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指导-冀教六上-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资料图片。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回家后尝试阅读一本关于鲁迅先生的书籍,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小练笔。

八、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教师应进行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创新性等。

3. 阅读分享评价:评价学生在阅读分享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理解程度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精选7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精选7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1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追悼、羞愧、深奥、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立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嵩山思想品质;掌握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掌握通过品析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关键语句体会人物品质的学习方法;认识和理解文章以小见大、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了解鲁迅生平,了解鲁迅先生同反动派作斗争的故事以及毛泽东等伟人对鲁迅的评价。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简介背景。

1、从课题可知,作者与鲁迅先生有何关系?(作者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2、请一同学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及鲁迅生平。

二、理清文路,感知课文。

1、指名轮读课文,说说课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2、理清事件,立出小标题,教会学生立小标题的方法。

①先用简短的话归纳每段的意思。

②再把段意浓缩成小标题。

③从内容上考虑可把小标题列为:深切怀念谈《水浒》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抓住重点,领会中心。

紧扣课文中心句,精讲课文四、五段。

渗透抓住人物动作、表情等关键性词语体会人物品质、领悟文章中心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捕捉文章中心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别人想得多。

”2、文章哪几段反映了伯父“为别人想得多”?导入学习四、五段。

3、讲读文章第四段,指导学生读议:①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找出文章中描写鲁迅救护车夫的动词,以及他掏钱、送药等细节,体会:这些都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通过“扶”、“蹲”、“半跪”、“夹出”、“洗”、“敷”等动词,以及他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尽微薄之力给予帮助,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一颗赤诚爱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美名校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美名校教案冀教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美名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下列词语:追悼、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方法;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过程与方法:;朗读、小组合作;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部分,概括大意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鲁迅)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别人心目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读准字音注意“悼”“冠”“咳”“嗽”等字,变换语言环境再读。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段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前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视频、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出示中心话题:在课文能引发你思考的地方、能打动你心灵的地方做些批注,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二、新授课件出示有关鲁迅先生帮助别人的小故事。

使用“手机”拍照。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2.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得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

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学了这两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

【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0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_冀教版

【精品】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0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_冀教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下列词语:追悼、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

教具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导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人生格言知道是谁说的?板书:(鲁迅)。

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

(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⑴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⑶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⑷试着用简短的语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⑴识字学词,理解词义。

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教师重点指导:“唁、浒、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

昨天我们大家都预习了这篇文章,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教师板书:(吊唁追悼殡仪馆镊子咳嗽女佣)水浒传:"浒"与"许"区别。

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成""。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详细解读) 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详细解读) 冀教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详细解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会写本课七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张冠李戴、囫囵吞枣”等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根据课文内容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三)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品读、揣摩、推敲重点词句、小组交流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近鲁迅。

1、教师朗诵《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这个“活着”的人是谁?他就是(媒体出示鲁迅先生像)。

2、你认识他吗?出示:鲁迅(1881—1936)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怎样称呼他?为什么这样称呼?3、你对鲁迅还有哪些了解?(交流资料)4、媒体出示:我这里有一张别人为鲁迅先生制作的“名片”。

5、是怎样一个人?(板书:侄女周晔鲁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课文,自由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在小组中互读课文,负责人注意纠正易错字的读音。

3、全班交流易读错的字音。

4、重点检查以下字词的读音。

殡仪馆吊唁追悼水浒传囫囵悔恨女佣雇佣佣人马马虎虎硼酸水热敷悼词悼念悼唁哀悼(学习方法: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5、学生通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每件事通过空行成为独立的一部分),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小标题参考:深受爱戴、谈论《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名师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名师教案冀教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下列词语:追悼、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

2.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重难点分析: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是本文的重难点,主要通过联系上下文,引入时代背景的介绍来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美优秀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美优秀教案冀教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美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够默写。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和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体会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了解鲁迅。

1.出示课件:鲁迅图像。

2.同学们,这就是鲁迅。

(板书:鲁迅先生)让我们带上“先生”二字再深情地呼唤一遍。

3.谁能根据你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鲁迅先生。

4.看来同学们对鲁迅先生了解得还真不少,然而鲁迅先生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鲁迅逝世九周年的时候,周晔写了一篇纪念他的文章,题目叫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我的伯父)5.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她为什么称鲁迅“伯父”后还称他为“先生”?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通过预习,你画下了哪些词语,和同桌交流一下。

2.出示生字词课件:追悼吊唁咳嗽敷药女佣水浒传殡仪馆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1)请同学们正确认读这些生词。

(2)请你从以上四字词中,选一个词语应用说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想想:作者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读出来的?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四、学习第一段,体会鲁迅受爱戴。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鲁迅先生深受许多人爱戴的语句。

(挽联多,花圈多,各色各样的人多)2.出示参考资料:22日下午开始出殡。

出殡前,从万国殡仪馆门前,胶州路、极司斐尔路、兆丰路,早已站着长长的队伍。

出殡时,治丧委员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


niè

lún



课件PPT
字词乐园
我会写
huǐ

写法:“忄 ”两点左低右 高,“每”笔画穿插有序。
组词:后悔 悔恨
课件PPT
字词乐园
我会写
jiáo

写法:“口”居左上, “皿 ”宜扁。
组词:嚼舌 嚼头
课件PPT
字词乐园
我会写
shēn

组词:呻吟
写法:“申”的末笔为 悬针竖,要挺直且较长。
课件PPT
字词乐园
我会写
dūn

写法:“尊”宜长, “寸”的横宜长。
组词:蹲下 蹲点
课件PPT
字词乐园
我会写


写法:左宽而长,右窄而 短,“甫”的各横间隔要 均匀。
组词:敷药 外敷
课件PPT
字词乐园
我会写ào奥 Nhomakorabea写法:上下基本相等,下 部“大”的横长而托上。
组词:深奥 奥妙
课件PPT
字词乐园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鲁迅真的是碰壁把鼻子碰扁的吗? 如果不是,他为什么要跟周晔说是碰壁 把鼻子碰扁的呢?
鼻子的高与直,扁与平,与碰壁 真的有关系吗? 鼻子的高与直,扁与平与碰壁并不 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要这样回答周晔 的问题呢? “四周围黑洞洞的”,是指中国旧 社会都是非常黑暗的,所以人们都 想走出黑暗这堵墙,鲁迅先生经常 被封建思想束缚了!当时周晔比较 小,对伯父所说的话领会不到其中 的意思。
字词乐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羞愧—惭愧 追悼—哀悼 反义词: 低微—高贵 深奥—浅显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0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0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冀教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下列词语:追悼、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

教具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导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人生格言知道是谁说的?板书:(鲁迅)。

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

(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⑴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⑶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⑷试着用简短的语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⑴识字学词,理解词义。

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教师重点指导:“唁、浒、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

昨天我们大家都预习了这篇文章,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教师板书:(吊唁追悼殡仪馆镊子咳嗽女佣)水浒传:"浒"与"许"区别。

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成""。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2课时】》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2课时】》课件
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 品质。(重点)
2.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难点)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 多人的爱戴?
思考: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问句的运用,设下悬念,为后面写鲁迅先生的
几件小事埋下了伏笔。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
上药,扎好绷带。
思考(重点):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鲁迅先生 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动作描写。“扶、蹲、半跪、拿、夹、洗、敷、扎”
这八个动词说明了伯父和爸爸对车夫的救护是十分尽心细
致的,从中可见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突出了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贵品质。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阅读方法解密:认识双关
什么是双关?
双关是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 具有双重意义。文中的“碰壁”一词表面上是说因为 碰壁,把鼻子碰扁了,实则指鲁迅先生受到国民党反 动派的迫害。突出了鲁迅先生不怕挫折的精神。
如何判断双关?
言在此而意在彼。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拓展学习鲁迅的小说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拓展学习鲁迅的小说冀教版

鲁迅的小说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吸收外国小说的文体艺术而对传统的拟话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鲁迅先生是这一改革的伟大旗手。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宣告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纪的开始。

在艺术方法上,明显地具有“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

在《狂人日记》问世之前,白话体诗歌和散文已经出现,但真正具有深邃的革命思想和文学革命的风貌,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完美的艺术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作品,则是这篇《狂人日记》。

也可以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

《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

《彷徨》收入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

《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

收入《呐喊》中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

这部中篇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对雇农阿Q的受压迫,要反抗,最后被反动势力杀害的悲剧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农村的阶级矛盾,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及其不彻底性。

作者对阿Q饱受欺凌与摧残的不幸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表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对赵太爷等反动势力则予以有力的鞭挞;并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痛切批判,表达了力图唤醒农民觉悟、促使他们起来革命的强烈愿望。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名作。

《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

《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

《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比《风波》更为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冀教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在感受文本中,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

2、在反复的感悟和融情的想象中,发展语言。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中感悟、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

难点:推进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

2、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完成课文预习和“趣谈‘碰壁’”、“关心女佣”两部分教学,引导学生初识鲁迅。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还记得老师的名字吗?大声说出来!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出示鲁迅照片)知道这个新朋友是谁吗?猜猜看!二、回想课文,导入新知。

是啊,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巨匠,穷其一生都在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坚持不懈地战斗。

昨天,我们随着周晔的思绪,学习了“趣谈‘碰壁’”、“关心女佣”两个故事,今天,让我们继续跟着周晔再次走进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

谁能告诉老师,通过昨天的学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总结:先生的善良,先生的助人为乐,都是来自他内心那博大的爱心(板书:爱)穿插朗读训练:一读:就是这样一位先生离我们而去了,特别是小周晔,再也不能和伯父“趣谈‘碰壁’”了,这让她怎能不万分悲痛呢?她只能……(出示幻灯:“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

”(朗读评议)再读:是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小周晔木然发呆,不知所措,“我呆呆地望来来往往吊唁的人,……”(生齐读这一段文字)三读:就在此刻,小周晔的思绪飘回到往日和伯父在一起的那点点温馨,“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滚落下来。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再读--(板书:泪)(学生再次齐读这一段文字)三、引导学习“笑谈《水浒》”部分:1、过渡导入:就在此刻,就站在伯父的灵柩面前,小周晔的思绪飘啊飘啊,飘到了往日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品教案冀教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品教案冀教版(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品教案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品教案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精品教案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

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

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

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

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

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

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

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最新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精品)

最新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精品)

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导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辞优美动人,下面是课文的教案,欢迎参考!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读书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包括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点记号和学以致用。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在全面落实要求的同时,有所测重。

2.课文通过周晔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记叙了她对伯父印象深刻的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课文以自然空行的`形式分为五段。

每段记叙一件事,但事事都紧紧围绕“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课文的中心意思展开。

第一段写人们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前去追悼的情况,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

第二段写了一个鲁迅先生关心、教育作者的小故事,反映了鲁迅教育“我”要养成认真真读书的习惯。

第三段写一次饭桌上的谈话,鲁迅以幽默的语言反映了他宁可“碰壁”,也要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第四段写鲁迅先生细心救护一位黄包车夫,表面了鲁迅先生对生活在苦难中的贫苦大众深沉的爱和无限的同情。

第五段写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女佣阿三,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五段的结束语,“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是全文的总结,是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3.鲁迅先生(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

二、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的读书习惯。

2.学会生字7个,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会造句运用。

3.理解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逐段细读课文时,贯彻“单元学习提示”四点要求,先按要求自学,然后根据各段的语意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几个训练点重点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