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第1课时 力学实验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课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课教案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含义。
2. 实验原理:利用摩擦力的大小影响物体运动的距离,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3. 实验操作步骤:斜面实验、毛巾实验、棉布实验、木板实验。
4. 实验数据分析:摩擦力与物体运动距离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力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含义。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斜面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包括毛巾实验、棉布实验、木板实验。
5. 数据收集: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小车在不同摩擦力下的运动距离。
6.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距离的关系。
7. 结论总结:学生总结实验结论,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8.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9.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含义。
2. 演示法:教师演示斜面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数据,分析摩擦力与物体运动距离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学生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摩擦力与物体运动距离的关系。
3. 学生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 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刻度尺。
2. 教学课件:PPT课件,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等。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精编:专题八 第1课时 力学实验与创新
一、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图1
热点实验例析
专题八 第1课时
解析 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读数为 20 mm+3×0.05 mm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20.15 mm.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读数为 1.5 mm+ 23.0×0.01 mm=1.730 mm.
答案 20.15 1.730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F′”). ④图乙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力是 ________( 填“F”或 “F′”).
解析 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要采用作力的图示 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图乙中与 F1、 F2 效果相同的力是用一个弹 簧秤把结点 P 拉到位置 O 时的力 F′.图乙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力是 F′.
专题八
【应考策略】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2.熟悉课本实验,
抓住实验的灵魂——实验原理,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熟知两 类误差分析.
热点实验例析
专题八 第1课时
第 1 课时
力学实验与创新
本 课 例 1 用游标卡尺测得某样品的长度如图 1 甲所示,其读数 L 时 栏 =__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边长 a 如图 目 开 乙所示,其读数 a=________mm. 关
图6
热点实验例析
专题八 第1课时
答案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刻度尺、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
(2)钩码的个数
(3)同一根弹簧上截下的几段,越短的段,劲度系数越大 (或越 长的段,劲度系数越小)
热点实验例析
四、以打点计时器或光电门为工具的力学实验
专题八 第1课时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教案实验1:测量小球的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并熟悉使用实验仪器。
实验器材:•小球•秒表•直尺•计算器实验步骤:1.将小球从一定高度释放,并用秒表记录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t;2.重复上述步骤3次,得到3个时间数据t1、t2、t3;3.使用直尺测量小球自由下落的垂直距离h;4.计算平均时间和标准差。
•平均时间 T = (t1 + t2 + t3) / 3•标准差σ = sqrt((〖(t1-T)〗2+〖(t2-T)〗2+〖(t3-T)〗^2 )/2)5.使用公式 g = 2h/(T^2) 计算重力加速度g。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g将接近于地球表面上普遍认可的值9.8m/s²。
如果计算结果与此值相差较大,则可能由于实验误差或实验操作不准确所导致。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时小球的自由下落距离应尽量大,以减小误差。
•操作秒表时要准确记录起始和停止时间。
•重复进行多次实验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2: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目的:测量给定弹簧的弹性系数,并理解力与形变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重物•尺子•测力计实验步骤:1.将弹簧垂直悬挂,在下方固定一个重物作为负载;2.使用测力计测量弹簧拉力F;3.记录相应拉伸长度x;4.逐渐增加负载,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得到一组拉力与形变数据(F-x 曲线)。
弹性系数计算:根据胡克定律,弹性系数k = F/x,其中F为承受载荷产生的拉力,x为负荷造成的形变长度。
通过绘制 F-x 曲线并求斜率可得到具体的弹性系数值。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弹簧的拉力与形变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并且斜率即为其弹性系数。
不同材质的弹簧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值。
实验注意事项:•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负载均匀受力;•弹簧在未受力时应处于自然状态,无任何拉伸或压缩;•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尖锐物品损伤或击打人身。
专题八 力学实验
专题八 力学实验一、天平的使用(测质量)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 ;(2) ;(3) .二、测密度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 克;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m 3,密度是__________.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将下列各步骤前的数字序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②.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③.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 ____ ____.(3)实验过程:A Ba .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 .(已填入表中)b .如图A ,把玻璃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c .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B 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中.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表中.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1、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⑴. 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运动;⑵. 比较图和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⑶. 比较图和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四、压强实验1、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下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3)根据(1)、(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2、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3、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Pa.(保留二位小数)五、研究浮力实验1、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设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2)若选用的操作是②④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汗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___(填序号).2、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如右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_.六、研究杠杠的平衡条件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线和 _________等.在实验前,应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若在实验过程中,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 或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七、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2)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附字母表示)是 和 .(3)在表中空白处分别写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值;(4)在右边方框中画出滑轮组及绕法;(5)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 运动.小刚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进行读数,则他这样得出的机械效率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小”、“偏大”或“相等”).(6)要想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A 改变绕线的方法;B 增加钩码的提升高度;C 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D 减少钩码的提升高度.八、测功率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⑴、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⑵、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A 、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B 、测出楼梯的总长度C 、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D 、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E 、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九、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十、测斜面的机械效率下图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
202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第1讲力学实验课件
专题八第一讲ꢀ力学实验价值引领备考定向体系构建真题感悟0102内容索引03高频考点能力突破价值引领备考定向物理实验在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物理实验的实践和学习,充分锻炼学生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科学探究素养和探究能力,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核心价值核学科科学探究素养ꢀ素养ꢀ心要求科学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要求掌握常规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将新课程标准及教材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关键能力ꢀ课程标准要求的所有实验,把握每个实验的灵魂——原理,掌握基本仪器的选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如图ꢀ必备知识像法、平均值法等试题情境ꢀ在课程标准和教材原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变式ꢀ考查方式ꢀ通过选择、填空、画图、连线、问答等形式考查ꢀ本部分属于高考必考内容,每个实验都有可能考查,仪器的使用是实验考核的基础内容。
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原理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考向预测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断出现;纸带类问题、弹簧类实验、涉及电阻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为命题的重点;预计涉及传感器的有关实验及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实验为又一命题点ꢀ体系构建真题感悟【网络构建】【高考真题1.(2019全国Ⅰ卷)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探究。
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
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Aꢀ0.233ꢀ0.75情境剖析ꢀ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以物体沿倾斜木板加速下滑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类问题情境。
高考物理专题8力学实验课件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 a-n 图 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 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12/13/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5)利用 a-n 图像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_______ kg(保留 2 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g=9.8 m·s-2).
12/13/2021
第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5)早在 16 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 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 4 所示的“斜 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 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________.
12/13/2021
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3)实验中,保持滑块质量不变,而且保证滑块每次都从导轨 的顶点 A 由静止释放,改变木板左端的高度,重复上面的实验, 可得到多组 h 和 t 的测量值,作出________(选填 h-t2 或 h-t12) 的图像,如果图像是线性的,便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 外力成正比.
第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2018·北京)用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
12/13/2021
第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 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 点 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 T 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 2 中 A、B、C、D、E、F……所示.
12/13/2021
专题八:物体的平衡
专题八 物体的平衡第一节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一.平衡状态所谓“平衡状态”,即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学习中要能运用这个平衡条件判定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在已知物体处于平衡的前提下依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判断、推理并计算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理解物体的“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状态可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以保持静止(静平衡),也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动平衡).上述中要正确理解“保持静止”的含义,一个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速度一直为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保持静止,即处于平衡状态.但有的情况物体的速度为零,却不能保持,此时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例如: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达到最高点时,速度虽然为零,但由于重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物体不可能“保持静止”,即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另外,还要明确“某物体保持静止是指与地面保持静止,而不是“某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保持静止.后者是指某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即在这段时间内两者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例如:A 、B 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A 相对B 保持静止,此时A 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我们说:不一定.因为A 有可能与B 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做变速运动.要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必须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如果A 与B 一起相对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则A 是处于平衡状态;如果A 与B 一起相对地面做变速直线运动,则A 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二.平衡条件要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叫做平衡条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等于零,加速度就等于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不等于零,运动状态就会改变,物体将不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就是合力等于零,它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与保持静止所满足的条件都是0=合F ,区别仅在于物体的初始状态不同,若开始时刻物体是静止的,则它将保持静止;若开始时刻物体是运动的,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目标检测】A 组1. 下列关于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等于零,则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等于零,则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只要物体速度等于零,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如果受共点力作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合外力一定为零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物体达到最高点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中的人处于平衡状态(C)平板车上有一个小木块,当小木块与平板车一起加速运动时,小物块处于平衡状态(D)竖直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重物,平衡后,用力F 将它在拉下一段距离后停止,当突然撤去力F 时,重物仍处于平衡状态3. 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 、5N ,那么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可能是( )(A)1 N (B)4 N (C)8 N (D)10 N 4.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下述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B)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C)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以上都不是 5. 如图,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紧贴在竖直墙壁上,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F 增大的情况下,物体所受静摩擦力 ( )(A)方向向上 (B)增大 (C)减小 (D)不变6. 如图中四种情况,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与小球接触的水平面或斜面都是光滑的,小球受到倾斜面弹力作用的是(斜面已被固定) ( )B 组7. 在下列各组的三个共点国力作用下的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 )(A)3N,4N,8N (B)3N,5N,7N (C)1N,2N,4N (D)7N,6N,13N8. 如图所示,物体A 静止在固定的斜面B 上.下面关于斜面对物体A 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沿斜面向上 (B)垂直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下 (D)竖直向上9. 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mg ,(M-m)g (B )mg ,Mg(C)(M-m)g ,Mg (D)(M+m)g ,(M-m)g10.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N G A 3=,N G B 4=.A 用悬绳悬挂在天花板上,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轻弹簧上的弹力F=2N .则绳中张力T 及B 对地面的压力N的可能值分别是( )(A)7N 和0 (B)5N 和2N(C)1N 和6N (D)2N 和5N第二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并能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和计算共点力的平衡问题.2.对于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的问题,会正确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初步掌握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建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应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对物体受力分析首先要考虑所要求的条件是否满足,应正确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求合力时不易直接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可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解静力学问题的思路与解动力学问题相同,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情况),然后列出平衡方程求解.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并且知道当未知力的方向事先不能确定时,可先假定未知力具有某一方向,然后根据解得的结果判断此未知力的实际方向.一.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题的一般步骤1.要确定研究对象,即弄清题意,明确到以哪一个物体(或结点)作为研究对象.2.对所选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这一步是解题成败之关键,务必细致周到,不多不漏,画出受力示意图.3.分析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是否可以用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4.运用平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列出平衡方程进行求解.【目标检测】A组1.如图所示中,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线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的大小是 ( )(A)F1=mgcosθ(B)F1=mg tanθ(C)F2=mgsinθ(D)F2=mg sinθ2.如图所示,物体在推力F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为零(C)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摩擦力与推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3.质量为m的物体A置于斜面体上,并被挡板B挡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斜面体光滑,则A、B之间一定存在弹力(B)若斜面体光滑,则A、B之间一定不存在弹力(C)若斜面体粗糙,则A、B间一定不存在弹力(D)若斜面体粗糙,则A、B间一定存在弹力4.将重为2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用力F作用于该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方向沿斜面向上)( )(A)F=5N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为5N,方向沿斜面向上(B)F=15N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5N,方向沿斜面向上(C)F=10N时,物体受的静摩擦力为零(D)无论F多大,物体总要受到静摩擦力5.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m,靠在粗糙的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物体沿着墙匀速滑动,则外力F的大小可能是( )(A)θsinmg(B)θμθsincos-mg(C)θμθcossin-mg(D)θμθcossin+mg6.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1F、2F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1F=10N、2F=2N。
第1课时 力学实验
力学实验
2. 摩擦力的探究实验 A.小明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 小的因素.
(一) 实验中,小明将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各不相 同)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 应使木块做_匀__速__直__线___运动.
4
力学实验
(二) 在猜想了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
小明进行了相关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序 木块放置 木板表面 木块上放置 弹簧测力计
号 情况
情况 的砝码个数 示数F/N① 平放木板0 Nhomakorabea2
② 平放
木板
1
2.8
③ 平放 木板上铺
1
3.4
上棉布
④ 侧放
木板
0
2
5
力学实验
(1) 分析序号___①__④_____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2) 分析序号①、②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 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压__力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小明发现自己的运动鞋底有较深的花纹,这种现 象可用分析序号____②_③_____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来解 释.
5. 压强 A.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 用了三个相同的瓶子、水和海绵,如下图所示.
10
力学实验
(3) 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 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再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 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 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 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 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_用__天__平__称__出__烧__杯__和__剩__余__盐__水__的__质__量__m_3_____, 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m_2-__m_3_)_/_V_ .
力学实验教案范文
力学实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技能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常见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常见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实验验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见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采用演示法,进行力学实验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力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见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进行力学实验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力学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力学实验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力学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遵守情况。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滑轮组、细线、杠杆等。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力学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力学实验的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课后自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常见力学实验。
力学实验专题教案
一、教案名称:力学实验专题教案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学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力学实验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2. 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3. 力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1. 引入力学实验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力学实验的的科学性。
3. 介绍力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
二、教案名称:力学实验专题教案重力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重力实验设备。
3. 培养学生对重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重力实验的基本原理。
2. 重力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3. 重力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讲解重力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重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2. 介绍重力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
3. 引导学生进行重力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案名称:力学实验专题教案摩擦力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摩擦力实验设备。
3. 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摩擦力实验的基本原理。
2. 摩擦力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3. 摩擦力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讲解摩擦力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2. 介绍摩擦力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
3. 引导学生进行摩擦力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四、教案名称:力学实验专题教案浮力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力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浮力实验设备。
3. 培养学生对浮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浮力实验的基本原理。
力学实验教案范文
力学实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 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3. 力学实验的数据处理4. 常见力学实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2. 演示法:演示常见力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力学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木板、滑轮等。
2. 实验药品:无特殊要求。
3.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力学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3. 演示:演示常见力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力学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力学实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 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3. 力学实验的数据处理4. 常见力学实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2. 演示法:演示常见力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力学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木板、滑轮等。
物理专题复习第1部分 专题8 第1讲 力学实验
点
考
匀减速直线运动,相邻水滴(时间间隔相同)的位置间的距离逐渐减
一
点
小,所以由题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
四
考
(2)滴水计时器每 30 s 内共滴下 46 个小水滴,其滴水的时间间隔
点
二
为 T=463-0 1
s≈0.67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小车运动
专 题 限
时
考 点
点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
二
运动到图(b)中 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
专 题
限
考 小为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时 集
训
点
三
返 首
页
考
[解析] (1)由于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必然受到阻力作用,做
考 列问题:
四
点
专
二
题
限
时
考
集
训
点
(a)
三
返 首
页
考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μ=______________(用木板与水平
点 面的夹角 θ、重力加速度 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 a 表示)。
考
一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 θ=30°。接通电源, 点
四
考 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
专 题 限 时
考
集
点
[答案]
gsin θ-a (1) gcos θ
(2)0.35
三
训
返 首
页
考
专题八 力学实验
第1页
高考调研 ·二轮重点讲练 ·物理
思维网络构建
第2页
高考调研 ·二轮重点讲练 ·物理
一、高考对实验的要求 高考对物理实验的考查,是在《考试说明》规定的实验基础 上进行重组与创新,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熟悉这些常规实验器材, 是否真正动手做过这些实验,是否能灵活的运用学过的实验理 论、实验方法、实验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过的实 验,包括设计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等.所给的物理情景和要求跟 教材内容多有明显区别,是以教材中实验为背景或素材,通过改 变实验条件或增加条件限制,加强对考生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和 实验能力的考查.
高考热点一: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的条件是“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因此,在两个分力 和一个力分别作用下,同一弹性绳的同一端点必须到达同一位 置才能满足实验的验证条件.
第17页
高考调研 ·二轮重点讲练 ·物理
1.(2017·课标全国Ⅲ)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 表示1 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 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除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 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14页
高考调研 ·二轮重点讲练 ·物理
答案 (1)0.56 0.96 (2)2.0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
程的平均速度,可知 vB=x2ATC=4.610+.26.59×10-2 m/s=0.56 m/s,
第11页
高考调研 ·二轮重点讲练 ·物理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Δx=aT2 可以求出加速度 的大小,得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八第1课时力学实验课件(精)
力计4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4的示数为_______ 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_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解析(1)由题图知,弹簧测力计A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3.6N.(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要记好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与方向,与结点位置无关,D错;M的重力即合力,测量前弹簧测力计校零才能测量准确,B对;拉线与木板平行才能保证力在木板平面内,C对.⑶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见若减小F%可调节〃的大小或方向,调节04方向或减小物重G等.答案(1)3.6 (2)D ⑶①减小弹簧测力计3的拉力;②减小重物M的质量(或将A更换成较人量程的弹赞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等).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例2为探究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某同学采用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1)其设计方案如下:让质量为加的立方体小铁块从开始端自由下落,开始端至光电门的高度差为方,则此过程中小铁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 ;测出小铁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s则此过程中小铁块动能增加量为_______________ ;(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定小铁块的质量加;B.用游标卡尺测出立方体小铁块的边长必C.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h>d);D.电磁铁先通电(电源未画出),让小铁块吸在开始端;E.断开电源,让小铁块自由下落;F.计时装置记录小铁块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为6计算出相应速度v;G.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C、D、E、F等步骤,得到七组(尼,"2)数据;H・将七组数据在於一方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坐标点,连线得到如图3所示直线.上述操作中有一步骤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填步骤前的字母);计算小铁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农=_____________ ・⑶若v2-h图线满足条件____________ ,则可判断小铁块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l)mgh ^niv1 (2)A y(3)计算出直线斜率的值与2g比较,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二者相等以题说法对’‘验证机械能守怛定律”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验证AE P = AE k,二是通过作v~ - h 图象,看图象斜率与2g的关系,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针对训练2利用图4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打点计时器应接__________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实验步骤如下:A.按图4装置沿竖直方向固定好打点计时器,把纸带下端挂上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B.将纸带下端靠近打点计时器图4 附近静止, ___________________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为打出的一条纸带,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出4、B、C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分别为仙,方2,居.汗• • f f 铁■* hi ►J< ------- h2 -------图5(3)设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八重物质量为加,重力加速度为g,则重物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Q= 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纸带从O下落到B过程中增加的动能AEk= _________ ,减小的重力势能Mp⑷由于纸带受到的摩擦,实验测得的AE—AEp(填“大于” 或“小于”).答案(1)交流(2)接通电源释放纸带刻度尺AEk—(訂2 °^E p-mgh2 (4)小于二、探究性实验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例3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所用的钩码每只质量都是30 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岀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格中.(弹力始终没有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祛码质量(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cm) 6.007.158.349.4810.6411.79弹力大小(N)00.2940.5880.882 1.176 1.470(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6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I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2)说明图象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R是多大.图6答案(1)图象如图所示(2)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点基本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判定F 和I 间是一次函数关系.画一条直线,使尽 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该图线跟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 AF ⑶由比=应 可得上针对训A. 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 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仗, F )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 接起来.B. 记F/ND. 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2个、3个、4个……钩码,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 内,然后取下钩码.E. 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不行再写成二次函数.F.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 整理仪器.(1)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为: _________(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作出 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Q 的关系图线如图8所示.该实验始终在 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如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答案 (1)CBDAEFG (写成CBDGAEF 的也町以)(2) 10(或10.0) cm 50.() N/m (写成0.500 N/cm 的也可以)________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位有效数字)•(后一空2.探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的关系例4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14・6 g,祛码盘质量加o=7・8 g,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轲=50Hz•其实验步骤是:图9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B.调节贡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心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C.取下细绳和祛码盘,记下祛码盘中祛码的质量加;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4;E.重新挂上细绳和祛码盘,改变祛码盘中祛码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10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_ m/s2.十 6.87——7.75 —p— &64 —J单位:cm图10(3)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如下表,次数12345舷码盘中祛码的重力F/N0.100.200.290.390.49小车的加速度a/m-s~20.88 1.44 1.84 2.38 2.89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一卩图象(如图11)・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____ •(1111111111/■11111 cmI C111111111111乙图]2(2)为了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力不变,可改变滑块质量M和气垫导轨右端高度〃(见图甲).关于“改变滑块质量M和气垫导轨右端的高度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A.M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增大B.M 增大时,〃减小, 以保持二(2)BC3・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例5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 (填答案前的字母).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C.是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D.是为了使橡皮筋松驰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⑵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D草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的关系作出的以下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A. 2 五B.心中C. WSD.答案(1)C (2) AB针对训练5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一步探究变力作用下的“动能定理”・如图14所示,他们用力传感器通过定滑轮直接拉固定在小车上的细绳,测出拉力F;用位移传感器测出小车的位移£和瞬时速度“已知小车质量为200 g.汁算机位移传图14⑴某次实验得出拉力F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15甲所示,速度"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数据如表格.利用所得的F—s图象,求出$=0・30 m到0.52 m过程中变力F做功可= __________________ J,此过程动能的变化AE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乙读题审题解题12.力学创新型实验的分析技巧【审題示« )(2011・四川自赏审第三次诊斷22越),j 打点计时at •样.允电计时IS 也 是一种研呃物体运动倩况的常用计时仪Zh 其结构如图16屮所示,a 、b 分审是)t 庖门的 尢发射和接收当石物体从sblbjifi 过肘•光电计时器就町以显示物体的n )tWM. 现利用图乙所示装賈MlfiUft 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闪效.图中MNJi 水平桌88. Q 是木板 与車面的挨*点・I 和2挣周室作水慚I •话当位圖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桃的IW 个光电计 时签没/jrtiij )・庄木板頂端的p 点还Mttn 一个传饨•让構块从木板的顶熔構下,光电 仁.2并白连接的计时器显术的榔光吋间分别为30x 10・和2.0x 10 %用辭标卡尺一 淒昴小祈块的宽燈d.卡丿答案(1)5.015 (2)1.0 2.5 (3)P 点到桌面高度儿 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与0点的距离",斜面的长度£[点评]创新型实验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此类 实验关键是要明确实验目的,从实验原理上搞突破.针对训练6某同学为了研究摩擦力做功,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分析过程找规律 原理创新搞突破②可利用彳均迤度法事通 过丸电门的岭时迢乙 图16 (2) _______泉保效数字). (3) 若仅提供•把米尺.巳知当地的吸力cm ・«/&(结a>20分虎的为 0. 05 mm.①对于題冃中幣(3)和第(4)阿 直从滑丙5 6 0将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长木板上,右侧拴一细线,过固定在水平边缘的滑轮与重物连接,木块左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接,长木板固定在水平试验台上,如图17所示.实验时,木块在重物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后因重物落地而做减速运动,下图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纸带中一系列的小黑点是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8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图17\ <) U --------- i rl 1» <»•<u 「jrB单彳曾cm (H—一r i /(17.481&13 18.75 19.41 1 10.06 1 (图18(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和B点时木块的速度v A= ___________ m/s, v R=___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由纸带运动情况可以得出,纸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
第1讲 力学实验
方法技巧 螺旋测微器读数方法
测量值=固定刻度值(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精确度×可动刻度上与固定 刻度水平线所对的刻度值(注意刻度值要估读一位)。精确度为0.01 mm。 注意:(1)螺旋测微器读数以“mm”为单位时,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三位数字。 (2)螺旋测微器需要估读,读数时要估读到0.001 mm。
2
m
线。要想通过 v2-h 图象的方法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必须看图象的斜率是否接
近 2g。
方法点拨 利用纸带确定时间、速度、加速度
(1)由纸带确定时间: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之间的区 别与联系,若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0.02×5s= 0.10 s。
s2、s3、s4、s5,它们依次为
cm、
cm、
cm、
cm、
cm。
答案:1.00 1.40 1.84 2.26 2.67
方法技巧
历年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 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 器、电阻箱等等。使用以上仪器时,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 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凡是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 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
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
量ΔEk=
。
,动能变化
解析:(3)从打 O 点到打 B 点的过程中,重物下落 hB,重力势能减少,则重物的重力势
能变化量ΔEp=-mghB。动能增加,则动能的变化量ΔEk=
1 2
m vB2
-0=
1 2
m(
hC hA 2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见解析 答案 (1)AD (2)见解析
所示, 预测演练 3 光电计时器结构如图 6(a)所示,当有物体从 所示 M、N 间通过时, 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 、 间通过时, 间,若知道物体的长度,就可知道物体通过光电门的速 若知道物体的长度 , 度.如图(b),E、F 为上下两个光电门,现要利用此装 如图 , 、 为上下两个光电门, 置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 置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 .
甲 图1
乙
以题说法
1.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各尺的分度,把数 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各尺的分度, 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各尺的分度
据读成以毫米为单位的.先读主尺数据 再读游标尺数据 据读成以毫米为单位的 先读主尺数据,再读游标尺数据, 先读主尺数据 再读游标尺数据, 最后两数相加. 最后两数相加. 2.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要估读. .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要估读. 3.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 .螺旋测微器读数时, 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由可动刻度的0刻度线位置判定 刻度线位置判定; 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 由可动刻度的 刻度线位置判定; 要准确到0.01 mm,估读到 要准确到 ,估读到0.001 mm,即结果若用 ,即结果若用mm做 做 单位,则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位数字. 单位, 则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位数字.
专题八 专题八 物理实验部分
专题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实 高考除了对教材中原有的学生实验进行考查外, 验.高考除了对教材中原有的学生实验进行考查外,还增 加了对演示实验的考查,利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加了对演示实验的考查,利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 器材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来完成新的实验设计. 器材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来完成新的实验设计.设计型 实验将逐步取代对教材中原有的单纯学生实验的考查. 实验将逐步取代对教材中原有的单纯学生实验的考查.现 在的实验题类型由原来的电学实验转变为“一力一电” 在的实验题类型由原来的电学实验转变为“一力一电” 模式. 模式. 高考对学生实验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十一个实验 主要有以下十一个实验:① 高考对学生实验的考查 主要有以下十一个实验 ①研 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② 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②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④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系;③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④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⑥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⑤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⑥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同时练习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 ⑧ 使用螺旋测微器);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使用螺旋测微器 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⑩测定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⑪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⑪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图6 (1)读出图 中游标卡尺测量的物块 A 厚度为 读出图(c)中游标卡尺测量的物块 厚度为____ cm. 读出图
(2)让物块 A 从某一位置下落, 让物块 从某一位置下落, 通过测量并计算得出它通过 光电门 E 和 F 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 度为 g,若要探究物块在 E、F 之间运动的过程机械能是 , 、 否守恒,还需测量的物理量为 否守恒 ,还需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误差允 和 在误差允 许的范围内相等, 则可说明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用物理量 (用物理量 许的范围内相等, 则可说明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的字母符号表示) 的字母符号表示
图5
解析
(1)需要米尺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需要米尺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需要米尺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电磁打点计时
器需用交流电源, 器需用交流电源,故选 A、D. 、 (2)①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阻力 ; 测量两 ① 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阻力; ② 点之间距离时的读数有误差;③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的两 点之间距离时的读数有误差 ③ 计算势能变化时 选取的两 点距离过近;④交变电流频率不稳定.(选取两个原因即可 点距离过近 ④交变电流频率不稳定 选取两个原因即可) 选取两个原因即可
甲所示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 预测演练 1 如图 2 甲所示游标卡尺读数为 7.25 mm, , 图乙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 图乙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9.200 mm.
甲 图2
乙
二、验证性实验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情况如图3 例 2 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情况如图 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为橡皮筋与细 甲所示,其中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 O为橡皮筋与细 绳的结点, 和 为细绳 为细绳. 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 结果画出的图. 结果画出的图.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预测演练 2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 . 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板上, 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其中一根细线挂上 5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 .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 拉伸, 如图 4 甲所示, 甲所示, : 记录: __________、 拉伸, 记录 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C.将步骤 B 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 4 . 中的钩码取下,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 C 个和 3 个质量相等的钩码 , 用两光滑硬棒 B、 使两 、 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 B、C 的位 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 、 记录__________________. 置 , _______________, 使 , 记录 .
甲 图4
乙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如果 sin β∶sin α=________. ∶ =
答案 (1)B.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 置 O; 细线的方向(说明:能反映细线方向的其它记录也可以) C.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与步骤 B 中结点位置重合; 钩 3 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 (2) 4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课标全国卷·22)图 5 为验证机械 例 3 (2010·课标全国卷 课标全国卷 图 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 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 、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纸带、 带铁夹的重锤、 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 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 为完成此实验 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要的器材有 A.米尺 . B.秒表 . C.0~12 V 的直流电源 . ~ D.0~12 V 的交流电源 . ~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写出两个原因 写出两个原因) 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 写出两个原因
答案 (1)1.21 (2)E、F 之间的距离 L 1 2 2 m(v2 -v1 ) 2 mgL
三、探究性实验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 浙江卷·21Ⅰ 在 例 4 (2010·浙江卷 Ⅰ )在“ 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 浙江卷 的关系”的实验中, 的关系 ”的实验中,甲 、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 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 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 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 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m=0.1 kg, , 取 g=10 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 X 加 i,然后逐个拿 = , 下钩码, 下钩码 ,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 X 减 i, 绳下端的坐标的 的数据如下表: (下标 平均值 Xi=(X 加 i- X 减 i)/2 的数据如下表 : 下标 i 表示挂 在绳下端钩码个数) 在绳下端钩码个数
图3 (1)如图 甲,当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必须记 如图3甲 当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时, 如图 两细线的方向(或两力的方向), 录下两弹簧秤读数, 两细线的方向(或两力的方向), 录下两弹簧秤读数,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点的位置 . ___________.
第1课时 力学实验 热点实验例析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如图1甲所示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1.997(± 甲所示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_______ 例 1 如图 甲所示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1.997(±0.001) mm. 图乙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 个等分刻度 读数为_____ 图乙中游标卡尺 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 读数为 1.094 cm. 游标尺上有 个等分刻度)读数为
强调基本技能,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 应考策略 (1)强调基本技能 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 读 强调基本技能 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读 数类: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等;选器材类: 数类: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等;选器材类 例如选取什么量程的电表和滑动变阻器等. 重视实验 例如选取什么量程的电表和滑动变阻器等.(2)重视实验 原理,巧妙变换拓展. 原理, 巧妙变换拓展. 例如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变形 和测量电阻的再造等. 和测量电阻的再造等. 源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一直是高 考命题理念所倡导的,所以熟悉课本实验、抓住实验的 考命题理念所倡导的, 所以熟悉课本实验、 灵魂——原理,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3)提倡分析讨 原理,是我们复习的重中之重. 提倡分析讨 灵魂 原理 论,讲究实验的品质.像近年高考中的数据处理,误差 讲究实验的品质. 像近年高考中的数据处理, 分析、改良方案, 分析、 改良方案,甚至开放性实验等与课标的一标多本 思路是交汇的. 知识创新型实验 例如设计型、 知识创新型实验. 思路是交汇的. (4)知识创新型实验. 例如设计型、开放 型、探讨型实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比如利用所学 探讨型实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 知识设计出很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案.其中, 知识设计出很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案 .其中,力学设 计性实验在近年高考中有加强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计性实验在近年高考中有加强的趋势 应引起高度重视. 应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