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陈情表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三篇】七、板书设计:陈情表李密不幸遭遇,诉祖孙之情情进退狼狈,诉两难之情孝治天下,找出理论依据理先尽孝后尽忠,解决办法陈情表教案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以及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重点和难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是重点。
对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读成诵。
3.探究法。
理清结构,把握文旨【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引用导入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李密的《陈情表》最终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二、初读感知1、初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并从整体上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
朗读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初读感受。
(考查学情,调整教学对策)学生读后或听后感略。
讨论各段感情基调小结如下(确保读出感情):【板书】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2、板书强调重点读音。
(确保读准字音)险衅(xìn)闵(mǐn)凶门衰祚(zuò)薄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应(yìng)门茕茕(qióng)孑(jié)立床蓐(rù)猥(wěi)以微贱陨(yǔn)首逋(bū)慢伏渥(wò)刘病日笃(dǔ)犹蒙矜(jīn)育拔擢(zhuó)气息奄奄(yǎn)(yǎn)盘桓(huán)更(gēng)相为命三、再读整体把握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 7 课 《陈情表》导学案(附答案)
李密初任蜀国尚书郎。蜀国灭亡以后,晋武帝征召他任太子冼马。他上《陈情表》辞谢,恳 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直到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至汉中太守。
适用角度:①平凡的孝行却是伟大的人间真情;②顾小家者才能爱大家;③面对选择,要多 一份冷静,少一份浮躁。
经典选粹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卧病三年,他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 汤药,他亲口尝过才让母亲服用。在位 24 年,重德治,兴礼仪,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 丁兴旺,他与汉景帝的治国,被誉为“文景之治”。 2.啮 niè指痛心 曾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孝著称。少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客,母 亲不知所措,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觉心疼,知母亲呼唤自己,背着柴速返家中。母亲说:“有 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3.百里负米 子路,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十分孝顺。早年家贫,自己常采野菜做饭,却从百里外负 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随从车马有百乘,所积粮食有万钟。他常怀念双亲, 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4.鹿乳奉亲 郯 tán 子,春秋时郯国国君。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 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射 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赠,并护送郯子出山。而国君孝顺的 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5.卧冰求鲤 晋人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 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自行融化,跃出两 条鲤鱼。继母食后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司空、太尉。
人教版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三篇】
人教版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三篇】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信,以叙事为主。
在叙事中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感情。
小编整理了人教版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陈情表教案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
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
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
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熟读背诵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拨擢宠命优渥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更相为命○2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以: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猥以微贱臣具表以闻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3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慈父见背二州伯牧所见明知形影相吊晚有儿息逮奉圣朝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拜表以闻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乞终养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不胜…之情臣之辛苦○4注意以下句式: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陈情表》导学案
《陈情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注意文言词义积累。
2.结合作者的身世及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深厚感情。
3.体会作者复杂深挚的感情及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1.课文相关资料及重点字词积累。
2.通过诵读把握课文,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研读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学时安排】4学时【知识链接】(1)背景介绍: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
当时东吴尚踞江左。
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而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
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
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
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而相传晋武帝看了表章后很受感动,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并特赏赐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2)作者简介: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侍郎。
蜀之后,晋武帝曾几次征诏,均辞命不从。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3)解题:陈——陈述;情——真实情况,实际事宜;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
它的开头,要求先写明上奏人的姓名,同当时的书信一样,开头格式相同。
陈情表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陈情表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本节要点】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常见的文言现象。
2、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险衅()闵凶()门衰祚薄()期功强近()()茕茕孑立()矜育()洗马()优渥()逋慢()2.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3)常在床蓐(4)四十有四(5)五尺之僮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九岁不行(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7)臣欲奉诏奔驰(8)拜臣郎中(9)是以区区不远废远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舅夺母志(2)至于成立(3)沐浴清化(4)辞不赴命(5)而刘夙婴疾病5.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夙遭闵凶(2)猥以微贱(3)沐浴清化(4)凡在故老(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6)举臣秀才(7)察臣孝廉(8)少多疾病(9)且臣少仕伪朝(10)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12)臣具以表闻(13)臣之进退6.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臣亡国贱俘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急于星火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刘夙婴疾病【反馈矫正】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险衅(xìn)闵凶(mǐn)门衰祚薄(zuò)期功强近(jī)(qiǎng)茕茕独立(qióng)矜育(jīn)洗马(xiǎn)优渥(wò)逋慢(bū)2.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通“又”)(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诉说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7)臣欲奉诏奔驰古义:赶快前往今义:很快地跑(8)拜臣郎中古义:尚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9)是以区区不远废远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今义: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陈情表导学案
《陈情表》导学案Array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 组内评价: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导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矜”“以”等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2.反复诵读,合作研讨,赏析本文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激情投入,感受作者至孝至忠的真情,成长心灵。
【预习路线图】1.先熟读课文,初步翻译课文,标记勾画重点文言知识、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导学案。
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2.限时独立完成(15分钟),规范书写,保证质量。
第一课时预习案一、知识链接·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
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写作背景: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西晋王朝。
当时东吴尚踞江左。
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3.文章评价: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陈情表》实用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学习目标熟读全文,掌握文中"见、拜、除”等重点词语的意义。
学习重点记住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习难点记住重要的文言句式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1、解说文体:陈,陈述。
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本文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
2、作者简介:李密(234―287),一名虔,字令伯,晋武阳(今四川彭山)人,父早亡,母何氏改嫁,祖母刘氏抚养长大,甚孝谨,勤学。
青年时仕蜀汉,数使吴,有才辩,敬慕诸葛亮。
蜀汉亡后,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征他为太子洗马,他因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不肯应命,上表陈述自己的情况,晋武帝看了他的表,很受感动,说他在当时的名望不是虚传的,就不再勉强他。
此文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作者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不能应诏的苦衷。
言语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有扣人心弦之力。
李密此文影响很大,被收在梁萧统编辑的《文选》中,成为经典名文,也收在《晋书8226;李密传》中,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背景资料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
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第一课时预习检测1、给下列划横线的词语注音:臣以险衅()悯()臣孤弱夙遭闵()凶终鲜()兄弟常在床蓐()猥()以微贱责臣逋()慢犹蒙衿()育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日薄()西山除臣洗()马逮()奉圣朝过蒙拔擢()门衰祚()薄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常在床蓐()零丁孤苦()3、解释加点字词:日薄西山()茕茕孑立()终鲜兄弟()猥以微贱()责臣逋慢()犹蒙矜育()宠命优渥()不矜名节()4、翻译下列各句,并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7篇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7篇篇一:人教版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篇一设计说明:该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材和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篇课文是新课标必修五教材中的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首先,作为文言文,要重视吟诵、品读,于是在教学中我加大了朗读的份量,设计几种朗读方式,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单读、分散读,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语、句式知识、体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其次,《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文本中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文言实词是学生读懂文本、真正理清文本思路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中让学生结合文本详尽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进而针对文本提出所陈何情文本的教学设计流程也是按照这一顺序展开的,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的方式3、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中蕴含的拳拳真情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获取新知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风云变幻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稳定局势、巩固政权、笼络人心,便采用怀柔政策,大力征召西蜀名士入朝为官,于是蜀汉旧臣李密便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一手抚养长大,以孝谨闻名,博学善辩但就在晋武帝下诏征辟的时候,李密年迈的祖母已经是“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一面是宠命优渥的皇帝诏命,一面是难以割舍的祖孙之情;一面是言辞切峻的朝廷诏书,一面是恩重如山的养育之恩,在这人生的重要抉择之时,李密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李密的《陈情表》二、初读课文(学生读完后,教师做诵读指导,同时做正音指导、点拨句读)教师范读第一段,指名学生朗读第二、三段,全班齐读第四段(要求:诵读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三、再读课文、缓读领会:(要求:缓慢诵读、圈点勾画参照课文注释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四、三读课文、速读课文,思考:(1)、李密为何陈情,陈情所遇到何种困难(要求:用原文语句作答)陈情的缘由:愿乞终养(陈情是为了达到“奉养祖母,暂不出仕”的目的)所遇到的困难: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两难)(2)、把李密所陈之情用最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所陈之情:中国古代最传统的两种感情:忠情、孝情五、四读课文品读鉴赏文本,挖掘文本的:(要求:小组合作、逐段探究)提问:李密是如何陈情的?(一)赏析第一段:(在理解李密身世悲苦的基础上把握朗读时凄苦、悲凉的语速、语调)1、本段中总括的句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对“险衅”“闵凶”如何展开的:(在文中找出原话并且对所陈之情加以概括)身世凄苦: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人丁衰微: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这段文字的内容,作者写得凄苦而悲凉,以致使晋武帝对他由恼怒化为同情怜悯)(二)赏析第二段: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和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此段李密向晋武帝所陈之情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察、举、拜、除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辞不赴命,辞不就职所陈之情:进退两难之情,进,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这种进退两难之情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对李密而言忠孝之间自然是想先尽孝而后尽忠,那么就要说服晋武帝认可自己这一请求,这也是李密陈情的关键所在(三)赏析第三段:李密是怎样进一步说服晋武帝,以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1、讨论本段第一句话的作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为达到“终养祖母”的请求提出的理论依据,使自己的请求既合情又合理,又响应朝廷的号召,让晋武帝不得不答应“愿乞终养”的目的2、引导学生理解“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含义朝代更迭之际,新君最忌讳的是臣子眷念旧朝,作者李密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矜名节”的人生态度就必须明确突出,此处一笔,正是问题关键所在,晋武帝的疑虑彻底打消3、品味“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剩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一小节的情感宋代学者评价说:读《陈情表》不哭者,必不孝这一小节充分体现了李密的拳拳孝情,非常打动人,晋武帝即使是铁石心肠也应该有所触动了(四)赏析第四段:本段的层次如何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表明自己陈情的目的,第二层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忠心1、本段开头指出“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的作用从生命的自然规律上,进一步的为自己的“愿乞终养”树立理论根据,依旧合情合理,无可辩驳2、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情目的的语句“愿乞终养”2、理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一句的含义六、教师总结:《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诉忠情赤胆忠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李密对祖母的拳拳深情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我们的亲人捧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但却真挚的回报七、板书设计:陈情表李密不幸遭遇,诉祖孙之情情进退狼狈,诉两难之情孝治天下,找出理论依据理先尽孝后尽忠,解决办法篇二:《陈情表》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通过对重点字词的探究,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梳理文章的脉络2、通过配乐朗诵全文,感知本文陈情于事、悲恻动人的风格特点,体悟本文独特的魅力3、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激发对古文的兴趣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一、导入课题,了解文体以补充书下的注释,写作的时代背景导入1、写作背景简介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2、表表是古代臣子陈述己见的奏章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是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如诸葛亮的《出师表》补充:这类文章战国时称书,汉代分为四类:章、奏、表、议其中“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二、咬文嚼字,追根溯源1、探究“臣、陛下、除”,了解典故“结草衔环”总结:晋武帝有招揽之心,李密言有报恩之意2、紧扣文本分析李密和祖母的境况重点探究“吊”“夙婴疾病”“圣”总结:李密用“孝”来力辞不就3、“孝”是优良传统,引《诗经》三、诵读涵泳,体味真情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我们不一定流泪,但是应该以情带声,读出真情那就需要我们理解文章李密的这篇《陈情表》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准如所请晋武帝嘉勉他的孝心,赐给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养他的祖母刘氏亡后,他丧限期满,才入京任太子洗马,后官至汉中太守四、归纳重点,总结全课总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篇三:《陈情表》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陈情表导学案doc
《陈情表》导学案Array【学习目标】1、能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学习积累文言词义。
2、能结合作者的身世及时代背景,能把握文章托言“乌鸟私情”、暂辞官爵的基本内容,学习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深厚感情。
3、学习体会作者复杂深挚的感情及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能体味作品措辞委婉动听的特点。
【学习重点】1、重点字词积累。
2、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学习难点】1、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2、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学习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时武阳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侍郎。
蜀之后,晋武帝曾几次征诏,均辞命不从。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了解背景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心,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
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才会采取这样坚决的态度。
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
司马氏集团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吧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而相传晋武帝看了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3、解题①陈:②情:③表:注:“表”的开头,要求先写明上奏人的姓名,同当时的书信一样,开头格式相同。
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1.下列句中加的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一项是()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臣之辛苦..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如《陈情表》、《出师表》。
《陈情表》精品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陈情表》精品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班级:姓名:小组:1.理解“夙、夺、见、吊、逋、薄、笃”等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以、于”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巩固句子翻译的方法,培养规范的答题习惯。
4.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
【学习难点】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巩固翻译的方法。
2.掌握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学法指导】大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记忆文中的重点字词的含义;然后根据提纲要求,将重点词语的含义写在提纲上;最后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自学深思】一、了解感知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快速记课下注解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二、深入学习(一)整理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请同学们根据提纲提示,先标注自己已掌握的词语的意思并指出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然后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用红笔补充完善自己掌握不牢固的词语意思,不能解决的标注出来以备小组讨论。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高二备课组内容:《陈情表》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1、疏通文意,并归纳重要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学习李密处理“忠”与“孝”的智慧方法。
学习重点: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
2、学习李密处理“忠”与“孝”的智慧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李密处理“忠”与“孝”的智慧方法。
课时设置:自主学习2课时,展示互动2课时知人论世资料链接1、作家及背景:请阅读《精讲精练》p38相关内容。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苏轼有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4、成语积累(请查阅字典,知道一下成语的意思):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5、.熟练诵读文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走入文本咬文嚼字1.读准字音。
自读课文,完成《精讲精练》p37(一)字音辨识2.再次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下划线字的意陈情表解题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_0
《陈情表》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链接:1、表,古代奏章中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臣子向君王陈情谢贺。
(见课文)(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2、背景: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李密到洛阳任职。
李密是蜀国的臣子。
晋从魏曹手中取得皇权后,又灭了蜀汉政权。
蜀灭亡后,李密出于一种怀古的情绪,不敢轻易为晋朝为官。
由于晋是从曹魏政权手中“篡”夺过来的,羞于标谤“忠”节,因而以孝道为治国之本。
李密正抓住了这一点,大做文章,以达到暂缓去晋朝做官的目的。
3、李密(224—287),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及长,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通,机警辩捷。
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
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
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不就。
晋武帝立太子,征诏为太子洗马。
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
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
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为官耿直。
因写诗获罪免官,卒于家。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2、预习思考:1)是谁陈情?2)向谁陈情?3)陈什么情?4、怎样说服的?二、文本诵读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两篇“表”让人感动之极,一篇是初中时学过的《出师表》,另一篇就是《陈情表》。
《陈情表》导学案高中新课程(人教版)
《陈情表》导学案高中新课程(人教版)编写:卜靖【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和相关文化常识。
2.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继承“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预习导学】一、背景知识这篇散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原题为《陈情事表》。
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晋初散文家。
武阳(令四川彭山县)人。
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
父早亡,母何氏改嫁,幼小的李密被祖母刘氏收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长于《春秋左氏传》。
年轻时曾仕蜀汉侍郎,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蜀之后,秦治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曾几次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
李密因侍奉祖母均辞命不从。
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是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
但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
而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这就给李密以拒绝的借口。
后来晋武帝催逼甚紧,李密就以“侍奉祖母”为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陈情表》,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何况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于是李密在“孝”字上做足文章,采取婉转的方法和坚决的态度。
而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祖母死后,李密无奈还是出任了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二、文学常识1.解题:《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编者萧统(501-531)是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武帝长子,世称昭明太子。
信佛能文。
唐代以诗赋取士,士子必须精通《文选》。
至宋代更有“文章祖宗”之说2.关于“表”:表,古代奏章中的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
高二语文陈情表导学案
《陈情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的能力。
3、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悟李密的至孝之情。
【知识链接】1、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晋代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
是一篇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的奏章。
4、古代文体常识:①“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②“赋”,是以“文赋”为体式而发展倾向,呈现在当代辞赋创作中的普遍现象,被称为“辞赋文体赋现象”。
学者将赋体分为四类: 曰古赋、曰俳赋、曰文赋、曰律赋。
文体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宋古文运动,一部分赋呈现出由骈俪返回散体倾向,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
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代表作。
③“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子给君王的上书用来陈述衷情。
表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公文文体。
即臣子写给君主呈文。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和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
表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给加点字注音:
险衅( )祚薄( )茕茕孑立( )床蓐( )拔擢( )
优渥( )猥劣( )陨首( )希冀( )逋慢( )
2、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本文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语言上有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从多方面反复陈述自己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
“奉”、“沐浴”、“圣”等词,表达了对当今朝廷的称颂与感恩之情,语言得体而机智。
点拨1:①首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闵凶”内容有四:A.父丧母嫁;B.多病零丁;C.门衰祚薄;D.夙婴疾病。
③围绕“闵凶”从纵横两方面来叙述。
纵的方面,从自己的成长经历的艰难而言,顺序由小到大,即:“生孩六月……至于成立”。语言品析:父死母嫁,写出了“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道出了“躬亲抚养”的不易。语言简洁,寥寥数语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人教新课标必修5第7课《陈情表》学案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苦情、亲情、忠情--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学习重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
横的方面,就自己目前的家境而言,顺序由外而内,即:“既无叔伯……形影相吊”。语言品析:“无”、“鲜”二字,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晚有儿息”的“晚”字,足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④相依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学法建议】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挚感情。
2、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艺术特色。
3、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体会文章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的写法;领悟朴素细腻、曲折委婉的要义
【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③后一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点拨2:
①两层。前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后层写自己进退之难。
②按时间顺序。表时间:逮、前、后、寻。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
研讨思考:
联系当今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李密《陈情表》中所反映的“孝”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孝”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封建社会里,“尽孝”成为考察人们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成了每个家庭成员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孝”也是封建社会里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观念之一。不过,就“孝”字最原始的意义,即狭义与协调家庭之间人与人的关系时,长幼有序、对长辈的尊敬与关怀,尤其是对老年人担负起赡养义务等等,还是有合理的因素的。如果我们把李密对祖母的孝敬同当前社会风气中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作一比较,问题就能看的更加清楚。在报刊的道德法庭栏里,不时可以看到对老年父母不敬、虐待,甚至遗弃的事件。在谈恋爱时,有的青年把“家中无老人”看成了仅次于拥有房子那样的优越条件。相对于这些现象,《陈情表》中的李密对抚养过自己的祖母竭尽孝顺之心,负起赡养服侍责任这一点,是完全值得肯定的。现在,我们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倡崇尚新时期的高尚道德,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当然根本不须再去依靠落后的封建伦理观念。但是,任何一种思想和伦理观念都有它一定历史继承性。新时期的道德规范,必然要继承本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的合理部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崇尚的正直、诚实、勤劳、敬老、爱幼等美德,至今还是人们所崇尚的道德风尚;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不能虐待或遗弃等等,就说明了这一点。总之,我们要对《陈情表》的思想性作具体分析。对与李密尽孝、关心、赡养老祖母的行为,完全可以肯定;而它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封建君主的感激涕零和再三表示尽忠报恩的思想却是时代使然。
②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义。“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是指当时的一般情况,“况臣孤苦,尤为特甚”特指自己的特殊处境。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③“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不能废远”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全段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俱切,语言委婉流畅。
凄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作用: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⑤层层叙述,极言凄苦,落在“未曾废远”上,为表现主旨(“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蓄势。
阅读第二自然段,依次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②前一层按什么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升却“辞不赴命”?
研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②作者说自己“夙遭闵凶”,请你按照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闵凶”的具体内容。
③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④从文中分别找出表现祖孙相依为命及其凄苦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⑤开头以“险衅”、“闵凶”备述孤苦,作用是什么?
研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②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③品味本段第2.3两层课文,说说它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点拨3:①以“伏惟”、“且”、“但”为转换文义的标志,分别从如下三个角度展开: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谅解。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为“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苏轼有言: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4)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