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
中医学习笔记汇总(烂熟于心堪可学医)
本文(重点提示,每年中医执业医师必考内容)改编。
一、基础理论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
寒。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23.“木”的特性是:曲直。24.“水”的特性是:润下。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28.水的“所
胜”之行是:火。29.金的子行为:水。30.火的母行为:木。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36.木火刑金是:相侮。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39.喜胜:悲。40.恐胜:喜。41.属于“火”的是:喜。42.属于“金”的是:悲。43.属于“水”的是:耳。44.属于“土”的是:口。45.属于“水”的是:咸。46.属于“木”的是:酸。47.属于“水”的是:黑。48.属于“金”的是:白。49.“君主之官”指:心。50.“将军之官”指: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科教学笔记(全套)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3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1页
中医科教学笔记第2页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概述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3.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5.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6.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7.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主。正气;客。邪气。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一般5题,共20分):
1.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之通道,人体所有组织的腠理,为气液运行的通道。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2.气液宣通: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在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成做气液宣通。
3.亢害承制: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有余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4.六气皆从火化:六气之中,火热之气与风、湿、燥、寒关系密切,往往相兼为病,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都能化生火热。在疾病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六气皆为火化。
5.甘温除大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
6.内伤热中证:多出现于脾胃内伤疾病的早中期,由于内伤脾胃,阴火内潘而产生的一系列热象之证称为内伤热中证。
7.内感阴证:指饮食生冷、误服凉药或口鼻吸入雾湿之气等损及太阴、少阴、厥阴所出现的一系列肝脾肾阳虚衰征候。
8.内已伏阴: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人之本气先有虚损。
9.三邪理论:张从正所称三邪,即指天地人三邪。
10.情志疗法:情志的异常变化,既可引起本脏的神气病变,又可导致相应脏器的神气病变,所以可用响应的治疗措施,即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11.六郁:是指气、湿、血、痰、热、食等六种郁证的总称。
12.伤寒时地议:指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近时南方多热病,医者当师《伤寒论》意而变痛,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中医内科学完整笔记【精品】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
针灸治疗→[列缺合谷大椎风池太阳]
一、概念:
【感冒】: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二、历史沿革:
a.感冒病名首见《仁斋直指方·诸风》;
b.明清时期,多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c.时行感冒:
*《诸病源候论》提示其属“时行病”之类,具有较强传染性;
*《类证治裁》中明确提出“时行感冒”之名。[2012.57]
三、病因病机:
⑴.【病因】
①外感六淫,风为主因→因四时六气各有偏盛→风邪常与当令之气相合伤人→风寒,风热,暑湿。
②时行疫毒→若时行疫毒伤人→病情重而多变→相互传染。
⑵.【病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因病邪在外,在表,故以卫表不和为主]
四、病证鉴别:
五、治疗原则:
①解表达邪;
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③滋阴解表、益气解表、助阳解表。[2011.163]
六、预后转归:
①感冒初起→多以风寒或风热之邪为主,一般预后较好;
②风热不解或寒邪郁而化热→肺热;
③病邪传里化热,表寒未解→表寒里热证→双解汤;
【注】*双解汤→《医方集解》:荆芥、银花、薄荷、桑皮、大黄、黄芩、石膏、赤芍、丹皮。
④反复感邪,正气耗散→由实转虚;
⑤体虚感邪→正气愈亏,均可形成正虚标实之证。
七、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邪在肺卫,故属表实证。但须究其病邪的性质,区别风寒、风热及其兼夹。
①辨风寒风热②辨不同兼夹③辨偏实偏虚
耳鸣耳聋[风热上扰]
八、临证备要[新]:
1.治疗禁忌: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若风寒之候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部分)
中医各家学说(部分)
1.《四库提要》云:儒家之门户分于宋,医家之门户分于金元。
2.学派是指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3.伤寒学派在明清后出现有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和辨证论治派。
4.伤寒学派辨证论治派中又有按方类证、以法类证、分经审证之分。
5.学派传承时常见的两种师徒关系是亲炙和私淑。
6.温病学派包括温热学派和温疫学派。
7.金元时期,众医家均反对人滥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孙思邈著作是《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9.孙思邈主张四时服用不同药饵养生,创制了苇茎汤治疗肺痈。
10.孙思邈饮食养生包括饮食清淡、少食多餐、饮食宜忌、食疗。
11.孙思邈创制的新方有苇茎汤、独活寄生汤、温脾汤、温胆汤、小续命汤。
12.孙思邈重视环境养生、四时养生及体质养生。
13.孙思邈认为十二多为“丧生之本”。
14.孙思邈养生“十要”内容包括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论、饮食、房室、反俗、医药、禁忌。
15.孙思邈认为久视、久卧、久立、久坐、久行不
利于养生。
16.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儿科著作是《小儿药证直诀》,由钱乙的弟子阎季忠整理的。
17.钱乙认为小儿疾病病理特点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18.诊断小儿五脏病证时,钱乙重视面上证、目内证以诊断儿科疾病的特殊方法。
19.钱乙的著作是《婴孺论》《保婴撮要》《幼科发挥》《小儿药证直诀》《育婴秘诀》
20.钱乙阐发小儿生理特点包括、脏腑柔弱、.肌肤筋骨不壮、智力未聪、不耐寒暑。
21.钱乙治疗肾虚证用地黄丸。
22.钱乙认为损伤脾胃的原因包括小儿脾胃柔弱、乳食失节、忘攻误下、滥用刚燥克伐之剂。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重点知识汇总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确⽴: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问世。
2.⾦元四⼤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李东坦(补⼟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4.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体⾃⾝的整体性,⼈与⾃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
⼀性;
5.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6.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作⽤于⼈体,⼈体正⽓与之抗争⽽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理机能失常或⼼理活动障碍的⼀个完整的⽣命过程。
●证,即证侯,是疾病过程中某⼀阶段或某⼀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四诊—>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学说阴阳学说五⾏学说)
2.中医学对⼈体⽣理的认识(藏象精⽓⾎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
3.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第⼀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阴阳基本概念:是对⾃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双⽅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主要表现三个⽅⾯: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
阴阳;⽐较对象不同;
3.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对⽴制约互根互⽤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4.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5.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是指阴阳双⽅具有相
倪海厦中医笔记(关键知识点整理大纲)
倪海厦中医笔记(关键知识点整理大纲)
01.正常脉象,阳脉(寸)应大于阴脉(尺),男人应气脉(右)大于血脉(左),女子相反。
02.肝病的人最怕大小便不出。
03.心火要下达必须靠肺水之助,若肺功能不佳且心火不足则热会反逆,肺水会无法下降而从汗出。
04.金铃子、延胡索合用治胁痛。
05.肝是血脏,要活血化瘀,用白芍、茜草。
06.想让病人蜕皮就用蝉蜕,蝉蜕除止痒外,还可以让新皮取代旧皮。
07.肝脏就像过滤器,可以过滤人体毒素。病人只要有睡好,吃好,拉好,则表示一切都好,最好不要再到医院去做是否有癌细存在胞检验,以免再度打开潘朵拉的黑盒子。
08.要多运动以刺激“阳”的生长,多出汗。
09.炮附子能护心阳,但当里寒盛要用生附将里寒去掉。发生心脏衰竭时,要用生附子才有效。
10.女子停经后,一定要保持大便一天1~2次。
11.手掌皮干脱落,摄护腺癌患者常有此症状,师曰若治到此人手掌皮肤湿润则代表病好了。
12.治脑瘤常用麝香矾石散喷鼻,因脑与鼻相通,此散喷鼻可以把脑部积水排出。
13.女人脚肿并不会要人命,若是男人脚肿命在旦夕,所谓“男怕穿靴,女怕戴帽”。
14.任何症状,一过性的问题都不太大,持续性的一定小心。
15.里寒就是心脏搏动力量不够,心脏产生的热不够,心火不够。此里寒不除,则病因不除,女人会得乳癌也就是因为如此,就是因为心脏的博动力量不够,所以奶水才无法完全的下达子宫成为月经排出来,如此淤积日久才会造成乳癌的。当心火足,小肠温度增加,月经自然会正常,而子宫里的淤积就会通通的排出来。
16.乳癌,所有能制造或分泌乳汁的食物均应忌用,勿吃肉类,肉类多含类固醇或荷尔蒙,会剌激奶水分泌,奶制品及人工糖制品均勿食,多食素食蔬果类。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
(一)伤寒学派
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
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
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
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五)丹溪学派
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
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六)温补学派
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
中医各家学说 辽宁中医药大学课件(更新)缪希雍
❖ 肝为藏血之脏,故人卧则血归于肝。今肝脏虚极, 不足以摄血,荣卫之气,亦不复行于表分,故不复 瞑目而卧,则血无所归矣。血无所归,故积久而复 吐出,自然之理也。
(三)吐血三要法
❖ 宜补肝,不宜伐肝
❖ 肝藏血,血阴物也,阴难成易亏。又肝为东 方木,为发生之脏,宜滋养不宜克伐。先医 谓肝无补法,大谬论也。
❖ 曰:非也。
❖ 曰:葛根非阳明经药乎?曰:阳明之药,表证 有二,一为葛根,一为白虎。不呕吐而解表, 用葛根。今吐甚,是阳明之气逆升也,葛根升 散,用之不宜。白虎去粳米加麦冬、竹叶,名 竹叶石膏汤。
(一)伤寒病见解
❖ 或谓呕甚不用半夏何也 ❖ 曰: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呕家是也 ❖ 半夏:辛温性燥而有毒。虽能去湿分水实脾,
能藏血。 ❖ 枇杷叶、麦冬、薄荷叶、橘红、贝母等清润肺燥。 ❖ 青蒿、怀山药养脾,脾气旺则统血有权。再用韭菜、
降香、苏子下气,气降而火降,气顺而血宁。 ❖ 然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
(三)吐血三要法
❖ 宜行血,不宜止血
❖ 《灵兰要览·呕血》 ❖ 凡呕血之症,其始也,未有不病胸胁痛者。概由于
起居失节,致血停瘀之久,不能归源,满而溢焉。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
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2、辨证论治
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
刘完素:
字守真,河北省河间人,自号通玄处士,世称刘河间,高尚先生。
河间六书: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伤寒标本心法类萃》,葛雍《伤寒直格》,马宗素《伤寒医鉴》,馏洪《伤寒心要》。
“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治疗主张“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
防风通圣散
组成: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石膏、桔梗、黄芩、滑石、生甘草,生姜、荆芥、白术、栀子“有病无病防风通圣”本方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风邪,清热凉血,通腑解毒,攻下里热,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益气养阴,清热利湿通淋,清解暑热,利咽化痰宣通郁结。加辛夷花治疗鼻渊。
配伍特色:一,辛温药与苦寒药相配伍,治疗外感风邪化热或兼有里热证。二,风药与清热药合用治疗火热病,体现着“火郁发之”之意。三是防风通圣散中宣、清、通三法和辛苦寒药并举的配伍规律,充分体现了刘完素重视阳气佛郁,开发郁结,宣通气液,促进气血流通的用药特点。
素将病机十九条属于火的病由10种扩大到34种,属于热的由7种扩大到23种,热与火的病共计57种。
阳气弗郁是火热病发展的一个中间环节,因此:阳气佛郁,玄府闭塞,阳气不能开通宣行,导致多种火热病,随其病位而有所不同,如其所言:“若病热极甚则郁结而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随其郁结之微甚,有不用之大小焉。是故目郁不能视色,耳郁而不能听声,鼻郁不能闻香臭,舌郁不能知味。湿热用茵陈蒿汤,热在阳用小柴胡汤和解
表证:辛凉或甘寒解表。里证:三一承气汤攻下里热。
刘完素首次提出热极可导致中风。三化汤:厚朴(姜制.二钱)羌活(二钱)枳实(一钱半)大黄(四钱)用于“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臭,耳聋,大小便秘结。通腑泄热,降浊升清,开腑法治中风之先河。大秦艽汤:【组成】秦艽三两(9克),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石膏、甘草,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细辛【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呙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地黄饮子由干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炮附子、五味子、肉桂、白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生姜、大枣、薄荷诸药组成。用于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舌苔浮腻,脉沈迟细弱之喑痱证。功能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其中妙用薄荷利咽喉治“中风失音”。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医家与学派
(一)伤寒学派
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
河间学派是以宋金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的医学流派。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刘河间,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
张元素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
攻邪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张从正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五)丹溪学派
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朱震亨为学派之倡导者。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
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六)温补学派
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
(七)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温热学派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括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类中风内风,内虚
症瘕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小建中汤衍变的类方: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川芎汤,大补中当归汤,黄芪汤《千金要方》内外两方面
1.对外风治疗:大小续命汤(兼痰热)驱散风邪为主治疗真中风的代表方剂
治疗中风莫忘:小续命汤经络宣通气络血络
脑血栓:小续命汤合牵正散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活动不利,舌软色暗,脉小紧)
2.阴液匮乏,痰火肆虐,内风多见热证
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初发病时以清热涤痰治标为先,宜竹沥汤,又宜服羚羊角,石膏等
3.血证苇茎汤?
钱乙
重望诊目内证面上证
重剂型丸散膏圆
《小儿药证直诀》
一、“脏腑柔弱,血气未实”——小儿生理特点,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病理特点,以妄攻误下为警戒(若误,先救药误,后治本病)益黄散(补脾散):陈皮丁香诃子青皮炙甘草温中理气,健脾止泻。
二、发展儿科诊断方法
六种常见脉象:“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
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目内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浅淡者虚;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三、确立儿科五脏辩证纲领
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心气热:导赤散心实热:泻心汤心虚热:生犀散心虚肝热:安神丸
肝实热:泻青丸肝肾俱虚:地黄丸
脾实热:泻黄散邪热伤脾:玉露散脾虚:益黄散
肺实证:甘桔汤或泻白散肺虚证:阿胶散肺有痰热:葶苈丸
肾虚证:地黄丸
四、论治惊风的经验
急惊风:心肝“热盛则风生”,(痰热客于心胃,阳盛而阴虚;无阴;受大惊,高热)
慢惊风:脾虚损,脾虚无阳,吐泻等病后。
刘完素
一、1.火热论 2.脏腑六气病机说 3.玄府气液说 4.亢害承制说
《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内经宣明论方》
二、学术理论
1.脏腑六气病机说(主要说明每一脏腑各有其特性)
脏腑本气:肺气清,肝气温,心气热,脾气湿,肾气寒。(盖肺本清,虚则温;
心本热,虚则寒;肝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治脾土之病,应以“补泻脾胃之本者,燥其湿则为泻,润其燥则为补”为原则。
“脏腑经络不必本气兴衰,而能为其病,六气互相干而病也”
“热在心则实,在肾则虚;寒在心则虚,在肾则实”
2.玄府气液说
玄府:气液运行的通道。《内经》:汗空
“无物不有”“乃出入升降,道路之门户也”“气海之隧道纹理”
“玄府气液宣通”与“神机出入”有密切关系
玄府郁结则“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
玄府闭塞原因:主要为热气怫郁。“热盛则腠理密闭”
旨在研究与论述人体精、气在幽微难见的“玄府”中运行的情况。
3.亢害承制
生化和制约。“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解释人体病理变化中本质与现象的内在联系。
物太过则有制约。“比物立象”天气的承制——人体脏腑的变化
五运六气偏亢过极,破坏了它们之间的正常承制关系
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木。
故经曰:亢则害,承乃制,谓之亢极,则反似胜己之化也。
三、治疗经验
治热病善用寒凉,自制双解、通圣寒凉之剂。(防风通圣,黄连解毒)
消渴病:消渴,消中,肾消。病机:燥热。猪肚丸,葛根丸,人参白术散
中风:地黄饮子肾虚阳伤,痰浊上蒙
主张开发郁结,宣通气液。
木香黄连丸: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
治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芍药汤。
刘氏治病强调一个“通”字。
增加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
张元素
学术理论:1.总结脏腑辩证理论
脏腑病:“本病在脏腑”“标病在经络”虚实寒热:“是动”“所生病”
如“肝藏血属木,胆火寄其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肝之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月经病等
肝之标病:寒热症,头痛,吐涎,女人少腹肿痛等
“凡肝实则两胁下引痛,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
“肝中寒,则两臂不举,舌燥,善太息”
“肝中热,则喘满,多嗔,目痛,腹胀,不嗜食,所作不定”
“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气急”
“是动,则病腰痛,甚则不可俯仰,丈夫癫疝,妇人小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主肝所生病者,胸中呕逆,飧泻,狐疝,遗尿,癃闭病”
肝:有余泻之(行气血,镇惊搜风)
不足补之(补气血)
本热寒之(泻木,泻火,攻里)
标热发之(和解,解肌)
2.《医学启源》探讨遣方制药理论
味为阴,味之浓为纯阴(大黄),味薄者为阴中之阳(茶苦)
气为阳,气之浓为纯阳(附子),气薄者为阳中之阴(淡竹叶)
炮制:熟升生降根梢:根升梢降,中守
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
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白芍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
3.药类法象
风升生:味薄则通味之薄者,阴中之阳防风、荆芥
热浮长:气厚则发热气之厚者,阳中之阳干姜、附子、肉桂
湿化成中央: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己土其本味淡,其兼味苦甘辛咸,在人以脾应之黄芪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