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角练习
(完整版)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练习题
规律方法指导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是360°,这是在做题时题设不用加以说明的已知条件;在三个角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度数便能求第三个角的大小.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或者一个直角,最少有两个锐角.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求角度数及有关的推理论证时经常使用的理论依据.外角的性质应用:①证明一个角等于另两个角的和;②作为中间关系式证明两角相等;③证明角的不等关系.4.利用作辅助线求解问题,会使问题变得简便.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1.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A.60° B.75° C.90° D.120°举一反三:【变式1】在△ABC中,∠A=55°,∠B比∠C大25°,则∠B的度数为()A.50° B.75°C.100° D.125°【变式2】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________度。
类型二: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证明角不等2.如图所示,已知CE是△ABC外角∠ACD的平分线,CE交BA延长线于点E。
求证:∠BAC >∠B。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用“<”把∠1、∠2、∠A联系起来________。
类型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外角性质的综合应用3.如图,求∠A+∠B+∠C+∠D+∠E的度数.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五角星ABCDE中,试说明∠A+∠B+∠C+∠D+∠E=180°。
类型四:与角平分线相关的综合问题4.如图9,△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1)若∠ABC=70°,∠ACB=50°,则∠BDC=________;(2)若∠ABC+∠ACB=120°,则∠BDC=________;(3)若∠A=60°,则∠BDC=________;(4)若∠A=100°,则∠BDC=________;(5)若∠A=n°,则∠BDC=________.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10,BE是∠AB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BE与CF 交于G,若∠BDC= 140°,∠BGC=110°,求∠A的大小.80【变式2】如图11, △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如果∠A=50°,求∠D.【变式3】如图12,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且∠B=52°,∠C=78°,则∠AEB的度数是_____.【变式4】(2009北京四中期末)如图所示,△ABC的外角∠CBD、∠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若∠A=68°,求∠F的度数。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练习题及作业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练习题及作业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习题课一、知识要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___,即:在△ABC中,∠A+∠B+∠C=_____理解与延伸:①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钝角或直角②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③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_;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3、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______________组成的角特点: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与它同顶点的内角互为_______________②三角形有____个外角,每个顶点处有____个外角,但算三角形外角和时,每个顶点处只算____个外角,外角和是指三个外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______________的两个内角的和二、知识应用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应用(1)已知两角求第三角(2)已知三角的比例关系求各角(3)已知三角之间相互关系求未知角2、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1)已知外角和它不相邻两个内角中的一个可求“另一个”(2)可证一个角等于另两个角的_______(3)经常利用它作为中间关系式证明两个角相等.三、例题分析1、如图,一种滑翔伞的形状是左右对称的四边形ABCD,其中∠A=150°,∠B=∠D=40°则∠C=_______2、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_______3、△ABC中,∠B=∠A+10°,∠C=∠B+10°.求△ABC的各内角的度数4.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3°,求∠β的度数5、如图,求∠A+∠B+∠C+∠D+∠E的度数变式:(1)如图①,五角形的顶点分别为A、B、C、D、E,∠A+∠B+∠C+∠D+∠E=_____(2)如图②,∠A+∠DBE+∠C+∠D+∠E=_____(3)如图③,∠A+∠B+∠C+∠D+∠E=_____6、(1)如图1,BO、CO分别是△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则∠BOC与∠A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BO、CO分别是△ABC两个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则∠BOC与∠A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3,BO、CO分别是△ABC一个内角和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则∠BOC与∠A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就图2及图2中的结论进行证明2四、课外作业:A组题1、如图,已知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ABC是等边三角形,且CG=CD,DF=DE,则∠E=______2、如图,∠1+∠2+∠3+∠4+∠5+∠6=______3、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_______度.4、如图,∠1、∠2、∠3的大小关系为()A.∠2>∠1>∠3B.∠1>∠3>∠2C.∠3>∠2>∠1D.∠1>∠2>∠35、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为180°,那么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A、30°B、60°C、90°D、120°6、如图,已知∠1=60°,∠A+∠B+∠C+∠D+∠E+∠F=()A、360°B、540°C、240°D、280°7、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DE∥BC,∠A=46°,∠1=52°,求∠2的度数.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B和∠C,应分别是32°,和21°,检验工人量得∠BDC=148°,就断定这两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定理》热点专题高分特训(含答案)
A.40° B.24° C.50° D.45°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外角定理 8.如图,已知∠A=35°,∠B=20°,∠C=25°,则∠BDC 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75°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 6.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 ABC,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 GBCH, 则∠1+∠2=( )
A.90° B.180° C.240° D.270°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7.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62°,∠B=38°,∠BCD=140°,则∠D 的度数为) (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定理(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 12 道,每道 8 分) 1.已知△ABC 中,∠B 是∠A 的 2 倍,∠C 比∠A 大 20°,则∠A 等于( ) A.30° B.40° C.60° D.80°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 2.如图,在△ABC 中,∠B=67°,∠C=33°,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则∠CAD 的度数为( )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4.如图,在△ABC 中,∠B=∠C,FD⊥BC 于点 D,DE⊥AB 于点 E,∠AFD=158°, 则∠EDF=( )
A.79° B.68° C.44° D.42°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 5.如图,在△ABC 中,∠BAC=4∠1=4∠C,BD⊥CA 于点 D,则∠DBA=) (
A.40° B.45° C.50° D.55°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 3.如图,在△ABC 中,AE 平分∠BAC,AD⊥BC 于点 D,若∠BAC=128°,∠C=36°,பைடு நூலகம்则∠DAE 的度数为( )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练习题word版本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练习题规律方法指导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是360°,这是在做题时题设不用加以说明的已知条件;在三个角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度数便能求第三个角的大小.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或者一个直角,最少有两个锐角.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求角度数及有关的推理论证时经常使用的理论依据.外角的性质应用:①证明一个角等于另两个角的和;②作为中间关系式证明两角相等;③证明角的不等关系.4.利用作辅助线求解问题,会使问题变得简便.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1.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A.60° B.75° C.90° D.120°举一反三:【变式1】在△ABC中,∠A=55°,∠B比∠C大25°,则∠B的度数为()A.50° B.75°C.100° D.125°【变式2】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________度。
类型二: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证明角不等2.如图所示,已知CE是△ABC外角∠ACD的平分线,CE交BA延长线于点E。
求证:∠BAC >∠B。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用“<”把∠1、∠2、∠A联系起来________。
类型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外角性质的综合应用3.如图,求∠A+∠B+∠C+∠D+∠E的度数.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五角星ABCDE中,试说明∠A+∠B+∠C+∠D+∠E=180°。
类型四:与角平分线相关的综合问题4.如图9,△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1)若∠ABC=70°,∠ACB=50°,则∠BDC=________;(2)若∠ABC+∠ACB=120°,则∠BDC=________;(3)若∠A=60°,则∠BDC=________;(4)若∠A=100°,则∠BDC=________;(5)若∠A=n°,则∠BDC=________.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10,BE是∠AB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BE 与CF交于G,若∠BDC= 140°,∠BGC=110°,求∠A的大小.80【变式2】如图11, △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如果∠A=50°,求∠D.【变式3】如图12,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且∠B=52°,∠C=78°,则∠AEB的度数是_____.【变式4】(2009北京四中期末)如图所示,△ABC的外角∠CBD、∠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若∠A=68°,求∠F的度数。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定理(含详细解答)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定理(含详细解答)-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3?泉州)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 .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2.(2012?滨州)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 .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3.(2012?河源)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 .150°B.210°C.105°D.75°4.(2012?云南)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A .40°B.45°C.50°D.55°5.(2012?南通)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 .360°B.250°C.180°D.140°6.(2012?梧州)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BAC=128°,∠C=36°,则∠DAE的度数是()A .10°B.12°C.15°D.18°7.(2011?日照)如图,已知直线AB∥CD,∠C=125°,∠A=45°,那么∠E的大小为()A .70°B.80°C.90°D.100°8.(2011?台湾)如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何者正确()A .∠2=∠4+∠7B.∠3=∠1+∠6C.∠1+∠4+∠6=180°D.∠2+∠3+∠5=360°9.(2011?台湾)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何()A .36B.72C.108D.14410.(2011?台湾)若钝角三角形ABC中,∠A=27°,则下列何者不可能是∠B的度数()A .37B.57C.77D.97二.填空题(共4小题)11.(2014?抚顺)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3=32°,那么∠1+∠2= _________度.12.(2013?河池)如图,点O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OC=118°,则∠A的大小是_________.13.(2008?安徽)如图,已知a∥b,∠1=70°,∠2=40°,则∠3=_________度.14.(2003?金华)如图,平面镜A与B之间夹角为120°,光线经过平面镜A反射后射在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1=_________度.三.解答题(共16小题)15.(2014?六盘水)(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_________.(2)请证明以上命题.16.(2001?海南)如图,在△ABC中,已知∠ABC=46°,∠ACB=80°,延长BC至D,使CD=CA,连接AD,求∠BAD的度数.17.(2000?内蒙古)如图,已知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18.(2011?青海)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又∵∠ABC+∠ACB=180°﹣∠A∴∴∠BOC=180°﹣(∠1+∠2)=180°﹣(90°﹣∠A)=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探究3:如图3中,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结论:_________.19.(2010?玉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a,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BOD是△POD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b,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b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c,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d中∠A+∠B+∠C+∠D+∠E+∠F的度数.20.(2013?响水县一模)探究与发现:探究一: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呢已知:如图1,∠FDC与∠ECD分别为△AD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FDC+∠ECD的数量关系.探究二: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之间有何种关系已知:如图2,在△ADC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试探究∠P与∠A的数量关系.探究三:若将△ADC改为任意四边形ABCD呢已知: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试利用上述结论探究∠P与∠A+∠B的数量关系.探究四:若将上题中的四边形ABCD改为六边形ABCDEF(图4)呢请直接写出∠P与∠A+∠B+∠E+∠F的数量关系:_________.21.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120°,求∠DAC的度数.22.如图,求∠A+∠B+∠C+∠D+∠E的度数和.23.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63°,试求∠DAC,∠ADC的度数.24.已知:如图所示,∠ABC=66°,∠ACB=54°,BE是AC边上的高,CF是AB边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25.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A=50°,∠C=60°,求∠DAC及∠BOA.26.如图,AF是△ABC的高,AD是△ABC的角平分线,∠B=36°,∠C=76°,求∠DAF的度数.27.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C=25°,∠B=25°,检验已量得∠BDC=150°,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2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C应分别是30°和20°,李叔叔量得∠BDC=142°,就判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29.如图所示,求∠A+∠B+∠C+∠D+∠E+∠F的度数.3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35°,求∠1+∠2+∠3+∠4的度数和.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3?泉州)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 .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即可判定△ABC的形状.解答:解:∵∠A=20°,∠B=60°,∴∠C=180°﹣∠A﹣∠B=180°﹣20°﹣60°=100°,∴△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求出∠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2012?滨州)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 .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方程思想.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三角的度数,由此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解答:解:三角形的三个角依次为180°×=30°,180°×=45°,180°×=105°,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分类,这个三角形最大角为180°×>90°.本题也可以利用方程思想来解答,即2x+3x+7x=180,解得x=15,所以最大角为7×15°=105°.3.(2012?河源)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 .150°B.210°C.105°D.7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图形翻折变化的性质得出△ADE≌△A′DE,∠AED=∠A′ED,∠ADE=∠A′DE,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ADE及∠A′ED+∠A′DE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DE是△ABC翻折变换而成,∴∠AED=∠A′ED,∠ADE=∠A′DE,∠A=∠A′=75°,∴∠AED+∠ADE=∠A′ED+∠A′DE=180°﹣75°=105°,∴∠1+∠2=360°﹣2×105°=15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即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4.(2012?云南)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A .40°B.45°C.50°D.5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首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CAD的度数即可.解答:解:∵∠B=67°,∠C=33°,∴∠BAC=180°﹣∠B﹣∠C=180°﹣67°﹣33°=80°∵AD是△ABC的角平分线,∴∠CAD=∠BAC=×80°=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小学已经接触过.5.(2012?南通)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 .360°B.250°C.180°D.14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出∠1+∠2=∠C+(∠C+∠3+∠4),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2是△CDE的外角,∴∠1=∠4+∠C,∠2=∠3+∠C,即∠1+∠2=∠C+(∠C+∠3+∠4)=70°+180°=25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6.(2012?梧州)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BAC=128°,∠C=36°,则∠DAE的度数是()A .10°B.12°C.15°D.18°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AD,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CAE,然后根据∠DAE=∠CAE ﹣∠CAD,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D⊥BC,∠C=36°,∴∠CAD=90°﹣36°=54°,∵AE是△ABC的角平分线,∠BAC=128°,∴∠CAE=∠BAC=×128°=64°,∴∠DAE=∠CAE﹣∠CAD=64°﹣54°=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找出各角度之间的关系并求出度数是解题的关键.7.(2011?日照)如图,已知直线AB∥CD,∠C=125°,∠A=45°,那么∠E的大小为()A .70°B.80°C.90°D.10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EFA=55°,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E的度数.解答:解:∵AB∥CD,∠C=125°,∴∠EFB=125°,∴∠EFA=180﹣125=55°,∵∠A=45°,∴∠E=180°﹣∠A﹣∠EFA=180°﹣45°﹣55°=80°.故选B.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8.(2011?台湾)如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何者正确()A .∠2=∠4+∠7B.∠3=∠1+∠6C.∠1+∠4+∠6=180°D.∠2+∠3+∠5=36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邻补角;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得出∠1=∠AOB,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OB+∠4+∠6=18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1=∠AOB,∵∠AOB+∠4+∠6=180°,∴∠1+∠4+∠6=18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2011?台湾)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何()A .36B.72C.108D.144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对顶角、邻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由∠A+∠B+∠C=180°,得到2(∠A+∠C)+2∠B=360°,求出∠B=72°,根据∠B的外角度数=180°﹣∠B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C=180°,∴2(∠A+∠B+∠C)=360°,∵2(∠A+∠C)=3∠B,∴∠B=72°,∴∠B的外角度数是180°﹣∠B=10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10.(2011?台湾)若钝角三角形ABC中,∠A=27°,则下列何者不可能是∠B的度数()A .37B.57C.77D.97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钝角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90°且三角形内角和为180°,①∠C>90°,②∠B>90°,分类讨论解答.解答:解:∵钝角三角形△ABC中,∠A=27°,∴∠B+∠C=180°﹣27°=153°,又∵△ABC为钝角三角形,有两种可能情形如下:①∠C>90°,∴∠B<153°﹣90°=63°,∴选项A、B合理;②∠B>90°,∴选项D合理,∴∠B不可能为7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钝角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二.填空题(共4小题)11.(2014?抚顺)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3=32°,那么∠1+∠2=70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分别根据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及平角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32°,正三角形的内角是60°,正四边形的内角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是108°,∴∠4=180°﹣60°﹣32°=88°,∴∠5+∠6=180°﹣88°=92°,∴∠5=180°﹣∠2﹣108° ①,∠6=180°﹣90°﹣∠1=90°﹣∠1 ②,∴①+②得,180°﹣∠2﹣108°+90°﹣∠1=92°,即∠1+∠2=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2013?河池)如图,点O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OC=118°,则∠A的大小是56°.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1+∠2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ACB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BOC中,∠BOC=118°,∴∠1+∠2=180°﹣118°=62°.∵BO和CO是△ABC的角平分线,∴∠ABC+∠ACB=2(∠1+∠2)=2×62°=124°,在△ABC中,∵∠ABC+∠ACB=124°,∴∠A=180°﹣(∠ABC+∠ACB)=180°﹣124°=56°.故答案为:5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3.(2008?安徽)如图,已知a∥b,∠1=70°,∠2=40°,则∠3=70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把∠2,∠3转化为△ABC中的角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由对顶角相等可得∠ACB=∠2=40°,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知∠ABC=180°﹣∠1﹣∠ACB=70°.又a∥b,∴∠3=∠ABC=7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14.(2003?金华)如图,平面镜A与B之间夹角为120°,光线经过平面镜A反射后射在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1=30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压轴题.分析: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1=∠2=(180°﹣120°)÷2.解答:解:如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知∠1=∠3,∠2=∠4,∵∠1=∠2,∠AOB=120°,∴1=∠2=(180°﹣120°)÷2=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由题意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关键.三.解答题(共16小题)15.(2014?六盘水)(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请证明以上命题.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直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结论即可;(2)画出△ABC,过点C作CF∥AB,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A,∠B+∠BCF=180°,再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故答案为:180°;(2)已知:如图所示的△ABC,求证:∠A+∠B+∠C=180°.证明:过点C作CF∥AB,∵CF∥AB,∴∠2=∠A,∠B+∠BCF=180°,∵∠1+∠2=∠BCF,∴∠B+∠1+∠2=180°,∴∠B+∠1+∠A=180°,即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2001?海南)如图,在△ABC中,已知∠ABC=46°,∠ACB=80°,延长BC至D,使CD=CA,连接AD,求∠BAD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要求∠BAD的度数,只要求出∠C的度数就行了,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BAD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关系及等腰三角形性质,易求∠C的度数.解答:解:∵∠ACB=80°∴∠ACD=180°﹣∠ACB=180°﹣80°=100°又∵CD=CA∴∠CAD=∠D∵∠ACD+∠CAD+∠D=180°∴∠CAD=∠D=40°在△ABC内∴∠BAD=180°﹣∠ABC﹣∠D=180°﹣46°﹣40°=94°.点评:此题主要考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找出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内角和求解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2000?内蒙古)如图,已知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C=∠ABC=2∠A,即可求得△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得∠DBC的度数.解答:解:∵∠C=∠ABC=2∠A,∴∠C+∠ABC+∠A=5∠A=180°,∴∠A=36°.则∠C=∠ABC=2∠A=72°.又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90°﹣∠C=18°.点评:此题主要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8.(2011?青海)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又∵∠ABC+∠ACB=180°﹣∠A∴∴∠BOC=180°﹣(∠1+∠2)=180°﹣(90°﹣∠A)=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探究3:如图3中,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结论:∠BOC=90°﹣∠A.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提供的信息,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与∠1表示出∠2,再利用∠O与∠1表示出∠2,然后整理即可得到∠BOC与∠A的关系;(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OBC与∠OCB,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1)探究2结论:∠BOC=∠A,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D的角平分线,∴∠1=∠ABC,∠2=∠ACD,又∵∠ACD是△ABC的一外角,∴∠ACD=∠A+∠ABC,∴∠2=(∠A+∠ABC)=∠A+∠1,∵∠2是△BOC的一外角,∴∠BOC=∠2﹣∠1=∠A+∠1﹣∠1=∠A;(2)探究3:∠OBC=(∠A+∠ACB),∠OCB=(∠A+∠ABC),∠BOC=180°﹣∠0BC﹣∠OCB,=180°﹣(∠A+∠ACB)﹣(∠A+∠ABC),=180°﹣∠A﹣(∠A+∠ABC+∠ACB),结论∠BOC=90°﹣∠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读懂题目提供的信息,然后利用提供信息的思路也很重要.19.(2010?玉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a,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BOD是△POD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b,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b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c,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d中∠A+∠B+∠C+∠D+∠E+∠F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延长BP交CD于E,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PED=∠B,再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说明不成立,应为∠BPD=∠B+∠D;(2)作射线QP,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3)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把角转化到四边形中再求解.解答:解:(1)不成立.结论是∠BPD=∠B+∠D延长BP交CD于点E,∵AB∥CD∴∠B=∠BED又∵∠BPD=∠BED+∠D,∴∠BPD=∠B+∠D.(2)结论:∠BPD=∠BQD+∠B+∠D.(3)连接EG并延长,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GB=∠A+∠B+∠E,又∵∠AGB=∠CGF,在四边形CDFG中,∠CGF+∠C+∠D+∠F=360°,∴∠A+∠B+∠C+∠D+∠E+∠F=360°.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予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解答.20.(2013?响水县一模)探究与发现:探究一: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呢已知:如图1,∠FDC与∠ECD分别为△AD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FDC+∠ECD的数量关系.探究二: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之间有何种关系已知:如图2,在△ADC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试探究∠P与∠A的数量关系.探究三:若将△ADC改为任意四边形ABCD呢已知: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试利用上述结论探究∠P与∠A+∠B的数量关系.探究四:若将上题中的四边形ABCD改为六边形ABCDEF(图4)呢请直接写出∠P与∠A+∠B+∠E+∠F的数量关系:∠P=(∠A+∠B+∠E+∠F)﹣18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探究型.分析:探究一: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FDC=∠A+∠ACD,∠ECD=∠A+∠AD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整理即可得解;探究二: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DC=∠ADC,∠PCD=∠ACD,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探究三: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表示出∠ADC+∠BCD,然后同理探究二解答即可;探究四:根据六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表示出∠ADC+∠BCD,然后同理探究二解答即可.解答:解:探究一:∵∠FDC=∠A+∠ACD,∠ECD=∠A+∠ADC,∴∠FDC+∠ECD=∠A+∠ACD+∠A+∠ADC=180°+∠A;探究二:∵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PDC=∠ADC,∠PCD=∠ACD,∴∠DPC=180°﹣∠PDC﹣∠PCD,=180°﹣∠ADC﹣∠ACD,=180°﹣(∠ADC+∠ACD),=180°﹣(180°﹣∠A),=90°+∠A;探究三:∵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PDC=∠ADC,∠PCD=∠BCD,∴∠DPC=180°﹣∠PDC﹣∠PCD,=180°﹣∠ADC﹣∠BCD,=180°﹣(∠ADC+∠BCD),=180°﹣(360°﹣∠A﹣∠B),=(∠A+∠B);探究四:六边形ABCDEF的内角和为:(6﹣2)180°=720°,∵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P=∠ADC,∠PCD=∠ACD,∴∠P=180°﹣∠PDC﹣∠PCD,=180°﹣∠ADC﹣∠ACD,=180°﹣(∠ADC+∠ACD),=180°﹣(720°﹣∠A﹣∠B﹣∠E﹣∠F),=(∠A+∠B+∠E+∠F)﹣180°,即∠P=(∠A+∠B+∠E+∠F)﹣18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此类题目根据同一个解答思路求解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120°,求∠DA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解决.解答:解:∵∠BAC=120°,∴∠2+∠3=60°①∵∠1=∠2,∴∠4=∠3=∠1+∠2=2∠2②把②代入①得:3∠2=60°,∠2=20°.∴∠DAC=120°﹣20°=100°.点评: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推论的运用,还要注意角之间的等量代换.22.如图,求∠A+∠B+∠C+∠D+∠E的度数和.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4=∠A+∠2,∠2=∠D+∠C,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如图可知:∵∠4是三角形的外角,∴∠4=∠A+∠2,同理∠2也是三角形的外角,∴∠2=∠D+∠C,在△BEG中,∠B+∠E+∠4=180°,即∠B+∠E+∠A+∠D+∠C=180°.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的关键是沟通外角和内角的关系.23.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63°,试求∠DAC,∠AD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求∠1=39°,∠3=78°,所以∠DAC=24°,∠ADC=∠3=78°.解答:解:∵∠1=∠2,∴∠3=∠1+∠2=2∠1=∠4,∴2∠3+∠CAD=2∠1+2∠2+∠BAC﹣∠1=4∠1+63°﹣∠1=3∠1+63°=180°,∴∠1=39°=∠2,∠3=∠4=78°,∴∠DAC=63°﹣∠1=63°﹣39°=24°,∠ADC=∠3=78°.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4.已知:如图所示,∠ABC=66°,∠ACB=54°,BE是AC边上的高,CF是AB边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求∠A=60°.又因为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所以∠ABE=30°.同理,∠ACF=30度,又因为∠BHC是△CEH的一个外角,所以∠BHC=120°.解答:解:∵∠ABC=66°,∠ACB=54°,∴∠A=180°﹣∠ABC﹣∠ACB=180°﹣66°﹣54°=60°.又∵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ABE=180°﹣∠BAC﹣∠AEB=180°﹣90°﹣60°=30°.同理,∠ACF=30°,∴∠BHC=∠BEC+∠ACF=90°+30°=120°.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三角形的外角通常情况下是转化为内角来解决.25.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A=50°,∠C=60°,求∠DAC及∠BOA.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ABC,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易求∠DAC;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求∠CBF、∠EAF,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先求∠AFB,再次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容易求出∠BOA.解答:解:∵∠A=50°,∠C=60°∴∠ABC=180°﹣50°﹣60°=70°,又∵AD是高,∴∠ADC=90°,∴∠DAC=180°﹣90°﹣∠C=30°,∵AE、BF是角平分线,∴∠CBF=∠ABF=35°,∠EAF=25°∴∠AFB=∠C+∠CBF=60°+35°=95°,∴∠BOA=∠EAF+∠AFB=25°+95°=120°,∴∠DAC=30°,∠BOA=12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外角性质.关键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出∠EAF、∠CBF,再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FB.26.如图,AF是△ABC的高,AD是△ABC的角平分线,∠B=36°,∠C=76°,求∠DAF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在△ADF中,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ADF=∠B+∠BAC,所以∠B+∠BAC+∠FAD=90°,联立△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的式子,即可推出∠DAF,∠B,∠C的关系,再代值求解即可.解答: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ADF=∠B+∠BAC,故∠B+∠BAC+∠DAF=90°;①△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B+∠BAC=180°,即:∠C+∠B+∠BAC=90°,②②﹣①,得:∠DAF=(∠C﹣∠B)=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记此题的结论在解选择和填空题时会加快解题效率.27.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C=25°,∠B=25°,检验已量得∠BDC=150°,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DC的度数,与测量所得的度数对比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CDE是△ADC的外角,∠BDE是△ABD的外角,∵∠CDE=∠C+∠CAD,∠BDE=∠B+∠DAB,∴∠BDC=∠CDE+∠BDE=∠C+∠CAD+∠B+∠DAB,即∠BDC=∠B+∠C+∠A=25°+25°+90°=140°.检验已量得∠BDC=150°,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C应分别是30°和20°,李叔叔量得∠BDC=142°,就判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连接AD并延长,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1=∠B+∠BAD,∠2=∠C+∠CAD,然后求出∠1+∠2的度数,根据零件规定数据,只有140°才是合格产品.解答:解:如图,连接AD并延长,∴∠1=∠B+∠BAD,∠2=∠C+∠CAD,∵∠A=90°,∠B=30°,∠C=20°,∴∠BDC=∠1+∠2,=∠B+∠BAD+∠DAC+∠C,=∠B+∠BAC+∠C,=30°+90°+20°,=140°,∵140°≠142°,∴这个零件不合格.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9.如图所示,求∠A+∠B+∠C+∠D+∠E+∠F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连接BE,由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关系可知∠C+∠D=∠CBE+∠DEB,由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即可求∠A+∠ABC+∠C+∠D+∠DEF+∠F=360°.解答:解:如图连接BE.∵∠1=∠C+∠D,∠1=∠CBE+∠DEB,∴∠C+∠D=∠CBE+∠DEB,∴∠A+∠ABC+∠C+∠D+∠DEF+∠F=∠A+∠ABC+∠CBE+∠DEB+∠DEF+∠F=∠A+∠ABE+∠BEF+∠F.又∵∠A+∠ABE+∠BEF+∠F=360°,∴∠A+∠ABC+∠C+∠D+∠DEF+∠F=3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涉及到四边形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3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35°,求∠1+∠2+∠3+∠4的度数和.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分别求出∠1+∠2=∠3+∠4=145°,即可求出∠1+∠2+∠3+∠4的度数和.解答:解:∵∠A=35°,在△ABC中,∠A+∠1+∠2=180°,∴∠1+∠2=180°﹣∠A=145°,同理可证∠3+∠4=145°,∴∠1+∠2+∠3+∠4=29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练习题(供参考)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练习题1.在△ABC中,∠A=∠B=∠C,那么△ABC是三角形.2.如图,在△ABC中,BE、CF别离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I,已知∠A=56°,那么∠BIC =.3.如图,在△ABC中,∠B=25°,延长BC至E,过点E作AC的垂线ED,垂足为O,且∠E=40°,那么∠A =.4.如图,假设AB=AC,BG=BH,AK=KG,那么∠BAC的度数为.5.假设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和另一腰上的高的夹角为58°,那么那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6.如图,将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折痕为EF,假设∠A=80°,∠B=68°,∠CFB=22°,那么∠CEA =.7.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或钝角.8.如图,AB∥CD,假设∠ABE=135°,∠CDE=110°,那么∠DEF=.9.如图,在△ABC中,∠B=∠C,FD⊥BC,DE⊥AB,∠AFD=158°,那么∠EDF等于( )A.64°B.65°C.67°D.68°10.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D,DE平分∠BDC,那么∠E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D.无法确信11.如图,已知在△ABC中,AD平额外角∠EAC,AD∥BC,那么△ABC的形状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任意三角形12.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设∠BAC=∠α,那么∠D等于( )A.180°-2∠αB.180°-∠αC.90°-∠αD.90°-2∠α13.若是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那么那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14.如图,∠1=20°,∠2=25°,∠A=35°,那么∠BDC的度数等于( )A.60°B.70°C.80°D.无法确信15.如图,∠A=32°,∠B=45°,∠C=38°,那么∠DFE等于( )A.108°B.110°C.115°D.无法计算16.如图,在△ABC中,D是BC边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AD,∠BAC=∠BCA,∠B=∠D=∠α,∠CAD=∠β,那么∠α与∠β之间的关系是( )A.∠α+∠β=180°B.3∠α+2∠β=180°C.∠α=2∠βD.3∠α+∠β=180°17.如图,在△ABC中,AD⊥BC,∠DAC=∠B,判定△ABC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写出你的判定理由.18.在△ABC中,∠B=∠C,BD是AC边上的高,∠ABD=20°,求∠C的度数.19.如图,已知E是BC上一点,且∠1=∠2,∠3=∠4,且AB∥CD.求证:AF⊥DE.20.如图,在△ABC中,∠B=∠C,点D在BC上,∠BAD=50°,AE=AD.求∠EDC的度数.21.如图,点D是△ABC中∠ACE的外角平分线与BA延长线的交点.求证:∠BAC>∠B.类型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1.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那么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A.60° B.75° C.90° D.120°触类旁通:【变式1】在△ABC中,∠A=55°,∠B比∠C大25°,那么∠B的度数为()A.50° B.75°C.100° D.125°【变式2】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________度。
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复习练习及答案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复习练习1. 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A.125° B.120° C.140° D.130°2. 如图所示,∠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 C.∠A>∠2>∠1 D.∠2>∠A>∠1 3. 如图,射线AD,BE,CF构成∠1,∠2,∠3,则∠1+∠2+∠3等于( )A.180° B.360° C.540° D.无法确定4. 如图,a∥b,∠1=50°,∠2=60°,则∠3的度数为( )A.50° B.60° C.70° D.80°5. 如图,在△ABC中,∠B=40°,∠C=30°,延长BA至点D,则∠CAD的大小为( )A.110° B.80° C.70° D.60°6. 下面四个图形中,能判断∠1>∠2的是( )7. 如图,AC∥ED,∠C=26°,∠CBE=37°,则∠BED的度数为( )A.53° B.63° C.73° D.83°8. 已知AB∥CD,∠C=70°,∠F=30°,则∠A的度数为( )A.30° B.35° C.40° D.45°9. 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 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 )A.40° B.35° C.30° D.25°10. 如图,a,b,c,d互不平行,对它们截出的一些角的数量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1+∠5+∠4=180° B.∠4+∠5=∠2C.∠1+∠3+∠6=180° D.∠1+∠6=∠211. 如图所示,AB∥CD,AD与BC交于点E,EF是∠BED的平分线.若∠1=30°,∠2=40°,则∠BEF=____度.12. 如图,已知∠1=100°,∠2=140°,那么∠3=______.13. 如图,点D,B,C在同一直线上,∠A=60°,∠C=50°,∠D=25°,则∠1=____度.14. 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15.如图所示,∠A+∠B+∠C+∠D+∠E+∠F等于_______.16.在△ABC 中,∠A∶∠B=2∶1,∠C=60°,则∠A =____°. 17. 如图,求∠A +∠B +∠C +∠D +∠E +∠F 的度数.18.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10°,求它的底角.19. 在三角形ABC 中,∠BAE =12∠BAC ,∠C>∠B ,且FD ⊥BC 于D 点.(1)试推出∠EFD ,∠B ,∠C 的关系;(2)当点F 在AE 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你在题(1)推导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直接写出结论.20. 如图,CE 是△ABC 外角∠ACD 的平分线,CE 与B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求证:∠BAC>∠B.21.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试说明:∠BOC =90°+12∠A.参考答案1---10 DBBCC DBCAD 11. 35 12. 60° 13. 45 14. 30° 15. 360° 16. 8017. 解:在△ABN 中,∠A +∠B +∠1=180°,在△CDP 中,∠C +∠D +∠3=180°,在△EFM 中,∠E +∠F +∠2=180°,∴∠A +∠B +∠1+∠C +∠D +∠E +∠F +∠3+∠2=540°,在△MNP 中,∠5+∠4+∠6=180°,∴∠1+∠2+∠3=180°,∴∠A +∠B +∠C +∠D +∠E +∠F =540°-(∠1+∠2+∠3)=360°18. 解:①当110°是顶角的外角时,则底角为110°×12=55°,②当110°是底角的外角时,则底角为180°-110°=70°,即它的底角是55°或70°19. 解:(1)∠EFD =90°-∠FED =90°-(∠B +∠BAE)=90°-∠B -12∠BAC=90°-∠B -12(180°-∠B -∠C)=90°-∠B -90°+12∠B +12∠C =12(∠C-∠B)(2)在(1)中推导的结论成立,∠EFD =12(∠C -∠B)20. 证明:∵∠BAC>∠ACE ,∠DCE>∠B ,又∠ACE =∠DCE ,∴∠BAC>∠B 21. 证明:∠BOC =180°-(∠OBC +∠OCB)=180°-12(∠ABC +∠ACB)=180°-12(180°-∠A)=90°+12∠A。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含答案)
1、(2011•昭通)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A、45°B、60°C、75°D、85°2、(2011•义乌市)如图,已知AB∥CD,∠A=60°,∠C=25°,则∠E等于()A、60°B、25°C、35°D、45°3、(2011•XX)如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何者正确()A、∠2=∠4+∠7B、∠3=∠1+∠6C、∠1+∠4+∠6=180°D、∠2+∠3+∠5=360°4、(2011•XX)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何()A、36B、72C、108D、1445、(2011•XX)若钝角三角形ABC中,∠A=27°,则下列何者不可能是∠B的度数?()A、37B、57C、77D、976、(2011•宁波)如图所示,AB∥CD,∠E=37°,∠C=20°,则∠EAB的度数为()A、57°B、60°C、63°D、123°7、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平分线所交成的角的度数是()A、45°B、135°C、45°或135°D、都不对8、(2009•荆门)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A、40°B、30°C、20°D、10°9、关于三角形的内角,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至少有两个锐角B、最多有一个直角C、必有一个角大于60°D、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10、如图,BE、CF都是△ABC的角平分线,且∠BDC=110°,则∠A=()A、50°B、40°C、70°D、35°11、如图,将等边三角形ABC剪去一个角后,则∠1+∠2的大小为()A、120°B、180°C、200°D、240°12、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A、3个B、2个C、1个D、0个13、如图在△ABC中,∠ABC=50°,∠ACB=80°,BP 平分∠ABC,CP平分∠ACB,则∠BPC的大小是()A、100°B、110°C、115°D、120°1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1)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中线、高都是线段;(2)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都在三角形的内部;(3)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将此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4)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至少有2个角是锐角.A、1B、2C、3D、415、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成的钝角为145°,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16、已知:△ABC,现将∠A的度数增加1倍,∠B的度数增加2倍,刚好使∠C是直角,则∠A的度数可能是()A、75°B、60°C、30°D、45°17、如图,BE、CF是△ABC的角平分线,且∠A=70°,那么∠BDC的度数是()A、70°B、115°C、125°D、145°18、如图,∠ABC=31°,又∠BAC的平分线与∠FCB 的平分线CE相交于E点,则∠AEC为()A、14.5°B、15.5°C、16.5°D、20°19、(2010•武汉)如图,△ABC内有一点D,且DA=DB=DC,若∠DAB=20°,∠DAC=30°,则∠BDC 的大小是()A、100°B、80°C、70°D、50°20、(2010•聊城)如图,l∥m,∠1=115°,∠2=95°,则∠3=()A、120°B、130°C、140°D、150°21、(2009•湘西州)如图,l1∥l2,∠1=120°,∠2=100°,则∠3=()A、20°B、40°C、50°D、60°22、(2007•临沂)如图,△A BC中,∠A=50°,点D,E分别在AB,AC上,则∠1+∠2的大小为()A、130°B、230°C、180°D、310°23、(2005•XX)如图,在Rt△ADB中,∠D=90°,C 为AD上一点,则x可能是()A、10°B、20°C、30°D、40°24、(2003•XX)如图是A、B两片木板放在地面上的情形.图中∠1、∠2分别为A、B两木板与地面的夹角,∠3是两木板问的夹角.若∠3=110°,则∠2﹣∠1=()A、55°B、70°C、90°D、l10°25、(2002•烟台)如图所示,在△ABC中,∠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设∠BOC=a,则∠A等于()A、90°﹣2αB、90°﹣C、180°﹣2αD、180°﹣26、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则()A、∠A=∠1+∠2B、2∠A=∠1+∠2C、3∠A=2∠1+∠2D、3∠A=2(∠1+∠2)27、如图,∠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50°,∠D=10°,则∠P的度数为()A、15°B、20°C、25°D、30°28、(2006•XX)如图,AB∥CD,∠A=120°,∠1=72°,则∠D的度数为_________ 度.29、如图所示,△ABC中,BD,CD分别平分∠ABC 和外角∠ACE,若∠D﹦24°,则∠A﹦_________ 度.30、如图,∠A+∠B+∠C+∠D+∠E的度数为_________ 度.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7小题)1、(2011•昭通)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A、45°B、60°C、75°D、8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练习题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练习题1.三角形有内角和定理和外角性质。
内角和为180°,外角和为360°,这些是做题时常用的已知条件。
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大小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大小。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有一个钝角或一个直角,最少有两个锐角。
3.内角和定理和外角性质是求角度和推理的基础。
外角性质可用于证明一个角等于另外两个角的和,作为中间关系式证明两个角相等,或证明角的不等关系。
4.作辅助线可以使问题更简单。
经典例题解析:1.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5:6,求最大的内角度数。
根据内角和定理,三个内角的和为180°,设它们分别为x、5x、6x,则有x+5x+6x=180°,解得x=20°,最大的内角为6x=120°。
举一反三:在△ABC中,已知∠A=55°,∠XXX∠C大25°,求∠B的度数。
设∠B=x,∠C=y,则∠A+∠B+∠C=180°,代入已知条件得x+y=125°,又因为∠B比∠C大25°,所以x=y+25°,代入前面的式子得2y+25°=125°,解得y=50°,x=75°,即∠B的度数为75°。
又如: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
2.已知CE是△ABC外角∠ACD的平分线,CE交BA延长线于点E。
证明∠BAC>∠B。
根据外角性质,∠BAC=∠ACD+∠ACB,而CE是∠ACD的平分线,所以∠ACE=∠ECD=1/2∠ACD,又因为CE交BA延长线于点E,所以∠ACB=∠ACE+∠ECB,代入前面的式子得∠BAC=∠ACD+∠ACE+∠XXX∠ACD+1/2∠ACD+∠ECB=3/2∠ACD+∠ECB。
又因为∠XXX和∠ECB是同旁内角,所以∠XXX<∠B,代入前面的式子得∠BAC>∠B。
举一反三:如图所示,用“<”把∠1、∠2、∠A联系起来,根据外角性质,∠1=∠A+∠B,∠2=∠A+∠C,代入前面的式子得∠B<∠1-∠A,∠C<∠2-∠A,即可得到所求的关系。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试题
21B A C M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2)三角形的一个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注意:(1)它不相邻的内角不容忽视;(2)作CM ∥AB 由于B 、C 、D 共线∴∠A=∠1,∠B=∠2.即∠ACD=∠1+∠2=∠A+∠B.那么∠ACD>∠A.∠ACD>∠B 。
例1.如图,已知∠1=20o ,∠2=25o ,∠A=35o ,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_例2.在△ABC 中,∠A=∠B=∠C ,则此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例3、探索发现:.如图,在△ABC 中,∠A=α,△ABC 的内角平分线或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且∠P=β,试探求下列各图中α与β的关系,并选择一个加以说明.⑴.β=180°-(∠B+∠C)/2=90°+α/2.⑵.∠B/2+∠C+(180°-∠C)/2+β=180°.α=180°-∠B -∠C.算得β=α/2.⑶β=180°-[(180°-∠B)/2+(180°-∠C)/2]=90°-α/2.例4.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AE 平分∠BAC(∠C>∠B),试说明∠EAD=(∠C ?∠B).解:(1)∵∠1=∠2,∴∠1=∠BAC ,又∵∠BAC=180°-(∠B+∠C ),∴∠1=[180°-(∠B+∠C )]=90°-(∠B+∠C ),∴∠EDF=∠B+∠1=∠B+90°-(∠B+∠C )=90°+(∠B-∠C ),又∵EF ⊥BC ,∴∠EFD=90°, ∴∠DEF=90°-∠EDF=90°-[90°+(∠B-∠C )]=(∠C-∠B );(2)当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都不变,(1)中探索所得的结论仍成立。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定理)专项高分特训(含解析).doc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定理)专项高分特训(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2道,每道8分)1.△ABC中,∠B是∠A的2倍,∠C比∠A大20°,那么∠A等于()A.30°B.40°C.60°D.80°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2.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CAD的度数为()A.40°B.45°C.50°D.55°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3.如图,在△ABC中,AE平分∠BAC,AD⊥BC于点D,假设∠BAC=128°,∠C=36°,那么∠DAE的度数为()A.10°B.12°C.15°D.18°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4.如图,在△ABC中,∠B=∠C,FD⊥BC于点D,DE⊥AB于点E,∠AFD=158°,那么∠EDF=()A.79°B.68°C.44°D.42°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5.如图,在△ABC中,∠BAC=4∠1=4∠C,BD⊥CA于点D,那么∠DBA=()A.30°B.45°C.60°D.75°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6.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GBCH,那么∠1+∠2=()A.90°B.180°C.240°D.270°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62°,∠B=38°,∠BCD=140°,那么∠D的度数为()A.40°B.24°C.50°D.45°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外角定理8.如图,∠A=35°,∠B=20°,∠C=25°,那么∠BDC的度数为()A.55°B.60°C.80°D.90°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外角定理9.一副三角板按如下图叠放在一起,那么图中α的度数为()A.90°B.105°C.120°D.135°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外角定理10.如图,P为△ABC内任一点,延长CP交AB于点D,那么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1=∠2+∠3B.∠1=∠2+∠A+∠ACDC.∠2=∠A+∠ACDD.∠3=∠A+∠AC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外角定理11.△ABC中,∠BAC=50°,∠ABC=60°,AD⊥BC,BE⊥AC,垂足分别为D,E,AD,BE相交于点H,那么∠AHB的度数为()A.90°B.100°C.110°D.120°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外角定理12.: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B=∠1,∠ADC=80°、求∠C的度数、解:如图,∵∠ADC是△ABD的一个外角〔外角的定义〕∴∠ADC=∠1+∠B〔_______________________〕∵∠B=∠1〔〕∴∠ADC=2∠1〔等式的性质〕∵∠ADC=80°〔〕∴∠1=∠ADC=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是∠BAC的角平分线〔〕∴∠2=∠1=40°〔角平分线的定义〕∴∠C=180°-∠2-∠ADC=180°-40°-80°=60°〔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④等式的性质;⑤等量代换、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正确的选项是()A.②④①B.③④①C.③②①D.②⑤④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外角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习题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习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有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B .可以有两个锐角
C .可以有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
D .可以有两个钝角
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
3、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30°,则它的另两个角分别是 .
5、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度.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D 、三角形的任何两个外角都不可能相等
8、在△ABC 中,∠A 、∠B 的外角分别是120°、150°,则∠C =( ) A .120° B .150° C .60° D .90°
9、如图,∠1=________.
10、已知:如图,在△ABC 中,∠A =45°,外角∠DCA =100°, 求∠B 和∠ACB 的度数.
第5题 80︒
30︒
1(第4题)。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计算练习题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计算练习题在几何学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
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对理解其他几何图形和解题方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三角形内角与外角计算的练习题,帮助您巩固相关概念和技巧。
练习题1:已知△ABC,∠A=50°,AB=5cm,AC=6cm,求∠B 和∠C 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外角之和。
解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三角形ABC的内角之和为180°。
∠B = 180° - ∠A - ∠C = 180° - 50° - ∠C,由此可知∠B的度数。
同理,∠C = 180° - ∠A - ∠B = 180° - 50° - ∠B,由此可知∠C的度数。
三角形的外角与其对应内角的关系为:外角 = 180° - 内角。
所以△ABC的外角之和为3 * 180° = 540°。
练习题2:已知△DEF,DE=8cm,∠D=60°,求角∠E 和∠F 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外角之和。
解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三角形DEF的内角之和为180°。
∠E = 180° - ∠D - ∠F = 180° - 60° - ∠F,由此可知∠E的度数。
同理,∠F = 180° - ∠D - ∠E = 180° - 60° - ∠E,由此可知∠F的度数。
三角形的外角与其对应内角的关系为:外角 = 180° - 内角。
所以△DEF的外角之和为3 * 180° = 540°。
练习题3:已知△GHI,∠G=70°,∠H=45°,求角∠I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外角之和。
解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三角形GHI的内角之和为180°。
∠I = 180° - ∠G - ∠H = 180° - 70° - 45°,由此可知∠I的度数。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角练习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2014•昆明模拟)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76°,∠C=36°,则∠DAE的度数为()A.20°B.18°C.38°D.40°2、(2014•福鼎市模拟)如图,BA1和CA1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BA2是∠A1BD的角平分线CA2是∠A1CD的角平分线,BA3是A2BD∠的角平分线,CA3是∠A2CD的角平分线,若∠A1=α,则∠A2013为()A.α2013 B.α22013C.α2012D.α220123、(2014•丰润区二模)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A.40°B.35°C.30°D.25°4、(2013•河北)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A.90°B.100°C.130°D.180°5、(2013•安庆一模)如图,已知AB∥DE,∠ABC=80°,∠CDE=140°,则∠C=()A.20°B.30°C.40°D.50°6、(2013•西青区二模)如图,小明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沿着DE折叠(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并使点A与点A′重合,若∠A=70°,则∠1+∠2的度数为()A.140°B.130°C.110°D.70°7、(2013•南漳县模拟)(附加题)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A=∠1+∠2 B.∠A=∠2-∠1 C.2∠A=∠1+∠2 D.3∠A=2(∠1+∠2)8、(2012•南通)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360°B.250°C.180°D.140°9、(2012•河源)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 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150°B.210°C.105°D.75°10、(2012•樊城区模拟)下面是有关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探究,阅读后按要求作答: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12∠A(不要求证明).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探究3:如图(3)中,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结论:.11、如图,△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D,CE平分∠ACB交AB于E,CE 与BD交于F,连接AF并延长交BC于H,过F作FG⊥BC于G.(1)若∠ABC=45°,∠ACB=65°,求∠HFG的度数;(2)根据(1)中的规律探索∠ABC、∠ACB与∠HFG之间的关系;(3)试探究∠BFH与∠CFG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2、问题1如图①,一张三角形ABC纸片,点D、E分别是△ABC边上两点.研究(1):如果沿直线DE折叠,使A点落在CE上,则∠BDA′与∠A的数量关系是研究(2):如果折成图②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数量关系是研究(3):如果折成图③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猜想:理由问题2研究(4):将问题1推广,如图④,将四边形ABCD纸片沿EF折叠,使点A、B落在四边形EFCD的内部时,∠1+∠2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13、已知:如图1,△ABC中,∠B>∠C,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是AD上的一点,过点P画PH⊥BC于H(1)求证:∠DPH=12(∠B-∠C);(2)如图2,当点P是线段AD的延长线上的点时,过点P画PH⊥BC于H,上述结论任然成立吗?请你作出判断并加以说明.【(1)证明:∵AD平分∠BAC,∴∠BAD=∠CAD,∵PH⊥BC于H,∴∠DPH=90°-∠PDH,∵∠DAC=12∠BAC=12(180°-∠B-∠C),∴∠DPH=90°-∠PDH=90°-(∠DAC+∠C)=90°-12(180°-∠B-∠C)-∠C=12(∠B-∠C).(2)解: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证明:∵AD平分∠BAC,∴∠BAD=∠CAD,∵PH⊥BC于H,∴∠DPH=90°-∠PDH=90°-∠DAC,∵∠DAC=12∠BAC=12(180°-∠B-∠C),∴∠DPH=90°-∠PDH,=90°-(∠DAC+∠C)=90°-12(180°-∠B-∠C)-∠C=12(∠B-∠C).】14、已知,如图,∠XOY=90°,点A、B分别在射线OX、OY上移动,BE是∠ABY 的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与∠OA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试问∠ACB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给出证明;如果随点A、B移动发生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解:∠C的大小保持不变.理由:∵∠ABY=90°+∠OAB,AC平分∠OAB,BE平分∠ABY,∴∠ABE=12∠ABY=12(90°+∠OAB)=45°+12∠OAB,即∠ABE=45°+∠CAB,又∵∠ABE=∠C+∠CAB,∴∠C=45°,故∠ACB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且始终保持45°.】15、(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30°,则∠ABC+∠ACB=150°,∠XBC+∠XCB= 90°.(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不变化,60°)16、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如图2,在图1的条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2)在图2中,若∠D=40°,∠B=30°,试求∠P的度数;(写出解答过程)(3)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其他条件不变,试写出∠P与∠D、∠B 之间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解:(1)∠A+∠D=∠B+∠C;(2)由(1)得,∠1+∠D=∠3+∠P,∠2+∠P=∠4+∠B,∴∠1-∠3=∠P-∠D,∠2-∠4=∠B-∠P,又∵AP、CP分别平分∠DAB和∠BCD,∴∠1=∠2,∠3=∠4,∴∠P-∠D=∠B-∠P,即2∠P=∠B+∠D,∴∠P=(40°+30°)÷2=35°.(3)2∠P=∠B+∠D.】17、已知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1的图形称之为“8字形”.如图2,在图1的条件下,∠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2)仔细观察,在图2中“8字形”的个数:个;(3)在图2中,若∠D=40°,∠B=36°,试求∠P的度数;(4)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时,其他条件不变,试问∠P与∠D、∠B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解:(1)结论:∠A+∠D=∠C+∠B;(2)结论:六个;(3)由∠D+∠1+∠2=∠B+∠3+∠4①(∵∠AOD=∠COB),由∠1=∠2,∠3=∠4,∴40°+2∠1=36°+2∠3∴∠3-∠1=2°(1)由∠ONC=∠B+∠4=∠P+∠2,②∴∠P=∠B+∠4-∠2=36°+2°=38°;(4)由①∠D+2∠1=∠B+2∠3,由②2∠B+2∠3=2∠P+2∠1①+②得:∠D+2∠B+2∠1+2∠3=∠B+2∠3+2∠P+2∠1∠D+2∠B=2∠P+∠B.∴∠P=∠D+∠B2.】18、如图:AB∥CD,直线l交AB、CD分别于点E、F,点M在EF上,N是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点N不与F重合)(1)当点N在射线FC上运动时,∠FMN+∠FNM=∠AEF,说明理由;(2)当点N在射线FD上运动时,∠FMN+∠FNM与∠AEF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AB∥CD,∴∠AEF+∠MFN=180°.∵∠MFN+∠FMN+∠FNM=180°,∴∠FMN+∠FNM=∠AEF.(2)∠FMN+∠FNM+∠AEF=180°.理由:∵AB∥CD,∴∠AEF=∠MFN.∵∠MFN+∠FMN+∠FNM=180°,∴∠FMN+∠FNM+∠AEF=180°.】19、把一副学生用三角板(30°、60°、90°和45°、45°、90°)如图(1)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y轴正半轴上,直角边AC与y轴重合,斜边AD与y轴重合,直角边AE交x轴于F,斜边AB交x轴于G,O是AC中点,AC=8.(1)把图1中的Rt△AED绕A点顺时针旋转α度(0≤α<90°)得图2,此时△AGH的面积是10,△AHF的面积是8,分别求F、H、B三点的坐标;(2)如图3,设∠AHF的平分线和∠AGH的平分线交于点M,∠EFH的平分线和∠FOC的平分线交于点N,当改变α的大小时,∠N+∠M的值是否会改变?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若不改变,请求出其值.【解:(1)∵OG∥BC,AC=8,∴∠B=∠AGO=45°,∴OA=OG=4.∵S△A F H=8,S△A G H=10,∴GH=5,FH=4.∴OH=1,OF=5,∴F(-5,0),H(-1,0),B(8,-4).(2)不变,∠N+∠M=97.5°.理由如下设∠HAC=α,∠GAO=∠AGO=45°,∴∠FHA=∠HAG+∠AGH=90°+α.∵HM平分∠AHF,∴∠FHM=12∠FHA=45°+12α.∵GM平分∠AGH,∴∠HGM=12∠AGO=22.5°.∵∠FHM=∠HMG+∠MGH,∴45°+12α=∠M+22.5°,∴∠M=22.5°+12α.又FN平分∠EFO,∴∠NFO=12∠EFO=12(∠FOA+∠FAO)=12(90°+30°+α)=60°+12α,∴∠N=180°-∠NFO-∠NOF=180°-(60°+12α)-45°=75°-12α.∴∠N+∠M=(75°-12α)+(22.5°+12α)=97.5°.】20、如图,A、B两点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A以每秒x个单位长度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点B以每秒y个单位长度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1)若|x+2y-5|+|2x-y|=0,试分别求出1秒钟后A、B两点的坐标;(2)设∠BAO的邻补角和∠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问: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P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延长BA至E,在∠ABO的内部作射线BF交x轴于点C,若∠EAC、∠FCA、∠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过点G作BE的垂线,垂足为H,试问∠AGH 和∠BGC的大小关系如何?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1)解方程组:x+2y−5=02x−y=0得:x=1y=2(3分)∴A(-1,0),B(0,2);(2)∠P的大小不发生变化,∠P=180°-∠PAB-∠PBA=180°-12(∠EAB+∠FBA)=180°-12(∠ABO+90°+∠BAO+90°)=180°-12(180°+180°-90°)=180°-135°=45°;(3)∠AGH=∠BGC,理由如下:作GM⊥BF于点M.由已知有:∠AGH=90°-12∠EAC=90°-12(180°-∠BAC)=12∠BAC,∠BGC=∠BGM-∠CGM=90°-12∠ABC-(90°-12∠ACF)=12(∠ACF-∠ABC)=12∠BAC∴∠AGH=∠BGC.注:不同于此标答的解法请比照此标答给分.】21、如图,△ABC中,∠A=35°,∠B=69°,CE平分∠ACB,CD⊥AB于D,求∠ECD的度数,探究:(1)若点F是线段CE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端点C、E重合),FM⊥AB于M,求∠EFM的度数;(2)若点G是线段CE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端点E重合),GN⊥AB于N,直接写∠EGN的度数.(在右图中直接画出图形再计算)【解:∵CE平分∠ACB,∴∠ACE=∠BCE=12∠ACB,又∠A=35°,∠B=69°,∴∠ACB=180°-35°-69°=76°,∴∠ACE=∠BCE=12×76°=38°,又∵CD⊥AB,∴∠CDB=90°,∴∠DCB=90°-69°=21°∴∠DCE=∠BCE-∠DCB=38°-21°=17°;(1)∵FM⊥AB于M,∴FM∥CD,∴∠EFM=∠ECD=17°,(2)∵GN⊥AB,∴GN∥CD,∴∠EGN=∠ECD=17°.】22、(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40°,则∠ABC+∠ACB=度,∠XBC+∠XCB=度;(2)如图2,改变(1)中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点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3)如果(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把“∠A=40°”改成“∠A=n°”,请直接写出∠ABX+∠ACX的大小.23、如图,把△ABC的纸片沿着DE折叠.(1)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点A′的位置.(如图1)且∠1=40°,∠2=24°,求:∠A′的度数;(2)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BE的上方)点A′的位置(如图2),则∠A′与∠1,∠2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3)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CD的下方)点A′的位置(如图3),∠A′与∠1,∠2又有怎样的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4、将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ABC上,使得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 恰好分别经过点B、C.(1)如图1,当∠A=45°时,∠ABC+∠ACB=度,∠DBC+∠DCB=度;(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DEF的位置,使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仍然分别经过点B、C,那么∠ABD+∠ACD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没有变化,请探究∠ABD+∠ACD与∠A的关系.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且|2a+b+1|+(a+2b-4)2=0.(1)求a,b的值;(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12△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12△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3)如图2,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OF⊥OE.当点P运动时,∠OPD∠DOE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点B(a,0),且满足|2a-b|+(b-4)2=0.(1)求点A、点B的坐标.(2)已知点C(0,b),点P从B点出发沿x轴负方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y轴负方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移动,某一时刻,如图所示且S阴=12,求点P移动的时间?S四边形OCAB(3)在(2)的条件下,AQ交x轴于M,作∠ACO,∠AM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N,判断∠N−∠APB−∠PAQ∠AQC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其值;若不是定值,说明理由.。
八上7.5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基础练习
12A八年级数学上7.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在△ABC 中, ∠A =40°,∠B =∠C ,则∠C = 。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在△ABC 中, ∠A -∠B =36°,∠C =2∠B ,则∠A = ,∠B = ,∠C = 。
4、如下图1,DE ∥BC ,∠ADE =60°,∠C =50°,则∠A = 。
5、如下图2,已知1100∠=,2140∠=,那么3∠= .6、如下图3,将一等边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后,12+∠∠= .7、在△ABC 中,∠A =40°,∠B -∠C =60°,则∠C = ,按角分,这是 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2倍,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为 。
9、如下图1,AB CD ∥,40A ∠=,45D ∠=,则1∠=10、如下图2,D 是AB 上一点,CE ∥BD ,CB ∥ED ,EA ⊥BA 于A ,若∠ABC =38°,则∠AED = 。
二、选择题:1、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a 、b 、c 满足关系a ⊥b ,b ⊥c ,那么( ) A 、a ∥c B 、a ⊥c C 、a 与c 相交但不垂直 D 、以上都不对2、在一个三角形ABC 中,∠A =∠B =45°,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以上都不对3、如上图3,ABC △中,50A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则12+∠∠的大小为() A .130B .230C .180D .3104、如下图1,直线a ∥b ,则∠A 的度数是( )A .28° B .31° C .39° D .42°5、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下图2放置,已知AE BC ∥,则AFD ∠的度数是( ) A .45B .50C .60D .75B D AC ECB C132bCaaAB7031D6、如图,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 )A .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B .两个锐角 C .一个锐角,一个直角 D .两个钝角7、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与BC 相交于点D ,∠B = 40°,∠BAD = 30°,则C ∠的度数是( )A .70° B .80° C .100° D .110°8、如图,AB ∥CD ,∠1=110°,∠ECD =70°,∠E 的大小是( ) A .30° B .40° C .50° D .60°9、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 A .60B .75C .90D .120答案:C三、解答题1、在△ABC 中,已知∠A =21∠B =31∠C ,请你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八年级数学上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的有关计算练习
八年级数学上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的有关计算练习1、在△ABC 中,若7836A '∠=,5724B '∠=,则C ∠= .2、在ABC △中,BC 边不动,点A 竖直向上运动,A ∠越来越小,B C ∠∠,越来越大.若A ∠减少α度,B ∠增加β度,C ∠增加γ度,则αβγ,,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3、如上图2,在Rt ADB △中,90D ∠=,C 为AD 上一点,则x 可能是( ) A.10.B.20.C.30.D.40.4、如上图3,ABC △中,AC BC =,BAC ∠的外角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若12ADC CAD ∠=∠,则ABC ∠等于 度. 5、已知BD ,CE 是ABC △的高,直线BD ,CE 相交所成的角中有一个角为50,则BAC ∠等于度.(注意分类)6、如下图1,一个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 则12∠+∠= 度.7、在下图2的△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DE BC ∥,30ADE ∠=,120C A ∠=∠=,则( )A.60 B.45 C.30 D.208、如上图3,一块试验田的形状是三角形(设其为ABC △),管理员从BC 边上的一点D 出发,沿DC CA AB BD →→→的方向走了一圈回到D 处,则管理员从出发到回到原处在途中身体 ( )A.转过90B.转过180 C.转过270 D.转过360B CBAC DEAEC BDABCD9、如下图1,在ABC △中,7050A B CD ∠=∠=,,平分ACB ∠.ACD ∠= .10、如上图2,AB CD AD BC ,,∥相交于O 点,35BAD ∠=,76BOD ∠=,则C ∠的度数 是( ) A.31B.35C.41D.7611、在ABC △中,若7836A ∠=',5736B ∠=',则_______C ∠=. 12、在ABC △中,275A B ∠=∠=,则C ∠=( )A .30°B .135°C .105°D .67°30′ 13、(1)已知△ABC ,①如图1,若P 点是ABC ACB ∠∠和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1902P A ∠=+∠;②如图2 ,若P 点是ABC ∠∠和外角ACE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90P A ∠=-∠;③如图3,若P 点是外角CBF BCE ∠∠和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1902P A ∠=-∠.上述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A.0个B.1个 C.2个D.3个(2)选一个图形,对其结论进行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 ( 2014 •昆 明 模 拟 )AD ,AE 分 别 是 △ ABC 的 高 和 角 平 分 线 ,且 ∠ B=76 °,∠ C=36 °, 则 ∠ DAE 的 度 数 为 ( ) A . 20 ° B . 18 ° C . 38 ° D . 40 °2 、( 2014 •福 鼎 市 模 拟 )如 图 , BA 1 和 CA 1 分 别 是 △ ABC 的 内 角 平 分 线 和 外 角 平 分 线 , BA 2 是 ∠ A 1 BD 的 角 平 分 线 CA 2 是 ∠ A 1 CD 的 角 平 分 线 , BA 3 是 A 2 BD ∠ 的 角 平 分 线 , CA 3 是 ∠ A 2 CD 的 角 平 分 线 , 若 ∠ A 1 = α , 则 ∠ A 2 0 1 3 为 ( A. B. C. ) D.α 2013α22013α 2012α220123 、 ( 2014 •丰 润 区 二 模 ) 如 图 , 在 Rt △ ACB 中 , ∠ ACB=90 °, ∠ A=25 °, D 是 AB 上 一 点 .将 Rt △ ABC 沿 CD 折 叠 ,使 B 点 落 在 AC 边 上 的 B ′ 处 ,则 ∠ ADB ′ 等 于( A . 40 ° B . 35 ° C . 30 ° D . 25 ° )4 、 ( 2013 •河 北 ) 一 个 正 方 形 和 两 个 等 边 三 角 形 的 位 置 如 图 所 示 , 若 ∠ 3=50 °, 则 ∠ 1+ ∠ 2= ( ) C . 130 ° D . 180 °A . 90 ° B . 100 °5、 ( 2013 •安 庆 一 模 )如 图 ,已 知 AB ∥ DE ,∠ ABC=80 °,∠ CDE=140 °,则 ∠ C= ( A . 20 ° B . 30 ° C . 40 ° D . 50 °)6、(2013•西青区二模)如图,小明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沿着 DE 折叠 (点 D、 E 分别在边 AB、 AC 上) , 并使点 A 与点 A′重合, 若∠A=70°, 则∠1+∠2 的度数为( A.140° ) B.130° C.110° D.70°7、(2013•南漳县模拟)(附加题)如图,把△ABC 纸片沿 DE 折叠,当点 A 落 在四边形 BCDE 内部时,则∠A 与∠1,∠2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 . ∠ A= ∠ 1+ ∠ 2 B . ∠ A= ∠ 2- ∠ 1 C . 2 ∠ A= ∠ 1+ ∠ 2)D . 3 ∠ A=2 ( ∠ 1+ ∠ 2 )8、 (2012•南通) 如图, △ABC 中, ∠C=70°, 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 ) B.250° C.180° D.140° A.360°9、(2012•河源)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 纸片,点 D、E 分别是边 AB、AC 上,将△ABC 沿着 DE 折叠压平,A 与 A′重合,若∠A=75°, 则∠1+∠2=( A.150° ) C.105° D.75° B.210°10 、( 2012 •樊 城 区 模 拟 )下 面 是 有 关 三 角 形 内 外 角 平 分 线 的 探 究 ,阅 读 后 按 要 求 作 探 究 1 : 如 图 ( 1 ) , 在 △ ABC 中 , O 是 ∠ ABC 与 ∠ ACB 的 平 分 线 BO 和 CO 的 交 点 , 通 过 分 析 发 现 : ∠ BOC=90 ° +1 2∠ A( 不 要 求 证 明 ) . 探 究 2 :如 图( 2 )中 , O 是 ∠ ABC 与 外 角 ∠ ACD 的 平 分 线 BO 和 CO 的 交 点 ,试 分 析 ∠ BOC 与 ∠ A 探 究 3 :如 图( 3 )中 , O 是 外 角 ∠ DBC 与 外 角 ∠ ECB 的 平 分 线 BO 和 CO 的 交 点 ,则 ∠ BOC 与 ∠ A 有 怎 样 的 数 量 关 系 ? ( 只 写 结 论 , 不 需 证 明 ) . 结 论 :11 、如 图 ,△ ABC 中 , BD 平 分 ∠ ABC 交 AC 于 D , CE 平 分 ∠ ACB 交 AB 于 E , CE 与 BD 交 于 F , 连 接 AF 并 延 长 交 BC 于 H , 过 F 作 FG ⊥ BC 于 G . ( 1 ) 若 ∠ ABC=45 °, ∠ ACB=65 °, 求 ∠ HFG 的 度 数 ; ( 2 ) 根 据 ( 1 ) 中 的 规 律 探 索 ∠ ABC 、 ∠ ACB 与 ∠ HFG 之 间 的 关 系 ; ( 3 ) 试 探 究 ∠ BFH 与 ∠ CFG 的 大 小 关 系 , 并 说 明 理 由 .12 、 问 题 1 如 图 ① , 一 张 三 角 形 ABC 纸 片 , 点 D 、 E 分 别 是 △ ABC 边 上 两 点 . 研 究 ( 1 ) : 如 果 沿 直 线 DE 折 叠 , 使 A 点 落 在 CE 上 , 则 ∠ BDA ′ 与 ∠ A 的 数 量 关 系 是研 究 ( 2 ) : 如 果 折 成 图 ② 的 形 状 , 猜 想 ∠ BDA ′ 、 ∠ CEA ′ 和 ∠ A 的 数 量 关 系 是研 究 ( 3 ) : 如 果 折 成 图 ③ 的 形 状 , 猜 想 ∠ BDA ′ 、 ∠ CEA ′ 和 ∠ A 的 数 量 关 系 , 并 说 明理由. 猜想: 理由 问题 2 研 究 ( 4 ) : 将 问 题 1 推 广 , 如 图 ④ , 将 四 边 形 ABCD 纸 片 沿 EF 折 叠 , 使 点 A 、 B 落 在 四 边 形 EFCD 的 内 部 时 , ∠ 1+ ∠ 2 与 ∠ A 、 ∠ B 之 间 的 数 量 关 系 是 .13 、 已 知 : 如 图 1 , △ ABC 中 , ∠ B > ∠ C , AD 是 △ ABC 的 角 平 分 线 , 点 P 是 AD 上 的 一 点 , 过 点 P 画 PH ⊥ BC 于 H ( 1 ) 求 证 : ∠ DPH=1 2( ∠ B- ∠ C ) ; ( 2 ) 如 图 2 , 当 点 P 是 线 段 AD 的 延 长 线 上 的 点 时 , 过 点 P 画 PH ⊥ BC 于 H , 上 述 结 论任然成立吗?请你作出判断并加以说明.【( 1 ) 证 明 : ∵ AD 平 分 ∠ BAC ,∴ ∠ BAD= ∠ CAD , ∵ PH ⊥ BC 于 H , ∴ ∠ DPH=90 ° - ∠ PDH , ∵ ∠ DAC=1 2∠ BAC=1 2( 180 ° - ∠ B- ∠ C ) , ∴ ∠ DPH=90 ° - ∠ PDH =90 ° - ( ∠ DAC+ ∠ C ) =90 ° -1 2( 180 ° - ∠ B- ∠ C ) - ∠ C =1 2( ∠ B- ∠ C ) . ( 2) 解 : 上 述 结 论 仍 然 成 立 . 证 明 : ∵ AD 平 分 ∠ BAC , ∴ ∠ BAD= ∠ CAD , ∵ PH ⊥ BC 于 H , ∴ ∠ DPH=90 ° - ∠ PDH=90 ° - ∠ DAC , ∵ ∠ DAC=1 2∠ BAC=1 2( 180 ° - ∠ B- ∠ C ) , ∴ ∠ DPH=90 ° - ∠ PDH ,=90 ° - ( ∠ DAC+ ∠ C ) =90 ° -1 2( 180 ° - ∠ B- ∠ C ) - ∠ C =1 2( ∠ B- ∠ C ) . 】 14 、已 知 ,如 图 ,∠ XOY=90 °,点 A 、B 分 别 在 射 线 OX 、OY 上 移 动 ,BE 是 ∠ ABY 的 平 分 线 , BE 的 反 向 延 长 线 与 ∠ OAB 的 平 分 线 相 交 于 点 C , 试 问 ∠ ACB 的 大 小 是 否 发 生 变 化 ? 如 果 保 持 不 变 , 请 给 出 证 明 ; 如 果 随 点 A、 B 移 动 发 生 变 化 , 请 求 出 变化范围.【解 : ∠ C 的 大 小 保 持 不 变 . 理 由 :∵ ∠ ABY=90 ° + ∠ OAB , AC 平 分 ∠ OAB , BE 平 分 ∠ ABY , ∴ ∠ ABE=1 2∠ ABY=1 2( 90 ° + ∠ OAB ) =45 ° +1 2∠ OAB , 即 ∠ ABE=45 ° + ∠ CAB , 又 ∵ ∠ ABE= ∠ C+ ∠ CAB , ∴ ∠ C=45 °, 故 ∠ ACB 的 大 小 不 发 生 变 化 , 且 始 终 保 持 45 °. 】 15 、 ( 1 ) 如 图 1 , 有 一 块 直 角 三 角 板 XYZ 放 置 在 △ ABC 上 , 恰 好 三 角 板 XYZ 的 两 条 直 角 边 XY 、 XZ 分 别 经 过 点 B 、 C .△ ABC 中 ,∠ A=30 °,则 ∠ ABC+ ∠ ACB= ∠ XBC+ ∠ XCB=150°,90°.( 2 ) 如 图 2 , 改 变 直 角 三 角 板 XYZ 的 位 置 , 使 三 角 板 XYZ 的 两 条 直 角 边 XY 、 XZ 仍 然 分 别 经 过 B 、 C , 那 么 ∠ ABX+ ∠ ACX 的 大 小 是 否 变 化 ? 若 变 化 , 请 举 例 说 明 ; 若 不 变 化 , 请 求 出 ∠ ABX+ ∠ ACX 的 大 小 . ( 不 变 化 , 6 0 °)16、已知:如图 1,线段 AB、CD 相交于点 O,连接 AD、CB、如图 2,在图 1 的条 件下,∠DAB 和∠BCD 的平分线 AP 和 CP 相交于点 P,并且与 CD、AB 分别相交于 M、N.试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 1 中,请直接写出∠A、∠B、∠C、∠D 之间的数量关系: ; (2)在图 2 中,若∠D=40°,∠B=30°,试求∠P 的度数;(写出解答过程) (3)如果图 2 中∠D 和∠B 为任意角,其他条件不变,试写出∠P 与∠D、∠B 之间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解 : ( 1 ) ∠ A+ ∠ D= ∠ B+ ∠ C ;( 2 ) 由 ( 1 ) 得 , ∠ 1+ ∠ D= ∠ 3+ ∠ P , ∠ 2+ ∠ P= ∠ 4+ ∠ B , ∴ ∠ 1- ∠ 3= ∠ P- ∠ D , ∠ 2- ∠ 4= ∠ B- ∠ P , 又 ∵ AP 、 CP 分 别 平 分 ∠ DAB 和 ∠ BCD , ∴ ∠ 1= ∠ 2 , ∠ 3= ∠ 4 , ∴ ∠ P- ∠ D= ∠ B- ∠ P , 即 2 ∠ P= ∠ B+ ∠ D , ∴ ∠ P= ( 40 ° +30 °) ÷ 2=35 °.( 3 ) 2 ∠ P= ∠ B+ ∠ D . 】 17 、 已 知 如 图 1 , 线 段 AB 、 CD 相 交 于 点 O , 连 接 AD 、 CB , 我 们 把 形 如 图 1 的 图 形 称 之 为 “ 8 字 形 ” . 如 图 2 , 在 图 1 的 条 件 下 , ∠ DAB 和 ∠ BCD 的 平 分 线 AP 和 CP 相 交 于 点 P , 并 且 与 CD 、 AB 分 别 相 交 于 M 、 N . 试 解 答 下 列 问 题 :( 1) 在 图 1 中 , 请 直 接 写 出 ∠ A、 ∠ B、 ∠ C、 ∠ D 之 间 的 数 量 关 系 : ; ( 2) 仔 细 观 察 , 在 图 2 中 “ 8 字 形 ” 的 个 数 : 个; ( 3 ) 在 图 2 中 , 若 ∠ D=40 °, ∠ B=36 °, 试 求 ∠ P 的 度 数 ; ( 4) 如 果 图 2 中 ∠ D 和 ∠ B 为 任 意 角 时 , 其 他 条 件 不 变 , 试 问 ∠ P 与 ∠ D、 ∠ B 之 间 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 【 解 : ( 1 ) 结 论 : ∠ A+ ∠ D= ∠ C+ ∠ B ; ( 2) 结 论 : 六 个 ; ( 3 ) 由 ∠ D+ ∠ 1+ ∠ 2= ∠ B+ ∠ 3+ ∠ 4 ① ( ∵ ∠ AOD= ∠ COB ) , 由 ∠ 1= ∠ 2 , ∠ 3= ∠ 4 , ∴ 40 ° +2 ∠ 1=36 ° +2 ∠ 3 ∴ ∠ 3- ∠ 1=2 °( 1 ) 由 ∠ ONC= ∠ B+ ∠ 4= ∠ P+ ∠ 2 , ② ∴ ∠ P= ∠ B+ ∠ 4- ∠ 2=36 ° +2 ° =38 °; ( 4 ) 由 ① ∠ D+2 ∠ 1= ∠ B+2 ∠ 3 , 由 ② 2 ∠ B+2 ∠ 3=2 ∠ P+2 ∠ 1 ① + ② 得 : ∠ D+2 ∠ B+2 ∠ 1+2 ∠ 3= ∠ B+2 ∠ 3+2 ∠ P+2 ∠ 1 ∠ D+2 ∠ B=2 ∠ P+ ∠ B . ∴ ∠ P=∠D+∠B 2.】 18 、 如 图 : AB ∥ CD , 直 线 l 交 AB 、 CD 分 别 于 点 E 、 F , 点 M 在 EF 上 , N 是 直 线 CD 上 的 一 个 动 点 ( 点 N 不 与 F 重 合 )( 1 ) 当 点 N 在 射 线 FC 上 运 动 时 , ∠ FMN+ ∠ FNM= ∠ AEF , 说 明 理 由 ; ( 2) 当 点 N 在 射 线 FD 上 运 动 时 , ∠ FMN+ ∠ FNM 与 ∠ AEF 有 什 么 关 系 并 说 明 理 由 .【解: ( 1 ) ∵ AB ∥ CD , ∴ ∠ AEF+ ∠ MFN=180 °. ∵ ∠ MFN+ ∠ FMN+ ∠ FNM=180 °, ∴ ∠ FMN+ ∠ FNM= ∠ AEF . ( 2 ) ∠ FMN+ ∠ FNM+ ∠ AEF=180 °. 理 由 : ∵ AB ∥ CD , ∴ ∠ AEF= ∠ MFN . ∵ ∠ MFN+ ∠ FMN+ ∠ FNM=180 °, ∴ ∠ FMN+ ∠ FNM+ ∠ AEF=180 °.】19、把一副学生用三角板(30°、60°、90°和 45°、45°、90°)如图(1) 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在 y 轴正半轴上,直角边 AC 与 y 轴重合,斜边 AD 与 y 轴重合, 直角边 AE 交 x 轴于 F, 斜边 AB 交 x 轴于 G, O 是 AC 中点, AC=8. (1)把图 1 中的 Rt△AED 绕 A 点顺时针旋转 α 度(0≤α <90°)得图 2,此 时△AGH 的面积是 10,△AHF 的面积是 8,分别求 F、H、B 三点的坐标; (2)如图 3,设∠AHF 的平分线和∠AGH 的平分线交于点 M,∠EFH 的平分线和 ∠FOC 的平分线交于点 N,当改变 α 的大小时,∠N+∠M 的值是否会改变?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若不改变,请求出其值.【解 : ( 1 ) ∵ OG ∥ BC , AC=8 ,∴ ∠ B= ∠ AGO=45 °, ∴ OA=OG=4 . ∵ S △ A F H =8 , S △ A G H =10 , ∴ GH=5 , FH=4 . ∴ OH=1 , OF=5 , ∴ F ( -5 , 0 ) , H ( -1 , 0 ) , B ( 8 , -4 ) . ( 2 ) 不 变 , ∠ N+ ∠ M=97.5 °. 理由如下 设 ∠ HAC= α , ∠ GAO= ∠ AGO=45 °, ∴ ∠ FHA= ∠ HAG+ ∠ AGH=90 ° + α . ∵ HM 平 分 ∠ AHF , ∴ ∠ FHM=1 2∠ FHA=45 ° +1 2α . ∵ GM 平 分 ∠ AGH , ∴ ∠ HGM=1 2∠ AGO=22.5 °. ∵ ∠ FHM= ∠ HMG+ ∠ MGH , ∴ 45 ° +1 2α = ∠ M+22.5 °, ∴ ∠ M=22.5 ° +1 2α.又FN平分∠EFO,∴∠NFO=12∠EFO=12(∠FOA+∠FAO)=12(90°+30°+α)=60°+12α,∴∠N=180°-∠NFO-∠NOF=180°-(60°+12α)-45°=75°-12α.∴∠N+∠M=(75°-12α)+(22.5°+12α)=97.5°.】20、如图,A、B两点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A以每秒x个单位长度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点B以每秒y个单位长度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1)若|x+2y-5|+|2x-y|=0,试分别求出1秒钟后A、B两点的坐标;(2)设∠BAO的邻补角和∠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问: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P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延长BA至E,在∠ABO的内部作射线BF交x轴于点C,若∠EAC、∠FCA、∠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过点G作BE的垂线,垂足为H,试问∠AGH 和∠BGC的大小关系如何?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1)解方程组:x+2y−5=02x−y=0得:x=1y=2(3分)∴A(-1,0),B(0,2);(2)∠P的大小不发生变化,∠P=180°-∠PAB-∠PBA=180°-12(∠EAB+∠FBA)=180°-12(∠ABO+90°+∠BAO+90°)=180°-12(180°+180°-90°)=180°-135°=45°;(3)∠AGH=∠BGC,理由如下:作GM⊥BF于点M.由已知有:∠AGH=90°-12∠EAC=90°-12(180°-∠BAC)=12∠BAC,∠BGC=∠BGM-∠CGM=90°-12∠ABC-(90°-12∠ACF)=12(∠ACF-∠ABC)=12∠BAC∴∠AGH=∠BGC.注:不同于此标答的解法请比照此标答给分.】21、如图,△ABC中,∠A=35°,∠B=69°,CE平分∠ACB,CD⊥AB于D,求∠ECD的度数,探究:(1)若点F是线段CE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端点C、E重合),FM⊥AB于M,求∠EFM的度数;(2)若点G是线段CE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端点E重合),GN⊥AB于N,直接写∠EGN的度数.(在右图中直接画出图形再计算)【解:∵CE平分∠ACB,∴∠ACE=∠BCE=12∠ACB,又∠A=35°,∠B=69°,∴∠ACB=180°-35°-69°=76°,∴∠ACE=∠BCE=12×76°=38°,又∵CD⊥AB,∴∠CDB=90°,∴∠DCB=90°-69°=21°∴∠DCE=∠BCE-∠DCB=38°-21°=17°;(1)∵FM⊥AB于M,∴FM∥CD,∴∠EFM=∠ECD=17°,(2)∵GN⊥AB,∴GN∥CD,∴∠EGN=∠ECD=17°.】22、(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ABC中,∠A=40°,则∠ABC+∠ACB=度,∠XBC+∠XCB=度;(2)如图2,改变(1)中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点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3)如果(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把“∠A=40°”改成“∠A=n°”,请直接写出∠ABX+∠ACX的大小.23、如图,把△ABC的纸片沿着DE折叠.(1)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点A′的位置.(如图1)且∠1=40°,∠2=24°,求:∠A′的度数;(2)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BE的上方)点A′的位置(如图2),则∠A′与∠1,∠2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理由;(3)若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CD的下方)点A′的位置(如图3),∠A′与∠1,∠2又有怎样的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4、将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ABC上,使得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 恰好分别经过点B、C.(1)如图1,当∠A=45°时,∠ABC+∠ACB=度,∠DBC+∠DCB=度;(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DEF的位置,使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仍然分别经过点B、C,那么∠ABD+∠ACD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没有变化,请探究∠ABD+∠ACD与∠A的关系.2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且|2a+b+1|+(a+2b-4)2=0.(1)求a,b的值;(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12△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12△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3)如图2,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OF⊥OE.当点P运动时,∠OPD∠DOE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点B(a,0),且满足|2a-b|+(b-4)2=0.(1)求点A、点B的坐标.(2)已知点C(0,b),点P从B点出发沿x轴负方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y轴负方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移动,某一时刻,如图所示且S阴=12,求点P移动的时间?S四边形OCAB(3)在(2)的条件下,AQ交x轴于M,作∠ACO,∠AM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N,判断∠N−∠APB−∠PAQ∠AQC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其值;若不是定值,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