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慢性病的经济影响_解垩

合集下载

农村居民慢性病疾病经济负担与风险研究

农村居民慢性病疾病经济负担与风险研究

high among country deweUen and the diabetics endure
01"not
hospital
is the strongest influence factor
to
the
economics risk.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economic¥burden and risk,country inhabitants
本文数据来自于2006年7—8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农村地
区实施的1项针对农村居民慢性病经济负担的凋查研究m。
以最普遍的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为研究
对象.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探讨经济收入和人口杜会学因素
等对疾病经济风险的影响.以了解我国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
疾病经济负担和风险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l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于浙江省湖州市农村地区.根据当地的经 济水平.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中等和较低的3十乡
院和对乡村卫生机构的满意度为自变量.构造多元回归模型
进行分析。 从回归方程各偏回归系数看.年龄和距家最近的医疗机
构的距离的系数为负值.其余为正值。从P值看,1年内是 否有住院的回归系数经过假设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显著性.其
他变量的回归系数均无显著性f见表5l。 3讨论
否住院和对乡村卫生机构是否满意为自变量.对慢性病患者 构造多元回归模型,对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2007年11月第11期‘中国卫生经济)第26卷(总第297期)
农村居民慢性病疾病经济负担与风险研究+
陶立波①杨莉①
摘要 目的:探计农村居民常见慢性病的疫病经济负担与经济风险。方法:以自填式调查问毒方法.对212名

慢性病占中国疾病负担约7成

慢性病占中国疾病负担约7成

龙源期刊网
慢性病占中国疾病负担约7成
作者:卫文
来源:《家庭医学》2012年第09期
最近召开的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媒体交流论坛透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所有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约为69%。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说,这一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负担研究。

在中国,影响慢性病的主要社会因素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

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人口迅速老龄化可能使中国慢性病负担增加40%。

慢性病已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是一个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梁晓峰表示,中国慢性病经济负担的增长速度远超过疾病经济负担和GDP的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如果因慢性病住院一次,至少花去人均年收入的一半;农村居民将至少花去人均年收入的1.3倍。

其中,冠脉搭桥的住院花费最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4倍。

基于卫生经济学的慢性病防治政策评价与优化方案研究

基于卫生经济学的慢性病防治政策评价与优化方案研究

基于卫生经济学的慢性病防治政策评价与优化方案研究标题:基于卫生经济学的慢性病防治政策评价与优化方案研究摘要:慢性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政策对于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卫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慢性病防治政策进行评价与优化方案研究。

首先,分析慢性病对经济和个人医疗支出的影响;然后,评价现有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效果和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通过模型分析进行评估;最后,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1. 引言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慢性病的高发率和长期治疗需求给社会经济和个人健康带来了重大挑战。

因此,制定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政策至关重要。

2. 慢性病对经济和个人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慢性病对经济和个人医疗支出具有重大影响。

首先,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医疗服务,造成医疗费用的长期负担。

同时,慢性病患者的生产力可能受到影响,导致经济发展的损失。

此外,慢性病还会增加医疗保险支出,对社会保障体系构成压力。

3. 现有慢性病防治政策的评价与问题目前,各国针对慢性病制定了不同的防治政策。

例如,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筛查和早期诊断、改善慢性病管理等。

然而,这些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个体行为改变的难度较大,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仍面临挑战。

其次,现有的慢性病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

4. 优化慢性病防治政策的方案为了优化慢性病防治政策,我们提出以下方案:4.1 强化公共教育和健康促进鼓励个体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

同时,开展公共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慢性病的认知,促进预防意识的提高。

4.2 提高早期筛查和诊断的覆盖率加强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宣传力度,提高覆盖率和敏感性。

建立相关的医疗检测机构和标准,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和诊断方案。

4.3 完善慢性病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患者信息管理和治疗方案制定。

我国2.6亿人确诊患慢性病 医疗费将超5千亿美元

我国2.6亿人确诊患慢性病 医疗费将超5千亿美元

我国2.6亿人确诊患慢性病医疗费将超5千亿美元2012年08月17日01:10 经济参考报大中小全文浏览图为萝北县团结镇红卫村卫生所医生李明晶(右)在为一位村民进行血压测量并询问近期身体情况。

记者王凯摄今后10年,因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导致的过早死亡将产生5580亿美元经济损失记者李静实习生林潇潇北京报道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2009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首批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医改三年以来,切实减轻了老百姓的“药担子”,加上乡镇乡村一体化管理,医生定期回访、为村民体检,暖了乡镇老百姓的“心窝子”。

来自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经上升至85%。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部门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积极应对,但仍然存在国民认识不足、防治网络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专家表示,我国慢性病已经呈现“井喷”状态,并且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负担。

慢性病在我国呈现“井喷”现象慢性病并非特指一种病,而是一组疾病。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兼慢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健松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组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相关的病因复杂、病程长、危害严重、医疗费用高、多脏器损伤的疾病。

在国内,主要指常见的四类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慢性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

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也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慢病中心”)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目前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我国目前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我国目前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当前我国人口额度负担大,增加了各种疾病传播和流行的概率。

中国的疾病发生和死亡模式发生了转变,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疾病负担在不断加重。

其中,慢性病给民众的健康威胁日益加重,不仅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更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担。

目前中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超过 2.6亿人,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病占到人群死因构成的85%占疾病负担的69%但社会对慢性病的危害程度和蔓延的态度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 ,NCD)简称慢性病,是指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目前全球主要的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

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BOD亦称病伤负担,是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对整个社会经济及健康的压力。

疾病负担包括病伤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病伤的经济负担。

为了缓和或减轻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决策者、卫生经济专家、临床工作者和公共卫生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疾病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的经济负担,进行疾病防治技术的成本、效果、效益、效用评估,确保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1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负担研究病伤的流行病学负担,可利用很多指标,如:病伤的患病率、死亡率、门诊和住院率、药品利用情况、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HR-QoL、减寿年限(PYLL等效用指标。

其中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是较常用的指标。

1.1患病率调查显示,1993-2003年间,无论是按患病人数计算,还是按患病例数计算,我国人口慢性病患病率都是下降的。

但到2008年,慢性病患病率呈大幅上升趋势,按人数计算的患病率为157.4 %。

,比2003年上升了24%。

,按病例数计算的患病率为199.9 %。

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慢性病是指具有较长持续时间的、发展缓慢、多发生在成年后的一类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这些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不仅给个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也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慢性病的经济影响首先体现在医疗支出方面。

由于慢性病需要经常治疗、长期服药,患者需要不断花费巨额费用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检查。

这不仅对个人经济造成负担,也对家庭经济稳定带来压力。

研究数据显示,慢性病患者每年的医疗费用要远高于一般人群,给社会健康保障体系造成了沉重负担。

其次,慢性病还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慢性病患者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限制,无法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是需要长时间坐立的工作,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受限。

除了对患者本人的就业带来不利影响,慢性病还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扭曲。

慢性病患者的就业状况不佳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活力的下降。

另外,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面。

随着慢性病人口的增加,医疗健康产业需要不断扩大规模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这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慢性病也对其他经济产业带来冲击。

例如,由于慢性病的高发率,食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到慢性病人群的需求,推出更多的健康食品。

这就需要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慢性病对经济发展的要求。

针对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和生活习惯。

这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普及健康知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

其次,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救助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补贴力度,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确保他们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同时,建立与慢性病防控相关的保险制度,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压力。

慢性病将使中国人沦为“东亚病夫”

慢性病将使中国人沦为“东亚病夫”

慢性病将使中国人沦为“东亚病夫”文柯勇在当今中国,每5个人里就有一个患有治不好的慢性病,而且还在以每年一千万的势头增加;每5个成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心血管病,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血管病;北京应征的适龄青年,男的只有50%合格,女的只有40%合格;全国现在已经有2.6亿的慢性病病人,也就意味着每6个人里已经有一个人是“病夫”了。

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公共卫生专业委员会牵头人黄建始警告:慢性病将使中国人沦为“东亚病夫”。

“看病贵”是一个伪概念“病夫”就是病人。

原来讲“东亚病夫”就是说中国人看起来病怏怏的,而现在,我们确实是病了。

这个“病”指的是慢性病。

中国的糖尿病人数世界排名第二,我们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人数是世界第一,现在约有两亿多,这些数字是很惊人的。

现在整个社会关于中国医疗改革呼声最大的还是“看病难、看病贵”。

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是针对那些得了病治不好的。

黄建始认为,应该改变方向,挡住那些可能得病的高危人群,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关注“病”是错的,21世纪应该关注健康,从关注疾病到关注健康。

要实行模式的转变,从生物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大健康模式,因为今天一个人的健康,不是通过到医院吃药打针能达到的。

你一方面去吃药打针,一方面还在抽烟喝酒大鱼大肉,这是不可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只会使“病”越来越多。

现在相当一部分人方向是错的。

打个比方,从中南海到天安门,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走路快,还是爬行快,还是坐飞机快,这是错的。

这个问题问的不对,应该问从中南海到天安门往东走快,还是往西走快。

如果往东走,因为中南海是天安门的西侧,爬也比往西走快,往西坐飞机要绕地球一圈。

所以现在仅关注疾病是错的,而应该关注整个大的环境和个人的行为。

你一天到晚吞云吐雾,这里说要治肺癌,那边又在制造大量的肺癌出来,所以建再多的医院也不能解决问题。

原来慢性病都被认为是富人的病,错了。

慢性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慢性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慢性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且常年困扰患者的一类疾病。

它不仅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还对整个家庭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本文将探讨慢性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慢性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医疗费用的增加上。

患者需要进行频繁的门诊和住院治疗,购买昂贵的药物和医疗器械,这无疑会增加家庭的负担。

此外,由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家庭可能需要支付长时间的医疗保健费用,如康复治疗、定期体检等。

这些额外的费用会大大增加家庭的开支,对家庭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慢性病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不稳定,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与此同时,慢性病的治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患者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这不仅会减少患者的收入,还可能使家庭的总收入降低,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家庭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减轻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家庭应该购买医疗保险,以分担医疗费用的压力。

医疗保险可以在患者需要治疗时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减轻家庭的负担。

其次,家庭成员可以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同时,家庭可以与医疗专家合作,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此外,家庭还可以通过控制生活方式来预防和管理慢性病。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锻炼、戒烟限酒等都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方法。

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制定健康计划,互相监督和支持,以避免患上慢性病或减轻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家庭可以选择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药品,合理控制用药费用。

此外,可以通过参加医保、公益组织等渠道,申请相关的救助和补贴,减轻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慢性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只要家庭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就可以减轻慢性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健康计划,加强预防和管理,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保障家庭的经济稳定。

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作者:胡晨昊来源:《管理观察》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心理、身体和疾病经济负担三个方面对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预防和减轻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慢性病劳动力对策分析数据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患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慢性病,加强对慢性病对我国劳动力上的研究可以有效的解决慢性病所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影响,以及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

一、慢性病致病因素分析“慢性病”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一种疾病的总称。

慢性病在症状和渐变性上的特点不是十分明显,一旦防治不当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命危害。

1.环境因素环境主要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

自然环境包含的自然界中的空气、水分等物质系统以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经济水平和生活工作环境等。

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过多的人口数量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职业压力过大或者承受的压力时间过长会造成慢性职业病。

2.生活方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着人体的机能,吸烟、不运动、饮食不健康、有害饮酒、精神压力增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3.生物遗传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对很多疾病的分布、发生和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这样就导致者它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也是直接的。

4.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社会卫生服务和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机构的分配及利用,还包含医疗卫生的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在预防和减少慢性病的有效措施中完善卫生服务的是非常重要的。

二、慢性病对中国劳动力的影响分析1.心理社会影响慢性病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体现在主观感觉异常、心境不佳、多疑神经过敏等方面,患病后会感到紧张和焦虑,久而久之就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机体免疫力的降低,进而影响病人的康复。

病人及其周围的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理解也影响病人的行为和功能。

慢性病的社会经济负担与政策分析

慢性病的社会经济负担与政策分析

慢性病的社会经济负担与政策分析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治疗周期较长,并且易于复发的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和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成为影响全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慢性病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同时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本文将从慢性病的社会经济负担和政策分析两方面入手,探讨慢性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慢性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慢性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支出增加:慢性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需购买药品、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因此会增加个人和家庭的医疗支出。

同时,慢性病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药物费用成为负担之一。

2. 生产力减损:慢性病会导致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减少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

3. 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慢性病的患者需长期接受医疗服务,对医疗资源的需求较大。

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将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较大的负担。

政策分析为了减轻慢性病对社会经济的负担,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来加强慢性病的防控、管理和治疗。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教育宣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慢性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

2. 加强健康管理服务:建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档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慢性病的复发和加重。

3. 发展健康产业:加大对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的投入,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提高对慢性病的治疗水平和效果。

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减轻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结语慢性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对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负担。

为了减轻这一负担,各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慢性病的防控和治疗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社会对慢性病的关注度,共同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

农村人口健康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人口健康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人口健康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农民的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生活质量,更直接地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人口健康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农村人口健康问题的现状在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受限于经济条件和医疗资源的不足,农民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居住环境恶劣、饮水不洁、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问题,导致了慢性疾病的高发率和健康水平的下降。

二、农村人口健康问题对农村经济的直接影响首先,农民的健康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减产。

患有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的农民无法保持较长时间的劳动能力,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生产潜力,从而导致农田的荒芜和农产品的减产,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民的健康问题也增加了农村的医疗负担。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往往无法及时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为了治疗疾病,农民不得不前往城市就医,这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对农村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农村人口健康问题对农村经济的间接影响农村人口健康问题还对农村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间接影响。

首先,农民缺乏健康意识和保健知识,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加。

农民普遍存在的健康知识匮乏、不重视健康保健等问题,使得他们在面对疾病时缺乏应对措施,不仅无法及时治疗疾病,更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导致医疗费用的上升。

其次,农村人口健康问题还造成了劳动力的流失。

面对长期的身体健康问题,一些年轻的农民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削弱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动力。

四、解决农村人口健康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健康问题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

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居住环境,确保农民的基本卫生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研究

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 我保健能力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 公众普及慢性疾 病的知识,提高 人们对慢性疾病 的认知和重视程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人们养成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以降 低慢性疾病的发生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01
02
身体功能下降:慢性疾病导致身体 功能逐渐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 作
经济负担: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 济成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心理压力:慢性疾病往往伴随着长 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给患者带来 心理压力和焦虑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患者 往往需要长期休养和治疗,社交活 动受限,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 血,达到治疗目的
拔罐疗法:通过拔罐吸附皮肤,排 出体内湿气,达到治疗目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缓解肌 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
艾灸疗法:通过艾灸刺激穴位,温 通经络,达到治疗目的
06
提高公众对慢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04
针对病因用药 长期治疗 联合用药 副作用最小化
降糖药:用于治疗糖尿病
降脂药:用于治疗高血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降压药:用于治疗高血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抗血小板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遵医嘱用药: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病与中国中老年家庭消费保险能力研究论文

慢性病与中国中老年家庭消费保险能力研究论文

慢性病与中国中老年家庭消费保险能力研究论文慢性病与中国中老年家庭消费保险能力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慢性病对中国中老年家庭消费保险能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大量的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慢性病对中老年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收支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中国中老年家庭的消费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对于应对慢性病所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和家庭收支的不稳定性提供的保障较为有限。

因此,加强中老年家庭的消费保险能力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提高中老年家庭的经济保障能力。

1. 引言慢性病是指长期存在的、不能短时间内治愈或完全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成为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家庭经济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中老年人的消费保险能力也备受关注。

消费保险能力是指家庭在面临意外事件或疾病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能力。

本论文将通过研究慢性病对中国中老年家庭消费保险能力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中老年家庭的保险覆盖率和保障能力。

2. 慢性病对中老年家庭经济的影响慢性病对中老年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收支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往往较高,给中老年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据统计,我国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逐年上升。

其次,慢性病给中老年人的工作能力和收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许多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和治疗,导致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稳定,影响其工作能力和收入来源。

3. 中国中老年家庭的消费保险能力现状中国中老年家庭的消费保险能力相对较低。

一方面,中老年家庭的保险意识较差,对于保险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不高。

另一方面,由于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风险较高,许多保险公司在投保时对中老年人的保险申请进行严格筛选,导致保险覆盖率较低。

4. 提高中老年家庭消费保险能力的建议为了提高中老年家庭的消费保险能力,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慢性病防治的现状与挑战

慢性病防治的现状与挑战

慢性病防治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慢性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

据WHO报告,全球每年因慢性病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3800万。

而在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数量更是高达2.4亿,占了国民总人口的近20%。

这种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慢性病指的是持续时间较长、进展较慢,并且通常不易治愈的疾病。

常见的慢性病种类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这些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当前,慢性病的防治已经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重中之重。

然而,事实上,慢性病防治仍然面临种种挑战。

首先,大部分慢性病都具有多发性和复杂性。

按照不同的病种,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医生需要对不同的病种需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案,这对医生的专业素质和临床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国的慢性病防治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我国医疗机构的数量持续增加,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却相对不足。

同时,医疗机构等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这也使得慢性病的防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再者,许多人对慢性病危害的认识程度仍然不足。

一些患者在发现慢性病的早期症状时并没有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而只是采取自行治疗或者根本不去医院获取治疗。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加重,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和压力。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完善慢性病的防治体系和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慢性病防治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以及对医生和患者的专业技能培训,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和拓展社区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让更多患者可以在家门口,便捷地获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慢性病预防和早期诊断的认识度。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家庭医生或移动医疗平台等渠道,向所有人群普及健康知识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社会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社会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改善生活条件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居民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大大提高了健康的保障。

而农村地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医疗设施的建设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农民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条件。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有能力追求更加高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居民的健康。

然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平等现象也对城乡居民的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城市富裕阶层尽管享受到良好的医疗资源,但其它人群却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同时,在农村地区,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较低,面临着医疗资源不均衡和医疗服务不足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医疗领域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提高医疗工作者的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其次,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医疗援助,通过捐赠活动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医疗服务。

此外,也可以推行一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参与医疗保障的建设和运营,增加投入和参与感。

此外,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不仅受到医疗因素的影响,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的养成。

例如,城市居民可能更容易受到繁忙的工作节奏和压力的影响,导致饮食不规律和缺乏运动。

农村居民则可能受到传统生活方式的束缚,产生偏食、缺乏锻炼等问题。

因此,要解决城乡居民的健康问题,除了完善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外,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

中国慢性病预防宏观背景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宏观背景分析

大量科学数据表明,慢性病是多因素长期影响所致。

已经明确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超重与肥胖、血脂异常、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

以上种种因素让人产生一种疑问:“那不就是富贵病吗?”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那么慢性病真地来到我们中国了么?根据新公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国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正在快速上升。

2002年,全国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

1992-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1亿人,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40.7%和97.2%。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城市儿童青少年突出的健康问题。

2000年与1985年相比。

我国男女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成倍上升,尤以大城市更为突出。

2002年,我国居民血脂异常患病人数已达1.6亿,总患病率为18.6%。

近20年间,随着食物供应的不断丰富,人们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日益突出,肉类和油脂消费的增加导致膳食脂肪供能比快速上升,谷类食物消费下降,食盐摄入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人们自主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行动并未随之增强。

调研发现.我国居民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不足1/3,并以30~49岁年龄段的人锻炼最少。

我国有3.5亿人吸烟。

与1996年相比.2002年我国吸烟人数增加了3000万。

目前,青少年吸烟人数高达5000万。

与1984年比,2002年我国吸烟人群吸烟年龄提早了4~5岁。

此外,有55%的15岁以上女性每天被动吸烟,儿童被动吸烟情况更为严重。

在以上数据中我们发现,我们真的被“世界”所赶上!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分析指出,当前有十大错误认识影响了中国的慢性病防控。

一、慢性病主要危害高收入国家,中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二、中国应该先控制传染病再控制慢性病;三、慢性病是“富贵病”,中国即使有,人群数量也不会太多;四、老人才得慢性病;五、慢性病主要攻击男性;六、慢性病预防是个人的事,而非政府的事;七、慢性病不可预防;八、中国人口众多,慢性病防治费用国家难以承受:九、有慢性病危险行为也可以长寿;十、慢性病死亡不可避免,因此奢谈预防很难。

中国慢性病的经济负担

中国慢性病的经济负担

中国慢性病的经济负担1近40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比例不断增加,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

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中脑卒中死亡率位于世界第二位,胃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

人群死因顺位及死因构成改变,使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明显增加1996年死因统计城市人群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达%,农村达%。

由可见,80年代后我国城市人群慢性病死亡占据了总死亡的一半以上,成为引起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

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慢性病死亡人数、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由此带来慢性病死亡率、发病率增加从、、、可以看出80年代后,我国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死亡人数在城市及农村均逐渐增加。

1995年有374万人死于上述慢性病,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98万人,净增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冠心病事件较冠心病范围广,包括确诊的急性心肌梗塞、可疑心肌梗塞、慢性冠心病死亡、冠心病猝死。

从、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人群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

慢性病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造成病人不断累积,加之发病率增加,使得患病人数增加,患病率上升。

从、可以看出,与1986年相比,1993年我国心脏病患病率增长了%,脑血管病患病率增长了%,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了%。

恶性肿瘤由于病死率高,病程相对较短,患病率增长不大。

1986年~1993年8年间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患病人数共计增加了1456万人,年均增长182万人,使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上升,成为医药费用增长的关键因素。

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增加,与一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持续上升有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既是导致人群死亡的原因,又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例如糖尿病患者患肾功能衰竭的机会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7倍,导致患者眼睛致盲的机会比非患者高25倍。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另一个危险因素。

80年代以后高血压在我国上升速度也很惊人。

2024年慢性疾病管理系统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慢性疾病管理系统市场调研报告

慢性疾病管理系统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慢性疾病是指具有长期发展过程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慢性疾病管理系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市场调研报告旨在对慢性疾病管理系统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以及发展机会,为投资者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2. 市场需求分析2.1 慢性疾病患者数量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疾病患者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慢性疾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亿人,其中我国患者数量超过2亿人。

这为慢性疾病管理系统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2.2 医疗资源紧张由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护和治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较大。

然而,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供给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患者就医困难,等待时间长。

因此,慢性疾病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能够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3. 竞争格局分析3.1 市场主要参与方目前,慢性疾病管理系统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互联网医疗平台等。

医疗机构通常会自主开发和应用慢性疾病管理系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解决方案,互联网医疗平台则提供在线管理系统以服务患者。

3.2 竞争优势与劣势医疗机构具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全面的慢性疾病管理服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具有优势,并能够定制化解决方案。

互联网医疗平台则通过在线平台提供便捷的慢性疾病管理工具。

然而,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面临着技术更新、运维成本高等挑战,互联网医疗平台则需要解决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

因此,市场竞争激烈,各参与方需不断创新和改进,以保持竞争优势。

4. 发展机会分析4.1 信息化建设促进市场发展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和医疗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为慢性疾病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慢性病经济负担

慢性病经济负担

B
C
D
E
F
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76.9元。罹患 常见慢性病住院一次,城镇居民至少花费人均收入的一半,农村居民至少花费人均收入的 1.3倍。心梗冠脉搭桥的住院花费最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倍,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的7.4倍。 资料来源: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外部环境—国际共识
西太区慢性病防控高层会议
发布《首尔宣言》
要求:
契机:以联合国非传染病防控高层会议为契机 提高:非传染病防控在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加强:非传染病防控项目与千年发展目标等其他发展重点 的协调 动员:更多资源,为非传染病防控筹集资金
外部环境—国际共识
首届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控制问题全球部长级会议
外部环境—国际共识
首届健康生活方式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控制问题全球部长级会议
呼吁
• 各国政府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不仅 要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持,促进卫生、教 育、农业、环境、体育、交通、规划建设 和财政、人力资源、能源、工业、贸易、 金融等部门的合作,也要动员个人、家庭 、社区、民间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 实施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减少可控 制的共同危险因素水平。
(亿元)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
感染疾病
慢性疾病
损伤中毒
不明和其它
慢性病经济负担—慢性病经济负担增长高于GDP增长
1993和2005年经济发展与疾病经济负担变化情况
GDP
疾病经济负担 1993年 2005年
慢病经济负担 增速 资料来源:饶克勤中国疾病 负担研究 1993年慢病经济负担根据该 年度主要慢性病的直接经济 负担进行估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
2011 年第 3 期
中也有相似的结论。慢性病引起的健康冲击还可能对家庭内部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起到 Dercon 和 Krishnan( 2000 ) 利用埃塞俄比亚的成人营养数据研究发现, 女 推波助澜作用, 性更易受到疾病的冲击, 而这会加剧配偶间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可以预料, 缺乏应对慢 将使家庭难以从慢性病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性病的机制, 在本文中, 我们试图探索慢性病对医疗支出、 非医疗消费、 劳动供给的影响, 并分析 非正式制度的转移收入可能会提供某种 了慢性病人接受非正式制度的转移收入情况, 保险, 进而缓冲慢性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的负向冲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为终身 性疾患, 个体一旦罹患慢性病, 治疗过程将会陪伴其整个生命期, 并且, 到了慢性病的晚 这都对个体的生产 期,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将会使患者及其家庭付出巨额的医疗费用, 率产生抑制作用。我们的问题是: 慢性病经济负担是否增加了医疗消费, 增加的程度如 何? 慢性病是否会影响非医疗消费? 个体如何筹资应对慢性病引致的医疗费用的增 加? 慢性病是否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2011 年第 3 期
World Economic Papers
June, 2011
中国居民慢性病的经济影响
解 垩
*
摘要 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在世界范围内增加 , 但基于个体经济层面的研究较少 。 利用中 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 CHNS) 数据和 Heckman 两阶段模型, 分析了慢性病对个体医疗支出 、 非 医疗消费、 家庭间转移支付及工作时间的影响 , 结果显示: 慢性病显著地增加了医疗费用开 支; 慢性病患者的周工作时间下降 ; 慢性病患者接受来自其他家庭 ( 亲属 ) 的转移收入明显增 这表明个体能够通过家庭间风险分担的非正式制度处理机制 , 来应对慢性疾病的冲击 ; 尽 加, 管有来自其他家庭的转移收入 , 慢性病人的非医疗消费水平降低 ; 富裕个体在抵御慢性病冲 击上明显比贫困的慢性病患者有利 。最后, 文章提出应当引入卫生筹资的政策干预 。 关键词 慢性病 医疗支出 非医疗消费 个体经济影响
* 其中,p i 为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它可以由一系列因素解释,x i 为解释变量,β 为待 估参数,μ i 为随机扰动项。在第二阶段需要从 Probit 估计式中得到转换比率 ( Inverse Mills Ratio) λ 来作为修正参数。λ 由以下公式获得: φ( βx i ) λ= ( βx i ) 其中 φ ( ·) 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 ( ·) 为相应的累积分布函数。 第二阶段, 个体决定医疗支出的规模。 ln( y i ) = θz i + γλ i + ε i ( 2) y i 代表医疗支出, z i 是解释变量, 其中, θ、 γ 是相应的变量系数, ε i 是误差项。
一 、引

世界范围内的证据表明, 慢性病经济负担与风险在逐步增加。2005 年, 全球5 800 2005 ) 。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未来 万死亡人数中, 慢性引致的死亡人数为3 500 万 ( WHO, 10 年中, 将有 3. 88 亿人死于慢性病, 而死亡者中多数是处于经济活动年龄内的人口, 由 于这些慢性病死亡者对劳动供给和国民储蓄的影响而使得国民收入遭受巨大损失。一 些家庭和个体往往由于慢性病而陷入贫困, 贫困个体在抵御慢性病冲击上明显劣于富 人, 这可能会加剧社会经济的不平等。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态势。 中国卫生服 1993 、 1998 和 2003 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 16. 98% 、 15. 75% 务调查数据显示, 和 15. 11% , 在 2008 年, 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到 20% 。对于社会和家庭而言, 慢性病的经 。 , , 济负担均会加重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 在未来十年中 中国死于慢性病的人数为 8 000 万。在此期间, 仅心脏病、 中风和糖尿病就将给中国带来至少 5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WHO, 2005 ) 。卫生保健筹资有税收、 社会保险、 私人保险和直接付费四种形式, 中国 在 2006 年的卫生总费用构成中,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为 18. 1% , 社会卫生支出 32. 6% , 个 人现金卫生支出 49. 3% 。居民个人直接付费仍为主要筹资形式。 研究慢性病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学者, 试图通过社会经济这个渠道来分析慢性病对 整个经济福利的影响, 然而, 慢性病通过何种机制对经济产生影响的问题仍没有明确答 2008 ) 。 案( DeleOlawaleAbegundeandAnderson, 这就 需 要 从 家 庭 或 个 人 的 视 角 来 考 察
二 、文 献 回 顾
研究慢性病对经济的影响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一条主线是研究健康对宏观经济增 长的影响, 以期望寿命为代表的健康状况是经济增长的指示器, 而慢性病构成的经济负 担及减少的预期寿命无疑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Barro ( 1996 ) 的实证研究表明 预期寿命增加 5 年将会使得一国的 GDP 多增长 0. 3% —0. 5% 。 这个结果可以反推慢 性病引致的死亡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而更多的实证只集中于特定疾病对宏观经济 2001 ) 、 增长的影响。 比如, 疟疾 ( Gallup and Sachs, 艾滋病 ( Cuddington and Hancock, 1994 ) 、 1999 )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 Suhrcke 和 Urban 肺 结 核 ( Delfino and Simmons, ( 2006a) 是为数不多的研究慢性病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学者, 他们考察了慢性病中的心血 并用多个国家初始年份的 GDP 与处在工作年龄内的心血管病 管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死亡率作回归, 结果表明, 死亡率每增加 1% , 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下降 0. 1% 。另一 条主线则是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来研究慢性病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这种研究更多的是集 中在慢性病对劳动供给、 工资和劳动收入的影响方面。详见表 1 。 这些微观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发达国家患慢性病个体对经济的影响, 关于发展中 国家的慢性病对经济影响的研究较少, 而且这些研究缺少对慢性病人的医疗支出、 非医 疗消费支出及家庭间非正式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个人或家庭在面临慢性病冲击的时 候, 必然会遭受双重损失, 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医疗支出, 另一方面是不断减少的生产 率。这就需要受到慢性病侵袭的个体或家庭有一种应对处理机制存在, 对社会保障还 这种机制的存在显得尤为必要。 患有慢性病的个体或者被迫增加 不健全的国家来说, 劳动供给, 或者减少其他非医疗方面的消费, 抑或接受其他家庭、 亲朋的现金及礼品馈 赠。Gertler 和 Gruber( 2002 ) 利用印度尼西亚的面板数据并把执行日常活动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定义为健康冲击, 研究发现失去日常活动能力者, 其消费下降 20% 。从能执行一单位的日常活动到不能执行日常活动的变化, 将会使得消费降低 1. 8% , 为此, 他认为用公共的伤残保险或者是对医疗支出的补助来作为平滑消费的工 具, 将会增进个体的福利。Wagstaff ( 2005 )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越南在 1993 —1998 年 健康冲击的经济影响, 他把健康冲击定义为 BMI ( 肥胖指数 ) 的下降, 实证研究表明, 在 尽管来自亲朋的转移收入增加, 但个体并不 面临收入减少或者额外的医疗支出增加时, De能保持食品和非食品消费为常数, 消费不能得到保险, 健康冲击使得消费不能平滑。 le Olawale Abegunde 和 Anderson ( 2008 ) 对俄罗斯 1997 —2004 年慢性病的经济影响分析
( 二) 数据 “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 ( CHNS) 数据集。该调查覆盖 9 个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取自 省( 辽宁、 黑龙江、 山东、 江苏、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西、 贵州 ) 的城镇和农村, 采用多阶段 1991 年、 该调查迄今已进行了 7 次 ( 1989 年、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 1989 年开始, 1993 年、 1997 年、 2000 年、 2004 年、 2006 年) , 其数据集包含了医疗支出、 工作时间、 非正 本研究所用 式制度的转移支付等信息。CHNS 在 1989 年没有涉及慢性病的调查内容, 的样本为剩余的 6 个年份的数据, 收入和支出数据用 2006 年的辽宁省城市消费品价格 指数进行平减。因为慢性病很少在未成年人中出现, 本研究将样本年龄限定为大于 18 1991 年、 1993 年、 1997 年、 2000 年、 2004 年、 2006 年 6 个年份的大于 18 岁的 岁。这样, Heckman 模型的 Inverse Mills Ratio 需要预测计算, 所有样本共 57 025 个, 预测又需要每 个样本的所有变量都不能有缺省值, 而 CHNS 调查中的个体很多变量都含缺省值, 因 , Heckman 。 此 模型截断以后剩余的样本数量远远小于原始样本数量 ( 三) 变量 本研究所用到的变量见表 2 。四个因变量分别是个体医疗支出、个体非医疗消费 支出、非正式制度的转移支付收入及工作时间, 所有的因变量都取对数。
解垩
中国居民慢性病的经济影响
75
个体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冲击做出何种反应, 在面临慢性病的情况下如何平滑消费。本 文通过考察个体应对慢性病的处理机制, 来分析慢性病产生的经济影响。我们利用中国 两阶段模型结果表 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集( CHNS ) 分析了个体在慢性病冲击下的反应, 明: 慢性病人明显地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 慢性病人的工作时间也明显减少, 尽管得到亲 属间的转移收入增加, 但其非医疗消费水平下降明显, 慢性病人的经济福利下降。 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 第三部分是方法、 变量与数据, 第四部 分是实证分析, 最后是结论。
美国 1989
多元回归
糖尿病
654 小时
工资减少 33% , 每 年损失 3 700 — 8 700 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