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重点知识
地球科学知识点
地球科学知识点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形态、演化和功能的学科。它涵盖了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天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研究地球这个巨大而神秘的星球的重要学科之一。
1. 地质学
地质学是探讨地球物质的构造、组成、性质和演化过程的学科。它包括了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力学等多个分支。地质学家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记录、地质事件等的研究,揭示了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内部结构,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 气象学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层内各种气象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气象学家通过对大气的成分、结构、运动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天气系统、气象灾害等问题的原因及其影响。气象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海洋学
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学科。海洋学家通过对海洋水文、海洋动力、海洋生物等的研究,揭示了海洋的结构、运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规律,为海洋资源开发、保护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 天文学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星体、恒星、星系等的学科。天文学家通过对天体运动规律、宇宙结构、宇宙起源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宇宙的规律和奥秘,为人类认识宇宙、探索未知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
总结地球科学知识点,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质、气象、海洋、天文等多个领域,为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的支撑。通过对地球科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奥秘,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
高美枝
一、填空
1.天体是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其中恒星和星云拥有极其巨大的质量,它们的集合体构成了星团和星系。
2.太阳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从内到外依次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3.0°经线和 18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而 20°W 经线和160°E 经线则是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4.在中纬度地区,天体的周日圈与地平圈斜交,所以人们所看到的天体都是从偏东方升起,然后在偏西方落下。
5.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决定了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它们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形成的主要因素.
6.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66°34′――±90°的范围内.
7.历法是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这三种天文自然周期的方法,即科学地、人为地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8.二十四节气实质是反映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周期,其长度等于回归年,因而是地道的阳历。
9.恒星时是用春分点的时角来表示的,主要用于天文学方面,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10.区时就是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是该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11太阳的能量是由太阳内部发生由氢变氦的核聚变反应而产生.
12.月球的同步自转指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它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相同 .
13。在极地,所有天体的周日圈都与地平圈平行,地平圈以上的恒星总是位于地平线上称为恒显星;地平圈以下的恒星总是位于地平线下称为恒隐星。
14.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左右偏转等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强有力的证据。
15。我国农历属于阴阳历,其历月制度体现阴历成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31305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地质学专业
【学分】:4
【总学时】:64
【先修课程】:无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诸专业(包括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的入门课或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苦乐观,同时为今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
结论
(一)教学要求
讲授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授课计划等。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将今论古等基本原理和本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意义,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内容提要
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
3.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
4.地球科学的发展简史与未来展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将今论古”原理
2.难点:地球科学的特点.
第一章结论
(一)教学要求
讲授地质学研究对象。要求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学习研究方法。
(二)内容提要
1、地质学研究对象
2、地质学研究任务
3、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4、地质作用、它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2、难点:地质作用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矿物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地球的组成与演化、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地质现象的解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普及等。
具体来说,该课程可能涵盖以下内容:
1.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包括地球的结构、元素和化合物等。
2. 地球的历史和演化,包括地质年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地质年代的测定等。
3. 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和火山等。
4. 地球的水文地理和气候变化,包括水循环、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等。
5. 地球的资源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
6. 地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包括土壤环境、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7.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包括地质调查、地球探测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应用等。
此外,该课程可能还会涉及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等。
总的来说,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地球家园,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并为后续的地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
高美枝
一、填空
1.天体就是宇宙中各种星体与星际物质的总称,其中恒星与星云拥有极其巨大的质量,它们的集合体构成了星团与星系。
2.太阳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从内到外依次可分为光球、色球与日冕。
3.0°经线与 180°经线就是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而20°W 经线与160°E 经线则就是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4.在中纬度地区,天体的周日圈与地平圈斜交 ,所以人们所瞧到的天体都就是从偏东方升起,然后在偏西方落下。
5.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决定了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它们就是地球上的四季与五带形成的主要因素。
6.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66°34′――±90°
的范围内。
7.历法就是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这三种天文自然周期的方法,即科学地、人为地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8.二十四节气实质就是反映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周期,其长度等于回归年 ,因而就是地道的阳历。
9.恒星时就是用春分点的时角来表示的,主要用于天文学方面,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10.区时就就是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就是该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11太阳的能量就是由太阳内部发生由氢变氦的核聚变反应而产生。
12.月球的同步自转指月球自转的方向与周期与它绕日公转的方向与周期相同。
13、在极地,所有天体的周日圈都与地平圈平行 ,地平圈以上的恒星总就是位于地平线上称为恒显星;地平圈以下的恒星总就是位于地平线下称为恒隐星。
14. 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与水平运动的左右偏转等现象就是地球自转运动强有力的证据。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起源和历史
1.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2.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3.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成分
4.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的证据
二、地球的形状和测量
1.地球的形状及其测量方法
2.地球的众多坐标系
3.地球的自转和引力场
三、地球的大气系统
1.大气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大气的气象要素和气象学定律
3.大气的循环和气候形成
4.大气污染和保护
四、地球的水环境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
2.地表水的形成与分布
3.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4.水污染和治理
五、地球的岩石圈和内部构造
1.地球岩石圈的划分和特征
2.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性质
3.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
4.地震和地壳的变形
六、地球的表层地质过程
1.岩石的形成与变质
2.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循环
3.构造地质和地貌地质
4.地壳的破坏与地表地貌的变化
七、地球的生物圈
1.生物的起源和演化
2.生物圈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生物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八、地球系统科学
1.地球系统及其相互作用
2.全球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
3.地球系统模型和模拟
4.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系统管理
九、地球科学的方法和应用
1.地球科学的观测和实验方法
2.地球科学的建模和计算方法
3.地球科学在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球的多个系统和领域,对于人类认识和研究地球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地球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变化,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探索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和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大气、水体、陆地以及生物圈等各个方面。本文档将介绍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地球科学的定义和历史
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通过分析地球的内部和外部过程,揭示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性质。
地球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对地球的形成和现象做出了一些探索。随着科学的进步,地球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到了20世纪,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了解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地球科学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地球科学的基础。
二、地球科学的主要内容
地球科学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地理学。下面将对每个学科领域进行简要介绍。
2.1 地质学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岩石和地质过程的学科。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变质和变形等过程,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地质学还研究岩石中的化石,揭示地球上古生物的生活和演化过程。
2.2 气象学
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及其运动、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学科。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预测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气象学还研究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等现象。
2.3 海洋学
海洋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关现象的学科。海洋学家研究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了解海洋的运动和动力系统。海洋学还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
大一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
大一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
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壳的构造与变动、地表过程与地貌、地球
材料与矿产资源等。它不仅是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也
是我们了解自然环境和地球生态的基础。本文将从几个主要知识
点入手,探讨地球科学概论的核心内容。
1.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的形成是宇宙演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据科学家的研究,地
球约形成于46亿年前,诞生时是一个炽热的火球。通过数十亿年
的冷却和演化,地球逐渐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各种地貌和生态环境。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包括地核、地
幔和地壳。地球的演化对我们了解自然环境和地球历史具有重要
意义。
2. 地壳的构造与变动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地壳的构造与
变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地
壳构造的两个主要部分。地壳构造的变动主要表现为板块运动和
构造变形。板块运动是指地壳板块相互移动的现象,这种运动导
致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现象的发生。构造变形是
指地壳因受到应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如山脉的形成和地壳断裂。
3. 地表过程与地貌
地表过程是指地球表面发生的地质、化学和生物作用。地表过
程对地球表面的地貌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风蚀、水蚀、冰蚀
和地壳运动等地表过程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和沙漠等。地表过程也包括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这
些作用决定了岩石的形成和分布,对于矿产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
影响。
4. 地球材料与矿产资源
地球是一个富含各种材料的行星,矿产资源是地球材料的重要
地球科学概论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际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星云。
天体系统:按照一定的系统和规律,相互吸 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天体系
统,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
一、宇宙 - 1. 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星 云
相撞星系
一、宇宙-1. 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水星
金星
一、宇宙-1. 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月 球
一、宇宙-1. 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一、宇宙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空间与无始无终的时 间的统一。 1. 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恒星: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能自身发
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构成恒
星的气体主要是氢,其次是氦。如太
阳。
一、宇宙 -1. 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太阳
一、宇宙 -1. 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星际物质和星云:弥漫于星际空间的极其稀 薄的物质称为星际物质,由星际气体和星
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因而月球总是
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四、地球的形状
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形状的测量——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
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6年-公元前195年)
他测得的地球的周长 为39500km,这与近 代的测定值40025km 相当按近,换算成地
Fra Baidu bibliotek
太
阳
光
7.
线
2
m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交错、渗透部分。
2太阳系: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及其他小天体组成。
3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
4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其温度低于周围温度。
5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惯性力。
6地球的偏心率: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轨道的两焦点间的距离和长轴长度的比值。
7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发生构造变动,年代较老的地层在下,年代较新的地层叠覆在上。8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一个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的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9 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
10地磁场倒转:地球磁场的方向发生180°的改变,也就是地磁两极的极性发生的倒转现象。
11莫霍面: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12古登堡面: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分界面;
13地壳: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刚性的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部分;
14岩石圈: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圈之上的地球内部的刚性部分;
15软流圈:又称低速带,是指地下60-250km之间,地震波速度减低的地带(塑性流动)
16地温梯度:沿等温面的法线朝向地球中心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所增加的数值, 又称地热增温率。17地壳元素的丰度:元素在地壳的平均含量;
18主量元素(常量元素或造岩元素):是岩石中含量大于1%的元素
大学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学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的广袤宇宙空间中承载了我们生活的土壤,提供了我们生存的
环境。而地球概论这门课程则是一门探索地球的多样性和奥秘的课程,它涉及了地球形成、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气候与环境、地貌和陆地利用、城乡规划等众多知识领域,是一门
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
一、地球的形成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小行星,它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后的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地球形成
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太阳系形成、地球原始状态、地球形成、地球凝固。
太阳系形成是地球形成的前提。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太阳系的原始星云逐渐凝聚成各
种天体,其中包括地球。地球原始状态是指地球的初始物质状态,这个初始物质状态是由
太阳系形成时的星云物质构成的。地球形成是指地球物质的凝聚过程,这个过程中地球的
物质逐渐凝聚成为一个行星。地球凝固则是指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地球的表面凝固成固
体地壳。
二、地球的地理环境
地球的地理环境是指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表形态、气候、
水文和土壤,这些因素对地球上的生物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球的人文环境包括
人类的居住地、城市、交通和资源分布等。
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它包括陆地地形和海洋地形。地球的陆地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地形类型。地球的海洋地形包括大洋地形和海洋地形。这
些地表形态的差异给地球上的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
气候是指地球上的天气现象,它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等。地球的气候因子直接影响
地球科学概论讲义+笔记
目录
目录 (1)
宇宙中的地球 (2)
地球的外部圈层 (6)
地球的内部圈层 (11)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17)
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20)
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37)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51)
构造运动 (60)
地球动力系统 (74)
地球的资源 (82)
地球的环境 (91)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96)
宇宙中的地球
重点
1.“地球科学”基本概念
2.“将今论古”原理
3.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发展简史
•一、宇宙(university)
古人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是无限、永恒、不断运动变化的客观物质世界。“宇”是空间的概念,是无边无际的;“宙”是时间的概念,是无始无终的。
o(一)、宇宙中的天体和物质
1.恒星(star)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自身能够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其主要特征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集中了宇宙中相当大的能量;构成恒星的主要气体
为氢、其次为氦,其他元素很少;拥有巨大质量是恒星能发光的基本原因;体积相差悬
殊,小则直径1000km,大者为太阳的2000倍;平均密度相差悬殊;距离地球都非常遥远,
最近的半人马座a星4.3 l·y;恒星不恒,一直在运动。
2.星际物质
弥漫于星际空间内极其稀薄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3.星际云
星际物质的密集形式。
4.星云(nebula)
星际物质更加庞大和更加密集的形式。
5.天体系统(sphere systems)
宇宙中物质是运动的,并有一定的系统和规律,相互吸引和旋转,该系统叫天体系统。
o(二)、宇宙的起源
20世纪初,天文学家斯里弗尔(V.M.Slipher)发现星系以每秒数十万米高速退行;1929年,哈勃(E.P.Hubble)观测到河外星系退行资料,离我们愈远退得愈快;1916年,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地球科学是系统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运动、时空演化、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机制的科学。
地球科学研究的任务:1、研究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研究地理环境、人为环境的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2、地球科学的特点:
(1)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
(2)整体性与分异性((或差异性)
(3)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
(4)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
(5)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6)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多学科性
3、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
(1)应用各种高科技向纵深、交叉、系统型发展。
(2)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国际性研究计划
(3)由“资源型”转向“社会服务型”、“环境型”
(4)从数值模拟向预测发展
4、世界地球日: 4月22 日。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5、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太阳系共吸引八大行星,2000多颗小行星,600多颗彗星。太阳系共有50颗卫星。
太阳系的特征:太阳系(携带地球)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旋转一周需2.8亿年。地球以30千米/秒的速度绕太阳公转。
6、太阳系中行星的总体特征:
体积密度卫星表面主要元素
类地行星:小、大、少、固,Fe,Mg,Si,K,Ca,Al,Ti,Ni
类木行星:大、小、多、非固,H,He,CH4,氨冰,水冰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岩石组成
类木行星:木/土/天/海,气体组成
《地球科学概论》各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各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
地质学、地球科学的概念
第二章
1、大气圈的结构;
2、地壳均衡的含义;
3、地球内部圈层及特征;
4、地震波不连续面;
5、重力异常(布格校正)、地温梯度、磁场三要素
第三章
1、地壳表面的形态特征(大陆的地形特征、海底地形)
2、克拉克值;
3、三大类岩石及其特点
第四章
一、相对和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二、熟记地质年代表
三、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种类、含义和特征、标准化石的概念
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的概念
五、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形成的内在联系
六、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第五章
1、构造运动的概论及类型
2、岩层的接触关系及表示方法
3、岩层的产状要素(含义及表示方法)
4、褶皱概念、类型、褶皱要素、褶皱形成时间的确定
5、断层的概念、类型、要素、识别标志、断层时间的确定
第七章
的相对含量)
1、岩浆的类型(依据SiO
2
2、火山作用的类型和产物
3、侵入体的概念和类型
4、各类岩浆的侵入岩和喷出岩代表岩石
第八章
1、变质作用的因素;
2、变质作用的方式;
3、变质作用的类型
第九章
1、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
2、风化壳、古风化壳的概念、组成及其研究意义;
3、岩石和矿物的抗风化能力
第十章
1、流水运动状态分类
2、侵蚀基准面、向源侵蚀作用、河流的袭夺
3、河流的侵蚀作用(下蚀作用、侧蚀作用)形成条件及结果
4、三角洲在纵剖面上具有三层构造研究其对油气的意义
5、河流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河流阶地)
第十一章
1、孔隙度、渗透率、透水层、含水层、隔水层、包气带、饱水带、自由水面、潜水、承压水等概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地温梯度: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生高的温度成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2。历史比较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历史比较法: 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于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如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
4.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以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4。2km/s突增到4.4km/s。
5。矿物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
6。石林:如果灰岩的层理水平,又发育有垂直的裂隙,在地面流水和地下水沿裂隙溶蚀作用下,使溶沟加深,石芽增长,形成巨型石林。
7。洪积面:
8。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岩石的结构:
9. 苦湖:湖泊沉积到了氯化物阶段,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因带苦味,所以称为苦湖。
10。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分选性: 磨圆度:磨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碎而接近圆形的程度.
11。海蚀凹槽:在基岩海岸的海水面附近,由于海水拍岸浪的机械冲击和海水所携带沙石的磨蚀作用以及化学溶蚀作用,该部位的岩石不断遭受破碎,被掏空,形成向陆地方向锲入的凹槽。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岩石圈:上地幔软流圈之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上地幔上部固体岩
石部分和地壳;其深度范围在0—70km;岩石圈在大洋地区薄;高原地区厚..
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下部塑性岩石所组成的圈层..其深度范围在70—250km之间;一般认为低速带内岩石接近熔点;但并未完全熔化..
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包括大陆架、大陆
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大陆架:是海与陆地接壤的近海平台;其范围从海岸的低潮线起向海延伸到海底坡度显着增大的转折段为止..大陆架地势平坦;坡度一般小于0.3度;平均0.1度;外缘水深一般不超过200m;最深达550m;水深平均130m..
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岩屑的混合物..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所裂开
的面称解理面..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方向之外裂开;称为断口..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
晶程度、颗粒粗细、分选磨圆程度等..
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
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火
山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显着特征是有层理和层面构造..
交错层理:由一系列斜交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按其层系厚度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四种;按其层系形态可分为板状、楔状、槽状三种基本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什么是地球科学?
答:系统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运动、时空演化及其形成机制的自然学科。它以整体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自地心至外层空间十分广阔的范围,是由固体地圈(包括岩石圈、地幔和地核)、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恒星的概念?
答: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能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构成恒星的气体主要是氢,其次是氦。如太阳。
2、星云的概念?答:由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3、类地行星有?答:水、金、地、火
4、类木行星有?答:木、土、天、海
5、地球的形状为?答:扁率很小的旋转椭球体。
6、地球的平均半径为?答:6371
第二章行星地球简史
1、宇宙起源的流行理论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有哪些?
答:大爆炸理论。“红移现象”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2、类地行星的特点是什么?
答:距太阳近,体积小,质量小,密度大,自转慢,卫星少。
3、类木行星的特点是什么?
答:距太阳远,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自转快,卫星多,多具星
环。
4、下列哪个行星的表层物质为由氢、氦液体组成液态海。(D)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5、卫星的概念?答:是绕行星运行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
6、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A)A、土星;B、海王星;C、天王星;D、木星;
7、小行星带位于那两大行星之间?(B)
A、地球和火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土星和天王星;
8、太阳系和地球起源占主导地位的学说是?答:星云说。
9、地球的年龄为(B)?A、100亿;B、46亿;C、38亿;D、25亿;
10、地球上已知最老岩石的年龄约为41-42亿年。
11、冥古宙的时间为:4.6-3.8,太古宙的时间为:3.8-2.5;元古宙的时间为:2.5-0.57;古生代的时间为:0.57-0.25。
12、水体中开始有生命的活动的时间为:38亿年。
作业1:简述古生代从老到新有哪些纪,并写出各自的代号,同时论述这些纪中有哪些典型的生物特征或事件?
答:①从老到新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和二叠纪(P)。②寒武纪(∈)是生物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大量出现海生无脊椎动物,以三叶虫为代表。③奥陶纪(O)的生物界较寒武纪更为繁盛,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
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④志留纪(S),是笔石的时代。⑤泥盆纪(D)是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为鱼类的时代。⑥石炭纪(C)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成煤期;⑦二叠纪(P)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第三章地球的物质组成
1、克拉克值的概念?答: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8种元素是?答:O、、、、、、、K。
3、地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O、、、、。
4、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S。
5、水圈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O、H、、。
6、生物圈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O、C、H、N、S。
7、大气圈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答:N、O、。
8、矿物的概念?
答:天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固体化合物或单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组成地球的基本物质。
9、下列全由矿物组成的一组是?(D)
A.石英、煤、云母;
B.辉石、沥青、金刚石;
C.人造水晶、矿泉水、方解石;
D.高岭石、长石、金刚石;
10、矿物颜色和条痕之间有何区别?
答:矿物颜色是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吸收后表现出的互补色。条痕为
矿物粉末的颜色,比矿物颜色更稳定。
11.条痕对下列哪一类矿物更具有鉴定意义?(A )
A.不透明矿物;
B.半透明矿物;
C.透明矿物;D非金属矿物;
12、什么是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答: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光泽为矿物新鲜面反射光线的能力。折光率愈大,反射率愈高,光泽愈强。按弱强分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和金属光泽四级。13、什么是矿物的解理和断口?
答:解理为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面裂开的性质。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断口为一些单体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的平面方向破裂,而是呈不规则状破裂,这种破裂面称为断口。
14.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B )
A.方解石;
B.白云母;
C.辉石;
D.橄榄石;
15、常见矿物的摩氏硬度
答: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磷灰石5、长石6、石英7、黄玉8、刚玉9、金刚石10。
16、野外常用工具的硬度答:指甲(2.5)、铜(3.5)、小刀(5.5)、玻璃片(6.5)。
17、矿物比重的分级特征?答:轻:d<2.5;中等:2.5<d<4;重:d>4。
18、按照晶体化学特征,如何来进行矿物的分类,举常见的矿物实例并写出化学式?
答:矿物可分为:①自然元素矿物(金()、铜()和银()等),②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2)和黄铁矿(2)等);
③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石英(2)、赤铁矿(2O3)、磁铁矿(3O4)、褐铁矿()3);④含氧盐矿物(菱铁矿(3)重晶石(4)、石膏(4·2H2O ))和⑤卤化物矿物(石盐())。
19、以长石、石英和方解石3种矿物为例,说明如何来进行矿物的肉眼鉴定?
答:①矿物肉眼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形态和物理性质两个方面;②形态有矿物单体和集合体两种,如长石单体为板状或板柱状,集合体为粒状,石英单体为柱状、集合体为晶簇状;③物理性质主要有包括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解理和断口,硬度、比重和密度,磁性和熔点等;④长石、石英和方解石均为浅色矿物,不能用颜色和条痕来进行鉴定,可用下列方法来鉴定:A、节理和断口,长石有两组解理,石英无解理,方解石有三组解理,石英有典型贝壳状的断口,而长石和方解石没有;B、摩氏硬度:长石为6,石英为7,方解石为3。
第四章大气圈
1、大气圈的概念?答:包裹在固体地球之外的、由大气构成的连续层圈。
2、大气圈有何作用?
答:(1)阻挡紫外线;(2)保温作用;(3)调节能量分配和改造地面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