的民族是一个病怏怏的民族。那么一个黑白不明,善恶不分的民族,将是一个濒临死亡的民族。
中国人,绝不可沦落于此。因为我们承担过,无论是用生或死的方式,也因为我们有过太辉煌的历史、太渊博的文化、太伟大的祖先。
《渔父》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
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