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饲养与疾病防治
羊常见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羊常见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羊常见病有很多种,包括口蹄疫、瘟热、马拉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体感染:某些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可以引起羊的常见病。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空气传播、食物水源污染等途径进入羊体内,引发疾病。
2. 不良生活环境:羊圈的饲养条件、卫生环境不良,容易造成羊的免疫力下降,从而易受感染。
羊圈内不干净、通风不良、湿度过高、饮水不洁净等都会增加羊感染病原体的机会。
3. 饲养管理不当:羊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质量低下、饲养密度过高、营养不均衡等,都会影响羊的健康状况,使其易受疾病侵袭。
针对羊常见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疫苗接种:定期为羊群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可以增强羊体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存在着不同的病原体和疫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疫苗进行接种。
2.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保持羊圈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湿度,为羊提供干净的饮水和饲料,避免饲养密度过高,减少羊群间的接触,可以有效预防常见病的发生。
3. 科学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料的品种和数量,保证羊的饲养营养均衡,增强其抵抗力。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变的羊只,隔离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4. 防治寄生虫:定期进行羊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工作,保持羊身体的健康。
可以选择适宜的驱虫药物,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羊体造成伤害。
5. 提高养殖水平:加强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及时了解养殖技术新进展,掌握疾病的防治措施,积极参与养殖协作组织,共同推进养殖业的发展,降低常见病发生的风险。
羊常见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科学的防治对策可以降低常见病的发生率,保障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人员也应该加强对羊疾病的学习和了解,完善防治措施,为羊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养羊技巧: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重点
养羊技巧: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重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动物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肉制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市场对羊肉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由此带动了羊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
21世纪以来,养羊模式在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下变得越来越规模化,对羊养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我们的养羊技术呢?跟着小编看看准确的养羊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重点!养羊技巧: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重点1羊病的病因1.1生长环境不卫生生长环境是导致羊产生疾病的主要方式。
首先,劣质的生长环境会使动物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新陈代谢受损。
其次,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动,会使动物产生不适应和反应不正常的情况,动物的机体和行为都有反常表现。
1.2人为管理不善由于盲目用药、养殖设施不完备、管理方式不健全等人为管理不善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动物疾病的发生。
由于管理人员缺少经验,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动物发病时,不能合理使用药物及时控制传播,会给动物带来更严重的伤害;羊舍的消毒工作、垃圾的处理不到位也会增加动物感染几率。
2常见的羊病类型2.1感冒由于刚刚出生的羔羊免疫力较差,导致了病菌的入侵。
为防止感冒,在母羊分娩之后,及时擦干羔羊身上的粘液,并安置在保温的暖舍之内。
在羔羊未满10日龄禁止舍外活动,以防止感冒。
针对感冒,应采用氨基比林进行治疗。
2.2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最一方生在7日龄内的羔羊。
主要病症表现为不吃奶、腹泻、粪便颜色发生变化。
如果粪便颜色是红色时,意味着病情严重,羔羊会很快死亡。
对羔羊痢疾应该采用氯霉素进行治疗。
2.3白肌病由于缺乏VE和硒导致的白疾病会使羔羊出现骨骼肌、心肌发生变形,甚至出现心肌坏死或者运动障碍。
针对这类病的防治可以采用亚硒酸钠溶液进行治疗。
3羊的饲养管理以及预防对策3.1选址的科学性,布置的合理性畜牧场的选址要具有科学性,首先要综合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因素,选择最适合动物生长的环境;其次温度、湿度的适宜性,通风和光线的适宜,否则会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动物患病。
羊的养殖技术综合
羊的养殖技术综合小尾寒羊常见羊病以及防治小尾寒羊羊炭疽病羊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羊表现短时期奔跑、跳跃几下,摇晃倒地,头向后仰,四肢作不随意的游泳动作,经几分钟后即死亡;该病5-9月发病率最高;可在春秋季进行一次炭疽预防注射,对发生过炭疽病的地区,每年打预防针一次,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炭疽芽胞苗毫升,可免疫一年;小尾寒羊羊肠毒血症羊肠毒血症表现突然发作,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着抽缩,常死于2-4小时之内;治疗:1用磺胺胍18-20克,第一天一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直至痊愈;2可灌服10%石灰水,大羊每只200毫升,小羊每只50-80毫升;小尾寒羊羔羊痢疾病羔羊痢疾病表现为羔羊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后期含有血液,常l-2天死亡;治疗:l土霉素-克,或再加胃蛋白酶-克,加水灌服,每天2次;2可用抗羔羊痢疾高免疫血清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毫升;小尾寒羊羊肝片吸虫病病羊急性表现为精神沉闷,体温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泻;严重贫血,腹围增大,充满大量腹水,常在3-5天内死亡;病羊慢性表现为病程较长,贫血、消瘦、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被毛粗乱无光泽衰竭而死;治疗:1用硫酸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克,配成悬浮液一次口服;2用硝氯酚,按每公斤体重3-5毫升,一次口服;预防:定期驱虫,春秋各驱虫一次;小尾寒羊羊螨虫病寄生在羊体表的有疥螨和痒螨两种;疥螨多寄生在羊的嘴皮、鼻、眼睛周围、耳部、头部、腿内侧及尾根等处;痒螨多发生在毛密的臂部和背部,然后向全身蔓延;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羊病,而且对养羊生产违害很大;治疗与预防:可用螨净%溶液进行药浴,每年春秋各一次;小尾寒羊羊痘病羊天花发病初期发烧 410C --420C ,眼、鼻黏膜充血,鼻孔流浆液、脓性分泌物;经 1 天至 2 天发痘;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处出现红色斑点,并迅速形成直径 3 毫米至 5 毫米的硬圆丘疹;过 6 天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泡,体温稍有下降;水泡经 2 天至 5 天变成脓泡,体温再次上升,一般持续 2 天左右;最后脓泡干涸,变成黑褐色的痂皮;有的病羊还会出现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防治小尾寒羊预防措施1. 每年定期注射羊痘弱毒疫苗;羊群中一旦发现羊痘病羊,应立即隔离,或淘汰病羊,对未发病者紧急接种疫苗;羊痘流行地区应严格限制运出羊只及各种畜产品,只有当最后一只病羊痊愈两个月后,才能解除封锁;2. 对病羊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暖、饲喂易消化饲料、铺垫草等,皮下注射 % 麝得酒精,局部涂布紫药水或碘酒,黏膜用 % 高锰酸钾液清洗,并涂碘甘油;小尾寒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2009年2月3日河北省宁晋县耿庄桥镇一养殖户从外地引进25只小尾寒羊,引进后第9天,羊群开始发病,当地兽医按感冒治疗,不见好转;随后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诊断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临诊症状该病传染速度快,从第一只羊发病仅3天时间就有18只羊出现症状;病初体温升高,流青鼻涕,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咳嗽,鼻涕由清稀变成淡黄色或黄色脓性分泌物,病羊多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病羊呼吸困难,高热稽留,眼睑肿胀,流泪或有粘液性分泌物,腰背拱起作痛苦状;病羊在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心力衰竭死亡;鉴别诊断在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上,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羊巴氏杆菌病很相似;但病料染色镜检,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观察到较为细小的多形状性菌体,而羊巴氏杆菌病则可检出两极着色的卵圆状杆菌;病料接种家兔和小白鼠,作动物感染试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料不引起发病,而巴氏杆菌病的病料则引起动物发病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小尾寒羊治疗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对羊舍内外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彻底消毒;将病羊与羊群进行隔离;2.治疗;1病羊肌肉注射高效呼喘肽,每公斤体重,每天2次,连用5天;热感清每公斤体重,每天2次,连用5天;2对症状较重的病羊,可静脉输液,5﹪碳酸氢钠50-80ml,10﹪葡萄糖100-200ml,胸膜喘泰4-6ml,一天一次,连用5天;3全群饲料内添加特效喘痢杀,按每5kg体重,加本品1g,连用7天;4对体温升高的病羊肌肉注射安乃近,对食欲不佳的病羊肌肉注射开胃灵;总之,加强饲养,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应激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小尾寒羊的接产与护理技术小尾寒羊的接产与护理技术.1让母羊卧平坦或前高后低处,便于产羔;2母羊边努啧,接产者抓住羔羊顺势轻拉;接着撕断脐带距腹约1寸,挤出血水,用碘酒消毒,经防破伤风等;3让母羊舐干羔羊,以增强保姆性和利于胎衣排出,必要时可用干净垫草协助轻擦羔体多量的粘液和胎水;除冬、春和晚秋产羔需产房保温外,其他时间不必生火保温;4剥去胎蹄,让羔羊站起,人工协助吃第一次奶;半小时后称初生重量;5多胎的小尾寒羊每羔产出时间间隔不等,快则几分钟,慢则近1小时或更长,待最后一羔产出后,给母羊饮温水、盐水,五天之内不饮冷水;精料逐渐增多,到第10日达规定量,以后视要酌增精料量;6给羔羊在5日内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抗毒素;对刚出生的小尾寒羊日常护理要做到三防.四勤.7~10天以内.最好母仔同栏.让母仔彼此熟悉.让羔羊很快学会吃奶.吃好初乳.瘦弱的小尾寒羊或初产的肉羊以及母性差的母羊,需要人工辅助哺乳.小尾寒羊真假优劣鉴别“国宝”小尾寒羊以其性能好,产羔多,生长快,个头大,肉质好而名扬国内外,走俏高效养殖市场,迅速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竞相引种开发;但开发中难免泥沙俱下,少数骗子也混杂其中;他们以假充真,以劣充优,行骗市场,使致富心切但呸辨真假的买主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一、养羊技术:小尾寒羊羔羊饲养管理1正产与接羔:母羊临近分娩时,乳房胀大,用手挤时有少量黄色初乳,分娩前2~3天更为明显,阴门肿胀潮红,有时流出浓稠黏液;臀部下陷,尤其临产前2~3小时更为明显;行动困难,排尿次数增多,性情温顺,起卧不安,精神不振,时而回顾腹部,经常独出墙角卧地,四肢努责;放牧时常掉队卧地休息;有时四角刨地;表现不安,食欲减退,甚至停止反刍,不时鸣叫;这时助产人员要随时观察母羊,如见有上述情况,尤其肷部下陷,努责及羊膜露出外阴部时,应该立即将母羊送进产房或者安静的地方准备接产;正常分娩的母羊,在羊膜破后10~30分钟,羔羊既已产出,正常胎位的羔羊出生时,一般两肢和头部先出,这时最好立即人工助产,以防止胎儿窒息死亡;小尾寒羊经产母羊每胎多数为2~3羔,每羔相隔时间在5~30分钟左右,或60分钟以上,个别的也有长达10个小时以上的情况,当母羊出生第一只羔羊以后,须注意检查是否还有未产的羔羊,如见有表现仍不安宁,卧地不起或者起立后又重新躺下努责的情况,可用手掌在母羊腹部前方适当用力向上推举,如肚里还有羔羊,则能触到一个硬的光滑的羔体;对产多羔的母羊应特别加以注意,第二三只产出时,母羊已疲乏无力,而羔羊的胎位往往不正确,所以多需助产;羔羊产出后,应迅速将羔羊口、鼻、耳中的黏液抠出,以免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或吸如器官引起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体上的黏液必须让母羊舔干净,如母羊恋羔性弱,可将胎儿黏液涂在母羊嘴上,诱其舔食;如天气寒冷,则用干净布或者干草迅速将羔羊身体擦干,免得受惊;有时羔羊出生后有假死现象,可将羔羊浸在40℃左右温水中,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按拍胸两侧,或向鼻孔吹气,使其复苏;胎儿的舌头如明显发凉,则很少有回复的希望;羔羊生后脐带自然断裂,在脐带端涂5%碘酊消毒;如脐带未断,可在离脐带基部约10厘米左右中的部位,用手指向脐带两边撸去血后拧断,或用剪刀剪断脐带,然后用5%碘酊消毒;结扎脐带,会影响渗出液的排出,容易引起脐带炎;分娩完毕,如发现乳房周围和股内侧有毛未剪,应及时剪去;随后用温热的消毒水洗涤乳房,擦干后挤去最先几滴初乳,辅助羔羊吃奶,然后给羔羊称重;在分娩后将羔羊和母羊移入母子圈内与其他羊分开饲养;胎衣在生产后40分钟排出,应及时收集起来,可为医学工业提供原料;2难产与助产:一般难产的处理;母羊难产比较少见,出产母羊因骨盆狭窄,常发生难产现象;其他如阴道狭窄、子宫颈窄阵缩及努责,胎膜亦未出来,应立即助产;助产方式主要是强行拉出胎儿;随着母羊的努责,慢慢向后下方拉出,但不可用力过猛;也可用两手指伸入母羊的肛门内,隔着直肠壁顶住胎儿后头部,与子宫阵缩配合拉出,只要不伤及产道,可达到助产的目的;尽早吃好吃饱初乳羔羊出生后母羊舔干黏液,羔羊能自我站立时,既应人工辅助其吃到初乳;加强对缺奶羔羊的补饲这对多胎的小尾寒羊极为重要,对单只羔羊者一般前期不用补饲,对2~3羔或者4个羔以上者必须注意加强补饲,对缺奶羔羊进行人工补饲牛奶或其他羊奶时,要严格掌握温度、喂量、时间和卫生条件;要注意初生羔羊不能喂玉米糊或者小米粥;此外要搞好棚圈卫生,对周围环境及用具应经常消毒;二、养羊技术:小尾寒羊羔羊管理注意事项保证母羊体况良好;母羊分娩时,会失去很多水分,所以要在产后小时给母羊供水加以补充;母羊产后第一次饮水量宜控制在1-15升以内,水温12-15℃;为避免母羊发生乳房炎,产后一两天可只给母羊喂一些优质干草和块根类饲料,自产后第3天起,再逐渐增喂精饲料、多汁饲料和青贮饲料;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含有比常乳更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富含抗体,对增强羔羊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使其及时排出胎粪至关重要;代哺或人工哺乳;对多羔、弱羔,可采用代哺、换哺或人工哺乳;由于小尾寒羊嗅觉灵敏,拒授性较强,所以过子接奶时要将母羊胎液或羊奶涂到过哺羔羊身上,使它难以辨认;进行人工哺乳时也必须设法使初生羔羊先吃上初乳;如果采用鲜牛奶补喂缺奶羔羊,牛奶必须加温消毒,并且要求定温、定量、定时、定质,一般保持奶温在38-39℃;为了提高哺乳效率,可以用哺乳器哺乳;用奶瓶哺乳时,喂饮角度不可超过30度,让羔羊自己吃,不要硬灌,以防呛乳,喂量根据羔羊日龄和其体格大小而定;精心护理,但不娇养;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羔羊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羔羊出生后一周就应让其跟着母羊吃嫩叶和饲料,10-14天起应补给饲料,饲料要求多样化;羔羊早期开食,可以增进食欲、减少母乳供应;由于采食和锻炼有助于促进羔羊心、肺和消化器官的发育,应尽量提早训练羔羊吃饲料;一、山羊规模养殖技术养羊技术1、建舍;羊舍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饲养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沟,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区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温度4-7℃,利于羊只生长;要轮换选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如20%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等对羊舍、运动场、饲槽、饮水器皿、饲养工具及圈舍等定期进行消毒;2、分舍;舍饲养羊应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把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体况的羊分舍饲养,设立专门的产房和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病羊隔离舍等,并配以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3、选种;因地制宜选择体型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肉质好、效益高的优良品种;父本的选择首推南非波尔山羊,其次是我国的马头山羊;母本可选萨能奶山羊、河北白山羊等;4、交配;定期从外地调换种公羊,给种用的公、母羊戴耳号和编制配种档案,详细记录配种羊的编号、配种时间、配种方式和产羔情况,有计划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亲繁殖引起的品种退化;5、规模;养羊规模要适宜,可根据家庭现有耕地多少、饲草饲料数量、劳力及投入的资金数量等条件决定;一般以养能繁殖的母羊20只左右为宜,年收入可达万元;由于一家一户恐怕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在刚开始养殖的时候不要贪图规模,要不断摸索总结养殖经验,采取滚雪球的方式来发展;6、密度;羊属反刍动物,一天中要有较长时间用来采食饲草和反刍;所以,羊的圈舍中要有足够的槽位和活动空间,每只羊应有平方米的活动场地;7、饲料;羊是以吃粗料为主,精料为辅的牲畜;规模饲养最好是“种草养羊”这样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鲜青草;养羊户应开辟青绿饲料专用地,人工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等牧草;除夏、秋两季饲喂青草外,青草秋季收割后还可以晒制青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喂羊;也可种植玉米进行青贮,供羊只常年饲用;配制精饲料时除要有一定量的玉米外,还要按比例搭配豆粕、麸皮、鱼粉、骨粉等蛋白质饲料;此外,若加入适量瘤胃代谢调节剂、尿素缓释剂等复合饲料添加剂,效益更好;另外,规模养羊一定要有清洁的饮用水供羊饮用;8、防病;群养山羊易发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链球菌病、传染性脓疱、线虫、羊虱等;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还应做好重点疾病的预防接种和综合防治工作;9、管理;规模养羊要立足自繁自养,合理组群;若放牧,要划区轮牧;并注意抓好刷拭、修蹄等管理工作;10、去势;用于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后7-21天内去势;此时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并使之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快速育肥;二、山羊规模养殖技术:品种介绍养羊技术1、品种介绍济宁青山羊原产于济宁和尚和菏泽两市的20多个县;体格小,公母羊均有角,被毛黑色和白色混生,成年公羊体重30公斤,母羊26公斤;主要产品是猾子皮,羔羊出生后1天-2天宰杀,其特点是具有天然色彩和花纹,板青、美观,是制翻毛皮衣和帽领等的上等原料,为国际市场上着名商品;产羔率%;辽宁绒山羊原产于辽东半岛;体格大,公母羊均有角,全身被毛白色;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540克,母羊470克;屠宰率50%,产羔率148%;马头山羊原产湖北郧阳、恩施和湖南常德、黔阳、湘西等地;体格大,公母羊无角;两耳向前略下垂,胸部发达,体躯呈长方形;被毛以白色为主;成年公羊体重44公斤,母羊34公斤;马头山羊是我国着名的肉角山羊品种,生后两个月断乳的羯羊在放牧和补饲条件下,7月龄体重可达公斤,屠宰率%;成年羯羊屠宰率60%左右,产羔率200%;崂山奶山羊原产于胶东半岛;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额部较宽;公母羊多数无角;部分羊耳部有黑斑,颈下有肉垂,胸部较深,背腰平直,肋骨丰满,腹大不下垂;后躯及乳房发育良好,全身白色;第一胎平均产乳量557公斤,第二、第三胎平均为870公斤,乳脂率4%;萨能山羊原产瑞士,是着名的奶羊品种;公母羊无角;耳长直立,被毛白色或淡黄色;体躯宽深,背长而直,四肢坚实,乳房发育良好;泌乳期8个月-10个月,年平均产奶量600公斤-1200公斤,乳脂率%-4%;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被毛白色,头部红色并有一条白色毛带,允许有一定数量的红斑;耳大并下垂,腿短、体型好,后躯发育良好丰满,肌肉多;月龄公羔体重22公斤-36公斤,母羔19公斤-29公斤;成年公羊平均90公斤,母羊65公斤-75公斤;羊肉脂含量适中,胴体品质好;体重平均41公斤的羊,屠宰率为%,未去势的公羊可达%;羔羊胴体重平均为公斤;波尔山羊四季发情,产羔率150%-190%,选择多产的个体同优良的饲养相结合,每窝产羔平均在只以上,繁殖成活率123%-184%;2、引种准备首先,要充分考察当地草料资源;筹建规模商品羊场如果全部买草养羊,肯定要亏损,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两条途径可以解决秸秆价格高的问题,一是种植鲁梅克斯、墨西哥玉米、皇竹草等高产牧草;二是大力开展玉米秸秆青贮;70%的饲草可用青贮玉米秸秆的价格不得突破元/斤收购价;其次要考察养殖场建设,设计出科学规范的适合本地条件的养羊场;考察羊场建设可与权威部门联系,请他们介绍一下适合考察的羊场进行考察,心中有谱后,请权威部门派人员到本场进行规划设计,切不可盲目乱建,以免造成损失;一般合适规模为220只基础母羊,年出栏羊1000只,占地15亩左右,每亩租金不得突破300元;若附近有旧畜舍可供出租,略加改造最好,这样可节省投资,但要严格消毒;新建羊舍每平方米造价原则上不得突破180元;第三,羊场建好干燥后,在引种前,根据设计的规模按每只羊每天3斤干草或8斤青草的量,备足草料、秸秆,买好草料加工机械及常见兽用药械和常规药品,然后再引种;第四,在引种前要掌握系统养羊知识和养羊技术,做好技术准备;第五,资金准备;一般情况下从建场、引种到第一批种羊出售应当在一年半以后,所以要准备充足资金,并做到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切忌有钱建场,有钱引种,却无钱饲养,导致中途下马;3、羊舍建筑第一,羊舍建筑的基本要求1、建筑地点;羊舍必须建筑在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应接近放牧地及水源,并根据羊群的分布而适当布局;2、建筑面积;羊舍的面积因羊的生产方向、品种、性别、生理状况和当地气候等不同而要求不一样;以下参数仅供参考;种公羊平方米/只;母羊平方米/只,怀孕或哺乳母羊:冬季产羔羊平方米/只,春季产羔羊平方米/只;幼龄公母羊平方米/只;3、高度;根据羊舍类型及所容羊数决定,羊数越多,羊舍可适当高些;一般高度米;4、温度与通风;一般羊舍冬季温度保持在0℃以上,羔羊舍温度不低于8℃,产羔舍温度8℃-10℃比较适宜;为了保持羊舍干燥和空气新鲜,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第二,羊舍的类型1、长方形羊舍;这类羊舍比较普通、实用,建筑也方便,舍前的运动场可以根据分群饲养的需要再分割成若干个小圈;羊舍面积可根据羊群的大小,每只羊应占面积及利用方式等决定;2、棚舍结合羊舍;这种羊舍适宜于比较温暖的地区建造,羊群平时在羊圈或三面有墙,前面敞开的羊棚内过夜,冬季或产羔时再进入羊圈;4、饲养技巧第一,种公羊的饲养管理配种期开始前1个月个月和整个配种期内,除青饲料及谷类饲料外,还需有优良的豆科干草、生鸡蛋、脱脂乳及胡萝卜等;配种时对公羊体力的消耗是很大的,必须充分供给蛋白质,一般在配种期间,应少喂粗料及多汁料,多喂精料;精料要由多种饲料配合,并要加以粉碎或碾压;在管理上,种公羊必须单独组群进行放牧和补饲,羊群不宜过大;要加强运动,羊舍应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和空气流通;第二,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在配种期开始前2周直到受胎,需在牧草生长旺盛、草质优良的牧草地上放牧,否则应当补饲精料,以促进母羊正常发情,增加排卵数,提高受胎率和产羔数;妊娠前期一般不需补饲,如只靠放牧不能吃饱时,可适当补喂干草;到母羊怀孕的最后两个月内,胎儿的生长加快,母羊本身也需要积蓄一部分养分以备哺乳期内泌乳的需要;因此要增加精料;孕羊的饲料要求无霜冻、无霉变,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容易消化;产后母羊最好喂些温水,水里加些食盐和撒些麦麸,使其恢复体力;第三,羔羊培育羔羊出生1-3日内要吃足初乳,以保护羔羊健康,弱羔或初产母羊护仔性不强时,要人工辅助吃乳;1周内母仔不分圈饲养,之后才可以外出放牧;8周龄以前,羔羊以哺乳为主,但一般羔羊15日或20日起即开始训练吃草吃料;半月龄的羔羊每天约补饲混合料50-75克,1月-2月龄100克,2月-3月龄200克,3月-4月龄250克,混合料以碾碎的豆饼、玉米、豌豆等为主,最好不喂原棉籽饼;干草以苜蓿、青野草、花生秧、地瓜秧等为主;羔羊到4月龄时必须断奶,一方面为了恢复母羊体况,另一方面也锻练羔羊独立生活;断奶的方法,多采用一次断奶法,即将母仔断然分开,不再合群;断奶后,把母羊移走,羔羊仍留在原舍饲养,尽量给羔羊保持原来的环境;少数母羊乳多的注意挤掉一些,以防引起乳房炎;断乳后,按性别分群放牧,每天补给混合料200-250克;5、常见病防治1、谷物酸中毒;是羊采食或偷食谷物饲料过多引起的一种酸中毒;通常在过食谷物饲料后4-6小时内发病;呈急性消化不良,表现精神沉郁,腹胀,喜卧,亦见有腹泻,很快死亡;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羊偷食,控制喂量;一旦发现偷食精料,可用5%碳酸氢钠1500毫升胃管洗胃,或用石灰水洗胃;强心补液可用5%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10%樟脑磺酸钠5毫升,混合静注;健胃轻泻用大黄苏打片15片,橙皮酊100毫升,石蜡油10毫升,混合加水,1次内服;2、有机磷中毒;多因放牧时误食了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草料而发病;治疗不及时会迅速死亡;严格农药管理,勿在喷洒有机磷农药的地点放牧;治疗可用解磷定,剂量按每公斤体重15-30毫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中静脉注射,或用硫酸阿托品10-30毫克肌肉注射;3、肠结节虫病;病羊以顽固性下痢为主要特征,消瘦,还会发生贫血、胃肠炎和水肿;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驱虫;每公斤体重用克敌百虫,配成10%溶液灌服;也可选用硫化二苯胺、福尔马林等;4、绦虫病;轻微感染者不显症状或偶有消化不良的表现;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病羊死亡;羔羊初期消化紊乱,消瘦、体弱、贫血,水肿,发育不良,掉毛,腹胀,还发生下痢;后期病羊衰弱,有的表现肠阻塞而死亡;病的末期,病羊卧地不起,头向后仰,口吐白沫,反应迟钝,最后死亡;预防:羊放牧后30天-35天之间进行第一次驱虫,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驱虫,成年羊放牧后50天驱虫;硫双二氯酚、驱绦灵、砷制剂、硫酸铜等均可选用;5、片形吸虫病;是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中而引起的,病羊呈急性和慢性肝炎和胆管炎,能导致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羔羊可引起死亡;有效的药物有硫双二氯酚、硝氯酚、四氯化碳等;6、繁殖改良1、羊的繁殖规律⑴性成熟与初配年龄;羊的性成熟时期,因品种和分布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山羊的性成熟年龄比绵羊要早一些,南方的一些山羊品种,性成熟年龄在3个月左右,北方的一些山羊品种则为6个月左右;羊的初配年龄应在其体成熟之后,体重达成年羊的70%以上,山羊年龄在岁左右;⑵发情与排卵;母羊性成熟后,由于排卵和所分泌激素的刺激,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称为发情,山羊发情后一般可持续40小时,发情周期平均20天,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后期,卵排出后12小时-24小时具有受精能力;⑶受精与妊娠;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母羊已经妊娠,叫受孕;山羊的妊娠期为150天;⑷配种季节与时间;羊的繁殖季节一般是在当年7月到第二年1月,以8月-9月间较多;。
羊养殖技术及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羊养殖技术及常见疾病防治方法羊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畜牧经济项目,在农村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而在羊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的掌握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对于确保羊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羊养殖技术1. 圈舍建设与管理羊舍是羊群生活的空间,其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羊的生产性能。
首先,要选择位置合理、便于管理与清洁的场地建造羊舍。
其次,应注重羊舍的通风、遮阳和排水,以确保舒适的环境。
此外,还需合理规划圈舍内的饲料储存、饮水设施、疫苗接种区和急救区等功能区域,以便高效地管理养殖过程。
2. 饲料与饲养管理养殖羊的饲料及饲养管理是确保羊群健康成长的关键。
在饲料方面,应根据羊群年龄和体重提供不同种类及营养丰富的饲料,在发酵、破碎和储存中保持饲料的质量。
同时,在饲养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羊的饲养密度、喂养次数和定时定量的喂养,以保证羊的正常生长和免疫力的提升。
3. 繁殖与选育繁殖与选育是羊养殖中的长期项目。
在羊的繁殖方面,可以选择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方式,提高羊群遗传品质。
另外,鉴定和选择高产母羊,定期进行蜜蜂挑选和染色体检测,有助于提高羊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二、羊常见疾病防治方法1. 羊瘟羊瘟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羊与羊之间的接触传播。
预防羊瘟的重要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瘟疫区的羊群进出,加强场地的消毒和隔离;定期给羊接种疫苗,提高羊群的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的良好生活环境。
2. 羊白喉羊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为预防羊白喉,应定期给羊注射白喉疫苗,并严格控制陌生人员进入养殖场。
另外,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场地的卫生,以及提高羊群免疫力也是预防羊白喉的关键。
3. 细小疫细小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由细小疫杆菌引起的。
为防治细小疫,应注重场地的环境卫生与清洁,定期给羊接种细小疫苗。
此外,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的通风与排水,提高饲养密度和合理运用消毒剂等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羊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在农村地区被广泛饲养。
由于高温多湿的环境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导致羊容易发生多种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加强羊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羊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保护羊的健康。
一、定期免疫注射定期免疫注射是羊疾病预防的一个重要措施。
疫苗可以有效地提高羊的免疫力,防止多种传染病,如口蹄疫、疯牛病、细菌性痢疾等。
养殖户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并按照要求进行规定的注射程序。
只有做到定期的疫苗注射,才能有效地减少羊的疾病发生率,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羊疾病的关键。
养殖户应该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消毒,及时清理干净羊舍和饮水设施,保证羊圈的通风和排水条件良好。
要严格控制粪便积累的情况,实行定期清理和堆肥处理。
通过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三、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羊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该根据羊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饲养条件,合理确定饲料配方和饲养量,避免饲料浪费和过度喂养。
要注意羊群的分群饲养,根据羊的品种、年龄和生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管理。
定期对羊进行常规体检,排除隐藏病患,加强对羊群的监测和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羊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严格控制疾病传播严格控制疾病传播是预防羊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养殖场中,养殖户应该严格隔离患病羊只,及时发现疾病症状的羊只进行隔离检疫。
要定期对外来人员和物资进行严格检疫,避免引入新的病原体。
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羊只的个别防护,如定期消毒羊只的嘴和蹄部,保证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严格控制疾病传播,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扩散和传染。
五、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是预防羊疾病的长效措施。
养殖户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养殖技术水平,了解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预防知识。
羊病防治技术
羊病防治技术一、概述羊病是指各种因病原体感染、营养不良、环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羊类疾病。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羊病也日益增多,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科学有效的羊病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预防措施1. 环境卫生保持饲养环境卫生干净,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消毒饮水设备和饲料槽等,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2. 合理饲养合理配制饲料,注意营养平衡。
对于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羊要有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避免过度喂食或长期单一饮食引起营养不良。
3. 预防接种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预防接种,如驱虫、针对性疫苗接种等。
及时补强预防接种以提高抵抗力。
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对于有病的羊要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传染。
三、常见羊病及防治技术1. 羊白喉病因: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患羊突然发高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急促。
喉部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声音沙哑等症状。
防治技术:注射白喉抗毒素和抗生素,并进行隔离治疗。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
2. 羊肺炎病因:由链球菌或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患羊出现高热、呼吸急促、咳嗽等呼吸系统感染的表现。
严重时会出现气喘、口唇发绀等。
防治技术:注射抗生素和维生素,加强营养补给和环境卫生。
同时避免过度喂食和过度运动。
3. 羊痘病因: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患羊出现发热、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表现。
随着病情发展,会在身体各处出现水泡和脓包。
防治技术:进行预防接种,加强环境卫生,及时隔离患羊并进行治疗。
4. 羊鼻疽病因:由鼻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患羊鼻腔部位出现肿胀、分泌物增多,呈黄色或褐色。
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溃疡和坏死等表现。
防治技术:注射抗生素和抗毒素,并进行隔离治疗。
同时加强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
四、结语以上是常见羊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的介绍。
对于养殖户来说,要定期检查羊只健康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肉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肉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肉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肉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和羊群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肉羊的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对肉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保障肉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疫病防治1、疫苗接种:定期为肉羊接种各类必需的疫苗,包括口蹄疫、猪瘟、狂犬病、肺炎和其他常见传染病疫苗,提高肉羊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病死动物处理:对于患有传染病死亡的肉羊尸体,要妥善处理,可以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方式,以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3、定期体检:定期对肉羊进行体检,发现疾病症状及时进行治疗和隔离,避免疫病传播。
4、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疫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养殖户的防疫知识,提高养殖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环境卫生管理1、饮水卫生:保障肉羊的饮水卫生,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因饮水受污染而引发疾病。
2、粪便处理:及时清理和处理肉羊粪便,避免其产生异味和滋生害虫,保持环境清洁,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3、隔离管理:新进肉羊要进行隔离观察,防止潜在的疾病传播,确保新进群体的健康。
4、饲养舍管理:适时进行饲养舍的清理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病原菌滋生,减少疾病传播。
三、饲养管理1、合理饲养:合理搭配饲料,保障肉羊的日常营养需求,提高抗病能力,预防严重营养不良引发的疾病。
2、生活细节:注意对肉羊的生活细节进行管理,包括保暖防寒、避免饮用变质饲料等,提高肉羊的生产环境和生活品质。
3、个体养护:对于生病或受伤的肉羊进行个体养护,包括病情观察、饲养管理和及时治疗,提高生病肉羊的康复率。
四、经济损失1、保险防范:开展养殖户的肉羊保险,防范意外伤亡和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2、建立健全档案: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对肉羊的生长、疫病情况、饲养管理等进行详细记录,及时掌握养殖情况,减少经济损失。
3、应急预案:建立肉羊疫病的应急预案,包括疫病爆发的应急处理措施、疫情报告和危机公关措施等,有效应对突发疫情。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对象之一,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正确的疾病防控与治疗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以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一、疾病防控与治疗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羊群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有肠道线虫病、肺部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等。
寄生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消瘦、贫血、厌食和腹泻等。
防控方法主要包括定期驱虫、改善饲养条件、控制羊群密度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对于已感染的羊只,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2. 传染病传染病是羊群健康的威胁之一。
常见的传染病有口蹄疫、猪瘟、羊痒虫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羊只的免疫力、严格控制羊只的交往、增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等。
一旦发生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并咨询兽医为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肺炎肺炎是羊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等引发的。
患有肺炎的羊只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
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棚通风良好、避免饲料发霉等。
对于患有肺炎的羊只,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羊痘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气溶胶和直接接触。
羊痘的症状包括高烧、皮肤出现红斑和疱疹等。
预防羊痘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羊只的抵抗力、注意卫生防疫等。
一旦发生羊痘,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
5.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羊只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的疾病。
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会出现贫血、消瘦、毛发干枯等症状。
预防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合理配饲、提供优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等。
对于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应根据缺乏的营养素进行及时补充。
以上介绍了羊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有所帮助。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羊是家畜中比较容易患病的动物之一,常见的疾病有多种多样,例如肺炎、疥癣、蓝舌病、血液病等等。
为了保障羊的健康,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肺炎1. 防止寒冷潮湿环境:保持羊舍的通风,减少冷风吹进羊舍的机会;保持干燥的饲养环境,清理舍内的粪便。
2. 饲喂高营养饲料:提高羊的抗病能力,保证体力和免疫力的提高。
3. 预防针接种:按时给羊接种预防针,提高免疫力。
二、疥癣1. 干燥消毒:羊舍定期进行干燥消毒,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2. 药物治疗:使用医生开具的疥癣药物进行治疗,按照药物说明进行使用。
三、蓝舌病1. 预防针接种:及时给羊接种蓝舌病疫苗,增强免疫力。
2. 防蚊虫叮咬:减少蚊虫的滋生繁殖,使用防蚊虫的药物或器具,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四、血液病1. 养成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料搭配,保证饲养基本要求,提高羊的抵抗力。
2. 饮用干净水:保证羊饮用的水源干净卫生,防止病原菌侵入体内。
3.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减少病变的发展,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五、钩端螺旋体病1. 干净的环境: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减少螺旋体的传播机会。
2. 饲喂防疫饲料:添加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的相关添加剂,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六、口蹄疫1. 隔离患羊和健康羊:将患有口蹄疫的羊隔离开,防止疫情扩散。
2.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定期给羊接种口蹄疫疫苗,提高免疫力。
七、肠道寄生虫感染1. 清理饲料和水源:保持饲料和水源的清洁,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2. 定期进行驱虫:定期对羊进行驱虫处理,减少寄生虫感染。
羊的常见疾病防治措施包括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饲养管理的合理和科学、接种预防针进行免疫和定期检查,以及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关注羊的健康状况,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羊群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原因,羊常常会遭受各种疾病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羊的常见疾病的防控与治疗方法。
一、羊流产羊流产是羊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不良:营养不均衡、饲料质量不过关会导致羊流产。
2. 疫病感染:产后感染某些传染病,如布氏菌病、支原体感染等,也会引起羊流产。
3. 紧张、惊吓:羊在交配过程中受到惊吓或紧张,也可能导致流产。
针对羊流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防控与治疗措施:1. 饲料合理搭配: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羊的营养均衡,增加对流产的抵抗力。
2. 疫苗防控:定期给羊注射相关疫苗,免疫控制羊流产的疫病。
3. 提供安稳的环境:羊在交配和怀孕期间应给予安全、稳定的环境,减少外界惊吓和紧张情绪。
二、羊肺病羊肺病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包括病毒、细菌等多种因素。
羊肺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羊舍通风、清洁,避免畸形饲养导致羊肺病的发生。
2. 预防疫苗接种:定期给羊接种相应的呼吸系统疫苗,提高免疫力,减少羊肺病的发生。
3. 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羊已经患上肺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羊囊虫病羊囊虫病是一种由囊虫寄生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食用被囊虫卵污染的饲料或水源。
羊囊虫病主要表现为抖颤、呼吸急促等症状。
1. 饲料卫生管理:保持饲料的卫生,避免被囊虫污染。
2. 饮水处理:保证羊喝的水源干净,避免被囊虫卵污染。
3. 药物治疗:使用针对囊虫的药物进行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的防控与治疗主要包括合理搭配饲料、定期疫苗接种、提供良好的环境、预防囊虫感染等措施。
只有做到全面预防、及时治疗,才能保证羊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量的肉、毛产品。
羊病防治大全及治疗方法
羊病防治大全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一)羊病的防制措施1、搞好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权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2、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
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
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天左右。
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
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1)无毒炭疽芽苗用于预防羊炭疽。
绵羊皮下注射0。
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此苗不能用于山羊)(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
羊颈部皮下注射0。
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于预防绵、山羊痘。
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
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
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
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
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
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
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
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
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
山羊饲养要点和常见疾病防治
山羊饲养要点和常见疾病防治很多人问山羊好养吗?其实很多动物看上去难养但只要你掌握好了养殖技术还是比较容易的,而有的看上去很容易养的家禽畜牧,只要你稍微不注意,也会导致严重损失的发生。
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简单学习下山羊的养殖要点和疾病防治。
一、山羊饲养要点1.羊舍要建在高燥向阳、通风良好的地方,做好夏季防署,冬季保暖工作,羊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并经常消毒,饲养方式:根据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分群喂饲,实行“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保持饲料稳定。
饮水要清洁,严禁饮污垢坑、塘水、死水或冰冻水。
2.及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及尿素、磷酸脲等非蛋白氮,提高羊的生长速度。
定期做好羊炭疽、布病、羊痘、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等疫病防治并搞好驱虫。
同时要细心观察,注意羊的精神、采食、饮水、运动、休息、大小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立即采取措施,实施治疗。
3.抓羊时要尽量缩小其活动范围,动作要快、要准,迅速抓住[山羊的后胁或飞节卜部。
保定羊—般是用两腿将羊颈夹在中间,抵住羊的尻部,使其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以便对羊只进行各种处理。
导羊前进的方法是,一手扶在千的颈下部,以掌握方向,另一手在尾根处搔痒,使羊快速前进,切忌扳角或抱头硬拉。
二、山羊疾病防治1、羔羊痢疾症状:无精神、不吃奶、拉灰白、淡黄或绿色特臭稀粪或粪粘肛门,后期粪带血,肛门失禁,最后脱水衰竭而死。
治疗:用灭痢精,按说明书内服,每日2—3次或用土霉素片加糖水内服,每日2—3次。
2、传染性角(结)膜炎症状:眼畏光、闭目、流泪、结膜充血,角膜呈灰白色,有的眼睑外翻、失明,不能进食而饿死。
治疗:用恩诺沙星眼药水滴眼,每日3次,2—3天可愈;用威灵仙、鹅不食、田基王等量,70%酒精浸七天,以药水喷眼,每日2次,1—3天可愈。
采新鲜的桃枝或柳枝剥皮插入顺气孔,疗效也很好。
3、传染性烂口疮症状:口角、鼻镜发炎、破裂、流血、灰色痂皮,进食困难。
治疗:刮掉痂皮,后用巴蕉皮烧灰与桐油调擦患处,每日2次。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羊是我们重要的农牧业畜牧动物之一,但在饲养过程中,羊常常会遭受各种疾病的困扰。
这些疾病不仅会导致羊的健康问题,还会对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证羊的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是口蹄疫,这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害,通常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传播。
预防口蹄疫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疫苗注射,养殖场可以定期请兽医上门给羊接种疫苗。
此外,还应当注意场地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病菌的传播。
第二个常见疾病是肺炎,这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肺炎通常发生在冬季或潮湿季节,这时温度较低,羊的免疫力也较弱。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加强羊圈内的通风和保暖措施,确保羊舍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此外,根据兽医的建议,给羊接种适当的疫苗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常见疾病是寄生虫感染,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绦虫、肺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影响羊的消化和免疫系统,导致羊体弱,生长缓慢。
为了预防寄生虫感染,养殖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给羊驱虫,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和正确的用药方法;改善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羊圈内的清洁和干燥;适当的草料管理,避免过量放牧。
第四个常见疾病是疥癣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羊皮肤瘙痒、脱毛等症状。
预防疥癣病的关键是保持羊舍干燥和通风,避免潮湿环境的形成。
此外,定期给羊进行体外驱虫,可有效预防相关寄生虫的感染。
除了以上常见的疾病外,还有一些羊常见的疾病,如蓝舌病、猪嗜血杆菌病等。
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也各有差异,通常包括疫苗注射、环境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等措施。
总之,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合理饲养和定期驱虫等。
养殖者应严格按照兽医的指导进行操作,定期检查羊的健康情况,做好预防工作,确保羊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是养殖中常见的家畜之一,由于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羊肉的市场需求一直很高。
不过,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羊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
种:
1.细小病毒病:该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腹泻、
呼吸急促等症状。
防治措施:及时注射细小病毒疫苗,定期给予维生素和营养物质,避免
环境污染和人畜共患病。
2.口蹄疫:该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蹄病、口腔溃疡、体温升高等症状。
防治措施:及时注射口蹄疫疫苗,加强卫生消毒,定期检查动物健康状况。
3.猪圆线虫病:该病是由猪圆线虫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防治措施:合理饲养管理,养殖场定期消毒,定期给予驱虫药物,避免过度饲喂油脂类饲料。
5.疯牛病:该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四肢抽搐、头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防治措施:强化动物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交叉感染,及时排查发病病
例。
总的来说,要预防羊的常见疾病,首先要做好卫生防疫措施。
保持养殖场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注射疫苗,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病例,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同时,注
意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科学饲养,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
疾病发生率,为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羊是我国主要的家畜之一,因其肉质鲜美,毛皮优质,母体繁殖力强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羊的疾病也日益增多,对羊的健康养殖提出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羊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我们必须了解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疫病防治1. 疫苗接种羊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疫病的侵袭。
给羊接种疫苗是预防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八价疫苗、羊痘疫苗、牛疫疫苗等都是羊常见的疫苗种类,定期接种可以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2. 疫病监测定期对羊群进行疫病监测是及时了解羊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一旦发现有疫病的迹象,必须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以免疫病传播。
3. 疫区隔离在疫病流行的地区,要加强对羊群的隔离管理,避免与感染疫病的羊接触,防止疫病传播。
二、寄生虫防治1. 做好卫生寄生虫是羊常见的健康威胁,要做好羊栏的卫生,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清理羊粪,消毒羊栏,可以有效降低寄生虫的数量。
2. 饲料处理饲草和饲料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卵,要及时进行加热处理,杀死其中的寄生虫卵,以免羊吃到含有寄生虫卵的饲料。
3. 定期驱虫定期对羊进行驱虫是预防寄生虫的关键措施。
选择适当的驱虫药物,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驱虫,防止寄生虫对驱虫药物产生抗药性。
三、消化系统疾病防治1. 合理饲养羊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需要定量、定时、定质的饲料,要避免过饥或过饱引起的消化系统问题。
要确保饮水的清洁和充足,预防因饮水不洁导致的消化系统感染。
2.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的饲草和饲料,避免发霉、变质的饲料,以防止因食用劣质饲料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3. 注意饲料配比不同阶段的羊对饲料的需求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比饲料,满足羊的营养需求,预防因营养不良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1. 空气流通羊栏的通风条件要良好,保持空气的流通,避免因空气不畅通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 避免群居过密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要避免过密的群居情况,保持羊的个体空间。
羊的饲养与疾病防治
羊的常见传染病防治
三章 羊病防治技术
一、要建立经常性消毒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驱虫制度 四、发生疾病后迅速隔离、诊断治疗
羊的常见传染病防治药物
一.抗生素类 青霉素类 红霉素 链霉素 庆大霉素 磺胺类 喹诺酮类
三章 羊病防治技术
二.抗病毒类药 病毒灵(吗啉呱) 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四、前后盘吸虫病
1、症状
寄生于瘤胃和胆管的前后 盘吸虫成虫、顽固性腹泻, 粪便具有腥臭味,体 温 时高时低,颌下及身体下 垂部水肿。
2、防治
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 80—100毫克灌服。
【羊前后盘吸虫病】寄生于瘤胃和胆 管的前后盘吸虫成虫
第四章 羊常见寄生虫病
五、胰阔盘吸虫病
第四章 羊常见寄生虫病
二、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也叫肝蛭病、 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管 内。
1.症状
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贫血,消瘦,眼险、下 颌、胸前、腹下水肿为 持征的症状。
2、防治措施
定期驱虫,每年进行1-2 次。羊的粪便要堆积发 酵后再使用,以杀虫卵。 消灭中间宿生椎实螺,
2. 治疗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二)我国养羊业生 产存在的问题
4 、草场资源没有合理 利用,天然草场严重退 化:
我国草场资源非常丰富, 但没有合理利用,草场 退化现象严重,草场建 设工作跟不上。
我国南方还有许多草山、 草坡等饲草资源没有得
二、发展我国养羊业的主要措施
2、杀虫时一般只能除去 虫体,不能除去虫卵。
3、用药注意不能过量。
第四章 羊常见寄生虫病
一、肠道线虫 羊的消化道内常见的线虫有 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 食道口线虫和毛首线虫等。 1、症状 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和消 化机能障碍,使病羊消瘦、贫 血,严重者可死亡,运用常规 止泻药效果不明显。 2、治疗 敌百虫、抗蠕敏、左旋咪唑、 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药物。 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65—80 毫克灌服。
羊易发传染病的免疫 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 - 养羊技术
羊易发传染病的免疫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养羊技术把养羊及杂交利用进一步加强,提高养羊业的科技含量和繁育水平以及育肥水平,进而合理恰当地加以利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经营目标。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羊易发传染病的免疫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
1、免疫对羊只传染病做到环境优化,及早预防。
应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夏洛莱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按本地多发的和临近地区多发的传染病,采用目前的常用疫苗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口蹄疫弱毒苗肌肉注射。
在可能发生流行地区按口蹄疫类型定苗,1个月以下羔羊不注射,1~3个月0.5毫升/只,3个月以上1毫升/只。
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般为6个月。
为了避免羊只抗体减少,出现免疫力下降,可在5个半月时进行下次免疫;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分山羊痘苗和绵羊痘苗,预防山、绵羊痘疫病。
每年3~4月进行1次,免疫期为1年,接种时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只;羊三联四防苗(快疫、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每年2月底至3月初和9月下旬分别2次接种,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只,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
免疫力为6个月;小反刍兽疫苗免疫,先用生理盐水将刀豆素稀释后与小反刍血抗混合注射,用于治疗,预防也同样有效果。
一般注射2次即可,如果病情严重最多注射3次。
如有继发感染请配合抗生素分点注射效果更好;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专给妊娠母羊注射,以便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
妊娠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分2次注射,注射部位分别在2条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2毫升/只和3毫升/只,注射10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5个月;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3毫升/只,6月龄以上5毫升/只,注射后14~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预防山羊口疮,每年3月和9月2次注射,大、小羊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只;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灭活苗预防绵羊原体性流产。
羊的疾病防治及注意事项
羊的疾病防治及注意事项羊是一种重要的家畜之一,但它们也会患上各种疾病。
为了保障羊的健康,我们需要对羊的疾病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并注意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首先,对于羊的疾病预防,有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要保证羊圈的环境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羊圈内的粪便和杂草,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其次,要合理饲养和管理羊只。
科学地进行饲料配制,避免饲料过低或过高造成的营养不良或肥胖。
此外,要确保羊圈通风良好,预防因环境潮湿而引发的疾病。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羊只的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和处理疾病。
羊的常见疾病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1.羊传染性腹泻病:该病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等。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饲养管理,加强卫生消毒,注重防控传染途径。
2.羊肺病:该病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羊只体格锻炼,提高免疫力。
3.羊钩虫病:该病多由被羊吃入体内的钩虫卵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贫血、消瘦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驱虫,改善饲养环境卫生,防止羊只的卫生角。
4.羊疥疮:该病由寄生虫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瘙痒、掉毛等。
防治方法包括进行局部治疗,定期进行消毒和驱虫。
除了对羊疾病的及时预防和治疗,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与羊有关的基本事项。
首先,要合理饲养和管理羊只。
合理配制饲料、定时喂养、保持饮水温度和清洁,避免过度饲养和饲养环境不良导致的疾病。
此外,要进行羊只的定期观察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其次,要加强羊只的免疫力。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时给羊只接种疫苗,提高羊只的抗病能力。
再次,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定期清理羊圈,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对羊只饮水设备、饲料器具等进行常规消毒。
最后,要加强对于羊疾病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及时掌握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自身应对疾病的能力。
总之,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于保障羊只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羊疾病的了解,掌握羊疾病的防治方法,并注意一些与羊有关的基本事项,以确保羊只健康的成长和生产。
预防羊病六大措施
采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快 速准确地诊断疾病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群 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推广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降低疾病发生率
加强与兽医和科研机构的 合作,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选择合适的疫苗:根据羊的品种、地区和疾病流行情况选择 合适的疫苗
确保疫苗质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并检查疫苗的有 效期和保存条件
遵循疫苗接种方法: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疫苗接种, 包括接种部位、剂量和接种次数等
观察疫苗接种反应:在疫苗接种后观察羊的反应,如有异常 及时采取措施
记录疫苗接种情况:记录疫苗接种的时间、疫苗种类和剂量 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跟踪
及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料:采集病羊的粪便、血液、 组织等样本
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羊 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室检测:进行病原学检测、血 清学检测等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诊断结果,制 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疫苗免疫等
制定防治措施
建立疾病监测系统,定期 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
降低生产性能
影响羊的生长速度 降低羊的繁殖率 增加羊的死亡率
降低羊的产奶量 影响羊的毛皮质量 增加羊的饲料成本
增加养殖成本
治疗费用: 羊病治疗需 要投入大量 资金,增加 养殖成本
死亡率:羊 病可能导致 羊只死亡, 影响养殖效 益
生长速度: 羊病影响羊 只生长速度, 延长养殖周 期
饲料消耗: 羊病可能导 致羊只食欲 下降,增加 饲料消耗
及时诊断,确 定病因,对症 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但人均占有量低 (2.08kg ),
? 新西兰为 139.49kg 。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 二)我国养羊业生产存在 的问题
? 1、千家万户饲养与大市场的 矛盾。
? 2、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生 产力水平不高。
? 3、肥羔生产是一个薄弱环节。
北
2000只肉羊标准化饲养场平面图
无公害区 粪污处理区
生产区
生活区
无公害 处理池
干粪池
沼气池
隔离舍
消毒池
后 消毒池 门
兽医室
种羊舍
消毒池
生活区
羔羊舍
消毒池
育成舍
消毒池
办
消 毒
公
室
消毒池
放
门房
牧
消毒室
区
育肥舍
消毒池
仓库
仓库
放牧区
二、发展我国养羊业的主要措施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加强疫病的防治,是养羊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
二章 山羊饲养管理
十六、羊衣原体性流产
?
二、症状
? 流产型:
? 又名地方流行性流产。主要发生于羊。在羊,潜伏期 50~90d。
? 1、临诊症状表现为流产、死产和产弱羔。流产发生于怀 孕的最后一个月。
? 2、分娩后,病羊可排出子宫分泌物达数天之久,胎衣常 滞留。病羊体温升高达一周。有些母羊因继发感染细菌 性子宫内膜炎而死亡。
还没有完全改变靠天养畜的 ? 3广开草源,确保青绿饲料常
局面,羊只往往得不到需要 年供应
的营养水平,生产性能不能 ? 4调整结构,提高羊场良种率
充分的发挥,特别是抗自然 灾害能力差。集约化、专业
? 5依靠科技,提高母繁殖率
化和规模化的饲养水平很低。? 6强化防疫,建立完善的防疫
制度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 4 、草场资源没有合理利用, 天然草场严重退化。
农区养殖环境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 二)我国养羊业生
产存在的问题
? 规模化养殖
? 1、千家万户饲养与大市场 ? 1合理规划,建设标准化羊舍
的矛盾。
? 2科学饲养,全面改进饲养方
? 我国养羊业饲养管理水平低, 式
? 加强疫病的防治,是养
羊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 证。
? 因为羊都是以群为单
位,特别是传染病和寄 生虫病,一旦发生,就 会传染全群,甚至造成 大批死亡。因此必须坚 持“以防为主,防重于 治”的方针,做到定期 预防、定期消毒、细心 观察,发现疾病要及时 治疗,严格封锁,防止 疾病扩散
2013年创业培训 养殖二班张勇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 二)我国养羊业 生产存在的问题
? 4 、草场资源没有合理利用, 天然草场严重退化:
? 我国草场资源非常丰富,但 没有合理利用,草场退化现 象严重,草场建设工作跟不 上。
? 我国南方还有许多草山、草 坡等饲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 利用。
二、发展我国养羊业的主要措施
?
? 要固定草场的使用权,
不得滥放乱牧,草场要有 计划利用和改良,充分发 挥草资源的作用,有条件 的地区,可以建立人工草 场,这是保证畜牧业高产 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发展我国养羊业的主要措施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4、大力发展标准
化、规模化和集约 化养羊业
? 羊的生产性能与饲养 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合 理的放牧,标准化的饲养, 科学的管理,创造适宜的 环境是提高绵、山羊生产 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羊病防治技术、到湖北三峡职院 ]
《羊的饲养与疾病防治》
主讲:
(执业兽医师)
湖
羊的饲养与疾病防治
一、养羊业的现状、存在问题
二、羊的一般饲养管理 三、羊常见传染病防治 四、常见的寄生虫病 五、羊常见普通病防治 六、羊常见疫病的免疫程序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 坚持“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 针,做到定期预 防、定期消毒、 细心观察,
? 发现疾病要及时 治疗,严格封锁, 防止疾病扩散。
二章 山羊饲养管理
一、山羊饲养管理一般原则
? (一)山羊的饲养
? 1、放牧: ? 在宜昌山区自然条件下,可终
年放牧,并适当补饲精料。放 牧时要选择灌木林多、有毒植 物少的地方。 ? 放牧时间采取夏秋早牧晚归, 冬春晚出中归的方式进行。 ? 冬春季节早晚给予适当补饲, 注意减少寒冷对羊只的影响; 夏秋季节避免烈日曝晒,让羊 只既吃得饱,又能很好地休息。
? 3、羊群第一次爆发本病时,流产率可达20%~30%, 以后则每年为5%左右。流产过的母羊以后不再流产。
十六、羊衣原体性流产
?
二、症状
? 关节炎型:
? 又称多发性关节炎,主发于羔羊。
? 1、羔羊于病初体温上升至41~42℃,食欲丧失,离
群。肌肉运动僵硬,并有疼痛,一肢甚至四肢跛行, 肢关节摸之感痛。随着病的发展,跛行加重,羔羊弓 背而立,有的羔羊长期侧卧,活重平均减少 10%。
及存在的问题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 二)我国养羊业生 产存在的问题
? 2、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 生产力水平不高。
一、养羊业生产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 二)我国养羊业 生产存在的问题
? 3、肥羔生产是一个薄弱环节:
? 我国羊肉的生产主要是靠成年 羊或者是淘汰羊,生产羊肉很 不经济,成本高,羊肉品质差。 肥羔生产我国从80年代开始 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但进展 缓慢,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形 成发展的势头。
二、发展我国养羊业的主要措施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3、加强草场建设 ? 我国草场资源虽然
? 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主 要基础。建国以来,我们
丰富,但一定要重视 草场的保护、改良和
国家在草场资源管理上出 提高。
现了掠夺的多,投入的少,
破坏的多,保护的少,给 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 亏损。到目前为止,我国 退化、沙化、碱化草场已 超过13亿亩以上,占可利 用草场面积的30%以上。
一章 养羊业现状及措施
?2、应大力发展羔羊 肉的生产
? 我们国家四季分明,牧草从春天 开始萌发,夏、秋季牧草处于旺盛 的生长时期,到了冬春季,牧草进 入枯萎期。
? 由于这一特点,我们国家的冬春 草场特别缺乏,夏秋季草场比较充 裕,如何利用这一特点呢?最好的 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羔羊肉的生产。
? 绵羊春天产羔,经过一个夏秋季的 育肥,到了冬季来临之前,全部宰 杀。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夏秋草场, 减轻冬春草场的压力,增加单位面 积草场的产毛、产皮和产肉率,缩 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